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了那麼多年的文言文,只有一篇《項脊軒志》讓我感動。你們呢?

很多古代詩歌確實讓人感動,但是散文,我真的只被《項脊軒志》感動過。小說的話,我覺得所謂四大名著,完全是宣揚愚昧和暴力,描素農業野蠻社會的東東。

我覺得,中國古代壓根就沒有西方意義上的literature,只有一些史志、傳記、遊記、抒發己見之類的文章,很多往往還誇大其詞,不少確實詼諧幽默。

而西方的文學,描寫細膩,對人物的刻畫入木三分,對心靈的揣摩洞察深刻,對人性的探索永無止境,對哲學的探討隱於其中。。。。所以西方誕生了人文主義,擁有包容,尊重自由,沒有厚黑學,陰謀論不像中國這樣肆虐,

或許我可以說,我真的精神上崇拜西方吧,我喜歡用英文表達情感, 誰能徹底說服我呢? 我錯了嗎? 樓主90年生。


莫名其妙就邀請到我了。


縱橫家有個基本常識,交談的時候,應該先觀察對方立場。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意思是,看你站在人的立場上,還是鬼的立場上。這點在知乎上體現得格外明顯,甚至可以說,知乎就是個輿情收集點。

之所以說這個,是想給自己找個台階下。因為,我還沒有能力,就可改變一個人的立場。你斷定古文里的話是虛情假意,我舉出的例子再怎麼令我感動,也是枉然。

這道理,大家都懂。所以,我更好奇的是,題主問這個問題的出發點是什麼?一個堅信中國古代沒有西方意義上的文學的人,為何要問「哪篇文言文讓你感動」呢?

「 西方的文學,描寫細膩,對人物的刻畫入木三分,對心靈的揣摩洞察深刻,對人性的探索永無止境,對哲學的探討隱於其中 」云云,是種嘲諷嗎?

除非學貫中西,而且還是既熟讀古籍,又研究所謂「西方意義上的文學」的人,誰能講得頭頭是道呢?莫非題主想釣這麼條大魚出來?又或者明知不會有,所以「就想看你們又氣又急還無可奈何的樣子」?別怪我以惡意揣摩別人,實在是想不到一個精外問古文相關的問題,有什麼善意呢?


馬戛爾尼在出使中國的時候,對清朝感到萬分詫異。因為,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歐洲人,對於中國的了解主要是馬可波羅遊記,而中國古籍則是論語。讀過《論語》,自然覺得這樣講求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國度,宛如人間天堂。然而事實上,清朝才是水深火熱。

題主和馬戛爾尼原先的想法,何其相似,卻換了位。


厚黑學,陰謀論。厚黑學的本意,是一種反諷,題主假如真的了解過,就知道其中的揚棄,但讀者的思維並非作者可以掌控,生活不如意的人,讀到如獲至寶,要麼親身實踐,要麼藉此安慰自己,所以才頗為熱門。但是真的肆虐嗎?或許這可以成為一個好問題「你在生活中都遇見過什麼樣的厚黑事件」。

至於陰謀論,真是欲加之罪。這分明是西方流行的一種思維,後來傳入中國,也有些人接受而已,哪來的「在中國肆虐」云云?

題主關於四大名著的言論,不值一哂。

成功學。題主的層次真的是令人堪憂。真誠的希望,不要想著讓你的後代離開中國,從你開始,以此當做人生信仰去做,離開這裡,然後在國外上國內的網站,到處嘲諷中國人,就像你的那些偶像一樣,借著噁心別人活下去。

因為你還有噁心中國作為動力,但等你有了後代,他們更可能噁心你。


題主對於《論語》也頗多誤解,甚而稱之為「教條」。但所謂「儒教」也不過是一時風雲激蕩的產物,何來的「教」呢?倒是讀過舊約、新約、古蘭經的,應該能理解,什麼叫教條,什麼叫不可逾越,什麼叫別問為什麼,照做就可以了吧?

宗教也好,《論語》也罷,其實都是在解決一個「組織」的問題,乃至後世的各種主義,都是試圖裡各種方式,製造種種「組織」。如今的政黨,大概就是其中集大成者。

《論語》是怎麼解決「組織」問題的呢,告訴你孔子是怎麼和人相處,怎麼看待問題的。簡單點來說,就是提出人與人相處的一些注意點,這些注意點高度概括起來,就是上面說的「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合起來就是「仁」。所謂「仁」,簡單來說,就是「人與人之間互相為善」。至於怎樣才是「善」,那問題又展開了,我才疏學淺,十個字講不完就算了。


黑格爾估計就看過一本《論語》,以為中國沒有哲學,即使這東西稱為哲學,也不過是些倫理學。後來,就被錢鍾書在《管錐編》里噴了。讀書少被讀書多的人噴,豈非日常。


又回到題主的問題,題主想知道我們讀到哪些文言文的散文,會感動?然而散文的作用,難道僅僅是讓你感動?文以載道,才是古文運動的核心旗幟。


「 誰能徹底說服我呢? 我錯了嗎? 」

裝一個獨孤求敗式的逼,不需要驚醒誰,只要上知乎提問就行了。


讀的少加你讀不懂


哈哈哈,握手,除了《項脊軒志》,我覺得教材每篇都有可取之處。精神羅馬人。


題主預設了立場,是來找認同的,這種情況下幾乎不會被「徹底說服」。

文言有斷層,對文言的不親和是正常的。一代有一代人的觀念、審美,何況一朝?所以,立足於當代,看古人的東西不親和也是題中應有之義。而西方的文化,說體系井然,說博大精深,都對,在學校接觸的少,忽然讀了些原典,驚呼過癮,這也是可以預見的。

這都正常,原本普通人就沒必要讀那麼多,也沒必要讀那麼細緻。說題主讀得少是對的,但是也沒啥必要說。讀得少,帶著有色眼鏡去讀,畢竟也是個體的自由。比方說題主,讓孩子讀《人性的弱點》而不是《論語》,這是個人的選擇,孩子是他家的,怎麼教育也不容他人置喙。

只不過,這充其量是個人主觀的意見,問題太大了,意見是不足以擺在公共視野的。這裡邊涉及到的命題,任何一個小項都涉及到一堆大問題,對東西方歷史、政治、文化、經濟,都有相當深度的掌握,才好去論述。

就類似,《人性的弱點》你可以讀,也可以不喜歡《論語》,但讀懂《論語》與否?為什麼會有《論語》?原儒的核心觀點、政治訴求都是什麼?其先進性和局限性都在哪裡?能答么?

《論語》中的原儒,本就不是給你家孩子開蒙的所謂做人學,而是為在宗法制衰落之際著眼於解決社會問題的君子大人之學,被降格為雞湯、做人學是接受史的部分,呈現的不是原儒,而是後世的世風。

不喜歡,不讀可以,但不要妄加道德價值判斷。至於你的原題,所謂感動云云,排除讀得少的問題,中國古代三次大的思想嬗變都是為何發生?對於感動,不同時代的意見如何?宋人強調寡慾,強調義理,是否就是傻?更不必說關於中西文化優劣的討論,關於李約瑟問題的意見,更是極大的命題,非大宗匠大學者不能言。

淺格局,小聰明,短見識,千萬不要談大命題。

所以,樂呵樂呵,批判一番就好。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

為這段話我哭過。


這個題主是專門黑中國的,大家記得拉黑,不要和他講道理了,沒用的。


不敢苟同,別的無感,紅樓夢當之無愧的偉大。
這還不叫情感細膩,這還不叫揣摩心靈,這還不叫描畫人性?沒有哲學意味?你覺得只有古希臘的悲劇史詩才有哲學性嗎?
別的不敢妄言,我看的太少,懂得太少了。


來來來,我們一起來讀一點公元七世紀的英語詩歌。

C?dmon"s "Hymn" (658-680)

Nū s?hulon heri?ean Heofonrices Weard,
Meotodes meahte and his mōd?etanc,
weorc Wuldor-F?der swā hē wundra ?ehw?s
ē?e Drihten ōr onstealde.
Hē ?rest s?ēop ielda bearnum
heofon tō hrōfe, hāli? S?yppend;
eā middan?eard, moncynnes Weard
ē?e Drihten, ?fter tēode
firum foldan, Frēa ?lmihti?.

文言文對於高中生來說,尚可一讀。古英語。。。對於現代英國人來說就是外語好么。

對於我個人來說,文言文令人感動的地方就是,古人書之於竹帛而後人能讀。不僅能讀,還能理解;理解之後還能舉一反三或發揚光大。

這個答案有點偏題,嗯,就這樣了。


題主您別別別
放過項脊軒志吧
項脊軒志何德何能

怕是歸有光以後得走喜劇路線了


問題描述里有 我喜歡用英文表達情感 這一句

題主其他地方的幼稚膚淺暫且不談,我唯獨想問一句

你看的那些外國著作,是看的外文原版呢?還是中譯版呢?

如果你的外語水平沒辦法通讀外國著作,談何「用英文表達情感」呢?通篇只用了一個literature,還是個名詞,恕我愚鈍沒能領會到你是如何用英文表達情感的。

如果你的英語水平僅僅是把一些無關緊要的名詞換成英語的話,那你的所謂「愛用英語表達情感」和「給我一杯open水」、「give you some color see see」這些惹人哂笑的橋段一樣膚淺,你所謂的精神上崇拜西方,也只是一種葉公好龍式的喜歡而已

弱小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

思而不學則殆,你這是書讀得沒幾本又愛瞎想

另外我不明白為什麼問題描述最後一句非要加一個90年的,所以我覺得這可能是故意釣魚

已舉報,不謝


這麼感覺很正常啊,因為中國古代的散文確實混的不好。

有人就要罵了,中國古代文化源遠流長,怎麼會不好?可惜的是,散文這個文體確實中國人寫的少,三代不可考,但是自秦以來,散文一直都沒有特別好的發揮。

秦漢主流文體是辭賦,代表作家是司馬相如,賈誼。按照魯迅的《漢文學史綱要》寫:「武帝時文人,賦莫若司馬相如,文莫若司馬遷。」拿他和太史公並論,可見賦地位之高,寫法上大多以豐辭縟藻、窮極聲貌來大肆鋪陳。對於沒有受過訓練的人而言,要欣賞他的美感是比較困難的。此時散文還未正式登場。

隨著漢朝的衰落,魏晉文學逐步興起,曹家人的文章大家很熟,無論是曹操的「對酒當歌,人生幾何」,還是曹植的「捨身赴國難,視死忽如歸」,都應該算是耳熟能詳,後期還有謝安,陶淵明等一票大牛支撐魏晉文學,詩歌非常多,但是散文很可惜,不流行,只能說是一種小眾的文章,不過總算是登場文學舞台了。
因為六朝以來,為區別韻文與駢文,把凡不押韻、不重排偶的散體文章(包括經史書),統稱「散文」。

按照學院派的說法,魏晉文學到明朝就是中國文學的中古期了,從三曹開了個詩歌的頭起,詩歌就大行其道,至唐朝為盛,不再贅述。散文和韻文背道而馳,自然過得很落寞。但雖說混得不好,但也不是沒有名篇,其中《阿房宮賦》雖然說是賦,更像是賦體散文,牢牢抓住了形散而意不散的特徵,除此之外還有《師說》這種寓意深刻的文章,算是有所發揮,只不過和如日中天的唐詩以及冉冉升起的宋詞不能比罷了。

時間線推移,來到趙宋,雖然長短句是當之無愧的霸主,但是散文也不容小覷,
《愛蓮說》、《岳陽樓記》、《醉翁亭記》等等,散文得到了一個不小的爆發,質量上也有很大的提升,無論是寓意還是深度整體比之前都高了很多,只不過在宋詞的光輝下比較暗淡罷了。

至元,戲曲大量出現,南戲北劇互不相讓,誕生了大量膾炙人口的戲劇,包括京劇前身弋陽腔,崑曲前身崑腔等等,在這種大背景下,散文逐漸式微,也沒有誕生特別經典的篇章。

到了明清,在前代話本的基礎上,小說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又和戲劇的發展相輔相成,走街串巷的盲人說書團又進一步的把小說推廣到最底層,而明清也是文學的膨脹期,除了四大名著以外,也誕生了大量散文,除了題主喜歡的《項脊軒志》,還有《陶奄夢憶序》、《核舟記》、《口技》等等,無非是四大名著太過響亮,乃至於說到明清,根本想不到其實也有很不錯的散文。

綜上所述,散文在中國古代一直地位不振,但絕不是說中國古代沒有好的散文作品,如果想要快速了解中國古代散文,最好的方式不是博覽群書,而是打開高中語文課本。


記承天寺夜遊


寫的最好的我覺得還是童趣
蓋一癩蛤蟆也


噗~想笑。
你知道四大名著是那五本書嗎?


每次在知乎上回答問題都誠惶誠恐。

但是這個問題還是決定要回答一下,以免引起更多人誤解的可能。

看到已有的很多回答吐槽題主的提問態度,我也希望題主只是開了一個語氣上的玩笑。進入人文專業學習的兩年以來,我聽到的最實用的俗語之一就是「說有容易說無難」。中國現在這種嘈雜激進的社會氛圍,讓我們的唇齒過於熟悉「壓根」「只有」之類的詞語的碰撞。

其實恰恰是這些詞,是最沉重最難以言說的。

好,下面言歸正傳。

先來舉一例我很喜歡的古代散文,是很常見的。

例子出自五柳先生的《自祭文》:「人生實難,死如之何。」

我覺得,大家在某一段青春時期,可能都會對死亡進行頻繁地思索。動不動就把「死」掛在嘴邊,充滿好奇又充滿畏懼。而這句話給那個時期的我帶來了極大的精神激勵。

雖然隨著年歲漸長,我意識到這句話的表意,跟我年少時熱血沸騰的淺薄理解——「寧為玉碎」有很大區別。這句話實際上更關注一種超然的、可持續的、無滯無礙的生命狀態。

但每次讀到,都還是覺得好有力量。

你說你喜歡西方文學,不知道你覺得這同那句由荷爾德林寫下,海格德爾發揚的「向死而生,只有死亡的鼻尖能讓我感到生的緊迫」相比如何?

我感覺題主對於「literature」的定義似乎也有些狹隘,題主似乎將literature單純地定義為小說。如果從小說的層面上來探討,中國古代文學確實幾乎沒有能夠符合西方小說定義的(因為話本小說跟西方現代小說還是有區別的)。

現在大眾一般理解上的中國的小說,是從新文化運動以來,以《狂人日記》誕生為產生標誌的白話小說。這種意義上的「中國小說」受制於發展時間短的局限,確實在世界格局中沒有佔到主流地位。並不是因為這些小說的技法不好,而是它們缺乏那種普世的思想性。

究其原因,恰恰是因為缺乏對中國古代文學的繼承。

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註定了要受到古代文學的影響:看到楊柳就想到離別,看到月亮就回憶故鄉。我們都自覺地,或不自覺地用中國傳統認知世界的態度去觀察和了解這個世界。

月亮始終是一個月亮,凝望也始終是一種凝望。

只是因為不同的情景與個體,激發出不同的獨有思索。

雖然有少數貫通中西的天才,但是對於大多數漢語寫作者而言,「紅豆」的確是比「乳酪」更善於捕捉的意象,「月光遍地」的確是比「波浪滔天」更易於抒寫的場景。

舉幾個詩歌界的例子,像張棗的《何人斯》、朱琺的《詩八首》還有茱萸的《千朵集》,都是非常鮮明的和傳統對接的現代寫作例子。

我這麼說並不是要事事效法古人,我也曾對經典和傳統產生質疑。但我最終意識到,只有和傳統對接才能產生一種可持續性的寫作。否則將猶如:明明有人為你搭起了通天的梯子,你只要拾級而上即可,你卻非要在地上的塵土摸爬滾打,把畢生精力浪費在再建一座梯子上。

在西方文學中,古代文化的影響也極其明顯。西方文學最有名的叛徒喬伊斯的《尤利西斯》,也不過是都柏林版的《荷馬史詩》。兩希文化的意象、聖經的典故、聖杯的傳說更是幾乎滲透在每一篇西方文學作品之中。

現在,很多喜歡(甚至是研究)西方文學的人,都沒有讀過聖經,而貿然地把西方現代文學看作是一種平地起高台的事物。其實這種缺少西方古典背景之下的文本解讀,所思所得是非常片面的。

古代文學的重要性,中西皆然。


有舉例七世紀英語的,下面我來舉例兩千年前的《游敘弗倫》

Τι νεωτερον, ω Σωκρατε?, γεγονεν, οτι συ τα? εν Λυκειω καταλιπων διατριβα? ενδαβε νυν διατριβει? περι την του βασιλεω? στοαν?

柏拉圖《游敘弗倫》2A-B


兩千年前的古希臘語至今猶清晰可讀,這段文字按照字字對應直譯為英語就是
What news, oh Socrates, happened, that thee the in Lycreum down-left wandering here now wander around the (the king』s) stoa?

這裡冠詞語序稍顯雜亂,是因為古希臘語語序靈活的特點。比如

①εν τα? Λυκειω(in the Lycreum)變成 τα? εν Λυκειω(the in Lycreum)

②the king』s stoa的king還要加一個冠詞,變成the (the king』s) stoa



你只停留在表面上,紅樓夢裡面一句話,人情練達即文章,世事洞明皆學問,就這夠你你一輩子證明這話說得有多對了。論寫心理活動,林黛玉那段葬花詞,夠你揣摩的。對了,我也是90後,別亂扯年代,00後已經開始鄙視你這老人了的。哦哦哦,以上是胡說八道,不過沒關係,反正你不知道我講什麼。


看來你比較適合讀明代小品文。話說,只是專註的寫身邊事,把個人情感帶入這應該是明後期才有的潮流,也就是小品文。這也是比較符合現代人品味的。你所愛閱讀的英文也差不多是這個時候,差不多文藝復興後才有人文主意。而這之前的西方作品你大概是不知道的。所以給了你一種錯覺,西方自古就是人文主義而東方不是


題主不覺得自己的邏輯有問題嗎?一邊說,中國古代的文章沒有真正的literature,一邊又覺得沒有文章感動自己。
難道《長恨歌》《琵琶行》《藤王閣序》這三篇作品不夠literature?


推薦閱讀:

誰能整理一下HP中和鄧布利多與格林德沃的有關的情節脈絡(包括羅琳的採訪)?
雨果的大作《九三年》中,正派人物都死了,怎樣看待這種結局?
如果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是魯迅寫的,會是怎樣的?
怎樣理解《麥田裡的守望者》的主人公霍爾頓的行為?

TAG:外國文學 | 文言文 | 中國文學 | 釣魚廣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