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 2017 版電影《東方快車謀殺案》?

全明星懸疑偵探電影《東方快車謀殺案》今日正式公布內地檔期,將於 11 月 10 日同步全球在內地公映。同時發布的定檔預告展露影片冰山一角:定檔預告曝光 德普領銜莎劇大師自導自演

影片改編自偵探小說大師阿加莎 · 克里斯蒂傳世經典,莎翁戲劇大師肯尼思 · 布拉納化身大偵探波羅並親執導筒,約翰尼 · 德普、米歇爾 · 菲佛、黛茜 · 雷德利、朱迪 · 丹奇、佩內洛普 · 克魯茲等十多位明星同台飆戲。《東方快車謀殺案》曾於1974年搬上銀幕,是轟動一時的影壇事件。


提一個小點。

我很喜歡劇情最後相對於原著增加的一個小細節。波洛在說了第二種可能性之後,掏出了槍放在桌子上,現在你們唯一的選擇就是殺了我,把我扔到冰湖裡。

然後女話劇演員就搶過了槍,然後……自殺了。

結果槍里沒子彈。

這段是原著里沒有的,原著只是說出了兩個選擇,讓自己朋友選擇,朋友選擇了第二種。

增加這個細節感覺很多人都沒看懂,其實是波洛給所有兇手的一個測試。

從普通人觀點來看,這些人都是好人,他們只是殺了一個十惡不赦的人;但是從執法者的角度來看,這些人都是殺人犯無疑,也應該為自己錯誤的行為付出代價,不然法律的意義何在?而最後這個測試,才是讓電影里波洛選擇放過所有人的重要原因,他需要確認他放過的所有人,即使在自己生命受到威脅的情況下,依然不願意為了掩蓋罪行而殺掉一個無辜的人波洛,在通過了這個測試之後,波洛才選擇了違背自己的原則而放掉了所有人。

我很喜歡這個更有人性化的小改編。


大偵探最後一面走出火車廂,一面旁白說,阿姆斯特朗少校,我終於可以給你回信了,然後一個古怪的念頭,不可遏制的出現在我的腦海:

原來大偵探也是本案的關係人,少校家隱藏的友人。他才是幕後的真BOSS,為了確保謀殺可以完美執行,他親臨現場,用自己的推理,演出了戲中戲,為整個案情上了雙保險。即使其他人搞砸了,有大偵探在,最後案情想怎麼說都可以圓回來。

故事當然不是這樣,但是這個改編,就給人這種印(nao)象(dong)。


一部畫面比劇情更好看的懸疑電影。


感謝贊的朋友們。

然後由於收到了大量原著熱愛者的吐槽……那我在此承認錯誤吧,因為看了今年拍的這個電影之後就是很討厭,所以寫評論的時候一時激動,混淆了部分原著、1974年版電影、2010年版電影。

在此為給原著和74年版電影愛好者們帶來的不快致歉= =


至於我為何這麼熱愛2010版電影呢……

怎麼說呢,也許是因為,我始終不太願意相信「簡單人性邏輯」,我喜歡人類思維的複雜性,喜歡人性的糾葛,喜歡壓抑的氛圍甚於釋放情緒。嗯。

順便安利一個自己別的電影答案——

有哪些令人壓抑的電影?


張力有餘,功力不足。客觀的說是及格,但如果加上對波羅的熱愛,那就會很失望了。

先說結論——適合沒接觸過波羅以及阿加莎推理的萌新和普通觀眾看,不適合波羅粉推理愛好者。一部優秀的爆米花動作偵探電影,然而這不是波羅。

下面的內容含有大量劇透(當然這片子其實沒啥好透的),新觀眾請慎重閱讀。

向我熱愛的大偵探波羅和他的最佳表演者大衛蘇切特致敬的分割線~~~

1 關於波羅

為了不帶有偏見的評價,我們先不說這部片子,先來討論一下波羅這個人物形象。

這絕不是一個「天才式」的推理愛好者,一個靠著頭上冒燈泡的靈光一閃破案的偵探,或者靠著奇怪裝備和嘴炮說服的靈異少年。

你得知道,阿加莎筆下的赫爾克里·波羅,之所以魅力延續近一個世紀並能夠跨文化把他那種近乎迂腐而固執的個人趣味傳播開來,是因為她/他把理性上升到了一個前後無人能及的高度。

看波羅小說、電影,包括阿加莎的大部分故事,最大的樂趣,是可以隨著主角進行推理。所有的證據、人物背景、人物關係,你都能夠或多或少的從故事本身的內容中得到——偵探不會比你知道的多,也不會有什麼發現是在屏幕之外的場合。

波羅並非天才。雖然他經常自誇自戀,「腦白質比你多」,但是他絕不會標榜自己的聰明。

波羅也不是一個強迫症患者。他對事情的敏感,是有著深刻的緣由——自身多年從事刑事案件的警察工作經歷和獨特的審美意趣。

波羅更沒有一些過人的技術天賦。在原作中,波羅最厲害的技巧,應該是烹飪,其次是心理分析(這貨是個弗洛伊德愛好者),最後才是推理。

實際上,波羅本人,很可能連推理都不甚熱愛——許多事情都是因為他一開始懶得管才發生的。

而這個人的人物形象更不是大家希望的那種神采奕奕、帥氣逼人、目光灼人的名偵探。多數時候,他是個風度翩翩(但這是當時中產階級的最基本要求)、身材矮小、四肢極不發達、擁有明晃晃的禿頂和啤酒肚的中老年退休警察。

而波羅推理故事引人入勝的地方,就是這樣一個油膩肥胖的小老頭,用嚴謹而理性的頭腦,將一些「看似合理」的東西推倒戳穿。而波羅的價值觀和信仰也是很明確的——法律、公理、正義,絕對不容侵犯。這非常重要——絕對不要以為波羅是一個以推理為樂的人,實際上,他很厭惡自己的工作,因為總是接觸到太多醜惡的人心。他的自我定位,其實是是現代文明社會的守護者。

這部分截圖,是英國人拍的電視電影版的東方快車謀殺案,私以為這段話非常符合波羅的價值觀

2 2017版的問題

有了上面的鋪墊,我們可以給2017版波羅設置幾個評價維度——

(1)人物形象契合度

(2)人物性格契合度

(3)故事線合理性

(4)推理合理性

(5)人物價值觀、人物心理與故事線配適度

我們一條一條來捋。

第一點,人物形象。

無需多言,直接看照——

嗯,居中他也是這幅模樣的。講道理,我還拿著約翰尼德普演的被害人定妝照比較了好久,然後對著演職員表確認了半天,才確定,這貨的確是波羅。

約翰尼德普演本劇中倒霉催被捅了12刀的死者;就鬍子而言,我更願意相信,這是波羅。

這種事吧,其實個人感受佔主導,畢竟阿婆也沒給波羅畫過畫像。但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我們來比較一下過去兩位東方快車謀殺案的波羅——

2010年版的大衛·蘇切特

1974年版的阿爾伯特·芬尼。值得一提的是,在許多原教旨主義波羅愛好者眼中,這貨是最佳波羅。

為了公平競爭,我們再放一張2017年版導演兼主角的劇照——

此處劇透,這裡,導演為了耍帥,特意安排自己中了一槍,然後拎著手槍走了出來= =

嗯。

你告訴我這是每天要在鬍子上塗二兩油的波羅!!!

你是生怕別人不知道你的鬍子是假的嗎!!!

而且你不知道波羅是從來不穿翻領襯衫的嗎!!!(故事發生在20世紀初,翻領襯衫是絕對的新潮事物,波羅作為平時生活在英國的比利時中老年人,穿翻領襯衫就像現在你看到一個老紳士穿套頭衛衣一樣)

領帶都歪到姥姥家去了!!!(這其實不要緊,但是特么最後還有一幕,他自己領帶歪的不成樣子,非要去糾正接他的英國小夥子領帶歪了)

的確,這部波羅,比此前的都要帥。

的確,你高大威猛身材矯健能跑能打(這裡不是比喻,這貨真的上演了兩場動作戲)。

可雖然你操著一口蹩腳的比利時腔英語,故作姿態的拎著手杖,可優雅這事兒吧,美國人,真心學不來。

況且,波羅從來都不是個帥哥。從來不是。他就是個自認優雅的油膩中年人而已。

這並非是一種原教旨主義的對演員形象的厭惡——

這並非是出於原教旨主義的對演員個人形象的挑剔——而是嚴重影響了波羅的個人魅力和表演張力,更影響劇情合理性。

一個人,能夠奮力揮舞拳頭,能夠從高處一躍而下,能夠在雪山懸崖上矯健奔跑,又高大帥氣,又膽大心細,又英俊瀟洒,又風度翩翩(導演自認),同時,還會推理(暫且說會吧)。這是什麼高大全的美國夢英雄人物紀錄片嗎?

請問導演,前面幾項,跟最後一件事,有什麼關係呢?這樣一個「人」的存在,又有什麼獨特的魅力可言呢?

這個時代,連超級英雄都要有膽小話多滿臉麻子脾氣不好的負面特點來平衡感官,一個本就是普通人的偵探,為何要搞得這麼尬?

這個逼裝的我給0分,裡面還加了點屎

無論是出於導演個人的自戀,亦或者是他壓根沒有理解波羅的人物特點,我們都要認識到——這貨不是波羅。形象上,完敗。

第二,波羅的性格。

這一點,要先說明——由於我只看了一遍電影,現在又沒有流出的資源,所以僅僅通過回憶來描述,可能出現錯誤,請各位海涵。

我的個人感覺是,滿分10分的話,打個5.9分吧,不及格。

對於大部分新觀眾來說,本作波羅的性格,比形象塑造的要好——但只能說學到了皮毛,沒有學到精髓。

所以你會一開始就看到,為了表現波羅的獨特趣味,波羅為了比較雞蛋的大小,反覆刁難送飯的小孩;

所以你會看到,導演理解到波羅性格的「強迫」,就是左腳踩了屎,右腳也要跟上踩一腳;

所以你會看到,為了體現波羅的古怪,本版本波羅雖然無比在意別人製造的噪音,自己卻肆無忌憚的看小說發出巨大的怪笑;

所以你更會看到,原作中波羅的幾次向上帝祈禱,改成了掏出導演「伏筆」(姑且這麼理解吧)的波羅「心上人」的照片不停瞻仰。

坦白說,這些地方在劇情中處理的還算可以,也並不惹人討厭——但顯然,你既然都在劇情里加了有色人種這麼具有時代精神的東西,那有何必用刁難未成年、踩大糞、怪笑這樣低級的做法,來體現人物性格呢?

而幾次情緒爆發——發現死者其實是阿姆斯特朗綁架案的元兇、逃犯卡塞蒂後,發現眾人和黛西·阿姆斯特朗的複雜關係後、最終揭曉答案時,導演的情緒控制力推動力都是非常棒的——我去看這部電影時,這幾個關鍵點,明顯影院里響起了一陣陣嘈雜的驚嘆,最後甚至有不少姑娘還哭了。到最後,導演安排波羅被這貨人所打動,改變了態度,放過了他們,皆大歡喜,影院里還頗有鬆了一口氣的喘氣聲。看起來,人物性格雖然不夠完善,但還是蠻豐滿的。

豐滿個屁啊!!!

如果沒有最後導演魚唇的亂改,這部電影還能打個6分7分鼓勵一下;這麼一改,性格完全不合理了,情節更不合理了。

不合理在哪?

往上看,看我最開始那段前一個版本的東方快車劇照截圖。

針對眾人的自我辯駁,波羅說了這樣一段話——

「你們這樣處置,豈不成了街頭的野蠻人。你們既當陪審團,又當劊子手,豈不是又回到了中世紀。法制的精神必須高於一切,因為如果法制一旦遭到破壞,整個社會,整個文明世界,將無處棲身。」

請問,那部偵探電影里,兇手沒有個苦大仇深的自白?

哪個推理小說里,兇手沒有一堆一堆理由和借口?

殺人沒有?殺了。

殺人犯法不?犯法。

所以你TM怎麼就被人一頓嘴炮就放過了還有了對人生的新認識?就因為他們人多啊??

這事如果是名偵探日本小學生乾的還有情可原,畢竟年輕嘛;波羅,一個久經考驗的警務工作者,一個見慣了事實醜惡的中年人,他怎麼可能因為這幾個人一頓痛陳革命家史,就被說服了?要知道,波羅的推理能力、洞察力,不是天頂星人給的,正是他的世界觀、價值觀、對世界的長期認識造成的啊。

倘若導演真的要推倒重來,那麼,之前勾勒的所有波羅的性格特徵,還有何意義?乾脆重新搞一個熱愛推理的同性戀大叔小鬍子風度翩翩有點超能力富有同情心養了只貓不是更好么!?

顯然,這種對人物的重新解構,對人物性格形象造成的影響,是毀滅性的。

其實,原作、此前的編劇,早就給了波羅最後的決定一系列合理的解釋——

首先是在一開始,波羅偵破了法國軍隊的一起內部案件。破案很成功,但卻導致犯罪嫌疑人當庭自殺。

在波羅的推理過後,嫌疑人拔槍自殺,血崩了波羅一臉

而後,護送波羅離開的小兵表示這不公平

此時,波羅雖然並非有情緒與立場上的波動,但其實也有些後悔——

這裡的波羅,語氣很生硬,但他雖然是在說服那個士兵,語言的內容,卻更像是在說服自己。

其次,在2010年版英劇的東方快車中,還有個情節也是波羅最後改變的推動(我忘記了,這個是不是原著里的,小說看的時間太久遠了記不太清)。

在伊斯坦布爾,波羅第一次遭遇英國軍官和瑪麗,是在石刑現場——一個懷上了別的男人孩子的當地婦女,即將被眾人砸死,瑪麗想救她但是沒有成功。波羅在遠處觀望,沒有台詞和行動。作為一個在當時世界觀設定,已經是非常具有開放性和多元化觀念的人物,波羅此時的內心,也是對所謂「正義」和公理,充滿了懷疑。而在此後的劇情中,瑪麗和波羅,還就此事進行了多次的,交流。

可以說,最後波羅放過他們的決定,是波羅的一種自我懷疑的表現,這是他稍有的內心信仰遭到質疑的事件。而最後,波羅的態度,是一種自我放逐的行為——這裡,跟劇情設置也是有關係的,波羅提出了兩種可能性,前者是被害人仇家追債,後者便是集體作案(這裡,本作劇情設計的及其差勁,等下再談);而波羅選擇相信前一種。

2010年版,最後波羅看向眾嫌疑人的表情

離開時候的神態

顯然,這裡,波羅選擇性的失明——他選擇無視自己找到的證據、這一車人和死者的關係,他並不知道自己做的是否正確,他很有可能是在自我厭棄的。

而很遺憾的是,這種複雜而真實的狀態,在本作中,都沒有。我們只能理解,導演為了帥,什麼都不要了。

接下來,是故事劇情的合理性。

其實,這一點想要搞砸,還是挺難的。畢竟阿婆原作光輝在此,本劇又是大牌卡司雲集。只要不作妖,故事不會不合理。

可是……導演偏偏要作妖。

實際上,導演作的妖,上面大多提到了。

比如,純粹為了顯示導演矯健身手的動作戲(其實導演這麼愛打,又改了這麼多情節,完全可以把黑斯廷斯上尉也放到東方快車上啊)。

把開場法國軍隊案件去掉,換了一個奇怪的教堂失竊案(完全不知道跟劇情有什麼聯繫,去掉也沒有任何問題)。

波羅完全沒有任何鋪墊,被兇手們嘴炮說服的轉折(我很懷疑是被他們打怕了)。

值得一提的是,把醫生換成了一個沒用的黑人。

重點在沒用。

本來,醫生是在推理前期,對波羅進行誤導的重要角色。

然而在這版里,醫生除了一開始驗屍以外,大部分時間都不知所蹤;最後卻殺出來,給了波羅一槍。還沒打死。

對了,導演還給他設計了一個「精英狙擊手」的人物背景。

以此來證明,他沒打死,所以他是好人。

嗯,政治正確,政治正確。

政治正確也要按基本法來啊!!!

總結來說,去掉導演胡編亂造的戲碼,劇情沒毛病。

然後我們來講,推理。

這是本作最讓人難以容忍的地方。

推理,0分。

哦不,應該說,這作波羅,就沒有推理。

真心講,其實看波羅,看阿加莎推理,什麼性格啊,外形啊,裝飾啊,細節啊,都可以忽略不計的,只要推理合理一切都沒毛病。

可如果推理有毛病,那就真沒救了。

由於我只看了一遍本作電影,也沒現場拍照,所以撿印象深刻的說——大家可以再去找。

特點是,本作的波羅,所有的推理,都是頭頂冒燈泡的靈光一閃式。

首先,波羅發現,死者是卡塞蒂,是結合了和死者生前的談話、燒焦字條上殘存文字、死者攜帶巨額現金綜合發現的;而本作中,變成了靈光一閃。

其次那個遺留在兇殺現場,綉著俄文字母「И」的手帕。

這是一個重要線索,也是困擾了波羅很久的問題。因為波羅一開始,把這個當成了英文字母「H」。在尋找「H」究竟是什麼的過程中,波羅逐步發現,車上眾人與阿姆斯特朗一家錯綜複雜的關係,最後推導出這是人家俄國公爵夫人老太太的名字。而這,是在波羅查看了所有人的護照以及被伯爵夫人女僕提醒以後推理而來;本作中,變成了靈光一閃突然發現。

另外,原本隨身攜帶巨款的卡塞蒂的巨款,也沒有出現,也就沒有了巨款消失的戲碼。這導致第一個結論變得完全不合理——本身就是圖財而來,卻並沒有錢可以圖。於是最後波羅朋友、東方快車董事先生都出來吐槽這完全不合理。

還有原本應該是男人打破卡塞蒂的懷錶並發出喊聲讓波羅以為卡塞蒂還活著,變成了女演員——本作波羅不僅腦子不好使耳朵也不太利索。

還有本來眾人是從隔壁房間小門魚貫而入進行殺人,也變成了儀式般的列車員叫門站在走廊里——波羅剛剛還醒了你們忘了??

以及本來應該是「暴風雪山莊」式的東方快車案件,一開始救援人員就來初除雪了,檢察官的兒子甚至還有機會逃跑——那警察為啥不來?而且謀變成開放的空間以後財害命兇手雪夜消失的說服力根本就沒有了嘛警察憑什麼相信波羅啊!?

如此種種,不勝枚舉。總之,導演一門心思想把波羅塑造成新時代美國普世價值觀下披著比利時紳士外衣的美國隊長,卻忘記了,捏人的時候,應該注入一點智商。

最後,我們來討論一下,人物價值觀、心理與故事線配適度的問題。

這看起來是一個主觀而無關緊要的問題,但事實上,卻能影響整個影片給人的印象。

從剛才的討論中,至少能夠得到一個結論——導演從自己的角度,去理解了波羅這個形象,然後為了實現他的個人趣味和理解角度,把波羅塑造成了一個性格有缺陷的完美現代美式主流價值觀(很可能有點白左)英雄人物。而由於表現力的問題,他身上的缺陷,並不足以增加個人魅力,反而很奇怪。同時,波羅的智力與推理水平嚴重降低。

而在心理層面上,你基本不會看到什麼演繹與表現力——最後的「說服」,真的是「說服」,完全沒有主人公心理波動的體現;故事進行中的發現,每一次都是在強行怒吼+咆哮;而每次發現每個兇手的個人真實身份,都會一臉確信的認定「這就是真兇」然後進行逼問,然後被打臉;最後得出結論,自己還要一臉」恍然大悟」。心理活動與情緒的描述,完全是被情節推動而進行,且進行的非常無力。

最終,擋上導演這張臉,換成金田一少年,也完全不會違和——畢竟故事本身並不需要導演的演繹就很完善。

但是……必須要實事求是的說,也正因如此,你很難說,這樣做不好。

對不熟悉

對不熟悉波羅人物背景的觀眾來說,認識一個老頭兒是不必要的,知道他如何推導也不是必須的;重要的是,在不足兩小時的影片過後,要讓他們將海報上一堆看起來都眼熟的臉與一堆完全不知道幹嘛的人物關係對應起來,才能去跟別人炫耀——「我今天看了一個非常燒腦的電影!」

其實,導演還是非常具有聰明才智的。他知道,觀眾需要的是這玩意——

人物關係圖,點看可以看大圖,慢慢看吧

大部分觀眾只想要知道,誰是誰的誰,怎麼殺的人,波羅最後把他們放了,就夠了。

所以,雜耍式的打鬥、沒有必要的對每一位嫌疑人的逼問和咆哮、嫌疑人們擺POSE般的自白,都成了必要的——不然沒辦法填充空洞的人物和電影時間。

總結起來,這部片子,是在用一個阿加莎波羅的故事,講一個美國英雄。它充滿了爆米花和可樂的味道,但非要把自己表現的富有格調。

3 值得稱道的地方/你可以為了這些去看

嗯,就算是一條內褲,一張衛生紙,也有它自己的價值,何況是一部波羅電影。

忽視傻乎乎的導演,眾演員的演技表現力,是有目共睹的。並且,在這種紛亂、錯綜複雜的人物關係中,各位演員居然互相保持表演力的同時不搶戲,不黑不吹,得給個好評。哦當然,這跟導演自己搶戲有很大關係。

其次,無論是1974年、還是2010年版的東方快車,以及英國人拍的一系列波羅電視電影,真·經費限制,場景、外景都比較弱。而這一部,你可以看到小亞細亞土耳其、東歐的風光景色,雖然這些景色跟故事也沒啥關係。

最後,不論怎麼說,這部電影,還是囫圇個兒全須全尾的把東方快車謀殺案,這樣一部經典的懸疑巨作,演出來了。即便瞎編亂造了許多東西,即便導演拚命搶戲,即便阿加莎的棺材板已經要壓不住了,不熟悉大偵探波羅的觀眾們,依然會為了這近一個世紀前的文學作品,報以驚嘆和深思。顯然這不是導演的功勞,但你不得不說,總得有人拍它。


這就是我對2017年版《東方快車謀殺案》的全部評價。

你想去看,沒人攔著你——只要你別以為,這就是大偵探波羅就好。

哦對,這導演野心還挺大,片尾自稱要拍尼羅河慘案。

講真,下面這老爺子還活著呢,導演你要不要考慮去禍害禍害福爾摩斯啊……


不論是改編再創作,還是場景的照搬呈現,都丟失了原著精髓。

&>&>&>&>&>&>&>&>&>&>&>

創新不當,復刻失常

2017版[東方快車謀殺案],主要還是一部名著改編電影。

它的好與壞,最終,還是相對原著而言——

那部推理名著的生命力,遠比改編而成的電影版,強太多。

如何將這部83年前的小說搬上今天的銀幕,比新舊版本的優劣對比更重要。

如此看來,這一次的改編,對原著中的亮點,形成了丟失與浪費。

其原因,一部分在於導演個人再創作,以及迎合時代趣味改編的扭曲。

另一部分,則是在重現原著的過程中,由於處理不當,造成的遺失。

原著的開場就告訴我們:它太適合拍成一部群戲了。

十幾個人物,從登程前到上車後,每個人的性格,生動活潑如畫。

這除了「阿婆」本身刻畫人物的功力所致,原著略顯歡快的基調,也鋪陳了背景:

阿加莎·克里斯蒂所代表的古典推理,氛圍多是輕鬆的。

死亡與偵破,更像是一場愉悅的解謎遊戲。

謀殺,在這裡似乎不存在現實生活中,與陀思妥耶夫斯基筆下的沉重意義。

但當這一版電影的氛圍,添加了些許現實主義的嚴肅後,味道就變了:

所有人,都沒那麼活潑了,表情個個凝重。

一大票演技派的表演,不得不綳著,難以更多發揮。

女傳教士歐爾森(佩內洛普·克魯茲 飾),沒有了原著的神經質與悲憫。

原著中熱情嘮叨掩人耳目的赫伯德太太(米歇爾·菲佛 飾),話也變少了。

美國偵探哈德曼(威廉·達福 飾)的偽裝身份,也從粗獷浮誇的推銷員,被改成了輕聲細語的教授。

大家都綳著的後果是,群戲毫無火花,沉悶不已。

再有爆發力,也必須熄滅。

相較於「東快十二人」個性的單薄,偵探波洛反而成了個性最鮮明的人物。

但這個波洛,其性格加以改編後,反而失卻了原著中的獨特魅力。

沒看過「波洛」的新觀眾而言,不需要又一個神經偵探,和福爾摩斯的模仿者。

而老觀眾、老讀者,也不認這位能打架、沒潔癖、強迫癌晚期的波洛。

而在故事的講法上,這一部,有著原著與1974版沒有的缺點:悶。

最沉悶之處在於,片中波洛向十二人逐個詢問供詞的段落。

儘管運用了平行剪輯,試圖加強一點刺激性,卻反而使條理明晰的原著,變得亂了。

這是媒介轉換的問題:

在小說中,十二份供詞,彼此交織,形成一個謎面,指向一個謎底。

謎面逐字逐句鋪開的過程,也是讀者與作者鬥智的開始。

這個過程在小說中極富吸引力,在電影中,則冗長難熬。

1974版里,西德尼·呂美特給出了一種處理方式:

遵照原著,嫌疑人一個個按照順序接受詢問並陳述,骨架不變。

而血肉的豐富,則交給了演員的表演。

無論勞倫·巴考爾還是肖恩·康納利,其個性鮮明的演繹,在毫不吝惜的鏡頭塑造下,得以充分展示。

不同的性格反差,足以造成一定刺激性。

可這一部不行。就像剛才說的,導演似乎想讓氛圍沉鬱起來,所有演員,必須綳著。

雖然對於這一部分有所精簡,但為了故事的成立,不能大改。

其長度,依然超出了觀眾忍耐的限度。

有1974版珠玉在前,同走復刻原著的路線,固然行不通。

但在改編經典的創新過程中,何處出新,如何出新,「肯爵」似乎考慮不夠周全。

文 | 冀翔


對於這樣一個廣為認知的故事,曾經有過一版堪稱經典的電影,故事其實不重要,觀眾看的是活兒,演員的表演,導演的功力。

電影一開場就給我不詳的預感,給波洛煮雞蛋,這可以讓觀眾很快了解這個人的特徵,然後是雙腳踩屎,再後面拐杖狙擊逃亡的疑犯,這一切都是在塑造波洛,完了波洛還和一名軍官來段對話總結一下前面戲份的中心思想,並為後面情節做點鋪墊,觀眾可以很輕鬆的認識波洛,這個波洛像一個好萊塢類型片中的英雄,而不是我們所熟悉的那個比利時小個子。

到了後面波洛在鐵路橋上追麥奎因,和醫生搏鬥,感覺這簡直就是小羅伯特唐尼版本的福爾摩斯,拍出了動作片的感覺。

電影中有一個放大的情節,就是波洛多次看他心愛女人的照片,但是電影看下來這對電影后續的發展作用也不大。

電影最後波洛的抉擇,導演花了心思,形式感很強,但是我們卻比較難感受到角色內心的矛盾。我印象比較深的是電視版,對波洛最後內心的掙扎著墨很多,雖然爭議不小,但是我認為方向卻是對的。

主角的設定出現偏差,一眾配角也沒有獲得足夠的空間展示自己。

阿加莎克里斯蒂最大的魅力就是,通過近乎拉家常似的劇情推進人物,我們認同的是人物性格和人性,而不是神探多麼高超的技巧。

而在場面上,導演很用力的那些長鏡頭也並不驚艷,反而讓人覺得看起來累。

客觀的講這部電影並不好拍,一方面珠玉在前,另一方面故事情節又流傳太廣,肯導演交出的這份答卷,我覺得他是及格的,但是絕對不令人滿意,算計太多,瀟洒不足。

最後感性一點,這部電影時而讓人感到犯困,但又有差點哭出來的時候,這是最直接的觀影反應。


上了火車的傑克船長,這回沒躲過老仇家的追殺,早早在劇組殺青。直到變成屍體,都還下意識覺得這貨手上會夾著一枚金幣,突然跳起來說:女士們先生們,你們將永遠記住這一天,因為你們差點兒就捅死了傑克.斯派洛船長。

1974版本的女傳教士一角,贏得了當年的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直到影片結束我都沒認出來那就是大美人英格麗褒曼。2017版的這個角色,花落同樣拿過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的西班牙大美女佩內洛普,也就是《加勒比海盜4》里中的傑克船長老情人(她現實中的老公則是第五部的反派),可惜在這一版中存在感太低,不然她捅約翰尼德普那一刀的時候應該會很有意思。

到了2017年,《東方快車謀殺案》的又一部電影版,可以發揮的空間已經相當之少,屬於認真拍,觀眾也容易不買賬的情況。在已經熟稔案件走向與謎底的前提下,影片的看點主要就在於導演如何拍攝呈現這個故事,如何調度敘事,以及一種角色的表演。

12個嫌疑人都是兇手的好處在於,各個角色的戲份不會為了單純煙霧彈而浪費了一些篇幅,每個角色都需要圍繞著主線塑造,群戲的發揮空間,想必也是《東方快車謀殺案》能被屢次重演的一個原因。

2017版本的演員陣容同樣星光閃爍,西班牙影后佩內洛普,M女士朱迪.丹奇,第一任貓女米歇爾·菲佛米歇爾,新星戰女主黛茜·雷德利,反派老戲骨威廉.達福,最大名遠揚的還是約翰尼.德普……扮演死者雷切特,阿姆斯特朗慘案的真兇卡塞蒂。

2017版本的演員陣容同樣星光閃爍,西班牙影后佩內洛普,M女士朱迪.丹奇,第一任貓女米歇爾·菲佛米歇爾,新星戰女主黛茜·雷德利,反派老戲骨威廉.達福,最大名遠揚的還是約翰尼.德普……扮演死者雷切特,阿姆斯特朗慘案的真兇卡塞蒂。

除了老貓女扮演的阿姆斯特朗夫人的母親,整個計劃的牽頭組織者,其餘角色在這一次的安排調度中都沒太多發揮的餘地。導演給各個人物的增加了一些人設,諸如列車董事布克成了年輕的花花公子,伯爵夫人是一言不合就要揍人的暴力狂……但這些細節也並沒有在後續查案中得到運用。

至於導演肯尼斯.布拉納自己扮演的大偵探波洛,不知道是不是受《神探夏洛克》影響,混進了一點卷福和潮爺華生的氣質,推理也是各種玄乎的看一眼就知道怎麼回事,相比通過詳實的對話,利用嚴密的邏輯和知識,去捕捉信息中的蛛絲馬跡。這樣的推理多少有點輕飄。

這哥們最近的存在感也不低,之前在《敦刻爾克》里扮演英軍指揮官,同檔期的《雷神》系列,第一部的導演就是他。

此番翻拍的《東方快車謀殺案》,在美術風格上有些靠近《布達佩斯大飯店》中復古精緻的冬日氛圍,同時加強了喜劇元素,在詢問各位乘客的查案環節,對順序做了調整,將其平行剪輯,加快節奏,並非在車廂之外,把部分問話的地點搬到了車廂外,期間發生了兩場比較畫蛇添足的小型動作戲,這都算是出於現代觀影習慣的改動。

直到最後的揭秘,電影讓所有人都走出車廂,在漆黑的隧道口前擺一張長桌,十二名乘客齊聚,呈《最後的晚餐》之態。晶瑩白雪與幽深黑洞之間,昏黃的燈火下,十二名裝作互不認識的兇手,畫面拍得雖然挺看好的,可作為一部列車密室電影,總覺得這個走出車廂,不是一個特別理想的做法。感覺有點像是為了實現對應《最後的晚餐》的鏡頭,但車廂太小拍不出來,而做的這個選擇。

1976年版本,12名兇手與12人陪審團制度有明確的對應關係,因為法律程序制裁不了真兇,所以引發了相應的復仇犯罪。新版的《最後的晚餐》就比較像是把十二乘客和十二門徒對起來,但既然如此,或許可以把指向再弄得清晰一點,誰是耶穌,誰是猶大,而且現場加上列車董事,其實有14個人……

反倒是全片最需要儀式感的處刑部分,偏偏沒有像前兩作那樣魚貫而入,一人一刀,居然是在閃回中亂刀捅死,這是新版處理最差的地方。

嫌疑人全是兇手的創意一出,後來者再使用都只能打上借用致敬的旗號,基本上也不可能做出變體。1976版直接了當地讓波洛和列車懂事高舉人性的火炬,溫暖大結局。2010年版本另闢蹊徑深化了波洛的內心原則衝突,還增加乘客中的軍人想殺人滅口的黑暗戲碼。

2017版相對摺中而模糊,不想和兩位前輩一樣,於是選擇了賦予一些宗教儀式感,來做升華,但波洛還給了乘客們一把沒子彈的槍做人性測試,因為主謀選擇自己承擔責任,開槍自殺,所以波洛放過了乘客們。

大致上,新版的落點是在希望12名兇手在復仇成功之後,能獲得心靈上的安寧,讓這場私刑謀殺成為過去慘劇的葬禮。莎劇導演出身的布拉納版波洛,最後也用優美的詠嘆調台詞為這樁案件。精美,不溫不火,這大概也就是全片的氣質。

為東方快車殺人事件結案之後,波洛又接到了一樁來自埃及的案件,《尼羅河上的慘案》也許也在翻拍的路上。

雖然這個故事已經翻拍了很多次,但我還是很想看到中國什麼時候也能用民國背景拍一版,拉一幫正經演員來過過癮,波洛可以找宋慈提刑或者達康書記,壞人死者雷切特就要找馮遠征,女傳教士找梅婷……

完整版原文請戳鏈接,也歡迎關注我的訂閱號【gbs8850】

《東方快車謀殺案2017》.女士們先生們,你們將永遠記住這一天,你們捅死了傑克.斯派洛船長


昨天,我和鄉親們去看新版《東方快車謀殺案》。

才幾分鐘,就有人哈欠連天,昏昏欲睡了。

我覺得,我們的某些同志要反思,為啥看個電影都要打瞌睡?是熬夜了?飯沒吃飽?還是咋滴?

同時也要看清,這部電影本身也存在很大問題。

目前,它的豆瓣評分只有7.1。

Imdb才6.7。

爛番茄好評度也不行,59%,番茄都變綠葉了。

可以這麼說,新版《東方快車謀殺案》是一部平庸的電影。

有人可能要問,它哪裡平庸了?我看著還行啊。

我說不對,一部翻拍片不能只是「還行」,而必須有創新意識。不管是藝術手法、主題思想,一句話,你要有新東西。

你比方說《大話西遊》,就破天荒地加入了孫悟空的愛情故事,通過孫悟空放下愛情,來襯托西天取經的偉大。

《蝙蝠俠:黑暗騎士》,把犯罪片元素引入超級英雄片,探討英雄有沒有權力動私刑。

這樣的翻拍就不平庸,因為它有創新意識。

而《東方快車謀殺案》除了畫面、特技有創新,藝術上、思想上,走得還是老一套。

我先給大家簡單講講這個故事。

PS:下邊是劇透

就說這個大偵探波洛,從伊斯坦布爾搭火車回倫敦。

路上大雪封山,火車出軌。

這時,軟卧車廂有個叫雷切特的被人謀殺了,而且身中十二刀,死狀恐怖。

波洛調查後發現,死者真名不叫雷切特,而叫卡塞蒂,是一起曾經轟動全國的綁架案的兇手。

當時,他在紐約長島綁架了一個3歲的兒童,拿到贖金後又殘忍撕票。

結果引發一系列悲劇——

先是孩子他媽身懷六甲,聽到消息後早產,母子倆都沒保住。

然後孩子他爸想不通,舉槍自殺了。

這還沒完,家裡的保姆被懷疑是同謀,一咬牙,跳窗自盡。

而這個卡塞蒂,手上五條人命,最後卻鑽了法律的空子,帶著錢逃之夭夭了。

簡直天理難容!

那麼,到底誰殺了卡塞蒂呢?

經過調查詢問,波洛發現兇手不是一個人,而是和死者同車廂的十二名乘客。

他們要麼是阿姆斯特朗的親人,要麼是朋友。於是,聯手弄死了卡塞蒂,為阿姆斯特朗家報了仇。

而波洛因為沒證據,同時也覺得這事合乎人情,就放了他們一馬,沒告訴警察真相。

總之,故事就是這樣,你別覺得簡單,它是「偵探小說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代表作,加上這回,一共被改編了五次。

而為什麼我說新版沒創新?因為它的每個亮點,和老版比都沒啥了不起。

你比方說人物塑造,就差很多。

你可能又要說,演員演得挺好啊,咋就差了?

我說,演的是不錯,但和1974版比,不值一提。

1974版《東方快車謀殺案》最大的亮點,就是演員對人物的塑造。

記得年輕時看《佳片有約》,有一期就放這個《東方快車謀殺案》,主持人說它最大的特色,是每個嫌疑人被詢問時的反應——

千奇百怪、惟妙惟肖,讓人無法忘懷。

比如俄國公主,新版就是個普通老太太,說話走路都挺利索。

而老版俄國公主簡直是個老妖婆,言語傲慢,兩眼無神,像一具行屍走肉。

波洛過來問她,她正閉著眼睛聽僕人念詩,鏡頭划過她的勳章、舊照片。

這箇舊統治階級形象,被塑造得盛氣凌人,神秘莫測,比新版豐富多了。

還有傳教士,新版不就是湯姆·克魯斯的前女友客串了一把,念了幾句台詞嗎?

而老版呢,英格麗·鮑曼塑造了一個扭扭捏捏、心裡還裝著事兒的傳教士。

一個背影,滿坑滿谷的害羞。

刻意迴避的眼神,顯露她心裡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這個角色,最終讓鮑曼拿了奧斯卡最佳女配角。豆瓣網友普遍表示:演得好,根本看不出這是美麗的英格麗·鮑曼。

除此以外,還有一些別出心裁的設計,讓原本單薄的人物,變得豐滿立體。

比如寡婦琳達·雅頓。米歇爾·菲弗除了「風韻猶存」,沒演出別的特色。

而老版,則突出了她愛絮叨,人見人躲的特點。

以至於波洛問她話時,得使勁搶話頭,要是被她搶了話頭,那可就收不住了。

還有家庭教師瑪麗·德本漢

新版中她和波洛有多次談話,是個重要角色,但演員除了好看、腦門兒大,沒啥特點。

而老版中,這個角色的戲份被壓縮,發揮空間小。

可波洛要單獨問她話時,她卻用一個小動作成功「搶戲」——

向情人眨眼,暗示他「放心」。

電影結尾,十二名乘客一一敬酒道別,輪到德本漢時,她還不忘眨一下。

一個嫵媚、聰明的女性形象,就這麼出來了。

這些獨特的設計和表演,讓1974版《東方快車謀殺案》成為群像戲經典

除了演員的發揮,導演西德尼·呂美特也功不可沒。

要知道,西德尼·呂美特最擅長封閉空間群像戲。

代表作《十二怒漢》,講12個陪審團成員,在一間小屋裡,爭論一個涉嫌殺父的男孩是否有罪。

短短96分鐘,他用精妙的細節,把這12人的性格、對嫌疑人態度的轉變,刻畫得入木三分。

而《東方快車謀殺案》正是貫徹發揚了這一理念,才成就了又一個經典。

可新版呢,說起來都是老戲骨、演技派,但塑造人物一點不認真,觀眾只能通過長相記住角色。

再加上人多,名字又都是英語,你說觀眾能不睡著嗎?

當然,1974版也不是完美的,它有個缺陷,就是思想不端正。

什麼意思呢?

卡塞蒂雖然罪大惡極,但這12人,你沒有權力殺死他。這場謀殺是替天行道,但同時也是違法的。

可電影中,波洛查明真相後,毫不猶豫地選擇了隱瞞。

緊接著,就坐到12人中,成了他們的「一份子」。

把人情看得比法律重,這顯然不符合「法治社會」的核心理念。

所幸,這個缺陷在2010版得到了修正。

它的重點,正是要探討什麼是真正的公平正義。

電影一開始,就有人拿人情質疑波洛的公正。

當時在兇案現場,波洛指出了嫌犯——一名軍人(沒交待具體案情)。

這軍人覺得沒臉見人,於是拔槍自盡了。

隨後在一條船上,另一個軍人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恕我多言,先生,我認為他因為一個錯誤而落得那樣慘重的下場,是不公正的。

除此以外,還探討個體力量在面對群體暴力時的渺小。

比如在伊斯坦布爾,一個出軌婦女被人拿石頭砸。波洛看見了卻無能為力。

面對殘忍的謀殺,波洛態度也非常明確:

法治必須高於一切,即便有失公允,也應該充實信念,使其歷久彌堅。

可最後,個體的力量仍然屈服於群體。

這些矛盾,直到今天仍然值得我們思考,整部片子也透著一股悲傷,看得人心裡拔涼拔涼的。

而這,正是2010版的優秀之處。

新版呢,主題思想還是那個,但它就不肯有話直說,而是遮遮掩掩,用一些含沙射影的比喻或台詞表達。

比如波洛吃蛋,只吃兩個一樣大的,吃之前,要先拿餐具比著,像操縱「正義的天平」。

再比如,他很在意平衡感,左腳踩了牛糞,一定要右腳也踩上才甘心。

用這種含沙射影的方式,表達他對待公正,容不下一點沙子。

當他知道真相,他也不有話直說,而是抱怨——

我的世界非黑即白,沒有灰色地帶,直到你們出現。

要我說,一個信仰邏輯的人,不能說這種軟弱的話。

因為世間沒那麼多非黑即白,大多都是灰色地帶。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就是了,抱怨啥用沒有!

所以我們的同志,一定不能學他!

當然,你要說這部電影沒一點創新,那是胡說,最起碼畫面更好看了,特效也更多了。

過去的版本,場景只有狹小的車廂。

而現在,有伊斯坦布爾的全景。

有雪地裡邊喝茶邊詢問。

甚至還有追逐和雪崩這種動作戲、大場面。

最後揭露真相,也換成了影評人津津樂道的戲劇范兒,和什麼最後的晚餐。

但說實話,這都是水漲船高的事,不叫創新。好比過去的豬200斤算肥了,現在沒個300斤,你好意思拉去賣?

技術進步了、人民富裕了,場景當然更豐富。

而且那個「最後的晚餐」式構圖,在我看來沒啥創意,我這有一籮筐——

《守望者》

《大偵探福爾摩斯》

《小時代》

《最愛》

會議照

是不是沒啥了不起?

總之,新版《東方快車謀殺案》是一部平庸的電影,我作為村長,有必要告誡大家——

創新,是電影藝術發展的生命力,尤其是翻拍片,一定要實幹加巧幹,把探索新思想、新角度放在第一位。

就好比我,一樣是文藝,別人都搞二人轉,我偏搞電影。

我今天帶大家看電影、評電影,將來還要自己拍電影。

這樣,咱農村文化建設才能切實地搞起來。

謝謝大家。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電影老村長


一個小時前看完了首映,相當失望。不喜歡新版波洛的人設,簡直就是低配版福爾摩斯,玄學之眼還有武打能力?不知道為什麼還突出了搞怪和貪吃?完全不是那個古怪虛榮但能夠優雅地運籌帷幄之中的老頭子。還有幾個上帝視角和偷窺的拍攝視角,不僅沒有為觀眾營造出設身處地的感覺,還讓人看不清犯罪現場的細節,與人物和故事產生了疏離感。而且覺得導演(同時也是主演)根本沒有拍攝懸疑片和犯罪片的經驗,對於人物眾多,線索繁雜的命案講述毫無頭緒,沒有重點,亂七八糟。如果沒有看過原著,你根本搞不清楚這一大堆細枝末節是怎麼推動推理進程的,或者說,你根本不知道波洛是在推理!幾個靈光乍現後就開始肆意喊叫逼問乘客,沒有深思熟慮也沒有風度,拍成了紐約警察的審訊了,辜負了開場英國軍官的一通吹捧。最反感的是莫名其妙的改編加戲,什麼橋下逃亡,什麼車廂槍擊,什麼後背中刀,種族問題……?基本都是在拋棄原著後劇情無力繼續的情況下強行進行的彌補,本來十二個人的串供互相掩護包庇變成了個個孤立,強行扛起全部罪責。也許太過強調演技,妄圖僅靠演技演繹情節曲折豐滿的故事,再加上點炫酷的布景吸引眼球,本末倒置,遠沒有電視電影版本的老練流暢。而且人物塑造得很古怪……吸毒的舞蹈演員伯爵夫婦……?而且完全沒有突出人物形象,好幾個人物簡直無關痛癢,除了插上一刀以外。

最後請求放過尼羅河上的慘案,波洛還沒上船就已經死了人,不知道能改成什麼樣。


【含劇透,慎點】

在貪婪面前,罪惡往往比善良更容易。

對於一個不是推理迷的我來說,觸動最大的就是結尾那句——「這個世界不平衡,我接受這個世界有那麼一點不平衡」

這個片子如果當文藝片看的話感受可能會更好一些,一個院線電影,前半部分除了前五分鐘偵探埋了個小帥之外,都是對後半部分高潮的鋪墊。可能因為我昨天也是太困,到船長死之前整個人都在大場景小場景的切換中「迷醉」的要睡著了…

總覺得人編出來的故事再回去找bug的行為有點奇怪,所以看推理劇有天然的全盤接受的習慣,所以對推理過程是否精妙沒有任何專業的發言權。

最震撼的地方是在劇情的設定上,兩年前的慘劇導致了「十幾個靈魂的破碎、扭曲」讓我人沉重。無辜的人死去,導致更多無辜的人活在沉重的悲傷里。

以暴制暴,每個人插下手中最解脫的一刀。

是解脫,只要那個惡魔不死,每個活著的靈魂都在遭受煎熬。

車上的人們殺人的惡意源於什麼,源於善良。這是讓人最悲痛的地方,當用合理的手段無法贏得正義,逼入絕境的善良會演化成更沉重的惡意。

偵探說:「這個案件讓我知道了世界上會有不平衡。」

拿真心示人後得到的確是惡意的傷害,這是很多悲劇的開端。人們變得吃驚、心痛、失望、疑惑、憤恨、厭世,然後學會惡意,為了自保選擇冷漠甚至傷害別人。

經歷的事情越多,這樣不平衡的感覺會越來越強烈,不僅是自己身邊,社會事件引發的民憤也通常是因為這樣的不平衡感。

善良明明是比邪惡更高貴的品格,但為什麼二者相撞,往往都是善良受到傷害。所以,在善良的同時,我們是不是還需要可以保護善良的鎧甲。

有如美麗的公主身邊,總會有忠心的騎士。

大多數人生而善良,而智慧的善良,是見過世間滄桑,走過黑暗冰涼,還依然可以寬容溫暖的看待這個世界。

保持善良,警惕惡意,我也有使用惡意的能力,但不輕易使用。

列車上的人們選擇了使用,而看透真相的偵探將判斷對錯的權利保留給了自己的道德。

電影最後那把沒有子彈的搶是人們獲得重生的鑰匙,人們知道這是犯罪,也準備在為這場報復付出,媽媽將手槍指向了自己。他們心中有愛,只是將仇恨單點的指向了原本的罪惡,偵探最後選擇隱瞞,是凌駕在法律更高層面上良知的勝利。

但看到偵探最後的選擇,我還是無法評斷他的對錯。

我問朋友:「偵探的價值應該是發現真相,但他有權審判么?」

朋友:「那不是他覺得他們可以被原諒么?」

我:「那國內的電影肯定不讓這麼演。」

朋友:「那肯定。」

emmmm…………


對於受過英國正統戲劇訓練的那些藝術工作者,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作品一直是取之不盡的寶藏。她於1976年去世,但至今都有數量眾多的忠實讀者,這些人親切地稱她為「阿婆」。在吉尼斯世界紀錄里,克里斯蒂女士是歷史上最暢銷的作家,被公認為「偵探小說皇后」。其中《牧師公館謀殺案》、《東方快車謀殺案》、《三幕悲劇》、《尼羅河上的慘案》、《陽光下的罪惡》、《無人生還》、《畸形屋》、《怪鍾疑案》最為膾炙人口,保質期都很長。

阿婆著作等身,幾乎每一部作品都可稱之為人類文學的瑰寶。自然,根據這些小說改編的舞台劇、廣播劇和影視作品也是汗牛充棟。今年,我們將在大銀幕上第五次看到名偵探赫丘里·波洛登上那節承載罪惡與死亡的加萊車廂,捲入那起背景複雜、拷問人性的謀殺事件。

由肯尼斯·布拉納指導的新版《東方快車謀殺案》,與之前幾個版本一樣,也彙集了當今影壇炙手可熱的十幾位明星:英國「莎翁劇王子」肯尼斯不僅擔任導演,同時親自扮演波洛一角;依靠《星球大戰》成名的黛西·雷德利出演瑪麗·德本漢女士;曾在蒂姆·波頓版《蝙蝠俠》中化身貓女的米歇爾·菲弗飾演赫伯德夫人,是案件關鍵人物;英國老戲骨朱迪·丹奇詮釋沙皇俄國公主卓戈米羅夫,在故事中深不可測;獲得兩次艾美獎的德里克·雅各比出演管家愛德華;西班牙女神佩妮洛普·克魯茲飾演葛麗泰·奧爾森;威廉·達福扮演美國偵探哈德曼;英國皇家芭蕾舞團首席舞者謝爾蓋·普諾寧飾演暴躁的安卓尼伯爵;當然,還有性格偶像約翰尼·德普,在本片中「客串」了富豪雷切特一角。

阿婆的探案故事,大概是少有的在知道案件真相後,還能常看常新的作品。因此許多導演並不忌諱推理類故事「一次性觀賞」的束縛,都試圖用自己的角度去探索改編的可能性。因為這種雋永的價值,即便我們可能已經看過前幾版的《東方快車謀殺案》,今年的肯尼斯版仍然有一定的期待值。

本作的前四版銀幕作品,分別是西德尼·呂美特指導,阿爾伯特·芬尼、英格麗·褒曼、勞倫·白考爾、馬丁·鮑爾薩姆、肖恩·康納利共同出演的1974年版;卡爾·申克爾指導,阿爾弗雷德·莫里納主演的2001版;菲利普·馬丁指導,大衛·蘇切特、傑西卡·查斯坦等主演的2010版單元劇;以及河野圭太指導,二宮和也、松島菜菜子、佐藤浩市出演的2015年日版迷你劇。幾個版本在各自領域都算得上星光熠熠,然而質量參差不齊。

2010年版《東方快車謀殺案》

其中最有名的是74版和10版。西德尼·呂美特以非常濃烈的舞台劇方式呈現了這起案件,芬尼的波洛顯得開朗而自信,說話抑揚頓挫,呈現了對比利時人完美的古典式演繹。影片對鏡頭的運用非常克制,調度中規中矩。唯有重現雷切特被害的場景頗具感染力:幽藍的光線,襯著兇手模糊的面容,塑造了一種宗教受難般的景觀和強烈的儀式感,顯得絕望而驚悚。其他部分的劇力幾乎靠著十幾位明星的出色表演撐起,最亮眼的當屬英格麗·褒曼。當時年近花甲的她,用出色的念白和無與倫比的情緒表達,贏得了第47屆奧斯卡最佳女配角一獎。

74版中的英格麗·褒曼

2010版的《東方快車謀殺案》,則更加符合現代觀眾的審美趣味。緊張激烈的配樂,豐富的景別轉換,最大化地呈現了逼仄車廂內的懸疑氛圍。此片是大衛·蘇切特「大偵探波洛」系列劇的其中一集,90分鐘的片長令影片的敘事節奏非常明快,毫不拖泥帶水。案件的推進速度錯落有致,線索的交疊也相當清晰,是其他版本比不上的優點。祛除了舞台式的表現,影片流露出一種通俗推理劇的氣質,觀賞性極強。

對於殺人場景的刻畫,此版不再有宗教般的受難和儀式感,而是在高照度光線下,直接拍攝兇手行刺的過程。刀刀入肉,復仇的怒火被直白展現,揭示了人性盡失的時刻那種無法直視的暴烈和殘忍。

影片最大的亮點是對主角的「二次創作」。堅守司法正義的偵探波洛,在面對動機如此複雜的謀殺案件時,陷入了法律與道德的雙重困境,不得不重新審視公平與正義的意義。影片中經歷過大風大浪,面對了無數血腥案件的波洛,顯得老邁而疲憊。在面對兇手的質問和反駁時,信念也產生了根本的動搖。結尾在蒼白的雪地中,波洛緊握十字架,表情痛苦而悲涼,試圖遠離東方快車上發生的無法被審判的罪惡,形象異常孤獨。這是對原文本非常成功的一次延展。

大衛·蘇切特版波洛

《東方快車謀殺案》本質上便是對法律公正與現實罪惡二者的探討,體現出強有力的思辨性。它拋給我們一個無法做出解答的問題,即:文明人以正義之名對惡人施行法外裁決,是否應當得到理解與原諒,甚至是法律和道德的支持。本質上,這與當今那些超級英雄電影所蘊含的主題別無二致,卻是以一種更嚴肅、更細膩的方式去表達,不受娛樂屬性的干擾,於是更能引人深思。正是這種深刻的精神內核,使其故事魅力能夠如此經久不衰。

肯尼斯·布拉納也算是英國老牌導演了,曾指導過新版《足跡》、《雷神》、《一觸即發》、《灰姑娘》等數部作品。這些電影的背後,都是由哈里斯·傑姆巴盧克斯擔當攝影的,二者的合作可謂親密無間。去年頗受好評的《天空之眼》,攝影師也是哈里斯。而這次的《東方快車謀殺案》,最大的看點自然而然就是攝影了。

在主題深度沒有太多可挖掘空間的情形下,布拉納和哈里斯明顯將重點放在了視覺上。這次的鏡頭調度比前幾版都要豐富。開篇登車的一組長鏡頭,運用插件視角,透過列車車窗,橫移跟隨波洛探長,幾乎與所有關鍵人物打了個照面,每個人見到他的反應都不甚相同。視聽語言中的暗示不言而喻。而片中幾次利用畫外元素,以及上帝視角的適時出現,也暗含了某種人物之上的審視。

攝影充分運用了縱深空間。加萊車廂狹長的過道,在明暗交替中,揭示了人物無法逃避的宿命。正如片中波洛所說,殺過人的人,靈魂將不再完整。因此,影片中的幾次群像構圖都是失衡的,特寫與中近景的交替,不同角度的對照,以各種方式去刻畫角色的殘缺感。

對於車外場景,影片利用特效和奇觀鏡頭變著花樣地渲染,也確實帶來了一定視覺上的新鮮感。冰天雪地的溫科夫齊(克羅埃西亞東部),代表冰冷工業機器的東方快車在此擱淺,與此同時罪惡也被一併釋放。嚴酷的景觀不僅揭示了工業社會對文明與人性的侵蝕,也渲染了整個車廂乘客被捆綁的命運。

這次的謀殺場景,以斜角鏡頭和黑白畫面的方式,配上哀傷的鋼琴曲,突出了復仇得逞後,那種更加巨大的悲涼與痛苦。影片沒有直接拍攝行刺的畫面,鏡頭一直聚焦在兇手的面孔。不穩定的構圖對兇手表情的集中展現,再次彰顯了罪惡對靈魂不可修復的傷害。

五個版本的《東方快車謀殺案》,在真相揭曉的高潮部分都表現得非常有力。肯尼斯·布拉納同樣做的也很不錯。這次最後的審問場景,被搬到了車廂外,在一處黑漆漆的隧道前。乘客的群像以一種肅穆的面貌凝視觀眾。油畫般的影像頗似《最後的晚餐》,每個人面對命運的審判,顯得麻木而平靜。

相比於視覺上的大膽營造,影片的其他部分則顯得非常平庸。肯尼斯似乎在74版和10版之間選取了一條折中的路線,沒有太過沉溺於舞台化的表達,也拋棄了故事內核的思辨性。波洛在結尾對兇手的質問是壓倒性的,對方毫無還手之力,這也就失去了2010版那種對峙的張力。

除此之外,這一版的《東方快車謀殺案》不可避免地加重了娛樂元素。肯尼斯版的波洛應該是銀幕上最帥的一版了,但這次的鬍子造型非常誇張,笑聲也更具魔性,潔癖性格也被放大。影片還在開頭和中間也用了兩場動作戲作為調劑。但這些無論對阿婆的讀者來說,還是對不熟悉故事的觀眾而言,幾乎都是費力不討好的處理,無法彌補故事前半程的溫吞和沉悶。

因此,本片目前在IMDB上的評分並不高,爛番茄的媒體評分也將將及格。但這究竟是阿婆的翻新之作,而且看結尾的樣子,搞不好還會繼續拍《尼羅河上的慘案》。如果你對攝影抱有期待的話,不妨一看。


《東方快車謀殺案》改編自阿加莎的小說,是她波洛系列裡最有名的一部。小說發表於1934年。

阿加莎的靈感來源於一個真實的案件。1932年美國第一個飛躍大西洋的飛行員林德博格20個月的孩子被綁架。

雖然按照要求交付了五萬美元的贖金,但11天後,孩子的屍體還是在家附近的灌木叢里被發現。

在調查過程中,有人自證了清白,如保姆。有人閉口不言而選擇自殺,如女傭。

4年後,紐約的一個木匠,雖然自鳴冤枉,但還是因為綁架謀殺的罪名而被送上了電椅。

但關於此事的波瀾,遠沒有就此停止。在後來的民間傳說里,陸續有人被各種蛛絲馬跡證明為兇手,木匠的妻子也至死都在為夫喊冤。

此事被美國司法界定為「世紀犯罪」。

作為一部推理派小說的標誌性作品,《東方快車謀殺案》多次改編為電影、電視劇、舞台劇,2016年甚至還改編為電子遊戲。

電影改編中,最有名的就是1974年的版本,聚集了如英格麗·褒曼、勞倫·白考爾、肖恩·康納利等神一般的人物

「東方快車21點整,從一號站台發車,途經烏尊克普呂、貝爾格萊德、威尼斯、米蘭、洛桑、巴塞爾、巴黎、加來,最後轉接渡輪到倫敦」。是一趟豪華列車。

新版《東方快車謀殺案》陣容仍然令人咋舌,約翰尼·德普、朱迪·丹奇、米歇爾·菲佛、佩尼洛普·克魯茲等等。但主演波洛的則是該片導演肯尼斯·布拉納,勇敢地佔據了爛片三原則的第一條,自導自演。

一般而言,翻拍最重要的一個任務就是現代化改造。

推陳出新需要知道,推掉什麼陳,推出什麼新。

有的改動很有必要,如為了政治正確而進行的細節再處理

老版本中,12位乘客都是白人。新版里出現了黑人、猶太人。

也將老版本里英格麗·褒曼飾演的奧爾森小姐的一句話去掉了,那句話是,「我生來愚鈍,所以我去非洲從事傳教活動,去教那些腦筋比我更慢的棕色小孩。」

有些改動就很二逼。如敘事視角的偏移。

1974年版本是以事件為敘述點,而新版本的敘事重心落在了波洛身上。

在1974年的版本里,影片開頭就用報紙的形式,對那場世紀犯罪的綁架案做了還原。這個還原還有另一個作用就是引出後來車上的人物。

而新版本則將老版本里軍官送行波洛時的隻言片語進行了還原,為的是牽引出波洛這個人物。最後案件落在綁架案時,顯得非常浮誇神棍。

還有一處改動就是波洛的鬍子。其誇張,讓1974年的版本都望塵莫及。

這個肥大的鬍子,是這部影片世界觀的一個集中體現。到了誇張到和生活陌生到拒絕的地步。

1974年版波洛的鬍子是有特點,但在生活自理的框架之內。

影片中讓人記憶深刻的也是性質類似的生活場景,如肖恩·康納利飾演的阿波斯諾上校提著行李,需要驅趕路上的羊群,才能到達車站。

如火車站上賣地毯的、賣水果的、賣招財佛像的,賣聖奧古斯丁的幸運牙齒的,蜂擁而來的乞討者等等,人聲鼎沸、人流舒捲,布滿了世俗的煙火氣。

上了車就是另一個上等人的世界,精緻、造作、勾心鬥角又歌舞昇平。

也如作為一部蒸汽機車,東方快車填煤以及穿行在土耳其大地上的畫面。如今看來,堪稱史書的紀錄作用。

新版的火車太新太現代化,像是從某個卡通電影里穿越來的。

就連經過的景物,也是電腦特效處理後的,努著力讓人驚嘆於壯美,可那些軟體集成後的物體毫無生命力,更遑論時代感了。

新版中火車的餐廳,竟然也是現代客廳的布局,而不是那個時代的樣子。

主創們真的不知道嗎,這種翻拍作品,意識越新越好,而服化道越舊越好。

觀眾在觀看電影,也是在感受電影。意識,儘可能地貼近現代思維。景物,儘可能地貼近那個時代的真實。

這是功底之能,更是敬畏之心。

新版《東方快車謀殺案》做了一個近乎於完美的反面教材。

最嚴重的是,即便裝置了浮誇的鬍子,導演肯尼斯·布拉納還是無法理解波洛,甚至做出了許多違反推理派的設定。

如開始時候對那位軍官的審判,他把拐杖插在了牆上,後來軍官豕突狼奔時,正面撞擊而翻倒。

甚至還出現了波洛追蹤、搏鬥的畫面。

這是對推理派的人格侮辱。

推理派只玩頭腦,不動手動腳。

影片最後,還玩了一個更愚蠢更露餡的梗,說去尼羅河,暗示波洛另一個著名事件——《尼羅河慘案》。

波洛是一個懶惰型偵探,他只是在遊玩的時候碰上才出手,而不是案發後,趕過去偵破,那是福爾摩斯,不是波洛。

肯尼斯·布拉納不但搞不懂波洛,他也沒搞懂那12位殺人者。

在片中出現了波洛把槍扔到桌上,讓12人選擇的畫面。

拜託,真把12人當成殺人越貨的匪徒了,他們是12位義士,在法律缺席的情況下,以身犯險,執行正義性質的私刑。

肯尼斯不愛他的電影中的任何一個人,對波洛也是利用大於熱愛。

主創不是懶就是蠢,要麼二者兼具。

《東方快車謀殺案》名氣太盛,任何改編都需要付出更大的風險。

不好好下功夫,倒是在嘚瑟方面,做足了架勢。

新版最後揭秘,要大家都下車,在隧道口,進行了著名的波洛式嘚瑟型揭秘。

一個長桌,大家就坐,像是耶穌最後的晚餐。餐桌前面站著波洛。

隱喻要附著於故事和人物,硬掰的結果就是怎麼看怎麼彆扭。

現代化改造,我更希望可以從12個殺人者的角度拍攝。

出於和當初被綁架撕票的小孩子各種關係,姥姥、保姆、戰友、女秘書等12人長身而出,鋌而走險,不惜以身試法,也要做掉殺人者。

這個靜水深流的故事背後,埋藏著多少干雲之豪氣,多少心碎之情感。有千里追兇,必殺之而後快的決絕與浩然。

想想就血脈鼓漲。

影片對應了12這個數字,是12個好人組成的陪審團,對殺人者下達的審判。

《12怒漢》藉助的是法律的威嚴,《東方快車謀殺案》是私刑,行使的是正義必須舒展的力量。

但另一方面,每一個人都刺了殺人者一刀。傷口深淺不同,可以想見最致命的三刀,是出自誰手。

就連最柔弱的那個女人,也哆哆嗦嗦地插了一刀。

這是這個故事最值得玩味的地方。為什麼每個人一刀?簡直細思極恐。

審判的意義之外,有沒有投名狀的意思,「下山殺得一人,將頭獻上,便無疑心」。

正義的旗幟後面,總是有一小塊陰影跟隨著。這是人性的光輝與陰暗。

但導演忙於自導自演,忙於當代生活所特有的華而不實。他連認真理解一下推理派都沒時間,哪管得了這些。

好東西挨個糟踐,也快糟踐完了。

這真他媽的。【本文源自公眾號阿郎看電影】


《東方快車謀殺案》是我接觸到的阿婆的第一部作品,七八年前讀到。觀影時對原著情節與人物特徵(除了波洛的其他角色)已經遺忘得差不多了。
這是前提。


1、我印象中的大偵探波洛好像是大腹便便、行動笨拙的普通(外貌)中年大叔吧,怎麼影片中頗為英氣逼人,關鍵…還這麼身手矯健?
【發現現代影視劇作品改編原著小說,都傾向於從顏值方面美化主角,福爾摩斯如是,湯川學如是,現今連波洛都變老帥哥啦?】


2、整部影片弱化了推理,故事性大於推理性。
很多情節略過了推理過程,直接得出結論。比如波洛是如何推出那位俄羅斯老公主的傭人就是廚娘的呢?太突兀了。(沒認真總結,但觀影中的確出現了一種「推理神化」的感覺)


3、風景人情展示得很到位
特別是火車站那一段長鏡頭,人聲鼎沸熱鬧非凡,鏡頭中依次閃過乞討者、帶孩子的婦人、賣地毯賣水果的營生者,芸芸眾生像。
蒸汽火車駛出車站後,冒著黑煙穿梭在偌大廣袤的土耳其大地,進入皚皚白雪的世界。
為我們鋪卷開別樣的異國風情。


4、對12位嫌疑人的角色塑造不太好
卡司打的賣點是『群星薈萃』,雖然一位演員我都不認識,但的確他們演技都很到位。
儘管如此,或許是每位人物的出場露面時間有限,對12位嫌疑人的形象塑造我覺得不怎麼到位。
特別是影片前半部分的跳轉太快,讓人摸不著頭腦。「這是誰?」「這又是誰??」這對非原著黨很不友好。
(槽點最大的是伯爵夫婦,沒感受到分毫貴族氣質。)


5、影片中有四個畫面特別棒:
①耶路撒冷牆下的審判;(但這一小段情節很不符合我對波洛的認知,而且把拐杖插牆上然後神一般地制服逃跑的嫌疑人很扯誒)
②以上帝視角向我們展示了「發現死者屍體」的過程;
③結尾很明顯的隱喻,借鑒最後的晚餐,一對多的審判。


6、結尾對「法理」與「情理」的思考略顯乏力。

總的來講,對非原著黨而言,8分應該有?


是誰謀殺了「東方快車謀殺案」?

「無劇透,放心用。」

有件事情說來挺巧,最近上映的外國電影,基本都掀起了有關口碑好壞的「撕逼」。

《王牌特工2:黃金圈》,有人看完喜極而泣,有人大呼系列要完。

《雷神3:諸神黃昏》,有人送上一百分,有人拋出不及格。

《銀翼殺手2049》,有人看完肝腸寸斷,有人表示這都什麼玩意WTF。

在小十君看來,這是一件好事。一部能夠引起觀眾爭辯的電影,肯定不是平庸之作。

本周上映的《東方快車謀殺案》,自然也沒倖免。

這幾張新海報還蠻好看的▼

《王牌特工2》和《雷神3》還能大把撈錢,《銀翼殺手2049》口碑穩坐,《東方快車謀殺案》可就慘多了。

勉強7分出頭,怎麼看都有點危險。

上映兩天的票房成績,也是被《雷神3》壓得死死的。

影片內容很簡單,雪夜中行駛的火車上發生了命案,大偵探波洛成功破案的故事。

小十君是電影原著作者阿加莎·克里斯蒂(外號阿婆)的書迷,以前的改編影視作品也早已看過。

在「全劇透」的情況下看完「新東方快車」,直觀的感受就是:還不錯。

但票房成績和此起彼伏的差評,也讓小十君很意外。

是我們的審美又出問題了嗎?小十君還記得點評《雷神3》的時候,你們啊,差點把夏BB批評到哭鼻子。(夏BB:才沒有!)

在仔細思考之後,小十君決定遵從內心,下個結論:《東方快車謀殺案》不是爛片。

如果電影本身不難看,那到底是誰謀殺了它的票房和口碑呢?

有兩個原因,很簡單。一個來自影片本身,一個來自觀眾本人。

注意:以下內容(盡量)不含劇透,新手成員請安心食用。


影片 | 從決定改編開始,就輸了

當我知道《東方快車謀殺案》又被改編一次的時候,驚喜中帶著擔憂。

作為阿婆的書粉,她的作品不論哪一部進行改編、不論由哪個國家來改編,我都會花錢去支持的。

而且阿婆的書自帶戲精模式,不是好演員根本沒法演。

更別說是可以看到群星飈戲、結尾令人震驚的本片了。

但也有一個擔憂:為什麼被改編的又是它?

加上「新東方快車」,這場慘案已經被翻拍了5遍了,每一部的評分都還挺高。

尤其是1974年的版本,被推崇為系列最佳。

這個版本由西德尼·呂美特執導,由阿爾伯特·芬尼出演主角大偵探波洛。

英格麗·褒曼還因此片得到了第4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配角

2001年的美劇版本,看過的人不多,大概因為海報畫風莫名帶股咖喱味……

BBC出品了一個「大偵探波洛」系列的英劇,2010年的英劇版本來自這裡。

這個系列的波洛由大衛·蘇切特飾演,在我看來,也是最符合原著描寫的一位(禿頂,頭像雞蛋一樣的小個子男人,哈哈哈)。

2015年,日本富士電視台製作了一個發生在日本的「東洋特快殺人事件」(一秒齣戲到柯南),由野村萬齋出演波洛。

這個版本的波洛,才是最浮誇的。(笑)

▲野村大神這張怎麼有點像天海佑希哈哈哈

為了敘事更明確,日本版分成兩集敘事,一集從波洛的視角講殺人,一集從犯人的角度講回憶殺(好險,差點劇透)。

這個故事已經被掄了5遍了,還不包括分散在世界各地的舞台劇表演。這一令人難忘、反轉驚人的謀殺案,早已經不新鮮了。

再加上一個《無人生還》,阿婆的這兩部作品真的快被翻爛了。

▲2015年BBC版本的《無人生還》

雖然每一部都有新意,但還是會流失一部分看膩了的觀眾。

但作為偵探小說,它們存在一個天然的優勢,那就是改編的空間很大。

比如日本版,昭和時代的氣質非常濃厚,與日本本土民俗的結合也很到位。

而尋找改編之後的新電影有哪些新的內容,尋找新電影與偵探小說之間的聯繫和不同,也是書迷和影迷的一種癖好。

因此,流失的觀眾只是一小部分,大部分「老粉絲」還是會選擇進入電影院,重溫舊夢。

如何在已有的故事中加入新的元素,就成了每一位導演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

2017年版的《東方快車》,導演兼主演肯尼思·布拉納加入的新元素,基本都被罵了個遍。

有人說,男主也太像福爾摩斯了吧!走路自帶男模氣質,這哪是原著中頭像雞蛋的禿頂男?

這裡確實有點違和,尤其波洛還有一段身手矯健的打鬥戲,之前的波洛們怕是要回家咬被子哭唧唧。

有人說選角反了,應該讓演屍體的德普來演波洛!

朋友,別以為我聽不出來,你在嘲笑德普變得土肥圓。

在我看來,德普飾演的壞人雷切特,是詮釋得最好的一版,將原著中「彷彿關在籠子里的野獸,散發著危險氣息」的兇惡感演出來了。

德普有沒有土肥圓我不知道,最近他長得有點凶,倒是真的……

抱怨德普戲份太少?他戲份多才不對勁好嗎?才是對原著最大的不尊重好嗎?

有人說波洛的鬍子,翹成這樣也太搞笑了吧?

朋友,你是沒看到日本版波洛的鬍子,那個也挺,不正常的。

在我看來,鬍子處理成這樣是故意的,導演在刻意追求「搞笑」的氣氛,畢竟劇中人物自己都說了,「你們偵探的鬍子都是這麼搞笑的嗎」?

既然《大偵探福爾摩斯》裡面的福爾摩斯可以賤兮兮,不正經,波洛的鬍子搞笑點,又能怎麼了?

五個波洛排排坐,其實大家看起來都挺奇葩的哈哈▼

有人說導演在給自己強行加戲!這個問題確實有,而且他是存在感最強的一位波洛。

1974年的版本中,大家勢均力敵,配角還拿了奧斯卡;日版的配角們存在感也很強,看著確實蠻過癮。

「配角發揮有限」也就成為這一版被詬病的地方。

其實也還好吧,看過電影的人都知道,最後一幕米歇爾·菲佛的表演,完全不亞於1974年里的英格麗·褒曼(雖然她倆演的不是一個角色)。

主演肯尼思·布拉納,則在有限的時間裡將波洛的「新人設」立了起來。

總而言之,新版可能不是最好的一版,但是最用心的一版。

且不說考據的服裝,自然的口音,還好幾個鏡頭莫名想到《布達佩斯大飯店》。

《布達佩斯大飯店》▼

《東方快車謀殺案》,素材有限,成片鏡頭更多▼

在平衡增加新鮮感遵循經典這兩個點上,新版電影可以說是相當用力,而且完成度還不錯。

那為什麼中外的觀眾都不買賬呢?

大概因為這屆觀眾,真的太行了


觀眾 | 衣不如新,人不如舊

為什麼說這屆觀眾 「太行了」?因為觀看電影的環境跟之前確實不一樣了。

大家對於商業電影的要求變得寬鬆了,對相對嚴肅的劇情片的要求日益嚴格。

而夾在中間帶有商業性質的劇情片,簡直就是極寒世界。

導演肯尼思·布拉納,就一直奮鬥在冰凍地帶里。

他指導的《雷神1》,豆瓣評分才6.6,《灰姑娘》評分6.7,簡直是「三顆星專業戶」

問題就出在肯尼思·布拉納是個「莎翁愛好者」,他在處理商業片的時候,多少會注入一些「史詩感」

如果說「史詩感」的雷神你們不喜歡,「史詩感」的阿加莎應該問題不大。

但這一版不光有史詩感,逗比感也挺強的,會有混搭且浮誇的感覺。

在肯導選擇夢龍樂隊的 Believer 做預告配樂的時候,我就有種感覺:這部電影可能不太一樣。

Believer-Imagine Dragons - QQ音樂-中國最新最全的免費正版高品質無損音樂平台!

所以,大多數批評的點是,「這版不行,1974年的才是最棒的」。

但我很懷疑,大家真的這麼喜歡1974年的版本嗎?

我最喜歡的一個部分,是相當有驚悚片感覺的一個高潮情節。

為啥呢?不僅是因為調成了陰森的色調,更是因為1974年版本中,被害人秘書的扮演者是安東尼·博金斯

安東尼·博金斯啊!《驚魂記》的男主角啊!

所以這段畫面是真·驚悚,雞皮疙瘩都起來了。

但影片里英法德語各種語言混著說的台詞,略顯倉促的結尾,也不知道放到現在上映,會不會也被罵得很慘。

但新版本混入的史詩感,不也是亮點嗎?尤其是最後幾場戲,拉回太多好感,完全值回票價(一定要聽片尾曲啊朋友們)

但是,觀眾太愛阿加莎筆下的故事,太愛波洛這個人物,所以中規中矩,才是最好的吧。

原著中有一句台詞,「我們希望一個人的態度始終如一,我們容不得情緒變化無常」

這大概就是《東方快車謀殺案》被自己「謀殺」的原因。

我喜歡「東方快車」這個系列的原因,是它傳達出的「宿命感」。

「東方快車」,在歷史上是真實存在的。

速度極快,從巴黎出發到達伊斯坦布爾,只要3天;裝潢奢華,是身份和階級的象徵。

在一個充滿物質慾望的封閉空間里,上演著擁有複雜感情的驚悚故事,對道德和法律的邊界進行拷問,怎能不心動呢?

但這個故事成就的經典影片已經夠多了,一百年之內不要再翻拍了!

還有,暫時也別再拍《無人生還》了,求你們了。

哎,有好幾次差點劇透,我忍得有多痛苦你們知道嗎?快給我點贊!

(夏BB:大家有仇報仇,有怨報怨,儘管罵小十君不用客氣)


該原創文章首發於微信公眾號: 第十放映室(dsfysweixin)

微信版詳見:是誰謀殺了「東方快車謀殺案」?


周五看的,有點失望。
可能是我期待值太高了。因為看之前就知道這次的cast全員超神,再加上改編的是阿加莎克里斯蒂原作,所以潛意識裡就期待這部電影有成為年度神作的潛力。
打分的話我給7分,情懷分再加0.5,一共7.5分。在這個大環境里不能算不好,但我原本期待的是9分+這種水平的。

公平地說,演技確實超神,在一整部電影里,演員可以說是最亮眼的地方了。由於劇情的原因,每個角色在故事推進的過程中,都表現出了不同類型不同程度的悲慟。在觀影過程中,留心注意每個角色表現「悲傷」的方式,就會發現每個人的悲傷都是不同的,但又各自切合角色。(真的是全員超神啊啊啊啊啊。
好演技所具備的這種震撼力,在大屏幕上放映出來的時候,幾乎像是和角色本身面對面站著,親眼看到她的眼角慢慢紅起來,一點一點盈滿淚水。

順便一說,很多人期待的約翰尼德普這次其實戲份並不多,因為死得太早,所以沒什麼機會跟別人一起飆演技。反而是國內不太有名但是國外知名度不輸德普的米歇爾菲佛在本片大放異彩,給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這部電影里很多畫面構圖都很美,尤其是劇情發展到後來,波洛穿過紛飛的大雪走向長桌,桌邊人姿態表情各異,彷彿是在致敬最後的晚餐。

還有最後他緩步走過每一個車廂的長鏡頭,雖然看不到表情,但能從角色的背影一窺其內心世界。

可以說是意外也可以說是不意外的,這部電影的劇情是一大短板。我看到其他評論里說感覺改編過多,但我恰恰覺得最大的問題在於改編不夠多。

原作雖然經典,但實在是太經典了,以至於大家都知道這個故事是怎麼回事,尤其是在英國,大部分買票去看的觀眾早就已經知道兇手和動機了。
那麼,要怎麼樣才能吸引一群已經知道劇情會怎樣發展的觀眾呢?只能通過適當的改編。

開頭波洛的雞蛋強迫症乍看好像只是在給不熟悉人物設定的小部分觀眾介紹主角,但看到最後就會發現,首尾呼應了波洛對「不平衡」這個概念的態度,他從一開始的全身都在拒絕,到最後學會接受這個世界上存在的更大的「不平衡」,並同意於它共存,背負著這份「不平衡」活下去。這是非常大的一個人物轉變了。

所以開頭的這部分劇情可以說是必要的,這個我也可以接受。但是波洛的感情戲是怎麼回事???Hello???波洛的那個照片是哪裡來的???捧著照片懷念愛人的是馬普爾小姐又不是他,胖友你是不是進錯片場了??

原作里的波洛對女性的態度一向是有禮貌有風度但是又十分疏遠的。哪怕是他欣賞的女性,他也是冷靜克制到有點遲鈍的那種,從來不會有把喜歡的人的照片隨身攜帶這種痴漢行為。

(插個圖,來自《雙重線索》)
就連福爾摩斯收集艾琳艾德勒的照片也只是放在抽屜里,沒有帶出來坐火車啊【。

而且從劇情的角度上,幾個有關照片的片段真的有必要存在嗎?除非是為了拍續集的伏筆(從結尾推測,下一部可能就是尼羅河上的慘案),否則我真的看不出來把波洛塑造成一個浪漫多情的人意義何在。

總而言之,這次劇本的主要問題在於,對原作的改動並沒有達到進一步優化劇情的作用,也沒有有新意到足以吸引老觀眾,只能算是一次不夠忠實的復刻,其實是很令人失望的。

因為現實是《東方快車謀殺案》對於很多阿加莎粉絲來說算是自帶光環的神作,如果改劇本改得不好真的還不如不改。

以及,關於還原度上的一個問題就是波洛不夠禿【。雖然兩撇小鬍子符合標誌性特徵,但是在「小個子」,「蛋形腦袋」上的還原度還有待提高。波洛本來就不帥還有點滑稽。雖然這一版的波洛顏值提高了,但看起來更像是黑斯廷斯粘上了鬍子【。

最後再說一點,我隱隱約約有種感覺,編劇似乎想讓波洛往福爾摩斯的方向靠攏,其實也可以理解,畢竟前幾年福爾摩斯迎來第二春之後似乎就被視為了改編偵探小說的正確打開方式。雖然我從小就超愛福爾摩斯,但其實這是非常危險的傾向。因為波洛和福爾摩斯完完全全不是同一類人,甚至我覺得如果他們認識的話,波洛很可能會討厭福爾摩斯【。如果還有續集的話,我希望編劇和導演在人設方向上一定一定不要跑偏,千萬不要動心思拍動作戲,也不要搞演繹法,我謝謝你們了。


如果很喜歡這部電影,想了解更多的話,我這裡剛好有個pdf包括了很多影片製作過程中的幕後花絮以及導演/製片的想法,我就不複製粘貼了。直接點 這個鏈接 就行。


勘察現場的俯拍視角,波洛第一人稱觀察眾人表情,幾處黑白鏡頭閃回,訊問戲的平行剪輯,還有最後揭露真相時刻眾人類似最後的晚餐和孤膽英雄般的波洛,極其豐富的鏡頭語言重構了這一經典故事。
劇情方面,這是福爾摩斯化的波洛。波洛不是那個四處收集證據的獵犬,也不是抓捕犯人的鷹,他就是那個坐在那裡動動腦子就破案的傢伙。


實話實說,阿布感覺「東方快車謀殺案」並沒有網上評價的那麼好。

目前豆瓣上7.1的評分還是比較中肯的(個人意見)。

還是要給導演肯尼斯·布拉納一些掌聲,有勇氣把這樣一部在偵探界人氣超高的小說改編成電影。

對於很多喜歡偵探小說的人來說,「東方快車謀殺案」絕對不陌生。

這部小說出自英國女偵探小說家阿加莎·克里斯蒂(1890-1976)之手。

阿加莎·克里斯蒂,從26歲開始寫作直到85歲去世。

一生中共出版了68部長篇偵探小說,21部短篇或中篇小說選集,18個劇本,1部自傳,2部詩集等,銷量突破20億本。

阿加莎·克里斯蒂開創了偵探小說的"鄉間別墅派"。

(鄉間別墅派:兇殺案發生在一個特定封閉的環境中,而兇手也是幾個特定關係人之一。)

歐美甚至日本很多偵探作品也是使用了這一模式。

據吉尼斯世界紀錄統計。

阿加莎·克里斯蒂是人類史上最暢銷的著書作家。而將所有形式的著作算入,只有聖經與莎士比亞的著作的總銷售量在她之上。

她和日本的松本清張、英國的阿瑟·柯南·道爾三人並稱為世界推理小說三大宗師。

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很多優秀作品均被改編成了電影。

例如「東方快車謀殺案」、「尼羅河上的慘案」、「陽光下的罪惡」等。

今天要說的這部「東方快車謀殺案」,更是被多個導演多次改編。

為什麼這部「東方快車謀殺案」這麼受人青睞?

主要還是因為,故事足夠精彩,足夠特別。

它被定為所有的偵探類小說中,情節最精彩,案件最難破的一部,故事的亮點在於案件中的所有證人全部都說了謊話並且隱藏了身份。

而且這起案件對波洛個人的影響也是極大的。

原本在波洛的價值觀中,只有對與錯,沒有中間地帶。

但是這個案件,卻讓他打破了自己多年的信念,讓他突然意識到,有時候正義的天平,並沒有那麼絕對。

「東方快車謀殺案」最有名的一版,當屬1974年西德尼·呂美特執導的那一部。

這一版本贏得了超高的口碑,而且在第47屆奧斯卡金像獎上一舉拿下了最佳女配角獎以及最佳男主角提名和最佳改編劇本提名。

為什麼阿布在前面說導演肯尼斯·布拉納很有勇氣。

主要原因有三點:

Ⅰ. 本身原著就取得了非常高的成就,改編的話,既要滿足原著粉們的要求,又要把小說合理的影視化。這對編劇和導演都是一個難度非常大的挑戰。

Ⅱ. 「東方快車謀殺案」在此之前已經有了很多的影視版本,其中不乏1974版這樣的高分之作。這一座大山立在面前,壓力可想而知。

Ⅲ. 作為一部偵探題材電影,最忌諱的就是提前被觀眾找到故事走向、真兇。但是「東方快車謀殺案」的劇情和真兇,有一大部分觀眾都是提前就知道的。

肯尼斯·布拉納在明知山有虎的情況下,卻偏向虎山行。

當然,既然敢這樣做,那就證明導演應該有所準備。

肯尼斯·布拉納的「東方快車謀殺案」在保持原著的精彩推理之餘,又加入了一些符合現代人口味的小幽默。

如果說1974年西德尼·呂美特版本的「東方快車謀殺案」中,波洛詢問嫌疑人時咄咄逼人的氣勢讓人印象深刻。

那麼,在肯尼斯·布拉納的版本中,波洛能迅速抓住觀眾心理的幽默風格和台詞就是導演的殺手鐧。

影片開始前十分鐘定的基調,就是有些輕鬆幽默的。

以色列繁華的街道上,一個小男孩急急忙忙的跑著,手裡提著一籃雞蛋。

鏡頭快速切換,廚師把雞蛋蒸熟,擺盤,放上餐車送到波洛面前。

一臉嚴肅的波洛拿出溫度計和水平尺仔細的測量雞蛋的溫度和高度,然後搖頭。

如果有人不了解「東方快車謀殺案」這個故事以及波洛這個人物的話,肯定認為這是那個萬惡的資本家或者惡勢力在作威作福呢。

緊接著鏡頭再次快速切換,重複小男孩和廚師的動作。

當雞蛋再次擺在波洛面前的時候,其實還是沒有滿足波洛的要求的。

但是這次他沒有再讓人拿下去重做,而且對著緊張的小男孩和廚師狡黠一笑。

告訴小男孩:不用重做了,雞蛋不一樣大不是你的錯,而是母雞的錯。

然後音樂響起,街道上熱鬧歡快的氣氛傳進觀眾耳朵。

雞蛋只吃溫度達到40度、高度一樣的。

熟悉波洛偵探小說的朋友們,對他這一奇怪的生活習慣應該很熟悉。

肯尼斯·布拉納用短短的幾分鐘幾句台詞,就把波洛的個人習慣交代出來並且是以一個輕鬆幽默的風格。

包括後面那為了防止小偷逃跑而提前插入牆縫的拐杖,一隻腳踩到牛糞之後竟然用另一隻腳故意再踩一遍以尋求心理上的平衡感等等事件。

這些設定把波洛的人物性格很好的表達了出來並且把「東方快車謀殺案」這種偵探故事中摻進了一些輕鬆幽默的橋段。

阿布在看到前十分鐘的時候,真的以為這會是一部和以往風格完全不同的作品。

但是讓人失望的是,肯尼斯·布拉納在之後的故事中並沒有延續這種風格。

也就是說,前期的鋪墊根本就沒有用到······

之後的故事走向一直都在按照原著進行。

波洛原本想要去度假,突然接到一起急案,然後準備乘坐"東方快車"前去破案。

車上坐著身份各異的乘客。某天晚上,波洛被隔壁的噪音吵醒3次,第二天早晨醒來發現隔壁的富商雷切特被殺了,手法極其殘忍,死者被刺了12刀。

面對此等大案,波洛開始了尋找線索的過程。

這段內容,沒有什麼亮點但是卻也沒有值得詬病的地方。

讓阿布有些不喜歡的,是最後的高潮戲。

所有人聚在隧道口等待審判的那個鏡頭一下就勾住了阿布的眼睛。

熟不熟悉?

這個鏡頭的構圖取材於達·芬奇的名畫「最後的晚餐」。

導演肯尼斯·布拉納似乎也想用這個構圖來誤導觀眾。

因為「最後的晚餐」畫面中的人物,驚恐、憤怒、懷疑、剖白等神態各不相同,而且兇手是猶大一人。

而「東方快車謀殺案」中的兇手,並不是一個。

當劇情鋪墊到一個制高點,也就是所有人等待審判的時候,阿布認為全片的衝突都應在此時匯聚成一個大高潮爆發。

讓我失望的是,高潮有了,但是不夠大。

這也是這部電影我最不喜歡的一點,全片都太平穩了,沒有大幅度的波動。

如果讓阿布評分的話。

肯尼斯·布拉納的這部「東方快車謀殺案」,只能給到7分。

全片沒有大的漏洞,同時也沒有一個值得稱讚的亮點,有些平庸。

阿布感覺,這部電影只適合那些非常喜歡「東方快車謀殺案」這個故事的原著粉們去看一下,至於其他人,還是算了吧。

對了,說一件在觀影過程中特別有意思的事。

影片進行到富商雷切特(約翰尼·德普 飾)想要僱傭波洛保護自己而波洛拒絕時。

波洛是這樣說的:

如果你不介意我說話很直接的話,那麼我要告訴你,我非常不喜歡你這副面孔,雷切特先生。

這句台詞出來之後,後排有個妹子幽幽地說了一句:

如果誰不喜歡德普的這副面孔,那一定是個大傻 X ······

德普:呵呵噠~

本文首發於腹黑電影公眾號:fhmovie。


拍一個全世界都知道的故事有多難?而且還是一個全世界都知道結局的經典推理小說。

我希望能盡量以一個觀影者的角度去看待,《東方快車謀殺案》最新的翻拍,而不是以原著黨的身份。所以本篇影評,也會更多地從比較角度去進行敘述。

首先要說驚艷的部分,個人很欣賞新版中電影技法的運用,導演擅用一鏡到底來分割電影語言與舞台語言。

例如在車站的一幕長鏡頭,從波洛進入車站開始,就用一個鏡頭進行了故事鋪陳:波洛需要乘坐東方快車——快車奇怪地坐得滿滿當當(伏筆)——朋友的斡旋下插入一個無人位置(伏筆)——波洛上車往自己包廂走(所有角色出場,人物性格初步呈現)——包廂里角色的反常反應(伏筆)。

1 / 從車外到車廂,從電影到舞台

如同話劇舞台上大幕開啟前的旁白,巧妙地讓之前相對破碎的電影語言講述方式(大全景的切換、流暢的情節拼接等),轉換成為相對整體呈現的戲劇語言講述。列車就是這群人的舞台,現在大幕緩緩拉起了,好戲上演。

此外,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影片後段那場象徵意味極濃的「最後的晚餐」,所有角色盡數在舞台上站好位,波洛也緩緩登上舞台,一段極長的如同話劇表演的台詞,酣暢淋漓地揭穿真相。

2 / 最後的晚餐

觀賞性最強的波洛:名偵探波洛·福爾摩斯

新版最明顯的改編,大概是波洛個人形象的變化了。無論是74年的版本還是10年的版本(我自己印象中還看過一個最貼近原著的版本,但是死活找不到片源也是奇了怪了),基本都遵循原著中對波洛的人設定位——走話癆流的小胖子紳士神探

3 / 74年版的神似卓別林???

每次見面都要跟人反覆強調自己是比利時人;超有紳士精神,無論對方有多討厭都能耐著性子接梗半小時;特別嫌棄「警犬」式的偵探流,喜歡通過和嫌疑人對話來抓取漏洞信息……保持禮貌也保持距離,第一印象溫和無攻擊性,軟刀子捅人快准狠

正因如此,才讓人覺得波洛是可親近的,雖然他不能接受謀殺的罪惡,卻能從某些人情角度去理解罪犯的心理。這種性格,也給東方快車謀殺案最後的選擇給出了可能性。

新版的改編卻把話癆流的波洛徹底改造了:處女座式的強迫症習慣,說話直來直往的耿直boy,注重細節證據的推演,情緒波動極大,甚至還會親自上陣抓嫌犯,身手矯健頗具武力值……這是隔壁劇組的夏洛克·福爾摩斯串場走錯了吧?

4 / 用演繹法的波洛

這樣的人設變化,導演也許是真的為了觀眾著想。

阿加莎非常用心地塑造波洛的形象,雖然賦予了一些小情趣,但基本上是典型的英式理性代表(馬普爾小姐類似)。但過分內斂、不流露情緒的英式理性,卻比較難以引起電影院里追求刺激感的觀眾的共鳴。

5 / 哦我的老夥計,是不是立刻腦補濃濃的譯制腔~

如果按照波洛原有的破案模式,徐徐叨叨地話癆審訊,冷靜梳理的情感表達,觀眾估計早就不耐煩了。

新版的波洛就顯得戲劇性多了,會懟人很傲慢還有打戲……想想神探夏洛克的風靡,你就明白大家多吃「古怪偵探身上發生好萊塢式的戲劇衝突」這一套了。

群戲的削弱:打造IP需要犧牲多少?

《東方快車謀殺案》是一出典型的群戲,準確來說波洛都不算主角,他只是解開整個故事的串聯線。來自十幾位角色各具特色、各含深意的舉止、台詞、心理活動才是故事的精髓,也才是嚴密推理的前提。但新版電影顯然削弱了群戲的表現力。

除了戲劇化的哈巴德太太、家庭教師瑪麗CP,其他人幾乎沒有獨立的戲份,人物形象呈現典型化、戲劇化和標籤化的傾向。例如伯爵夫婦就是相當戲劇化的一對,伯爵夫人嗑藥成癮舉止輕浮,與原著中身體孱弱蒼白的形象大相徑庭。

6 / 伯爵夫婦 74版 VS 2017版

整個問詢和證據搜索過程的節奏也很快,少了以大群戲為基礎的推理,電影只能將阿姆斯特朗案件的線索早早放出,以縮短推理的過程,波洛那些問詢中的小手段和話術,也就難以呈現了。

7 / 很多小證據鏈條的缺失

削弱群戲的目的,一方面可能是因為《東方快車謀殺案》的劇情基本人人皆知,編劇與導演認為無需再做詳細的呈現;另一方面,則是為了突出塑造波洛的形象,為之後一系列的翻拍埋下伏筆,打造一個金字招牌的波洛IP。例如影片最後就給《尼羅河上的慘案》做了一個正兒八經的預告。

但為了滿足系列電影的品牌化打造,犧牲了群戲、修改了波洛的人設,卻讓整個故事的嚴肅性被削弱了。

為什麼《東方快車謀殺案》經久不衰,就是因為它足夠震撼,震撼到波洛溫和卻縝密的英式理性出現了破綻,甚至願意違背自己一貫的原則去隱瞞真相。

可是新版的改造,既讓波洛最後的轉變顯得突兀,又讓東方快車謀殺案變成了波洛人設中的一次「逢場作戲」——下了東方快車,強迫症的毒舌偵探依舊處女座,馬不停蹄地趕往下一個案件,自此與東方快車分道揚鑣、各不相干。

我更懷念那版找不到片源的電影中的處理:所有角色在塵埃落定前幾乎無交流,完全就是一群陌生人,卻在波洛慢悠悠地講述完真相與抉擇離去之後,互相沉默著,起身倒了一杯酒,舉杯共飲。情感的壓抑在一杯沉默的酒中得到釋放,因為壓抑得足夠深沉,也才足夠震撼。

故事核心概念的替換:律法-倫理困境 VS 道德認同

新版另外一處大修改,就是刪除了對西方法律體系中的十二人陪審團制度的思考,這直接導致了故事核心概念的偷換

原著中十二人陪審團制度的概念貫穿了全案,嫌疑人之所以選擇湊夠十二人集體殺人,就是因為他們並不認為自己是在犯罪,而是在對有罪之人進行審判,為了律法層面的公正,每人一刀、不多不少;

而波洛之所以能夠把所有線索串聯起來,找出真相,也是因為對「12」這個數字的執著:十二刀致命、車上有十二名乘客(伯爵夫婦算一個整體)涉嫌、陪審團需要十二人方可定罪……

8 / 殺人團伙對十二人陪審團制度的執念

小說留給了讀者一個律法哲學層面的問題:當律法無法涵蓋所有罪行、無法處罰所有罪犯,私人是否可以代行律法的權力,從倫理認同層面對有罪之人進行刑罰?

如果我們不認可這一點,那麼律法的精神是否真的存在,畢竟法律條文的制定不就是為了保護大多數人的利益嗎?如果我們認可這一點,那麼法律的嚴肅性與公正性又如何得到保證,是否人人都可以自詡倫理上的正義而濫用私刑?→大家·推理 |《東方快車謀殺案》:起始人還是終結者

誰又能信誓旦旦地保證,自己能夠判斷準確,什麼樣的情境律法才無法涵蓋,需要由倫理來頂上?

一個「洞穴奇案」式的律法-倫理困境,在新版的改編中被簡單化了,將波洛最後的選擇簡單歸結為一種道德的選擇,即「罪無可恕、情有可原」。這種簡單,讓最後的「抉擇」行為顯得輕易、突兀又割裂——容易感情用事、歇斯底里地訓斥罪犯的波洛,還會思考律法-倫理的困境嗎?

9 / 走路帶風的波洛是英雄,卻不見得是偵探

那個話癆的比利時小鬍子,懷著一顆守護律法的精神,明確揭示了十二人陪審團的殺人邏輯;又念著一絲來自上帝視角的憐憫,並未對道德代替法律的行為給出價值與是非判斷。

他糾結而曖昧,在自己原本堅實的信念里露出一條縫隙,神性與人性在最後的抉擇里博弈,方是東方快車留給我們最深的靈魂啟示。

http://weixin.qq.com/r/qEwEHJDEXc0irdR-9xm6 (二維碼自動識別)


很不好。與1974版相比。

1、舊時代的氛圍弱了。比如,舊版有個細節,在東方快車開車前,生蚝送到,車上的服務人員當場撬開一個嘗了嘗是否新鮮,該列車的豪華可見一斑。
舊版里的每個人都具有鮮明的時代和個人特色,比如上校、男僕、列車員,各有本分,嚴格地體現了他們各自階級的特點。公主派頭極大,比新版這個強多了。
2、表演弱了。雖然很多人認為米歇爾菲弗演得好,但比起勞倫巴考爾的氣場差遠了。後者真正演出了所設定的舞台女王的演技,一開始是個俗不可耐混不吝的美國大媽,後來變成了復仇女神。截然不同。
3、情節內核設定弱了,12人陪審團設定沒了。老版里,殺人的一刻是非常井然有序的,每個人莊嚴地行使了自己的陪審員義務,新版里成了一通亂砍。其實,一個如此周密的復仇計劃,實施者們怎麼可能如此草草了事?
4、兩條復仇主線:兩位為人父母者,分別為自己的孩子報仇,這個關鍵的設定沒了。老版里,最後列車員(死去女傭的父親)和女演員(阿姆斯特朗母親)意味深長地碰杯。到這裡你會明白這不僅是阿姆斯特朗一家的事,兩個家庭、兩個階層的人在這裡實施了共同謀劃。在執行死刑時,也是阿姆斯特朗夫人的母親第一刀,女傭的父親最後一刀,這都是有講究的!
5、呼應弱化:老版里車上的醫生還是董事,每當波洛問完一位乘客,該乘客離開後都會站起來說:是他(她),兇手就是他(她)!很搞笑是嗎?到結尾時你才恍然大悟這哥們說得一點沒錯啊。
還有很多地方。。。總之對新版比較失望。

PS:肯導估計沒怎麼讀過阿婆的書,你給波洛安排羅曼史也安排個靠譜點的行嗎,小個子強迫症男人,喜歡的是那種高大、艷麗、女王一樣的女人啊,不是照片里的小清新!


《東方快車謀殺案》的觀影方式和一般懸疑片不同。
小說家喻戶曉,從一開始觀眾就知道兇手是誰。
情節不重要,重要的是演員如何闡述細節,這就體現出1974年和2017年兩版豪華cast的重要性。

1974年版的波洛探長由阿爾伯特 芬尼出演,小說上但凡有波洛探長的,好多都是他的頭像。莎士比亞戲劇出身,拿過5次奧斯卡提名。他演的波洛探長有點逗逼色彩。

接下來比較有名的演員是家庭教師,配角。
英格麗 褒曼出演時六十多,很難認出來,完全不像《卡薩布蘭卡》中的褒曼。剛出鏡趕火車時那種慌亂,瑟縮的神態,還挺有意思。

肖恩 康納利的上校就不用說了,老牌007。
上校這個角色在《東方快車謀殺案》里沒多少發揮空間,74年版出場也只是混個臉熟。

片中另一個重要人物赫伯特女士,演員是勞倫 白考爾,也就是《狗鎮》里的老婦人。原著中對赫克特的評價是「我想像自己在演一個丑角」,絮叨,有點神經質,74年版演得也比較貼近原著。

不過,74年版還是存在很多不貼合原著的改編。
比如緋紅色睡袍成了白底紅紋。
懷疑兇手在車上的原因,從雪地沒腳印,兇手不可能外逃,變成了在車中找到兇手的制服。要知道,制服和緋紅色睡袍本就是兇手設下的迷障,沒法拿來當證據,不知道74版為何這麼改編。

接下來是2017年版。
這版最出名的演員演了死者雷切特,扶額。
我一點沒看出原著中「他眉宇間流露出假仁假義」以及「他那對兇狠的小眼睛」。傑克船長最多是個騷氣的小妖精,怎麼可以說他是小眼睛?

波洛探長白鬍金髮,經典形象大改動,讓人心塞。

生無可戀的佩內洛普最近一定很缺錢,挑了個沒什麼存在感的角色,瑞典護士葛麗泰。
我都快忘了原著里還有這麼一個人。

朱迪丹奇的俄國公主傲慢高冷,倒是符合她的形象。

赫伯特女士是全書的重要角色。
2017版選角也失敗了,太正經。原著中說了是丑角,搞了個高冷的美國婦人,不知道是為何?

2017版北美評價非常低,豆瓣7.1。
應該慶幸中國觀眾不看原著,背景了解得少,片子差也沒法對比,打分還算手下留情。
然而這片子其實沒背景看,非常累。
車中13人,加波洛偵探 布克董事 醫生和死者4人,再加阿姆斯特朗一家3口。
20人,在2個小時里,沒看過原著,你能認全?
同時,瑞典護士,英國教師,德國女僕,義大利司機這些如同菲佣一樣的概念,國內觀眾並不熟悉,很難展開聯想。

最後就成了,去趟電影院,傑克船長死了,金髮波洛莫名其妙推理一陣,說得對對對。
片子就結束了。

????


推薦閱讀:

電影史上有哪些由於技術發展而導致視聽語言發展的標誌性事件?
有什麼適合兒童看的非國產電影?比如查理和他的巧克力工廠?
同樣是黑澤明的御用演員為什麼志村喬的地位不如仲代達矢和三船敏郎?

TAG:電影 | 約翰尼·戴普JohnnyDepp | 阿加莎·克里斯蒂 | 東方快車謀殺案2017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