余秋雨的性格特點?
12-20
1 善良,溫和。但是也被人說成是圓滑,明哲保身,我反對這種言論。他曾經和鳳凰衛視合作,給北大學生講了為期一年關於中國文化史的課。我完整地看完了課程視頻。從余秋雨的課堂發言和回答學生提問來看,他不偏激,體諒受到不公待遇、遭人非議、被傳統觀念歧視的人的處境,看歷史和現實總有一種溫情。講課的視頻應該能很好地證明這些形容詞。
2 不同於眾多老派知識分子的老派人物。通俗來說,就是被很多人詬病的裝逼、端著。他說話明顯是精英架勢,不自認屌絲,不擅長說讓眾屌絲產生共鳴的話。但是,經過很多材料對比,我斷定這是天生性格原因。想像一下,一個從小讀書好,受過良好教育,天賦很高的孩子,雖說經歷了文革等磨難,但是骨子裡知識分子的那點傲氣或者說清高是自小就有的。尤其他對於現實流行一直保持著距離,或者說沒有太多時間關注(據說不怎麼上網),不會以屌絲口吻拉近與80/90後距離。注意:他與網路上受到歡迎的公知一個重大區別在於自嘲方式的差異。
3 勤奮,認真。在上戲教書時,寫出了《戲劇理論史稿》《中國戲劇史述》《觀眾心理學》《藝術創造工程》(書名皆為第一版名字),這幾本書的水平,讀過的自然之道,是歸為學界扛鼎之作,而不是今天常見的大學教授寫的論文。在作品的背後,是龐大的閱讀量。他讀書到底多少?參見《千年一嘆》《行者無疆》。不帶資料的情況考察各國的現場筆記,從中能真實反映閱讀量。說到認真。看過一本訪談筆記,記者採訪余秋雨的稿件被其密密麻麻地批註,改動很多。他的妻子馬蘭曾說過,余秋雨寫文章會反覆修改,通過朗讀發現不對勁的用詞。不過,2009年前後,他把此前出版的書都改動一遍重新出版,包括書名都有改動,忘了是哪家出版社出的了,我想說,改的很爛,不如不改!余秋雨的每本書,想買的話盡量買第一版的,不要買修改的版本。
4 不跪舔。這是我對余的基本立場。5·12地震後被稱為余含淚,知乎上噴他的人基本都會說到這一條。我只能呵呵了。很多人沒看過多少資料,亂說。首先,我認為余秋雨沒有討好政府的動機。為什麼?如果為了做官撈好處,他九十年代初辭去上海戲劇學院院長一職幹嘛?如果余秋雨熱心經營與官場的關係,那麼多批判他的文章怎麼可能發表出來?有個例子。《南方周末》發過不少針對余秋雨的文章,想起2013年南方周末新年致辭被廣東宣傳部那個誰改動後,微博上一片聲援,結果呢?改了不就改了嘛。在目前的國情下,真是與政治牽連緊密的,應該沒有媒體能獨立揭露吧。想想,余秋雨常年到各地講演,接待的都是當地市長級別的官員,要是他鑽營關係,呵呵,幾家媒體能夠發批判他的文章呀?所以,結論很重要,他最起碼是在盡量保持自己的獨立性,這點也是他在文化史研究中反覆強調的:文化須獨立於政治。
5 心態應該不錯。已有的幾樣病如果不惡化釀成大毛病,應該能長壽。
6說點我的疑惑。《人物》雜誌曾有一篇稿子,受訪者是余秋雨的前輩,其自稱提攜過余秋雨,對於余後來的蛻變深感失望。我很喜歡這本雜誌,可惜這篇稿子只是援引受訪者的話,沒提供資料。我也想看到更多資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補充說明:我從高一時就非常喜歡余秋雨,誰還沒個易受影響的青春期呢?一直保持對他的動態的關注(新作和演講),幾乎看過網路上關於他的所有材料,看過其所有學術作品和文學作品以及絕大部分評論他的文字(大部分是批判的,不友善的)。我建議喜歡余秋雨先生的人同時了解一下龍應台,陳丹青,韓寒,易中天,羅永浩,黃章晉(大象公會主編)這些人對他的負面評價。為什麼列舉這些人呢?因為我同時喜歡這些人。當你都喜歡的不同作者之間互相看不上,這會促使你更加細緻認真地搜尋材料,分析原因。這些年,我對余秋雨的評價也是有高低變化,但是都屬於正面好評,並且能夠找到足夠理由逐一否定了我喜歡的其他人對余秋雨的負面觀點。比如,我認為文字和思想同樣傑出的陳丹青,我知道他們根本不是一類人,余秋雨不屬於自由主義派,也不屬於當下盛行的自嘲風作者,余秋雨的精英心態是很明顯的,僅這一點,就極其容易遭人反感。
至於知乎黑余秋雨的人經常提到的金文明的《石破天驚逗秋雨》,文史糾錯之類,喜歡余的人不妨看看。余秋雨對金文明這類人鄙視的態度來由很多,具體可以參考《借我一生》中他的生活經歷分析原因。
我讀余秋雨先生的作品不多,第一部是他寫的&<我等不到了&>,文筆細膩,情感真實。第二部就是大家都比較熟悉的&<文化苦旅&>。這本書看了幾頁,放在桌上。不知該不該拿起來品讀。字裡行間透露著他的成就,他的功德。他的作品裡經常會用最大,很多很多等極限的詞語來體現自己的成就和地位。讓我覺得我不是在讀一篇散文,而是在看一個長篇大論歌頌自己的偉大功德的人。不知道有沒有人跟我有同樣的感覺?
文化人的傲氣,商人的思維,與電視熒屏非常親近的文化人。
善於用晦澀詞語的堆砌和對畫面場景通感的描摹使人覺得震撼。初讀覺得辭藻華麗場面甚為恢弘句式及時對仗,然而細細品來,其文多形式大過內容。引經據典之正確性有待考證。
與其說是學者,不如說是一個讓更多人對學術散文產生興趣的文化商人。我覺得一個人的性格可以從他的作品隨筆中體現,你可以讀一下他的文章!比如自傳 借我一生
推薦閱讀:
※為什麼那麼多人對余秋雨的評價那麼惡劣?
※余秋雨《文化苦旅》中「都江堰」一節提到「有了它,抗日戰爭中的中國才有一個比較安定的後方」,懇請詳解?
※怎麼看出古詩詞的格調高低?
※為什麼同樣是學術超男,余秋雨被圍攻,而易中天卻大吃四方?
※怎麼理解余秋雨的這句話?
TAG:余秋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