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遭受父母語言暴力,沒有安全感,導致自卑,恐懼,要如何自救?
父親嚴厲母親幼稚,從小到大不停責罵和否定,從來沒有鼓勵和認可。童年創傷影響深遠,讀過很多心理學相關書籍,變得更積極自信感覺好難,有時候難過的讓人痛苦。
小時候稍不如意母親就開罵,而且罵的很難聽,什麼話都說的出來,還一度讓人去死,甚至當著外人的面同樣如此,把孩子的自尊踩在腳下還說"你有什麼自尊",哪怕已經成年依然如此。父親疏遠又嚴格,記事起就不記得和父親有過親近之舉,對他的只有尊敬,可由於太嚴歷我一度對他恐懼,以至於產生了"權威恐懼症",對老師也好,對領導也好,同樣無法表現自然。現在對我的直接影響就是:不自信、缺乏安全感、容易緊張,甚至導致我討厭和別人肢體接觸,到目前為止從未談過戀愛甚至不知道如何去愛別人,一度想要孤獨終老。
有一些人的自卑,在言行舉止中很容易被看出來。也有另一些人的自卑就會更加隱秘許多:你發現他們自身符合大眾眼裡的優秀,卻頻頻找一些「實在不怎麼樣」、對他們並不好的對象;或者明明有很好的工作offer卻總是選擇一些在別人看來會低於他們能力的工作;或者更微妙的,讓你覺得ta有些遙遠,似乎總和他人保持一定的距離。
這些表現背後的原因都有可能是自卑。什麼是自卑感和自卑情結?人又是如何形成一種自卑情結的?為什麼我們說自負可能是自卑的一種偽裝?
自卑感:一種「比不上」的感覺
自卑感,是指一種「比不上」的感覺(feelings of inferiority)。
自卑感來源於「比較」,無論是有意識的,還是無意識的。它可能是在與外界他人的比對時,所產生的一種「比不上」或者「比較弱」的感受,也可能是在與自己的理想中標準的對比中,所感受到的「無法實現」或者「能力不足」。這種比不上或能力不足,就可能威脅到我們所認為的、自己存在的價值。許多人還會將這種自卑感壓抑到潛意識的層面(Moritz, et al., 2006; Warta,2008)。
同時這種「比不上」的感覺,也驅使著個體做出一系列行為,來補償(compensate)它所帶來的脆弱和羞恥感(Moritz, et al., 2006)。不同的人在面對自卑時的補償行為有所不同。有些人會仍然通過加倍努力來證明自己,哪怕取得小小的收穫也是對這種脆弱和羞恥的抵禦。而另一些人則選擇以迴避他人的方式來逃避自卑感。他們認為只要不與他人往來、並把所有精力都放在自己身上,就能夠避免「比較」的場景,也就不會產生自卑了。
這就導致前者更有可能取得卓越的成就,自卑感對於他們而言更像是一種內在的動力;而後者就有可能讓自己成為一個孤僻不合群的人,自卑感讓他們變得更自私、更自我為中心(Mitchell,2015)。同時,後者也更容易成為那些有自卑情結的人。
一定程度的自卑感,是每個人都會體驗過,也是正常且健康的。而自卑情結卻往往會是不健康的。
更負面的惡性循環:自卑情結
自卑情結源於人們的自卑感,但它更持續,有自卑情結的人會在很多方面、很多時候、持續感到自卑。它更像是一個讓人難以逃脫的惡性循環,最終使得個體對自我價值產生懷疑或否定。
自卑情結,由阿德勒心理流派(Adlerian psychology)的創始人Alfred Adler最早提出。他認為自卑可以被分為原生自卑(primary inferiority)和次生自卑(secondary inferiority)(Warta, 2008),而原生自卑與次生自卑之間的糾葛就會使人陷入一種自卑的惡性循壞,人的自卑情結就產生了。
1. 什麼是原生自卑?
原生自卑產生於兒童時期,是人們在面對外在環境時所體會到的不足感(insufficiency)(Sicher, 1991)。這種不足感可能因為個體生長發育的速度落後於同齡人、出生於貧困的家庭環境、或者不當的家庭教育等等。
其中,不當的家庭教育是導致原生自卑形成的最常見原因。不當的家庭教育可能使得個體在童年時時刻刻都感受到無助(helplessness)、始終認為自己比別人弱小/愚笨,或覺得自己只能依賴別人等等,而這些都是個體最初自卑感的來源(Wexberg, 2016)。
例如,父母不斷強調孩子的缺點、所犯的錯誤,或恐嚇孩子說「別人都能把書念的這麼好,你為什麼不行?念不好書將來長大有什麼用?還不是就是混吃等死?」長期處於這樣的家庭教養之中,會讓孩子始終認為自己就是比不上其他人,從而產生最初的、根深蒂固的自卑感。
· 人在面對原生自卑時的自我保護
Alfred Adler認為人都有自我保護的傾向(safeguarding tendency)(Ansbacher Ansbacher, 1964),它有點類似弗洛伊德所說的自我防禦機制。不同的是,自我保護被個體用於抵禦外在環境對個體造成的負面影響(例如我們在與他人比較時產生的自卑感),而自我防禦機制則是用於解決來自個體內部超我(內在道德標準)和本我(內在衝動)之間的矛盾。
因此,Alfred Adler認為兒童在面對原生自卑時,會發展出一個虛構的目標(fictional goal)來幫助自己從自卑的感覺中解脫出來(Ansbacher Ansbacher, 1964)。這種虛構的目標通常能夠給人以努力的方向,帶給人積極正面的感受,減輕自卑帶來的負面感受(Mitchell, 2015)。
例如,兒童時期家庭環境十分貧困的人,認為自己「一無所有」而感到自卑,這種無助的感覺,會讓他們虛構出一個擁有很多很多金錢財富的目標,幫助他們平衡此時此刻自卑的感受,從而獲得繼續生存和努力的動力。
兒童時期家庭、人際環境惡劣,遭遇了很多創傷的人,容易虛構出一個「長大要做孩子的拯救者」(包括老師、心理醫生等)的目標,幫助他們平衡痛苦和無助感,找到活下去的勇氣。
2. 什麼是次生自卑?
次生自卑則是指,產生於個體成年時期的自卑感,即當成年後的個體發現,自己並沒有能力實現自己虛構的目標或內心的標準時,所感到的自卑(Warta, 2008; Wexberg, 2016)。引發次生自卑的事件,可能是失敗的求職經歷、不理想的學習成績等等。
· 次生自卑會迫使人們回到原生自卑找尋原因。
次生自卑會喚起人們心中的恐懼、羞恥、脆弱(這些與原生自卑緊密相連的感受),和對原生自卑的記憶。那些有著原生自卑的人,在面對次生自卑時,會傾向於認為就是因為自己很無助,自己比別人弱小,或者自己總是需要依賴別人,才讓自己沒有能力去實現心中的理想(Warta, 2008; Wexberg, 2016)。
成年後發生的事,彷彿是對幼年時自卑的佐證。他們很難相信失敗是一時的,他們自身還可以做到更多。
這樣,原生自卑與次生自卑的糾葛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原生自卑使得人們為了自我保護而發展出了一個虛構的目標,這個目標卻又讓人在成年後產生了次生自卑,次生自卑往往又會把我們帶回到自卑的原點。就是這個看似矛盾的循環把很多人困在了自卑的情結里。
值得一提的是,一次偶然的打擊並不會讓人永久地困在自卑情節里,而是從小到大,一次又一次的困難、挫折、失敗不斷消解個體的自我價值感的同時,個體又遭受到了來自父母、同伴、老師、同事的嘲諷和指責,才使人在自卑的情結里越陷越深。
自卑情結可能有哪些表現?
陷入自卑情結的人會有許多不同的表現,以下是一些,不同的有著自卑情結的個體可能有著其中一種或多種表現(Warta, 2008; Mitchell, 2015):
1. 做事十分害羞、膽怯、猶豫不決,甚至無法承擔任何個人或與工作有關的責任,因為他們不確定自己是否能夠勝任,這種自我懷疑也讓他們產生了強烈的不安全感。
2. 從社交圈消失,拒絕與他人往來,因為他們會認為,就是因為有了與他人的比較才會使自己陷入自卑的困擾,如果脫離社交,自己就可以避免受到自卑的困擾了。
3. 與前一種人相反,有些有自卑情結的人會需要通過持續地、過度地尋求他人的關注,來獲得對自我價值的肯定。長期以來的自卑和低自尊,使得他們沒有辦法肯定自己的價值,只能依賴外界的關注/評價來對獲得自我價值的肯定。
4. 異常的爭強好勝,攻擊性強。還有一些有自卑情結的人會表現出很強的好勝心,他們希望通過表現得強大來彌補內心自卑的感覺,這也被看做是一種個體希望打破循環做所的補償式的努力。
自卑和自負是一枚硬幣的正反兩面
事實上,自負情結很可能只是自卑情結的一種偽裝。
每個人都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來實現一系列的人生目標與理想,獲得名利、掌控感、成功或是幸福等等。不同的是,自卑情結的人內心充滿了對自我價值的懷疑,一方面他們不相信自己能成功,而另一方面,他們又會做出很多努力來減輕自卑帶來的不適。
例如,前文提到的,他們可能會表現得比常人有更強的好勝心,這就是他們所做的一種補償式的努力。
當這種補償用力過猛的時候,就會發展出一種「自負情結」(superiority complex),也就是把自己偽裝得比別人優秀,來掩蓋內心的自卑感(Mitchell, 2015)。當一個人感到自己很弱小,有一種方法可以讓Ta感到自己很強大,那就是去使得別人都感到他們自己很弱小。
所以,那些以言語貶損他人、抬高自己的人,用暴力脅迫他人的人,或者認為世界上唯有自己最具魅力的人,看似表現得很自負,其實這些行為都是他們內心自卑的偽裝,也是他們為了逃離自卑情結所做的努力。真正的強大,不需要通過讓別人感到弱小來獲得。
另外,自卑和自負也都是自戀人格的可能表現。自戀人格的人始終是以自我為中心的,他們可能會認為「我就是最優秀的(自負)」或者「我才應該是最優秀的,即使現在看上去不是(自卑)」(Pappas, 2011; Kreger, 2014)。也就是說,有些自戀人格的人會表現出自負,而另一些自戀人格的人則會表現出自卑:
· 表現出自負的人,又被稱為浮誇型自戀者(grandiose narcissists),他們相對較不敏感但十分自信。他們普遍認為自己比其他人優秀,並且當他人對自己沒有表現出應有的尊敬/崇拜時,他們傾向於報復或對對方產生極度的憤怒(Kreger, 2014)。這類自戀者需要他人表達對自己的尊重和崇拜,因為他們認為那是優秀的自己應得的(deserve)。
· 表現出自卑的人,又被稱為脆弱型自戀者(vulnerable narcissists),他們通常在情感上十分敏感,時常感到無助、焦慮,害怕被拒絕或拋棄,他們的自戀主要是為了安撫內心的低自尊感(Kreger, 2014)。他們通常會非常在意他人對自己的看法,但同時對於他們而言來,自他人的關注,無論是積極或是消極的都是一種對自我價值的肯定(assurance)。
然而這兩種表現的人,本質中的自戀的部分是相通的。
那麼,如果你感到自己可能是一個有自卑情結的人,又或者你覺得自己是一個偽裝自負的自卑者,應該怎麼辦呢?(Warta, 2008)
1. 要知道,自卑對人的影響並不是「非黑即白」的,自卑也有積極的一面,比如能夠給我們一些努力的動力。
2. 需要把次生自卑和原生自卑分割開來看待和處理。如果你覺得自己有一些原生自卑,你需要更好地理解到過去對你造成了怎樣的影響。你需要經常提醒自己,你對自己的評價可能是過低的。你也需要不斷告訴自己,你現在遭遇的挫折並不是因為你小時候就體會到的那種,自己不如別人的感覺。而只是一個可以被處理的現實事件。
需要認識到你的環境已經和過去不同了,你可以、也有機會重新獲得一個對自己的評價,但必須從不斷給自己一些積極的小評價開始積累。把惡性循環變成正性循環。
3. 持久穩定的友誼(或好的更加親密的關係)也是我們應對自卑的緩衝器(buffer)。朋友可以給我們一些積極正面的鼓勵,提醒我們關注自己的優點,這些對於有自卑情結的人而言,朋友的肯定都是對他們努力改變的一種肯定和正向強化。
以上。
原文發表於:解讀「自卑情結」 | 不斷否定孩子的父母,會給孩子帶來怎樣的影響?
----------------------------------------
歡迎關注微信公號knowyourself2015,查看更多內容:
宇宙中最酷的心理學社區,一個秘密的、只有理解、沒有傷害的小世界。
人人都能看懂,但只有一部分人才會喜歡。
References:
Ansbacher, H.L. Ansbacher, R.R. (1964). The Individual Psychology ofAlfred Adler:A Systematic Presentation in Selections from His Writings.Harper Perennial
Bentall, R. (2006). Inferiority complex. In G. Davey, EncyclopaedicDictionary of psychology. London, United Kingdom: Routledge.
Kreger, R. (2014). Is your narcissist the 「vulnerable」 or 「grandiose」 type?BPD Central.
Moritz, Steffen; Werner, Ronny; Collani, Gernot von (2006). "Theinferiority complex in paranoia readdressed: A study with the ImplicitAssociation Test". Cognitive Neuropsychiatry (11): 4.
Mitchell, G. (2015). Alfred Adler and Adlerian Individual Psychology. MindDevelopment.
Pappas, S. (2011). Narcissists』 overconfidence may hide low self-esteem.Live Science.
Sicher, L. (1991). The Collected Works of Lydia Sicher: An AdlerianPerspective. QED Press.
Warta, T. (2008). Understanding the inferiority complex. LifeScript
Wexberg, E. (2016). Individual Psychology.
有很多人不是父母
他們只是一個投資人
見過炒股的人吧
當股票跌了的時候
他們是什麼樣子
當股票大漲時
他們又是什麼樣
成為績優股
走,越遠越好。
人活一輩子,最重要的,是自己。
共勉
所以我很想給我未來的小孩創造個溫馨幸福的家庭。。。這是我未曾體驗過的。
我只想說我們很像啊。
現在我真的承認父母對我的影響太大了,除了在他們面前我能做好我生活工作中的一切事。但是到了他們身邊,就成了有各種問題的讓他們失望的人。
我的父母要求挺高的,即使我完成了一件要求做到的,還有更高要求的,我現在很害怕他們,見到就緊張。
真心渴望平靜的家庭生活,可以有什麼事心平氣和的談。他們不斷的說你,損你,一次次摧毀你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心理世界。
畢竟是家人,過後都會好,可是那些過分的話真的就留在心裡了。
一方面我扮演著聽話孝順的孩子,另一方面我真的真的太怕他們了。
在心裏面我們離的已經遠了。
也許這就是愛,千頭萬緒,千變萬化,但你能說他不是愛嗎。
還是強大自己吧,有一天他們不擔心你了,也許就無從指摘,我就是這樣想的。
真的想和你抱頭痛哭,此刻。。。。
一滴水怎樣才能不幹涸,就是把它放進大海。離開你的父母,不要整天和他們待在一起,你要去找自己的那片海。不要輕易拒絕別人對你邀請,不要輕易放縱自己,愛別人,即使被拒絕,心裡別太敏感,即使失敗了,也不能輸了心氣。自尊是自己尊重自己,自信是自己相信自己,自強是自己強大自己。自己的行動才是最重要的,別人只是幫助。愛你的父母,不要覺得丟人,因為大家都只是普通人。
最近感受很深。從一篇文章看來的一句話:日本人挖空心思讓孩子自信,而中國人卻絞盡腦汁讓孩子自卑。「別人家的孩子」就是一個悲哀的例子。適當地表揚自己的孩子,並不會使他們驕傲,反而可以培養孩子自信,培養他們獨立成事的底氣。
我現在之所以很痛苦,就是因為我正在和那個自卑的我鬥爭。我不想和父母在我敏感的話題上有過多的交流,就是想擺脫他們長期以來的意識控制。說到底,還是需要培養獨立的人格。與君共勉。
很痛苦怎麼辦……很難自我調整好……我媽媽有很嚴重的語言暴力,有時候還會動手,從來不尊重我,罵過你就是賤,或者賤貨什麼之類的,各種貶低你,你做任何事她都要批評。從小到大等我意識到她的行為對我的性格,心理造成的影響的時候我好像已經錯過了挽救的時間,可是她從來意識不到自己的問題,只是覺得我一直在讓她失望。
我特別敏感,情緒化,自卑,悲觀,缺乏安全感,自我認同感很低,覺得自己是失敗的,不值得被愛的。可是在外人面前表現的是嘴硬,好強,高傲,永遠不求助於別人。我也基本不信賴別人,不會跟別人傾訴自己內心的困難痛苦。每次我媽用語言辱罵我和動手打我,我都會陷入躁狂,有很深的絕望感,可我知道我沒有辦法改變她,我也調整不了我自己,不知道還能怎麼辦?是不是離開她就好了……………
你的父母是一個失敗者,他們的內心充滿了嫉妒、仇恨,為自己的無能不知所措,他們需要發泄。
然而,他們也非常懦弱,不敢去挑戰別人。
你很不幸,成為了他們的目標,因為他們知道,你只是他們快活的一個產物,你的所有都拜他們所賜,你必須服從他們。 其實現在的你也是拜他們所賜。
現在,你應該慢慢站起來,讓他們看見你狂野的力量。
你必須要做一件事情,有一天,你必須回去,讓他們知道,你跟他們不一樣,你是勇者。
當然,強者照顧一下弱者也是你應該做的。更何況,他們確實也給了你很大一筆財富,給了你生命,並且讓你活到了現在。
看到題主這個問題,我終於忍不住要回答了,確實我和自身的經歷很像,而且我已經從這個坑裡跳出來了,雖然沒有完全擺脫童年經歷造成的問題,但已經足夠幸運並且持續好轉。我也非常理解題主現在的處境。
在我的成長過程中,面對同樣的問題,有一類非常「經典的答案」:父母都是為你好的。父母是愛你才會這樣的。再怎麼說也是你的父母啊。。。。。堅決反對這類答案,之所以這些人會這樣說無非就是兩種情況:1.自己沒有過這種經歷,但是卻不理解別人的經歷,企圖用勸架的方式展現自己的寬容博愛,獲得自我以及他人認可。 2.自己有過這種經歷,雖然可能他們的父母也會打罵他們,但是程度遠遠達不到樓主父母這樣的程度,所以當他們理解了自己父母之後會妄自把這樣的行為強加到樓主身上。。。這樣的建議造成的結果是,題主會更加質疑自己,為什麼別人可以原諒父母,而自己卻無法原諒,陷入到更深的自我糾結里。事實上,每個人的人生經歷都是不可複製的,很多情況下如果沒有經歷過題主這種成長環境是很難理解為什麼會造成現在這種精神困擾,所以這類問題如果讓沒有共同經歷的人(或者是經歷的程度沒有這麼深的人)來回答會產生更多的造成題主自我否定的答案。這也是為什麼我要出手的原因了(^_^)
有一種情況下,讓「題主與父母達成和解,理解他們更愛他們」這樣的答案是很有用的,這種情況是題主的父母意識到自己童年對孩子教育的過錯,並真誠的懺悔希望獲得孩子的原諒,如果這種情況出現,相信題主完全可以原諒他們,理解他們的苦衷,明白他們這樣對你的教育的來源是他們的父母對他們粗暴地教育,最終大哭一場,會解決樓主很多的精神問題。。非常可惜的是,一般這樣對待子女的父母都是非常偏執的,內心完全認為自己是正確的,而且一旦認定,很難扭轉觀念,甚至會把一切企圖扭轉他們觀念的人當成是敵意的,我媽媽顯然就是這樣一個人,每次我拿出一些教育學家的文章給她看的時候,她居然會說出這些專家都是騙人的把戲。在父母並沒有意識到自己錯誤的情況下,讓子女強行去寬恕父母、理解父母,這就好比殺人犯當街捅你兩刀,你在街上大聲呼救,旁邊的大媽大姐對你說你要寬恕對方才能得救,完全是自欺欺人。(比喻不是完全恰當,但是精神本質上是一致的,別拿血緣關係來說事,如果不存在精神上的愛,生理上的血緣關係完全是綁架)。
想要解決問題,必須深刻分析問題,所以,先來分析分析題主經歷的家庭教育對於自己的影響。
第一大影響,導致缺乏安全感,缺乏安全感又會產生無窮無盡的問題,這會導致你生活中很多不尋常的困擾,比如,做事情通常會投入精力過多,遠遠超出正常需要的範疇,這是因為缺乏感造成對於事情的偏差,企圖通過更多的努力來讓事情盡善盡美減少不安。。而投入精力過多之後往往會造成迴避問題的習慣,因為你的潛意識會告訴你解決這個問題曾經耗費了很多精力與時間,所以無形中傾向不去面對這個問題,逃避自己的責任。。。比如,在人際交往中,很容易造成敏感多疑,不願意與人打交道的性格,因為缺乏安全感,導致對外界刺激總是充滿敵意,這是大腦自我保護的機制,但是人際交往中很少有人願意與自己產生敵意的人打交道。。。比如,生活中,經常無緣無故感到神經疲勞,因為你對外接刺激非常敏感,大腦潛意識中把很多精力放到了細小刺激上,浪費大量的正常用來學習工作生活的精力,才會無故感到疲勞。。。缺乏安全感還會導致精神上胡思亂想,渴望在精神世界找到安全感,容易沉浸在回憶里難以回到現實。。。生活中也容易不願意去改變現狀,因為維持熟悉的現狀是僅有的安全感的重要來源。。。。好多問題都是缺乏安全感造成的。
第二大影響,導致自卑,我看到的幾乎所有心理學理論都提到過一個人在童年過程中必須要得到足夠的認可,他們才能夠建立自我認可的大腦認知,而長大之後才會真正的自信。如果在童年,家人對待孩子總是處於一種嚴厲批評、犯錯處罰、害怕孩子驕傲而打壓、對孩子生活指指點點充滿控制欲,那麼這個人無法從家人那裡獲得足夠多的認可,那麼這個人會在以後漫長的人生中,無意識的去尋求「認可」,包括他人的認可與自我認同。
比如,人交往中過分在意別人評價,因為這是對你很重要的「認可」來源。。。談話中會無意識對自己的觀點有偏執的維護,把正常的討論直接升級到爭吵。。。過分迷戀自己的成就,沉浸在過去一些自己得意的事情上,因為這也是可憐的「認可」來源。。。有的時候會對別人非常好,寧願捨棄自己的利益、犧牲自己的時間、生活去幫助他人,這也是畸形的尋求他人認可的行為。。。。
我一直有一種理論,「報復性反彈」理論,就是那些正常的你缺少的東西,你遲早會在以後的時間裡反彈,並且遠遠超出正常的界限。童年沒有獲得足夠認可,那麼以後需要的認可要遠遠超出正常人的認可度。。如果有些人某段時間壓抑自己省錢,不要亂花錢,那麼當這些人有錢之後,會比一般人更亂花錢(當然如果一輩子都沒錢那沒辦法),你看,超過一半的NBA球星在退役5年後破產就是這個道理。。年輕時壓抑自己,沒有好好談戀愛,沒有享受青春、性愛的美好,那麼以後往往結婚後有一定經濟基礎各種出軌。
--------------------今天 寫的有點多,還沒提到怎麼解決,下次有時間再寫,不管咋樣,LZ我一定會幫你到底的^_^---------------
2016.3.14繼續更新
下面重點講述,如何自救?
首先希望題主明白一點是,這種情況下的自救一定是一個馬拉松,絕對不是特效藥一下就好的那種,我個人是經歷了大約4年的時間才到現在這種擺脫了一半的程度,而且在心理學以及信息搜集方面我是有一定天賦的人。
當然,在給出治療方案前,一定要做到對症下藥,我並不能完全說我是怎麼做,題主就要怎麼做,因為每個人即使是自愈都是在那個人特定的成長環境之中的,完全複製了做法,但是環境無法複製,顯然是沒有效果的,甚至會繼續造成更負面的情況:導致題主更加自我否定。。。所以我先說一下我的大概治療環境以及背景吧:
在我上大學之前基本上,我是完全沒有意識到我是一個有心理疾病的人,直到我家裡父母生意失敗欠債跑路,同時也是我上大學這一年,我獨自面對這些壓力的時候,我出現了巨大的反應,這個時候逼迫我不得不反思自己的精神上的問題。我發現長期以來我過的是一個無比消極的人生。每天處於一個各種抱怨,各種發脾氣的狀態,當然這源於我奶奶以及我母親都是這種類型的人,所以在這種環境下,我並不會覺得我是有問題的人。。。而且我長期處於我媽和我奶奶對抗,我父母之間互相對抗的環境,這給我的性格造成了很強的對抗屬性(一想起來就感到難過,馬蛋老子整天成長在炸藥堆里,居然天天還被灌輸以為成長在幸福中)。雖然一直不缺錢花,但是幾乎從來沒高興過,當然這是我現在反思才意識到的,年輕的時候不可能意識到的。。。。在父母跑路,而我又無法上大學的這段時間,是我整個人生最黑暗的一段時間,偶然間,我看了羅永浩的「我的奮鬥」的高校演講視頻,給了我巨大的刺激以及勇氣,同時又看了「死亡詩社」這部電影,直接當場看哭了,來來回回看了有十幾遍,也給了我對於未來的很大的信心。現在回想過來,這應該是我精神治療的起點。
。。。。。忽略一些記不起來的事情。。。。
又過了一段時間 ,偶然的機會看到了一個背包客要去新疆,在當時我是非常震驚的,因為在我的長期觀念里,這個事情只有在電影里發生的,居然就發生在我眼前,我拼了命的放棄其他任何選擇一定要那個背包客一起去新疆,(害怕有沒有?當然有,但是我覺得我整個人生在那一刻為止從來沒有瘋狂過,這對於我而言真的是巨大的吸引。再加上父母也沒法反對了,所以就這麼幹了),20多天,窮遊了大半個新疆,這個對我形成了巨大的顛覆,而且在這個期間由於遇到了很多非常有意思的人,導致我終於開始思考那個困擾了我有一段時間的問題:究竟我現在的性格是怎麼形成的?事實上之前我雖然有過疑問,但是從來不會用力去思考,也沒有過結論。。後來收到那個背包客性格的感染讓我產生了強烈的疑問,因為這個背包客真的是我從小到大見過的最開放、性格最熱情的人,她的很多觀念完全超出了我想像的範圍,所以我就跟她聊了她的家庭成長環境,原來是她父母小的時候因為很忙,所以基本對她處於一個放養的一個狀態,造就了她天生開放、無拘無束的性格,我終於此刻有點領悟性格來源與成長環境的感覺。(當然題主現在的狀態很明顯是超越這個時候我的狀態的)。對於我的膽量來說也是一個巨大的提升。這是一個我進行精神治療的一個從實踐上來說的里程碑事件。當然背包窮游這件事本身並沒有給我帶來什麼立竿見影的效果,不是說我旅遊了20多天回來就換了個人,但很明顯這次旅遊給了我一個巨大的改變的動力,以及很強烈很強烈的信心,這個信心顯得無比重要,甚至可能貫穿我一生,讓我相信改變是可能的。(我一定要補充一下,為什麼說信心非常重要,這就好比,我們去做題目,當你知道這個題目是有正確答案的時候,你會孜孜不倦付出全部努力尋找正確答案,最後即使你沒解出來,你的能力也能得到巨大提升,相反,如果你並不知道這個題目最終是否有正確解,那麼你在解題的時候總會遇到困難就產生這個是否有意義的懷疑,從而根本無法使盡全力,也就根本不可能找到答案。所以,題主,我希望這件事情能給你信心,先要告訴自己確實是可能的,我想這個信心本身一定是比具體如何自救更重要。)
後來,我也終於想通決定要繼續上大學,現在看來這個決定對於我來說很明智,上大學之於精神病人來說最大的意義在於,一方面提供一個生存壓力相對較小的空間,讓你有更多時間去思考自我而不那麼需要擔心生存問題。第二方面,這是一個人群密集的群體,你會在這個群體里遇到許多與你完全不一樣的人,通過與人的相處,受到改變,改變他人,這樣能更好地反思自我。因為有了之前背包窮游新疆的事情,我對於未來充滿了無限的動力,可以說那個時候的我是人生最充滿活力的狀態,就像一個永不熄滅的火把一樣,在別人面前始終是最亮的最敢嘗試的那一個人,但是一個人獨處的時候常常是痛哭流涕的,因為實在是太痛苦,太鬱悶。大一一年我參加了各種學校組織,所有組織一律只進公關部,為的就是不斷與人打交道,我希望從一個內向孤僻的人變成一個外向活潑的人,這個改變真的是極其痛苦的,而且受到羅永浩的經歷的啟發,我開始嘗試在各種場合進行公眾演講(我把在課堂上回答一些主觀的問題也算作公眾演講),這些東西基本上是在我從小到大完全不敢想像的,我曾經在高中在班級同學面前演講過一次,緊張到一種渾身抽搐的感覺,基本上就差點要去醫院的樣子,我相信題主也差不多吧。。還好那個時候我是有無窮無盡的雞血的,儘管現在我看過去的我自己會覺得很好玩,但那個時候多虧了那種幼稚的打雞血狀態,經過一個學期各種公眾演講出醜的練習,我居然發現我他媽可以做一個比較正常不會抽搐的演講了,當然這個演講並不算好的演講,但是能基本的說話不結巴了,這對於我來說已經是一個巨大的成就,這也讓我更加相信羅永浩的經歷,一個人真的可以從演講渾身抽搐到演講高手的,在此之前我一直認為我這個人天生一輩子就不適合任何公眾演講的。當然,我並沒有止步,之後我發現我演講的機會越來越多,同學們都是避之不及,而我是來者不拒並且主動幫別人演講,自然水平也是越來越高,基本上到大三的時候我的演講水平可以毫不謙虛的說超越身邊99%的同學了,當然我始終承認我的演講水平距離我的一個好基友Y還有至少兩個等級的距離,這個Y也是我後面要說到的一個關鍵人物。關於我的演講水平,我具體講一下情況,在一個嚴肅氛圍的演講,比如答辯、創業項目展示、小組作業展示等等,如果給我充足的準備時間,我基本上可以做到接近爐火純青,屢次是各種答辯展示第一名。但是我始終無法在幽默的公眾演講上有一點突破。直到現在,所有的演講上,我依然是異常緊張的,腿一直是發抖的,所以我根本不太可能在演講中說個段子、講個笑話什麼的,這也是從小這種自我否定,缺乏安全感、害怕犯錯導致的,這樣的人在公眾演講中總會太過於在乎其他人的反應,而難以做到自我為主超脫自然的幽默。所以我基本上演講就不講段子了,講出來也是很生硬的。我所做到的,就是在演講內容的詳略得當,演講現場的情緒感染上面做到極致,因為一個嚴肅氛圍下別人根本不到我的緊張,所以我可以盡情發揮,我後來反思明白的很重要的一點是,如果你公眾演講會緊張,那麼不要用任何方法去解決這個問題,而是相信自己在緊張的情況下依然可以做好一個演講,我就是這麼一路過來的,你只需要關注你說的內容能不能很好的表達,而不需要在意現在是否緊張,相反如果過分考慮緊張不緊張的問題,會讓你的注意力脫離表達內容,從而演講失敗。總之,我現在演講已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所以也基本沒動力去提高了,蠻累的,側面來看,這件事情成為了我大學期間信心的重要來源,當你每次在舞台上眾目睽睽之下做一個好的演講的時候,來自四面八方的認可都會不約而同的找到你,慢慢你也就變得認可自己了。 這僅僅也只是一部分而已。這隻能說大大緩解了我的病情。
之後,繼續略去大部分事情。。。。。我遇到一個基友,也就是前面說的Y,我們在學校搞起了創業,事實上只有見到這樣一個人,我才明白,原來一個人可以活到這種境界。在遇到這個人之前,我一直認為任何兩個人長久的相處都會有一些矛盾,兩個人會吵架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彷彿這個人不會,他永遠會寬容你的錯誤,給你空間,但又不是你們理解那種對人「好」,是一種讓別人過的很舒服,很獨立的感覺。跟他在一起整整創業了一年多,在學校基本小有名氣,雖然創業並沒有取得很大的成果,但是令我意想不到的收穫是,我逐漸變成一個向Y那樣的人,直到這個時候反思我才發現,原來我很多討厭別人的地方,其實都是我身上有的,比如很討厭那些控制欲強的人,同時我發現原來我自己是一個控制欲很強的人。我很討厭別人把他們的想法強加在我身上企圖去改變我的觀點,後來我發現我自己也是這樣,這真的當局者迷,並且別人指出你的問題的時候你是不會相信的,因為你總是站在自己角度看問題給自己介面,只有當你遇到一個給他人空間,尊重他人的觀點,尊重他人的一切並且會暗示你的問題但從不指責的人,你才明白做人原來這樣更好,而且Y是一個所有人遇到都會覺得非常NICE的人,跟別人幾乎是那種自來熟,而我在交際方面往往會自卑,迴避說話,他從沒有站在道德制高點去教育我,但是這段時間我幾乎所有的成長都來源於他,突然感覺很熟悉,這TM不就是真正的父母該給孩子的教育嘛!孩子的性格問題來源於什麼?一定是父母在平時生活中那些可惡的邏輯,可惡的為人處世,可惡的矛盾轉移,轉嫁到了孩子身上,這種環境下,孩子也只能學到這些東西。Y一直很優秀,他現在也有自己更大的事業。至此我絕的我大學期間最重要的三個自救過程講完了。
總結一下,第一個是獨自背包窮游。 第二個個人演講艱難的自我提高歷程。第三個是遇到一個好基友一起去創業,受到這個基友的方方面面的影響。其他的事情當然也有好多,畢竟時間有線,只能拿最重要的去講。
像題主你這種情況,屬於從小到大長年累月的影響,千萬不能指望一兩件事情就能完全改變,必須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現在馬上要給出藥方了。。。。
之所以這麼晚才給出解決辦法,說白了,其實具體什麼方法自救不那麼重要,我敢說大部分回答這個問題的人給出的方法都是有用的。但是有兩個很重要的問題大部分人沒有考慮:1.給出的方法的使用條件以及成長環境背景。。。。2.給出的方法是否足夠讓題主相信可行。。。。這兩點是遠比方法內容本身重要得多,第一點就不用多說了,第二點就是直接關乎到題主的執行力,如果不能足夠讓題主相信是可行的,那麼即使給出了非常完美的方法,那麼題主也不會有任何的執行力。這樣也就等於是沒用的方法。
具體的藥方:
1.找到一群人,一個圈子,這是能夠穩定接觸其他人的機會,比如我就是在大學裡先天就是有這樣的基礎,不造題主是不是也是大學生。。千萬不要指望自己一個人閉門思過,網上刷刷知乎就能改變自己的性格,最多只能改變一些觀念,這些距離塑造性格還有十萬八千里的距離。基本上我的觀點是,一個人所有的性格都是有來源的,很少很少一部分是遺傳,這個來源可以是父母,可以是其他的親人,可以是朋友,,,,所以當你想改變你現在的性格、精神狀態,一定要找到來源,這也就是為什麼你不能一個人獨處去解決問題,這個來源絕對不是什麼看看新聞,問個問題這麼簡單,必須是通過他人給你榜樣,你大腦潛意識去學習去反思,甚至刻意學習都很難學到,因為刻意學習觸發的是大腦的理性思維,學到的是具體的理性的方法技巧,而人的決策、性格、習慣是由感性決定的,這些都是大腦的潛意識的學習,一定是你主觀意識不到的就默默的改變的這種,能意識到的基本就不是了。所以必須要有一群人做為你的精神塑造的源泉,提供源源不斷的精神能量。
2.不管你將要做什麼事情,一定要找到自己可以做到極致的事情,不管是擅長的還是不擅長,就去做就好了,做到極致超出他人預期,獲得他人的認可,他人的認可同樣是你自我認可的來源,不要指望對自己說兩句「你能行」就可以自信起來,必須要腳踏實地一步一步從他人那獲得成就感,這種東西本來應該是,父母在你小的時候無條件給你的,但是既然他們沒給足,你只能長大以後從其他人那獲得更多的認可才行,當然即使獲得足夠了也是扭曲的(就像我現在一樣,永遠不可能做到和Y一樣的自信陽光,但比原來的自卑要好個十萬八千里了),,這點我可以給題主一點提示,一般來說題主這種性格適合搞藝術,因為從我個人經驗來看,有過這種成長經歷的人往往理性邏輯思維會比其他人弱,創造性思維反而會變強,大腦的聯想發散性會很強的。我感覺我去做設計是明顯更有天賦的一件事,因為我往往能主要到一些確認完全不在意的點。
3.早睡早起,早睡早起,早睡早起,重要的事情說三遍。。。。事實上,我猜題主應該會有睡眠障礙,不知道猜的準不準,我大學四年與睡眠問題搏鬥了真正三年。。我大三之前居然甚至沒發現我是一個長期失眠患者,因為我正常就是1個多小時才能睡著,到了大學才TM知道室友正常10分鐘就睡著了,NND,睡眠問題並不是造成題主精神問題的原因,但是好的睡眠絕對是可以治療精神問題的,相信我絕對可以的,這就像是你生病了並不是因為吃藥吃少了的原因,但是吃藥可以把你的病治好。。。所以我大學買了乳膠枕,買了kindle,買了耳塞,買了眼罩,買了寢室遮光簾,一切都是為了改善我的睡眠,,最後發現戰勝不了我的失眠問題,因為我的大腦發散性特彆強,一旦睡覺前有事情,那麼腦子會通過這件事情不斷發散到很多事情上,很難停下來,而且這是我們這種神經衰弱的人獨有的,是一種天賦,更多的是睡眠障礙的痛苦,大學有無數次的一夜未眠,真的是太傷身體了。。。。。後來我開始嘗試安眠藥,安眠藥也解決不了我的問題。。。。。絕望的感覺。。。。。後來買了褪黑素片(國內貌似沒有,某寶一大堆國外代購的),因為之前看過褪黑素的科普文章(就是使人發困的重要物質),再加上美帝企業的製藥,再加上諮詢了醫生確定沒有任何副作用,所以我就大膽的吃了,效果奇好務必,完全進入另外一個世界,發現自己很多時候注意力不集中,敏感多疑,多愁善感都是睡眠不好的原因。。。。。。
其實還有很多方法,但是回答問題有一個重要的原則,超過三個等於沒回答,所以希望題主好好消化上面的三個吧,如果上面三個你照做了並且起到效果了,再給我評論吧,我以後有時間就更新更多的。
當你說到過去經歷時,我感到你已經對父母的保護功能失望了,似乎在早年間,他們更像是一個迫害者,不僅沒能夠給你提供應有的照料,反而給你帶來了創傷。
但是很慶幸的是,這種失望並沒有完全的佔據你,因為你選擇在網路上發表出自己的經歷和困難,企圖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思路——尋找更多的社會資源,來自支持自己處理生活中的痛苦。我也希望你能夠將這種思路發展到自己的生活中,不要獨自面對困難。
去閱讀心理學書籍是一個很好的方法,它能夠告訴我們目前的困難是如何產生的,困難背後有著什麼機制,甚至通過一些文字讓我們感覺到被人理解。不過書籍的作用同樣是有限的,它並不能夠給人提供一個真實的互動關係來產生療愈作用。因此嘗試著和更多的人去建立高質量的關係是自救的根本。例如當你去尋找心理諮詢師的時候,他會提供給你一個安全的氛圍,允許你表達任何情感,甚至包括日常生活中人們不能接納的部分。
你也敏銳地看到了你和權威之間的關係出現了麻煩。這確實很有可能來自於你早年和養育者之間的關係。或者說,你將你早年和父母之間的關係遷移到了現在與領導之間的關係中。這個過程是值得思考的,也是一個非常有價值的素材。你可以關注當自己面對領導時,經常體驗到的情緒是什麼?它是否跟你和父母在一起時體驗到的情緒一致(例如恐懼感、憤怒或其它的)。當你發現他們之間的關係後,便可以開始努力尋找,你的領導和父母之間的差異,並努力和他們「不同的部分」溝通。
剛才寫的內容,僅來自於你透露出的一點信息。我更加建議你去尋找當地的心理諮詢師去合作,處理自身的不適。
原來我不是一個人在戰鬥啊!小時候印象最深的一句話是「你走,這不是你的家,這是我們出錢買的房子,跟你沒關係!」那會四五歲吧,那種被最親拋棄的感覺,真的,一輩子都忘不了。後果就是,不會信任一個人,沒有親密的朋友,不知道他們什麼時候會背叛我。對男友要求很高,不許他說我一點點的不是。對爸媽,雖然知道他們很愛我,但我還是會很自私地為自己而活。
再次編輯:半年前寫這個答案,我以為我對小時候的事情已經釋懷,但今天晚上,發現自己還是很介意。我就快出來工作了,決心再也不要爸媽的錢,以後房子自己解決。沒法解決,就算租房子也比住在爸媽首付的房子里擔心有一天被趕出家門的事情再次發生強。
我一直想用很多錢和爸媽劃清關係,因為我想和現在的自己說再見
我坐在飯桌邊吃飯時,目光從來只在碗筷和盤子里的菜之間移動,和父母的目光接觸幾乎沒有,當然飯桌上的交流也幾乎沒有,除非它是必要的那麼一兩句。
我在父母眼裡永遠不是一個獨立的個體而是他們的附屬品,吵架時我說媽媽你能不能不要罵髒話,能不能就事論事,我是一個有尊嚴的人,我也是這個家的一份子。她說我生你養你不是為了你來跟我吵架的,我說的不管對錯你聽就行了,你還獨立?掙到幾個錢了?這房子是我和你爸的不是你的……
媽媽最大的缺點就是嘮叨,永遠覺得自己完全對,從來不試著理解我,當我憋了很大一口氣鼓起勇氣去自白,說出心裡話希望得到理解,卻發現只是徒勞,她會說你說的都是些p話,你不自信自己脆弱還怪我了?我給你當牛做馬伺候你還整天不開心誰欠你的?
媽媽當了二十年全職家庭主婦,沒有朋友沒有社交沒有自己的人生和追求,以前說把你送上大學我就解放了,說得好似農奴希望解放,我上大學回來後她又說家裡空空蕩蕩的,自己每天三餐都吃不齊,整個下午用來睡覺。她唯一的社交就是買菜和大媽們扯幾句閑話,她也才46歲,她的生活和穿著與66歲無異。
她不知她人生的痛苦也是我的,她覺得我都為你這樣了你怎麼還是那麼不懂事不圓滑不爭氣。
爸爸性格暴躁且幼稚還封建還好色。與他吵架你不能還嘴否則茶杯會朝你砸來,皮帶會甩得呼呼響,你要是想關上房門想阻隔這一切,他是不會讓你得到安靜的,無處可逃。他會找來斧頭威脅你要是不出來就要劈開房門,他會一邊罵mlgb,mlgbz一邊撈起板凳砸門,用腳踹門。
最初你想除非是死否則不會開門不會妥協,最終你會乖乖開門低眉順眼站在那發抖一句不發,你感覺你的心遭到了一遍遍碾壓。
最可怕的不是以上,最可怕的還是他發火的樣子,真的很嚇人,好像滿臉通紅眼珠子通紅,媽媽像個真正農村潑婦一邊拉爸爸一邊哭喊,爸爸說在這個家我沒有關房門的權力,我在心裡說:哦,這是你們家,不是我家
爸爸為人冷漠自私,完全大男子主義,堅持男主外女主內,對於家裡的事一貫不關心,跟他頂嘴吵架之後就是他和媽媽的爭吵,他會說看你教育出來的娃!好像教育女兒是母親的事,如果是男孩他才應該教育, 對的,我爸爸還重男輕女,對待舅舅家的男孩,那笑臉,那語氣,那眼睛裡的光,我從來沒有得到過。媽媽應該也是吧。有一段時間我在想,為什麼我不是個男孩呢,為什麼我不長個雞巴呢。爸爸曾經說過生女兒就是賠錢貨,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他是隨意說的,我卻記住了,在日後一遍遍想起,心還是寒。
爸媽都是農村人,在皖南丘陵水稻田裡干農活吃苦長大的,媽媽小學三年級畢業,爸爸高中畢業。我覺得他們倆人格都不健全,他們都活得不容易,我要原諒,要體諒。
我還想以後要成為有出息的人,要給他們吃好穿好,帶他們旅遊。
只是有時候會想去跳樓一死了之。
所有人都說這小孩小時候活潑嘴甜怎麼現在沒話了呢?
我想我不會結婚,不會有小孩。曾經的語言暴力承受者,現在也是靈活的使用語言暴力的人。明明愛卻傷害,心口不一,讓人誤解。實在太痛苦了
我跟你的經歷很像~也是父親嚴厲母親幼稚。。。我去心理診所治療也有兩年了,現在跟父母能溝通了,建議尋求專業幫助,他們畢竟是父母,不要逃避。
我的現狀是,我敢跟爸爸就一個問題開始爭論。面對心裡的那些權威,一定不要怕,我會想想他們如廁的樣子,自己找一個特定的能讓自己放鬆的動作:我很放鬆的時候肩膀會展開,在緊張的時候試著展開肩膀,會發現放鬆好多。至於現在我也還單身,我開始相信我的solemate是能讓我在他跟前做自己的人,現在還未遇到。安全感的話,我養了一隻貓,還有一把小吉他。自信的話,我試著每天找一個自己的優點,很小的都算,早睡早起,每天鍛煉。效果是,我一直在進化~加油!你不是一個人~
語言暴力真的是一直讓我處於生活的陰影中。
就在剛才,我媽進來我睡覺的房間罵了我一句。燈關著,她估計以為我睡著了,我沒睡全部聽見了,眼淚一直在掉,我真的是哭著寫這些字。
嗯,這是她習慣性的罵我,我不想和她理論了,理論一次只會讓我更難過。很小的時候她不是這樣的,她卻變成這種沒有理死有理的人。從一開始心口疼,到現在麻木。
她到我爸面前又是另一個樣子,也不會批評我,更不會指責我。
我也想知道我做錯了什麼,但真的是沒有,大人就是想強加給你他們的不如意。不管我做得再好也改善不了,讓我越來越痛苦,好像只有在學校才能讓我正常快樂。
每次在學校的時候,有時候我想給她打電話,可是什麼話都說不出來,沒說幾句她就讓我掛斷。
我爸很嚴厲卻是不怎麼管我,他很忙似乎注意不到我的情緒,他也不會和我溝通,我想和他說,也沒辦法。後來就造成了我越來越不想和他說話。
在家我一句話也不想說,時間長了,我媽總是拿那種仇人的眼光撇我。
我無法與他們開解,我只能開解我自己,我通過看書開解自我。可我現在也陷入的一種怪圈,就是對什麼都產生不了慾望,甚至競爭心求知慾控制能力都在下降,很多以前我好的方面都在退化,這讓我很恐懼。
與自己和解都陷入了僵局。我真的不想變成自己都忍受不了的人。
但是我真的想要改變這種困局。
我在積極的想辦法,題主你也不要放棄,一起加油吧。
————————
四月十日早晨突然想起,前幾天在小說上看到的一句話,和老師課堂上講的一句話。聯繫起來大意是這樣的,不要讓你的父母的負面影響你的一生,你還年輕,總這些抱怨自艾加深自己痛苦的時間,你或許可以完美的做好其他的事,得到更多的收穫。
我雖然也愛我的父母,但更多的是疏離。
上小學的時候是不懂,不懂媽媽為什麼總說些難聽的話傷害我,所以很害怕他們拋棄我,也沒有去反抗。
初中的時候是帶著些恨意的近乎想逃離家庭的,無法為自己辯解而得到更多中傷。
高中時候稍好點,但是由於之前他們帶給我太深痛的經歷,使我經常想起那些糟糕的言語,這些陰影使我一直痛苦。
現在我在上大二,我已經很少想起以前的事,儘管回家鬧得很不開心,但是好太多了。
人是會把自己受得傷害不斷忘記的,但由於是傷害,才一輩子無法永遠忘記。
你才20歲,你不該每天活在陰影中,你有更好的值得為之努力的東西。第一步:1,在能力允許下,遠離他們,少聯繫
2,生存技能練習紮實,衣食無憂
3,先看武志紅的書「為何家會傷人」,清除創傷,再看素黑的三部曲,兩性關係和愛自己系列,提升鞏固自身的力量
4,養只寵物,內觀自己遺傳父母何劣根性,與寵物的互動中完善
接下來,你可以找個異性練手了哈哈哈,祝你幸福!
父親嚴厲,母親幼稚。我覺得概括的很形象。我的父親從小就對我十分嚴厲,不過他從來不打人,會和你講道理,當然,怒喝也是少不了的。但也不是所有道理都是對的,我在父親面前永遠不敢有自己的觀點,只能是他講,我聽著。他總是習慣於將自己的人生經驗與所謂的哲理強行加在我身上,並要我做到。父親甚少管我,也不怎麼和我閑聊。在我的印象中他與我的交流就是每半月一次思想灌輸與我的近期個人總結。雖然事實證明了父親大多數說的還是靠譜的,(父親受過高等教育,碩士學歷)但是讓我無法與父親有多麼親近,我畏懼他,我永遠無法坐下來和他交談。父親的教育模式在我看來不可取,卻也沒什麼大錯,他也不善於語言上的感情流露,更多的是願意在物質上提供更多幫助。而真正給我造成嚴重心理創傷的是我的母親,我得承認她是愛我的,但是這種愛已經畸形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從小到大,我無數次的被母親逼到想要去自殺的地步,真的是要自殺,能活到現在也算是一個奇蹟了。最接近的一次我已經坐到了樓上的空調外箱上。想來也可笑,母親對我當年的這一行為是怒喝到 有本事你跳!當然我最後沒有跳,作為懲罰是我在她的面前跪了一整天。我一直不明白用這種激將法對付我,我覺得當時我跳下去的概率還是很大的。至今我都覺得這種方式不可理喻。還有就是我每天從起床到睡覺,耳邊永遠不停的是母親的抱怨與叱哆。沒錯,那已經不是嘮叨的範疇了。她摧毀我的尊嚴和自信的已經太多次了,印象最深刻的是她在一個晚上不知道為什麼生氣,奪走了我的存錢罐,那裡有我攢了近兩年的硬幣,大約也就兩百元左右。是的,是奪走,我死死護住它,但奈何我當時還是小學。在她的眼裡我就是一個廢物,人渣,一無是處的傢伙,怎麼垃圾怎麼來,至今如此。她最拿手的是摧毀你最珍視的事物,你越是喜歡什麼就越不能讓你如意,她的方法是給你設置一個足夠高的門檻,如果你達不到,就不能讓你得到或者去做你喜歡的事情。這個門檻通常都是很高的。在你無法完成後繼續羞辱你。但是你無法和她講道理啊,所有的道理在母親那裡,我養你這麼多年,付出這麼多是不是浪費了,我十個月把你生下來云云之類的。總之就是道德綁架。最簡單的例子
我今天想玩電腦。
可以,九點之前寫完作業可以讓你玩
可今天才周五啊,這周作業超多的
你寫不完有什麼資格玩電腦?xxxxxxxx(髒話省略)
嗯,通常就是這樣。結局自然是我滿懷委屈的去寫作業,同時又玩不到電腦。再被羞辱一番。如今上了大學,我在一個離家很遠的地方,感覺自由多了,但是自卑卻是揮之不去的。我不敢追女孩子,因為認為自己這種人渣是不配有女票的。雖然客觀上我認為自己的條件還算正常吧。但是那種陰影是揮之不去的。
說了這麼多,似乎有點跑題。那麼如何治癒自己的自卑呢,我認為能找個心理醫生諮詢是最好不過的了,畢竟人家是專業的⊙▽⊙
我個人大約是小時候書看多了吧,雜七雜八的,尤其是一些人生哲理,心靈雞湯,成功學書籍什麼的看的比較多。現在也算是能清晰的認識到自己的問題,但是即使如此我也沒能改掉我的自卑
最後補充一點,看到其他知友的回答後,我覺得自己還算幸運吧,至少他們還是愛我的。他們兩個也很和睦。雖然知道這些並沒有什麼卵用,槍口都是對著我的,只要放假回去各種xxxxxx還是不會停的-_-||
知乎首答
今天我哥跟我說,梁嘉欣我發現上帝對你真不公平。要長相長相沒有,要智商智商沒有。
這個話放出來以前我們都還在正常交談,然後忽然就這麼說了一句話。
如果他在我面前我一定打死他。
從小在家裡我媽不大喜歡我。可能是因為女孩的原因。加上我自己也不爭氣,長得也不好看,也並不是聰明的孩子,只好拚命讀書。從小他們開始無緣無故人身攻擊我的時候我哭。
半夜坐在床上無緣無故就開始哭,想我上輩子是倒了什麼霉我的家人這麼討厭我。
後來上學了,對朋友的依賴特彆強。
一直在心裡發誓等我長大了我一定要離得遠遠的不再跟你們相見。
當時和現在一直都很自卑,很討厭自己,想不出有什麼理由活在世上,曾經一度想去跳樓。
壓力大,吃的更多了,媽媽給我的臉色就更加難看了。
一直覺得自己心裡不正常,但是有在努力調整。比如想像自己在家裡是透明的,你聽不見他們在說什麼。
現在上大二了,不知道要怎麼去喜歡一個人,有的時候跟朋友相處的時候也會說很難聽的話,這讓我更加討厭我自己了。
只能自己開導自己了,盡量不要讓這種負面的情緒影響你太多。
然後等你長大了,找合適的機會,逃脫吧。
告訴你吧。
爸媽小時候對我的語言暴力,變成了我叛逆期的強心劑,我用極度過分的行為把他們的自尊心傷透了。
長大後父母跟我道歉了說他們的教育方式不對。
但是這兩件事都沒有對我的性格改善有任何的幫助。傷害就是傷害,傷口就是傷口。你以為有解決方法,其實沒有。
你好不了,就是好不了。只能通過心理輔助,找到出口,讓自己忽略那個傷口,那個傷口不是不在了,也不是痊癒了,只是心理輔助能幫你忽略他。
有些傷口,留在心上,一輩子都好不了。
我們一樣。
而我深深厭惡的語言暴力,最近我發現自己也會說很難聽的話,因為我根本沒有意識到。我恨自己從這樣的受害者成為現在的施暴者。
所幸我意識到並在改正,但是我有輕微抑鬱症,被害妄想症,什麼事情想的都很悲觀,深刻地覺得把事情想悲觀這樣發生後再悲觀也沒自己想得悲觀,就會安慰自己。做夢都能夢見有人要殺我,睡覺都得背部挨著牆才有安全感。
我要結婚了,但是我意識到父母是一直想主宰你的人生,並用語言等暴力控制你(父母以前不讓我上學,後來自己力爭上學,遇到現在對象。我才明白,其實父母就是怕孩子飛太高不受控制,試想一個控制別人的人能允許控制的東西不受控制嗎)
調節自己,一定要保持獨立,在任何情況下,一定要遵循自己的心選擇,千萬不要成為曾經厭惡的大人們)
推薦閱讀:
※生男生女真的那麼重要麼?現代人面對各種錯綜複雜的親戚關係又該怎麼處理?
※媽媽更年期到了,我也知道應該趁父母在世好好孝順他們,可我媽真是脾氣暴躁無理取鬧,請問應該怎麼辦?
※父母想要生二胎,與我20歲年齡差距是否太大?會不會今後帶來很多麻煩?
※在一個極度節儉吝嗇的家庭,我該怎麼辦?
※家裡有愛吃辣條的父母是一種怎樣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