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目前心理學內五花八門的氣質、性格、情緒分類體系?
目前心理學界的性格分類系統——像「四種氣質類型」、「五大性格要素」——並不那麼令人信服,因為它們並不是基於對基本大腦機制的嚴格分析(像希波克拉底的體液說還是建立在四元素的基礎上)。
最近了解到基於神經科學的情緒研究,比如戴維森的「情緒風格」。試圖將人類行為和情緒的理論模型建立在大腦的不同屬性和模式之上,看起來似乎更值得信服一些?如何評價目前心理學內部眾多的分類標準?在神經科學介入之後,這種混亂的分類方式有獲得統一的可能嗎?
謝@劉柯 。
先說點題外話。
最近收到幾個類似問題的邀請,比如:
埃里克森的人格發展八階段理論是否是權威而被廣泛認可的? - 教育
還有個關於Piaget理論的,不知怎的找不到了。
這類有關心理學史的內容,往往很讓業餘愛好者或者初學者迷惑。因為按照一般教科書的編寫順序,它們往往地位都比較靠前,看上去年代久遠,玄之又玄。這些理論有個共同特點:一般來源於對生活的觀察和腦補,或一些不嚴謹的實驗,得出一個合理,能解釋很多現象的理論。比如Piaget的development stage理論,初學者往往會覺得,哇,這個吊!但轉念一想,心理學不是講究嚴謹實驗證明么,那這些理論現在還對不對?還有沒有用?
對於這類問題,我一般的建議是再認真看看教科書,理解之後的現代心理學研究,另外可能的話,去看一些前沿的學術文章。————————————————————————————————
言歸正傳。我只回答氣質(temperament)方面,因為自己就是做這方面的。
目前心理學界的性格分類系統——像「四種氣質類型」、「五大性格要素」——並不那麼令人信服
四種氣質類型,或者說體液類型是古希臘時期整出來的玄學,跟周易八卦沒有本質區別,所以並不屬於目前心理學界的分類系統。現代temperament研究者在一些領域外講座或者面對大眾的科普活動(本科教科書)中一般還是會提到Galen的這個理論,基本上就是為了和古代先哲攀親,讓自己高大上一點。當然了,我們還是會把他作為temperament研究的鼻祖,來燒柱高香祭拜一下的
現代氣質研究是個年輕的領域,那麼它的發展史是個什麼樣子呢?
有幾個/批人不得不提。
【50-60年代】
第一個是Gorden W. Allport. 他是第一個從定義上上區分temperament和personality的心理學家 (參Allport, 1961),之後有關 temperament的定義,都是從他的定義上衍生和改良出來的。Temperament區別於人格,往往被認為是基因決定,在幼兒期顯現出來的對外界環境和人物的反應方式。這個定義後來逐漸被完善。
【60到80年代】
第二是幾個人:Alexander Thomas, Stella Chess, Herbert Birch. 這三個人領導的團隊做了個革命性的的研究:New York Longitudinal Study (NYLS, 1956, 1968)。這個龐大的計劃前後持續了20多年,調查方式包括了問卷,家庭觀察,最後分析出來9種不同的temperament dimension(是維度而不是類別category,關於維度怎麼解讀,我在那篇人格測量的回答中有說明)。
具體哪九個維度不記得了,但內容涵蓋了情緒傾向(emotionality)和活躍程度(activity level)等一系列特質。然後他們發現者9個維度中有些是重合的,於是簡單的分類(這裡是category)成了三種:Easy, Difficult和Slow to warm up。 Easy的孩子適應環境快,情緒穩定,擅長和陌生人相處,Difficult的孩子相反,而Slow to warm up的孩子需要一段時間來適應陌生環境和控制情緒。
【80到90年代】
第三是Jerome Kagan. 開創性的使用標準化行為實驗測量temperament,並且提出來Behavioral Inhibition這個概念。通過行為實驗(大部分是陌生環境應激),他提出幼兒一般有兩種反應方式:Inhibited或者Uninhibited。 Inhibited就是字面意思,小孩過度控制自己的行為,過度害怕,害羞,拒絕和陌生人接觸,肢體動作減少等等。Uninhibited的孩子則相反,善於應對陌生環境,面對陌生人不過度恐慌。這個理論深深影響了後面一代temperament研究者的思維方式。
【80年代末到新世紀】
第四也是一群人,算新時代第一批吧。Arnold Buss, Robert Plomin, Mary Rothbart, Hill Goldsmith。1985年SRCD biennial meeting上(順便問下今年在費城有人去嗎),這些人加上Thomas 和Chess這些老人,就到底如何定義temperament進行了一次影響極深的大討論。詳見這篇paper:JSTOR: Child Development, Vol. 58, No. 2 (Apr., 1987), pp. 505-529 (這個鏈接是收費的,但是scholar能找到作者research gate上的PDF)。
幾大流派的不同點有:Temperament到底和gene還有environment應該是怎麼樣的關係,哪些具體特徵屬於temperament維度內,哪些是最主要的特質等等。另外有些人喜歡用更寬泛的分類(difficult, easy...),有些人喜歡詳細的維度劃分。這些在那次的roundtable上都有討論。
至於文章內容,大家可以自己去看。那麼這些人對temperament的貢獻都在哪呢?
Buss Plomin (1984) 的Emotionality Activity Sociability Scale (EAS),是第一個專門用來全面測量幼兒氣質的問卷,至今仍被使用。
Rothbart 的Infant"s Behavior Questionnaire(IBQ)和Children"s Behavior Questionnaire (CBQ)是目前業內最常用的測量幼兒期和學齡期兒童的問卷。和EAS不同在於,IBQ,CBQ的問題採用的是針對某具體生活情形中,兒童的反應和行為表現打分,而不是寬泛的「behavioral style"。
Rothbart的理論體系我認為在所有的temperament研究者中是最完善的。我個人也非常喜歡她治學嚴謹的態度。她這篇在JPSP上關於temperament和personality的review引用超過3000多次,詳細地闡述了什麼是temperament,什麼是personality,兩者的關係,相同及不同點。論文地址:bowdoin.edu 的頁面;
Goldsmith的Laboratory Temperament Assessment Battery (lab-TAB)則是業內最廣泛使用的全面測量各年齡段(對不同年齡有不同版本)兒童氣質的行為標準測試。此外,他的Toddlers Behavior Assessment Questionnaire (TBAQ或TBAQ-revised)也是比較常用的問卷之一。
【新世紀】
第五又是另外一群人,算新時代第二批,目前活躍在科研最前線的一群資深學者,他們大部分都是上面那群人的學生。而這群人的學生,一般剛拿到AP進入學術圈。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j.1750-8606.2012.00254.x/abstract
這個25年後的討論顯然沒有第一次那樣影響深刻。 這篇文章感興趣也可以讀一讀,我的感受是這些年的進步主要是在行為基因研究(Behavioral Genetics)上,使得基因對氣質的影響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另外領域內更加倚重多方式測量(行為實驗,問卷,生理),逐漸擺脫單一問卷式的調查方式。而對於題主提到的神經科學領域,其實並沒有太多涉足。
Such studies consistently find that MZ cotwins are more similar than DZ cotwins across a wide variety of temperament dimensions including emotionality, activity, shyness, sociability, attention/persistence, approach, adaptability, distress, positive affect and negative affect10–13. Although estimates of heritability tend to differ from sample to sample, they generally fall within the range of .20 to .60, suggesting that genetic differences among individuals account for approximately 20% to 60% of the variability of temperament within a population. With few exceptions (e.g., soothability and rhythmicity, which show little genetic influence), there is no consistent pattern of differential heritability across dimensions.
簡要概括下就是同卵雙生一般比異卵雙生氣質上要更加相似,同時氣質的遺傳性大概佔20%-60%,但這要取決於具體的維度。這些維度包括情緒,活躍程度,羞怯程度,社交活躍度,注意力和保持力,適應力等等,但不包含從負影響中回復的能力和rhythmicity(這倆實在不知道怎麼翻譯,好像是行為的一致性和可預計性)。
寫到這裡我想把知乎上一個高贊回答拎出來,作為對外行人 @Wu Chen 回答內行問題的警告:
有哪些看似荒謬,其實很科學的理論? - 知乎用戶的回答。看過這個嘩眾取寵的回答之後,建議大家去看正確的觀點。 @Andy Lee 很好的解釋了什麼是shared environment,什麼是non-shared environment。 影響孩子成長的因素有哪些?分別起到多大作用? - Andy Lee 的回答
我想,兒童氣質領域的分類體系大概就是如此了吧。雖然沒有一個完全統一的體系,但大牛們在某些維度上一致的,比如emotionality, activity和attention。 不同的」分類「或者維度區分的方法知識不同人對同一個概念的不同闡述,多家觀念的產生也有利於領域的發展。畢竟,相比50年前,我們懂得更多了,不是么?
到此為止,大概回答了樓主」怎麼評價「這個問題了吧。
****有英文不好的同學可能沒法看連接給的文章,其實我不是不願意翻譯,只是怕有些術語中文處理不好引起歧義。另外也希望大家能接觸第一手知識,我起一個提供媒介的作用,讓心理學愛好者知道哪些資源和信息是可靠的。畢竟相比理工科,心理學的論文並不是那麼晦澀難懂,英語基礎好的都能看明白一二。****謝 @劉柯大大邀,說實話,答得比較勉強。有問題的話歡迎指正~
心理科學發展至今,分支眾多。不同心理學流派對性格提出了不同的分類理論,比如說題主提到的「四種氣質類型」和「五大性格要素」其中就是兩種。
從分類標準的來由上看,很多性格分類模型都不是一個領域的東西,所以沒什麼好比較的。但是確實有科學程度之分。
比如說:「四液說」」,把人分為四種氣質類型。此分類方式一直在心理學中沿用至今。這種觀點是把性格分類建立在人體的體液而非大腦的神經系統基礎上的,因此,可能有一定參考性,但太籠統。
「五大性格要素」大五人格理論相比於四液說是更加科學的,比如引進了量表的測定。大五人格可以通過NEO-PI-R評定。而四液說缺乏可證偽性,缺乏科學性。大五人格理論是研究者們在人格描述模式上形成了比較一致的共識,提出了人格的大五模式, Goldberg(1992)稱之為人格心理學中的一場革命。因為大五類人格模型的特點是廣泛而全面,但它並不是多麼強大的實際行為的預測和解釋的模型。許多研究已經證實,在預測方面的實際行為特徵時,MBTI模型要有效得多。
——我認為不能。主要原因有二:
第一個原因是,現在的神經科學還沒有足夠發達,比如它不能重現基本的反射。
第二個原因是,神經科學自身存在局限:(以下部分為引文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第249期 作者:霍湧泉 包開亮)
面臨問題:概念不清晰及本體還原論傾向
蓬勃發展中的認知神經科學也面臨著許多問題,特別需要在理論、方法技術操作和實際研究中加以逐步改進和釐清,否則這種研究便可能陷入歧途。
從總體來看,認知神經科學所面臨的最根本、最主要的問題是由於理論基礎不明確所導致的概念不清晰和研究中的本體還原論傾向等問題。一個最基本的事實是,人的心理並不是一種獨立的具有第一性存在的物質實體,而是反映大腦屬性的第二性的機能性虛體存在。企圖將人的心理活動還原為大腦區域的神經元及其突觸活動,體現出了要把心理現象還原成生理現象的本體還原論傾向,很容易將認知神經科學的研究引入歧途。
另一個突出的問題是研究方法的局限性。儘管當前認知神經科學研究已完全向實驗科學靠攏,這是目前心理學研究領域中最為令人滿意的變化。但是有關心理和行為的實證研究基礎幾乎都是以「是什麼的」相關數據分析結果為推測依據,還無法進行「為什麼的」因果關係的解釋性揭示。在研究方法上,相關是一種很容易的科學研究,理論解釋的差距則更大。特別是目前國內學術界引以自豪的認知神經影像學技術尚屬於宏觀性質的研究,包括ERP技術所進行的各種腦波形在內的神經相關物研究仍然屬於一種「尚未完成體」,其僅僅從成像圖形方面探討了人腦神經生理活動的局部特性。正如哲學家查默爾斯所批評的那樣,對腦認知神經科學的研究應該保持適度的期待。這一研究技術尚難以尋求對心理現象的因果解釋,更無法揭示人的心理世界活動的豐富特異性。
當今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浪潮的興盛依託於當代科學發展之林中最具有發展前景的生命科學、腦神經科學和計算科學的研究進展。生命科學與計算科學是21世紀最有發展活力和前景的帶頭學科。只有不斷融合當前生命科學和計算科學研究的新概念、新規範、新技術,才能為揭示人腦產生心理奧秘這一人類重大理論問題提供更為精確的回答,並且在深層次上開闢心智研究的新模式。但問題在於,目前生命科學與計算科學的發展前景難測,如腦科學的進展並不令人樂觀。近十年來世界各國在腦科學領域投入了巨額的研究經費,可是真正具有重要突破意義的新的基礎實驗或理論成果幾近空白。美國推行的「腦的十年」計劃除了進行了一場大規模的輿論宣傳之外,事實上在基礎研究方面並沒有顯著成效,以致一些哲學家提出,心靈的神經生理學研究純粹是浪費時間。有學者認為,像認知神經科學的模塊化主張,實際上不過是建構起了一個個先天獲得裝置式的「喬姆斯基王國」。而新一代的計算機只是在運算速度上有了突破,而模擬人的心智的人工智慧研究進展則停滯不前。人工智慧的重要創始人明斯基曾說,以計算理論解釋認知和智力的數十年努力均失敗了。這也加重了從事計算主義心智研究者的悲觀情緒。
人的心靈世界豐富多彩、千姿百態。心理科學進步和發展的基石是多樣性與多元化。無疑當今認知神經科學日新月異的發展會為心理學的研究注入新的研究內涵,理應繼續在心理學的發展中佔據一席重要之地,但是,揭示大腦機制並不等於完全搞清楚了心理的本質。心理學是一門兼具自然科學屬性和社會科學屬性的學科,需要以多元化發展進路引領心理學的方向。如果用認知神經科學來統領心理學研究的發展模式,那麼在一定程度上會偏離這門科學的發展軌道,這必然也會走向取消心理學的學科本體性對象的道路,從而使之淪為「沒有心理的心理學」。
好巧,我是學人格心理的。
特質論確實是人格心理發展的基礎之一,而你所提出的兩個則屬於兩個範疇,
氣質類型是氣質類型,而人格特質則是人格特質,
兩者的出現時間和背景不展開講,可以去看人格心理學的任何一本入門書籍。
人格影響人的認知、行為、情緒,而腦機制則是這個實現的過程。
有的回答提到大五分的太粗了,但其實大五並不只有五個維度
每個維度下面其實都是有子維度的,常見的是6個,
也就是大五體系下面是30個有效子維度的。
不請自答的原因是,我的研究方向其實就是你所疑問的方向。
「人格特質的腦機制研究」
人格特質是一種心理學構念,構念是你無法親眼看見的,所以需要指標進行測量。
這個是進行人格研究的共識,我們能進行測量的無非就是情緒、行為、態度、認知等等,
題主所謂的腦機制的證據,也只是在個體進行這些心理活動的時候測得的過程類數據,
事實上已有的研究,對於特質憤怒、特質焦慮、特質抑鬱都有了腦機制的研究,
但去看這些研究不難發現,往往不是某一單獨腦區會有差異,
而是多個腦區都會有差異,而這僅僅是作為單一人格特質的表現,
就已經牽一髮而動全身,更不用說整體的人格體系了。
如果想通過腦機制進行探索一個龐大的人格特質體系,
那麼我們如何進行劃分,如何進行評價,而又如何應用則是值得思考的。
以我現在看的文獻和知識來講,腦電、fmri只能是研究某一特定人格的工具,
但由腦機制來反推人格我覺得不靠譜,而且用腦機制統一人格我也覺得是無稽之談。
另,心理學的東西其實都是統計出來的,四液學說根本沒有統計支持,而大五則是經過多少驗證出來的結果,把這倆放到一起,讓人心寒啊。
為啥會被邀請- -,不過終於可以高冷地說句「謝邀」了咩哈哈。
學personality的同行們都已經解釋得很清楚了就不多說了。簡單來講從我接觸到的知識來說,四種氣質和大五人格都是被承認的(並且人格量表只承認大五)。而對於」因為它們並不是基於對基本大腦機制的嚴格分析「,現在確實有很多人更認同認知神經研究結果,但也有很多人開始反思這種偏好是不是正確。前幾天正好看到一篇文章有興趣可以參考一下。Taylor Francis Online
:: 「Soft」 Versus 「Hard」 Psychological Science: Biased Evaluations of Scientific Evidence That Threatens or Supports a Strongly Held Political Identity
因為有些問題神經科學無法完全解釋,個人認為艾森克的人格量表已經屬於比較接近科學的一種,他提出的三種維度,內外傾與大腦皮層喚醒水平、神經質與自主神經系統、精神質與雄性激素相聯繫。
1976年,雷維爾等人進行了一項關於工作效能的研究證實了內外傾與大腦皮層喚醒水平的聯繫。但在神經質方面,研究表明艾森克所提出的心率、皮膚電等生理指標與神經質測量分數的相關並不十分顯著。所以艾森克後期又提出了邊緣系統與神經質的關係。另外,目前沒有任何研究實證材料證明雄性激素與精神質的關係。
由於現存的人格量表與其相關的生理指標不是完全匹配的,所以之前的理論仍然有存在的必要。個人認為,它有利於我們繼續深入的探討,從而構建出一個更完整科學的體系。
已經有回答在科普。
睡前說下自己看法。
放幾年前,我可能會很氣氛的說,某些破玩意怎麼也好意思說自己是心理學內?
後來會發現,最初心理學誕生時,其他科學領域對心理學的看法,可能也是差不多的情況。類似於,心理學?這不是我們神經科學的內容么?這不是哲學么?……
心理學這不長的歷史,真心是辛苦前沿科學家們。頂著壓力,小心翼翼的,用盡量嚴謹規範有效的實驗來證明一個個的猜想。
而,人們對於「心理」的想像,對於「心理」這個詞所生出的一個個觀點的數量,是遠超過實驗驗證數量的。甚至有些,根本就沒法進行實驗。因為我們是人。(當然難免有那麼幾個瘋子)
這個時候,題主所提出的那些東西就出現了。
心理學,這個東西太有魅力了對不對?對於不熟悉的人,很容易就高端大氣。對於不服,但是自己科學水平不足的人,很容易就把你制的服服貼貼。這玩意多牛逼啊?
發展心理學家剛發現,人的心理在不同年齡隨著生理髮育的變化。市面上就出來了針對不同年齡層的教育方法。
剛有人觀察出嬰幼兒的腦發育。市面上就出現了一套套的早教教程。
這兩段很像哈,都可以掛上心理學招牌,但是第二段和心理學可沒多大關係。
我想說的呢,有些亂七八糟的東西,已經把適用於人,沒有科學定律依據的玩意隨意掛上了心理學的頭銜。
然後再說,性格分類,色彩性格等性格類的。
可能是我讀的書少。
我愚昧的認為這玩意就像是你是中國人,他是美國人
細緻點,你是中國河南人,他是美國邁阿密人。
你能分辨出你們之間的不同么?能吧?
可能有人會說我偷換概念。
說性格是內外本質的東西,不是膚色國籍所決定的。
那好,我想問問性格是怎麼被定義的,怎麼產生的?
或者咱們追遠點,我們的進化源頭。
就算世界上所有人都是非洲智人。
和智人同時期出現的早期人類,你們從這群不同的「人」之間,也能找到相同性格。
說這麼一大段廢話。
想說的只有,性格分類,其實和你的生活沒有實質關係。
它對於一些其他的數據分析,可能有那麼點意思,但,跟你關係不大。
因為在一個社會環境里,基本的自我角色確定是生存需要。內在性格是遺傳基因和成長環境影響。
但是,它也只是一種生存特徵。
就像你知道稻米怎麼授粉,怎麼成熟,和其他作物有什麼不同。
對你的生活,沒有太明顯影響。
你只需要知道,它能吃,可以作主食。對吧?
雖然對你沒用,但是對生物領域的科學家是有用的。
然後有人就出來對你說,你看大米是這樣分類的!它好厲害是不是!我們在它的某個成長階段加入些東西!他就是不一樣的大米!!
聽著牛逼吧?和轉基因一樣牛逼吧?
呵呵,聽聽就好。
只不過是一群看過點前沿科學訊息,在大家什麼都不知道的時候,著急賺錢的人。
手機打字,可能說的亂七八糟。
其實好多什麼性格分類東西,為什麼沒有心理學家,或者心理工作者出來和那群人撕逼。
第一,因為他們拿的東西,很多其實是一些研究的方向。我們願意相信它真的能那樣,我們努力研究,先懶得管你。
第二,他們還真挺會賺錢和收買人心的,而且,去反對一個開頭正確的玩意,很容易被對方把責任推開,各種太極,因為實在太好推了,而且隨便一推還容易角色轉換了。
第三,起碼有稍微靠譜點的部分,作為心理學宣傳,也有點好處。
但是,有個人來找你諮詢,本來不是做諮詢工作的,但是人知道你是學心理學的,就來請求你幫助。
你答應了,然後他開口來了句,我看過那什麼什麼,我覺得我是屬於哪種性格的,我這性格就這樣,愁死了。
這種先決觀念,我還真是挺煩的。
所以,性格分類這玩意,有,而且很多,過個幾年就出來個新的。可以去百度。如果你不是心理工作者,你就看看就好。
然後,有人要告訴你這玩意能改變你的生活,讓你更知道怎麼處理人際關係,怎麼過的更開心。
呵呵。
特別像有人過來給你一巴掌,你對自己說,誒,他就是這種性格的,沒辦法。
滾特么。這也太傻缺了吧?
你要想安慰自己,用參加亂七八糟培訓的錢,去系統的進行學習,去看些專業的書籍。
再不濟,找個喜歡的人,全給她花了!!
如果是單身狗,就給你父母花了。
我倒是很希望你去捐給前沿心理學家,不過,你還是自己花了吧。
比起去聽一些破培訓。買一些還不如少女小說的書。
吃飽穿暖更實際。
理論的東西永遠是複雜的,我不相信星座,更不相信性格決定命運。人,都是會變的,生活中,我身邊的人倒是喜歡這樣分類,利於自己的分類,比如某某人會說,這個姑娘比較單純,某某人會說,這哥們心眼比較多!從發展的角度看人物的性格變化,更加科學,實用
把具象結果歸類有一定意義,但非必須,反推動機才會讓問題簡單。
而動機需要抽象概括,同樣非具象化,最後反觀具象結果,也就是各種分類的內容,會發現都差不多,而且很可笑。
歸類是為了更好理解,而不是為了死磕教條。
連樂嘉都可以,你也行。
不明白題主所說的「並不是基於對基本大腦機制的嚴格分析」為什麼會是大五和四種人格不那麼令人信服的原因。這兩種人格體系,尤其是我個人比較喜歡的大五,普適性是很強,也算是一個比較快捷可靠的人格分類法。
我覺得大五的問題在於分類不細,很多特質沒被包括進去。但是我們還有MBTI和16PF。MBTI也是我個人覺得比較好的一個人格分類。
本學渣多年不碰心理學,就不多說理論了,但神經科學介入之後能不能實現江湖大一統?
那必須是不能的。且不說我並不覺得神經科學對人格有那麼強的決定性因素(甚至我覺得兩者相關性並不強),而且學術的本質,不就是百家爭鳴,百花齊放么?
========================我是偏題的分割線================================
等你了解心理學,你就會明白,在本圈內,根本就沒有一個「統一」的理論,任何領域的理論,無非都是「獲得了大多數研究結果支持」以及「獲得了不少研究結果支持」再以及「獲得了一些研究結果支持」的區別而已。
科學==無定論,你永遠不知道你自己研究得出的所謂「結論」什麼時候會被推翻(也許就是你自己的下一個研究),也不會知道你自從接觸心理學以來奉為圭臬的神級理論什麼時候會被推翻,尤其是研究技術發展得越來越快的今天。這是學心理學多年來給我的最大感悟。也許這就是傳說中的「辯證思維」吧=。=
沒看見星座,你就知足吧
我只回答這個問題:「如何評價目前心理學內部眾多的分類標準?」
評價目前心理學內部眾多的分類標準是沒有多大意義的,懂得評價一門科學或一個理論才能對這門科學有更深的認識。因為科學歸根結底都是解決問題的一個工具,包括心理學,以及心理學裡五花八門的分類。而想要對一門科學或一個理論作出評論,則需要掌握下面幾個對科學的理論進行評判的標準(或者說是評判的方向)。
1、綜合性。理論工作者和科學研究者通常認為。一個能包容和解釋較寬範圍和多樣性數據的理論,比那些僅能解釋有限範圍內現象的理論更加優越和實用。
2、精確性和可驗證性。一個好的理論應該包括那些界定清楚和明確的構念和相關陳述,不但如此,它必須能夠對包含這些陳述的假設進行實證研究,即它們必須在某種程度上與客觀現實相聯繫。
3、簡約性。這裡的簡約性是指這個理論能充分解釋所要解釋現象的複雜性,而不是文字上(構念、相關陳述和假設)的簡約。
4、實證效度。一個好的理論必須具備實證效度,即必須有數據支持。然而想要從實證效度的角度去評價一個理論,往往是最難的,因為我們知道,理論是不可能在任何絕對意義上被證明(或否定)。
5、啟示意義。所謂的啟示意義,是可以激發和推動研究者做進一步的推理和研究。而這進一步的推理和研究一般會帶來兩個結果,一個是這個理論的不斷完善與發展,另外一個是這個理論被推翻,隨之新的理論誕生。
6、應用價值。每一個新的理論或設計的誕生,它的使命都是為人們所用,促進學科/社會發展。
當然,評判一門學科的理論並不止上述幾個「標準」,但上述的幾個評價的方向,如果能熟悉掌握,我相信是會有助於我們客觀、公正的去看待任何一門學科或任何一個理論的。
下面回歸本題, 像你說的「四種氣質類型」、「五大性格要素」之類的理論,一是沒有多少統計數據的,二是不可驗證的,不精確的,當然難以令人信服。而大家比較接受的MBTI模型,則有大量的研究證實,MBTI在預測實際行為特徵時的確要比那些個亂七八糟的理論有效得多。而所謂的使人信服的理論,通俗的說,不過是有著明確概念、有理論/科學支撐、能夠一定程度並實證的概念化的陳述。
題主你嘗試著從這幾個方向深入思考,相信你就會更加清晰明了。
心理學有許多學派,學派不同理論也就不同。像華生為首的行為主義學派、弗洛伊德為首的精神分析學派都沒有對人格進行系統的研究。我們現在看到的這些分類多來自於現在佔主流的認知主義學派的觀點,這些觀點已經被許多被說所證實,可能大家對分類還是有些誤解,比如五中氣質類型,並不是一個人完全屬於那種氣質,更可能的是集中氣質的結合。當然,想你提到的大腦屬性,這是生理心理學研究的,我也相信這會使這樣的分類更加精確,但是一套新的分類標準讓大家能認可是十分困難的。
事實上如你所說並不是那麼科學,大五相對科學一些。但是根據自己的目的,去選擇性價比最高的性格分類方式才是關鍵。
星座什麼的不說。
性格、氣質、人格分類,不管是否分出明確的類,它們都是有測量的軸的(如內向——外向)。比如以溝通為目的,MBTI第二條軸為接受信息的方式(感覺型S,直覺型N),對S型講得生動或具有故事性會讓他覺得容易理解,對N型講得比較直接抽象,會讓他覺得效率更高廢話少。
所以這些人格分類可以說更多的是依據目的而分,並不能像腦科學一樣。哪怕腦科學發展到能夠區分不同性格的人腦子的反應有什麼不同,也只能確定某幾個方向(某幾條軸)具有相對準確性,然而性格的分類方向有無數個,所以很難說科學…
社會越來越複雜
門外漢,感覺求同存異也可以勉強算一個答案。每一個時期都有一個主流,而且評判的標準不同才出現了各種觀點,都是在繼承和發展的基礎上,以後或許會有其他的新觀點,統一也是取其相同。
都是荷爾蒙搞的鬼,濃度調整了,性格也就發生了變化
看了以上的回答,不得不開啟群嘲模式了。不過,醜話說在前頭,我不是心理學專業,只是有幸剛好看到一個說法解釋了題主的問題。先放大招,推薦看《對偽心理學說不》,我所說的都來自於這本書的第一章。
題主所說的描述都是心理學的不同理論,來自不同的分支。「心理學有著令人驚嘆的廣泛性和多樣的調查方法。」「美國心理學會有53個分機構,每一個分支都代表了一個特定的研究或應用領域」。著這裡我摘抄幾個常見的分支:普通心理學,心理學教學,臨床心理學,教育心理學,行為分析,心理治療,宗教心理學,健康心理學,幼兒心理學,實驗心理學等等。「要窮盡心理學領域主題的多樣性是非常困難的」。「因為構成心理學的不是一整套宏大的理論,而是許許多多不同的理論,每個理論僅僅能夠解釋行為的有限方面。心理學的多樣性使得理論整合變得極為困難。」 關於心理學的不同分支,他用了以下的例子進行解釋「20世紀早期,物理學在本科水平的教學中便被分成了若干獨立學科。因此我是通過分別學習力學,熱力學,光學,聲學和電學而了解這門學科的。同樣,化學也曾被分為無機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和生物化學。當時這些分支之間的交流和融合併不比現在的心理學好到哪裡。它們都僅僅在抽象的數學理論水平上才實現了整合。醫學也被分為眾多分支,而且和心理學一樣,沒有新的整合出現。」其實現在物理上還一直在尋求大一統的微觀和宏觀理論,一直在尋求。
我覺得這就是對心理學眾多分類標準的評價,題主意下如何?
見仁,見智,社會在進步
感覺用~賤人就是矯情~來評價恰如其分
這裡面有一個核心的問題就是性格是否是真實存在的並且相對穩定的,只有在這個前提下討論性格分類的各種學說才有意義。
希波克拉底的學說在當時已經算是比較先進的了,當然他也認為大腦只是一個冷卻體液的器官,不用我指出其中的錯誤了吧,體液說之前有三氣質說,之後有面相說、占星說與顱相學,當然還有血型性格學。
眾多理論不斷的出現又不斷的被推翻,這是一個學科發展過程中必然經歷的過程,但心理學畢竟還是一門自然科學,最終在真相的引導下,會出現一個統一的理論體系的,至少我是這樣相信的。
推薦閱讀:
※人怎麼判斷疼痛發生的位置的?
※為什麼人在黑暗環境與明亮環境中切換時有暫時性看不清?
※2017 年,心理學領域出現了哪些反轉了經典理論的研究結果?
※為什麼在外國吸毒不那麼容易上癮呢?
※有哪些著名的「神經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