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戰粉都是怎麼迷上《星球大戰》的?

有什麼好玩的經歷分享給大家嗎?
----
本題來自知乎圓桌 ?星球大戰,更多相關話題歡迎關注討論。


我和大部分人看星戰的順序都不太一樣。

我最先看的,是EP6。

那是一個炎熱的午後,年輕的我鑽進一家昏暗的錄像廳里,滿懷著興奮和不安。

現在很多人已經不知道錄像廳是什麼了。在我們那個年代,沒有電腦,書籍也不豐富,電視電影的節目很有限,接觸國外文化——主要是好萊塢電影——的渠道,只有通過錄像帶。而錄像機這種奢侈品,大部分人家裡都無法負擔。於是錄像廳便應運而生。

錄像廳的布局,大同小異。一般是一個大約二十到三十平米的屋子,四周都用厚厚的黑布遮擋起來。正中間是一台彩電,彩電下是錄像機。後面是一排一排的簡易座椅。在錄像廳的門外,會有一張小方桌,上面擺著一排錄像帶殼,表示今天會播放的片子。

要特別解釋的是,這些片子的播放沒有固定時間表,無法選擇,輪流循環。你走進錄像廳,能看到什麼片子,完全取決於你的運氣。如果你想從頭看到尾,就得呆上差不多一天。當然,如果你跟錄像廳老闆熟悉的話,可以偷偷跟他提要求,希望哪一部提前放映。所以在我們那些孩子里,誰要是能認識一個錄像廳老闆,那簡直是至高的榮耀。

錄像廳還有另外一項隱秘服務。到了晚上,有時候老闆會忽然出現,宣布清場關門。觀眾們心領神會,有人起身離去,剩下的人則興奮地留在座位上。老闆把門關好以後,謹慎地拿出一盒沒有標籤的錄像帶塞進去,裡面是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一些自然主義動作戲。每個人都睜大了眼睛,屏住呼吸。

那是那個時代最神秘也最危險的消遣。

好吧,讓我們說回正題。

我進入錄像廳之後,裡面居然人不多,有許多空座。我找了個靠前的座位,先習慣性地問旁邊的人,現在播的是哪一部?旁邊的人也不知道,他說劇情有點亂,好多人看不懂已經走了,所以有空座。

我有點後悔,但既然進來了,只好先看看再說。錄像廳里光線不好,空氣混濁,電視屏幕又小,我看到一群裝束奇怪的人跑來跑去,根本分不清誰是誰。那時候的字幕,都是港台翻譯的,繁體版,而且字體發黃,離遠了看起來是一團團的。這讓我對故事的理解更加雪上加霜。

我跟這個錄像廳老闆還算熟,於是走過去,跟他小聲說能不能換個片子。錄像廳老闆露出意味深長的微笑,說你別著急,繼續往下看。他只有在準備放毛片時,才會露出這樣的微笑。我有點納悶,但出於信任,還是坐了回去。

大約昏昏欲睡地看了十多分鐘吧,整個錄像廳的觀眾同時發出一聲驚呼。我連忙睜開眼睛,看到電視屏幕上出現了這樣一幅畫面。

我瞬間口乾舌燥,不能自己。一股颶風衝進腦海,把意識全部攪得粉碎,就好像整個世界被瞬間抽離,進入了一種奇妙的獃滯狀態。

這不僅僅是因為看到了公主的金色比基尼,不,這樣的裸露程度,我早已在錄像廳看過不少,不至於像一個雛兒似的震驚。

真正讓我覺得衝擊感十足的,是萊婭公主身後那條巨大的蟲子。

毫無疑問,單獨來看,這是一條極其醜陋、骯髒、猥瑣的怪物。但它和萊婭公主的比基尼形成了極其鮮明的對比,就好像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即將要被世界上最噁心的力量所摧毀。當時的我並不知道,這裡包含著很複雜的性暗示和心理操控,我只知道,這幅畫面讓我興奮,讓我沉醉,讓我體會到,只有在黑暗的映襯之下,光明才格外璀璨,兩者缺一不可。

這條大蟲子,代表了人類內心所能想像到最黑暗的深淵,不是黑勛爵那種邪惡,而是感官上的邪惡。這個造型深深烙在我的腦海,形成了一個隱秘的開關。

這和我在六歲時的一段體驗類似。

當時電視台終於要開始播放迪斯尼動畫,每周日六點半,半個小時。對孩子來說,這是最盛大的節日。每次動畫開始前,會有一段西鐵城的廣告。從那以後,我只要在任何地方看到西鐵城的廣告,明知接下來並沒有動畫,卻仍舊滿心充滿幸福。

這應該是條件反射的一種吧?

這條大蟲子就是另外一個西鐵城廣告。每次看到它——有沒有萊婭公主已經不重要了——我就會重新體驗到當時在錄像廳的瞬間戰慄與酥爽。

我離開錄像廳,腳踩棉花。我後來花了很大代價,總算把整個三部都看了一遍,喜歡歸喜歡,可再沒有一個角色和畫面,能給我那樣的美妙體驗。

所以對我來說,星球大戰的第一個偶像,不是盧克,不是韓索羅,甚至不是達斯維達,而是……啊,請允許我卑微而謙恭地吟誦出這個高貴的名字,舌尖得由下顎向上挑起一次,然後嘴唇輕輕碰觸,旋即分開—星戰的靈魂、優雅深沉的銀河之光、塔圖因的智慧、赫特民族英雄、萊婭公主的束縛者與精神初擁之主:Jabba the Hutt。

15年我去洛杉磯的星戰大會,特意採購了一大堆Jabba大人的周邊,可惜太少了,遠不如其他人多。Jabba the Hutt大中華區粉絲後援會全體會員還與大大合影留念。


1999年,我看了我的第一部星戰電影:

在那之前,我對星戰一無所知。那天之所以跑去看,是因為聽小夥伴說要上映一部巨牛逼的電影,就拉著爸爸一塊去看。我還清楚的記得那時候全市只有兩家電影院。我們跑去其中的一家,發現上映的是《星河艦隊》......還好我當時想著就算看上去都差不多,也應該不是同一部片子(當然星河艦隊也是一部好片兒),硬是拉著我爸蹭蹭蹭跑到另一家電影院去,一看,就是這個了。那時候我才上三年級,根本沒什麼零花錢,電影票也不便宜,只好拉上我爸這個財主。我爸掏錢買了兩張,啪,售票員把票扔在櫃檯上-----從那刻起我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我們父女倆都成了星戰迷。

在那之前,我對科幻電影一無所知。所以我至今仍然記得看到烏壓壓的宇宙艦隊從星際間穿梭而過的畫面給我帶來的震撼---我整個人就像被拍在了椅背上一樣動彈不得,如果時間有一刻是停滯的,那一定就是那個瞬間。這部電影對一個九歲的小孩兒造成的影響有多深呢,就是有很長一段時間我都在家裡琢磨怎麼利用小飛船模型和攝影機拍齣電影里的效果。飛船要怎樣拍攝才能達到很快的效果,攝像機是要架在軌道上的,可惜我既沒有飛船,也沒有攝影機....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電影夢。所以是的,我對光劍倒不是特別感冒,但是完全被布滿整個屏幕的飛船徹底傾倒了,以及還是小少年的阿納金駕駛一架不怎麼好使的飛船最後贏得了一個好像是競速的比賽的那個段落。

那些從來沒有見過的智能機器人,在茫茫宇宙中自由穿梭的巨大的飛船,各式各樣的激光武器---那是什麼呢,那是科技的象徵,是人類無可比擬的創造力和無窮無盡的想像力的象徵。從那刻起我相信,沒有什麼是人不能發明,創造出來的。啊,可惜我數理化天賦實在不高,不然我一定會堅定地成為一個信仰科學的工科生了。

我也很感謝我爸,哪怕拋開他大學教授的身份,願意在星期日陪女兒去看一部電影,回來還願意給她解答這種各樣的關於物理學的問題,我都很感激。並且,因為父女倆都對星戰很有感情,在2002年,第二部上映的時候:

那時候我是初二的學生了,課業壓力還是有點的。我還記得那天是星期六早上,我就在餐桌上隨口跟我爸媽提了一句,我說,星戰又上映了。我爸說好啊,去看吧,我就揣著錢這麼出了門,就為了這部我心目中最好的電影。

後來又到了2005年,我是高二的學生了,每天都被各種模擬卷衝刺卷折磨的死去活來,可是我的星戰終於上映了:

暫時把我從可怕的充滿壓力的現實中解放了出來,還好我的想像力是自由的。

又是11年過去了,今年我已經是參加工作的第三年了。穿越過懵懂的童年,青澀的少年,陪伴了我二十多年的世界上最偉大的電影系列,開啟了我關於人類最美好的品質的嚮往的電影,培養了我對科學的熱愛對科幻的興趣的電影,又要上映了。

May the 4th be with you.


1985年,那是一個春天,有一個小孩,在電影院看了一部片...

當年文化部主辦「美國電影周」,在成都市和平電影院映出《礦工的女兒》、《星球大戰-新希望》、《轉折點》、《克萊默夫婦》、《金色池塘》5部影片。

印象中當時的影片並沒有字幕和翻譯,播片時旁邊就站了個工作人員,時不時給群眾們講解講解劇情,來個劇透什麼的...

和《新希望》同齡,那年我8歲。
三十年過去了(尼瑪暴露年齡了),都沒抹去這些電影片段在我心中烙下的痕迹:

黑勛爵達斯·維德將部下原地提起

R2-D2小小的身影行走在塔圖因一望無垠的沙丘中

5倍光速的圓餅餅飛船(千年隼)帶著耀眼的藍光騰空而起

黑勛爵用光劍殺死歐比旺後,屍體就這麼憑空消失了

接著還邪惡地腳踩空袍虐了下心

太漂亮的X翼戰鬥機,居然還能變形,機翼打開前

靠近死星時緩緩張開機翼,太TM牛了

截圖中的特效現在看來的確渣,但在遙遠的80年代,對於一個只接觸過紅色影片的小屁孩,簡直就是十萬噸級的心靈震撼,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全程跪著看完,還捨不得起來。

這部電影讓我對科學、科幻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受益匪淺。星戰7已在國內上映,我用它帶給我的原力和熱愛,做了個輕型APP,致敬星戰,致敬盧卡斯。

插播一條小廣告:1分鐘教你畫星戰
視頻封面一起畫星戰—在線播放—優酷網,視頻高清在線觀看視頻

目前可以和這三個處對象

跟著拆分後的繪畫步驟畫圖

原力覺醒!

說到拼熱愛,我連猴子都給星戰生了,求贊!

這位是目前家裡的R2-D2,來給叔叔阿姨們打個招呼

哦,對了,作為一名星戰粉,你的夢想是什麼?
我的夢想是擁有它,和能放它的房子,余願足矣。

太虛AR:VoidAR太虛AR引擎
《一起畫星戰》:一起畫星戰
安卓下載地址:http://fir.im/68fl
IOS下載請關注微信公眾號索取,窮比劇組還在過審中,目前打的是淘寶簽名證書,下載次數太多會封號&>_&

http://weixin.qq.com/r/lUOkvNzEb4EQrZjf9xaH (二維碼自動識別)


80年代末在國內電影院看的,你信不信?

真的,不過不是社會上的電影院,某院校禮堂放的片子,肯定是盜版了,來源99%是「內參」渠道。

放的是《帝國反擊戰》,應該是第二部(EP5),不過當時哪知道第幾部,連星球大戰都是第一次知道。

感受?

我操!!!我操!!!我操!!!我操!!!我操!!!我操!!!我操!!!我操!!!我操!!!我操!!!我操!!!我操!!!我操!!!我操!!!我操!!!我操!!!我操!!!我操!!!我操!!!我操!!!我操!!!我操!!!我操!!!我操!!!我操!!!我操!!!我操!!!我操!!!我操!!!我操!!!我操!!!我操!!!我操!!!我操!!!我操!!!我操!!!我操!!!我操!!!我操!!!我操!!!我操!!!我操!!!我操!!!我操!!!我操!!!我操!!!我操!!!我操!!!我操!!!我操!!!我操!!!我操!!!我操!!!我操!!!我操!!!我操!!!我操!!!我操!!!我操!!!我操!!!我操!!!我操!!!我操!!!我操!!!我操!!!我操!!!我操!!!

就是這種感受。


我還上小學的時候,喜歡泡租書攤。
應該是上世紀八十年代末。


沒錯,就是電影師父里那種坐在馬扎強看小人書的租書攤。

那時候我開始認字,基本看連環畫為主。

好像五分錢一本。

我經常去貯水山公園正門那的一個租書攤,具體少年宮不遠。
但為什麼老去那個租書攤,我已經不記得了。

因為都是連環畫,我看得快。
後來跟老闆熟了,我基本就跟老闆說,五分錢讓我看一小時,我能五分錢看三四本。

老闆看我長得人畜無害的樣子,而且覺得我經常幫他坐台看書,也能幫著撐場面吸引客人,所以就默許了,經常我給了一毛兩毛就看一下午。

直到有一天,我翻到一本很奇怪的連環畫。
我現在已經記不清是手繪的還是黑白電影劇照下面配文字,我傾向於後者,所以跟@張小北回憶略不同。

反正第一次看到這麼奇怪的故事,造型奇怪,武器也奇怪,打來打去。
當時覺得新奇,看不懂,就翻來覆去得看。
那個下午我基本就一直在看這本很薄的連環畫,書攤老闆都奇怪,為啥那天下午我不換別的書了。

嚴格意義上來說,這本連環畫是我對科幻兩個字最初的啟蒙。
過了幾年我開始讀格蘭特船長,海底兩萬里,神秘島等三部曲為代表的儒勒凡爾納科幻小說,很快就買了他當時的全套,陸續都看了,那是後話。

總之,我清晰的記得,租書攤那個下午一個連環畫小人書帶給我得奇妙感覺,那是另一個完全不懂的世界,關於正義,友誼和天馬行空。

詹姆斯卡梅隆多次說過他看完星球大戰後,走齣電影院整個人幾乎傻掉的感覺,然後毅然地放棄了卡車司機這麼有前途的工作,投身於電影導演。
後來我長大了,每當我回想起那本連環畫小人書,我就大概能體會到詹姆斯卡梅隆那時的感覺。

那本連環畫就是星球大戰。

後來很多年過去了,我成為一名電影製片人,去美國好萊塢開會。
有一次,就是去Lucas Film開會,走到門口看到尤達老師站在門口,當時心情激動到跪拜的感覺,但表面假裝特別鎮定。

還好沒有發生盧卡斯本人公司來上班辦公區偶遇這種橋段,不然我懷疑我會激動得淚灑現場。

進了公司,特別安靜,感覺像進了一個冥想氣功班,有股莫名的原力在身邊纏繞哈。。。公司走廊隨處各種星戰的公仔,看得我眼花繚亂。。。
走到公司最裡面一間會議室,公司的總經理是位和藹可親的大媽,還有一位藝術總監,公司各路高管都出動了,然後我們布拉布拉各種聊。

臨走前,當然要去紀念品店買買買!!!

那一刻其實我又想起小時候第一次翻看星球大戰小人書的那個下午。

所以最後我買了一本超級大超級重的小人書,背了回來。

後來,每次去美國,都會背畫冊回來,總有一兩本是星戰的。

我也買啦原力覺醒零點首映IMAX的票啦!


啊啊啊,這個我要答。

第一次看的是錄像帶,我記得是在80年代,上小學的時候,周末連隊指揮部(我們那裡是新疆兵團,單位還是保留軍隊建制稱呼)有台大彩電,會在周日下午給我們這些熊孩子看各種海外電影錄像帶,省得我們去打狗攆雞惹禍。《終結者》也是這麼看到的,第一次看到星戰,是從中間開始,《帝國反擊戰》。


當時就看傻了,雖然屏幕不大,但伴隨著主題曲,字幕緩緩出來的時候,一種莫名的興奮就籠罩了全場,所有的熊孩子都安靜了,也不鬥嘴了。尤其是影片開始沒多久,巨大的AT-AT步行坦克出現的時候,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

那會不知道名字,直觀的稱為「機器駱駝」。再後來千年隼逃亡,誤入太空怪獸的肚子,從牙縫裡逃出的時候,真是一身冷汗啊,太驚險,太刺激,太好看了。太空里還能有這個?後面盧克去找尤達大師學藝,又很類似傳統武俠的套路,一群人開始揣測他學的啥,可惜就這麼一部,看的意猶未盡。

後來無意從家中收藏的《大眾電影》雜誌上看到了《傑迪歸來》(沒錯,那會還翻譯成傑迪武士)的劇情,才知道有續集,可惜沒有畫面,我只好無盡的腦補,這個遺憾直到90年代的高中時期,錄像廳遍地開花,天天泡在裡面,終於補上了完整的三部曲。那叫一個爽。

不過對我們新疆孩子來說,有個極大的樂趣,就是新疆的戈壁灘非常類似塔圖因星球,丟張圖你們感受一下。

這個場景下,劇情的代入感特彆強。還有馬牛羊,駱駝,毛驢子,有時候還有豬可以騎!所以在我給小夥伴講了《傑迪歸來》的劇情後,我們決定自己演!

沒錯!自己來!雖然只知道個劇情梗概,不過我們可以自己編啊!所以經常是周末一群人就分頭扮演帝國兵和反抗軍,各種動物一起上陣!以強攻帝國旗艦為主要劇情,在烏爾禾(就是著名的魔鬼城)鹽鹼地里展開激烈戰鬥。烏爾禾的獨特地形,絕對不比美國電影的景觀差。驢和駱駝自然是重要武力,可惜在泥土彈的圍攻下沒幾下它就逃跑了(裝甲部隊全部陣亡),到不遠處看著我們戰鬥。然後帶著父輩的安全帽,用葵花桿做成的光劍和激光槍對戰,衝鋒之後,發展到徒手肉搏(主要是摔跤),一般來說帝國都必須輸,不過有時候架不住帝國兵人多,反抗軍會被揍回來,這時候就是盧克與黑武士的單挑了,每次都打的十分激烈,一身泥土,純肉搏啊!有時候還要三局兩勝。可惜那時候並不知道「我是你爹」這個梗,否則恐怕就打不起來了。

有些時候打累了,還會重演雪地攻防戰,用繩子拌駱駝腿,大多數時間,駱駝都會機敏地躲開繩子,衝到我們陣地里,然後大家就鳥獸散了。這個遊戲我們大約玩了三年,直到小學畢業。

現在想來,當時雖然沒有完整看過《星球大戰》三部曲,但是帶來的樂趣真是一點不少啊!可惜那時候家裡窮,都沒照相機,否則拍下來讓你們看看我們那個時代的Cosplay,其狂熱投入可不是現在的孩子能比的。

長大了,看電影方便了,反而沒有當年親身演出那麼好玩了。不過這種獨特的星戰樂趣,估計旁人是沒有的,也感謝盧卡斯,帶我們打開了太空冒險的想像力,在戈壁灘上演了無數外人所不知的傳奇。

後來我有了兒子,取名李星瀚,也是希望他能有勇氣,有能力探索星辰大海,而這份嚮往,始於多年之前,大漠戈壁深處那個炎熱的下午,電視機里字幕滑向宇宙深處的時候。


那應該是在某個暑假。這時候我多半會到父親的部隊大院去玩,那裡孩子多,還有活動室,乒乓球、克朗棋等一應俱全。大部分時候我們就是一群男孩子在瘋跑追逐打鬧。

但有一天,一扇新的大門對我打開了:我父親當時兼管單位的錄像室,當時那簡直就是個高科技的場所——各種磁帶beta帶,各種錄像和播放設備,看起來高端大氣,透著神秘感,特別是進出帶子時伺服機構發出的聲音,那是這間非常安靜隔音的屋子裡最迷人的聲音。老爸扔給我幾盤錄像帶,讓我隨便看:我後來才意識到,那全是好萊塢大片!於是,我有了一個與以往不同的暑假,很少出去和小夥伴玩耍,每天都一頭扎在只有我一人的錄像室里看電影。簡直像哈利·波特第一次走進對角巷和穿過九又四分之三站台一樣!

在這裡,我第一次接觸到了電影《星球大戰》!完全看傻了!我把其他電影扔在一邊,三天連續看了三遍!殲星艦、光劍、原力、死星、隔空鎖喉,還有公主與怪獸……好吧,這些東西完全把我的頭腦給佔據了!

(終於把我當年那本給找出來了!)

第二撥高潮源自我不知從哪兒得到了電影的續集書《銀河帝國的反擊》!就是上面這個封面的!如饑似渴的我看得如醉如痴,浮想聯翩。呃,我有點像《陽光燦爛的日子》中的馬小軍一樣記憶混亂了:到底我是先看的《星球大戰:新希望》電影呢?還是先看到的這本書?不管怎樣,這本書幾乎被我翻爛了(到現在還留著,回頭去老爸家裡找找拍照)。在看到《星戰》之前,我就讀過不少科幻小說了,但這部電影讓活生生的科幻影像進入了我的世界。讓我感覺到在遙遠的另一個銀河系,似乎真的有這樣一個帝國、一群義軍、一艘了不起的飛船千年隼號和幾個性格獨特的英雄人物存在,當然,還有可怕的黑武士和更加神秘可怕的皇帝……後來碰到了一些喜歡科幻的同道,比如星河、楊鵬、楊平等人。《星戰》就好像是科幻迷這個秘密組織的一個暗號、切口。大家熱切地(現在看起來很無知地)討論著萊婭公主到底愛的是盧克還是韓索羅?死星如果沒被擊毀會怎樣?帝國艦隊比反抗軍強大多少?黑武士與尤達大師誰的挖掘技術強?——哦,錯了,是誰的挖角能力強……也不對,是誰的原力強!

到現在我也不敢說自己是個鐵杆星戰迷,儘管之前做雜誌時還專門出過國內第一本星戰專刊,但我沒買過什麼星戰玩偶、光劍,沒看過幾本星戰小說,對星戰世界的了解也基本僅限於幾部電影……那扇當年夏天對我打開的大門,至今仍然是我的夢想源泉。直至今日,我內心一直充滿著對它的熱愛,絲毫沒有減弱過。我希望這扇大門永遠不會對我關閉。

冥冥之中,自有原力。有它相伴,一生無悔。


首先不得不提我最愛的一部美劇《How I Met Your Mother》,劇組對星戰真是愛到骨髓。在看星戰前我已經把9季刷了三遍有餘,於是在真正接觸星戰前已經沾染了不少情懷。
梗太多數不過來,以S4E01為例。這一集男主ted在準備訂婚前發現女友沒有看過星球大戰,於是

然後兩位星戰迷又一起重溫了第一部

至於Ted和Stella的後續在這就不劇透了,感興趣的朋友吃我安利去看劇吧www

不過,這部摯愛的美劇里密集的星戰梗並不是我成為星戰粉的原因。

去年早些時候,一位熟識的男生跟我提到他下載了星戰前六部的高清版準備補課。後來他成了我的男朋友,我們一起看完了前六部,然後一起去影院看了最新一部。
刷完電影后我們又開始孜孜不倦的研究起相關小說和周邊,把時間線和世界觀一點點補齊.......雖然入坑較晚,但我相信以我們兩個的專研能力,短時間內定能刨出一處深坑,並曠日持久的地越刨越深。
年前有一天我問他:「你下載前6部的時候就已經想好要跟我一起看了么?」
他點頭說是呀。
我又問:「你怎麼知道我會喜歡看?」
他笑, 「因為我喜歡,所以你一定也會喜歡。」
呀,一個讓人想翻白眼但又無法反駁的答案。

可是這的確是我迷上星戰的原因,因為我 喜歡你呀

節日快樂~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


(圖片引用自網路)

我在上小學時(80年代中期),因為我媽是高中老師,所以我能進高中圖書館的書庫。因為我很愛看書(沒錯,我小學就很愛看書,小學時就看完了《西遊記》和《水滸傳》,另外兩本名著翻了翻嫌棄枯燥就沒看下去),所以經常去書庫里翻書,然後就偶然找到一本美國的科幻小說,叫《星球大戰》。這本小說現在回想起來顯然是國內盜版。看完之後就抓狂了,因為我知道了,《星球大戰》其實是個電影。

當年那種環境,想看個特定的美國電影,幾乎是不可能的。於是,經過很多努力之後,我終於,找到了……一本小人書。不過好在那本小人書還是相對比較靠譜的版本,雖然是黑白的,但起碼畫這本小人書的作者肯定是看過電影的,所有畫面應該是參照著電影畫出來的,人物形象和飛船、死星什麼的都和電影中差不多。但那本小人書是《新希望》,我只能去猜《帝國反擊戰》和《傑迪歸來》的故事……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一直到我上大學,才從錄像帶上看到了《星球大戰》三部曲。那時我看的還是原始版本的三部曲,錄像帶經過多次翻錄已經略有模糊。然後那幾盤錄像帶後來因為反覆播放,最後色彩都已經有些失真了。
不過即使是在電視機上看,《新希望》第一個鏡頭出來的時候,我還是被深深地震撼了。一艘巨大的殲星艦伴隨著那時我已經非常熟悉的星戰主題曲,緩緩駛入畫面,然後,不斷地繼續駛入畫面,一直到全部出現,整個過程中,我的內心應該是在不斷地「沃~槽~~~」的……
(說起星戰主題曲,當年,大概是90年前後,薩達姆搞了次閱兵,新聞聯播里似乎還提了一嘴,當時他用的閱兵進行曲就是星戰主題曲……)

1999年,《星戰前傳1:幽靈的威脅》在內地公映。然後2002年《克隆人的進攻》和2005年《西斯的復仇》(這一次是中美同步公映的)都是在電影院里看的。當時去電影院看電影算是一種小眾文化活動,所以一幫在北京的影迷都儘可能地集體參與了觀影活動。我現在還記得一個細節:我們是在王府井的新東安影城看的《西斯的復仇》午夜場,王葳和我坐一排,他來晚了,進場的時候還踩了我的腳……

然後就迎來了數字時代。我收集的《星球大戰》版本從錄像帶到VCD到DVD,然後又反覆洗了各種版本。大概是在07、08年左右,電影資料館放了《星球大戰》三部曲金裝版,每周一部,連續三周放完的。我有幸趕上,所以我可以自豪地說,6部《星球大戰》我都是在電影院里看過的。

現在我已經買好了《星球大戰:原力覺醒》的午夜場電影票,而且因為下手不夠快,沒買到最好位置的IMAX午夜場票,只能含恨換了其他場次。再有兩天,我就可以跟隨這個幾乎伴隨著我成長的傳奇故事,繼續我的冒險了……

(不過年紀大了,我已經不好意思帶著我的光劍去看午夜場了……)


我是女粉!剛看完電影的時候,我準備自己動手做一個BB-8。手繪草圖如下:

做完成果如下:

哈哈哈哈,它的天線歪掉了!


在我的家鄉,流傳著一個故事。說的是有一種女人戰鬥力極強,她就算嫁給一個修拖拉機的,不出兩年,她就能背著娃娃修得比男人還好了。
-----------------------------
作為星戰粉中的少數女粉,我入坑晚,但是很快很深。

因為我愛上了一個星戰粉!!!

從我得知他是個星戰粉到明天星戰新片上映,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我拿出了複習雅思的勁頭來惡補星戰。然後自己掉進了坑裡。

爺本來的鑰匙環是這樣的:

現在變成了這個:

爺本來的手機殼是故宮「天皇老子款」

現在變成了「你老爹款」

爺本來的英語筆記本是這樣的:

現在變成了這樣的:

以前遇到小朋友是這樣的:

現在是這樣的:

爺本來的睡衣是這樣的:

現在變成了這個:

以及…爺本來的畫風是這樣的:

現在變成了這樣的:

你問我和那個男人現在怎麼樣了?

我沒空理他…
我要研究光劍的顏色構成去了…


高中時代有本雜誌叫《大眾電影》,極老。
某一期出現一個美國電影介紹,還配有圖片,引起我的注意,這部電影就是《帝國反擊戰》。
圖片不好找了。
後來極其迷戀喬治盧卡斯,認為生當為盧卡斯,坐擁自己的偉大電影公司和產業帝國,過著無憂無慮的、熱愛的創作生活。
於是給女兒取名『橋致』,紀念對盧卡斯的崇拜。
後毅然帶兩歲多的女兒撲向舊金山,浦下飛機即在Presidio公園的落日餘暉中,向偉大的LucasFilm建築群三拜。
後仍不夠,第二天臨晨又去,在Letterman Digital Art Center的星巴克中小坐,坐在早晨來上班的ILM員工中,覺得似夢非夢。


羨慕你們那些從小時候看到大的人。
我看星戰是由於生活大爆炸吧
然後就在高二那年2015,暑假,一口氣看完了
當時覺得簡直太好看了啊!
我本來就最喜歡科幻電影
星戰簡直就是我心裡最完美的存在!
然後就入坑了。
雖然不能和主角們一起體會時間的變化,可是星戰給我的感情同樣很深。
我永遠都忘不了,那個傍晚,趁著晚自習前的一點時間,一個人跑到離學校最近的那家電影院,看完了原力覺醒。
當索羅大叔和楚巴卡出現時;當索羅大叔和莉亞公主對視微笑時,我淚目了。
當索羅大叔被光劍捅死時,我再也忍不住了,失聲的哭起來了,楚巴卡的近乎瘋狂的反應,和我的內心其實是一樣的,不過他越瘋狂,我越是更加難過。
當最後,楚巴卡坐在副駕駛的位置上,開著千年鷹,而主駕駛上空無一人時,我再一次淚目了。
可能這就是星戰帶給我的不一樣的感情吧!
我愛星戰!
其實我最喜歡的是第三部。


在中國喜歡星戰的人沒有美國多,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爸爸媽媽們。小時候,我興緻勃勃地把《絕地反擊》DVD給媽媽看,想讓她跟我一起分享太空的奇妙,結果……

「這是什麼啊?莫名其妙!外星人啊、狗熊啊、蒼蠅頭啊,各種破鐵殼子都在天上飛……地名、人名一大堆,哪個也記不住……科技都那麼先進了還非得用刀砍來砍去……」

不幸的是,那個時候我被問得啞口無言。隨著我慢慢長大,去過的地方越來越多,我漸漸發現了一件奇怪的事:我喜歡星戰的很大原因正是媽媽眼中的莫名其妙!

星戰迷對下面這個場景應該不陌生:

(天行者Skywalker和Padmé公主在Theed皇宮)

再看看西班牙的一座建築:

(西班牙塞維利亞西班牙廣場)

再比如絕地武士圖書館:

絕地武士學院圖書館

再來看看愛爾蘭大學的圖書館:

都柏林三一學院Long Room圖書館

現在我明白了,星戰的故事並不真的來自太空,它來自於我們的世界、我們的歷史。我們嫌棄電影的光怪陸離,混亂複雜,卻沒意識到這正是人類世界的顏色。

小學世界史課堂上認真聽講的同學們可能還記得,對歐洲歷史影響深遠的古羅馬帝國開始的時候並不是帝國,而是一個共和國。

這個國家的權利不屬於一個人,而是掌握在長老會的手中(Senatus:長老會的拉丁語,意思是年長的、有閱歷的人。直到今天,我們英語里還有senior這個詞;而美國國會參議院更是直接叫做Senate)。

而這個以民主自詡的共和國最終變成了帝國,離不開一個耳熟能詳的名字——Julius Caesar——凱撒。

再看看星球大戰的故事主線。剛開始,銀河系處在老共和國的統治之下。她的疆域內叛亂四起,政局不穩。

這個時候,德高望重的共和國議員Palpatine——帕爾帕丁以穩定和平叛為理由,要求共和國議會給與他臨時的絕對裁定權,以方便平叛戰爭的進行。他籍此一步步摧毀了原來的民主制度,並最終將共和國改組成了銀河帝國。這幾乎跟凱撒在歷史上的做法一模一樣!

而且諷刺的是,他們兩個也都被自己最信任的人出賣,沒有活到最後。出賣凱撒的是他視為義子的Brutus,而出賣帕爾帕丁的是他唯一的徒弟Dath Vader。

再看看電影里的建築:

還記得Naboo星球上美輪美奐的皇宮嗎?

Naboo皇宮行政設施

(換個角度)

我曾經無法想像,我們的地球上,也有這樣一個地方:

原奧斯曼土耳其帝國Topkapi皇宮-現位於伊斯坦布爾

藍色清真寺-現位於伊斯坦布爾

再比如整個星戰傳奇的核心地點之一:

絕地武士聖殿

你看它像不像瑪雅金字塔?

瑪雅金字塔

又或是古埃及女法老神廟?

女法老哈特謝普蘇特亡靈廟

你也許還記得絕地武士們遭到伏擊,被投入巨大的競技場?

絕地武士們被伏擊

斗獸場里的外星怪獸

大家可能知道,古羅馬帝國也有一座巨大的競技場,在這裡角鬥士與野獸們浴血廝殺:

古羅馬競技場電影復原鏡頭

今天的競技場遺址,位於義大利羅馬:

長大了我才明白:天馬行空的不是導演的想像力,而是我們生活的這個乍看上去平淡無奇的世界。

絕地武士和日本武士

不知道是誰在星戰進入中國的時候把電影里的主角們翻譯成了絕地武士,陰差陽錯地道出了他們的另一層身份。

這群從小接受嚴格的身體和精神訓練、平時打坐沉思、戰時手持利刃卻依靠神秘的精神力量捉對廝殺的人,難道不是活脫脫的日本武士太空版?

黑武士-達斯 維達

全副盔甲的日本武士

日本武士經典鎧甲-注意頭盔

帝國戰艦指揮員-注意頭盔

帝國軍隊和納粹

看過反映二戰歐洲戰場的電影后,我們將目光投向星球大戰中的帝國軍隊時,可能會有一種隱隱的不安湧上心頭。帝國軍隊的制制服不正是活活脫胎於德國黨衛軍嗎?

銀河帝國戰艦甲板上的軍官

希特勒和墨索里尼

帝國陸戰隊士兵

納粹德國陸軍

記得作為銀河帝國軍隊骨幹的克隆人士兵被稱為什麼嗎?是Stormtrooper——風暴戰士。這個詞翻譯成德語是 Sto?truppen 。

而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初期投入了一支經過改編的精銳部隊,他們穿插迂迴的創新戰術和精良的裝備讓德國在戰爭初期勢不可擋,他們的名字正是Sto?truppen 。

除了一站和二戰,我猜測還有另外一場世界級衝突在編劇的心裡留下了陰影——冷戰。

在人類第一次擁有了毀滅世界能力的時代里,蘇聯和美國為了自己的意識形態和所謂的國家安全,一次次把核彈作為訛詐的工具,逼迫全人類把槍口架在了自己腦門上。

在星戰里,銀河帝國對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也有著孜孜不倦的追求,他們甚至動用死星毀滅掉了Alderaan星球——一個星戰里為數不多的類似地球的藍色行星。

Alderaan星球-眼熟嗎?

星球大戰的第一部1977年上映。四年後的1981年,主張對死對頭蘇聯強硬的美國總統里根上台。

他看到曾經強大的紅色帝國外強中乾:經濟停滯,財政緊張的蘇聯已經被持續幾十年的冷戰拖得筋疲力盡。

於是,里根決定大規模擴充軍備,在太空建立全球偵查和打擊系統!如果成功,美國將從地面到太空建立起對蘇聯和紅色中國的全面優勢。如果不成功,美國至少可以誘使蘇聯在這個無底洞似的軍備競賽里耗盡最後一絲力氣,最後一分錢。事實也的確如此。

今天,很多政治和歷史學家都認為:正是里根提出的這個軍備計劃把孱弱的蘇聯經濟徹底拖垮,成了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而里根給這個天才的計劃取得名字——星球大戰!

咱們中國人,尤其是爸爸媽媽們普遍喜歡接地氣、貼近生活的電影,這是好事。只是我們要記得,貼近生活不一定就是你我的生活,接地氣也未必就是反映你我的時代和你我的國家。這個世界很多時候更大,更奇妙。


小時候,一次生病,在醫院大哭大鬧,怕打針,父母安慰我,在醫院門口的玩具攤買了一透明長盒,裡面是成排的玩具公仔,當時特別喜歡的這貨長這樣

後來長大了,就。。。

實在不明白,當時我那三線小城怎麼會有賣的,
謝謝改革開放 :)


我第一次被《星球大戰》震撼,接觸的並不是完整的電影,而是年紀很小時候(95年左右)在東方電視台一檔介紹美國文化的節目中第一次看到了雲中之城和恆星毀滅者的鏡頭。
以前最多只看過西遊記特效的我直接驚呆了。不僅僅是對科幻的興趣,我對科學技術的喜愛和狂熱都是被這幾秒鐘的片段中展現的奇異世界和宏偉的飛船點燃的。

我看影片的順序非常的混亂,而且被嚴重劇透。
我看的第一部星戰電影是1999年的《魅影危機》。從星戰故事的時間順序上講,它是第一部;但是按照發行時間,它是第四部。
1999年對於科幻和中國科幻都是很重要的一年,作為小學生的我,也是在這一年真正開始接觸科幻作品,而非電視零星的片段。
前幾天我在簽賬單的時候,突然要簽2016,突然感覺,哇!好科幻,好未來。你能想像1999年的時候,你要突然從19XX改口到20XX那種恍如隔世的感覺么?然而千禧年對於包括我在內的很多中國人,影響遠遠不止這個數字。
1999年的高考作文題《假如記憶可以移植》恰好撞上了雜誌《科幻世界》當年7月的一篇專欄文章。搭上高考的順風車,《科幻世界》進入大眾視野,並藉此一躍成為當時世界上發行量最大的科幻雜誌。我媽也是在那年夏天,給我訂了一份《科幻世界》。當時的雜誌還是郵到家中,我現在還記得每天放學去檢查郵箱那種激動的心情。每個月科幻世界到的第二天,我是肯定要早起到學校抄作業的。
那一年,家中還新買了一台DVD播放器。比起當時主流的VCD播放器,DVD的清晰度簡直就是HD畫質對比AV畫質。還要特別鳴謝一下當時賣DVD機的供貨商,非常貼心的提供了一張會員卡,可以到指定音像店租200部碟片。而1999年出品的電影,隨便貼上幾部大家感受一下:
星球大戰:魅影危機
黑客帝國
第六感
木乃伊
傀儡人生
玩具總動員2
更重要的是,1999年正是互聯網在國內興起之際,而正好又遇到世紀相交,有「千年蟲」這個熱門的大話題。幻想和現實,從未如此緊密得聯繫在一起。那種感覺是,彷彿新年的鐘聲響起,我們就會踏入未來世界。
我現在回憶起來,1999年對於我是真正意義上的「看到了更大的世界」。

回到星戰。當我發現碟片店裡面有魅影危機的碟片出租的時候,興沖沖的就租來看了。當時我才10歲出頭,對於小孩子來說,這還算是一部有趣的電影---雖然對於裡面的貿易聯盟,和平協約,我也是摸不著頭腦。但是岡根人的水下世界,影片最後歐比 旺/ 奎剛 金 和達斯 摩爾 的決鬥,還有阿納金的賽車和空戰,都還是讓我很興奮的。不過,即使對於小孩子,這也遠遠不是一部刺激的電影-----那年看完黑客帝國,我可是興奮得一整夜沒有睡著。

這部電影顯然沒有緩解我的饑渴,那段時間,只要有空就去租碟的店裡溜達。這時候,我突然看見了居然有《星球大戰2》!!當時我沒有思考為什麼這麼快續集就來了,非常激動就租下來回去看了。其實那是第五集《帝國反擊戰》,在故事中是第五部,發行的第二部。盜版港台譯版的影碟,理所當然在封面上打上了《星球大戰2》。不消說,我看完了又是一頭霧水:為什麼特效變差了?人物都不認識了?故事是什麼啊?這顯然打擊了我幼小心靈的積極性。當然我還是沒有懷疑係列的偉大,我想:可能是我看不懂大人的電影吧!於是,我津津有味的看著科幻世界,還有其他獨立成章的科幻電影。星球大戰就被擱置下來了。

一直到2002年的《克隆人的進攻》。直到現在我還覺得這一部是系列中最差的一部,毫無火花的愛情,生硬的CGI,蒼白的對話,明顯拼湊的敘事----這是一部很爛的電影。當然,它沒有爛到《神奇四俠》,《五十度灰》那種簡直意圖明顯的噁心觀眾的程度.(People in the comment section, please do not argue that 50 shades of gray is a good movie. It is a giant pile of crap. Actually, that would be an insult to crap. If crap could eat, and crap things out, this movie would that. Yes, 50 shades of gray isthe crap that crap craps!)頂多算是一部平庸的商業片。但是放在系列中,就會顯得尤其得差,特別是它破壞了核心角色阿納金的塑造,這甚至會影響對其它幾部電影的觀影體驗。

我看過這部《克隆人的進攻》之後,對星戰系列就有些失望了。以至於之後2005年的西斯的復仇(沒記錯的話,這應該是中國內地第一部全球同步上映的引進片)也沒有去影院看。也沒補正傳三部曲。

作為科幻迷,星戰的影響太大,沒有辦法繞過。所以在緊張的高中結束上了大學之後,還是補完了星戰三部曲。
我剛上大學那會兒,英語水平比較一般,看電影還需要藉助字幕。那個時候的字幕組論壇還不像現在這麼的「粉絲向」。從事翻譯星戰工作的,明顯看出不是系列的影迷,而是單純英語比較好,喜愛電影的。看字幕就意識到翻譯者是看一句翻譯一句的,沒有統一整個三部曲的用詞。總體也可以看出字幕製作比較倉促,可能是缺乏人手的緣故。這一定程度影響了我的觀影體驗。我很久沒有看過帶字幕的電影了。最近又下載了字幕組翻譯的6部星戰,專門看了下翻譯,總感覺很多地方還是需要斟酌的,不過非專業不盈利的字幕組能做到這樣已經非常讓人感動了,我也必須感謝他們帶我入門!
而且,當時的我已經經歷了異形系列、終結者系列、超時空接觸、星際迷航、黑客帝國、指環王、星際之門、太空堡壘卡拉狄加、螢火蟲等等一系列無論是故事,世界構架還是敘事節奏,視覺效果都非常優秀的作品,星球大戰本來能帶來的震撼(相比較1977年剛剛走進電影院的年輕小伙)實際已經削弱了很多。
更不要說我曾經在一頭霧水的情況下看了《帝國反擊戰》,沒有體會劇情精華,卻已經被劇透了影史最大轉折。
即使如此,看完了正傳三部曲,我還是深深的著迷了,不僅僅是故事。更多的是影片的元素:浪漫而又神秘的絕地武士、酷酷的賞金獵人、有趣的機器人、各種各樣奇異的想像世界,當然,還有各色炫酷瞎了了的飛船。

看完了正傳三部曲,再回過頭去看前傳。無論我把前傳翻過來倒過去看多少遍,我任然不得不承認,前傳三部曲是令人失望的影片。但是這僅僅是從影片執行的角度講:失敗的導演,失敗的表演,失敗的剪輯,失敗的視覺效果。

但是從世界構架上,我認為前傳三部曲做的工作很好。把這個遙遠的星系描繪得更加細緻了:星系的構成,文明之間的關係,絕地與西斯的愛恨情仇,絕地組織的細節,都變得更加清晰了。
當然和很多粉絲的觀點一直,我認為「原蟲」概念的引入是個非常大的敗筆。

關於前傳角色的塑造,我認為做的最失敗的當然是阿納金,最成功的當屬皇帝。在正傳三部曲中,皇帝都不能說是一個二維臉譜化角色,簡直是一維的。回憶一下:他的台詞:Something something dark side, something something complete(腔調:空撲立特)。在前傳故事中,其實他推翻共和國的計劃是很天才的,執行也可以說心思細膩。只不過整體故事的鬆散讓大家觀影的時候忽略了這一點。而且,最後身份的揭示其實卻是沒啥懸念了:帕爾帕廷議長的選角就已經深深出賣了一切。

伊萬麥克格雷戈出演的歐比旺是系列的一大亮點,但可惜盧卡斯給他安排的台詞還是一樣的滑稽。從前傳可以看出,同樣都是好演員,伊萬有給角色起死回生的能力,而娜塔莉波特曼則欠缺這種能力。

阿納金這個角色轉變的生硬是前傳三部曲讓我最不能接受的。如果說正傳中,馬克翰墨(飾演盧克 天行者)不成熟的演技會時不時讓我齣戲的話。前傳三部曲的阿納金是讓我完全無法入戲。不過,幸運的是,2003年的迷你動漫系列《克隆人戰爭》和2008年開始的5季動畫電視劇《克隆人戰爭》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這個缺陷。給了我那種我想要的阿納金的轉變。

今天想來,我都很猶豫,到底應不應該吧《星球大戰》歸類為「科幻」(Science fiction)。對於我來說,無論是類似《2001:太空漫遊》這樣的硬科幻,還是《1984》這樣的軟科幻,如果要稱一部作品為「科幻」,它應該有一個科學的內核----討論是否細節,是否嚴謹並不重要。但是《星球大戰》的內核概念「原力」在我看來更加接近「幻想文學」(Fantasy)中的元素。我更加願意把星戰歸類為 宇宙幻想(Space fantasy).

對於這個幻想世界,我很樂意看到現在的趨勢:迪士尼宣布了下面除了主線圍繞天行者家庭的主線電影(Main Saga)之外,還會推出這個宇宙中,其它角色的故事。這個宇宙將逐漸豐滿,生動。

已知的包括現在迪士尼的電視劇:《反抗軍》,講述了克隆人戰爭倖存的最後一個絕地學徒凱南,早先離開絕地組織的阿納金徒弟阿索卡帶領反抗軍逐步壯大的故事。明年底即將推出的電影《一級盜獵:星戰傳奇》(Rouge one: A Star wars story)故事將聚焦於反抗軍竊取死星設計圖。這將是一部沒有絕地武士的星戰的電影。可以預見,這將是一部比較黑暗悲壯的電影。另外,姜文和甄子丹的加入也值得期待(什麼?不是絕地好失望的說。)。甄子丹的角色傳言將出現在第八集中(那個時候,應該是一個非常老非常睿智,在反抗軍中德高望重的人物了。)我們也有理由相信,在《原力覺醒》中給我帶來第一句意味深長的台詞:This will begin to make things right的馬克斯·馮·賽多的角色也會出現在電影中。
另外,還有漢索羅和賞金獵人波巴 菲的獨立電影。傳言還將有關於傳奇絕地武士 歐比 旺的系列電影。

之前聽說一個死忠星戰迷得了癌症晚期,導演JJ Abrams 決定讓他提前看《原力覺醒》。起先我對這個故事還挺感動的,看完了《原力覺醒》後,我開始可憐這個星戰迷了:這留下的懸念也太多了吧,不知道那個影迷是如何含恨而終的。。。

總之
It is a good time to be a star wars fan.

--------------

相關回答:
如何評價電影《星球大戰:原力覺醒》( Star Wars: The Force Awakens )? - 愛小臭的回答
星球大戰女主蕾伊身世? - 愛小臭的回答(有輕微劇透)


這幾天在微博上和小朋友聊天
有的朋友說一直想入坑 但是看幾分鐘就沒興趣了
我覺得吧 這個十分正常
既不能說明這個系列不好看
也不能說明看的人不懂欣賞
也許只能說「這個系列目前不是為你準備的」
人的興趣愛好 時間精力都十分有限
還是投入到自己喜歡的事情上吧
何況人的想法其實變化很快
這幾年認為重要的事 喜歡的東西
也許過幾年就不一樣了也說不定

我其實是通過family guy這個系列拍的兩集惡搞星戰的大電影
愛上星戰的
一部叫:family guy: it"s a trap
另一部叫:family guy: something something dark side

這個系列模仿得很像
角色設置、人物特點、劇情
甚至可以連鏡頭的銜接都一毛一樣

然後也融入了family guy自己的特色
比如很賤

這種賤賤的感覺
雖然不是從頭到尾都那麼好笑
有些笑料也相當低級
但是卻讓片子顯得不是那麼geek
對於我這樣的普通人比較好入坑
配樂上也很有喜感
比如尤達大師訓練天行者成為絕地武士的時候
配樂是eye of the tiger
就是那種《洛奇》系列片里主角奮發圖強的背景音樂

給大家看下海報對比

看完惡搞之後我才去認真地看了正片。。。
發覺這個系列真的滿好看的
但是我反而對特效更精湛的前傳系列不是那麼感興趣
我最喜歡的是星戰2:帝國反擊戰和星戰3:絕地歸來

第二次對於我很有意義的事情
是在資料館看過一次膠片的星戰
我記得那是個夏天 資料館的空調冷得不得了
應該說冷得叫人睡不著
膠片上還自帶完全看不懂不知道哪國的文字
但是最後幾分鐘的飛船追逐大戰看得人熱血沸騰
看完全場鼓掌
現在還能回憶起當時那種激動的感覺

星戰對於我們來說屬於外來文化
引進時有特定的社會背景歷史條件
對於現在已經成年的一批人來說
可能不容易像老外一樣從童年時期耳濡目染
但是對於已經入坑的人來說
有朝一日成為父母
卻可以影響自己的孩子
沃爾瑪拍過一個星戰系列的廣告
主題是:新一代星戰迷的誕生
就還蠻有趣的
貼上鏈接大家自取吧
Walmart Star Wars Commercials 2015—在線播放—優酷網,視頻高清在線觀看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QzMTM0NTA1Mg==.html#paction


我第一次看星戰時早就對星戰這個電影名字如雷貫耳了,大概是在2000年的時候看到書店在賣一張星戰前傳1:魅影危機的VCD,還是國語配音版,我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買回家看了一遍,對那場比賽印象深刻,並深深的喜歡上了,那時對於我來說網路並不太通暢,但還是陸續看了前傳後兩部,待到大學時才有機會看到正傳,自此越來越喜歡,算是迷上了吧。也參加了去年的星戰在京長城的啟動活動。


小時候在電視上看到一艘飛船在一張大嘴裡飛出來。


小時候愛看《第十放映室》

那時候出了個三部曲系列,盤點各種三部曲,如魔戒三部曲、加勒比海盜、諜影重重、碟中諜、星戰前傳、黑客帝國等等,那會兒都是只有三部的。

我最喜歡的除了魔戒之外就是星戰前傳了,然後就找來前傳看完又把正傳看了


上小學時 冰紅茶 冰綠茶的包裝,那時候應該是西斯的復仇。。。。。

暴露年齡了


推薦閱讀:

怎樣理解電影《飲食男女(94版)》的結尾老爺子味覺恢復之後和他二女兒的對白以及握手的動作?
如何評價 2017 版電影《東方快車謀殺案》?
電影史上有哪些由於技術發展而導致視聽語言發展的標誌性事件?

TAG:電影 | 生活經歷 | 星球大戰StarWars | 星球大戰:原力覺醒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