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史上有哪些由於技術發展而導致視聽語言發展的標誌性事件?

!!!真的很好奇啊


謝邀,我把這個問題理解為純粹的科學技術,在外面沒法看資料,先根據記憶簡單列一下,隨時補充,有時間再詳細解釋,盡量按時間先後。

有聲電影 | 豐富電影語言,避免鏡間字幕。

高感光膠片 | 減少燈具使用,把演員從強光炙烤中解放,降低成本和設備重量,無燈光紀錄片成為可能。

正片疊底、遮罩等膠片合成技術 | 特殊視效先河

輕便型攝影機/16mm膠片 | 減輕攝影機重量,豐富攝影機運動,使手持攝影成為可能


三軸雲台 | 豐富攝影機運動。

金屬鹵素燈 | 提高燈具亮度,降低燈具體積,豐富光造型。

菲聶爾透鏡 | 燈具效率提升,聚光燈體積降低

彩色膠片 | 豐富電影語言

靜音攝影機 | 同期聲成為可能

微縮模型 | 實拍實現幻想形象、破壞性場景

搖臂、斯坦尼康 | 豐富攝影機運動

立體聲 | 立體聲音造型

立體電影 | 「現實的漸進線」上的前進

數字攝影機/數字非線性編輯 | 從膠片存儲介質中解放出來,降低拍攝成本與門檻,大大增加剪輯可能。

綠幕技術 | 解放了環境的拍攝方式

CG技術 | 使完美的幻想形象最終成為可能。

Motion-control | 進一步豐富攝影機運動,使移動疊化、動態合成、移動降格成為可能

數字raw格式/高級數字校色 | 數字完全可能替代膠片,宣判膠片死刑

動作捕捉技術/表情捕捉技術 | 虛擬角色足以亂真。

特圖利燈具/Kinoflo/三基色燈/全色譜LED燈 | 燈具進一步小型化,小空間布光成為可能

2K+高清數字攝影機 | 高清畫面,後期重新構圖

偏振眼鏡立體放映機 | 高亮度立體放映,立體電影復興


寫著寫著覺得畫成科技樹才清楚依賴和先後發展關係…仍然沒有查資料,會繼續豐富。


我就記得戈達爾在拍《精疲力盡》的時候由於交卷不夠,只能省著拍,於是好多場景只能拍人進門,人在屋子中央,人出門。結果就形成了新的技術——跳接


電影中聲音的出現。

攜帶型攝影機,錄音設備的出現。新浪潮崛起也與它有關。

電影放映端,比如光碟的出現,這個影響了電影的營收模式。也促成了一些小成本藝術電影的興起。


公民凱恩,太牛了


數字圖像處理技術的發展 讓特效影像有了質的飛躍 當年的《駭客帝國》絕對是一個里程
然後有運動控制技術 動作捕捉 CG 影像合成 3D技術等等的發展 讓想像成為可能 比如那些年的《指環王》《極地特快》《阿凡達》讓數字技術與影像結合 讓人的想像力達到最延伸的發展


推薦閱讀:

有什麼適合兒童看的非國產電影?比如查理和他的巧克力工廠?
同樣是黑澤明的御用演員為什麼志村喬的地位不如仲代達矢和三船敏郎?

TAG:電影 | 電影技術 | 電影史 | 視聽語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