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欣賞莫扎特的音樂?
盡量說得客觀吧………………
作為古典主義音樂高峰時期的代表人物,莫扎特的音樂其實極為注重和諧、規整,他主張感情不可以過於激烈,要適度。不光情緒上,他認為音樂必須及時對和聲進行解決,決不能有任何「虐耳」的情況出現,
其實也可以說莫扎特的作品嚴守古典主義的矜持特點,他的音樂慣以主和弦起、收,而風格上又是古典主義大師中最為靈動(甚至可以說是調皮的)。莫扎特的聽眾如此眾多,即在於此。
作為一個聲樂大師,莫扎特作品的主題鮮明,他慣於以主調為基礎編製主題,注重歌唱性。而樂曲的發展部則許以洶湧的復調對位手法!最重要的,西方交響曲從莫扎特才開始徹底擺脫了「組曲感」,三到四個樂章凝結為真正統一的一個整體,他的後期作品往往是主題之間——甚至一個呈示部中的主副部也擁有著強烈的對比、纏繞。但他的作品往往拒絕貝多芬那種激進甚至炸裂般的衝突,(這也是我更愛貝多芬的原因)主張有節制的美學觀點。
然而莫扎特的局限是很深重的,他晚期的德文歌劇在本質上依然屬於晚期義大利歌劇,這和他早年學習階段紮根在羅馬佛羅倫薩,特別是他的和聲學和對位法是馬爾蒂尼教導有關。
綜合來講,欣賞莫扎特的作品可以很輕鬆愜意,決計沒有任何苦逼的風險,但是我建議欣賞時盡量保持作品的完整呈現,反之若把單個樂章或片段摘出來丟到「歌單」里亂聽會失去其整套作品和諧統一的特點,那絕對是暴殄天物了……
莫扎特身後的巨大讚譽也造成其同時期的某些倒霉鬼不為我們所知,有機會我們可以繼續討論這些有趣的話題………………一切的榮耀歸於父,子,聖靈!
理解莫扎特很簡單,榮耀,喜樂和謙卑。
德奧音樂在它最成熟的階段,是服務於基督教的。甚至可以說,是基督教帶來了音樂的發展(想想管風琴,離開基督教人類根本就不需要發明這個樂器)。而莫扎特則是這個時期(人類完全附庸於神,未自我解放前)德奧音樂的一個高峰,音樂是帶有強烈宗教情懷的。當然他表達的主題不一定都是神,但是他的音樂幾乎無例外地染上了基督徒的性格,那就是凡事喜樂,不斷祈禱和讚美。所以如果你確實感受不到基督世界裡的榮耀概念,那莫扎特的音樂手法一定會顯得很「原始」。反過來,這裡邊簡單而純潔至極的表達,就是神的語言,這是為什麼沒人反對,莫扎特是就是那個天使。當我想到這個金色的名字的時候,Mozart,我就想到神愛世人。
以上只是理解莫扎特的一個角度,我建議閣下去看bbc的莫扎特傳記,還有電影作品,再就是莫扎特寫的那些傻傻的孩子氣的書信。莫扎特就是個孩子。不同的是,神在他大腦里裝滿了樂譜。
著名法國作家羅曼羅蘭是這樣評價莫扎特的:
「還有一些場合,莫扎特超升到更高的境界,擺脫了那種內心的爭執,到達一個崇高與和平的領域,在那兒,人間的情慾和痛苦完全消失了。那時的莫扎特是跟最偉大的心靈並肩的,便是貝多芬在晚年的意境中,也沒有比憑了信仰而蛻變的莫扎特達到更清明的高峰。
可惜這種時間是難得的,莫扎特的表白信仰只是例外的。而這就因為他信仰堅定的緣故。象貝多芬那樣的人,必須繼續不斷的創造自己的信仰,所以口口聲聲的提到信仰。莫
扎特是一個有信仰的人;他的信心是堅定的、恬靜的,他從來不受信仰的磨折,所以絕口不提信仰;他只講到嫵媚可喜的塵世,他喜好這塵世,也希望被這個塵世所愛好。但一朝戲劇題材的需要,把他的心帶往宗教情緒方面去的時候,或者嚴重的煩惱、痛苦、死期將近的預感、驚破了人生的美夢,而使他的目光只對著上帝的時候,莫扎特就不是大家所認識而讚美的那個莫扎特了。他那時的面目,便是一個有資格實現歌德的理想的藝術家,那是如果他不夭折一定能實現的:就是說,他能把基督徒的靈魂和希臘式的美融合為一,象
貝多芬希望在「第十交響曲」中所實現的那樣,把近代世界和古代世界調和起來,——這便是歌德在第二部《浮士德》中間所嘗試的。
莫扎特表達神明的境界,在三件作品中特別顯著;那三件作品是《安魂曲》、《唐·璜》和《魔笛》。《安魂曲》所表現的是純粹基督徒信仰的感情,莫扎特把他那套迷人的手段和浮華的風韻完全犧牲了。他只保留他的心,而且是一顆謙卑、懺悔、誠惶誠恐、向上帝傾訴的心。作品中充滿了痛苦的駭怯和溫婉的悔恨,充滿了偉大的、信仰堅定的情緒。某些樂句中動人的哀傷和涉及個人的口吻,使我們感覺到,莫扎特替別人祈求靈魂安息的時候,同時想到了他自己。——在另外兩個作品中,宗教情緒的範圍更加擴大;由於藝術的直覺,他不受一個界限很窄的、特殊的信仰拘束,而表白了一切信仰的本質。兩件作品是互相補足的。《唐·璜》說明宿命的力量,這力量壓在一個被自己的惡習所奴役,被許多物質形象的旋渦所帶走的人身上。《魔笛》所謳歌的,卻是哲人們恬靜而活潑的出神的境界。兩件作品,由於樸素,有力和沉靜的美,都有古代藝術的特色。《唐·璜》的不可動搖的宿命和《魔笛》的清明恬靜,在近代藝術品中(包括格利格的悲劇在內),也許是最接近希臘藝術的。《魔笛》中某些純凈到極點的和聲所達到的一些高
峰,是瓦格納的神秘的熱情極不容易達到的。在那些高峰上,一切都是光明,到處只有光明。
就象死亡給我們留下來的,在發展途程中天折了的莫扎特,對我們成為一個永久的和平恬靜的泉源。從法國大革命以來,激情的波濤把所有的藝術都沖刷過了,把音樂的水流給攪混了;在這種情形之下,有時候到莫扎特的清明的天地中去躲一會,的確是很甜美的;他的清明之境,好比一個線條和諧的奧令匹克山峰,在上面可以高瞻遠矚,眺望平原,眺望貝多芬與瓦格納的英雄與神明在那裡廝殺,眺望波濤洶湧的人間的大海。」
謝邀。
以下文字摘錄自呂正惠寫的《CD流浪記》
呂正惠是誰?
呂正惠,一九四八年生,台灣嘉義人。先後任台灣清華大學與淡江大學中文系教授,專治唐詩與台灣現代文學。除了看雜書,主要的嗜好是聽西洋古典音樂。每周都要買幾十張 CD 才舒服,2001 年家中藏碟量已逾 7000 張。
慢板——莫扎特如何安慰我們
前幾年DG公司從卡拉揚的演奏中精選了一些「慢板」樂章,出了一張專輯。這真是個好主意:卡拉揚指揮的慢板弦樂之精雕細琢、「做工」十足,世所公認。果然這張CD暢銷全球,讓DG賺了不少錢。後來,菲利普公司也如法炮製,從海汀克指揮的馬勒交響曲全集中挑子幾個最有名的慢板,組成一張CD。馬勒的慢板之精美,也仿如卡拉揚之「做工」,可惜目前還不知道這一張的銷路如何。
其實這個「主意」我早就實行過。我把莫扎特鋼琴協奏曲中我最喜歡的慢板集中、轉錄到一卷錄音帶里,以便我深夜睡不著覺、放管弦樂又怕吵鬧鄰居時聽。有一天我太太也坐在我旁邊「監聽」(她怕我喝酒),到後來反而她受不了,說,怎麼放這麼悲哀的音樂。
我太太是「喜歡」莫扎特的人,因為我聽的古典音樂她最早表示可以接受的就是莫扎特,而且她是從莫扎特的法國號協奏曲聽起的,還會哼其中一段主旋律。她一直認為莫扎特的音樂「很好聽」,到那一天晚上,她終於了解,莫扎特也會讓你「難過」。
記得曾經在音樂雜誌上看到了一個女性樂迷寫的關於莫扎特的文章,其中說到:她喜歡莫扎特,她先生一直瞧不起,認為莫扎特就是旋律優美,沒什麼內容。一直到很久以後,她先生才承認,莫扎特值得一聽。我想,這位「先生」大概屬於「迂」的一型,只有貝多芬、華格納、馬勒這種作曲家才算是深刻的,這種類型的樂迷我想還有不少。
但是,我一直就很喜歡莫扎特,不怕人家笑我「淺薄」,就像我喜歡海頓一樣。我喜歡海頓,因為海頓是農家子弟,而我也是農家子弟(我喜歡的另一名作曲家威爾第也是農家子弟,另外,也是農家出身的德沃夏克,我也正在想出理由去喜歡他——可惜他跟海頓、威爾第還是差了一大截),而莫扎特,正如貝多芬一樣,出生於宮廷樂師家庭,「階級成分」跟我不一樣,而且他從小就在父親帶領下,專門彈鋼琴博取皇帝及貴人們的喜歡和賞賜,然而,你還是不能不喜歡莫扎特。
如果你對「崇拜」莫扎特還沒有十分把握,那我還想告訴你,很多神學家都很喜歡莫扎特,譬如大名鼎鼎的卡爾·巴特,請看他怎麼說:我曾經根據我自己的神學觀點去尋找……我肯定我所表白的,那就是莫扎特啦……我幾乎每天早晨都聽莫扎特的作品……一味沉浸於「教義」上。
巴特講的並不特指莫扎特的宗教音樂,而是他所有的作品。我初看這些話,老實講,有點「不高興」:怎麼可以用我所不喜歡的「神學」去「玷污」莫扎特?不過,神學家和無神論者都可以「崇拜」莫扎特,這倒是一個思考的「起點」。
談到莫扎特音樂中的「神性」,恐怕還需要從他這個人講起。記得有一部電影叫《阿瑪迪斯》(莫扎特的全名是:沃夫甘·阿瑪迪斯·莫扎特),我一個朋友去看了,氣憤不平地跟我說:簡直在毀謗莫扎特。原來電影中的莫扎特據說(我沒去看)常常高聲尖笑、得意洋洋,非常不可愛。我想了一下,覺得這很有可能,而且跟他音樂的「神性」可能還是相通的。
簡單的講,莫扎特這個人根本就沒有「長大」過。自從發現這個天才後,他父親把全部精力都拿來照顧他(他父親說:培養這個天才是他一生的責任),所以,從某些方面來看:莫扎特完全不通「人事」。一旦他脫離父親(莫扎特二十五歲脫離父親掌控,十年後去世),他的生活就完全亂七八糟。他在維也納也風光過好一陣子,要不是他有錢就亂花,後來也不致於就這麼窮苦。
這也就是說,莫扎特的「感情狀態」始終停留在「稚子」階段,換句話說,他一直是個「天使」。要不然,你很難解釋,他的音樂為什麼始終那麼「純凈」。很多人都會說,莫扎特的音樂簡直就像「天使之音」,我想,這就是關鍵。
當然,小孩子也有悲哀的時候,也會哭,莫扎特音樂中的悲哀也許就是因為這樣才感人。譬如我們發生了不幸的事,朋友、親人一定「勸慰」我們,教我們不要難過。我想最佳的方式應該是這樣:你也難過得說不出
話來,只是跟當事人一起哭,甚至抱住他哭。只有這種勸慰才是真誠的。莫扎特就是這樣,當他傷心、難過,他就像小孩一樣「純然」的傷心、難過,一點雜質也沒有。你聽他的慢板(特別是鋼琴協奏曲的慢板),就彷彿莫扎特在跟你說:我知道你很難過,我也很難過,然後他就哭了。
莫扎特是個天使,當天使來安慰你的時候,你還有什麼好說的呢!我一個得絕症的朋友,在逝世之前一段時間,就只聽得下莫扎特的音樂。當我最悲哀的時候,特別在更深入靜時,我往往也就選聽莫扎特。如果你不相信,你不妨試聽一下他的二十三號鋼琴協奏曲的慢板(我推薦肯普夫彈的,DG 423 885)。那種「純凈」的悲哀會讓你在聽完之後輕輕的嘆一口氣,心裡想:算了,沒什麼好說的了。我很希望哪一家公司能出一張莫扎特的「慢板」。
校記:後來笛卡真的出了一套「小雙張」,全部慢板(460 191),演奏不一定是最好的,但不妨買一買。
古典樂派的至高代表。
最好需要聽過、了解巴洛克時期一些作曲家(巴赫等)的作品,再聽莫扎特。不要試圖和肖邦、李斯特等浪漫主義時期的作曲家作品比較,後者一定是聽起來更容易讓現代人接受的。
堅持耐心的多聽,甚至有條件的話練習他的曲子(無論是鋼琴、小號等不同的樂器或者歌劇作品),自然能建立對他的理解和感受。
【教你裝逼教你飛系列】之 如何正確地聽莫扎特
點標題,看原文。:)
鹵煮正好月末要去聽德國曼海姆國家劇院交響樂團的室內音樂會,然而自己也是小白一枚,故這幾天在家中狂補習各種莫扎特的姿勢。寫此攻略,是因為鹵煮希望能幫助到他人,因為鹵煮是個助人為樂的好青年。
文之初,你需要知道一些背景知識。
時間:古典音樂的時間被定格在1750年至1830年,因為這將近100年時間是西方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的過渡時期。這段時期的德國古典主義的發展為德意志民族文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當時的音樂、詩歌、哲學等學科聲譽傳遍整個世界,創造了輝煌的成就。
地點:有一個國家叫做奧地利,奧地利的首都是維也納,是音樂之都。然而談到古典音樂,需要把奧地利和德國並在一起討論,因為這兩個國家同屬於德語語系,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兩國也是休戚相關,密不可分。
人物:音樂家最多的國家是德國。巴赫和亨德爾是德國17世紀最傑出的的作曲家;莫扎特與海頓、貝多芬三人被稱為維也納最傑出的的古典音樂大師;德國歌曲之王舒伯赫與舒曼是19世紀德國浪漫音樂的傑出代表;到了19世紀下半葉,決定德國乃至歐洲音樂發展道路的中心人物是瓦格納。
記住以上的時間、地點和人物知識,請相信,你對德國古典音樂的研究已經超越了80%的玩家,因為那80%的經驗槽都還是零。
如何從新手變成菜鳥,光掌握上面這幾句話還不行,你還需要了解德國古典主義時期的音樂發展特點。
菜鳥成長篇
古典主義時期特殊的社會環境還創造了德意志音樂這一寶貴的世界財富,著名的音樂家格盧克、莫扎特、海頓、貝多芬等都生活在這一時期。
格盧克使德國歌劇與義大利歌劇並駕齊驅;莫扎特憑藉自身獨有的天才創造出了室內樂、獨奏樂以及教堂音樂的經典作品,並且使歌劇和交響樂達到了完美的境地;海頓使交響樂獲得了長足發展,從而具有了古典的形式;貝多芬個人的音樂才華不僅促進和提升了他自己的音樂作品,而且極大地豐富了他自己所處時代和後代的整個音樂藝術寶庫,比如在第九交響曲的第四樂章(大合唱)中,他將席勒《歡樂頌》中的詩劇譜成樂曲,充分體現出德國古典主義時期所宣揚的公民平等、世界和平、兄弟友愛的觀念等,是整首樂曲中最激動人心的部分。總的來說,縱觀德國古典主義時期諸多經典的音樂作品,其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大眾化趣味在音樂創作中日益佔據主導地位
在古典主義時期,市民階層的社會生活逐漸成為社會發展的主流,其欣賞品味和藝術愛好引導著建築、繪畫、書籍、雕塑等領域的發展。在音樂創作與表演領域,一方面隨著人們經濟生活的富裕,另一方面伴隨著樂譜印刷的普及以及樂器製造技術的進步,這一時期的德意志音樂逐漸打破教堂和宮廷的區域束縛,音樂活動的主要場所由先前的教堂和宮廷轉移到了公共音樂廳和劇院,促進了公共音樂會的發展,因此,出現了專門為市民階層的音樂愛好者而設立的音樂組織——樂社。在這種情況下,音樂的欣賞與創作活動不再局限在德意志的上流社會,富裕的市民階層不僅買票欣賞音樂成為常事,而且還在家庭內部進行歌唱與演奏活動,自娛自樂的現象非常普遍,這極大地影響了當時的音樂創作活動,反映其精神生活的音樂作品成為這一時期音樂創作的主流。
2.時代變革成為重要的音樂表現內容
有一位藝術家曾經說過:藝術創作並不是一個獨立的過程,而是巨大的、統一的、包含在整個社會生活中的。音樂作為人類精神生活的表現與流露,除了在情感表達和思想自由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之外,同時還具有重要的社會目的。古代《晉書·樂志》中記載:「是以聞其宮聲,使人溫良而寬大;聞其商聲,使人方廉而好義;聞其角聲,使人傾隱而仁愛;聞其微聲,使人樂養而好使;聞其羽聲,使人恭儉而好禮。」
就德國古典主義時期的音樂來說,很多音樂都反映了那個時代民眾的強烈呼聲,尤其是一些革命歌曲極大地鼓舞了人心,比如舒曼的《婦女的愛情和生活》、《狂歡節》、《奉獻》等等。對此,奧爾格·克內普勒在《19世紀音樂史》中這樣寫道:革命發現了音樂創作活動中能夠為自由服務的要素,從而產生了能夠真正反映人民心聲的音樂。
3.浪漫主義音樂蓬勃發展
浪漫主義產生於18世紀晚期的德國古典主義時期,並且很快成為19世紀歐洲文學、藝術和音樂創作活動的主流,其影響力甚至一直持續到20世紀初。在19世紀前期,德奧是德國浪漫主義音樂創作與表演的重要地區,這裡的作曲家的音樂作品最為典型,比如羅伯特·舒曼的作品最能體現德國浪漫主義文藝思想與美學趣味,從而代表了同時代德國知識分子和藝術家的內心訴求,其代表性作品《阿貝格主題變奏曲》、《維也納狂歡節》、《蝴蝶》、《大衛同盟舞曲》等等,昭示著一種大的音樂浪潮的到來。另外,德國的「歌曲之王」費朗茲·彼德·舒伯特一生創作的六百多首歌曲,除了具有浪漫主義的風格之外,還保持了古典主義的晴朗、寧靜、均衡、對稱的風格等,從而使浪漫主義曲風變得更加多樣化。
4.合唱藝術的消失與復興
眾所周知,合唱是西方音樂文化中最為古老的一種類別,從古希臘開始,合唱就應用於各種悲劇的表演,而且在早期的基督教音樂中,合唱也是一種重要的表演形式。然而,德意志民族在18、19世紀之交,也即是古典主義中期,發生了「七年戰爭」之後,合唱藝術哪怕是僅僅發生在唱詩班中的合唱連同其藝術價值、歷史作用在德國音樂創作與表演領域基本消失。在古典主義晚期,德國合唱音樂的復興首先體現在繼承傳統方面,職業唱詩班和管弦樂隊逐漸從教堂和宮殿中走出來,積极參与到普通民眾的音樂活動中去,慢慢建立起公眾的趣味。1787年,在柏林建立了第一個合唱協會,即「歌唱研究會」,其目的是為了復興在德國被遺棄的合唱藝術。這既開創了德國音樂生活的新風俗,同時也為德國音樂創作與表演的高度繁榮作出了巨大貢獻。因此,在德國古典主義時期,合唱藝術經歷了一個從滅亡到復興的歷史過程。
總的來說,德國古典主義時期是一個社會大變革的時代,社會結構的重組、經濟利益的重新分配、政治權利的變化等帶來了人們藝術欣賞和創作的劇烈變化。從音樂創作與表演的角度來看,大眾趣味和觀念打破傳統高雅藝術的局限,而成為音樂創作與表演的主流;時代變革也成為音樂創作的重要內容;浪漫主義蓬勃發展;合唱藝術經歷了從滅亡到復興的過程,這一切都帶來了德國古典主義時期音樂發展的獨特性。
恩,第二節有點長而枯燥,那是因為這段文章節選自音樂學院的一篇研究生論文。不過總體上,你只需要記住幾個關鍵詞就夠了。比如,莫扎特是室內樂,海頓是交響樂;18世紀從宮廷樂走向平民化,音樂反映人民心聲,如舒曼的一些革命歌曲;18世紀後期產生浪漫主義,主要反映知識分子和藝術家的審美和內心訴求;而舒伯特除了具有浪漫主義的風格之外,還保持了古典主義的晴朗、寧靜、均衡、對稱的風格等,從而使浪漫主義曲風變得更加多樣化……
記住這些,你的水平已經可以甩開辦公室同事好幾十條馬路了。
下面我們來談談莫扎特。
高手進階篇
莫扎特,1756生於奧地利,1791卒於維也納,終年35歲。
他3歲會彈鋼琴,6歲開始作曲,是歐洲維也納古典樂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作為古典主義音樂的典範,他對歐洲音樂的發展起了巨大的作用。莫扎特一共創作了22部歌劇、41部交響樂、42部協奏曲、一部安魂曲以及奏鳴曲、室內樂、宗教音樂和歌曲等作品。
莫扎特在海頓等古典主義早期作曲家的基礎上,將鋼琴協奏曲這一體裁發展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峰。
歌劇是莫扎特創作的主流,他與格魯克(Gluck)、瓦格納(Wagner)和威爾第(Verdi)一樣,是歐洲歌劇史上四大巨子之一。莫扎特又是古典樂派最典型作曲家,與海頓、貝多芬並稱為維也納古典樂派三大作曲家。另外,他的《安魂曲》也成為宗教音樂中難能可貴的一部傑作。作為18世紀末時的歐洲作曲家,莫扎特的音樂深刻地反映了這個時代的精神,尤其是體現在歌劇作品中的市民階層的思想,無疑在當時具有進步的意義。莫扎特賦予音樂以歌唱優美歡樂性,然而,其中又深合著悲傷,這正反映了莫扎特時代知識分子的命運。並且,莫扎特是歐洲當時唯一一個不接受貴族供養的音樂家。
莫扎特的主要代表作有:歌劇22部;以《費加羅的婚禮》(TheMarriage of Figaro)、《唐璜》、《魔笛》最為著名;交響曲41部,以第三十九、四十、四十一交響曲最為著名;鋼琴協奏曲27部,以第二十、二十一、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六、二十七鋼琴協奏曲最為著名;小提琴協奏曲6部,以第四、第五小提琴協奏曲最為著名;此外,他還寫了大量各種體裁的器樂與聲樂作品。
相比貝多芬那海洋般的洶湧澎湃,克拉拉·舒曼如同「鉛筆素描般清晰」的觸鍵,和魯賓斯坦火山般濃艷的演奏,聽莫扎特,你需要品味那「像油在流」的神奇連音。
第三節的重點劃線部分在於最後一段,此段應用廣泛,你可以在各種場合,喝一口茶,然後以寥寥數語,緩緩地點出對於貝多芬、舒曼、魯賓斯坦和莫扎特的曲風,然後回甘之際,迎接周圍仰慕的眼神。
終極技·天使
德奧音樂在它最成熟的階段,是服務於基督教的。甚至可以說,是基督教帶來了音樂的發展(想想管風琴,離開基督教人類根本就不需要發明這個樂器)。而莫扎特則是這個時期(人類完全附庸於神,未自我解放前)德奧音樂的一個高峰,音樂是帶有強烈宗教情懷的。當然他表達的主題不一定都是神,但是他的音樂幾乎無例外地染上了基督徒的性格,那就是凡事喜樂,不斷祈禱和讚美。所以如果你確實感受不到基督世界裡的榮耀概念,那莫扎特的音樂手法一定會顯得很「原始」。反過來,這裡邊簡單而純潔至極的表達,就是神的語言,這是為什麼沒人反對,莫扎特是就是那個天使。當我想到這個金色的名字的時候,Mozart,我就想到神愛世人。
談到莫扎特音樂中的「神性」,恐怕還需要從他這個人講起。
簡單的講,莫扎特這個人根本就沒有「長大」過。自從發現這個天才後,他父親把全部精力都拿來照顧他(他父親說:培養這個天才是他一生的責任),所以,從某些方面來看:莫扎特完全不通「人事」。一旦他脫離父親(莫扎特二十五歲脫離父親掌控,十年後去世),他的生活就完全亂七八糟。他在維也納也風光過好一陣子,要不是他有錢就亂花,後來也不致於就這麼窮苦。
這也就是說,莫扎特的「感情狀態」始終停留在「稚子」階段,換句話說,他一直是個「天使」。要不然,你很難解釋,他的音樂為什麼始終那麼「純凈」。很多人都會說,莫扎特的音樂簡直就像「天使之音」,我想,這就是關鍵。
當然,小孩子也有悲哀的時候,也會哭,莫扎特音樂中的悲哀也許就是因為這樣才感人。譬如我們發生了不幸的事,朋友、親人一定「勸慰」我們,教我們不要難過。我想最佳的方式應該是這樣:你也難過得說不出話來,只是跟當事人一起哭,甚至抱住他哭。只有這種勸慰才是真誠的。莫扎特就是這樣,當他傷心、難過,他就像小孩一樣「純然」的傷心、難過,一點雜質也沒有。你聽他的慢板(特別是鋼琴協奏曲的慢板),就彷彿莫扎特在跟你說:我知道你很難過,我也很難過,然後他就哭了。
莫扎特是個天使,當天使來安慰你的時候,你還有什麼好說的呢!我一個得絕症的朋友,在逝世之前一段時間,就只聽得下莫扎特的音樂。當我最悲哀的時候,特別在更深入靜時,我往往也就選聽莫扎特。如果你不相信,你不妨試聽一下他的二十三號鋼琴協奏曲的慢板(我推薦肯普夫彈的,DG 423 885)。那種「純凈」的悲哀會讓你在聽完之後輕輕的嘆一口氣,心裡想:算了,沒什麼好說的了。
最後推薦下載幾首莫扎特的曲子到手機里,多聽聽,熟悉了以後,偶爾帶著妹子逛街,吃飯,看展覽,若是聽到這些熟悉的旋律。
恩,你裝逼和飛翔的機會來臨了。
先看他的傳記,然後把裡面提到的曲目按提到的次數和獲得的評價的順序一一聽一遍,就醬。
莫扎特的好多音樂片段都可以想像成對話片段,一問一答,疑問與肯定交錯進行,交替進行,十分有趣。
收藏了一年 不妨分享了
Robert Levin關於莫扎特
1. 「Those very sweet, long, legato lines served the purpose of showing how tasteful and Olympian and perfectly balanced Mozart was. 【BUT】They did not show how his music, like Haydn"s, depends on a constant amazement, a perpetual inconsistency with mercurial transformations from the flirtatious to the grand, from the grand to the teasing, from the teasing to the beseeching to the charming to the lyrical to the lamenting and back and forth --- and often four or five of these things within the space of eight bars. The music is this way [snip] because it was designed to make an enormous impact on first hearing, because there was not expected to be a second one."
2. "The only kind of music that really absorbed the public then was contemporary music. With the exception of some sacred music, the Viennese didn"t take much interest in anything more than two weeks old. They did not want to hear the piano concerto that Mozart had written three weeks or (heaven forfend) a year ago; they wanted to hear something that was brand new. This kind of appetite seems remarkable in light of today"s attitudes toward contemporary music, but the comparison is not entirely fair, because the musical language of the late eighteenth century was much more accessible to a well-educated listener. With this appetite for something current comes a zest for it, and an audience that is seeking not to enjoy time-sanctioned masterpieces but to be challenged, to be stimulated, to be astounded, to be confounded, to be overwhelmed with grief or ardor. That kind of public has an attitude much more like that of the public that goes to a jazz or rock concert --- or to the movies. With the growing attitude that music is a continuum with a glorious historical tradition worth preserving came a more museum-like attitude toward performance."
3. 「[snip]the growing emphasis on sticking to the score went hand in hand with a growing concern with integrated musical structure" (this is summarized by Bernard Sherman)
4. about character delineation
"Tonality is a major factor. A piece in A major by Mozart could never be confused with one in C major; [snip]. A major in Mozart is a key that"s lyrical, sunny; we associate it with a special kind of radiance, a real iridescence often referred to as autumnal because the clarinet works have such ineffable coloristic and expressive feelings about them. On the other hand, C amajor and D major are much more normal keys, D major being the standard trumpet and drum key and C major being the majestic key. Now interestingly, none of the great composers used such a small range of principal tonalities as Mozart did: there is not one piece Mozart ever wrote whose principal tonality has more than four sharps or flats---none. But on the other hand, the modulations within those tonalities in Mozart are more audacious than those of just about any composer, with the possible exception of Schubert. The conflict, the daring, the dislocation of such far-flung modulations occur relative to a home turf that remains within bounds. It shows we"re dealing here with a remarkable kind of societal code; in Mozart these tonal wanderings have a sociological aspect to them. Thus the delineation of character: for Mozart, these tonalities represent ways of portraying people and types of people. Heroes, anti-heroes, protagonists who are more delicate, or more vulnerable, assertive, grander--- the decision to write a piece in a particular key is already making a major statement. And because he was enormously conservative in his choice of keys, the way the artist represents the protagonists within this frame is all the more riveting, because there"s at least this external attempt to stay within these conventions. The straitjacketing of these conventions, the pressures they bring to bear, can be all the more telling."
5. about legato
"If you open up the Breitkopf Haertel edition of Mozart (reprinted by Dover), every time there are sixteenth notes from one or two bars there"s a slur over them, and if there are more than that it says "legato." Mozart never used the word "legato" in his scores in his life; that was put in by Carl Reinecke, who edited the concertos. According to Reinecke"s values Mozart had to be balanced and beautiful and well-modulated, and so he played it in the legato style. I play non-legato in Mozart because there is strong evidence that the premise of that period was that everything is played non-legato unless marked to the contrary. I should point out that this is an issue of clarity, definition, and balance. If you play legato on a fortepiano with oodles of pedal, you"ll never be heard. If you have an orchestra of any size, the sparkle, the crystalline speaking of the fortepiano will be enhanced by non-legato. People who are of an open mind have said that they"re surprised at how they took to non-legato performers, because they found it so lively in comparison to the other.
6. about passagework
Mozart;s passagework is rarely devoid of melodic content. He"s too much of a vocal, operatic composer.
7. about cadenza
"Cadenza is less a prolonged virtuoso display than a decorated cadence." (a way to create harmonic tension before the final resolution---- summarized by Bernard Sherman).
"it (a cadenza) shows that the harmonic principles are inviolable even though the question of how much motivic stuff you need isn"t. You can improvise a great cadenza that has just about mothing in it in terms of tunes but keeps the harmonic juggling act going.
從這首熟悉的曲子開始:
小星星變奏曲 http://music.163.com/#/m/song?id=5276818
然後去看莫扎特傳 莫扎特傳 (豆瓣),看了這部電影,我相信對於一個天才的認識肯定很出人意料。
下面可以找一些名曲來聽,比如:
魔笛 Magic flute 網易雲音樂 聽見好時光
安魂曲、土耳其進行曲等
我覺得莫扎特是純粹音樂 但裡面有一種反抗的情緒 好像有一個頑皮的小孩 我經常彈他的奏鳴曲 比如k310 k 457 有一种放松和靈性 沒有太大情感釋放 以前我喜歡彈肖邦 拉赫 還有斯克里亞賓 他們的音樂就是讓人情緒上很累很直白的那種 貝多芬的音樂特別是奏鳴曲讓人有一種慘烈的感覺
小學學鋼琴不喜歡莫扎特的曲子 感覺不成熟 不嚴肅 沒有肖邦表達情感那麼真切 但現在30多了 了解了莫扎特的身世 感覺莫扎特才是深不可測 就好像畢加索 一輩子才學會了用小孩的方式作畫
一家三代在古典音樂中的地位就不用說了。而莫扎特是那一家三代中的一個。
當莫扎特還是個小屁孩的時候,就隨他父親跑遍整個歐洲賣藝養家糊口了。這也是一家三代中的另一個——貝多芬,他的父親要他學習音樂的原因。貝多芬很小就聽說過莫扎特的事迹了。
可是大了就不好玩了。所以隨著年齡的增大,莫扎特靠他賣藝的功夫養家糊口越來越困難了。所以莫扎特的音樂作品裡總是有著天使般的童貞在裡面,相當陽光。但其實莫扎特音樂中,最動人的地方卻是那些不那麼陽光的旋律。這就是莫扎特17歲那年創作的那部交響曲比他同一時期創作的其他交響曲更為突出的原因,水平差不多,但那部交響曲比較突出。
如下: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MzYxMjEyNA==mid=402745405idx=1sn=da705e2003a25468ddbdfb3a8ac4c593scene=0#wechat_redirect
莫扎特的音樂前幾次聽不會有太大的感覺,但是堅持下來,你就會欲罷不能~
非音樂專業,僅說說個人愚見。
古典三傑中,莫扎特的音樂是最「純粹」的,猶如門上的鈴,汽車的鳴笛。說的直白些,他的音樂里,空空如也。僅僅是單純的音。
這不同於大自然的各種聲音,自然雖無情,但不論是風聲還是流水聲都象徵了生機,也不同於古典三傑另兩位:它與貝多芬的沉鬱頓挫及海頓後期作品裡的歡快形成強烈對比。莫扎特的音樂是幾乎徹底的「機械音」,是幾乎完全的「聽覺感受」。
為什麼要用「幾乎」來作形容呢?因為我個人的感受無法代表客觀,他的音樂事實上,特別受孩童的喜歡。這種純白的感情表達恰能與孩童的心靈形成共鳴,給予孩童寬廣的遐想空間。其中以其「little star」為代表。當然,現在由於樂器的演奏形式不同,莫扎特的音樂也自然而然有了不同的情感,但莫扎特作為鋼琴家,代表的自然是純鋼琴的演奏形式。這首曲子的鋼琴原版確實是相當「單調」。
說了那麼多,回歸主題。如果題主想要體會與回憶孩童時代的天真懵懂,那便靜下心體會莫扎特的音樂,應該會有所共鳴。若題主同在下一樣,比較多愁善感,那麼……還是不建議聽了。音樂本就是各取所好,尋求交流與共鳴,不必因為它是經典就去刻意感受,那就失去音樂的意義了。
最後表達一下個人態度:我確實不怎麼喜歡莫扎特的音樂,覺得它與巴洛克音樂和另外兩傑的音樂有明顯差距。因此說的話主觀色彩較強,題主結合自身看看吧,同意就給個贊,不同意的話無視就好。
閉上你的嘴巴,安靜的聽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拉赫瑪尼諾夫第二鋼琴協奏曲?
※為什麼巴赫的作品都是升降號很少的調?
※約翰奈斯·勃拉姆斯的作品對你來說意味著什麼?
※有哪些古典音樂是你初聽沒有什麼感覺,但是越聽越愛越無法自拔的?
※肖邦的練習曲在創作之初就是為了作為練習曲而傳世的嗎?
TAG:音樂 | 古典音樂 | 莫扎特WolfgangAmadeusMozar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