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關於心理學的科普有哪些難以推及的地方?

去應徵某服務隊的支教志願者,因為我是心理學專業的,還受到了不少圍觀……本來以為肯定能被選上的,沒想到面試的最後一個問題是,「你也和我們聊了這麼久了,也算是有個初步的了解,那你現在試試看用樂嘉的色彩心理學來分析一下我們幾個主考官的性格……」,然後我說我不太了解這個,結果對方直接說,「你一個學心理的怎麼連這個都不懂?」

回來路上越想越不是滋味,可能因為我自己一直都在校園裡,並沒有感受過這個問題帶來的影響。在知乎上也時常能看到心理學同仁的討論、闢謠,但範圍也很小……心理學領域的科普推及有哪些難點?大眾為什麼容易接納那些偽心理學的內容?怎樣才能將科學的心理學的內容也做得很可口,令人喜歡,便於傳播?

抱歉……被問這個問題的時候一下懵掉了,也不知道說什麼,感覺好丟人,匿了……


我從2011年開始嘗試心理學科普寫作,寫的第一篇文章就是批判樂嘉老師的性格色彩學理論(樂嘉的「性格色彩學」是個山寨版?)。之後斷斷續續寫了6年多,最開始純粹是出於好奇,後來也開始認真思考一些相關的問題,其中的一個便是:為什麼在大眾傳播領域,心理學的學院派鬥不過江湖派?

目前我能想到的答案是:學院派的心理學科普確實無法滿足大多數受眾的需求。

一般來講,科普的受眾通常對於某一領域的科學知識、技術、方法存在濃厚的興趣。在心理學領域,肯定也存在這樣的受眾,他們熱衷於了解科學家是如何研究人類行為的,看到精妙的實驗設計,能從中體會到一種智力上的愉悅感。對於這批人來說,科普滿足的是一種娛樂需求

但是,在心理學文章的受眾中,這樣的讀者只佔一小部分。對於大部分人來說,科學不科學其實沒那麼重要,他們希望滿足的是現實需求,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比如,遇到一個有好感的異性,要不要和他進一步發展?和父母處不好,怎麼改善家庭關係?如何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加幸福?

對於一般大眾來說,他們並不想了解實驗設計、科研方法、學界動態,而是希望得到一個明確的答案,想有一個權威的聲音給他們指點一條人生的正道。

但是,在這一點上,學院派心理學能做的非常有限。

首先,許多群眾關心的問題,目前還沒有明確的科學結論。人心是非常複雜的,使用科學方法研究人類心理,雖然已經搞了一百多年,依然處在起步階段。在許多重要問題上,現有的研究結果可能是相互矛盾的,得不到一個靠譜的結論。如果依據一兩個研究強行給建議,就可能鬧出ayawawa那樣「口交預防先兆子癇」的笑話。

其次,群眾想要的是立竿見影的解決方案,但心理學研究的結論是統計結論,做個體推論有很大的風險。我在另一個回答里曾提到過,心理學研究效應量的中值大概是r=0.25。也就是說,你聽說過的各種xx效應、yy現象,對於行為的解釋力可能也就5%左右。這樣的效應在群體中可以得到統計意義上顯著的結果,但用來預測個體,就不一定靠譜了,因為即使考慮到了這一個因素,還有許許多多其它的你沒考慮到的因素。

第三,在一些問題上,心理學研究確實有了比較明確的結論,但這些結論是基於科學方法的評估,和大眾的評價體系相去甚遠。比如mbti在科學界已經基本被拋棄了,因為大量數據已經證明它缺乏信效度,但這並不妨礙知乎上許多人在簽名里掛上四個字母。這裡的關鍵問題是,大眾的評價標準並不是基於控制無關變數、隨機對照實驗之類的科學方法,而是基於樸素的生活感悟,這裡面摻雜了安慰劑、巴納姆效應、自證預言等主觀的成分。在這樣的標準下,學院派的東西相比於江湖派並沒有什麼優勢,說服力甚至可能還不如一個言之鑿鑿的外行。

第四,學院派人士接受過科班訓練之後,更容易自縛手腳,自我設限,因為科學良心已經讓你沒法說出一些話,做一些事。以我自己為例,這些年在各個社交平台上經常會有朋友給我發私信,諮詢生活中的困擾,尋求解決辦法。對於這樣的諮詢,我大多婉言謝絕,因為我覺得根據一個陌生人短短的幾行字,就給他指點人生,是一件非常不靠譜的事情。但是,對於許多通俗心理作家來說,給別人指點人生恰恰是他們的核心業務,而在他們的評價體系里,這件事很正常,不會有任何心理障礙。

總而言之,對於心理學科普這件事來說,大部分受眾並非為了科學知識而來,而是希望得到立竿見影的生活訣竅。但是,學院派心理學卻只能提供「嚴謹的無知」:我很容易從科學角度論證樂嘉、ayawawa們寫的東西有多麼不靠譜,但卻給不出更靠譜的替代方案,滿足不了受眾的核心需求。這是當前心理學科普面臨的根本問題,我沒有想到什麼好的解決辦法。


寫科普也寫了5、6年了,從人人網、百度貼吧時代一直堅持到現在,其實環境已經好了很多,已經有更多的人願意去了解、接受科學的心理學內容了。

但是心理學科普的難度確實很大,目前在這個領域內還沒有見到特別理想的運營模式。KY有一陣表現很驚艷,但是後來可能也是主創太忙了,文章的水準下降得也比較明顯。

我所說的理想,實際上就是滿足幾個要求:1、保證科學性;2、產出具有可持續性;3、傳播效果較好。這三點基本符合這個被用爛了的模型:

1、科學+傳播

以寫文章為例,保障科學性的前提就是大量的閱讀和查找可靠的信息來源,這是很耗費時間的一件事;其次,想要傳播效果好,還需要把這些東西翻譯成人話,這是很需要天賦的,要知道,不是每一篇Paper都會說人話的。想把這件事情做好,一定要投入大量的時間精力。以我個人為例,給我一個禮拜寫一篇像樣的文章,我是可以試一試的,但如果要求我每個禮拜寫一篇質量有保證,內容不重樣的文章,Sorry,你還是累死我算了。寫一篇爆款不難,但篇篇爆款是不可能的。一個人保證不了持續產出,那就需要有團隊,有團隊就得有人專門運營,要有經濟來源,要做商業推廣,要保證團隊裡面的人互相不吵架撕逼。尤其是牽涉到生計問題的時候,其實最難的可能就是不撕逼了。

2、科學+可持續

這個其實不難做到,在我自己的專業領域內我肯定是有足夠的知識儲備的,每天看完文獻放出來一點也沒問題。但是,我每天畫一個結構方程模型,截一堆英文表格扔出來會有人看么?除了自己領域內的人之外,別人是不會去傳播這種東西的。

3、傳播好+可持續

這個就不用說了,運營一個謠言號比科普號容易多了,俗話說,「謠棍一張嘴,闢謠跑斷腿」,這種情況應該已經不算是科普了。

有沒有可能三者兼顧呢?就心理學領域來講,我知道很多項目都在嘗試往這個方向發展,但真正找到特別清晰靠譜盈利模式的很少見。

好了,這是模式上的問題,具體到操作中有什麼難點呢?

第一點, 強行科普。

其實不只是心理學科普,強行科普現在是所有科普活動中最流行的一套方法論。說白了,科普是一個很低頻的需求,大多數人在大多數場景里並不需要科普,尤其是心理學這種每個人都以為自己掌握真理的東西。這個時候就要像學校里老師教育不聽話的學生一樣把人按在座位上科普。老師和學生的關係本來就不是對等的,在科學領域,那就是專家說話小白聽。而且不管你願不願意聽,只要碰到我能講的地方,我拿著高音喇叭見人就說。

這種觀點要說不能算錯,但是處理「師生關係」的時候極其尷尬。對於現在整個社會,尤其是受教育人群的來說,把自己擺在一個學生的位置去服從一個權威形象,是非常不舒服的一件事。在學校里還好說,畢竟教授和學生的身份都是很明確的;到了社會上,誰還不是個有身份的人啊,憑什麼你說什麼我就得聽什麼?而且大多數場景里我並沒有這個被科普的需求啊。

所以有的時候啊,處理不好這個關係,尤其是見到問題就想說兩句,完全不顧及聽眾感受的做科普方式極易被人反感。不但起不到科普的效果,還有負面的影響,這個我就不拿方舟子老師舉例子了。

怎麼處理好這個關係?仰賴科普人的個人魅力,魅力是一個無關科學的問題,所以並不是懂科學的人就一定有個人魅力。有魅力的可能被粉絲像追星一樣追著,個人魅力不行還想強行科普,信不信分分鐘被人打回去?

改變呢也是有的,具體到心理學來說,比如說KY啊,友心人啊,現在都是在努力做社群,其實就是想要改善這種僵硬的「我說你聽」的關係。但這樣做只能是精細的去耕耘一個小領域,只對有需求的人進行科普。比如有抑鬱症的我給你做一些抑鬱有關的科普,親密關係有問題的,我做一些人際溝通相關的科普。這樣做可能就是覆蓋面和聲音都要小很多,不可能一下子讓所有人都受益,只能一個領域一個領域的去慢慢開發,細水長流。而且對那些生活中沒有接受科普需求的人來說,他可能覺得科學本來就是個扯淡玩意兒,他不會去主動的接受教育,所以這種科普對他來講是沒有用的。

第二點, 科學離解決問題很遠。

科學研究得到的結論大多數都是理想狀態下的結論。你在實驗室裡面做出來操縱A影響B,但是到現實生活中,還有CDEFGHI一大堆亂七八糟的影響因素,這個時候到底A和B的關係還是不是這回事兒,搞科學的人都是沒膽兒下結論的。

但是你科普講一大堆有的沒的,又不給人一個確切的結論,就會顯得你自己很不專業很沒底氣。一旦被認定不專業,所有的人七嘴八舌就都以為自己可以插上話了,這個時候一個科學的認識就被徹底瓦解了。所以說,建立一個科學的思維方式要比講清楚一個科學問題重要的多。

第三點, 零碎,零碎,非常零碎。

這其實是心理學科普現在最大的問題。大多數科普的受眾來說,起碼是上過中學的。中學物理化學已經給你搭建了一個科學的認識框架,所以物理化學包括生物科普無非就是我怎麼把這個新的問題整合到你那個原有的知識結構里。

但大多數人是沒有心理學的知識結構的,而且大家接收到科普的內容和渠道都是非常多元的。今天看到一篇講情緒控制的講得很好,明天可能看到一個虛假記憶的,後天看到一個講性別差異的。但如果沒有框架,這些知識你不知道應該儲存在哪,看到第三篇的時候,第一篇的內容早都已經忘得一乾二淨了

科普的本質還是在幫助人學習,學習是要首先掌握知識結構的,這是最基本的教育心理學原理。但是心理學裝得東西太多,理論分得太細,不完整的聽完一個學期的心理學導論,是很難建立這樣的知識結構的。而且對於很多專業人士來說,他們也只對自己的專業領域有了解,我是研究生涯發展的,你讓我講注意和記憶,我可能也講不清楚,因此我在科普的時候也沒有能力給你提供一個完整的心理學的框架。

所以很多受眾的感受就是,心理學可以解釋這個,可以解釋那個,盲人摸象,搞了一大圈,還是不知道心理學是做什麼的。

這也是為什麼我第一次辦Live就要講普通心理學,這是個很大的東西。學校里一般兩個學期,合起來200多個課時的內容,我一個小時想講得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但是我希望我能給一個框架出來,以後這些人再看我寫的東西,知道我在說什麼,能記住。
打個廣告吧,Live時間是周六晚上: https://www.zhihu.com/lives/772437864548958208

我覺得好的心理學科普應該是這樣的:

首先提供一個關於學科的General Model,也就是知識框架。

說出來可能很多人都要笑話我,說這不可能啊。確實很難,人的行為那麼複雜,針對每一個問題心理學的理論模型都是很多的,到底應該選擇A理論還是B理論?心理學家自己都吵個沒完。這個時候你給人講哪個?還是兩個都講?你要是兩個都講,下面肯定就要有人跳出來說,心理學不算科學。

其實我說的這個Model,和一般人理解的理論模型還不太一樣,這是一個更加宏觀的東西,是關於人類行為影響因素的一些共識。比如一個人的行為既受到所處情境的影響,又受到個人特點的影響,個人特點是一個人基本的認知過程成長經驗交互作用的結果。認知過程有其對應的生理基礎——大腦,大腦通過生物化學過程起作用,大腦中基本的化學物質是受遺傳影響的。這是一個完整的,有共識的邏輯鏈,所有的心理問題你都可以去這麼解釋它。理解了這套東西,你再去掌握心理學各個領域的知識是很快的。

我寫的科普文章,各個領域的都有,可能上個禮拜講抑鬱症,下個禮拜講睡眠,之後再寫個恐高症的,這些都不是我本專業。我是研究青少年發展的,但是我花一個禮拜的時間看看文獻,我也可以把睡眠有關的知識大概了解清楚,寫出來的東西不存在特別明顯的科學錯誤,因為一旦掌握了這個框架之後,知識的遷移是很快的。

所以我覺得科普的目的就是要把這一套東西讓更多的人接受,之後他再理解問題的時候有一個固定的思維模式,想要深入理解也有章可循。怎麼做呢?只有把這一套東西翻來覆去的反覆的講,讓它成為公眾普遍接受的一套話術。

舉一個例子,昨天朋友圈有一篇文章,提到「原生家庭」這個理論被濫用了。當然濫用本身是有危害的,但是從科學傳播的角度來說,這是一個讓人看到希望的案例。

原生家庭是一個心理學術語,這個專業的名詞能夠傳播出去,武志紅老師功不可沒,武老師個人也是爭議比較大,當然這裡面就不評價了。原生家庭其實不是一個完整的心理學理論,只能說是半個理論,我們講發展的時候,除了遺傳因素外,家庭環境,家庭外部的環境(學校啊、同伴啊),整個社會的環境都是有影響的;當然家庭環境影響是相當大的。原生家庭這套東西就是反覆在強調家庭的重要性,說得多了,深入人心了,不過別的影響因素都沒說,所以把人給誤導了。

但起碼說明,心理學這些概念是可以深入人心的,大多數人是願意用專業的理論去解釋生活的,是有這個需求的。所以也是有可能把一個更加完整的Model傳播出去的。

所以說,雖然現在大眾對心理學的認知還是存在很多問題,但總得來說,我覺得這個領域的工作是有可能做好的,對未來的發展也是充滿希望的。


這是我一直以來在思考的一個問題。

我認為,心理學科普之所以很難做起來,有如下三個原因。

1. 對於受眾:「相信偽心理學」本身,就是一種心理現象

對於題主的描述,我們可以總結為:面試官的最後一道問題,是讓心理學學生運用偽心理學。這事很有意思,說明心理學給面試官留下的就是這樣的印象。

至於為什麼留下的印象是這樣的而不是那樣的,是不科學的而不是科學的,光強調樂嘉和他的色彩心理學先入為主,顯然是不完全的。我們需要探討的另外一個有意義的問題,是人們為什麼願意相信。

《對偽心理學說不》這本書,很多人應該都比較熟悉。裡面重點講解了與人們的刻板印象不同的、真實的心理學是怎樣的。它的目錄大概是這樣:

第1章 心理學充滿生機

第2章 可證偽性--如何捕捉頭腦中的小精靈

第3章 操作主義和本質主義--"但是,博士,這到底是什麼意思?"

第4章 見證和個案研究證據--安慰劑效應和了不起的蘭迪

第5章 相關和因果--用"烤箱法"避孕

第6章 讓一切置於控制之下--聰明漢斯的故事

第7章 "但是這不是真實的生活!"--"人為性"批評和心理學

第8章 避免愛因斯坦綜合症--聚合性證據的重要性

第9章 打破"神奇子彈"的神話--多重原因的問題

第10章 人類認知的阿喀琉斯之踵--概率推理

第11章 偶然性在心理學中扮演的角色

第12章 不招人待見的心理學

但如果我們反著看,這本書就反映了人們對心理學的一貫態度——相信個案,相信見證敘述,把相關當成因果,期待著突然的飛躍和一錘定音的決定性因素,無法判斷偶然與必然的關係。

說這是刻板印象也好,降低認知負荷也好,人們就是這麼想的。而心理學的科普對象,正是他們呢。要在充分認識到這一點的基礎上,科普科學心理學的知識,糾正這樣的錯誤態度,並不容易。

2. 對於科普工作者:心理學的內容,大學課堂教授的份量太少了

看題主的描述,應該還在校園裡,處於本科到研究生之間。這段時間的學習對於心理學造詣的提升有多大呢?

本科階段一般為四年制,一般情況下專業課會有二十門左右,好點的會更多一些。這其中每門專業課都是一個大坑,而本科教材為了保證內容的全面,大量犧牲深度。最後導致的結果是什麼呢?大模樣學全了,細節一問三不知;而學到的大模樣,長得跟偽心理學一個樣,要沒有實證研究支持根本認不出來。

舉個例子,加涅提出的學習過程八階段,名字很厲害是不是?它長這樣:

動機階段


了解階段


獲得階段


保持階段


回憶階段


概括階段


操作階段


反饋階段

(詳細內容比較長我已刪去,諸位有興趣可自行搜索)

看完以後心裡什麼感受?說的是挺對,可是沒什麼新鮮的,我也概括的出來啊!

由於沒有更詳細的內容做支撐,這樣一個堂堂正正的心理學理論淪落到「經驗之談」的範圍內了。本科的學生,如果只拘泥於課本,基本上屬於空有一身花架子打不出力道來;雖然知道什麼是正確的,但由於缺少武器,無力與錯誤鬥爭。

研究生呢,更不用說了。整天埋頭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對於別的東西別說科普了,自己都不一定記得是怎麼一回事。

而什麼級別的人能做到內容詳實的科普呢?看幾本書就明白了:

《當綠葉緩緩落下》作者庫伯勒·羅斯教授
《EQ》作者丹尼爾·高曼教授
《說謊》作者保羅·艾克曼教授

這些人無一不是在心理學界耕耘多年,對心理學及自己的領域有足夠深的研究,最後才能把自己的研究內容推向普羅大眾。哪怕科普的是早已有之的知識,也需要付出同等的努力才行,而心理學學生光靠大學教授,顯然是不夠的。

反觀偽心理學專家,在心理學家的專著中尋章摘句,拌點人生經驗、個案描述,輔以巴納姆效應、光環效應等等加持,超越絕大多數心理學學生乃至教授,亦不是難事。

3. 深層原因:心理學雖然廣袤,但仍不深入

無論是大眾的錯誤印象,還是科普工作者的水平不濟,都屬於暫時現象;更深層的原因,卻不在此,而在於心理學目前為止發展的局限。

俗話說,有人的地方就有心理學。

而先賢艾賓浩斯雲,心理學有漫長的過去,卻只有短暫的歷史。

心理學所涉及的領域之廣,時間跨度之大,導致心理學的研究方向分化嚴重,研究內容極其龐雜,然而要命的是科學心理學自1879年建立以來,至今不過百餘年。對於一個學科來說,這點時間真的不算什麼。這就導致了兩個問題:

1. 攤子鋪得太大,導致大量心理現象,尤其是與生活聯繫緊密的現象,仍處於未研究狀態
舉個例子,耳蟲這個詞,應該有不少人知道。它指的是日常生活中「魔音入腦」的體驗:腦子裡不停地回放歌曲,根本停不下來。學術上把它叫做「不自主的音樂想像」。我曾對這個現象很有興趣,打算進行探討,但我能夠找到的文獻,僅僅局限於對這個現象的描述,以及一些「街頭採訪」式的問卷調查。

相關的理論?沒有。
神經機制的研究?沒有。
甚至連最簡單的行為實驗,都沒有。
我沒有東西可以參考,只能放棄。

這只是一個小小的例子,類似的東西還有很多。大家問一個問題,學術網站上都搜不到相關的內容,那你科普個毛啊。

2. 研究不深入,導致各種理論都能找到一定的論據立足,誰也說服不了誰
研究的水平有四檔。描述、解釋、預測、控制。大多數心理學研究都還在「解釋」的水平上,基本上處於人類做了什麼事情心理學跟在屁股後面解釋這是怎麼一回事的層面。就這,尚且解釋不周全,很多基本的心理機制的神經機制都說不清楚。

就好像給出一道序列題,1,2,3,___。由於研究不深入,導致獲得的數列就這麼長,只能在有限的材料內推算通項公式。這就導致各種通項公式都有一定的道理,你都不能說它錯。只能通過實證研究,看看會不會發展成公式預測的樣子。

這大概是心理學的現狀,當然心理學掌握的材料還是很多的。

臨床心理學三大勢力相爭的故事我都不好意思講,就教育心理學中關於學習動機的理論,能正大光明寫在書上的就有八種,誰也不服誰。就這種問題都沒有一個統一的口徑,怎麼給別人科普?難道要一次說個大全套?

這是心理學自身發展局限性帶來的問題,是應用或科普不得不面臨的困境。

回到題主說的例子來吧。

面試官1:「你是學心理學的,能不能用樂嘉的色彩性格學分析一下我的人格特質?」
題主內心:「你妹啊樂嘉的色彩性格學是個什麼鬼為什麼你們對心理學的印象就是這樣的呀!」
GG

面試官2:「我覺得樂嘉的色彩性格學很有道理啊,你能說說為什麼不對嗎?」
題主內心:「書上當然沒有什麼色彩性格學了啊但是到底為什麼不對呢我隱隱約約記得但怎麼現在忘了!」
GG

面試官3:「那我換個問法,能不能通過我的色彩偏好分析一下我可能的人格特質?」
題主內心:「雖然總算是科學了一點點但是色彩偏好與人格特質有關係嗎?有相關研究嗎?萬一真有關係怎麼辦?」
GG

面試官4:「好了好了,我知道色彩心理學不靠譜了,那你分析一下我的人格特質吧。」
題主內心:「……你倒是說清楚你想讓我怎麼分析啊,大五?大七?艾森克三因素?A-B型?用哪個?」
GG

唉……

所以說,我認為心理學的科普是一件複雜而宏大的事。除了不斷提高姿勢水平、學習西方理論之外,還要注意科普的方式,留意受眾的心理特點。

而這一切,都建立在心理學更加發展、我們腰裡更有料這一前提下。


科普的對象是大眾,大眾接受事物的難易程度跟事物本身科學與否一點關係都沒有,因為人們需要解釋意義上的工具,而不是接近完備的理論。

出於確定性和控制感的需要,我們都喜歡問「為什麼」,其實是想找到一個可以解釋現象的原因,但沒有經過科學訓練的人,找到的更可能是解釋工具。比如,為什麼有的人喜歡把東西擺整齊,為什麼有的人喜歡向別人求助,為什麼有的人對別人如此熱情,滲透在我們生活中的一個解釋工具就是星座,方便快捷,它確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釋這些現象。

科學的重要功能是預測,解釋和控制。在我看來,解釋只是預測的組成部分,至少也要放在預測之後,而這些解釋工具一方面很難證偽(實證角度),另一方面則無法預測現象,並不是科學。那麼問題來了,同樣都能解釋現象,為什麼正規的心理學就比不過連科學都算不上的一些理論呢?(這本身就是一個心理學問題)

原因之一在於,這些解釋工具本身就符合自己對現實的認知程度,又會通過身邊的案例進一步強化,值得一提的是,這種經過自己驗證的身邊案例要比很多研究都更具備說服力,當我們在一個問題上有著直接經驗的時候,我們不太會注意到與之截然相反的現象,或者儘可能將相反的現象合理化,使之與原來認知相符。即使信奉了什麼色彩心理學,發現有矛盾之處,不會歸結到這個理論有問題,而是歸結到自己的理解有問題。你會發現,心理學上的大樣本研究所得出的結論都比不過一個人的親身經歷,哪怕這些經歷換一個角度解釋更好。

原因之二在於,理論繁雜的心理學還做不到像物理學那樣簡潔深刻,許多理論只能解釋一部分現象,甚至一個現象會通過不同的理論進行詮釋,而這些理論又具備著其他的事實支撐。具體到人格心理學上,即使對性格的定義達成一致,仍然會對性格的分類產生分歧,有的人分成9種,有的人分成16種,有的人分成5種,有的人分成12種,此時我們會更加註重測試的信效度,能不能測出某些穩定的東西,這些穩定的東西又對應著哪些特質。科普工作者特別喜歡強調自己的嚴謹,但是將這些嚴謹的東西體現出來去說服大眾,嚴謹和吸引力共存,對科普人員則是一個難題。要講的清楚,至少長度是少不了的。

原因之三在於,二元論思維方式導致我們在面對心理問題時,採用更多的解釋工具。舉個例子,人們下班後會看到小狗在門前,人們會用小狗的懂事和聽話來解釋這一現象,是小狗出門迎接你,假設了生命體具備著與我們類似的心靈,卻忽略了小狗本來就是人工選擇的產物(與自然選擇對應)。在物質世界則是某種客觀規律的指導,沒有人會想,光經過的最短路徑的原因是光子具備一個更厲害的心靈。具體到生活中來,人們喜歡把自己解釋不了的歸結於本能,能解釋的歸結於利益,介於兩者之間的歸結於性格,為什麼旁觀者不提供幫助,因為對自己沒有好處,為什麼旁觀者又提供幫助了,因為這是本能,為什麼旁觀者幫助了一下又不幫助了,因為他是處女座。這樣的解釋方方面面,無非是在圖方便罷了,還比如,為什麼自己失敗以後會盼望周圍人也失敗,因為失敗可以被稀釋,為什麼自己失敗會盼望周圍人成功,因為成功的喜悅也可以被分享。而很多偽科學之所以流行,就是順應了這種心理,非常簡單的解釋了問題,但這樣的解釋其實有著更多的壞處。

還有些比較瑣碎的原因,比如媒體的宣傳,但不要高估媒體的能力,大眾媒體更多是社會心理的產物。還有名人作為某種認知線索,會引導公眾產生情感,然後這種情感會遷移到其作品,喜歡一個人和喜歡他的東西很難分開。

因為表面上的科學而不理解什麼是心理學,什麼是偽心理學,也沒有什麼批判性思維,摒棄色彩心理學而去信奉其他的人格測試的人,很可能和當時堅定信奉人格色彩心理學的,是同一批人,還是那句話,這跟科學不科學沒有一點關係,他們需要的只是一個解釋工具。科普的難度就是和這些解釋工具的對抗,真想了解心理學的,從Skinner開始看起是個不錯的選擇,而不是弗洛伊德,雖然他們都有著不同程度的錯誤。

BTW,色彩心理學難道不是研究視覺的嗎?


我只能說,因為我學心理學,所以我不懂樂嘉,把他當心理學的標準是對心理學的侮辱。
心理學不是沒被科普,是被科普歪了。心理學跟哲學跟物理學跟醫學跟化學一樣,是那麼系統的一個學科,不是一兩本書能看懂的。當市面上關於心理學的書少百分之八十時,那時的心理學才真的能達到科普的條件。


答案更新┴┴~(≧▽≦)/~┴┴
關於心理學的科普難度問題。
首先,因為心理學研究的大多數問題問題是大多數人眼中的常識啊!
特別是應用類方向。你跟人說,我們和西方人是有差異的,我們的文化是集體主義為倡導所以我們會更多的表現出利他行為,其他人說,對呀,然後呢?你跟人說一個群體裡面大家很容易從眾,其他人說,對啊,隨大流嘛,然後呢?
這對大眾而言沒有刺激點啊!!!想要在某個範圍內傳播,你必須要有新奇點,你看樂嘉的彩色人格為什麼傳播了?我靠我是藍色人/綠色人/紅色人,是不是很新奇?

而且,心理學是不提倡方法論的啊!
「心理學」為什麼廣泛傳播?因為人人都想要了解自己,但是,他們卻做不到心理學要求的一點,悅納自己。所以他們關注我怎麼樣改變自己啊,於是那些三十天提高增強人際吸引力之類的書大行其道。裡面還用了許多社會心理學的理論。但是真正去了解心理學的都知道,心理學作為科學,它在乾的事情是去揭示規律,這些規律怎麼用是多方面因素相制約的,那麼是沒有辦法提出千篇一律的方法論的。

最後,心理學是科學,它很嚴謹。
這意味著,每一個心理學觀點與理論的背後是大量理論做支持的,再次把樂嘉的色彩人格拋出來,樂嘉這本書火是因為他迎合了大家的心理--想要了解自己,以及--言簡意賅。人格裡面最被廣泛接受的理論-大五人格,科學吧?但你真科普給大家,能有多少買賬的?說實話心理學科班出身的學生都不一定每個人都能把大五人格說清楚,更遑論沒有基礎的一般看客?所以對大家而言,這不實用。

心理學科普本身就是有難度的,但是我們更苦逼的問題是,心理學已經被科普歪了,原本一張白紙上要畫一副素描就是有難度的,更何況這張白紙上已經被畫滿了奇奇怪怪的簡筆畫。所以我覺得我們每一個心理學相關人員首先要做的,就是幫助大眾去偽存真,先把這張白紙上亂七八糟的痕迹去掉,再去考慮畫藍圖的問題。

四月十號更新
在此實名反對楊逍夥伴的觀點,為了科普而降低學科的科學性,這是對學科的侮辱。
不是我們高冷,是心理學是應該要嚴謹對待的學科。心理學是科學心理學是科學心理學是科學,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什麼是科普,科學的普及,所以心理學科普的重要目標是要讓大家真正能確定心理學是科學這種事。
沒人要求量子物理科普到人盡皆知,也沒人這麼要求化學生物學,就連哲學也是陽春白雪的存在,那麼同樣在辛苦實證並不斷完善自身體系的心理學為什麼就要為了下里巴人要放棄自己的科學性呢?
以及樂嘉普及的不是心理學,第一印象形成我們需要花更大的力氣去改變,所以,請不要說我們要吃水不忘挖井人,人樂嘉不是挖井,是挖坑,挖了超級大一口坑。


----------------------------------------------------------悲催現實版------------------------------------------------------------------
面試官:那你現在試試看用樂嘉的色彩心理學來分析一下我們幾個主考官的性格……

題主:抱歉,我不太了解這個。

面試官:你一個學心理的怎麼連這個都不懂?


-----------------------------------------------------------無腦科普版-----------------------------------------------------------------
面試官:那你現在試試看用樂嘉的色彩心理學來分析一下我們幾個主考官的性格……

題主:抱歉,我不認識樂嘉。不過關於色彩的心理學我是知道的。人眼感知色彩主要是通過視網膜上的錐體細胞,錐體細胞位於中央窩附近,視敏度很高,是感受物體細節和顏色的主要部分。而桿體細胞也能感知色彩,視網膜上的桿體細胞散佈於視網膜的邊緣,視敏度低,是夜視器官,在亮度很低的情況下起作用。而對於兩種細胞對於色彩的感知有兩種解釋的理論:三色理論(又稱Young-Helmholtz theory)和對立機制理論……

面試官:下一位。

題主:我還沒說完呢~!對立機制理論又稱四色說,是德國生理學家E.黑林1874年提出,他認為……

面試官:下一位~!

---------------------------------------------------------不要命打擊偽科學版------------------------------------------------------

面試官:那你現在試試看用樂嘉的色彩心理學來分析一下我們幾個主考官的性格……

題主:樂嘉是個騙子,什麼色彩心理學都是偽科學。人的性格是人格的一種社會化表現,人格是可以通過科學的量表來測量的,例如明尼蘇達多向人格測驗、大五人格測驗、卡特爾16PF等等。目前在學術界最為流行和推崇的是大五人格,將人格從五個維度來刻畫,開放性(openness)、宜人性(agreeableness)、外傾性(extraversion)、謹慎性(conscientiousness)和情緒穩定性(neuroticism)。一個人可以從這五個維度得分的高低來看到自己整個人格的不同方面的表現。

面試官:等等,我打斷一下,我就想讓你分析一下,我們幾個主考官的性格。不管什麼大五大六的。

題主:我正要說這個。心理學不是讀心術,學心理學的人不可能從舉手投足的細節就完全看出一個人的性格。而且,性格是一種社會化的人格,具有一定穩定性的條件下,也會隨著場景的不同有一定的變化。也許一個在教室里沉默寡言的同學,在球場上就是豪邁奔放。所以,僅僅在面試場景下接觸各位老師,我是不可能看到各位性格的全貌的。

面試官:我們需要的就是有快速識別一個人性格能力的人。你說你學心理學的,那你的優勢在哪,和一般人有什麼區別啊。

題主:人的內心是很複雜的,通過簡單的接觸就給人貼一個性格標籤往往是急功近利的行為,會造成對他人的刻板印象,不利於人際間的深入了解。所以我不能快速識別一個人的性格,但是我能通過和人長期的接觸,去深入了解一個人的內心世界,並且去了解一個人之所以是這樣,可能的前因後果。

面試官:這誰不能啊。這不能體現出你獨特的價值和比別人強的地方啊。

題主吐血而亡……

-----------------------------------------------------------完美攻略版-----------------------------------------------------------------

面試官:那你現在試試看用樂嘉的色彩心理學來分析一下我們幾個主考官的性格……

題主:可以啊。有這樣一個場景,在一個廣袤的沙漠中,你獨自前行,前路漫漫,眼看背包里的水將要喝完了。這時,你看到前方居然出現了一口水井。你走過去一看,井裡有:
A,什麼都沒有,一口枯井。
B,有三分之一的水。
C,滿滿的一口水井。

面試官:我選B。

題主:你是綠色性格。做人厚道,和善,奉行中庸之道,為人穩定低調。遇事以不變應萬變,鎮定自若。平日知足常樂,偶爾尋求刺激。喜歡平靜穩定的生活,有時也想拋下所有去自由放縱。會為美好靜好的歲月而感動,也期待說走就走的旅程。總之,是一個友善、樂觀和積極的人。

面試官:哈哈,說得真好,學心理學的就是厲害。就要你了。

over

--------------------------------------------------------------------------------------------------------------------------------------------

我想說,心理學其實缺乏的不是科普,是應用。


試想,我們每一個人的物理科學素養有多少,化學、生物、醫學、水利呢?我們懂多少?
可以說,我們都懂得很少很少,甚至比心理學少太多太多,這些年心理學的科普是做得很不錯的。我們大家認識了馬斯洛,知道了弗洛伊德,了解了皮亞傑,明白了羅傑斯。為什麼我們還是覺得心理學被大家誤解,而物理、化學、生物、醫學、水利沒有呢?
因為物理、化學、生物、醫學、水利被很好的應用到了生活中,而心理學都停留在了《夢的解析》里。


所以,我給題主的建議是,不要去打擊偽科學了。偽科學之所以存在,是因為它比科學「有用」。
反過來說,是目前的心理學的科學主義「太無用」了。奉行科學主義的心理學,沒有去貼近生活,沒有創造出一個大眾皆知,每個人都在使用的產品。
只有每個人像在用化妝品的的過程中認識了化學一樣,在用一樣日常用品時認識心理學的時候,心理學才叫真正的被科普了。


所以,面對這樣的面試官,題主你為什麼不能運用你的心理學知識呢?
你看看最後給你的完美攻略版,你沒有想起著名的「巴納姆效應」么?還是你僅僅讓它停留在了你的書本里?


@楊逍 和他討論之後我實在想說一句話,針對樂嘉色彩心理學以及市面上的』心理學讀物『。

我借用尼採的話:
『最壞的讀者(在這裡是樂嘉之流作者)像是掠人財物的士兵:他們拿去一些他們所能用的(掠奪了人格心理學以及神經科學,精神病理學的理論基礎和大綱),污毀了(玷污了科學心理學多年苦心經營的理論方法),攪亂了那些剩餘的(攪亂了大眾對心理學研究的認識,以明星形象讓人感覺心理學無非在研究這些類似星座的東西),冒瀆了整體(完全玷污了心理學本身)。』

心理學不一樣,或者說科學不一樣。據個例子劉謙哪怕技術不精細,郭德綱再爆粗口,也就是我們不看了得沒有損失;但是心理學不然,諮詢界要是都那樣歪風邪氣,倒霉的就是來治療的來訪者。魔術觀眾看了不好看的魔術就是退票和批評,錯誤的諮詢弄不好是人命能開玩笑么?
在科學角度來說,你說樂嘉代表心理學,就好比說化學反應就是鍊金術,高分子化學就是分子料理罷了,生物科學就是李森科類又紅又專偽科學,農業科學就是研究肥豬賽大象。這樣總結任何一門科學都是不公平的,不合理的。你看費曼敢整天抖機靈的前提是他能用一杯冰水解釋阿波羅號失勢。

科學知識,心理學知識本身不是每個人都需要。但是每個人應該有清楚的認識他們所選擇要去閱讀的知識對不對,真不真,夾不夾私貨。樂嘉之流賺錢是他們的厲害,大家喜歡也是摸透了大眾心理。但是他在講述的時候方式方法合理么?同樣看書 看樂嘉不如看看李子勛。

我再舉一個例子,羅素是享譽世界的大哲學家,談到他大家都讚賞有佳。他的作品《西方哲學史》也被廣大非專業人士拜讀學習。但是專業人士會告訴你這本書都不得,尤其是針對了解哲學不多的人。為什麼呢?哲學史類型的書應該沒有私貨,平實反映而不是添油加醋;而羅素不巧在裡面涉及了太多個人判斷,從而公正打了折扣,成了西方哲學評判。羅素也不能免俗,何況樂嘉?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特意改了一下自己的簽名。
這幾年在知乎回答了這麼多問題,關於古典音樂的、關於生物的、關於遊戲的……
唯獨在我的專業領域,我幾乎不敢碰。
原因,今天我要講一下。


我分兩個層面來剖析這個問題,
其一,針對問題補充中的這個特定應用情境。
其二,針對「心理學」科普這個領域。


首先來看題主遇到的這個情景。
所謂樂嘉的「色彩心理學」,要說有什麼學術價值,當然只能呵呵。
但它能大行其道,自然是有其原因的。
然而,要批判一件事物,必須先了解一件事物。
看了大家的回答,都很專業,這很好,但我斗膽說一句,針對「色彩心理學」的討論,似乎都沒在點兒上。
原因大概是,大家並沒有讀過樂嘉「色彩心理學」那四本書,或者即使讀了,也是一邊讀一邊嗤笑。

所以,先容我們自我批評一下,我們太自命清高,以至於忽視了一件顯而易見的事實:
「沒學術價值」和「沒有商業價值」,這是兩回事兒。


如果一定要給樂嘉的「色彩心理學」這東西下個定義,那麼這東西叫做「經過商業包裝的測評產品」。
這類工具,用於招聘選拔,用於自助助人,它不需要有學術背景,卻有著極大的市場需求。
它被包裝的親民友好,喜聞樂見,學習曲線平緩,花幾個小時讀過書就能有一種能夠「熟練應用」的成就感。
更重要的,你可以靠它掙錢,掙很多錢,以至於許多正經的心理學者也會以此為業。


反觀正經學術研究中所使用的量表,真正拿到實際應用情境,真的沒法和「色彩心理學」這類產品pk。
為了保證信度所需的大量的題目不說,真的得出結論,其解釋的無非是基礎的人格特徵。
在學術論文中,解釋這些人格特徵對其實際工作的支撐需要統計語言描述,你在看「色彩心理學」。
那個人面紅心黃,所以……


看到了吧,沒有哪個學科像心理學這樣,學術研究和實踐應用脫鉤如此嚴重!

而且,真要說「色彩心理學」沒有任何心理學背景,也真是有些冤枉它了。
所謂「色彩心理學」、「PDP」、「四型人格」等等這類東西,其本質無非都是William Marston的DISC測評的變種,就是換了個馬甲而已。
這工具最早是用於戰爭時期選拔士兵的,有極強的應用背景。


人格心理學分為「特質論」和「類型論」,這是寫進教科書的。
而且像DISC這類「類型論」的起源可以直接追溯到古希臘,甭管它科不科學,至少它在人類的發展歷史中根深蒂固。

「色彩心理學」的問題,不在於工具和理論本身,而在於那幾本書中對於各種類型在實際情景中的表現,都是靠經驗+拍腦袋尋思出來的。
像什麼「性格是黃色的人在工作中怎樣怎樣,生活中怎樣怎樣……」等等描述。
我得花了差不多半年時間,幾百份問卷,才能做一個中介和一個調節出來,你看人家隨便寫寫,似乎以後幾百年的研究結論就都出來了。

偏偏這行還就是這樣,內核和理論非常複雜,但表現出來的卻非常簡單。

可以參照一下這個問題的答案:首頁


而且,見鬼的是,極大可能,它說的是對的,只不過是研究沒跟上。
真的做心理學研究,不也是先做假設么?然後用嚴謹冗長的研究過程來支撐自己的假設。
像是「色彩心理學」這類書中,滿滿的全是未被證實的假設而已,
就算「星座性格」這類被正經學術圈嗤之以鼻的學說,還有個巴納姆效應擺在那裡。
你真要說它錯?那你才是沒有科學精神吧!


「色彩心理學」這個說的差不多了,來看看「心理學科普」這個問題吧。
我認為,國人面臨的問題,還真不是心理學科普的太少,而是對於科學思維的培養太弱了。
關於心理學概念的普及,在國內真的不要太親民哦!
我的感覺是,任誰都能說出幾個心理學名詞兒來,
然後,也就停留在「說出名詞兒」和「一知半解」這個階段了,再不去探索和挖掘。
進而忽視了實際上心理學那簡單的名詞兒背後,有著嚴謹艱辛的研究過程!


「科學心理學」前面那「科學」二字,指的是科學的研究方法,而不是那些眼花繚亂的概念!

這也是為啥在我在自己的專業寫東西不多的原因。
講解各種概念的文章,無論好的不好的,都太泛濫了,真不需要我再寫什麼了;

而「科學思維」這東西,需要的是「培養」而不是「科普」,甚至有些時候,「科普」甚至會添亂。

再延伸開來,既然是科學的,那一定是可證偽的,簡單的講,就是「我所說的只在一定情況下是對的」。
既然承認這一點,寫東西未免婆婆媽媽,寫了自己的核心觀點,還得講一下其它各類相關的、相反的論點。
我說一個結論,得先講好適用的情景、樣本是什麼、用的方法是什麼、用的統計模型是什麼,最後再加個反思和批判……
你看這套路,哪點兒符合有趣易懂的「科普文」的結構?


更何況,誰說心理學一定要科學了!
心理學本身就是一個龐雜的學科,甚至這個領域的一些分支,本身就不那麼「科學」。
這圈子裡按照各個分支的「科學程度」,也是存在鄙視鏈的。
腦電和認知站在最頂端藐視一切其他分支,做實驗的自持手中握有「科學的武器」也能傲視群雄,做應用的(工業組織)在學術圈的存在感實在太弱以至於圈子裡都忘了還有這麼個存在,最後還有個最接近哲學、神學和玄學拜弗洛伊德為祖師爺的心理諮詢……

可是你看,越接近這個鏈條的低端,反而越跟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越有應用價值。


承認吧,這就是現實中心理學的現狀,其癥結根本就不在於「科普不夠」。
而在於,我們缺少探索和挖掘的精神,太習慣不加思索的吸收那些「輕鬆有趣」的文字。
在於我們太急功近利,能夠走捷徑的,絕不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
在於學者們遇到這種問題只是一味批判,而不願去深究為何如此。
在於真正嚴謹踏實的研究太遠離市場,又不願拉低身價進行商業化包裝。
在於我們對於權威的盲從,以及對這種盲從的鼓勵和支持。

在於我們是人,而這都是人的本性。


大眾還把《貨幣戰爭》當成經濟學著作讀來著。


人們對經驗的崇拜勝過科學。

曾經遇到這幾種情況:
①學心理的應該都被問過的——那你知不知道我在想什麼?在我第N次苦口婆心解釋咱學的不是讀心術,心理學沒法知道你在想什麼只能知道你為什麼這麼想,就算知道為什麼你會這麼想也不是見個一兩面簡單隨意聊上幾句就能知道的之後,終於有人對我說"是電視劇把它神化了。"
②和題主的經歷類似,只不過當時本人覺得和面試單位理念不同想要炒老闆魷魚,於是同事幾個加一個管事在聊天,管事說"既然你是學心理的,能不能幫我們都分析分析",當時我也苦口婆心解釋並不能通過兩三天的接觸就了解一個人,但他們似乎還是覺得我應該可以。
③曾經和一位友人說到血型,本人提出血型其實也是人格的一個假說。於是引來一陣"嗤之以鼻",無論如何也無法讓其明白同一個方面會有許多假說和理論,以及心理學實驗和統計學的依據。

綜上,大部分人眼中的心理學等於心理諮詢或等於弗洛伊德或"讀心術",這都是經驗讓他們得出的結論。而人類又總是習慣於利用經驗,因為它很方便,直接拿來就可以用,不需要探索。

他們才不知道心理學有不同的流派,不同的方向,更不太懂心理學實驗也需要嚴格控制變數並通過專業的統計學依據。
其實本科的時候,班裡很多同學都是在翻開《普通心理學》之後,才真正知道心理學究竟是什麼的,也很多人發現它不等於心理學,並也沒傳說中那麼神之後就失去熱情。這也都可以說是對"經驗"的崇拜造成的。

如果它像物理,化學那樣在初高中就有個普及,起碼知道心理學的研究對象大體分為心理過程和個性心理,知道心理過程和個性心理又被分為什麼,知道研究包括人們津津樂道希望提升的記憶力和注意力等等,或許它就不再那麼"神"了。


科學的描述很大部分是從研究簡單系統的物理、化學、數學等能窮究原理,並在限定科學範圍內無一例外的完備性發展而來。如果以簡單系統的標準來衡量複雜系統理論的科學性,比如心理學、社會學、經濟學、甚至部分生物學和部分醫學,我們會發現其中有大量科學描述並不包含原理推導,只是現象的科學總結和解釋。

而多樣的科學解釋必然會導致偽科學也作為一個解釋在普通民眾中有市場。科學家當然能分辨,那麼老百姓怎麼分辨哪種是複雜系統的科學解釋呢?

複雜系統的個體行為和表徵變異性極大,難以簡單歸納,但群體行為卻必定符合某種統計分布。如果通過個體或多樣本觀察歸納必然得出五花八門不一致的觀點,甚至在他觀察的案例中還挺合用,但你永遠無法窮盡案例,無法看清全貌。而科學研究通過合理的抽樣調查設計能夠有部分把握去接近整個群體案例的真實分布。對複雜系統的描述是科學還是偽科學就要看你的描述目標是否就是整個群體的統計分布和個體上的概率描述。

甚至在簡單系統裡面也有這樣的類似例子。比如著名的電子的雙縫干涉實驗里單個電子的軌跡和成像位置不是固定的,貌似隨機的出現在一個範圍內的任意一個位置上,沒有規律。如果但如果發射足夠多的電子就能看出它在群體上有干涉條紋分布,根據這個分布我們可以預測和描述單個個體出現在某個位置上的概率。電子的雙縫干涉條紋分布是客觀的、無例外的,單個電子個體出現在檢測器上的位置的概率同樣是客觀的無例外的(概率確定可能和大家平時直觀理解的確定不同)。

科學對於複雜系統群體的分布描述和個體的概率描述的目標和簡單系統一樣,是完備的,可以證偽的,沒有例外的。

但現實是,在複雜系統面前,你怎麼知道你這個科學研究的抽樣調查已經能代表整個群體的整體分布了呢?很多時候做不到。這就為複雜系統的多種描述和多種解釋提供了市場,而且都是基於科學的。這同時也為不基於個體概率和群體統計分布的非科學或偽科學提供了廣闊的群眾市場,除了提高群眾的科學素養外基本無解。


國人對心理學患有兩極障礙:一極是把心理學視為讀心術、神奇化、神秘化心理學。我個人有數次在告訴初識者自己的職業後,感覺到對方心理上的後退一步。原因:沒有人希望自己的陰暗心理被他人知悉。假如心理醫生擁有讀心術,你會願意和心理醫生交流嗎?

另一極是庸俗化心理學,基本上以為誰都懂心理學。許多人以為國人最擅長的觀顏察色、街頭最流行的號稱「心理學」的作品,看手相、讀星座、對血型等等都是心理學。

對存在兩極障礙的國人科普心理學,將是極為困難的任務。

至於題主的應答,完全可以直接了當地指出:一、樂嘉的書是「偽心理學「。二、心理學不是讀心術。三、如果他們要招會讀心的,建議到看手相攤上去。


其實不太想回答這個問題,但還是沒有忍住。這裡主要對問題補充中的那場面試做一些討論。

面試官向一個心理學學生問了一個偽心理學問題。這個學生一時不知如何作答,自然也沒有通過面試。

這個學生認為,自己沒有通過面試的原因,是因為心理學科普沒有做好,社會對心理學有很深的誤解,面試官沒有科學心理學素養。這個學生並沒有認為是心理學科普者要為自己面試的失敗負責。因為心理學科普確實非常難。

如果這個學生學過社會心理學,了解歸因理論。那應該知道,把一場失敗歸咎於外界因素,不總是一個令人欣賞的歸因風格。如果是我沒有通過這樣一場面試,我會認為是自己的責任。

因為我不夠沉著冷靜,在面對一個突如其來的問題時,心中緊張不已,無法應答。

因為我知識水平不夠,無法專業地指出某人的色彩心理學理論為何是偽科學。

因為我修辭學技巧不夠,無法做到把心理學知識或技能通俗易懂、深入淺出地表達給不懂心理學的普通人。

因為我不夠自信,不敢指出面試官的錯誤。這種不自信或許源於我心理學知識的有限,或許源於我思辨能力有限,也可能是我的性格使然。

心理學科普真的格外艱難嗎?我的知識有限,希望大家能補充一些文獻,說明心理學科普與其他學科科普比起來,有更顯著的難度。

心理學科普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正如所有學科的科普都不容易一樣。但抱怨心理學科普的難度,有什麼用嗎?這是在和其他學科的科普者比慘嗎?

心理學科普的最大困難,不是因為公眾的素質不高,也不是因為社會對心理學有更深的誤解,而是因為心理學科普者有一項卓越的能力,能為自己的能力有限找出令所有人都滿意的借口。


請允許我表達激動之情!評論區的客觀討論太難得了,知乎精神一直都在!好久沒見過這種場面了~

另外希望心理學的大牛們能解答我的這個困惑 什麼是真正的心理學? - 心理健康
因為看到很多人堅決地說性格色彩不是心理學,是偽科學,因此想求證什麼是真正的心理學。
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也不能被證偽,不算科學,那為何還是有很多人去學習?

以下為正文
因為很多專業的心理學從業者,打著普羅大眾的旗號,卻站在大眾的對立面。然後又極力否認這個事實,最後離大眾越來越遠。

題主口中的心理學難以科普也是事實,毋庸置疑。舉個例子,知乎上最受歡迎的幾個心理學專業的大V, @動機在杭州 , @采銅 , @李松蔚。 微博粉絲最高的是李松蔚先生,9萬。動機在杭州先生和崔翔宇-采銅先生的粉絲各是1萬左右。(抱歉,沒有搜索到動機先生的姓氏)

非專業出身,「江湖心理學家」光頭樂嘉的粉絲是多少?

4279萬。

有些人說是因為電視推廣的結果,好,在非誠之前,有沒有心理學專家上過相親交友節目?我記得李子勛先生很早之前就活躍在各個交友節目了。又有人認為是非誠勿擾的加成,我不否認,可是在樂嘉離開之後,換了那麼多嘉賓,又有多少人能夠像他那樣大範圍推廣一項學科?往往很多人連節目嘉賓都做不好。

樂嘉有太多爭議,那我建議大家參考下非科班,非祖傳出身的魔術師劉謙。同樣的,在他之前的春晚,有太多魔術師上過台,在他之後,也有很多人陸續表演。但是,劉謙所帶來的全國性魔術熱潮,以及對魔術推廣所做的貢獻,無人能夠替代。

汪涵為劉謙打圓場的事不少人聽過,就不贅述。汪涵的一句,吃水不忘打井人,已經很到位了。

心理學從業者,或者心理學專業在學的學生,給這樣一個幫你們做了一點點推廣工作的光頭男人一點尊重,可不可以?市場這麼大,他一個人不可能霸佔全國,但是沒有他的大範圍推廣,哪來那麼多潛在的心理諮詢客戶。客戶對於心理諮詢師多麼重要,我就不多說了。

這個題目下的回答都看了個遍,發現回答這個問題,站出來表態的大部分都是心理學專業的,在他們的答案中,任何非專業言論,非科班出身的人,卻都應該被打倒。這讓我啞然失笑。就像是一個宅男一邊抱怨沒有女朋友,一邊繼續宅在家裡清高地抱怨怎麼妹子那麼眼光高啊。怎麼不快點到我家裡來愛我啊?

這是因為我想起了昨天一個關於林黛玉的話題
為什麼林黛玉總被誤解? - 生活

張佳瑋的回答中的一段話有點意思:

首先許多許多讀者,並沒怎麼讀過《紅樓夢》。他們了解的林黛玉形象,只是口口相傳的標籤。「林黛玉就是愛哭愛耍小性子」。這是戲曲和電視劇加工提煉過的扁平形象。
同樣是這批讀者。他們認為《金瓶梅》就是本色情書,《水滸傳》只了解到武松血濺鴛鴦樓的劇情,《三國演義》五丈原後就不看了,《西遊記》只了解師徒四人和幾
個基本的妖怪比如紅孩兒牛魔王和金銀角大王。這很正常,大多數讀者都是這樣。他們了解金庸基本靠電視劇和遊戲,了解古龍基本靠看大家吐槽戲仿古龍,然後就
得出一些最刻板的印象。
許多所謂的「你不知道的某某名著真相」,也就是給這批讀者看的。這很正常。其實這就是最普羅的大眾,是light user。不必苛求。實際上,許多我長一輩的,都沒讀過書,只是靠越劇來理解林黛玉的。

這個觀點拋出來,我就不奇怪張公子為何有那麼多的擁躉了。因為張公子懂得如何去面向大眾,理解大眾。他不會因為別人是輕用戶而去全盤否定,不會因為自己讀了書就去嘲弄電視劇或戲曲這些提煉過的表達方式。

心理學普及也一樣啊,能看到這個答案的非心理學專業的朋友,我給你們舉個直觀點的例子:明尼蘇達多向人格測驗、大五人格測驗、卡特爾16PF,立機制理論,巴納姆效應.... 你有多少想要繼續了解的慾望?頭疼嗎?
換一個吧:
紅,藍,黃,綠。
你有多少想要去了解一下的想法呢?

這就回到問題上來了,一件事物的概念越複雜,越難普及。大眾沒有那麼多的精力和興趣去搞懂這麼多的艱難深奧的名詞。往往就會用貼標籤的方式來快速分辨。這個人是不是有車房,是不是985,211碩士,是不是八塊腹肌或者大長腿。這都是直觀的第一印象,在這基礎之上,人才有了解的慾望。

都已經難以推廣了,還天天固守著各種專業的名詞,粗暴地拋給大眾,是不是對牛彈琴?

去埋怨牛傻,不懂音律,傻的是人還是牛?

我不知道樂嘉的性格色彩是否真如各個答案所講,就是簡單的四個標籤。但是我相信,在這四個標籤之上,一定會有很多變化,如果只是浮於表面的講述,是留不住人的。

是的,也不要低估普通人的智商。你確定你比性格色彩的受眾們都要專業和聰明?

就我在的溫哥華,我所知道的是,一個國企老總,帶著他UBC哲學和心理學雙學位的女兒,專門去學習了所有性格色彩培訓課程。國內情況不了解,就不妄言了。


不匿名,不刪評論,歡迎討論,根據討論更新。
這樣的討論就很好啊。


我為了某公司,特意趕到另外一個城市。但是該公司一定要HR先行面試3分鐘,用人部門才有機會面試。
在這3分鐘里,面試官問了我三次「你知道我在想什麼嗎」;一次「你有想過當老師嗎?」第一次嘗試解釋了一下,心理學不做這個,也看不出你在想什麼。但是他堅持問,我也沒辦法。至於老師那個問題,當時百思不得其解,後來想通了,原來是因為我研究生高校是X師範大學。
對了,我被HR掛了。


很簡單,有這樣面試官的機構,就不參加。 記住,臨床方向的心理學的地位,在神經生理學日益發展的今天確實越來越尷尬。


所以必須自己看得起自己。


樓上有好多說答主情商低的,我就不同意,什麼情商低?跟傻逼講什麼情商?
誒,等一下……這些人好像在一個心理學問題下面說了「情商」?啊,原來你們就是傻逼啊,對不起對不起我不應該搭理你們,怪我怪我。


因為心理學本就對多數人沒有意義。


先想一下,你學心理學為的是什麼?

基本上,大家想要的就是了解自我,了解他人 - 或者更進一步,控制他人,控制自己。

誰願意做實驗,寫文獻?


心理學其實本來就是為了上述目的而出現的,可惜由於受科學本身的形式限制,發展成了這個樣子。

當你不為了在條條框框內取得學術成就而目標僅僅為實際用途時,去銷售,去擺攤,去算命,去創業,去泡妞,乃至就是冥想,哪一個都比你搞什麼心理學來得效用大 - 但是多數人其實學心理學就是為了泡妞啊,銷售啊之類的。所以說 @曾小傻 那個答案算入了基本的道了。歸根到底,你得意識到自己的目的。你管不管那些迂腐的學術之徒本身給心理學搭上的ego?你在意你就加入他們。你不在意,管他作甚。


心理學很博大精深,我花了四年也只學到了皮毛。樂嘉老師的色彩心理學我有了解過,不過因為我的興趣在教育和語言發展上,所以說不專業。再說見了你幾分鐘就把您的性格說的清清楚楚,我又不是神仙,您就別為難我了。不過我對這個志願者了解比較多,也有很多想法和經驗,咱們不如聊聊這個吧……

關於科普的一些想法:
科普很難,但是心理學的科普有一個優勢就是大眾的好奇心。如果利用好這份好奇心,心理學會被認可的。打嘴仗盧教授被小崔說的大敗,我覺得這對科研界來說或許是好事兒。或許能讓一部分科學家重視科普,重視為科學發聲。

如果想做科普,樂嘉的理論很無趣,但是他的表達很精彩,也很吸引人。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吧。

吐個槽,心理學怎麼了,你看看中國心理學核心期刊上那些個論文,一個個恨不得大家都不要看懂……好好的東西非要扯一堆翻譯名詞生硬的不得了。


樂嘉的書沒看過吖,他表達的是不是一些個人觀點?沒經過實證的?

既然題主覺得是偽科學,那就證偽咯,正好給考官科普。

面試官需要的人真的是心理學工作者嗎?還是一個知心大姐?還是只是需要一個了解用什麼量表,給點普遍建議的人?


早高峰上班等公交,人滿為患。沒上車的人總是抱怨車上的人不往裡面走,好不容易擠上車了,就希望別再有人擠進來了。這就是既得利益者的心態。
進入心理學這個領域,包括學習、自體驗、實習、參加各種培訓和活動等等,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金錢,更別說去搞研究了。想想:我投入了這麼多,做了專業的學習、體驗和研究,竟讓一個「江湖騙子」分分鐘給掩蓋了光彩?太虧了吧。
這和早上擠公交車是一個道理,既得利益是罪魁禍首。
實際上,所有與學術沾邊的東西都存在這個問題。
學術這個行當,就是個典型的金字塔。金字塔下面的人一門心思的往上沖,衝上去之後就要守住自己的位置,鞏固好自己的位置,別讓下面的人輕易衝上來取代自己,具體怎麼做?把學問做的深深的,把研究弄得艱澀難懂,把自己的專業與世隔絕,簡單的搞複雜、淺顯的搞深刻,易懂的搞難懂......只有這樣,知識高地才守的住,既得利益才有保障。
搞學術的也不一定都是聖人,相比降低門檻去推廣一門學門,把學術門檻壘得高高的,守住自己的精英地位,更符合人的本性。心理學也好,社會學、哲學也罷,大家都免不了受這種既得利益的心態的驅使,而且尤其是人文社科類的專業,這種現象更甚。
我做培訓行業好多年了,講面試、講企業管理、講職業規劃,也聽了好多老師講這些東西,也目睹和參與了公司的課程設計,親身感受了大家是如何把一個本來很簡單的東西弄的艱澀難懂,貌似高深實則故弄玄虛的。大家都樂於往一個簡單的道理里裝各種各樣的名詞、術語、概念,然後就華麗麗的變成了所謂的「獨家研發」,這就是最大的諷刺。培訓行業應該是最講學術應用價值的地方,尚且如此,其他如高校研究所之類的地方又能怎樣呢?
所以說,我覺得這已經不是心理學推廣的問題了,而是整個學術界如何更接地氣,如果走下神壇親近大眾的問題了。


推薦閱讀:

人有翅膀能飛嗎?
跳繩為什麼要用繩子?
帶有「降噪」功能的耳機或 MP3 ,其降噪的原理是怎樣的?
我們日常生活中能接觸到哪些安檢設備?它們是什麼原理?
財政為什麼會有存量資金?

TAG:心理學 | 科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