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乾貨」真的有用嗎?

很多平台都有大量乾貨文章,那些真的可行嗎。那些在影響我們的價值判斷嗎?到底有多少人會去執行這種乾貨文呢?

相關問題:「乾貨」應該怎麼用?


大多數情況下,最乾的乾貨來自於教科書等領域內的經典著作(互聯網這種快速發展的領域除外,教科書落後於行業發展)

然而很多人不願意看教科書,卻可能更願意聽一個不是那麼專業和洗鍊的知乎live。

為什麼?因為很多人要的不是真正的學習,而只是一種「學習的感覺」而已。

我自己做了一些觀察,把學習行為分為兩類:嚴肅學習和消遣學習兩種。其實每個人的學習行為都包含兩個部分,不過,我認為嚴肅學習的效用遠大於消遣學習。

嚴肅學習(serious learning)
- 真正為了深入某個領域而學習
- 讀領域公認的經典著作,教科書等
- 找能找到的該領域真正權威請教
- 投入的時間長,大量時間花在反覆練習上
- 注重探討而不是證明自己是對的

消遣學習(recreational learning)
- 學習的目的只是為了初步了解,或者在他人面前談資及滿足
- 喜歡「收集」,給自己「我在學習「的感覺。
- 儀式感重於內容,喜歡頻次高,深度淺,時間短的學習,喜歡速成、集合的內容
- 喜歡直接到結論而不想深入了解得出結論的過程和歷史背景,也不喜歡練習
- 喜歡爭論而非探討,喜歡證明自己是對的
- 下載一堆電子書、知乎live、分答、值乎、果殼、得到等:

並不是說消遣學習就是不好的,事實上每個人大部分學習的內容都是消遣學習,有很多朋友說得對,就是想知道美食,不用先從教科書學起(不過其實從經典著作開始學習紅酒、咖啡等,也事實上比看知乎更加準確和高效)。如果我們從 T 型人才模型來看,也就是 T 的那一橫。然而如果沒有嚴肅學習,或者嚴肅學習的深度不夠,那麼對於一個人的專長技能,也就是 T 的那一豎,往往是會有所限制。


分享一個有關「乾貨」的故事。

記得半年前一位美國加州的網友發帖求助:自己家的無線網路電腦無法訪問某些網站,卻可以Ping通這些網站;而使用無線網路的手機卻可以訪問這些「無法訪問的網站」,他想盡了一切辦法,包括修改DNS設置、重啟電腦、重裝系統、重裝軟體,可結果卻無濟於事,濤聲依舊…

看到他的描述,網路主治大夫基本上就確診了病因,但是為了讓他明白,也為了讓更多的同學明白網路深度學習的必要性,大夫的分析如下:

1)排除DNS解析問題

因為手機使用同樣的DNS設置,所以可以排除。

2)伺服器問題

既然手機可以訪問,排除。

3)路由問題

可以Ping通,可以排除

那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只有一種可能,手機和電腦的某些IP配置參數不一致,Path MTU Discovery 這個功能在電腦上打開了,而在手機上處於關閉狀態。

當標準長度1500位元組IP包途經某些MTU&<1500路由器時,所以需要將IP包分片,手機的IP包被分成兩片放行,可以自由通信。

而電腦由於開啟Path MTU Discovery,DF=1,路由器只有丟包,但ICMP出錯消息由於返程被路由器拒絕通過,所以電腦一直蒙在鼓裡,一直處於丟包重傳狀態,一直到重傳次數到達極限次數而關閉TCP連接。

這個「乾貨」故事很難在任何現存的教科書上學習到,分享這個乾貨是為了讓更多的同學認識到深度學習的重要性,只有深度學習才可以解決一些棘手的難題。


毋庸置疑,相對水貨,乾貨肯定是有價值的!但是,具體的價值,效益的多少卻因人因時而異。

  • 1.看你的執行心態

你心血來潮想鍛鍊出八塊腹肌,跑到了知乎上找到了十幾招鍛煉肌肉的辦法,但是最後沒有去執行。請問大家,是乾貨沒用嗎?

相信大多數人都看得到,更多不是乾貨的問題,而是我們的執行力的問題。這些方法論能夠加速我們鍛鍊出肌肉的速度,但是無法讓我們不勞而獲擁有肌肉。

另外,太多人都渴望速成的辦法。這也讓一些以「速成」做買點的營銷手段有很大市場。更多時候,我們的努力都需要一定的時間積累才能反映出來,我們稱之為「效益滯後性」。正如馬雲的那句話所說「今天很殘酷,明天很殘酷,後天很美好,但是絕大多數人都死在了明天晚上」

可是生活中,太多人偏向於急功近利,過於渴望立竿見影。看不到效果的時候,又犯了基本歸因偏差——將失敗的原因歸咎於外在條件。於是,「乾貨」和方法論就成了替罪羊。

  • 2.看乾貨的兼容性

太多雞湯披著反雞湯的外衣,太多水貨披著乾貨的大衣。很多時候,個人的經驗都會被一些人拿來當作乾貨用,這樣的乾貨大多價值比較小。

因為經驗本身具有特殊性,它往往在特定的場景和特定的人群下才會成立。

就像我看到一條某上市公司利好的新聞立刻購買了他們公司的股票,並且第二天拋出。而我的朋友看到我買的股票漲了,隨後買入,結果自然是他一買就跌。

他看到的是反映了出來的結果,而我感受到的是過程,自然得到的東西大相徑庭。這就相當乾貨在我這裡轉手,他獲得的是二手信息,本身並不是很理解這個現象產生的原因,自然無法很好地利用這樣的乾貨。

  • 3.看使用的場景模式

真理具有絕對性,也具有相對性。乾貨也是如此,它並非每個場合都適合。比如說,我曾經需要到某個地方辦公,開車過去花了半個小時,過程非常愉快,但是找個車位卻花了足足一個小時。後來我選擇乘坐地鐵過去,反而只需要一個小時。

一些乾貨用了是會有後遺症的。正如大學的時候,很多人很聰明,能夠在考試前幾天靠著一些高效的學習方法,突擊將成績拉上去,有時甚至比那些平時努力的人成績還好。但是,正真運用這些知識,自己則錯漏百出。所以,並不是每個場合都適合用乾貨,有的時候腳踏實地得到的會更多。

總之,乾貨的價值更多不是替你解決生活中的現實問題,它更多是給你一個看待問題的角度,以及一定程度上提高你處理問題的效率。

相關回答:讀了很多書,但是都忘掉了,讀書的意義在哪裡? - 衛藍的回答 - 知乎


你在這些平台看到的所謂的「乾貨」,其實都是「嚼貨」,即別人嚼過的貨,真正的乾貨是你的書本,是成系統的知識學習,然而這對於大多數人太幹了,難以下咽,所以很多人偏向於吃「嚼貨」,卻以為自己吃的是「乾貨」。
這些「嚼貨」,看著賞心悅目,讀起來朗朗上口,品完之後頓感如沐春風,慨嘆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就好像是吃到了一顆大補金丹,功力直接成倍增長,世間如此美好,為何佳作今日才閱?
吃過一次美味的嚼貨,乾貨自然就不願意再去啃了,為什麼呢?乾貨啃著費勁,崩牙不說,吃到肚裡還不好消化,還不如直接吃嚼貨,吃著方便消化快,效率嘛,自然是大大的高!
然而,嚼貨吃多了你會發現,看似吃了不少,但是干起活來還是渾身沒勁,看似吃的不錯,實際上並沒有吸收多少,其實這些營養早就被嚼貨的人吸收完了,你吃的雖美味,然而都是一些縮去營養後的。
在互聯網平台看那些所謂的乾貨文章也是如此,你覺得看的文章很有料,其實那不過是作者為了讓你看懂省去了很多專業性的描述,而那些專業性的描述才是整個知識體系里最核心的。
碎片化閱讀能讓我們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學習知識,卻很難讓我們在此過程中建立系統的知識體系,沒有知識體系作為框架,你的那些知識依然只是碎片,無法協同調用,然後隨著時間的流逝又全都還給了作者。
關於碎片化學習和系統化學習,很多人認為後者佔用時間過多,而實際上,前者佔用的時間要遠遠多餘後者,只是前者的時間被碎片化了,你感受不到聚沙成塔的過程,而後者的學習進度,是能夠不斷量化的。

很多人研究炒股,他們寧願每天花幾小時聽股評師侃天侃地,到各大財經論壇刷帖灌水,也不願意靜下心來去學習一下公司金融、財務報表的基礎知識,因為在他們看來,前者見效快,後者見效慢,賺了就說自己炒股技術高超,賠了就說行情不好,其實他們根本就沒有基本的投資知識儲備。
知乎這裡的乾貨很多,但其實都是嚼貨,你想想,一本上千頁的專業書籍,答主用幾千字讓你搞懂基礎內容,那都是經過答主細嚼後留下的最好吸收的內容,你也只能了解個大概,所以我說你所認為的乾貨其實不是乾貨,真正的乾貨是你的書本,無奈書本太干,啃球不動啊!
所以,如果大家想學習乾貨,還是回歸現實書本中去吧,經常關注我的人都會發現,近兩個月我已經很少寫答案了,不是懶得寫了,而是我最近一直都在啃書本,實在是沒有太多時間寫答案了,不過最近又有點時間了,可以接著寫了。
乾貨有用,前提是你要真的花時間坐下去啃。


高票回答把「乾貨」跟書本對立了起來——但它們真的是對立的嗎?我們真的非要二選一嗎?

當然不是。

這世上有很多知識,有很多領域。有些是我們的安身立命之本,是主打的領域,這方面,看別人的文章當然不夠,還要讀書,精讀,泛讀,大量地讀。甚至看書還不夠,還要看論文,學習最前沿的成果和理論。對我來說,管理學,心理學,都屬於這一類。

但並不是所有知識,我們都要這樣對待。很多時候,我們只是需要「能用」即可。

這時候,我們有必要像高票答案所說,去「鑽研專業課本」嗎?

沒有,這是在浪費時間。

比如說,我家裡要裝修,你說我是找《建築風格學》《室內設計基礎》《顏色學》來讀,還是直接別人寫好的、有多年從業經驗作保證的文章?

我要買正裝,是去讀奢侈品史、男裝發展史,還是直接看葛巾的文章?

每個人的時間都是最寶貴的。在沒有必要花時間的地方,去花時間,就是最大的浪費。

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絕大多數的書,都是對於理論框架的建構和普及,與實際操作其實是脫節的。

為什麼呢?因為實際操作中,你會遇到大大小小、千千萬萬種情況,每個人的情形不同,環境不同,遇到的問題也不同。而對於書籍來說,它的使命不是「幫助你解決具體問題」,而是「提煉出對大眾有價值的內容」——否則誰會買?

這就存在一個矛盾:大眾想要知道的,跟你實際遇到的,往往是不同的問題。

那麼,如何通過大量的閱讀,將各方面的知識整合起來,再升華、聯繫到實踐,去解決具體問題,這就是一個挑戰,非常考驗你的自學能力。

但很遺憾,第一,沒多少人有這麼強的自學能力;第二,就算有,也沒多少人有這麼多的時間和精力。

這就是「乾貨」文章的意義所在:它基於作者的經驗和對知識系統的掌握,提煉出針對某個具體問題的解答,幫助你建立從理論知識到實際操作的聯繫。

如果沒有這種「乾貨」,很多經典書籍,其實你根本都看不懂。

我大學的時候啃了彼得·德魯克、菲利普·科特勒,那時的感覺是,這不都是廢話嗎,為什麼這種廢話也能成為經典?

後來,自己做了品牌,自己接觸了管理,遇見一大堆問題之後,回過頭去讀,才發現,每句話都濃縮了巨大的信息量。

所以,乾貨的意義是什麼呢?它不是用來替代專業書本,而是建立起一條通往專業理論知識的橋樑。在你遇到實際問題的時候,為你指出一條有理有據、切實可行的道路。

什麼是乾貨?只有能解決你當前關注的、困擾的問題的,才是乾貨。其他的,不用花時間去讀,因為它們的目標受眾並不是你。

最後多說幾句:

把別人好心分享的知識、資源,說成「無用」,一棒子打死——我不是很贊成這種態度。

如果說「乾貨」無用,那什麼才有用?情感故事嗎?站隊嗎?對大V的批判嗎?

在網上能引發共鳴的文章,許多都是純靠觀點讓你產生情緒衝動的文章:愛國,自由,政治正確,道德正確。它們很對,無可置疑,但是讀完之後,除了覺得爽,對你有什麼實際意義呢?

如果你沒有從中獲得有價值的知識,獲得思維的啟發,獲得愉悅的審美體驗,而純粹是出於精神共鳴和觀念的認同——說句不客氣的,讀這樣的文章,是在浪費生命。

我寧願這個世界上,少一些觀點,多一些「乾貨」。我想,那也會比現在好得多。


貴知上所謂的乾貨大致分兩種,一種是可以即插即用的細分常識或實用技能,另一種是偏重理論、泛專業化的各行各業各學科的基礎入門知識、專業行業常識、專業行業體驗分享等。


前者當然是很有用的。比如作為一個直男土鱉,去年我突發奇想第一次嘗試給媳婦兒買包,但我對奢侈品這個行當基本是一無所知,於是上貴知翻了很多奢侈品相關的問題,目的很明確:確定哪些是真正拿得出手的正經奢侈品品牌而不是輕奢品甚至於國產山寨;大致了解各種品牌包的基本特點、品質、適用人群等。

這就是有目的性的「乾貨」搜尋。我不需要去了解各大奢侈品牌的歷史沿革、企業規模、產品布局、市場佔有率,更加不需要去了解奢侈品市場的消費者心理與生產營銷要素。同樣的,貴知上還有很多類似的實用乾貨需求,包括房屋裝修、汽車選購、留學簽證知識、家電傢具選購、健身基礎常識等等等等。

這些東西肯定是有用的。

然而如果只有這些實用型的知識,貴知和百度百科就不好區分了,難以體現出劉看山的高大上,所以一般而言,很多貴知用戶最喜歡放在嘴裡咀嚼反芻的「唉,乾貨越來越少了」,其實主要是指第二種知識。而關於這種「乾貨」,我已經說過很多遍了:

要記住,對於這個世界上的絕大多數人來說——少量例外當然是存在的——成功沒有捷徑,知識無法速成。上貴知看答案也好,聽live也好,終究只能獲取表淺的、碎片化的知識或者一些用於滿足好奇心的行業見聞、入門常識。想要獲取真正的知識,想要真正一步一步成為更好的人,需要的是腳踏實地地學習、上課、讀專業書籍、工作實踐 。

你懂得茴字的四種寫法,但你連買個機械鍵盤都要攢兩個月;

你對中國手機業的市場布局如數家珍,但你買手機只敢挑紅米;

你一口道破凡客誠品的死穴,但你連xx庫都捨不得買;

你比帝都計程車司機更能預測中國經濟的下行趨勢,但你最發愁的是明年房租又要漲了;

投資、創業、理財的門道你能說上三天三夜不停,但你的餘額寶里還剩333塊錢;

奧巴馬醫改的弊端川普的美麗與哀愁你如數家珍,但看上去明年你依然沒有升職的希望;

你一邊玩遊戲一邊能從遊戲設計的各種角度把它吐槽成渣,然後奮而刪除再上三大媽下載下一個;

你在朋友聚會上講著如何從化石推測古生物的生活習性,講著西北地區土地荒漠化的治理手段,講著如何計算宇宙的大小與地球的質量,講著循證醫學與雙盲實驗,講著NBA賽場上的三雙紀錄,講著為什麼龔琳娜是一位牛逼的藝術家……

——然後你抱歉地需要早走,因為晚班地鐵要收車了。

你回到家,打開電腦,在開機速度擊敗了全國1%的用戶後,連上了貴知——有一個好有趣的討論串叫「有哪些有趣的冷知識」你出門前只看了一半呢。然而你一眼就看到時間線上出現了一個叫唐缺的傻逼在挖苦你,你憤怒了:「碎片化知識有錯嗎?喜歡在貴知吸取各種有趣的見聞有錯嗎?難道不是比你這種只會發圖講段子冒充小說家的貨色高出1024倍?」

——不,你並沒有錯,唐缺那個傻逼高興起來的時候,泡在貴知上的時間恐怕比你還長得多。他也喜歡閱讀那些碎片化的知識,他也喜歡給各種開啟見聞的有趣答案點贊收藏,他也喜歡在貴知上看到點兒新鮮玩意兒後拿去在朋友面前賣弄一下。

——但那個傻逼清醒地知道他只是在娛樂,而你如果就此真的覺得你獲得了「乾貨」,獲得了真正的知識,獲得了真正的提高,那你就錯了。如果你覺得你上貴知就是在學習,那你就更錯了。

這不是真正的學習,這不是真正的提高,當你沉迷於此的時候,你只是在把自己變成另外一種長腳的書櫃。

唐缺那個傻逼也並不是想剝奪你的樂趣——他也沒這個資格剝奪——他只是想告訴你:樂趣是沒有錯的,但樂趣終歸只是樂趣;如果你真心想要學知識,真心想要提高自己,變成一個更優秀的人,也許,削減一點兒在貴知上學「乾貨」的時間,打開真正的專業書籍看一看,會收穫到一些真正的乾貨吧。


謝邀。知識是分層的,你得看你處於什麼層級。

對於菜鳥來說有用,對於資深來說沒什麼卵用;對於碎片化學習有用,對於深入系統的學習起不了多少作用。

你覺得是乾貨的東西我可能覺得是垃圾,我覺得是乾貨的東西,別人可能覺得是稀鬆平常的道理。

所以不要再一個資深面前談什麼乾貨,他們追求的理論、系統。

我們以李叫獸為例,叫獸之前有一篇很火的文章《五種社交幣》,談論了下是什麼在促使人們的傳播分享行為。

我總結了一下,分為以下五點。

① 為人們提供談資
人們會在什麼情況下討論一個問題?大IP下的事件,與預期和直覺不同的事情。
② 幫助別人表達
他們想表達什麼?我能幫上忙嗎?如:老闆常轉發的「員工最讓老闆感動的八個細節」。
③ 滿足幫助別人的需求
我的文章是否能夠給別人提供幫助,如:提升人際關係的五種技巧,這本書能幫你戒煙。
④展現自己形象的需要
幫別人塑造自己的形象,讓別人感覺,我很酷,我很有錢,我很帥,我很會玩。
⑤人的攀比心理
比如說美國航空曬里程、摩拜單車曬卡路里等。

從頭到尾,想要別人採取某種行為,前提都是你為他們做了些什麼,或者你讓他們感覺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多關注別人,只關注自己是無法獲得社交幣的。

全文9441字,確實很「干」,但是從傳播學的角度來說,沒有解決根本的問題。

以「下雨天,巧克力和音樂更配哦!」這句場景化的廣告文案為例,叫獸所說的五種社交幣能夠解釋這句話得以傳播的緣由嗎?不能,即使解釋也是很牽強。

所以說,碎片化的乾貨是有價值的,我們可以把它拎出來,總結成一個技能工具,這個工具能讓你寫出一篇好文章,做好這一道菜,但它屬於術與工具的層面,而系統層面的東西是它所不曾涉及的。

再比如前一段時間的羅一笑事件,(抱歉),這個事件從一開始,傳播的原點是利用人們的善與愛,幫人們塑造為自己是一個善良、有愛心的人。

而事件最後徹底爆發則是羅爾隱瞞了真相,所有轉發的人感覺到自己受到了欺騙與預期出現了極大的反差,引爆了人們的憤怒源;得,這個事情火了;但叫獸的理論並不足以解釋這個話題從朋友圈火火爆全網的原因,中間參與者憤怒與被欺騙的情緒才是最大的影響因素。

再比如說往前一段時間,新世相的營銷活動,4小時逃離北上廣。官方說刷爆朋友圈,但有些人說完全沒有看到過這個活動。這是因為這個問題,有的人根本就參與不進來;我不是職場人士,不是新媒體、營銷圈的同事,這個事件我們怎麼參與?這是事件本身就設置了門檻,不具有公共性。

甚至最重要的一點,李叫獸的理論都沒有講到。故事,天然帶有傳播屬性。如特洛伊木馬,白雪公主、魯濱遜漂流記,當這些題材以故事的形式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時候,它自帶傳播屬性。

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如《瘋傳》里所說的社交貨幣、誘因、情緒、公共性、實用價值、故事化等STEPPS六大元素,傳播的這一套理論不是寥寥幾千字可以複述完的。

所以所謂的乾貨,對於什麼人來說有用,對於什麼人來說又沒用,是由你所處於知識用戶的哪一個層級,又或者說你最後想要成就的方向是在哪裡來決定的。

----------------
附:【李叫獸】你為什麼發朋友圈:讓用戶瘋狂轉發的5大動機

12.27日,再讀《瘋傳》與李叫獸文章《五種社交幣》隨手筆記。


應該是你去找乾貨,而不是乾貨來找你。

現在的問題是,網上太多乾貨,乾貨自己找上門,隨便一刷,鋪天蓋地。然後人就恐慌,我接是不接?那可是知識,不接不太好吧?

勉強接了,發現接不下去。

當然接不下去。

這些東西對你來說這麼生,怎麼接得住。

吃多少,盛多少。屯太多乾貨,客觀上來講你就是吃不進。


謝邀。

不同的學科,乾貨的用途不一樣。
很多人根本分不清到底什麼是乾貨,看見答案里充滿了各種看不懂的公式,就歸為乾貨一類;看見歷史答案里充滿了各種史料引用就覺得是乾貨。
答案應該是反過來的:對個人來說,有用的才是乾貨。如果對個人沒用,任它再干,它是真理,它無法幫助你,起碼從你閱讀這類乾貨想獲得進步這一點追求來說,乾貨是沒用的。比如喜歡歷史,對某一段歷史,某一個人物感興趣,在知乎看別人寫的關於這段歷史,這個人物的答案,如果淺顯易懂,讓你從不了解,到慢慢了解,那麼這個答案對你就是乾貨。要相信自己,今天我看見A答案,寫岳飛,讓我從完全不認識,到形成了一個概念。明天我看見B寫的岳飛,我在之前的認知上,再形成新的認識,還可能會有衝突,那就再去看看C寫的答案,或者自己去找關於岳飛的書讀一讀,這樣一步一步,想了解岳飛的目標就達成了,這一路看的東西,即便有的錯誤,其實也是乾貨,是這些乾貨的給予的營養,有的讓你消化,有的被你排斥,但他們揉在一起,把你往前推,你離你的目標越來越近,乾貨有用。

我所有關於健身的知識,都是通過知乎的乾貨答案學習的,自己另外看的書像《囚徒健身》、《硬派健身》,也都是通過知乎的答案才知道的。正是這些乾貨答案,讓我設計自己的健身計劃,安排飲食,買蛋白粉,挑健身手套,這些乾貨讓我從一個健身小白,找到了自己需要的知識,變成一個健身愛好者,這些乾貨豈能無用。

可知乎歷史話題下面的一些答案,簡直不能看,撕逼、罵人、哪裡有一點胸懷風度,偶爾觀點寫的乾貨,可這樣的答案卻要少看,如果讀歷史都像這樣,眼裡只有對錯,要站隊,那讀史該多無趣。即便把整本《史記》串著引進來,把《戰國策》講出花兒來,這些乾貨,能不看就不看吧。它會引導你變得狹隘,變得喜歡爭論,變得頑固,聽不得其他觀點。喜歡歷史的人,那些態度蠻橫動不動就撕這個撕那個,喜歡罵人的答案,能不看就不看,還是多讀書吧。

最想講學英語的乾貨。
我一直分享,關於學英語,要尋找「漁」,而不是貪「魚」。要找那種能讓你去執行,去深度學習的乾貨,而不是收集一些淺顯的,粗看有理實則無用的乾貨。讀過幾本語法書,所以對很多關於語法的高票答案,我能看出作者是從哪裡挑出來的,連配圖都是。這樣的答案乍一看,要感動死,可對一個語法不同的人,看這樣的答案,能學習語法?別逗了。你以為你學習罷了。但這些答案對我極有幫助,我每次看,都是溫顧。

關於英語學習,有用的乾貨,是能讓你明顯感覺到自己進步的。一個答案,你看了覺得好,覺得厲害,覺得牛,屁用。要是一個答案你看完,你真心愿意照著這個答案去設計一個學習計劃,去買一個學習資料,並且執行下去,去學一段時間,然後你自我回顧,你自我檢查你學習的這段時間你的進步,如果有進步,那才是乾貨的用途。

經常有人跟我討論學英語的方法,我覺得很多人高傲的認為學英語的人傻,這很悲哀。背單詞有沒有用?關於這個問題的爭論,數不勝數,我每次都想咆哮:去背背看嘛。一個背單詞的app好不好,去下載了用一用嘛,好就繼續用,不好就換一個方法嘛。關於學英語的高票答案有很多,有人挑花了眼,我的建議很簡單:這些答案都看,不要盲從的相信,不要搞偶像崇拜那一套,也別覺得誰厲害,就看答案,自己看答案的感受,挑一個適合學習階段的,挑一個自己想執行的,挑教材最便宜的或者圖書館就能借到的,先去試試。在學習的過程中檢驗學習效果,有沒有用,沒人能比自己更清楚。

同樣一個問題,有幾個答案提供選擇,別再撕了,這是好事。一個問題,本來就可以有多個選擇,你要學語法,大家提供了不同的學習方法。你先選擇一個你喜歡的,最便宜的,能馬上執行的,去學,學了發現沒用,回來給這個答案點「沒有幫助」,或者評論談談感受。然後換B選擇,第二個答案再試一試,多試幾次,總能挑到一個適合自己的方法,咱們的目的是學習英語,不是來論證誰的答案好,是看那個答案對自己有用。我知道我寫的答案並不好,可是我提供了一個角度,多元是好事。

每次有人來告訴我:只要我出國去生活幾年,不需要現在這麼費力,輕鬆能學好英語的。如果從乾貨,從事實的角度,這句話當然是對的。可姐姐,我沒機會出國去學英語,我知道出國去學英語效果好,可我只能在國內學,我不願意花太多錢,我就想安安靜靜的學會兒英語而已,你的乾貨對我沒用呢。

乾貨是否有用,看針對什麼學科,什麼人,什麼需求。
不要總是試圖挑剔乾貨,想從中挑選出最好、最棒的,而是找最適合自己的,然後慢慢執行,從執行的過程中感受是否有用。


同樣的教科書,有的人能次次年級前十;有的人努力努力再努力,還總是吊車尾。
所以,乾貨還得配「幹人」,「幹人」懂得辨別眼前的信息是否是乾貨,選擇對自己有用的,適合自己的乾貨,摒棄那些沒用的乾貨,水貨。
有題主這樣想法的人,大部分都是思維懶惰,總是希望得到完整的答案或方法,毫不費力的應用到自己的身上,然後得到可預見的結果。事實告訴我們,這是不可能的。
作過程序員的都知道,在網上找到的方法很多都是不能直接用的,多少都要修修補補,甚至都要理解具體原理才敢用到自己的代碼中的,要不然最後出了bug都不知道哪裡來的。如果把你的思維看做代碼的話,那乾貨就是網上搜來的方法,要慎重對待,很多在對方的前提下,就完美運行,到你這裡可能就根本跑不了。
再說是否影響你的價值判斷。有句話是大意是,「即使對方的話是完全錯誤的,它也會潛移默化的影響你」。這樣看的話,你看過的一切信息,包括你完全不認同的,都會雁過留聲,影響你未來的選擇。像那種轉發,點贊人數眾多,還有無數評論背書的乾貨作用就會更強,會引起生怕錯過這什麼的心理,急於在自己身上做驗證。
我的原則就是如果不是自身正在面對的,急於解決的問題有關的乾貨,一般選擇不看,也不會收藏以後看。平時多注意自己「悟」,然後再對比乾貨。千萬不要自己本身沒有任何差不多的思維繫統形成前,就去接受別人的東西。
就醬。


寫這個回答是因為看到 @李曉煦 的回答,我實在是太喜歡了。於是專門寫一個回答推薦大家去看他的回答。所謂的「乾貨」真的有用嗎? - 知乎

我更長地引用一下司馬賀的那段話,並提供一個我的翻譯:

In an information-rich world, the wealth of information means a dearth of something else: a scarcity of whatever it is that information consumes. What information consumes is rather obvious: it consumes the attention of its recipients. Hence a wealth of information creates a poverty of attention and a need to allocate that attention efficiently among the overabundance of information sources that might consume it.

在一個信息豐富的世界裡(我們今天的世界無疑如此),信息的豐富造成了另一種東西的稀缺。因為信息把另一種東西消耗了。這個「另一種東西」究竟是什麼呢?答案很顯然。它叫做注意力。大量的信息消耗了人們的注意力,信息源的過量也創造了一種需求,對高效率分配注意力的需求。

我自己就時常如此,常常從這一本好書看著看著,又翻開另一本好書。大家可以在我的書架中找到數十本書,這些書的中間夾著書籤,標記著我讀到了什麼位置。只有當我讀完之後,我才會把書籤拿出來。這意味著,我通常是同時在讀五六本書,並且它們常常沒有被我讀完,就又被我塞回了書架上。

我的注意力確實非常稀缺,因為和值得注意的信息相比,我的時間和精力實在是太有限了。我要學的東西還有那麼那麼多,有趣的知識還在以超出我的學習速度的速度增長的。增速還在越來越快。這註定了,每一個個體不可能真的掌握所有相對他來說有價值的信息。一個信息相對一個個體是價值的,當且僅的這個個體在掌握這個信息之後,具備解決他所關心問題的更高能力。

這就是我們生活的時代背景。互聯網技術給我們帶來了兩大人類歷史上難以想像的變革,一是信息量以幾何級數增長,而是信息流通能力大大加強,以至於建立信息壁壘的嘗試註定是不經濟的。此番景象看似美好,我們似乎可以在技術發達的當代社會中感嘆人均壽命人均受教育程度的提升。但是,它造成了一個精英主義者不願意見到的現象:信息品味低俗的人,也一樣能生活得很好。

然而,總有一群人是不甘於平庸的。這群人試著在信息大爆炸時代尋求向上社會流動的渠道,但這群人的腦海中總是有一些錯誤的類比推理模式。他們將成功類比為淘金,發沒發現金子純粹靠機遇。他們將學習類比為拷貝數據,只需要複製粘貼即可,不需要改變硬體本身的聯結方式。他們在追求作為武林秘籍的成功學方法論。

其實,真正的成功學方法論從來都不是隱藏在成功人士筆記本中的秘密。真正的成功方法,我們的小學老師已經告訴我們了: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成功的方法就這麼簡單。一步一個腳印慢慢來,這就是我們所能追求的最好的學習方法。今天,我們企圖通過花費或多或少的金錢,去看一篇收費才能閱讀的乾貨文章,聽一場收費才能收聽的乾貨講座。我們以為,沒有交錢的信息,註定是平凡的。而我們交了錢,就能比那些沒交錢的人掌握更多有價值的信息,於是我們迫不及待地去交錢。美其名曰:為知識付費。

其實,真正的知識非常廉價,它們寫在圖書和論文里,只要我們搜索能力足夠強,一般都能找到免費的渠道下載論文全文。我很少看到有人以一種讀大牛方法論分享的熱情去讀論文。

我可以勾勒出一條很普通的終身學習路線,一個人出生在中國大陸,享受了免費的九年義務教育,考入一個普通的高中,再考入一個普通的大學。中學知識讓我們對世界有了基礎性的了解,而大學知識除了在通識教育的維度上進一步加深之外,還給每個人提供了一個作為比較優勢選項的專業。再往後,我們可以選擇工作,這種工作可以是走出大學的工作,也可以是以學術為業。

這樣一個很普通的人,由於他的人生經歷並不坎坷,他有著較為成熟的對於整個世界的認識結構。他不會被成功學所欺騙,不會因他人的「炫富」而感到焦慮甚至萌發出仇富的心理。他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也知道自己不想要什麼。他知道自己擅長什麼,也知道自己不擅長什麼。他能適應這個社會,也能讓他周圍的社會適應他自己。

最後,我提供一個判定乾貨是否有用的可修正的操作性標準:一個乾貨是有用的,當且僅當乾貨的吸收者在吸收乾貨之後,其行為模式有了或多或少地優化,這種優化以他自己的長期利益為目標。這樣一個標準就意味著,我們不可能在短期內判定一個乾貨是否有用。而且乾貨也很可能是特異性的。一個東西對小明是乾貨,對小強可能就是水貨。


這是現實你需要的東西

你要的乾貨

圖侵刪


「好奇心研究所」此前做過一次「你厭煩哪些互聯網名詞?」的投票,我們收穫了共 3748 次表態,結果表明:最招人厭煩的互聯網名詞是「互聯網思維」,有 860 個人選擇了它(22.9%);接下來招人討厭的是「微商」,有 823 個人選擇了它(21.9%)。

其次就是「乾貨」(14.1%)。

乾貨可以說是互聯網時期通貨膨脹最嚴重的術語,由於被濫用的太嚴重,已經無法從最初的「提供了真正有用信息」的角度去理解,現如今乾貨被認為是雞湯濃縮包,充滿了「求你看我一眼我真的說了些很重要的行業秘密」的掏心掏肺感,後面往往會跟著一句「不收藏就沒了」或者「動動你的手指轉發出去」。一般情況下,標題寫滿了乾貨,打開來全是屎。


要說乾貨,估計最大的乾貨其實就是你的專業課本了。
裡面融入的是這個領域所有的專家學者幾十年來的畢生實踐與經驗,全方全面,構建起一整個龐大的邏輯體系。在這個體系裡面,每一塊不起眼的知識甚至每一句話,都是必不可少的,都是前輩們經過無數次討論才保存下來的。少了任何一部分的知識,讀者的理解都會產生偏差。
論乾的程度,專業課本絕對比你在各大平台看到的,也許只是作者花了幾天時間查了幾本書的資料就總結出來的所謂"乾貨"要幹得多了。

專業課本才是真正的乾貨。

可是,這些包含著大量的乾貨知識的書本,卻在學校的圖書館裡不知道雪藏了多少年積了多少灰,卻從來沒有人願意去翻動。

這是為什麼?

為什麼同樣自我標榜"乾貨"的文章卻能夠在各大平台里被網友瘋狂點贊瘋狂轉載吸收?兩者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區別待遇?

是因為專業課本無聊而乾貨文有趣嘛?
不,一篇真正的乾貨文是不應該存在任何笑點的,因為只要作者有功夫在文章里埋下笑點伏筆,那麼這篇文章就有水分存在。

既然不是有趣性的問題,那是什麼?這些乾貨文章的共同特點是什麼?

簡短。

簡短到一個人生大道理就簡簡單單一句話就總結出來了。
沒有前提,沒有實施的條件,沒有具體的方案,一切可能的影響因素都被拋除在外,掐頭去尾,只留下最理想的,理想到跟高中物理里的小滑塊那麼理想的部分給你。就像考試前學霸在一張小紙條下抄下的所有公式一樣,滿滿的乾貨,滿滿的無用。

相比接受能力,人的糾錯能力是有限度的。因為相比於只需要往腦子裡一塞的接受行為,糾錯對於腦力的消耗顯然是更大的。
人們接觸到一個新的東西,就會本能地往裡去代去套。一旦跟自己大腦中某部分認知產生共鳴,"叮"地一聲,人們就接受了。通常需要好久的時間,大腦進行反覆地比對,人們才會後知後覺,"噢,原來他說的有偏差"。
這也是為什麼在演講中,演講者的語速都非常地快,連珠彈炮噼里啪啦講一大堆掐頭去尾的東西給你,目的也就是為了能夠讓你沒時間去發現他理論的偏差。

這同樣也是所謂乾貨文做的。一個屏幕十好幾行擺出來,每一行都是一大個人生大道理,連珠彈炮地強塞給你。

換言之,所謂的各大平台的"乾貨",其實壓根就不是乾貨。
真正的乾貨,是能把一切可能考慮到的影響因素適用條件都幫你提前考慮好,並且幫你壓縮到極限中的極限的,缺一不可,否則整套理論就會分崩離析的。這才是真的乾貨。

而你的專業課本,不就在幹這種事嘛?

這種自我標榜"乾貨",其實反客為主的文章。
題主你覺得有用嘛?

――――――――――――――――――――
如果按照最高票的"乾貨泡水"理論來講,那麼

乾貨在泡過水之後會恢復原本的營養價值,無論你用的北京的水,上海的水還是西藏的水,是塊葡萄乾泡出來的東西味道都是一樣的。而各大平台的所謂乾貨,不同的人得出的結論可能會有顛覆性的不同。

所以對於各大平台的"乾貨",我更傾向於用"煤炭"來描述。


這個問題我覺得高票的都說的太絕對了~當然這年頭觀點不絕對點也難拿高贊就是~~~

個人傾向於把乾貨分為客觀性(FACT更多一些)主觀性(OPINION更多一些)兩類~
客觀性越強的乾貨越實用,過於主觀的「乾貨」看多了不一定有益~

客觀性的乾貨其實是很實用的最典型的比如一些信息,告訴你哪裡可以找到你需要的數據,整體上其實提高了大家的效率,以免大家浪費時間無從找起


比如以下幾個問題中都有值得收藏的文章
做投行、行研、諮詢等金融崗位,有沒有什麼好用的找數據技巧呢? - 投資銀行 - 知乎
有哪些風險投資經理和分析師必備的網站和工具? - 風險投資(VC) - 知乎

再比如一些日常生活工作中大家一些總結的操作指南一類信息,也很實用
比如以下幾個問題中的一些文章
有哪些簡單的 PPT、Word 和 Excel 小技巧,可以在工作中省力?
怎樣的 PPT 配色會讓人覺得舒服?

更干點的乾貨比如遊戲攻略啊,美食菜譜啊傻瓜分步驟式機器操作指南啊等等,都很實在~

對於客觀性的信息如果沒有前人總結的乾貨,我們或許要花更多時間去尋找,去嘗試。如果真那樣去做,整個社會的效率都太低了~

主觀性的乾貨個人覺得分情況~


比如工作,學習經驗類,這類具有一定的主觀性,不一定適用於每個人,經驗的東西大家可以做參考,但由於每個人的特殊性,或許需要更多的自己總結提煉~
四大、投行和 PE 都需要什麼樣的人才?
從事風投行業對性格是否有相應的要求呢?風投從業者的性格一般都是怎樣的? - 金融 - 知乎
備考 CPA 的,有哪些經驗可推薦?

再例如某些讀書總結,熱點分析~這類的乾貨就有些魚龍混雜了,因為作者在處理的過程中或多或少的加工了一些信息,更多的可能融入了自己的觀點,而邏輯分析強的對於大多數人又覺得太長不愛看,火的反而是那些觀點+例子的文章。這就導致如果讀者盡信,很容易陷入人云亦云的地步~

所以總結下來:對於客觀性的乾貨,可以幫你省去很多時間,提高效率。
而主觀性太強的乾貨,看多了則有時反而會陷入似懂非懂,沒有自己獨立判斷的境地。


聰明人終歸只是少數嘛:)


打個比方吧,題主,假設你提出了一個深刻的問題,然後有答主給了一個好的答案。

這個好答案就是乾貨。

但是對於提出問題的我們來說,什麼才是最重要的呢?

是解題思路和解題過程。

我們只知道答案,過程略,那麼解題就會非常非常困難。因為我們雖然知道正確答案,但我們不知道怎樣的解題過程和解題思路,才能得到那個答案。

乾貨也正是如此,只是告訴了你答案,解題思路和解題過程只能靠自己領悟的。

有人問過學霸學習方法,學霸說,專註就行。

這是乾貨,也是好答案。多麼簡潔明了啊,但怎樣才能達到那個專註的境界,疾雷破山,飄風振海而不得驚呢?那就得靠你自己去悟了。怎樣達到那個專註的境界,這個很難教。

所以有時我們看見乾貨會這樣想,說得好有道理,但我還是TM不知道怎麼做呀。就是如此。


不準確地翻譯一下先知 Herbert Simon 在 1962 年的回答:「免費乾貨的極大豐富造成智商稅段子手的空前稀缺...」

(原文) A wealth of information creates a poverty of attention and a need to allocate that attention efficiently among the overabundance of information sources that might consume it.

在神奇的1956年,那一輩人工智慧學者為人類第一次取得共識:我們這個物種當下的心靈只有窄至竅的短時記憶帶寬——

我身居原子幾何世界
我腦處信號代數空間
我心竟縲紲於——
這短時當下五蘊

* G. A. Miller 的回憶錄聲稱這個見證渺小的 ±2偉大時刻發生在 9-11 那天 (Miller 評述1956年認知革命) 。然而,短時記憶閾值最新的修正不再是 7±2,而是一隻手數都用不完指頭的 (Cowan, 2001) 。延伸閱讀:風之結構?幡之結構?仁者心之結構 - 知乎專欄

如何從逼仄當下的休謨經驗濁流建起康德意義理性的巍峨殿堂,希望有真懂哲學史的實力知友為大夥科普康德老師先驗範疇體系,這一段作為外行我只敢在自己的線下小課堂瞎說,此處按下不表,直接跳到哲學體系落地的心理學和語言學——

人猿揖別的那個演化史瞬間,我們的祖先在所有碳基生命中唯一地學會了句法(延伸閱讀:哺乳動物一般都有聲帶,為啥不能教著說人話呢)。從那一刻起,段子手漸漸開始以說唱為志業,漫遊部落酋邦王國名城,撒播文化種籽、薪傳民族史詩。在漫長的無紙化傳播年代,罕有書香、亦無手紙。Nicholas Carr 的《淺薄:互聯網如何毒化了我們的大腦》轉述柏拉圖的《菲德羅篇》,他的導師蘇格拉底頑固堅持「口頭演說在智力上優越於書寫閱讀」,終其一生沒有一篇文字存世,成為游吟時代最後的大V。

... 顯然,蘇格拉底和賽穆斯持有相同的觀點。他告訴斐德羅,只有「頭腦簡單之人」才會認為書面記錄「勝過同樣內容的見聞和回憶」。通過口頭演說「銘刻在學習者靈魂中的智慧詞句」遠遠勝過用墨水寫下的字詞。蘇格拉底承認,書寫「作為抵抗老年健忘的助記手段」,具有捕捉人的思想的實際益處,但是他也提出,對字母這一技術的依賴會改變人的頭腦,而且不是讓頭腦變得更好。他說,書寫以外部符號替代內部記憶,讓我們面臨變成淺薄的思想者的危險,阻礙我們達到能夠帶來真正的智慧和幸福的智力深度。
  ——Nicholas Carr《淺薄》(Kindle Locations 931-935)

從著述等身的柏拉圖開始,知識的乾貨數千年伴隨手紙撒落塵寰,蔚然成林層累疊冊,汗牛充棟築館連城。曾經我的夢想是家鄰一座好圖書館,直到 Google 把圖書館一家家掃描 OCR 灌進檢索資料庫,直到亞馬遜賣出了Kindle Keyboard 3G 實時在線連接它家的那朵雲。

然而,當乾貨從鉛紙墨升華為光電磁,智人的當下心靈卻墮落進一小方觸屏。如今若想一氣呵成深讀中等篇幅乾貨文獻,必須藉助 A4 紙列印,必須把自己關進圖書館,必須 Hold 住不掏出智能手機。

所謂的「乾貨」真的有用嗎?知無用而始可與言用矣——蘇格拉底飲鴆化蝶,五十年後夢囈悟言——乾貨非不廣且大也,人之所用容 A4 耳。然則側手機而墊之,致萬維,人尚有用乎


還是有用的,可以幫你省幾個錢,或是省些工夫,當然,省工夫本質上還是省錢了。

能幫你省錢省工夫的「乾貨」已經是很好的「乾貨」了。

但是要指望「乾貨」能幫你賺錢,不現實。你要想,「乾貨」幫作者賺到的也就是稿費錢,很多時候還賺不到,指望「乾貨」給讀者賺錢,怎麼可能。

生活消費不妨走走捷徑,但賴以為生的手段還是要自己下工夫去鑽研。


我們經常見到經濟學家到處開講座,到處跟人家講經濟形式,然後拿著別人的錢去投資。

沒錯,這些所謂的經濟學家們,每一個都能拿出一大堆乾貨,但是我們都知道他們對經濟形式的預測並不見得比普通人要精準多少。至少,在我成長的歲月里,連續二十多年都有所謂的「經濟學家」預言中國經濟將在十年內崩潰,可是我們都看到,它並沒有崩潰。

那麼是不是經濟學家的研究就都是扯淡,都是毫無意義的呢?並非如此,經濟學家的任務是建立一套理論體系,最終解釋並預測未來的經濟形式,並找出解決經濟問題的手段。每個經濟學家都有一套自己的研究方法和理論體系,這些方法通常都複雜無比,一般人連看懂都需要費很大的力氣。而最終事實會篩選出最好的理論,並把這一理論變成經典。當一套經濟理論成為經典之後,相應的經濟問題就被解決了。而與此同時,新的經濟問題又會出現,而後又會有一堆各式各樣的經濟學理論被提出。當然它們之間往往相互矛盾,無法統一。

所以經濟學家能夠在一個事實到來之後,比普通人更加快速地了解到可能成為經典的經濟學理論。但就經濟學家個體而言,由於出現的都是新問題,研究的也是新問題,因此對於經濟形式的預測,經濟學家的準確率並不見得會比普通人更高。

或者可以這樣舉個例子,工程師可能更加了解汽車的變速箱,但當汽車壞掉的時候,工程師很可能也會跟普通人一樣只能把車子拖到修理廠。那麼問題來了,工程師對變速箱構造的深刻理解這種「乾貨」有用嗎?

有用!因為工程師就是靠這個吃飯的,但對於普通人而言,沒有用!因為它對你毫無幫助,只不過佔用了你的腦空間。而且更現實的在於,即便你充分的了解了變速箱的構造也並不能保證你可以找到一份工程師的工作,因為這個至少你還要有個名校的頭銜才能通過初級的面試。

理論上講沒有什麼知識是所謂沒用的,評判有用沒用必須要有一個標準。如果標準是能否改變自己的人生,那麼絕大多數的所謂「乾貨」都起不到這個作用。你知道凱恩斯,亞當斯密並不能幫你準確地預測未來十年的大盤,更加幫不上你決策是否買房。你知道薛定諤的貓,海森堡測不準定理,甚至能夠運用波動方程計算量子的能級,並不能幫助你找到女朋友;因此,對於大多數人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大部分的「乾貨」是沒有幫助的。

但是,除去了簡單的色聲香味觸這些低級享受,人還有更高級的享受,也就是思維邏輯的享受。理解一套複雜理論所獲得的快樂其實是一種更加高級的快樂。從這個角度上來講「乾貨」自然是用處大大的。譬如我們讀了一片邏輯縝密,數據詳實,語言幽默,深入淺出的文章,也會獲得一種快樂。而這就是所謂「乾貨」的有用之處了。

我始終認為,在這個已經難以被餓死,平均壽命超過78歲的時代,我們最大的煩惱就是如何對抗虛無和無聊,如何找到自己存在的意義,如何讓自己的人生自圓其說。這些東西必須要有足夠的「乾貨」來支持,否則我們將會不可避免地自我否定,在虛無中蹉跎。


我是爺爺帶大的,爺爺經常給我講太爺爺的故事。太爺爺是個中醫,自創了一種止血藥,非常有效,生活在戰爭年代有這麼一門手藝非常吃香。
經常有軍閥、地主上門求葯,大家都說太爺爺是個無私奉獻的人,只要家裡有存貨太爺爺都會以合理的價錢把葯賣給他們。
因為製作這個葯需要一種稀缺的藥材——霧峰山上的野生蟲草,所以家裡的止血藥存量並不多,要是已經沒有了也會很大方地把藥方告訴來求葯的人,讓他們可以自行製藥。
但別人製作的藥效總是達不到太爺爺做的葯那麼好,所以太爺爺讓他們只要能提供這些草藥就能幫他們製作。
因為太爺爺無私地把藥方公布了出來,受到了大家的尊敬,也創造了附近鄉親挖蟲草的工作機會。所以就算在戰亂年代生活過得也並沒有那麼的艱難,也慢慢積累下了不少的財富,在建國之前就去了香港。
但誰也不曾知道,太爺爺在告訴大家的藥方里,其中一種藥物的分量是做了手腳的——把蟲草需要的分量提高了好幾倍。


推薦閱讀:

如何避免在獨處中走向墮落?
如何避免愚蠢的勤奮?
普通的學生可以自己 DIY 留學嗎?一定要找留學中介才能申請?
墊底辣妹中有哪些熱血勵志的話?

TAG:閱讀 | 學習 | 生活 | 思維 | 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