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會說「聽見」?

一般情況下我們用「聽見」來表達「聽到」這個意思,也就是說這裡的「見」有「接收」這一層意思,但是問題是「聽」是由耳朵發出的動作,「見」又是由眼睛發出的動作,那麼為什麼要用視覺動作作為聽覺動作的接收方呢?
我近期讀麥克盧漢,他認為我們的文化是偏重視覺的,我們在接收信息的時候更加習慣於將信息轉換為視覺信息再加以接收。「聽見」這個詞的用法是否可以說明這個觀點呢?


我們談的是通過漢語用法演變的動機來說明「聽見」這個詞的形成,從而佐證「我們的文化偏重視覺」這個觀點。
簡單地說,嗅覺、味覺、聽覺、視覺裡面,只有視覺是有形的,所以人們往往會依賴視覺。這是我們猜測的一個基礎。

關於為何會想到這個問題:首先語法層面的分析其實並不是太過重要,重要的是這個字,從最初的視覺信息的接收(視而不見、看見),擴展到後面與聽覺信息的接收(聽見)相關,這裡面的動機是什麼?是不是真的,在接收信息的過程中,人們往往會把信息轉化為視覺信息?

既然是討論一個跟詞語用法演變有關的問題,那麼,是不是應該考究一下最早出現這個詞是什麼時候?而這也許會引向構詞法的問題上。回歸到造詞法沒關係:人們根據造詞法造了「X見」這個詞。那麽問題就來了:造詞法為什麼要把「見」字拉進來呢?是習慣用語導致它有「通過某種知覺接收」的意思嗎?還是其他原因?然後無論是什麼原因,我們就可以進一步追究,是什麼導致這個原因的發生的?這就是我們討論的重點。

以上是我和題主討論的一些要點梳理。


見字做被動助詞的用法很早就已經產生了。

不見保。——《孟子·梁惠王上》

見犯乃死。——《漢書·李廣蘇建傳》

誠恐見欺。——《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悲獨見病。——唐· 柳宗元《柳河東集》

因此,問題的討論需要回溯到更早期才行了。估計要看金文和甲骨文中的用法。


可能是語言學的問題,習慣性的拓展了語義。


首先,題主的聯想很好,
但是我得告訴你,你想多啦。
因為【見】在這裡並不是動詞的用法,不表示視覺動作,而是助詞。

摘錄自新華字典,

見 (見)
jiàn

【動】
(會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目」,下面是「人」。在人的頭上加隻眼睛,就是為了突出眼睛的作用。本義:看見,看到)

  1. 同本義〖see; catch sight of〗
  2. 進見;會見〖meet; call on〗
  3. 遇到;碰見〖come into contact with; be exposed to〗
  4. 還有一些古文中的用法,我就不摘錄了

(具體每個含義的解釋部分我就省略了,因為它的動詞用法不是我們討論的重點)

【名】

  1. 看法,見解〖opinion〗
  2. 見識〖view〗

【助】

  1. 表示被動,相當於「被」〖be+過去分詞〗
  2. 用在動詞後表示結果。如:碰見;聞見;聽見

【形】

  1. 現有的〖available〗。如:見力(現有的兵力);見子(現有的兒子);見兵(現有的士兵);見卒(現有的士卒)
  2. 明顯的〖visible〗。如:見證;見人(證人)

[方言]∶每〖every〗
賢弟若如此,見常也顯你的好處。——《水滸傳》
又如:見常(平常);見年(每年);見天見地(每天);見天見晚(每日每夜)
另見xiàn

助詞的第二條,是題主所說的用法。

就像是【到】一樣,表示結果的助詞,
那你想一下,聽到,聞到,碰到,
難道還與到的本義——arrive 有關不成?

再如【去】作為助詞,
死去,省去,
難道還都與去得本義——go 有關嗎?

再再如【掉】作為助詞,
吃掉,死掉,殺掉,
難道還都與掉的本義——fall down 有關嗎?

一個漢字可以有很多的用法呢。不要只看本義才好。
如有疏漏,請指正。
謝謝!


推薦閱讀:

書面寫作時應否堅持區分「的、地、得」?
「宵夜」和「夜宵」是一個意思嗎?
北京話里的「嘿兒嘍著」有何來歷?
你家鄉的方言如果寫成書面方言字,會是什麼樣的?
助詞「的」字是什麼時候開始代替「底」而被廣泛使用的?一開始就讀 de 嗎?

TAG:視覺 | 語言學 | 漢語辭彙 | 聽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