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到為人父母不用經過考試,就覺得真是太可怕了」的觀點是否可取?

目前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的話「一想到為人父母居然不用經過考試,就覺得真是太可怕了」似乎在知乎里被議論得很熱,特別是在關於楊永信的話題下面。大家是否都有過認為「父母沒有給予自己正確的教育」的想法?這種觀點真的可取嗎?

看了很多答案,謝謝大家在這個問題下的討論,讓我自己對這個問題有了更多的思考和認識,相信很多人也一樣得到了與自己之前想法不同的感悟。因此在這個問題下我還想再補充一點後續問題:
一、如果覺得應該經過考試(不一定是真正的考試,只是意會之意),那標準如何?自己是否會在達到這個標準之後才考慮要孩子?
二、如果覺得不應該,那該如何解決父母對孩子的虐待,暴力,自以為是的教育造成孩子心理創傷等問題?如果自己的父母當初有過上述行為是如何解決的?


我舅舅說,養雞養鴨養豬養牛都要看書,為什麼養孩子不看書?


某表姐高齡才生得寶貝女兒,愛若珍寶。

年初帶女兒和我們一起吃日料,出門時看見店家擺在玻璃缸里的碩大的三文魚屍體,她拿出手機,叫四歲的女兒跟魚屍合影。

小姑娘臉色都不對了,堅持說不要。她臉色也不對了,堅持說你不乖,媽媽不喜歡你了。

我看不下去了,把小孩子牽到店外,離得遠遠的,問她是不是害怕?她點了點頭。

「一想到為人父母不用經過考試,就覺得真是太可怕了」的觀點是否可取?
當然可取!太可取了!

多少孩子最初的傷害就是來自無知又固執的父母親,長大以後,明白了他們的局限,他們並非故意,他們其實很愛孩子,但有些傷,太深了,太痛了,即便時光流逝也消除不了醜陋的疤痕。

比如我初中的時候,遇到冷暴力熱暴力交替的班主任,整整兩年,每天上學如上酷刑,父母迷信權威,對她言聽計從,置我感受完全不顧,說起來永遠都是我的錯。十四歲重度抑鬱,生無可戀地自殺,未遂,床頭柜上的遺書才讓他們有所震動,那又怎樣?他們從來沒有說過一句爸爸媽媽沒有保護好你......之後的歲月,他們還是覺得我這樣那樣的不如別家的孩子,並一再打擊諷刺,即使我現在過得很好,比他們口中的別家的孩子都好,全靠自己。

如果有來生的話,我希望不要再做他們或者如同他們的那些男女的小孩,他們愛我,愛血脈延續,愛天性使然,愛養兒防老,唯獨不愛我可能不如他們所願,剪掉你的翅膀還怪你飛不起來,這樣的父母,如何不可怕?!

...............................................
大約三四歲時,某夜尿床,父親非常生氣,但沒有揍我,或是怕我鬼哭狼嚎打擾了清夢中的鄰居們。

他坐在小凳子上,把我的布娃娃狠狠撕碎,丟進簸箕里。

而我,蜷縮在被子里默默流眼淚,不敢動,不敢說話,眼睜睜看著他殺死了我唯一的最好的朋友……作為除了去幼兒園其他時間被限制行動不準外出跟小夥伴玩耍的獨生女,這個布娃娃確是我唯一的最好的朋友。

時至今日,我早已長大成人,仍能清楚地回憶起那夜,父親鐵青的臉惡狠狠的手勢,以及自己的悲傷無奈和絕望。我還記得我的好朋友粉粉的圓臉,藍色的衣裙,綁著兩條黃色的麻花辮,好愛她,說不完的悄悄話,每晚都要抱著一起睡。

父親最愛說的一些話就是我小時候很乖很可愛,讀了小學之後就不乖不聽話了,讓他操了很多心。這是事實,另個事實就是,雖然有家有業,雙親健在,總覺得無依無靠,漂泊如斯。


有些讀者不理解,在這裡統一介紹一下,我沒匿名是因為我不夠紅,也篤定自己說的是實話。

還有網友質疑我為什麼總是跟我岳母那邊的人過不去,我聲明一下,我很愛他們,他們一直也永遠是我的家人,但他們的行為也讓我很無語。

另外,我是因為愛情留學回國之後來到廣東發展,自己老家在江蘇,所以輪不著我去反抗我自己家裡人(一年都見不到幾天),並不是因為我和我岳母家裡人怎樣怎樣。我愛我老婆自然很愛她的家人。請讀者朋友不要胡亂猜測,小人之心。

我的分享是為了跟大家分享我我的教訓和我是如何解決這些事情的,不為他用。

==========以下為正文=============

不光為人父母,為人爺奶也是細思極恐

1??外公正抱著3個月的寶寶玩,忽然想起來爐子上燒著湯要燒乾了,抱著寶寶就爬樓梯跑步上二樓,看清楚,一個將近60多歲的老人抱著嬰兒像抱著炸藥包一樣跑著爬樓梯。因為那段時間我剛看完爺爺在商場帶孫子,摔倒把孫子坐死的視頻就大喊別讓他跑。他仍然堅持跑到廚房再回來,回來後黑著臉,回來第一句話是:「你怎麼這樣跟老人說話。」

2??女兒一歲7個月,一天去外公家玩,外公立馬拿一粒堅果給女兒吃,我連說了三遍不可以,外公邊說「沒事」邊繼續給孩子,我趕緊跑過去,聲音也變大起來。女兒見我那麼緊張就被嚇哭了,這時外公第一句話:「你看你把女兒嚇得。」

3??上面的事情發生後我給全家科普為什麼3歲前孩子不要吃成型的堅果。一周之後,外婆趁我晚上上班不在偷偷餵了花生給女兒,我在群里說不能再餵了,女兒小姨婆(我老婆的小姨)說:「沒辦法呀,因為我們家鄉有吃花生的文化。」—我一山東人你給我講花生文化?醉了……

4??女兒剛出生兩小時,外婆進到病房二話沒說將孩子抱起來,不護脖子的那種抱,寶寶脖子幾乎後仰90度彎曲。(初生嬰兒脖子沒有力氣,要一手護著脖子才能抱起來,我以為這是做過媽媽都應該有的常識……)我很生氣,說了她,她翻我一個白眼第一句話說:「說的跟我要把你孩子弄死似的。」

我相信你不想把我孩子弄死,但你卻在這麼做啊。

對於父母持證上崗,倒還真不知道是否需要考試,但確實很多家長在我看來,是不合格就上崗的。而如果真的立法成功,我希望是全家都要通過考核。


前段時間,台灣女作家林奕含自殺的新聞鬧得沸沸揚揚。

林奕含,女,台灣作家,1991年出生。因為其少時遭老師誘姦,後來創作了一本故事相似的小說。

2017年4月27日傍晚被警方發現於自家卧室上吊自殺。代表作品《房思琪的初戀樂園》。

她生前接受採訪曾說:「這個故事折磨、摧毀了我一生。」

我是看過這本書的,但是故事的殘忍遠遠超出了我的想像,小說作者既具有高度敏銳的感受力、又是一個近距離目擊者,使這整件事像一個「倖存的標本」那樣地被保留下來。整本書反覆地、用極度貼近被侵害者的視角,直逼視那種「別人奪去你某個珍貴之物」的痛苦────且掠奪之人是以此為樂。

這是令人心碎卻無能為力的真實故事。性、權力、升學主義──青澀的表皮、變態社會的日常。

如果這件事情正在發生,我們要怎麼假裝世界上沒有人以強暴小女孩為樂?

我下樓拿作文給李老師改。他掏出來,我被逼到塗在牆上。老師說了九個字:「不行的話,嘴巴可以吧。」我說了五個字:「不行,我不會。」他就塞進來。那感覺像溺水。可以說話之後,我對老師說:「對不起。」有一種功課做不好的感覺。」

痛苦的際遇是如此難以分享,好險這個世界還有文學。
小小的房思琪住在金碧輝煌的人生裡,她的臉和她可以想像的將來一樣漂亮。補習班國文名師李國華是同一棟高級住宅的鄰居。崇拜文學的小房思琪同樣崇拜飽讀詩書的李老師。
有一天李老師說,你的成績這麼好,不如每個禮拜交一篇作文給我吧,不收你補課費。思琪聽話地下樓了。
老師在家裡等她,桌上沒有紙筆。
思琪的初戀是李老師。因為李老師把她翻面,把他的東西塞進去。那年的教師節思琪才十三歲,這個世界和她原本認識的不一樣。

國文老師李國華利用自己作為一個成年人的優勢,豐富的人生經驗,對未成年少女的心態的了解,誘姦了這些只有十三四歲的小女孩(不止思琪一個),並以此為樂,用盡各種方法讓她們與自己維持長久的性關係,然後拋棄她們,再尋找下一個目標。

他問過老師:我是你的誰?情婦嗎?
當然不是,你是我的寶貝,我的紅粉知己,我的小女人,我的女朋友,你是我這輩子最愛的人。
一句話說破她,她整個人破了。
可是老師,世界上稱這種情況叫偷腥,魚腥味的腥,她忍住沒有說出口。
再問,可是我認識師母,還有晞晞,老師知道我的意思嗎?我看過她們的臉,這樣我很痛苦,痛得很具體,我連寒暑假都不回家了。
他只草草說一句:愛情本來就是有代價的。
她馬上知道他又在演習他至高無上之愛情的演講,又在那裡生產名言。

李國華誰都不愛,只愛他自己愛得要死,他甚至希望女孩為他自殺,因為「這是對一個男人最大的褒獎」。他構建了他偉大的性侵王國,他每次對床上躺著的女孩說的情話,皆是對下一個受害女孩要說的情話進行的預演。

毫無疑問,他是殘忍的劊子手,他自私猥瑣、巧言令色、冷漠不仁,在作品裡是個全惡的形象。

但我今天要說的不是萬惡不赦的李國華,我想說說書里的房思琪的父母。

這個故事裡,提到思琪父母的,只是寥寥幾句。他們不光在書中缺席,也在性教育里缺席。

他們對女兒的狀態絲毫不關心,沒有察覺到改變,並且對她的試探沒有絲毫警覺。在她最無助最彷徨的時候,母親的態度讓她心寒絕望,她曾經兩次試圖發出求救信號,但沒得到想要的答案,所以她再也不說話了。

剛在飯桌上,思琪用麵包塗奶油的口氣對 媽媽說:「我們的家教好像什麼都有,就是沒有性教育。」媽媽詫異地看著她,回答:「什麼性教育?性教育是給那些需要性的人。所謂性教育不就是這樣嗎?」思琪一時間明白了,在這個故事中父母將永遠缺席,他們曠課了,卻自以為是還沒開學。

思琪在家一面整理行李,一面用一 種天真的口吻對媽媽說:「聽說學校有個同學跟老師在一起。」「誰?」「不認識。」「這麼小的年紀就這麼騷!思琪不說話了 ,她一瞬間決定從此一輩子不說話了。她臉上掛著天真的表情把桌上的點心叉爛,媽媽背過去的時候把渣子倒進皮扶手椅的隙縫裡。

一個自尊敏感的小姑娘的身上發生了她覺得屈辱難以開口的事情,她試著向最親近最值得信賴的母親談起,而母親呢,只用三言兩語簡單粗暴又殘忍得掐斷了談話,堵死了她的傾訴。說到底,是他們的粗心和冷漠,將思琪往深淵裡推了又推,這場悲劇的形成,他們絕對是幫凶

可笑的是書中還有一段描寫,其中一位被李國華誘姦的女生的父母,在知道這件事後,沒有先關心女兒是不是被強迫的,而是想著先去給李國華的妻子道歉。他們也像所有無關的外人一樣認定了,是他們女兒勾引的那個老師,千錯萬錯都是自己女兒的錯。對李國華沒有不但沒有興師問罪,反而對李國華妻子的原諒感恩戴德。

我在想當孩子發出求救信號時,作為父母,哪怕稍微有一點警覺意識,結局會不會不一樣?

以上內容都只針對作品人物而言】


說對一半吧。

一方面,我們得承認教育養育對一個人的成長至關重要,對人生的影響極大。做父母不需要考試這事兒確實細思恐極。

生活中,人們常常說,某某人沒資格做父母。
說得好像做父母多偉大一樣。
說得好像做父母真的需要資格一樣。
說得好像做父母有門檻一樣。
事實上,承認吧,做父母哪有什麼門檻。唯一門檻,就是有生殖器官且功能正常,而已。

做父母需要經過考試,是太過理想化的想法。
實際上,不要說正兒八經的資格考試了,連最基本的篩選機制都不存在好嗎。只要生殖系統發育成熟正常運作,管你強姦犯,未成年,赤貧者,流浪漢,傻子痴呆或是神經病。。。真的任何人都能當父母。給這種人生出來的小孩,只能怨自己投胎沒長眼了。

政治不正確地說一句,其實我真不認為,生育權是人人都該天然擁有的「天賦人權」。

很簡單的一個道理,權利義務對等。

那些連自己的基本生存都難以保障,根本無能力實施撫養義務,生下小孩來只能讓整個社會來買單的人——例如新聞里,流浪漢撿個智障女,生一堆然後靠他人捐款養活的;又例如兩夫妻靠拾垃圾為生卻生了11個孩子,說「存錢不如存人」,卻根本無力給子女提供最基本的養育和教育的;
還有窮鄉僻壤,買個媳婦甚至童養媳來傳宗接代,本質上是強姦拘禁販賣人口的犯罪,以侵犯他人權利為手段來實現自己生育目的的;
這樣的人,就該被剝奪生育權,就該被拉去強制結紮。
去你媽的生育權,不生孩子又不會死。

排除以上顯而易見極端例子,其餘那些隱藏的,不適合當父母的群體,就更無法辨別和篩選了。
比如把孩子當養老工具來剝削的,比如那些本身完全不想生孩子卻被世俗大流裹挾,生而不養不負責任的;比如自身教養不過關性格有問題會虐待孩子的,又比如愛孩子卻完全不懂得怎麼教育一味溺愛結果把孩子養歪了的。。。
太多了,其實太多人不適合當父母了是不是? 然而又能怎麼辦呢。
諷刺的是,那些不適合當父母的,往往是生育需求最強烈的一群人。那些適合當父母,會在生育這個大事上細想反思的,可能想一想,最後就決定不生了。妥妥的劣幣驅逐良幣啊。

並不奢望父母一定要多完美。但是有時候會忍不住腦洞大開地想,人類為什麼一定要以懷胎生育這種純動物的、血肉模糊的方式來繁衍生息、代際傳遞呢?如果像《十二國記》里描述的那樣,每個孩子原本是結在樹上的胎果,因誠心想當父母的人向神祈求得到允許才來到世間,那該是多麼美好的事啊。如果真有造物主且他看重每一個單獨的靈魂,卻把造人養育人這麼關鍵的任務,隨隨便便交給一幫有重大缺陷的人來完成,不能不說是對人類的一種惡意。
————————

再說說另一方面。
將自己的一切毛病都歸因為「父母沒有給予正確的教育」,我認為也是不可取的。
人們都喜歡說孩子是無辜的。然而孩子並不都是無辜的。
孩子絕不是天使,當然也不一定就是惡魔。
人性本善或本惡,或是有善有惡,又或是無善無惡,隨本性慾望而行,不辨善惡,這些都是沒有定論的事。
我們是誰,從何而來,又為何而來,原本就是一個謎。

「每個孩子生下來都是一張白紙」大概是我聽過的最大謊言之一了。
並沒有具體的數據,但是據我個人觀察,所思所得,每個孩子生下來絕對不是一張白紙,而是帶著強烈的天性和傾向。說是遺傳基因裡帶的也好,說得玄一點是前世多生累世帶著的習性也好,總之每個孩子差異是顯著的。
我見過父母很渣,天天打麻將爛賭不管小孩,然而孩子卻知道自己學習,並且將來還成才的。
同樣父母不管惡劣環境出來的孩子,也有逃學打架當小混混走上歧途的;
我見過父母是極有教養,並花好大心力管教孩子,無論從哪個角度說都算得上合格父母,孩子卻依然頑劣不堪的;
也見過同樣類型父母教育出來的孩子禮貌懂事的。
BBC記錄片報道過,雙胞胎放到完全不同的環境養,長大後人生軌跡,各種選擇取向竟然驚人一致;
還是BBC記錄片,研究標明世界上確實真有「天生犯罪」這回事。
環境和後天教育的確重要,但是教育真不是萬能的。教育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也不是人類所有的鍋都該教育來背。

生育有很大的風險,如同賭輪盤,你根本無法預測自己會生出一個什麼玩意兒來,承擔不好教育的責任簡直是犯罪。即使你無辜,世人也將定你的罪。

被出生也有很大的風險。你可能生出來就帶著原罪。

這個問題簡直不能細想。細想下去,我大概會變成一個反人類,堅定的反出生主義者吧,科科。


大晚上某醫院急診來了個小孩,
醫生問他父母什麼情況,
媽媽說小孩張嘴睡覺結果有隻蟑螂跑到小孩的嘴巴里去了,
醫生正準備說話,
媽媽又說了,我想毒死蟑螂所以給小孩喝了蟑螂葯。
每次想到這個故事我的第一反應就是
做父母不用考試實在是太可怕了。
我覺得做父母的要學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而教育僅僅是其實一方面而已。

很多朋友都說這是段子,說實話我要是編的出這麼好的段子,我的粉絲至少也應該是五位數了。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不要因為你沒有碰到過就覺得不可能,其實你也可以在心裡默默的說這是段子,但是說出來被懂得的人看到只會覺得你很無知。

另外我也覺得這個媽媽是傻子,朋友有和我說年齡但是我忘了,總之是很小,貌似是前年的事了,地點是某一線城市的三甲醫院。


講在最前面。
答主是心理學專業未畢業學生。
答主父母雙全,家庭還算和睦溫馨,童年時期父母忙於生計無暇照顧我和姐姐,十三歲之前基本沒有和父母姐姐好好相處過,父母盡自己最大的可能給了我最好的,我的父母很愛我,我也很愛他們。

我們老師說過:最可怕最難熬的不是山崩地裂(例如失去親人)的痛苦,而是細小的不確定而又持久的小傷害(例如每天都被人拒絕)。

﹉﹉﹉﹉﹉﹉﹉﹉﹉﹉﹉﹉﹉﹉﹉﹉﹉

我們終其一生都在等待父母的道歉,
而父母卻終其一生等著我們的感恩。


﹉﹉﹉﹉﹉﹉﹉﹉﹉﹉﹉﹉﹉﹉﹉﹉﹉

一想到我的孩子會委屈難過傷心痛苦絕望,就覺得捨不得。我一定會很愛我的孩子,捨不得她那樣,所以寧願她不要來到這個世界。她可能會因為我給不了她滿意的外表而辛苦,也可能會因為我給不了她足夠的物質而卑微,甚至可能會因為我迫於生計給不了她充足的愛而無趣。幼小的我們或多或少都會受到傷害,大多數都是來自自己最親近的人。

因為被愛,人才會可愛。
每個懂事的孩子都讓人心疼。

我們的人格受到父母的影響之大,很多影響根深蒂固,六歲之前形成的人格成年幾乎不可能改變。甚至很多傷害你自己都不知道。你很想讓媽媽抱抱,可媽媽工作太累了敷衍了一下,對於小孩也是致命的傷害。他以後可能很難信任別人。

在我們成年後,知道了父母也是普通人也是不完美的,理智上會原諒父母,可情感上難以原諒,受到的傷害永遠存在內心最深處。讓人最難接受的就是來自這個世界你最依賴的人的拒絕和否定。

並不是說非要道歉或者怎樣,只是說父母很少能夠意識到他們對自己子女的傷害。

這裡只討論父母對於孩子的方面,不討論孩子是否合格的問題,畢竟我只是回答這個問題而已。

不可否認,有些人的確是不配當父母的。

我說的是那些生而不養,養而不教的父母。例如送孩子去豫章書院的父母。


大半夜的給我在床上笑成二百斤的狗子,有些答主連這句話想表達的意思都沒搞清楚就能開始高舉反對大旗。

為什麼反對考試balabala說一堆,咋?原作者真是想整個考試?題主在題目詳細描述最後兩句寫的是什麼各位都沒看到?

語文老師要知道你閱讀理解這水平,打死都不能承認帶過你。


這種觀點的確在國內受到比較大的傳播,並被許多不理解真實含義急於尋求自身問題出口的人濫用。「為何家會傷人」「家庭皆禍害」「是原生家庭原因」等等都是很常見很常聽到的話,而背鍋俠自然是我們的父母。

首先,每個為人父母的人,都長於孩童,長於特定的歷史背景下,長於不一樣的小環境里。沒有哪一場「考試和教育」是可以重塑父母人格的,除非他們自己願意去成長。所以題中這句話就是句廢話,廢話本身傳遞的,是背後的憤怒和焦慮等情緒,廢話被傳播的越廣越大,就上升到一代人和另一代人。8090後長於「走出去引進來」,6070長於「文革」(舉例不妥當,只是說明幾代人外環差異)。憤怒的是,我們的父母不夠合格,焦慮的是,我們能不能成為合格的父母(簡述,還有其他很多)。這裡就有一個歸因——我們之所以變成這樣,變得沒那麼好,都怪你們,沒有好好愛我。楊永信例子較為極端,普通人里不乏將自身原因歸因於原生家庭,畢竟沒有什麼比「別人犯錯」更容易讓自己好過了。

然後,把我們現在的樣子歸因到原生家庭,有沒有道理吶?肯定是有的,不然這個觀點不會這些年都屹立不倒。你從出生起就在一道道目光里,你的自我、人格都不可磨滅的帶有他者的影子。

只帶著這樣的想法過活的人,就部分的逃避著自己對自己生命的責任。你20歲的時候說,因為父母的教育不正確,我很自卑。你30歲的時候說,因為父母的教育不正確,我很自卑。


別太高看人類這個物種了。

我們只是一種生物,繁衍後代是我們的天性,絕大多數人類來到這世界上,就和其他物種一樣,唯一的作用就是把基因往下傳,保證人類這個物種不絕。

僅此而已。

如果真的當父母要考試,只能理解是人類太過於自大了。也就是所謂的「上帝欲要誰毀滅,先要其瘋狂」,那人類這個物種離滅絕也就沒多遠了。


這句話是在表達一種情緒。

而非在給予一種嚴肅意義上針對現實「該如何」的論斷!

情緒與事實是不同的。

這種情緒表達是對於父母關於我們曾經的wrong done 的無力且無奈的控訴或者埋怨! 一堆人上綱上線地將之視作嚴肅而具體的結論、認定實在大可不必!(也即「得須考試」這個具體的要求)


閱讀理解題

1:請問劃線句子中關於為人父母的「考試」二字所指的是什麼意思?
A.完成一份有標準答案的試卷
B.通過政府組織的考察或面試
C.學習父母該具備的基本素質
D.成為整個天下最完美的雙親

2:請問如果不能通過「考試」,父母會有什麼後果?
A.強制結紮,絕孕,為人類基因凈化做貢獻
B.對孩子的人生經歷造成負面影響
C.孩子被移交政府機構撫養
D.無人撫養,孤獨終老

3.請問如果不能通過「考試」,孩子會有什麼後果?
A.成為廢人
B.可能會有一些不太愉快的人生經歷,對個人造成負面影響
C.半路夭折
D.大義滅親

4.請問以下哪一項最可能成為「考試」的內容?
A.財力
B.學歷
C.基因
D.道德與基本素養


5.作者是因為什麼感到了「可怕」?
A.越來越多愚昧的蠢貨被生出來
B.孩子接受著慘無人道的折磨
C.家庭環境中兒童的地位缺失
D.新生代的孩子無法打破階層壁壘


附加題:請問你在閱讀過程中犯下了什麼錯誤?
A.望文生義
B.鑽牛角尖
C.主觀代入
D.以點蓋面
E.以上皆無


就在剛剛,我們學校有個學生要轉學了。來辦理轉學手續的是他姑姑姑父,他爸媽呢?因為他爸爸賭博把家裡一切東西都輸光了,輸光了不說,還欠了好多高利貸!夫妻兩個躲債去了,兒子就扔給姑姑姑父了。有時候在學校碰到這樣的情況,真恨不得小孩子是孤兒,沒有這樣的家長!但是,對於這樣的事情,我們當老師的,只能安慰孩子,給點心理輔導,最多給孩子一點物質上的幫助。沒能力教養孩子的家長,真的不如不生。可能有人覺得我工作太忙了,實在沒空管教孩子,那起碼一星期帶孩子出去玩一次,全家一起吃頓飯也好!哪怕你在國外,回不來,那麼每隔三兩天,打個幾分鐘電話也好啊!不用你考試,為了你的親生兒子親生女兒,每天在衛生間看手機的五分鐘時間,看看教育孩子的文章也好啊!哪怕是看看和教育相關的雞湯文都行!五分鐘!就五分鐘!抽煙的時候看,睡覺前看,等公交的時候看,哪不能擠五分鐘時間?作為有些家長,你們每天五分鐘的責任都做不到,你們不配有孩子!


我很喜歡孩子,但我特別反感生活中 知乎上 有些人,逼著夫妻要孩子,知乎上甚至擺出了女人不生孩子就是女權癌的觀點。
我很多外甥,侄女 他們到來的時候,他們的父母都沒有做好準備,他們的童年充斥著父母離婚吵架沒錢被欺負.......
有父母把孩子打死的新聞,有父親強姦女兒的慘案,有父母虐童案.....
還不能證明不是所有人都應該享有生育孩子的權力么?都保護垃圾父母的生育權了,孩子的生命健康權誰來保護?這是個打孩子不犯法的國家,這是個女大學生把孩子扔廁所別犯法的國家,這是個父親把孩子腿打斷都不能回收父母監護權的國家。

為人父母不用考試,太可怕了。

現在很多父母對待新生兒的態度就是不能洗澡啊,不會正確餵奶,抱孩子姿勢不正確,說我們都這樣長大的。
連育兒書都不看一眼,你覺得可怕不可怕?
豫章書院事情一出,家長們不是想保護自己孩子,而是說自己的流浪小孩去哪裡。你自己孩子為什麼成為問題少年你心裡沒B數么?

原來一個知友聽一個大媽說不明白為什麼現在人不想生孩子,男孩子能給家裡幹活,女孩能嫁了收彩禮,分明是掙錢的事,知友說,養女兒也要花錢要對女兒好啊,大媽說生女兒在女兒身上花錢都不值得,生女兒就是為了彩禮,上什麼學,要花錢還不勝不要女兒,大媽還說村裡都有B超了 市裡肯定更先進才對啊。

有人說我上綱上限,父母生育孩子這本身就是很重要的事情,孩子是國家的未來,是國家的希望。你看看少關所的,監獄的殺人強姦放火偷盜的罪犯,然後你再去看看他們的父母。


並不是所有人都應該當父母的。


標題的角度像是在討論是不是要慎重為人父母,當然,孩子不只是生,還要養。

但是問題解釋里,更像是在問,大家是不是都會覺得父母做的有什麼地方不好。

為人父母真的能有一套標準化的考題來防止後續出錯么?
考了交規,拿了駕照的人,大概一輩子能做到0犯規的,也不存在吧?
更何況是人與人互動這種根本沒法標準化的東西。

基本的社會道德,法律可以拿來普及,但還能做什麼呢?
回答里那麼多差的例子都是在指責,你養不好,為什麼要生我?
怎麼才算養得好呢?
財富有沒有標準?智商有沒有標準?臉有沒有標準?身高有沒有標準?
所以如果生不出在這個標準範圍內的孩子,就不要生,是這樣的么?
那這樣看,別說寒門難出貴族,寒門都該絕後了。還是強制絕後。

交給進化論就好了呀,那些你覺得家庭條件差到爆,孩子還有大成就的,他的個人能力和運氣,都是常人難企及的,你要時空倒流,直接把他的父母在「是否能成為父母」的考試里掛掉,永遠不許生孩子么?

為人父母當然沒法考試,但歷史自然會給個答案。

倒不如往上游追溯,在找另一半的時候,在荷爾蒙之外,多看看對方的原生家庭,成長經歷,心理健康程度,情緒管理能力。

提出一個看上去政治正確的問題,卻無視這個問題根本就不會有個針對性的正解,才更容易讓普通人困惑,


這種說法當然不對,不過管見以為,這種不對也就是表述上的不對,雖然表述上的不對有些法學家也非常在意就是了。

知乎慣例講段子:

朱慶育老師在《民法總論》中介紹過這樣一段公案,說儘管人權保護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美國人權法案的入憲卻遭到漢密爾頓(Alexander Hamilton)等聯邦黨人的反對,聯邦黨人當然不是反對人權保護,他們只是認為這樣做(人權宣言不入憲)恰恰能夠更好的保護人權。因為(人權法案入憲)這一舉措「不僅無此必要,甚至可以造成危害」。人權既然天賦,「人民不交出任何權利,自然無需再宣布保留任何個別權利」,而且「既然政府無權處理,則亦無需宣布不得如此處理」,更何況若法案入憲,雖然不能構成處理權的授予,但毫無疑問將為擅權者提供爭奪權利的借口,既然人權不以憲法基本權利為據,自然也無需入憲,更無需授人以柄。

這種反對當然只是一方的理解和意見,但從中反映出的是法律人對公權力天生的敏感和警惕, @姜源 知友答案中說到「如果父母必須通過考試、獲得許可才能夠合法生育,那才是真的可怕」,想必也是出於此種對公權力限制生育權的擔憂。

當然開頭說了,個人以為,這種不對也就是表述上的不對而已;伊坂幸太郎作為一位作家,當然不可能像法律專業人士一樣字斟句酌,因此這句牢騷實際上表達的意味要比字面理解的限制不合格父母生育權要多得多。

拋開對公權力的擔憂,仔細思量一下,父母便應當是「永不下崗」的鐵飯碗嗎?

當然不是的,早在2014年12月18日,最高院、最高檢、公安部等就已經聯合下發了《關於依法處理監護人侵害未成年人權益行為若干問題的意見》,其中明確規定包括性侵害、虐待、利用未成年人乞討等七類行為經屢教不改的,人民法院可以判決撤銷其監護人資格。

去年人民日報專門報道最高院公布撤銷監護人資格十二大典型案例,該意見早已悄無聲息地在全國範圍內適用,其針對對象就是」不合格的父母「。

所以講,生育權是早在《德黑蘭宣言》中就已經明確的基本人權之一,它既然不是由公權力賦予的,我們當然不能規定通過考試才能「獲得」它;但是作為對同樣是公民的兒童的保護,在確實必要的時候,我們可以通過嚴格的法定程序剝奪父母「為人父母」的權利——監護權。

雖然我們不能為一個本就屬於我們的東西設置「獲得」的障礙,但卻可以規定一系列剝奪它延續的負面清單。從這個角度講,伊坂幸太郎只是不夠專業而已了。

順便,以下四類人員有權向人民法院申請撤銷監護人資格,如果大家恰好是其中之一,身邊又有「不合格的父母」的,希望能夠伸出正義之手:

(一)未成年人的其他監護人,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關係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

(二)未成年人住所地的村(居)民委員會,未成年人父、母所在單位;

(三)民政部門及其設立的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

(四)共青團、婦聯、關工委、學校等團體和單位。

當然不是也沒關係,路見不平 @共青團中央 就是了。

以上。


想用一句話表達一個有意義的,任何時候都正確的觀點是不容易的,你只能保證它在多數時候正確,甚至僅僅只是在個別情況下有道理。

所以,對於這類觀點要做的是結合具體情況來看待。

比如題目這句話就常用在父母不負責任,不會教育孩子的時候,這個時候你會覺得他們需要好好上一課,學學如何善待和教育自己的孩子。

能說出這種話也是一種無奈,因為生孩子和帶孩子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父母決定的,而對於兩個人的結婚和生育,沒有任何人能阻止。
不會有正義力量跳出來說:「嗨,你們兩個白痴自己都顧不上還是別生孩子了。」
所以一個寶寶出生下來,他的父母可能非常不靠譜,而對此他無能為力,只能在這樣的家庭度過影響深遠的童年和少年,整個社會都無能為力。

當他們長大的時候,自然少不了要埋怨父母,覺得他們父母做的不稱職。甚至會埋怨社會,覺得這個社會應該在這種時候做點什麼,儘管連他自己也不清楚社會要怎麼做才好。

童年,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所以我能理解這種話所表達的是什麼樣的情景。

但就如我開頭說的那樣,這種話不總是正確的,尤其是在評價一些具體的事情時,這個觀點最好不要隨便用。

我常看到有些人對父母過於苛求,甚至到了無視客觀現實的程度,似乎父母應該全能的知道自己的需要並盡全力滿足。當他們說「為人父母~~考試」這句話時,我忍不住在想:如果讓他們給為人父母者出考卷的話,恐怕多數父母都不及格了。

謝天謝地,如果及格的話才是個大麻煩——他們還指不定希望自己的父母變成什麼樣呢。就像小孩子要求晚上可以吃糖喝可樂一樣——合格的父母當然是:沒門。

也不要用作逃避現實的借口,這是無濟於事的。

尤其是隨著年歲漸長,當你已有能力脫離父母羽翼的遮擋,當沒有他們的束縛時你要做的是振翅高飛,而不是一邊埋怨那羽翼曾經帶給你的束縛,一邊卻遲遲不肯尋找自己的天空。


可取。但是即使經過考試也會有成績差的,但總體肯定會好很多。
計劃生育部門可以轉化成優生優育部門,孩子不怕多,保質保量才重要。
不過有些東西可能不是現階段的目標還是咋地,反正離落地還有一段距離。
醬。


考試可以,誰命題?

高考每年都有一整套體制和大量專家考慮命題,還會被認為對不同階層考慮不周。而說這種話的小資們如果能如他們所願去命這個做父母的考試題的話,恐怕廣大底層人民都直接被否決生育權了吧。

當然,要是由說這句話的伊坂幸太郎來命題,估計國內支持這句的人不少也未必有生育資格。

當然,如果放大來說,從世界範圍看,支持這句話的人,怕是對亞非拉甚至發達國家底層的人,都不覺得具備做父母的資質。

不過站在歐美家境優越的人也這麼認為的話,中國又有多少人有做父母資格呢?至少以早三十年時候美國中產的標準來看的話,怕是許多中國小資們不該被生出來的了。

如果再早一點,怕是老一代許多優秀的革命家甚至科學家們都不必生出來了。

這就是做父母需要考試的悖論。每個人的生活環境不同,具備的能力和資源不同,層次高點的人可能對孩子無論是物質保障還是教育條件、方法都會更好,如果因此就以某一個階層給予孩子的物質和教育保障作為模板的話,那還不如說赤裸裸的消滅中下層人呢。

實際上,人的成長是不可能完美規劃的。如果都指望父母具備優秀教育能力讓孩子優秀的話,社會何必提供那麼完備的各類教育機構?又何必有警察監獄來對付犯罪的人?孩子們的成才或不成才,家庭有很大因素,但社會對其的培養和懲戒,才是真正大面積可以影響人的因素。這個世界之所以繽紛多彩,就是因為不是基於一個模子來生育培養人的。

同樣,指望這種「父母考試」式的思維來控制人口質量,只能說是另一種計劃生育思維——比當年計生委的計生政策更不靠譜更沒有操作性。

好在,這也只是部分小資們的一廂情願。真正牛的人不會在乎社會上生出大量低層次人口來作為生產者和消費市場,廣大中低層的人也不會在生孩子前還想什麼考試。只有焦慮卻又沒有話語權的小資才會擔心這個問題。

生存和繁衍是生物的本能。做父母不需要什麼考試,只需要滿足相應的年齡等硬性標準即可。至於孩子們將來對社會是促進作用更大還是阻礙可能更大,那是看這個社會綜合能力怎樣。想靠壓制父母的權力去促進社會發展,是愚蠢的——無論是計劃生育還是這種所謂父母考試的論調。


這是典型的「小布爾喬亞的無病呻吟」。這種話有文學價值,有社會意義,但是沒有實現價值。
(文學價值!社會意義!實現價值!你們是真的皮。實現價值!懂嗎!不是現實價值!現實價值是社會意義好吧!我說的是實現價值沒意義!不是說這句話沒意義!)

道德這種事是不可量化,無準則的。因為道德具有鮮明的時代性和階級性。你的道德和我的道德就不一樣,你我的道德更和家長的道德不同。

同時,對為人父母進行考核,延伸出來的另一個問題是對生育權的控制。你可知道對生育權的控制意味著什麼嗎?計劃生育時代也不敢做到讓某某戶絕嗣,這種構想無異於滅絕血脈。

倘若真的實行,其結果無非就是讓底層和無產者先失去了生育權,失去了底層勞動者的社會,那麼被剝削的對象只能上升到小布爾喬亞身上。總有人要去搬磚挖煤的。

進步只能寄希望於生產力的發展,通過生產力的發展帶動經濟,帶動教育才能逐步實現人口上的素質上升。除此之外的方法都是修修補補,解決不了大問題。

————

很詫異,評論區有的朋友認為我在鼓吹階級固化合理。

這個帽子可真的是莫名其妙啊,我從來沒有這種想法。本篇回答只是指出題文這種想法的不切實際,與不合理之處。具體有一個評論區的朋友說的就很好,可以政府推動進行親子教育和教養知識傳授。諸如此類的。

可能有人是覺著我最後一段話說的不好,這裡補充一下,我指的是整體的上升,比如708090的素質是整體上升,這就得益於生產力的發展。而在現實框架下的修修補補,比如高考改革、超級中學等等,是對個人而言的修正,但是對民族整體的素質文化是沒有幫助的。值得強調的一點是,無論微觀個人還是宏觀時代,任何方法都是有意義的。

————
ps
評論區很精彩,另外關於道德和階級的論點是高中知識,不是我杜撰的。可以說整篇回答就是對道德問題的一個應用。

對了,還有更露骨的,「階級社會中,占社會統治地位的道德是統治階級的道德,被統治階級的道德處於從屬地位(經評論區指正把這句話補全,原來寫的時候沒有查書)」,這是堂而皇之出現在政治類教材上的內容,你看我微笑臉。

這個問題本來就是由這句話延伸出的觀點,我選擇宏觀角度和微觀角度是我自己的問題。想看微觀的答案比如某答主的經歷啊,前面高贊不是有很多嗎?不用來我這裡評論。我也沒反駁過啊。

說我語文不好的建議先學高中政治,高中政治學透了比數理化還有用。

然後,我能被認成肉食者也是nb,貴乎的小資們啊,你們還沒明白嗎,無產者和底層被搞死了就剝削到你身上了啊。

貴乎的學生很單純很好,解決一個問題的方法就是消滅這個問題。簡單粗暴。

說我反駁這句話的慣性噴子你也可以散了,我再強調一下,只是解釋一下這句話在社會現實到底有沒有意義,至於小布爾喬亞的無病呻吟這句話,你上網還是上的有點少。梗都看不出來,退乎吧

最重要的是我開篇就點明了,社會意義,文學價值,實現意義,合著我有一點不贊成就是攻擊就是反駁?二元論也是高中政治知識好吧。

既然還有人不明白,那我就拋個問題你們自己研究吧,如果這個設想成為現實,我們的社會會怎樣?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自己寫一篇science fiction玩玩。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父母說「別上知乎那個破網站了,凈說點歪理」的觀點?
為什麼說「我這都是為了你好」是一種強盜邏輯?
父母總是看不起自己的孩子,總覺得別人的孩子好!這是為什麼呢?
家暴是否與自卑敏感的性格有因果關係,如果有,是怎樣的形成過程?
父母過分節儉,導致我整個人都沒有自信了怎麼辦?

TAG:家庭教育 | 社會心理學 | 父母教育 | 青少年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