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農婦200元一副作品pk周春芽500萬+RMB大作?

一位是地地道道的青島平度農民,一位是在世最貴藝術家

原文傳送地址
農婦200元一幅作品PK周春芽RMB500萬+大作,引激烈爭論!當代藝術又被打臉?


謝邀,怒答。大家都在BB藝術史、藝術理論,說什麼「人人都是藝術家」,什麼「藝術需要質樸」。罷了,學文科的大概都不會算賬。

補充一點:

為什麼我閉口不談所謂的審美,這是因為審美性,包括所謂的表現力和藝術價值等都和藝術品的經濟價值沒有半毛錢關係。因為所謂的審美和表現力本就是不確定的特徵。或許就有人覺得王阿姨畫得好,看不少人是這麼覺得的,那就這樣覺得好了。因為我告訴你為什麼王阿姨畫得不好,你也只能勉為其難的接受我的觀點。但王阿姨用料差,尺幅小,學畫時間短是確定的情況,而這三者又是決定藝術品經濟價值的三個重要因素。那我只好談這個了。

回復一些評論者的話:

1. 畫價與尺幅的關係我已經在原文中補充了,如果還要罵街請不要罵我。中西方學者都這麼認為。我只是他們的追隨者。

2. 回復 @駱勁松, @克里斯凱 :

決定藝術品價格的主要因素是:藝術家身份、尺寸和交易年份。因為藝術品投資的中長期收益普遍高於短期收益,而可以對藝術品進行中長期投資的一大前提是所購得的藝術品必須可以保存到再次出售的時刻,這往往是以10、20、50年計的。而要做到長期保存的一個必要條件是藝術品創作時的用料要足夠好,即生產成本要高。同時藝術家之名聲的打造,也是建立藝術家特徵身份的一個關鍵因素。因此我們應該明白,廉價材料的使用只會讓交易年份這個變數的範圍變得很小;而沒有相關宣傳團隊和宣傳成本則會讓藝術家的身份掉價。

而藝術家身份的界定又是另一回事。藝術家身份需要通過相關的學術體制進行界定,即進入美術館展覽,被藝術批評家評論,作品也需刊印在相關期刊雜誌上。因此,即使給王阿姨最好的材料和一個宣傳團隊,也不能讓她成為藝術家。

另@克里斯凱藝術品不能進行雙盲競拍。這是常識問題,包括文物也一樣。藝術品不只是一幅畫、一尊雕塑,而是由藝術家創做的那幅畫和那尊雕塑。藝術家身份是界定藝術品之為藝術的一大因素。如果進行雙盲競拍,藝術家身份將不起作用,唯畫面論。或許你會認為唯畫面論是最公平的,實則不是。排除抄襲的情況,藝術家創作每件作品都可以在其藝術生命中找尋到脈絡。而一位業餘畫者的作品往往做不到這點。藝術不是靈光一現,匆匆畫上布面,而是對生命、世界的深入思考和探索。如果唯畫面論,不僅排除了藝術家身份特徵,也排除了作品的歷史特徵和時代、文化氣息。

而文中比較兩者的生產成本的另一個初衷是告訴讀者周的這幅畫不是12塊錢成本就畫出來的,周的利潤率要低於王。我想告訴大眾,不要一看到天價成交價就罵他人欺世盜名,至少藝術家在創作過程中是投入大量成本的。

最後 @克里斯凱不要臆測我會不會自己打自己臉,就算是我說錯了,我向大家道歉,並承認錯誤就好了,有什麼好尷尬的,孰能無過。但是明明自己沒能力預測別人會不會打臉,又不慎言慎行,就是你的錯誤了。


--------------------正文

[一]藝術的成本

王阿姨所在的畫班一手炮製的這則新聞突出了「農人-藝術家」;「200元-500萬」;「平價-高昂」這幾組強有力的對比,再言兩者作品之相似,從而暗指藝術家作品人人皆可畫出。又導致幾乎一邊倒的罵聲,多數網友形成了藝術家欺世盜名的影響。但事實不是這樣。這家自媒體有意誤導了網民,算了一筆糊塗賬。

1. 算畫價先看尺幅

網友的目光僅聚焦在價格的巨大懸殊上,殊不知畫面尺寸也存在巨大差異。周的作品尺寸為2000x2500mm,而王的作品尺寸為400x300mm。那麼,我們先把兩幅畫按照實際尺寸對比著看,得到一個直觀的視覺印象。

畫幅上,周的作品尺寸是王的41.66倍。因此如果王也繪製一幅如此大幅的作品,其售價按照比例應該是8222元,而通常繪製大幅作品所要花費的時間和精力,對畫家的技藝要求,甚至包括畫材、畫框的物流成本都比小幅作品高得多的多。因此我們可以預估這幅作品的實際售價應該是8222元的2-3倍,即16444元到24666元。

因此在實際價格上周的作品售價是王的200-250倍,而不是25000倍。另,我們現在將周的作品拍賣價與王的作品售賣價相互比較,這本來就是不妥當的,因為我們都知道作品拍賣價往往遠高於其私人交易的首次成交價。

為什麼我們要以平尺論價?因為這是藝術品市場的規則。而且這個規則從古就有。以尺論價的慣例最早可以追溯到鄭板橋:「大幅六兩,中幅四兩,小幅二兩,條幅對聯一兩,扇子豐方五錢。......畫竹多於買竹錢,紙高六尺價三千。」而在《歷代名畫錄》中,也有相近的計價標準,按照畫家、畫的媒介定價,但主要為屏風、扇面等物;對於書法也有按字計價的例子。到了近代,包括張大千、齊白石這等大師也都使用此法定價。發展到今天,我們更按平尺計價,這是因為很多作品並不像古代一樣在尺幅上講究規格。

對於西方,按美國評估師協會(AAA)的標準為例,估價的幾個考量點分別為:藝術家、創作年代、材料、尺寸、標識(簽名、印章等)、主題、曝光度(展覽記錄、文獻記錄、收藏記錄、拍賣紀錄等)、保存情況(有無明顯破損、污跡等)。根據這些數據對比之前的成交情況進行估價。現行的估價模型中較常用的是特徵價格指數法。而在這些變數中,顯著影響價格的三個變數是:作品成交年份、尺寸和藝術家信息。

而在實際操作中,一般畫廊對於新晉作品採取更為簡單的估價方式。首先通過上述方法先為每個藝術家推算出一組係數(主題-材料:如花卉-油畫;其他-油畫;花卉-雕塑;其他-雕塑),具體我不會算,這都是我老闆算的。將這個係數乘以尺寸,再視當年藝術品市場行情,乘上另一個係數,最後視作品的保存情況適當減價。這種模式簡單地理解為(藝術家價值x尺寸)。

2010年中國藝術研究院的王藝博士的《繪畫藝術品市場定價研究》一文則證明了至少對於中國市場,除了藝術家特徵外,畫面尺寸是影響畫價的最重要因素。而當年的GDP也是一項重要變數。又因先進通訊工具的普及,之前影響畫價的諸多因素如:拍賣地點、拍賣當日天氣狀況等已不再影響畫價變動。

這裡需要說明的是,對於那些蓋棺定論的藝術家,作品的知名度和藝術家信息是最為關鍵的變數。而對於古稀之年的藝術家,還需要考慮藝術家之死亡對作品售價帶來的(往往是)正面影響。

2. 利潤率

網載王阿姨繪製一幅作品需交12元工本費,並立馬以200元的售價成交,因此可算得188/12x100%=1566.67%。王阿姨的利潤率是百分之1567,即投資一份則賺十五份。這已經是一項暴利投資了。關於暴利的問題可見:房地產是暴利行業嗎,房地產開發商利潤率到底有多少? - 知乎用戶的回答

對於周的作品,我們既不清楚他的成本是多少,也不知道如果是私下交易他的作品售價幾何。但是一下給出的一些數據將會證明周的拍賣價實至名歸。

3. 藝術的成本

首先,這次號稱500萬成交的拍賣價是在法國羅芙奧藝術集團在台北舉辦的2012秋季拍賣會上成交的。成交價(包括傭金)是660萬左右,剝去傭金則稱500萬成交是適合的。但我們看,這幅創作於2006年的作品直到2012年才成交,期間6年的保存成本也需算上。

除了時時拂塵外,一幅油畫作品最好的保養環境是恆溫恆濕的環境。藝術大腕曾梵志在一次訪談中稱在創作伊始他的作品就處在恆溫恆濕環境中,創作完成還需要搬動幾個地方讓作品緩慢干透,然後妥善儲存在收藏間中。這種現象在藝術界是一個常態,我有理由相信周的作品也進行了嚴格的保養維護措施。而這類恆溫恆濕機的售價,大可在網上搜索,往往都價值不菲。

除了保養維護,周的作品和王阿姨的在用材上的區別更是大相徑庭。根據資料王阿姨只需12元便可得到繪製一幅畫所需的所有畫材,而這對於一位職業畫家僅僅是九牛一毛。何出此言?我們先看王阿姨的這幅畫繪在什麼材料上。如引文中的配圖,我們明顯可以看出這幅畫畫在一塊成品油畫板上。注意,並不是傳統的油畫布面框,而包裹布面的油畫板。一塊40x30cm的馬利牌油畫板售價是8元,而一塊同等大小的馬利牌油畫框的售價是25元。相差3倍。

這就是畫材一類的生產成本。既然工本費只需繳納12元,那麼油畫材料的成本價不會超過7元。(油畫板若批發在4-6元左右一塊)這說明王阿姨使用的油畫顏料,畫筆,調色油都是廉價產品。高級顏料和廉價顏料的價差是多少呢?

如上圖中的老荷蘭牌油畫顏料,在國內的售價為400元/40ml;而馬利牌顏料的售價只為4元/170ml。整整400倍的價差。更何談藝術家對於顏料的精益求精,有時還會選擇更為昂貴的訂製顏料!那麼反過來看,周的拍賣價僅是王阿姨的250倍,按照收益率算,周比王阿姨要低。甚至低得多。然後我們還要算上調色油,各類媒介劑,樹脂,上光油,這些高昂的藝術家級產品的售價幾乎都比廉價產品高出20-100多倍。並且王阿姨的作品中幾乎不見使用媒介劑的蹤影。

另一方面是打造藝術品知名度而產生的沉沒成本。我們可以發現,周的作品在創作完成後至少參展了兩次。一次在滬申畫廊,一次在上海美術館。進入美術館參展是需要花費成本的,除了單次參展的成本外,藝術家苦心經營十幾年的成本也應該完全算入每一幅創作的作品中。另外,這幅作品多次曝光在媒體上,這些媒體運營,以及對幕後的運營團隊的投資都需納入這幅畫的成本中。

最後我們要算機會成本。藝術品投資的收益在中長期上往往高於房地產和金融的投資。而投資王阿姨的作品,其機會成本要遠遠大於購買同等價位的藝術品。原因很簡單,因為王阿姨現在不是藝術家,並且在一定時間內也不可能成為藝術家。但短期來看,只要這則報道影響力夠大,投資其作品,並在很短時間內易手還是很有可能獲得收益的。

4. 藝術品首先是工藝品

藝術品之為藝術的必要因素是這件作品可以保存很久。而要讓一件作品保存的足夠久,歷經幾百年甚至上千年不壞的條件有二:一是使用最好的材料,二是藝術家嚴格的創作流程。

使用好材料不是為了炫耀自己的資本,而是為了保證藝術品可以保存完好。例如,職業藝術家在做油畫基底時(就是油畫布和顏料之間的那層),會執著地使用兔皮膠這種高昂的材料。因為這會讓畫布綳地更緊,更有韌性,更堅毅。而成品畫布上用的那種由大白粉和乳膠調和的底料只會讓畫布顯得鬆鬆垮垮。而這底對於一些極為嚴謹的藝術家來說,不打個10-15遍都是不合格的。藝術家先上一遍底料,在用細紗皮打磨一遍然後循環10來遍,這麼做讓畫布摸上去同鏡面一樣光滑,又有很好的透氣性,以免油揮發時撐裂畫面。

高檔顏料也是一個道理。高檔顏料往往具有更好的耐久度、耐光性,可以在惡劣環境中不受損。同時高檔顏料使用單一粉料調製,而不是幾種粉料混制,一來不可以保持顏料特有的色彩感,二來儘可能避免顏料和顏料之間、顏料和空氣發生化學反應的可能性。我們現在看那些中世紀蛋彩畫歷經600-800多年依然如新;甚至是龐培古城的壁畫歷經2000年仍栩栩如生,都是因為高檔材料的使用。藝術品必須要有這種特性。

再說藝術家的執著。學過油畫的都知道肥蓋瘦原則,即用更難干更油的顏料覆蓋更易干更乾的顏料層。這種做法是為了保證畫面表層至少在一百年間不開裂。這種技法許多學過油畫的人都明白。但如果我們需要使用很多種媒介劑,調色油一起創作時,職業藝術家的經驗和他對作品的嚴格要求就起作用了。只有它們知道什麼東西才是肥的,什麼又是瘦的。而後來的上光,也是為了製作一層保護膜,讓空氣不易進入而損害藝術品。這些經驗都是通過不斷學習和嘗試得到的,而非三個月的繪畫學習可以盡覽的。

5. 藝術品作為社交工具

很多沒有能力購買藝術品的人可能不能想像藝術品作為社交工具的功能。就好像土豪購買名車是為了彰顯自己的社會地位,而富豪們購買藝術品除了彰顯自己的資本實力外,還對外宣示自己的文化實力。

藝術品是獨一件的,是限量中的限量,是珍寶。特別是一件由名家創作的,並公之於眾的作品,更像是一隻被所有人看見的但隱藏在樹林里的麒麟,誰能獵到它,就能證明自己的實力。藝術家不斷地展示自己的作品也像是孔雀開屏,為了彰顯自己的美麗。然後各種資本通過不同渠道競相追逐這頭珍獸。一場大戰就此展開。而一件小家畫的作品,即使再美麗,也可能不入富豪的法眼,這道理不言則明。

在公開拍賣會拍得一件昂貴的作品等於向全世界宣告自己的主權,同時還會引來媒體的爭相報道。反之通過私人渠道購買作品就沒有這種宣傳力,所以往往拍賣價要比收購價貴。

總結:

我們必須知道天價藝術品的購買和銷售不是一般人可以踏足的領域。每個人都可以對藝術品評頭論足。但是真正的藝術品,真正是你喜愛的作品是否可以傳世全看購買人的資本和文化地位。如果希望改變眼前的藝術世界,那請你多多購買、資助你所喜歡的藝術家,並且努力讓自己躋身上層社會。

[二]卡住的藝術

待更。這段將介紹西方歷史上部分民眾對高價藝術品的抵抗形勢。明後天更新。


果然還是開了一篇這個討論,欣慰的是知乎上確實可以看到一些真知灼見。

我只圍繞一點說:如何排除藝術品價值決定因素的那些非重要的干擾因素。

決定藝術品價值的理論在中外有很多,有的比較簡單,而另外一些比較複雜。其中比較主流的都是從藝術價值和市場需求程度這兩個角度來分析。我個人認為只需要以市場信號為主,藝術品的價值僅僅直接決定於市場交易者對其價值的想像(或者說猜想)

在影響交易者對藝術品價值的猜想(或者按照傳統的說法:評估 or 估值)的諸多因素當中,藝術品的藝術創作水平和所使用的材料等因素一直都不是穩定的核心評估指標,我認為它們應當被忽略。

因為藝術品的市場屬性有兩大特徵,它是一種「不實用的實體商品」

所謂的「不實用」是指藝術品並不是一般的實用物品,而「實體性」則是說它是不可分割的,一旦被破壞就會失去價值。

「不實用」就是說藝術品的實用價值與其最終價格的相關關係非常低。這個提法可能一下子會讓很多人覺得有點懵,因為它違背過去的「常識」,把藝術品的欣賞價值給忽略了。

對,我的意思就是忽略它。這一點我認為很好解釋,今天我們幾乎可以以很低的價格買到一件藝術品的複製品懸掛在屋裡。

要購買藝術品的欣賞價值,基本上可以通過這種購置複製品的方法來實現。

對於那些高價的藝術品,其複製品的價格都與原作有著天壤之別,一件數十萬元的藝術品,複製品的價格可能只有幾百到幾千元,足可見欣賞價值並不是藝術品價值的決定因素

我們拿王和周的對比來具體說明這個問題:周的複製作品在淘寶上有很多,文章所列舉的那些作品價格大約是150~300元。

而王的作品目前還沒有複製品可以買到,王在藝術市場也完全沒有名氣可言,考慮到王的原作賣到200元,我想複製品價格應該比這個低吧。

非實用性

從「非實用」出發,藝術品的估值更類似企業所有權(股票)這類的虛擬價值物品的估值,主要取決於交易當下對未來買賣趨勢的判斷。其中關鍵的決策因素是:一、過去誰已經買過這位藝術家的作品(購買者的數量和綜合質量,這裡說的質量包括藏家的知名度、對市場的影響力、經紀實力等);二、未來誰還會買這位藝術家的作品(人群是否會擴大,購買群體的實力變化趨勢等)。

我非常喜歡用誰上了某位藝術家的船,來對藝術家品牌的「過去」做個比喻。比如藝術家張三和李四的作品都從2010年初開始進入藝術市場銷售,平均價格都是10000元,早期藏家都有10人。這時,如果這些藏家都不知名,那麼我們可以說張三和李四的「船」是一樣的。但是,如果張三的第11位藏家是一位大收藏家,而李四的第11位藏家是一個摩托車修理專家,這時,如果你是下一位買家,畫廊經紀人向你傳遞了上述信息,你會怎樣評估張三和李四的作品價格呢?

藝術家的品牌或者商譽就是他們的「船」,駕駛的是大船還是小船、快船還是慢船,取決於人們依據已經上船的人而進行的推測。這時,張三的「船」可能和李四還是差不多大,但是張三因為有了大藏家,他等於裝了一個發動機,比李四的帆船快了一些。藝術市場里的藝術家,就像一個個駕駛著大大小小船隻的船長,在市場所構建的大海上航行。

為什麼創作水平成了我口中的「干擾因素」?

張三的價格上升得快了,有的評論家或專家會說,這是因為張三的作品具有更好的藝術性,所以吸引了大藏家的注意。我認為這裡存在巨大的瑕疵,因為我們根本無法對張三和李四的作品的藝術價值做出公正的量化評估,這時如果非要把藝術價值拿進來思考就會變得越來越亂。

那麼,既然如果不考慮藝術品的創作水平、材料等因素,照樣可以解釋其價值變化的波動,那麼就乾脆不考慮這一因素。

當然,藝術市場的魅力之一,就是它的這些信息並不是完全公開透明的,因此價格會出現出人意料的波動,無法用一個公式簡單地計算出來,而是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實物性

有人會說,這樣的估值理論不就是藝術品金融那一套么。不對,藝術金融的思路,錯在了我前面說的第二點,也就是忽視了藝術品的「實體性」。藝術品之所以價格高,是因為它是稀缺的,甚至獨一無二的。它作為一件實物,無法被像股票那樣切割開來交易,因此才具有更大的市場魅力,能夠轉化為比股票更持久的保值品,成為張五常老師所講的「價值倉庫」。


毫無意義的創作水平對比

我認為《農婦200元一幅作品PK周春芽RMB500萬》一文裡面,根源性的邏輯問題,就是一廂情願地把藝術品的創作水平和市場價格關聯起來(當然這可能是為了引發爭論而故意為之),這種一廂情願的思想在藝術市場上是普遍存在的,不少藝術家至今秉持這樣的觀點,對市場運作的問題視而不見。

「畫得好就值錢」 這個觀點,最大的錯誤就在於忽略了藝術家的作品之所以值錢,是因為Ta是一個名人,而名人並不是一個簡單的個體,名人是一個社會內部的系統,它由名人本人、Ta身邊的工作人員、Ta的支持者、Ta的反對者、聽說過他的人以及社會對Ta的傳播等非常多的因素所共同構成。

周春芽在藝術圈這麼多年,他擁有一個非常堅實的「名人系統」,這是農婦所不具備的。而一些藝術家可能在某些技法的鑽研上也是超過周春芽的,但是因為不具備名人效應,其作品的價值也難以達到同等水平。

(2016年5月修改)


這是在寒磣周春芽,也在寒磣王珍風。

農村出來的藝術家不是沒有,比如郭鳳儀。郭鳳儀是盧傑他們推介的,一直推到了威尼斯。雖然彭德對此頗有微詞,但作為來自民間的一名奇能異士,在威尼斯能佔有一席,以人廢畫,不可謂知類。

文章作者初衷是什麼?真不真誠?虛不虛偽?他真了解周春芽嗎?看過原作嗎?

周春芽的畫都很大,色彩冷艷,畫的挺浪,氛圍也很好。起碼在技法上,周春芽對得起他的名氣和價錢。而王珍風的技法,30 cm * 40 cm 的馬利板子,200 人民幣,偷著樂吧。最後,周春芽的名氣會越來越大,沒人記得王珍風。

同所有聳人聽聞的文章一樣,作者心裡估計明鏡兒似的。本質上都是消費行為。公眾號為了 PV ,關注者為了[隨便什麼]心理,達成了交易。

祝生意興隆。


稍微有點批判性思維的人,就不會被這種爛文章誤導。
1、王的桃花是畫得不錯。
昨天晚上看的這篇文章,王的桃花畫得真的不錯,就是略微「粉」了一點點,用重顏色壓一壓就更好了,乍一看還真以為是周春芽的畫。
2、尺寸。
王的桃花尺寸幾乎都是一樣:30X40cm,這是一個入門級,較為常見的尺寸。而周的畫呢?印象中長、寬沒有低於1.2m的,畫過畫的人就會知道,尺寸越大一定是越難表現的,這沒必要多做解釋,問問廚師就知道了,為什麼學校食堂的菜難吃。
3、時間先後問題。
在技術層面上來說,模仿周的畫難度係數並不大,周的畫貴在創新,一直在進行形式和觀念的探索,不像某些畫家一輩子就畫那麼一兩種題材,風格更是一千年不變,陷入了模仿自己的怪圈。周的藝術生涯中經歷過多次風格和主題的改變,綠狗和桃花系列是近十幾年中最為成功的系列作品,如果我沒記錯的話,桃花系列應該是在06年左右開始創作的,王的桃花風格像極了周的桃花,而且是在周的桃花「大紅大紫」之後才出現的,說王在風格和題材上完全沒有借鑒周,我不信,既然是模仿與被模仿的關係,有可比性嗎?答主不才,酷愛畫畫,也畫過幾條狗,在風格上確實有受周的綠狗系列影響,自知藝術價值並沒多高,所以畫了幾幅就不再畫了,因為這世界並不需要兩個周春芽。

4、買藝術品更是買藝術家。
我們買一個饅頭一般就是買的饅頭本身,就算你覺得饅頭好吃,你也不會去詢問做饅頭的師傅是誰,只要記得那家店就行。作為投資而購買的藝術品,一定是要追溯到藝術家本人的,是誰畫的,什麼年代,什麼材質,是否是系列作品,還有沒有同類型的作品,該藝術家之前的作品是什麼風格,以後的風格又會有什麼走向等等等等,過去、現在、未來,這是一個長的時間流,按照原文的說法,王的藝術生涯只有短短几個月,周的時間流均與繪畫息息相關,500萬買的只是一幅畫嗎?其實更多買的是周的過去和將來。
話說回來,王的作品,當就畫面來說,不止200元,但確實也再高不到哪裡去了,畢竟一是尺幅有限,更重要的是沒有自己的風格和內涵,現代藝術不同於古典藝術,技術和表現手法並不是一件作品中最重要的部分,買現代藝術品80%買的是情懷,買的是觀念,是對藝術家本身的認可,至於周春芽值那麼多錢嗎?說值就值,說不值?可是人家已經值了啊。


這個爭論的重點不是在二人畫面上的差距,而是兩個人懸殊的藝術經驗。
且不論五米乘五米與20cm乘30cm的尺幅,也不論用色用筆的氣度,好!也他媽不論王珍風基本就是臨摹周春芽了!這都OK。
最最關鍵的是什麼?

是周春芽第一個將桃花這一題材進行探索,並通過大量的創作進行整理,且在既有的藝術市場內將桃花這一主題成功的納入周春芽名下!

明白了嗎?touchID在iPhone5s上是技術突破,偉大創新。在小米上就是硬體標配。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事件。

再者說了,成為享譽世界的大藝術家沒有真才實學是不可能的。你們把500萬真的看的太容易了。

這是周春芽的綠狗。

這是周春芽的綠狗雕塑。

還沒明白嗎?一個能將同一個題材在架上繪畫在雕塑兩種藝術形式中結合且完善得這樣出色的藝術造詣,是很難很難的。

這也僅僅體現在作品上,拋開作品,談做事,談運作,談在圈子,人脈等等等那麼多作品背後的複雜事情,想到人家那個位置,有幾個藝術家可以呢?

所在大多數人眼裡500萬真的太貴了,是他們因為語境還沒法上升到那裡去。

至於王珍風的畫,真的沒什麼可探討的,只能說,如果她年輕三十歲,是個不錯的苗子。

就醬。


平日里,這樣的題目都不會點開,很久以前葉永青的鳥,前一陣的黑板畫和CY TOWMBLY,還有這次的周春芽和農婦。

不講大道理,不講布爾迪厄,不講藝術社會學,不講文化資源和權力的分配。

一個正常且流行的小現象:老百姓們喜歡看不同文化階層的衝突和碰撞,最好還是抨擊在上面的那個。咱們都愛看小草根斗翻了大地主,周扒皮是個地主,所以他就是個壞蛋。站在高地方的人,肯定不是什麼好人。甚至前一陣民科和引力波那事兒,單憑一條朋友圈和微博還讓很多人為那位「民間科學家」鼓掌。大伙兒仔細琢磨琢磨這事兒,真就是那樣的?這種情況難道不是在網路文化中一直存在嗎?

想想我都害怕。網友會因為單純的刻板印象和一面說詞就倒戈相向,大眾面對不了解的東西就乾脆持抨擊狀態。他阻止了民間科學家發表意見,他是傻逼。他畫的東西看上去我也能搞,他還自稱藝術家,作品很貴,他是傻逼。難道不可怕?我可是怕到都不敢說自己是搞藝術的。

看這篇文章吧。

1. 文章里選用的圖片都是精心挑選的,這是肯定,作者要營造對比的氣氛,就盡量把兩人的畫和作畫環境進行對比。你看,藝術家這麼大的工作室,農婦就只能有簡陋的設備,多不公平。而實際上二者的作畫過程,所用材料,怎樣參考,甚至連基本的畫作大小和年份都沒有,你認為能單純地就這麼比較?可能之後會有別的報道或紕漏,也許會有更多更客觀的圖片,也許會讓視覺對比更強烈。

2.標題,當代藝術被打臉?周春芽是個畫家,雖然是個當代畫家,但他的作品跟咱們平常說的「當代藝術」沒太多關係,您讓其餘百分之80不畫畫的當代藝術家都直接跳樓咯?你放一個類似風格的畫作圖片,當代藝術就被打臉了?還又被打臉,請問前幾次您都是怎麼下的手?手型如何,方位如何?我真想跟作者對峙,誰答不出來就被扇耳光。你可以誇讚一個田野農婦擺弄油彩,我也很欣賞,但請不要拉「當代藝術」這麼大的概念做墊背。這樣不負責任的行為,根本無法加深大家對藝術的理解,但您的主觀只會讓加深大眾和當代藝術之間的隔閡——如果這是您的目的,我只能感到悲哀。

3.看這兩句話:
農民王珍風說:

把藝術當生活真好,

像種田一樣對待藝術。

名家周春芽

則認為藝術高高在上,

要把生活當藝術。

既然你認為藝術是大家的,那你還給兩個作者打上身份標籤這不是被等著打臉么親。

王珍風的成功,

證明人人都能成為藝術家,

實現藝術作為。

周春芽的成功,

則讓人誤以為藝術是陽春白雪,

要成功比中彩票、登天還難。

就是最後這一句話,讓我有點兒按捺不住了。成功藝術家就一定要被塑造成周扒皮的形象?撇開各種陰謀論,周是正經科班出身,目前中國差不多級別的藝術家數出來也就那麼十幾二十個,且不論作品,他本身的成績,確實很難做到。然後我想知道,對於王珍風您是怎麼定義她成功了?她還能證明人人都能成為藝術家?


按照該作者的理論,農婦畫的畫跟大藝術家類似,所以當代藝術被打臉,那這個年代人人都會讀書寫字,所以中國現代文學都是垃圾咯?單憑這幾句帶有引導性的語句,就可以斷定這位作者也許懂美術,但肯定不懂藝術。


還沒說到這位農婦的畫,講實話,個人覺得畫得不錯,狗的兩張尤其不錯,筆法稚嫩,造型稚拙,顏色質樸,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但是,全中國畫花畫狗的業餘畫家沒有幾萬也有幾千,作者專門拿一個農婦來形成對比,用心可想而知。這個世界上能畫成這樣的業餘愛好者豈不是得排著隊扇當代藝術的耳光,圍地球繞一圈。但凡懂行的人,就算從作者放的幾張圖也能看出來周的功底比王珍風強。


這篇文章最大的賣點就是選了一個看上去高高在上的藝術家以及一個生活水平低下的農婦,事實上這兩個人毫無代表性,一個代表不了當代藝術家的普遍狀況,另一個不能代表業餘繪畫愛好者的普遍狀況。


文章另外一個試圖塑造的觀點是,你看,一個才學畫畫沒多久的農婦居然畫得跟從小科班學習的大畫家差不多哦,這種手段在網路營銷和塑造話題這麼嚴重的今天大家看不出毛病來?那您是不是覺得王珍風就自然比那些畫抽象的大畫家厲害多了呢?得了,你看塞尚連人都能畫歪,所以這個農婦比現代藝術之父還要厲害呢!這麼一對比,有沒有覺得荒謬?任何畫面表徵只是個形式,周只是做了個選擇。那幾張人像還不暴露問題?拉出來畫畫素描就都清楚了,不過還有這個必要?


最後,我支持各位繪畫愛好者不要放棄這個愛好,繪畫是件很美好的事情,但是畫得好不好,它只是個美術技能,跟藝術半毛錢關係都沒有,如果您無法不假思索舉出五個不從事繪畫的當代藝術家,那麼請不要坦蕩蕩且厚顏無恥地說自己懂藝術。而是在不斷繪畫地過程中,結合藝術史辯證地去看待所有類型藝術的出現和消失,當然,您到了這一步,觀念一定已經大有變化。還有啊,藝術雖然不能說是陽春白雪,但是成功之難,非農婦弄彩可以比擬,我支持大家都多多去了解和嘗試藝術創作,但是成為藝術家這件事,還是讓少部分人去做吧。


我是覺得,一副畫的價格是由市場決定的,實際上,是不是畫的內容真的值那麼多錢呢?你說的不算,我說的不算。

願意花幾個億,或者願意花兩百塊去買這幅畫的買家們說的算。

至於這兩個人的畫,誰好誰壞?

從畫技上來說,一眼就能看出高分。學院出身的周,本身就掌握著更加成熟,豐富的技巧,他的每一筆觸都有著明顯的訴求,在顏色形態上,他有著更多的想法可以表現出來。那麼王呢?顏色上偏淺,好像真是有一點樸實無華的氣質,但我再仔細看呢,又沒剩什麼好探究了。不可否認,王是有天賦的,在形體,情感上有自己的想法。但在技法,表現以及追求層次上,是有時間上的差距的。

真的論深淺,不要用A畫的像B,以為大概有些像就能比出來。


推文里的意思,就是各種,十幾年藝術環境的周還不如學了幾天的村婦,幾個億,搶錢啊?你看人王女士,畫的跟你差不多,人才賣200,你敢賣幾個億?要臉么??
要臉么?

不要臉。。。。

(?乛?乛?)因為我買不起。


你們喜歡就去買好了。反正會花200買這樣的裝飾畫的人永遠達不到花幾億買周春芽作品的人的層次。
--------------------------------------------------------------------
稍微懂點藝術就知道創作和臨摹之間的距離可以跨越銀河系。記得有個藝術家用紙巾創作白菜 有個小販進美術館看後 用衛生紙仿作一批在美術館外叫賣20一個紙白菜。。成為藝術家不是那筆畫一下就可以了 那樣至少有1億兒童可以躋身當代抽象畫藝術家。
藝術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藝術家的創作是基於對生活的體會,但是!!!只是一方面!他畫的每一筆筆尖都背負著對上萬年的藝術史的理解和運用!!!比如陳丹青 他現在基本可以算是個批評家理論家!當他創作完成並不是萬事大吉只等拍賣掙錢,批評家如何判斷,能不能進入藝術展覽展示,有沒有反映出時代精神給予觀者共鳴或啟示!每一步都無比艱難。。
你只看到那些成功的藝術形象比如狗和桃花如此煎蛋卻成功了。但是他其他失敗的嘗試呢?時間和材料試錯成本呢??羅中立在《父親》之後就沒有什麼獨立的成熟的藝術形象了,幾年前看展覽 粗狂厚重的鄉村夫婦有明確的來自畢加索的影響。深表遺憾。多少藝術家可能一輩子都很難找對自己的風格 值得記錄入藝術史的形象。
同時當代藝術架上繪畫已經邊緣化了,建議好奇的搜搜拉塞爾文獻展,威尼斯雙年展,了解下所謂當代藝術的厚重和思考深度。


杜甫寫了一首詩:
旅夜書懷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名豈文章著,官因老病休。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此詩流傳後世,堪稱無價。


後來河邊小村建了座農場,請某會寫字的村婦(沒有貶低村婦的意思)寫對聯貼農場大門上。村婦看著廣闊的田野和滾滾的江流,略一沉吟,揮毫寫下:
雲翻田野闊,日出大江流

此聯以上好木材並鎏金大字掛於農場大門兩側,農婦得金200元。

某知乎發表問題:
如何看待農婦200元作品 PK 杜甫無價詩作?
正文:杜甫認為,必須語不驚人死不休。而農婦覺得,生活用語也可以藝術
BKABLABLA


別這麼LOW。
樸拙可以是一種藝術風格
但樸拙本身並不天然就是藝術


【有截圖

作者不僅否定了名氣這東西,還連帶著否定了多年的努力和藝術熏陶,向大家傳遞了「大家不都是傻逼畫畫的你學那麼久有個卵用賣那麼貴簡直就是人品污染」的理念。


一開始,我以為只是一篇普通的雞湯,先是介紹兩位主人公

本來沒什麼,又說了一些七七八八的

突然開始有些陰陽怪氣是怎麼回事??

「高高在上」這詞真是用得讓人有些害怕啊,這裡寫「周春芽認為」而不是「周春芽說」,既然他沒有這樣說,你憑什麼這樣告訴大家,就憑他名人的身份嗎

周春芽曾經接受過採訪,他所表達的思想完全和這篇文章說的背道而馳

把生活當藝術和把藝術當生活都是不同的生活態度,有什麼高低之分?能體現出高低的還是創造出藝術品的本身

「畫能賣錢真好」??
這句話能寫出來也是厲害,倒是擺明了她是覺得賣錢真好了,跟周春芽有什麼可比性?
其實我覺得這個農村婦女倒是不錯的,雖然畫得不好,但心態很好,就是被公眾號這麼一寫,我都懷疑是故意招黑了

周春芽這張狗畫得非常好,沒有藝術感的人絕不會把狗畫成綠色,還如此和諧。讓我們來看看他的繪畫思維。

接著

通常風景畫都是會忽悠人的,人像最能體現一個人的基本功。那麼,你倒是告訴我,上面那張畫買下來到底哪裡值得欣賞,哪裡值得享受了?前面的桃花和狗還有些趣味可言,而人像畫我只看到了所有人都能畫出來的水準(並不是誇張,說什麼就是什麼)。反之如果把周春芽的畫買下來僅僅為牟利,倒是真的貶低了買畫各位名家了

這句話最可笑了。
因為要成功本來就很難,何況王珍風根本還沒有達到周春芽的高度,憑什麼放在一起言之鑿鑿地詆毀周春芽?
王珍風頂多只能算好運氣而已,尤其是如果要把她當做藝術家,她應該是想要繼續學習更專業的技能而不是覺得能賣錢就好,居然都敢寫。

藝術類公眾號里怎麼會有這等智障。

還有一些說「王珍風畫得真好看!反正我也不懂我就覺得都差不多」的圍觀吃瓜群眾,你們只要知道周春芽畫得好太多就可以了。

不需要罵王珍風的畫,罵編輯吧。




自烹雞湯

螺旋上升。


要按這篇文章作者邏輯來比較的話……中國所有藝考過線生都可出來一戰。


看到其他的答案已經開始比較顏料價格,我也實在無法忍了。這個事情是個看法題,所以也不分對錯,我就簡單說一下。

第一:藝術本身是沒有任何門檻的,人們對藝術品的比較本身應該來自內心的感受和生理反應。比如說我把他們的兩幅畫都放在instagram上,同一個帳號發布時間類似的情況下,一個有30贊,一個有50贊,那我們基本可以理解為贊多的那幅畫得到更多喜愛認同,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更好的藝術品。

當然人們對贊的標準每天都在變化,拉斐爾和莫奈和草間彌生就不太可能在同一個時間紅。因此王女士與周先生的畫其實大家都能畫,畫可以同時掛起來,真說不好誰能夠得到更多贊。

第二,藝術品是有門檻有價值的,藝術品有很強的投資屬性和收藏屬性。我在以前別的答案有說過,這裡可以簡單說一下。王女士的畫就是務農的王女士畫的畫。而周先生是畢業於四川美院文革後第一批藏地採風而且留學德國畫了石頭綠狗桃花被知名畫廊代理參加過各種展覽上過拍賣的周春芽的畫。

這些繁複的後綴就是藝術品的實質,你看一副畫爽不爽或者你自己想畫都是屬於上面說的藝術,而不是藝術品。藝術品是一件東西,他已經離開了生產者,其價值就在於那些註腳構成的說明書,你買的就是那些形大量的後綴形容詞。

第三,傳播在絕大多數時間比藝術品本身更重要。我唱紅豆也許比王菲好聽,但是沒有人願意聽的。王女士也許畫的比周先生好,可真的就沒有人看啊。在任何一個時代,人的注意力都只給那些能把相應藝術品展現在我們面前的人 - 拉斐爾如果畫的不是梵蒂岡而是一個小教堂可能就不會流傳這麼久。徐懷鈺很久不發唱片,我就不記得她是誰了。

你說網紅也好,大師也罷,就是你說話的時候有個響。這一點其實特別難做到,周的作品進入所有人的視線非常容易,躲都躲不了,王女生就比較困難,你說王女生有沒有機會,有,可是路比較長。papi醬發段子和我發段子得到的贊是不一樣多的。

第四,這個問題本身是比較邪惡的。潛意識的假設就是說你這個東西我也能畫憑什麼賺錢?我不知道為什麼大家對畫家比較容易有明顯的敵意,從來不會有人說因為我也會唱紅豆,所以王菲唱歌不能收錢。這個邏輯很明顯是有問題的。原因可能是成本結構,唱片是可以無限複製的,你花幾十塊錢買個CD,幾百塊看演唱會,你就得到了藝術體驗,你就爽了。如果王菲狀態好,你賺到了。可是你看到2000萬一副畫的價碼就自然排斥,覺得太貴了。

可是沒有人讓你買啊!看畫聽歌都是免費或者成本極低的,可是你擁有一副畫,一個無法複製每年限量生產的藝術品,對應的例子應該是王菲唱的紅豆從此以後只有你能聽的權利,別人都知道這首歌好聽可是聽不了因為被你買斷了。你覺得這個紅豆聽歌權不應該是天價嗎?

第五,做此對比的人的假設就是兩者是可比的,就是只要畫了同一種東西的人就是可以比較的。這種只看產出而不看過程的思維是非常樸素純真的,基本上只有五歲以下的小朋友才會說:叔叔你唱的紅豆真好聽和電視上的阿姨差不多,都是同一首歌。

說真的我覺得這個非常不好,我反而希望大家都認為周春芽的畫值2個億,那這表示後面一系列畫廊藏家美術館院校學生助手藝術評論家等都在一個大的產業鏈上都在獲益,如果沒有人獲益就不會有人投入藝術。饑寒交迫的人怎麼給你創造美啊?如果中國最為人所知的畫家最後一張畫200塊錢,那才是災難吧?


路過有一天看到一個題目叫做:「昭公子唱紅豆 PK 王菲經典老歌 - 流行音樂再被打臉」。請一定邀請我作答。


原文里將這兩位放在一起比較用意何在我不揣測,但題目缺乏常識之明顯真的很令人質疑文章作者的水平。而令民眾亢奮的原因可能就在標題里:一個200一個500萬。看到這,如果你是藝術專業的你應該知道,這200是進了農婦兜里了,但這500萬一個子兒都沒進周春芽兜里。為什麼會這樣?因為這是學理常識。

以下是對非藝術專業的科普:
藝術市場分有一級市場,二級市場和三級市場。這個問題涉及到的大概算是一級市場(如果硬要說是的話)和二級市場。所以在這不討論三級市場。

一級市場主要指畫廊。
畫家的畫放到畫廊里賣,如果有收藏家或者藝術愛好者買了,那按行規分成(一般都是對半分),畫家和畫廊各有所得。從此以後,這幅賣出去的畫怎麼樣,跟作者已經沒有關係了,或者說沒有直接關係。

二級市場主要指拍賣行。
作品進入拍賣行,有幾個條件:其一,所拍作品必須是「終結」的作品。「終結」含義包括創作系列終結和藝術家創作終結(不一定是藝術家死了);其二,要經過時間考驗。國外一般10到20年,國內5到10年,作品離開藝術家之後受各方面考驗,經得住才進得了二級市場。這些考驗總的來說就是藝術品商品化和藝術品社會化兩點。藝術品商品化大概是看這個藝術家的畫在畫廊成交記錄如何,參展情況如何,材料質量,畫價增幅如何等。藝術品社會化是看這幅畫在藝術家創作生涯中處於什麼位置,也就是從藝術家的創作體系入手對他這幅畫所在的系列的學術價值進行判斷。做這些判斷、評估工作的都是業內人士,其中包括策展人、藝術批評者,藝術理論研究者等。

如果一切順利,這幅畫被拍賣了,那麼,拿錢的是這幅畫的藏家和拍這幅畫的拍賣行。咦?為什麼沒有藝術家的份,這可是他的畫啊!好的,向上文看,這是二級市場。上文說沒有直接關係,那間接關係是啥?間接關係的話,拍賣的價格高,藝術家的畫作(此系列或其它系列)在一級市場的價格也相應會提高。

所以,200pk500萬的本質其實是時間和人力(上述畫廊、策展人、藝術批評者、藝術理論研究者等等)上的pk。怎麼pk的,這一塊 @庄澤曦 答得很良心。有人說自己非專業看不懂藝術市場的理論,要業內人士必須用構圖、用色對農婦和周春芽的畫進行pk,講理嗎您?黑紙白字都奉上了,明明看見了還要假裝看不見、看不懂,那我估計真有人幫您pk了他們的構圖和用色您也得說看不懂,或者您是壓根兒就不懂什麼是構圖什麼是用色,但請看不懂就問,別一上來就扯著嗓子說毫無邏輯。

200pk500萬就打了當代藝術的臉了?作者不是做夢就是愚蠢,文章里驢唇不對馬嘴的比較跟當代藝術有半毛錢關係?賣得貴就是當代藝術么?畢加索那還是現代藝術呢,他的畫便宜么?按這作者寫作的思路,農民淳樸,中產壞死了?哦不,或許沒有專業常識的你認為這500萬進了周春芽兜里,你或許認為他是罪無可恕的資產階級!所以你想要打到他是么?(微笑臉)我開玩笑的。

藝術市場的社會機制是由生產者——中介——消費者三部分組成,而周春芽是地地道道的藝術生產者。你既然把農婦和周春芽都看作是藝術生產者,那他們就是平等的,沒有人是可憐的,請不要以弱者的視角來寫農婦,尊重人會么?

答得有點糟心,反正,藝術並不是什麼高尚的、高深莫測的、不親民的,每個學科都有它的門檻這很正常,你尊重數學、尊重文學、尊重哲學,也請你能尊重藝術,它並不是蒙著神秘面紗的大忽悠學科。藝術的確是實實在在,腳踏實地做出來的,這是無可厚非的。

若有答得不夠通俗易懂的請提醒我,我再完善,但胡說八道的評論一律刪除,謝謝。


還是那句老話,大眾是不具審美的。
這位「妓者」很聰明,直戳G點,大眾瞬間高潮。
此類新聞看看就得了,沒有價值可言。
你把全世界的小便池都簽名,也賣不出杜尚的價。


看完了文章,覺得藝術家果然是藝術家,畫的真好。
農婦作為一個農婦畫的也很好


這題目
一股濃濃的中老年人朋友圈的味道!


夏蟲語冰


推薦閱讀:

TAG:藝術 | 當代藝術 | 繪畫 | 中國當代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