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羅生門》主要情節改編自《竹林中》,為何卻命名為羅生門?
黑澤明的電影《羅生門》主要情節改編自《竹林中》,羅生門一詞也演化出事件當事人各執一次,分別按照對自己有利的方式進行表述證明或編織謊言的寓意,已與其原本含義不盡相同。為何電影的名字是羅生門而不是竹林中呢?
《羅生門》原文,可以有多種解讀。你可以說這是人性本惡,人為生存而不擇手段;也可以說是人性的一種抉擇,人在生或死、墮落或重生之間苦苦掙扎。我比較喜歡解讀為第二種可能,而顯然,黑澤明導演解讀為了第一種,而這便是兩篇文章的共性。
《竹林中》+《羅生門》這種奇妙的組合,可以說是一種偶然,也可以說是一種必然。請看:
(為方便起見,分別將原著《羅生門》、原著《竹林中》、電影《羅生門》稱《羅1》、《竹》、《羅2》)
⒈ 兩個故事都發生在平安時代。黑澤明談到《羅2》時說:「如果只是把《竹林中》的故事拍出來,對電影來說還是太短了。當時我已經在構思了三個故事,再來一個故事,就能夠達到電影的長度。這時我想到了同是芥川龍之介的《羅生門》。」
電影中的最後一場,是樵夫與雜工對於棄嬰的辯論。這是原文沒有的。雜工剝去嬰兒的衣服,樵夫罵他是惡鬼(是不是很眼熟),雜工辯稱丟棄嬰兒的人才是真惡。
這裡,是《羅2》對《羅1》的進一步靠攏,進一步對人性的討論。
⒉ 電影中有一句話:「人們因為太脆弱了才撒謊,甚至對自己撒謊。」
《竹》中人們不同的證詞,就是每個人對於自己惡的掩飾,因為他們是弱小的,只能用謊言保護自己。《羅1》中的二人,不也是用詭辯來欺騙自己的么?電影所能表達的東西很有限,「欺騙」也是將兩個作品聯繫起來的細線之一。
⒊ 在我看來,《羅2》同時又是對《羅1》很好的補充:
電影最後一幕,樵夫收養了嬰兒,僧人說:「虧得你,我還是可以相信人的。」雨過天晴,樵夫抱著嬰兒走向夕陽。
芥川龍之介的「懷疑主義」,使得《羅1》充滿絕望。而《羅2》則只是一種探討,一種提醒。人性終究是善的。作為一部電影,不需要那麼絕望。同時,黑澤明導演或許也是希望以起相同的名字這種方式來補全他心目中的《羅生門》。
⒋ 不過應該還有一個原因。
《竹》作於1921年,發表在《中央公論》上。《羅生門》則於1917年出版為作品集。論名號,《竹林中》一定沒有《羅生門》這個名字響亮。如果說之前所講,是《竹》《羅》組合的偶然與必然,那麼這一點就是選《羅生門》為電影名的原因了!
謝謝。
我自己認為,主要是電影本身除了竹林中的故事,還編插了一點改編了的帶有羅生門含義的故事。我想從電影表面的敘述來理解的話,羅生門不但代表著同一件事情的發生,當事人們為了自己各自的私慾各執一詞,用自己主觀的話語去覆蓋自己內心的黑暗。還表現了人們的劣根性,在道德面前,想要滿足自己的私慾時,不但不坦誠面對自己,還為了滿足私慾而揭別人也同樣為了滿足私慾而破壞道德底線的老底,來讓對方無言可對,也讓自己心安理得。所以我認為這就是羅生門的意思,也是為什麼電影要叫羅生門。
難道不是為了蹭一波熱度?
馬住 這個問題也困擾我很久了 明明羅生門是另一個故事呀 題主有了答案記得告訴我啊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芥川龍之介和川端康成的美學思想和死亡觀?
※如何解讀芥川龍之介的《地獄變》一文?
※為什麼芥川龍之介的《羅生門》評價會這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