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從專業角度評價勃拉姆斯第四交響曲?
既然問題是問從「專業角度」來評價勃拉姆斯第四交響曲(下面簡稱勃四),那我就從專業角度來答吧。
先說專業人士的評價,美國音樂學家Walter Frisch是當代英語學術界勃拉姆斯研究的頂尖學者,他對勃四沒有整體的評價,但是有對最後一個樂章評價:「第四交響曲的最終樂章也許是貝多芬之後和馬勒之前寫下的最傑出的交響樂樂章。」我認為這個評價是毫不過分的,而且可以把「也許」去掉,第四樂章就是那段時期最傑出的交響樂樂章。至於為什麼這首曲子這麼傑出,我會在後面慢慢講。
再來看勃拉姆斯同時代專業人士的評價,在這首曲子首演之前,勃拉姆斯和另一個叫做布呂爾的作曲家一起給他們的朋友演奏了雙鋼琴版本的勃四。其中的聽眾有當時最為重要的音樂評論家漢斯力克,後來勃拉姆斯的傳記作者卡爾貝克記錄下第一樂章結束後漢斯力克的評價:「聽完第一樂章我感覺自己好像被兩個極為智慧的人揍了一頓。」
勃拉姆斯的好基友、小提琴家、以及指揮家約阿希姆告訴勃拉姆斯,第四交響曲是勃拉姆斯四首交響曲裡面他最喜歡的。
指揮勃四首演的是當時最重要的指揮家、老婆和瓦格納跑了的彪羅。他當時的助手是後來納粹德國時期很成功的作曲家理查德·施特勞斯(他和維也納一家施特勞斯沒關係)。參加了勃四排練的施特勞斯在給他父親的信中寫到:「(勃四是)毫無疑問的龐大的作品,整首曲子富含宏大的概念和創意。(勃拉姆斯)天才般的處理了曲式、樂句結構。整曲是全新、原創、而且同時從頭至尾是絕對純正的勃拉姆斯(式的風格)。」
勃四同時又對後世作品有很大影響,其中最著名的例子是韋伯恩。韋伯恩是二十世紀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他的第一首正式出版作品是為交響樂團所作的帕薩卡利亞。帕薩卡利亞是一種曲式的名稱,而勃四最後樂章運用的正是帕薩卡利亞曲式。勃四也是當時最著名、成功的為交響樂運用帕薩卡利亞的例子。
和上面的人比起來我大概算是十分之一個「專業人士」吧,所以我大概可以從十分之一個「專業角度」來評價勃四。我認為勃四是勃拉姆斯作曲技法登峰造極的產物。在此之後勃拉姆斯除了雙協奏曲之外再也沒有大型樂隊題材作品,晚年勃拉姆斯的作品以小型室內樂以及聲樂為主。雖然他晚年的鋼琴小品個個都是瑰寶,但和勃四比起來他的作曲技術並未有很大的改變。
說了這麼多結論,下面我來細說說為什麼勃四這麼傑出。不可避免的會講到一些比較專業的東西,沒受過專業音樂訓練的人可能理解起來比較困難,我會盡量的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出來。
整首曲子一共有四個樂章,每個樂章都有自己獨到的地方。這首曲子最吸引我的地方是四個樂章的精彩程度是比較平均的(第三樂章稍微差點)。如果每個樂章細了說寫兩本博士論文是足夠的了,而且也沒多少人會去看,我在這裡只挑出每個樂章重點的精華來說。
第一個樂章的精華在於勃拉姆斯對於三度音程的運用。三度音程指的是兩個音符之間的距離為三度的關係。比如說C到E有三個音,CDE就是三度。而把三度翻轉過來就會得到六度,E到C有六個音EFGABC。所以三度音程和六度音程在某種程度上是一樣的。
這個概念非常重要,因為第一樂章的旋律和和弦都是以三度和六度音程為基礎來實現的。古典音樂的一個作曲傳統是用盡量少的音樂素材來寫出盡量多的音樂內容。在第一樂章中勃拉姆斯用僅僅一個音程就發展出了一首完整的曲子。比如說在第一樂章一開始小提琴演奏的旋律就全是三度和六度音程:B到G(BAG),E到C(EF#GABC),A到F#(AGF#),D#到B(D#EF#GAB)等等等等。
第二樂章的精華在於勃拉姆斯對於變奏的運用。整個樂章一個只有兩個主要的旋律,而勃拉姆斯通過讓不同的樂器演奏,改變旋律的節奏、以及和聲製造出了複雜的情感。以Carlos Kleiber的錄音作為範例,第一個旋律出現在開始的前6秒,由圓號獨奏,後面的一系列旋律直到3:20秒都是這個基礎旋律的變奏。
在3:19到32秒第二個旋律出現,先是由管樂演奏,非常短促有力,然後弦樂重複,管樂再重複,然後弦樂來結束。最美妙的時刻是在3:45,大提琴開始演奏一段優美緩慢的旋律,這段旋律和3:19秒出現的旋律是一樣的,只是節奏變慢了,和聲更加豐富了。這就好像通過不同的角度看一個人會看到不一樣的人似的。
另一個美妙的地方是在6:49到8:03這段時間,這是這個樂章的高潮。這時候第一個旋律是多麼的有力,而同樣的旋律在樂章一開始圓號獨奏的時候是多麼的孤獨。最有意思的是第二個樂章的這兩個旋律和第一個樂章一樣也是以三度音程構建出來的。
第三個樂章整體的風格和勃拉姆斯的另一首作品學院節日序曲很相似,更早的例子是第一鋼琴奏鳴曲的第三樂章。第三樂章叫做詼諧曲(Scherzo,義大利語裡面「我開玩笑」的意思),在貝多芬的影響下詼諧曲成為通常四樂章模式交響樂的第三個樂章。
勃拉姆斯作曲風格中最為顯著的特點是對Hemiola的運用。Hemiola本意是3:2,在音樂裡面特指故意的改變重音的位置以製造一種音樂節拍改變的感覺。比如說第三樂章是2/4拍,那麼每一小節有兩拍,通常情況下第一拍為強拍,第二拍為弱拍。那麼如果有連續三個小節的話應該是 1強 2弱 3強 4弱 5強 6弱。而勃拉姆斯故意改變強弱的順序來製造一種節拍改變的感覺 1強 2弱 3弱 4強 5弱 6弱。這樣的話三個小節的2/4就變成一個小節的6/4了,強弱變成了強弱弱。
如果說選一首曲子來體現勃拉姆斯作曲技法的極致,那麼非第四樂章莫屬了。每次聽第四樂章的時候,都覺得自己和神(如果有神的話)和柏拉圖的形式(如果有完美的話)是無比的接近。第四樂章運用的是帕薩卡利亞曲式也叫作恰空,音樂學界對二者還並未有準確的劃分。這種曲式是一種變奏曲格式,變奏曲通常有兩類,一類是以一段旋律為主題,圍繞著旋律來變奏,著名的例子有莫扎特的小星星變奏曲。另一類是以一段和弦進行為基礎,在這組和弦進行上寫出不同的樂曲,著名的例子是巴赫的古德堡變奏曲。勃拉姆斯把兩種變奏的技巧組合起來寫出了第四樂章,其中包含一個主題,三十個變奏,以及尾聲。
勃拉姆斯對這種曲式是無比的熟悉了,他自己就把巴赫第二小提琴帕蒂塔裡面的恰空樂章改寫成了鋼琴左手獨奏。而對於勃四最直接的影響來自於巴赫第150號清唱劇的最後一個樂章。巴赫的那個樂章就是恰空,而勃四第四樂章的主題幾乎和巴赫的主題一模一樣。勃拉姆斯自己對一個朋友說過:「你覺得把巴赫這個主題寫成一首交響曲怎麼樣?」在第四樂章勃拉姆斯把在他之前的變奏曲模式幾乎是來了個總結,比如說巴赫的C小調帕薩卡利亞、貝多芬的第三交響曲最後樂章。
第四樂章最獨到的地方是勃拉姆斯把變奏曲和奏鳴曲兩種曲式融合了起來。這裡要稍微說一下奏鳴曲是什麼。奏鳴曲式特指一種以調式不同製造矛盾,通過呈現矛盾,發展矛盾,最後矛盾回歸並化解來結束。通常情況下奏鳴曲會有兩組主題(旋律的集合)。
下面還以Carlos Kleiber的錄音作為範例來分析,前13秒是整首曲子主題的呈現,然後立馬開始第一個變奏,一直到2:24秒是前九個變奏,組成第一組主題。
從2:24到2:59秒,音樂節奏放緩,漸漸趨於平靜,作為過渡樂段引入第二組主題。第2:51秒笛子開始演奏的一段下行旋律就是勃拉姆斯給聽眾的一個信號,告訴你新的內容要來了。類似的下行旋律在之後還有出現。
從2:59到5:22秒,變奏12到15是第二組主題。第二組主題和第一組明顯有不同的特點,第一組節奏更快,聲音更響,織體更豐富。第二組主題明顯更加平靜,甚至有些荒涼。5:12秒之前我說的笛子下行旋律再次出現,預示著第二組主題的結束,前五分多鐘組成了呈現部,下面要進行發展了。
5:22到5:31是第16個變奏,它和一開始13秒的主題幾乎一樣,除了新的弦樂部分。5:22到6:47秒是發展部的內容。這段內容節奏變化劇烈,和前五分多鐘相比毫無穩定的感覺。
6:47到6:57秒是第24個變奏,同時也是第一個變奏的回歸,仔細聽定音鼓的部分,和0:14到0:27是一樣的。6:47到8:14秒由第24到30變奏組成,形成了回歸部。
8:14秒是尾聲的開始。對於我來說8:14到8:21秒聽起來就像是勃拉姆斯最後的吶喊一樣,而8:33到8:39秒長號的那兩段獨奏有一種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的感覺。而最後8:59到結束那一段小提琴和中提琴聽起來就像是在與命運抗爭。
寫到這裡我都不知道該怎麼結束這個答案了,寫寫我對這首曲子在音樂分析之外的理解吧。勃拉姆斯死之前對音樂的前景抱著不太樂觀的看法,他曾經對一個朋友說過這麼一段話:「真的,我不知道音樂到底來自哪裡;在我看來音樂(的歷史)就要徹底終結了。」勃拉姆斯對叔本華的悲觀主義哲學產生越來越多的興趣。勃拉姆斯晚年想說服德沃夏克來維也納教音樂,來阻止勃拉姆斯相信的優秀音樂的衰落,甚至勃拉姆斯願意把自己的資產留給德沃夏克,但是被德沃夏克拒絕了。德沃夏克後來形容勃拉姆斯道:「這樣的一個人(指勃拉姆斯),這樣一個優秀的靈魂—但他卻什麼都不相信!他什麼都不相信!」
其實勃拉姆斯的預測是對的,勃拉姆斯所相信的調式音樂、優美的旋律在接下來的很長一段時間都被主流的嚴肅音樂作曲家摒棄了。有意思的是主導這一革命的作曲家勛伯格曾經得到勃拉姆斯的賞識,勃拉姆斯願意資助勛伯格來維也納學習作曲,勛伯格拒絕了他。雖然如此,勛伯格依舊把勃拉姆斯看做對他自己最大的影響之一。更有意思的是後來又有個叫布列茲的作曲家要革勛伯格的命,寫了篇文章叫《勛伯格已經死了》。歷史大概就是後人把前人拍死在沙灘上吧。
第四樂章裡面30個變奏中循回往複的主題就好像是一種在命運面前人的無奈和渺小吧,無論你怎樣努力,很多事情是由不得你的,也是擺脫不了的,人永遠都活在枷鎖當中。
換句話說個人奮鬥很多時候是改變不了歷史進程的。
參考資料:
這篇答案很多內容來自於Walter Frisch的Brahms: The Four Symphonies,我大概做了個精簡。對音樂技術層面感興趣的人可以去找來那本書看,裡面有更為詳細的分析。沒學過音樂的就不用去看了,因為裡面都是技術層面的東西。
雖然我是舒伯特的粉絲,但是對這首曲子的結構和調性布局說一下
勃拉姆斯發展了舒伯特交響曲和室內樂中常見的曲式,在呈示部增加一個主題,發展部往往不是樂曲的高潮部分而是低潮部分,規模要比海頓的要小。這部作品的憂鬱型與布魯克納第八交響曲、柴可夫斯基第六交響曲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只有E大調第二樂章給人以一種稍微舒坦的感覺,但是E大調很不穩定,時常被那種所謂的弗里幾亞「降號」音打斷。C大調第三樂章多多少少給人以一種惡魔般的瘋狂。
第一樂章:自然而然的存在三個主題,分別是e小調、b小調和B大調。e小調第一主題開始之前,勃拉姆斯曾經想過用一個Am/E這樣的下屬四六和弦作為仿古(模仿教會音樂)的開頭,但是他在首演之前去掉了這個開頭部分,這樣也像是貝多芬第五、第六、第八交響曲以及舒伯特第五和第八交響曲那樣直接進入主題部分,不需要任何引子。第二主題出現之前,勃拉姆斯仿照巴洛克和古典時期的持續低音進行作為連接,然後經過一個阻礙進行過渡到第二主題。第三主題很奇怪的出現了一個降9-13和弦,這個和弦聽上去具有神秘感,是樂曲原創性最高的一個部分。發展部開始之前勃拉姆斯又重複了第一主題的一個部分,這個主題也是發展部的主導力量。結尾勃拉姆斯仿照巴洛克時期的聖詠做了一個Am/E和Em補充變格終止。這個進行可能也是勃拉姆斯想要強加給開頭的,但由於沒有其他證據,誰知道呢。
第二樂章:最引人矚目的部分仍然是圓號最開始吹奏的e弗里幾亞音階,還有單簧管和大管的Aeolian Dominant音階,這種擬古的設計是音樂評論界最受歡迎的。副主題是勃拉姆斯仿照舒伯特喜歡得詠嘆調形式來編寫的,而且再現的時候和聲更加豐滿。第二樂章的高潮部分是根據第一主題的音階改編而來的。
第三樂章:勃拉姆斯唯一一次在交響曲第三樂章中採用三段體式,而且是四二拍,這種可以稱作被延續的第二樂章。作者也是頭一次在第三樂章中把速度提到快板(之前一直是小快板的速度)。中間的Dm(或者Dm7)-G這兩個和弦的循環也是教會音樂裡面常用的,而且對後來的電子樂和Funk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第四樂章:勃拉姆斯通過用一串聖詠和弦,其中最引人矚目的是屬變和弦b5B7/F,這個和弦聽上去音響昏暗,可以知道這個作品的憂鬱了。在固定低音變奏中,低音區的旋律被4次提高高音聲部。跟巴洛克不一樣的是,勃拉姆斯用的是古典主義變奏曲的形式寫的固定低音變奏,每次和聲都有細微的變化,尤其是後面的外調小三和弦加入更是為樂曲增添了冷淡、寂寞的色彩。
難怪回答被摺疊。先調整好自己的心態
大一聽到的這部交響曲。到現在還是給我感覺這四個樂章就像四季:春夏秋冬。也像人的一生。
玉樹凋傷楓樹林
推薦閱讀:
※大家聽古典音樂的時候會看樂評嗎?都從哪些網站獲得這類信息?
※如何評價胡彥斌?
※為什麼《西貢小姐》在中國的知名度要比另外那三大音樂劇差很多?
※如何評價 Dr. Dre 的新專輯《Compton》?
※如何評價 Kendrick Lamar 的新專輯 To Pimp A Butterfly?
TAG:音樂 | 古典音樂 | 音樂評論 | 勃拉姆斯Brahm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