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汪曾祺先生的字(硬筆)為什麼這麼丑?

極其喜愛他的文章,也看過好些他的書法作品(毛筆),有一天看到他的原稿,發現(硬筆)字丑得無法接受,講道理不應該啊,提這個問題僅僅是好奇,在我想來一個文人即使沒有書法功底,(硬筆)字也不該如此不堪吧,更何況汪曾祺先生繪畫書法都有所涉獵。
是因為這只是日常書寫(日常書寫也不至於這麼丑吧),還是我的欣賞水平不夠。
百思不得其解,出於對汪曾祺先生的崇拜(就是腦殘粉啦)我個人傾向第二種可能:)


對於評論里幾位十分反對我的答案或者說我不懂裝懂/有意洗白的我也是很無奈啊,拜託看看清楚,除了最後揪出的幾個組合,我哪裡說汪先生這兩張字寫得【好看】寫得成功??我說的只是看字的正確欣賞方式欣賞方式欣賞方式好嘛?我否認這手稿缺乏行氣了嗎?大家都覺得丑還需要所有人再來認真看看哪裡丑嗎?到底是過的多不順心才專註盯缺點看啊?我只說怎麼看,和哪裡值得關注好嘛?我的觀點是從汪先生的手稿能看出汪先生習軟筆書法好嘛!我不是大師,你也不是,把自己學習心態放好再出來評論可以嗎謝謝。
以上是吐槽。

謝謝大家的贊哈哈我來更新一些比較喜歡的局部截圖。原答案在下
――不邀自來,為什麼這麼丑,答案不是你欣賞水平不夠,而是你不知道怎麼欣賞。有幾位答主說說好看是看在汪先生的面子上說的,在這裡先對這個說法提出反對。
――――――――――――

我暫時只點開了題主發的第一張圖,已經找到了太多的例子。
我們一個一個看,不急。
首先題主覺得這個【有】寫法丑吧?

再來看「情」和「得」,估計題主在想汪先生為什麼這樣胡畫。

還有【明】

【人】

【說實話,我對汪先生並無了解,只知其名,甚至連汪先生名字的三個字都無法確定讀音。汪先生的書法作品我也沒看過,他在書法上是否被人肯定我當然也不知道,但是看到這張手稿,我能確定汪先生一定是愛好且研習過軟筆書法的,作品應該也不俗。】
【原因是一旦放大你就會發現這些字的寫法大多有其出處,很多字里的很多筆畫走勢、力道以及結構方法,都是沒臨摹過古碑帖的人不可能會用到的。換句話說,你從中挑出一些加粗放大,就得到了不錯的軟筆書法作品。】

比如【在、枕、不】這幾個字明顯是習過古碑帖才有的發力方式、筆畫走勢和字形結構。

以下貼一些我個人覺得非常有趣且巧妙的部分。

以上。
學識尚淺,若有錯誤不足之處感謝各位指正。


你可以看看顏真卿的祭侄文稿
實話說汪先生的字你應該琢磨一下細節,他的行草,牽絲連帶都不是隨意的,該斷的地方斷了,這是需要功底的,但你仔細看覺得他的字會有些不太方塊飽滿
我想,這是因為寫習慣了豎排而且沒有格子的信箋,所以橫排的體勢仍然是豎排的,顯得瘦長
大概見慣了這種方格寫規規矩矩的楷書,所以反倒無法直接從大布局上看章法美,整體氣息因為橫向而找不到縱向的美

當然這個字並不上乘,不過比我手裡功夫好,我評價都算是超綱了


書法不等於漂亮字。

汪曾祺先生在創作的時候,筆法很統一。書寫也很流暢。創作的時候重點是創作的內容,而不是字形本身。

講一個關乎自己的例子吧,我呢,有記錄夢境的習慣。夢被驚醒之後,我很容易記得裡面的東西和內容。於是就想找到紙和筆,把它們記錄下來。這個時候,筆頭的速度肯定是趕不上自己思維的速度的。你會發現自己的思緒進展的很快,但是筆頭就像被什麼東西黏住了一樣,書寫得非常緩慢。所以在這種情況下,自己就會想方設法的去簡寫一些文字。或者即使字形很扭曲的話也無所謂。關鍵是如果夢的東西一旦忘掉了,你是根本想不起來的。

另外的還有一點想說的就是,如果你了解交替傳譯,或者是同聲傳譯的相關知識,當你在記錄發言人講話的時候,你會感覺到自己的筆,簡直是慢到要死。所以我們外出做交替傳譯的會議的時候,都有另一面筆頭的書寫速度,更重要的是我們每一個議員的腦中都有一份自己爛熟於心的手稿表達方式。書寫的符號千奇百怪字形扭曲無比。

以上是我自己對這件事情的想法,不一定完全正確,但是,希望這些能給你一些啟發。
如果有表達不正確的地方,還請其他的知友斧正。

^o^


不醜。

---------
翻閱見這篇文字

可以看看汪先生的學書經歷和書學觀點


覺得汪曾祺先生的手稿很醜,原因如下。

1,汪曾祺先生本來就不以書法見長,他的成就主要在於寫作方面,他的字不好也不奇怪。

2,汪先生作為20年代初出生的人,從小書寫工具還是以毛筆為主,他具體什麼時候開始用硬筆寫字我們不知道,但是硬筆用的比較少,無論是用筆還是結構還是章法,肯定是不如他的毛筆字的。

3,就像樓上說的,汪先生的字,從主觀上說,很多人認為並不醜,這是基於審美的不同。從客觀上說,他的字也不醜,很多字的寫法,都是有出處的,並不是在瞎寫或者自己胡寫。


無論再如何看不起某項技藝,如果沒有去學習過,恐怕都不會太好。毛筆好,硬筆就一定好?學問高,書法就一定高?不過是一廂情願的想法罷了。

這就好像打字是多麼容易簡單的事情啊,會拼音誰不能打字。但恐怕汪曾祺先生電腦打字的速度,恐怕未必及得上我。


謝謝邀請。筆者認為,汪曾祺先生的字並不醜。

一是毛筆和硬筆寫字,完全是兩種感覺;

二是書法習慣於豎寫,而手稿是橫寫的,幾乎沒有行氣;

三從結體上看,還是有來歷的。

四是用筆比較柔和,有大家風範。

五是手稿往往比較快,比較潦草。看看啟功先生的鋼筆字的手稿,您就明白了。

(如您想了解更多的書法知識,請關注本人主頁,或微信公眾號:董敬民寫字的地方)


並不醜,這麼寫字最省力,魯迅寫講義也這樣。
寫字隨心境,獻醜貼幾副鄙人日常手寫比較一下,都是我用同一支美工筆寫的,觀感明顯不一樣,其實開會時做記錄,字更不一樣,和這些都不像一個人寫的。


書法本身就是小技巧,古往今來,真有追求者少以此自妗。鋼筆書法更是沒什麼內容。
書法審美有一條關鍵的「寧丑勿媚」。你從汪老頭的鋼筆字中看出「丑」,我看到的是「樸素自然」,和他的文字一樣。
題主說看過汪老頭的毛筆書法,不知又是如何評價。


評判一件作品丑,也是需要理由的。


乾隆間,都下言書推劉諸城(指劉墉)、翁宛平(指翁方綱)兩家。戈先舟學士,宛平之婿而諸城之門人也。嘗質諸城書詣宛平,宛平曰:「問汝師那一筆是古人」 。學士以告諸城,諸城曰:「我自成我書耳,問汝岳翁哪一筆是自己」


在一開始我先聲:我認為汪曾祺先生是完全有能力來寫出漂亮字的,不僅是單個字層面上還是整部書法作品層面上。

但我還是想說,這兩篇手稿的字並不好。畢竟這是手稿,先生可能只是想寫的輕鬆一些。但是即使是想省點力、不太認真寫,也是保留了他寫字的風格,比如最高票回答中的局部截圖中的字都有保留。可以說汪曾祺先生這兩篇手稿有些字寫的好,但不可以就憑這幾個字就說全部字,整篇都寫的好吧。

如果題主一開始說明,這是我初中的、練了一段時間字的弟弟寫的字,大家看看怎麼樣?答案會不會顛倒過來?還會不會有人去深究這幾片字里的連帶、氣韻?

不知道大家臨摹古帖的時候遇沒遇到這樣的問題:平常寫字時用不上這種寫法,或者用上這種寫法但不漂亮。橫體字和豎體字畢竟不是一回事。古人的行書作品漂亮,可能不是每個字都寫的好而漂亮,更不可能是因為某個字寫得好而漂亮。他們追求的是那種氣勢,那種韻味。而那種韻味氣勢是憑著可以 明顯寫出筆劃變化的毛筆和豎體字共同表現出的。 而這種寫法直接套用在鋼筆橫體字上,可能效果並不會好。這也是我認為汪曾祺先生這兩篇手稿不好的原因之一。

我認為我們若想在橫體字中寫出與古帖中氣勢相似的字,必定不能生搬硬套。橫體行書書法會與豎體行書書法靈魂相通,但也許不會形式相似。

有人說汪曾祺先生的字如果是豎版的話,就相當可以了。意思應該就是說這種豎體字用在橫版中很難展現出他們的原有的美。

回到原題,汪曾祺先生的字會寫的很好,但這兩篇並不好。


。。。。。。這字可能沒那麼漂亮,但至少不能算丑!!


反而有那麼點天真樸素的味道,很有動感。

……………………………………………………………………

這是啟功先生的鋼筆真跡:

啟功的毛筆字水平不用說大家都清楚,但鋼筆字寫像這樣,好像確實差了點。可以說不如大多數練過點硬筆字的人寫的。

首先,上面汪曾祺還有我發的啟功這些都是手稿,追求一個方便快捷,只要沒錯別字,自然是怎麼順手、怎麼快就怎麼寫,可能在段時間之內要寫很多字,也顧不上考慮字形是否漂亮了。這樣說明一個問題,練習《靈飛經》《九成宮》等字體的硬筆楷書,乃至於田英章的硬筆行書,都沒有太大的實用性,往往書寫的時候,時間限制,顧不上那麼多。

像這類作品,雕琢的味道太濃,不可能是短時間內完成。

特意看了一下田老師的行書視頻:

差不多10秒寫一個字,一分鐘6個不到。


很多人說,練字的時候能寫好,做筆記照樣一塌糊塗,原因就在於此。


其次,毛筆書法、文學修養,和硬筆字並沒有直接的關係。

毛筆和硬筆的材質不同,書寫媒介不同、場合也不同,自然不言而喻,毛筆字練好硬筆字就會好?這個有點一廂情願。

至於文學素養,可能文學搞得好的人,會非常懂得欣賞書法作品,而沒有特意練習過,手上的功夫自然是沒有的,眼高手低而已、只能充當一個不錯的看客。


——end——

我的微信公眾號:hlsx16(花落書香)

我的知乎專欄:花落書香 - 知乎專欄

歡迎關注!


咳,這是日常記錄的手札,又不是書法作品,寫起來當然是怎麼省力怎麼快怎麼來,我有過相似的書寫體驗,握筆和行筆都很輕快,寫出來字看起來圓圓的,非常省力,適合快速持續的記錄。
說字的美醜有主觀因素在內,我就說怎麼欣賞這兩個圖,你仔細看看每個字的字形和行筆軌跡,都是有出處的,這就看得出作者的功底。


我也覺得這字是不符合硬筆書法審美的,不用強說它美。然而其中有些字還是可以看出書法底子的。寫這麼丑私以為有以下幾種可能:
1.習慣使用毛筆,沒有練過鋼筆字,鋼筆基礎確實差,把鋼筆當毛使。
2.文思泉湧,書寫速度過快而又要保持整潔清晰,只能圓潤、借勢偏斜。
3.長期的豎向書寫和閱讀習慣導致把字寫飄起來了或者更容易辯識這種布局的文章。就如同我們很難把握豎向書寫的間隔布局一樣。


把這個問題下的回答和評論都看了一下,忍不住再說幾句。不是為了撕逼, 只是為了普及常識。
不管你們承不承認,審美是有門檻的。很多人確實只知除了好看就是丑,不知美為何物。
那些毫無理由就說別人說不醜是胡說八道的,那些因為自己覺得不好看就斷定是丑的,不知哪來的自信。那些說因為作者是名人才說它好的,難怪全是明星撐起爛片票房爆賺,不就是你這種思維嘛,那些說因為是鋼筆不熟,橫排,草稿等等各種原因所以丑的,你們自己看你邏輯通不?
如果一個人不是瞎子,他就能看見,只要他能看見,他就能感受好看與不好看,但如果僅憑這點本能的直覺,就宣稱自己具備審美能力,也未免太沒自知之明了。比如,能不能在看見田英章的字的時候,不是大叫太好看了,而是說這字真是其俗在骨?又比如,能不能在看見野獸派繪畫的時候,不是大叫太丑了,而是說它們其實是唯美主義的?

說實話,這字都能秒很多在知乎秀字的了,信不信?

-------------------------------
-------------------------------這個答案被摺疊,說我答非所問,出乎意料。
按說要回答某對象為什麼丑(或者美)的問題,不外乎兩個途徑:
一是指出客觀的丑(或者美)是什麼,進而確認對象是否符合這個客觀的丑(或者美)。
二是從主觀的認識出發,基於知識結構和審美經驗,檢查為什麼會認為某對象丑(或者美)。
按第一個途徑回答相對比較複雜,因為涉及本體論的問題,美(或者丑)作為一個實體存在這個問題不是幾句話說得清的,所以我就沒談了。只從第二個途徑談了一個可能的原因,那就是因為知識與經驗的狹隘,審美水平被固化在一個比較低的位置上,所以才會認為某對象丑(或者美)。
----------------------------
保留原答案。意思是清楚明白的。至於答非所問,我是不同意的,至於可能傷害了知乎的玻璃心,我表示歉意。
-------------------------------
認為這字很醜的,多半是因為你的審美已經被《小學生鋼筆字帖》所固化。
我再說直白點,你可能連寫字都不懂,更別說書法了。
這裡是知乎,就這樣。
-----------------------------
管理員你贏了,對答案再做點補充
----------------------------------
好吧,我再補充一點。有個禪宗公案是這樣的,小和尚問師父:何為佛法?師父當頭就一棒。什麼意思?你提問之前想過這個問題沒?想到哪個程度了?提問比答案重要,可能挨一棒就明白答案了,也可能給你解釋三天三夜你也不明不白。知乎是分享知識的地方沒錯,分享的方式卻並不是只能說好聽的,雖不至於敲一棒,但截住話頭說你一無所知應該是沒問題的吧。
-----------------////
我改還不行嗎……
-------------------
算了。你們說啥都對,嗯,你覺得它丑它一定丑,因為你必須對呀。我必須友善度百分百嘛。順便說一下,王羲之的姨母帖,顏真卿的祭侄稿,傅青主的金剛經,八大山人的所有字,通通都丑。不信去看一看吧。

這下滿意了吧?親愛知乎用戶和知乎管理員們。


不吹捧文人,客觀的講,這字不醜,亦不算潦草,乍看之下倒是有點王寵小楷的稚拙意趣,不失為天真可愛。
一點胡言,見笑。


這麼多強行不醜的評論看著好難受啊。。。

丑的原因:
1. 汪曾祺先生的毛筆字就不漂亮、不出彩,造詣不深。 現代書家,毛筆字寫得好的,硬筆是一定不差。
2. 這都不算日常書寫,而是草稿,更接近於"寫出自己能辨認的字",不會下意識地拗字

# 個人覺得這兩點原因,第二點占的比例更大。有空我貼張自己的字,日常書寫和草稿的對比


建議提問裡邊 隱藏 汪曾祺 這個名字,就可能會有人承認這是丑了。不然天真爛漫什麼溢美之詞都會堂而皇之地講出來。


高票答案的邏輯很令人費解啊
答主把歷代書法大家的作品找出來和汪先生的手稿一一對比,試圖通過告訴讀者,汪先生的字筆筆有出處,你們是不懂得欣賞
著根本就是一個很站不住腳的邏輯好不好?
還有答主在說什麼氣韻和遊絲
汪先生根本不長於書法,何況這是篇手稿,儘管其中的單字很有看頭,但是這無法否認整篇手稿字跡氣息的斷絕 再加上有格子限制 手稿的章法很奇怪


那些夸夸其談的答主們 如果這不是汪先生而是別人寫的,你們還會這麼考據嗎?


推薦閱讀:

TAG:書法 | 汪曾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