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胡適到底牛逼在哪兒?


這個問題必須答。

在我心目中,胡適最牛,原因實在太多,但是歸根到底,胡適對我的人生有指導意義,而且是可操作性極強。我崇拜過王陽明,崇拜過曾國藩,崇拜過很多牛人,他們的事迹足夠牛,但是學習他們的可操作性不強(原諒我資質愚笨)。

我讀胡適,如和一個絕世美女在一起談情說愛一樣舒服,愜意。胡適有很多名言,都讓我有醍醐灌頂的感覺。比如,「現在有人對你們說,犧牲你們個人的自由去追求國家的自由!我對你們說,爭你們個人的自由,便是為國家爭自由,爭你們自己的人格。便是為國家爭人格。自由平等的國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得起來的。」 再比如「大膽的假設,小心的求證。」

想說的太多了,先說三點。這三點就是胡適的三句話,這三句話對我的影響,滲入到我生活的方方面面。

第一句,胡適說,真實的為我,便是最有益的為人。這句話不管在五四時期,還是現在,都很少有人認同,也是很多人批判胡適的論據。但是我深表贊同。我一直覺得大部分人有一個問題,我稱之為道德高尚論。就是張口閉口說,自己做的一切,都是為了社會,為了家庭,為了父母,為了孩子。這是赤裸裸的道德綁架,也不問問對方是否需要。春秋戰國有一個魯王養鳥的故事,說魯國飛來一隻漂亮的鳥,魯王很喜歡。魯王給這隻鳥聽最好的宮廷音樂,喝酒,吃肉,最後這隻鳥餓死了。所以,為了別人盡心儘力,很少問問別人是否需要。過去改革開放之前,提倡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最後只會餓死人。而健康的社會,應該是每個人都去追求自己的價值,社會有一個無形的手,自然會做好最合理的資源分配,最後每個人和整個社會就都好了(兩百多年前,亞當斯密的《國富論》早就說明了這個道理)。所以,我學會了,在生活中,我從不道德綁架任何人,也謝絕一切道德綁架。

第二句,胡適說「進一寸有一寸的歡喜」,這句話解決了我的讀書困惑。莊子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逐無涯,殆已。讀書的過程中,總覺得讀不完,就會羨慕一些讀書達人。讀書達人固然牛,但是我們做不到,可以學習胡適的法寶:進一寸有一寸的歡喜。

我把這句話從讀書方面,拓展到我的整個人生中。我覺得,我們中國人有一個特點,喜歡一次性徹底解決問題。比如我負責打掃衛生,總是攢著想一口氣打掃乾淨,卻越積攢越不想打掃。後來,我就聽了胡適的話,打掃一點有一點的歡喜,從此家裡再也不亂了。現在,在我所有的處理事情的指導思想上,深深的刻上了胡適的這句話:進一寸有一寸的歡喜。

第三句, 胡適說,少談些主義,多研究些問題。

先說少談著主義。普通老百姓不喜歡動腦子,所以喜歡口號式的語言,喜歡非黑即白。文化大革命和法國大革命充分證明了烏合之眾在主義的引導下的癲狂,法國有一本名著《烏合之眾》,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有興趣大家可以去讀一讀。所以,在生活中怎麼不做烏合之眾的一員,會給我們啟示。

再談「多談著問題」,我理解就是「要有就事論事的能力」。生活中,工作中,咱們遇到事情,不要怨天尤人,不要無限擴大,不要亂髮脾氣使性子,要有就事論事的能力。不要用「老闆就是看我不順眼『』,『』他就是不愛我了『』,『』要是當初我就怎麼怎麼樣就好了『』,『』社會就是腐敗啊『』,『』就是不公平啊『』等話語,這只是抱怨,是無能的表現,根本不解決問題。

總之,我的感覺:多讀胡適,人生無憂。胡適要說的太多,有機會慢慢補充。


他不牛逼,碰上方舟子,死一萬回了。


胡適在文學上提出文學改良運動,主張廢除文言文,提倡文言文與新詩。
哲學上,他最早出名也因此,雖著書未遂,半部而至,但並不能說明此人學術能力差,恰恰因其出名過早,謹言慎行,對自身要求過高,所以不研究透徹絕不肯輕易動筆。
歷史上,個人以為他提出「有一分證據講一分話,有九分證據絕不講十分話」對於史學之研究方法有重大意義。歷史應努力還原真相,所謂大膽假設,小心求證,胡適始終認為言必有據,論從史出。
總體來說,文史哲三科,胡適先生皆有所涉略,雖研究談不上深刻,但皆有開山之功。歐美學者也尊其為中國文藝復興之父。
社會科學方面,他老人家對經濟法律並沒有太多了解,也許正因如此,束縛了他的政治見解。
再說政治方面,竊以為他是為數不多沒有槍杆子撐腰的人,他不是戰士,這和魯迅不同,他留名於史,也和魯郭毛巴老曹不同。他始終是一個人孤獨的活著,如喪家之狗。
胡適又是一個真實的人,他重門派出身面子薄講人情,年輕時也搞外遇也嫖娼,但他始終是膽小的暗地裡偷偷來,他恪守著道德的底線即使與妻子談不上恩愛也過了一輩子,即使晚年生活落魄也是一個樂觀的人。胡適是溫情脈脈的,他的某種膽小讓人覺察不同於神台上的虛假偉大的真實,他的偉大在於他以偉大流傳於世,以平凡不偉大於人。


可以靠臉卻偏偏靠才華 (?????????)



擁有35個博士頭銜。

被國際學者公認為「中國文藝復興之父」

被認為中國新文學,哲學,史學的開山之人

是是至今為止,國際影響力第一人,至今歐美很多大學都有他的專門研究課程。

最崇尚的一個學生是山東的傅斯年

是一個平凡的人,他和徐志摩嫖娼,和北大那群教授們以玩牌為樂,很多著名學者評價他,都稱他,好人……

是有風骨的文人,親自寫公開信回應毛「我教不出你這樣的人」,毛為了報復他和他的思想,組織他的學生,親戚等專門發動了一場運動,光批判他的著作就有近百本(至今新華書店能買到好多)並造成了幾個慘劇。

我給他評價是自由主義,中國很多進步人士都認為21世紀註定是他的世紀。


我覺得一句話能概括胡適這個人。做學術的不如他會搞政治,做政客的不如他會搞學術。


一味甘草,可以入葯,但具體的藥效多大我是不知道


目光如炬,看得遠!
——「選擇國民黨,民主是多或少的問題,而選擇TG,則是有或沒有的問題!」
就沖這句話,我們就應該佩服他當年的眼界!


他治癒了我。

比如,他說:我們要深信,今日的失敗,皆來自於過去的不努力。

比如,他說:要怎麼收穫,先那麼栽。

比如,他說:功不唐捐。

比如,他的笑容:


胡適有位好母親



看人生看的很透,把政治也看的很透,對自由理解的也很透徹,


在自由鬥士和御用文人之間徘徊,最終還是當了御用文人


不知各位是否喜歡看電視,若是喜歡,想必會對一個部門深惡痛絕,那就是「廣電總局」。
打開電視機,遙控器按了一圈又一圈,不是清宮劇就是婆媳劇,再不就是灰姑娘的狗血劇。好不容易出現一部不錯的國產網路劇,比如《暗黑者》,還被下架。國外口碑爆棚的劇集也不引進,《權力的遊戲》、《紙牌屋》、《斯隆女士》、《國土安全》、《綠箭俠》等等,全都拒之門外。
到底是什麼導致了這樣的的情況?是因為編劇都在家葛優躺隨便一拍大腿就只能想出來一出家庭倫理劇嗎?是現在國內作家的水平根本就寫不出東野圭吾那樣的懸疑推理嗎?還是說《人民的名義》的編劇,全中國就只有一個人能夠達到這樣的高度呢?
如果想要找到問題的答案,我們就需要來看看這本書《容忍與自由》。它是中國自由主義的先驅、新文化運動領袖之一胡適先生最精美的雜文集,其中文章多是見諸於期刊雜誌,或者由演講稿整理而成。談古論今,引經據典。
作者胡適(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曾被美國《展望》雜誌列為當今世界有影響力的100個人物之一,原名嗣穈,字適之,筆名胡適,取達爾文學說「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之意。共擁有36個博士學位。著名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詩人,學者,歷史學家。
幼年就讀於家鄉私塾,19歲考取庚子賠款官費生,留學美國, 1917年夏回國,受聘為北京大學教授。1918年加入《新青年》編輯部,大力提倡白話文,宣揚個性解放、思想自由,與陳獨秀同為新文化運動的領袖。1946~1948年任北京大學校長。
鑒於本書內容龐雜而分散,內容涉及到對於西洋近代文明的態度,實驗主義,中國哲學的線索,中國文藝復興,對女子問題的看法,中國思想史,傳記文學等等。我們只挑其中比較重要的幾點來簡單理解。
《容忍與自由》乃是本書的第一篇,但書中的內容不限於此,我們會在後面把書中其他方面的內容也簡單提到。


首先,本書的同名文章《容忍與自由》。
讀罷此篇,自然會對本文開頭的疑問有了答案。在本文中,提到了一個觀點「容忍比自由更重要。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沒有容忍,就沒有自由。」
前段時間,大家紛紛把「不許妖怪成精「當作笑談,可想而知會覺得廣電總局是有多無聊。因為不能夠容忍穿越、暴力、國外勢力的洗腦,故而屏幕上成了婆媳小姑、娘娘皇后和堅強灰姑娘的天下,國外涉及政治、歷史的影片都不見蹤影,只引進了類似於《生活大爆炸》這種嘻嘻哈哈的美劇。
國內當然不是沒有成熟的作家編劇,更不是沒有諷古論今的優秀劇本,但這些都不在廣電總局的容忍範圍內。於是製片人沒有了自由,編劇自然隨之更沒有了自由,只能寫一些裝傻充愣的無厘頭劇本,或者狗血腦殘的雷人神劇。
所謂人以群分,物以類聚,就是說大家總是和與自己想法、意見、三觀相同的人一起,而不去和那些與自己不同的人一起。這就是不容忍的根源,不能夠容忍有人竟然會有不同於我的想法。往深處挖,原因就在於因為堅信自己一定是對的,那麼和自己想法不同的人就一定是錯的。
這就解釋了,為什麼信佛教的很少會和信上帝的結婚,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也同時解釋了為什麼父母對孩子的控制如此嚴格,幾乎孩子的路都是父母幫忙鋪就的,因為父母覺得自己吃過的鹽比孩子吃過的飯還多,自己懂得的道理都是真理,孩子還太過幼稚,只要服從安排就好。
沒有能夠包容和自己不同想法的肚量,自然就不認為任何其他的想法有資格存在。而正因為這種不包容的態度是基於「我的想法一定是對的」的心理,所以包容「和自己不同」是最難的。因為動了「不可苟同」的火氣,就失掉容忍的肚量,這就是衝動是魔鬼。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報道里提到的,兩個人就只是為了一碗麵條、一個蘋果,最後一死一傷。
只有我是對的,只有我說的是真理,你們說的都是錯的,你們都應該按照我說的來。按照這個邏輯下來,矛盾無法調和,唯有剩下武力解決,以至於到了可笑的你死我活的境地。
誇張地說,正是因為不能夠容忍對方的意見,於是大打出手,一死一傷。死的那位,連性命都丟了,還能有什麼自由?

其次,來講講和青少年有關的內容。在這部分,我們分為三個方面。
1.學校與專業的選擇。
每到高考結束,開始報志願的時候,親戚朋友之間就會開始一段相同的對話,「你說是學校重要,還是專業重要?」,「是不是學外語和工商管理不好找工作啊?還是能就業最重要,要不還不如初中畢業就出去打工,掙得比大學生多。
那麼報考的專業到底應該用什麼作為標準?其實說來說去只有兩個標準:一個是「我」自身的需要和興趣,一個是「社會」需要什麼樣的人才。看看社會需要什麼,國家需要什麼。但現在社會正在高速發展,對各類人才都有大量的需求,所以社會標準並不重要,所以在定主意的時候,便主要取決於自己的興趣了,即對什麼有興趣,什麼是力所能及的。想想自己的興趣在哪個方面?與這個興趣相近的專業是什麼?再想想自己擅長什麼。
喜歡畫畫就去學藝術,喜歡自拍就去學導演或攝影,喜歡民宿就去學建築,喜歡買買買就去學設計……哪怕你說,我就是喜歡玩網遊,還有播音和計算機專業可選呢,或者去當遊戲解說,或者索性去親自設計遊戲。
就算暫時不知道興趣所在也沒關係,花些時間,多去嘗試體驗,就有可能找到自己的興趣與擅長所在。這就要求在日常的生活中,就多去接觸不同的行業,多些見識。比如參觀博物館、科技館、開放日去參觀研究所或者政府有關部門,或者可以利用假期去兼職打工體會各行各業。
也有人說,學校和專業其實都不重要,還是城市比較重要。因為往往在哪裡上大學,以後就會在哪裡工作、生活、紮根。況且,大的城市,網速也比較快嘛。
總之,不管是學校、還是專業、亦或者城市,選擇的根本都是做出選擇的這個人,一切都應該從這裡作為根本的出發點,問問自己真的要什麼?不要什麼?

2.治學。
很多人會說,其實我就是為了有個大學文憑,和四級證,當個敲門磚好找工作。我最討厭看書,一看就困。我也最討厭學習,都是書本上的死知識,以後根本用不上,就說以前學的數理化吧,都還給老師了。
不看書、不學習又能怎樣呢?不照樣活的好好的!那些個看書、學習的又怎麼了?不也是一天天早八晚五當個工薪階層嗎?
那麼我們到底為什麼要讀書呢?因為讀書可以方便我們學習前人知識的積累,而不用自己再次總結,這樣讓我們直接到達了目的地,而不是一直在迷宮裡轉圈;讀書可以讓我們理解更多的書,就好比只有學習過1+1=2,才能夠理解2+2=4,沒有人能夠直接去讀懂《時間簡史》;讀書還可以幫助我們解決困難,應付環境,並可獲得思想材料的來源。
舉一個最最簡單的例子,食譜。如果是自己去一點一點試驗,先不說好不好吃,就其中的具體的步驟、用料多少、烹飪時長、食材搭配,就夠失敗個一百多次的,浪費材料不說,更是影響心情。直接按照食譜來操作,降低難度,又成功率比較高。
講真,我認識很多人、聽過很多故事。越是靠近現在,不讀書的人成功的例子越少。考公務員、考研、出國學習,都得好好學習、拚命考試咱們就不說了。就算是創業,你還得有計劃書、有經濟頭腦呢?那些不會是天生的,不會是拍著大腿就能想出來的。
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氣質和能力的積累,是需要沉澱和思考的。書籍讓這種自身的提高和興趣都變得更加容易。
我想了許久,我所有的同學都算上,曾經不看書不學習,現在還能混的用模有樣的,就只有一個,出身類似於達康書記那種家庭,途徑、金錢和見識都到達了第一等的高度。
其他那些混的還不錯的,都是班級里成績好的同學,都去了頂級的學校,他們升官發財似乎都極為容易,每天全世界發朋友圈、或者定居國外、或者歲月靜好。
既然讀書有這千般好處,那麼該如何讀書?到底是該多思考,還是該多看書。就好比如蜘蛛,沒有輸入,只有從肚子里不停地輸出,這就是思考而不讀書;或者類似於螞蟻,多多益善,盡數收入囊中,這就是讀書而不思考;最後一種是類似於蜜蜂,採集到花粉之後,經過自己的處理,轉化為蜂蜜。
相信不用我說,大家已經有了答案。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又思又學才是理想的做學方法。
之前學畫畫的時候,老師是一個四十多歲的大學老師,他總是會要求我們不要一味地學習繪畫技巧,而是要停下來思考。量變固然能引起質變,但思考能夠讓質變提前,事半功倍,何樂而不為呢?
最後我們來說說該如何治學?首先要有工具,比如字典、工具書、教材。然後要養成好的習慣,要勤快,要認真而嚴謹,要有懷疑的態度,盡信書不如無書。
就好比如前些年,大家紛紛夠買復讀機用來學英語兼聽歌;後來開始夠買文曲星用來查單詞,順便玩遊戲;現在人手一個平板電腦用來使用學習APP,順便刷劇。認識一個小男孩,才五歲半,單詞量已經破千,沒報任何一個英語培訓班,媽媽爸爸都是全職工作,只不過晚上會給他平板電腦,每天用半小時的時間在APP上學習,就得到了現在結果。
所以,好的工具會提高你的效率,更容易更輕鬆地達到目標。

3.人生觀
需做到三點:需有批評的精神,需要有冒險進取的精神,需要有社會協進的觀念。不能人云亦云,不能隨波逐流,更不應該自私自利,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以前看過一篇文章,叫做《天下興亡,我的責任》。文章中提到:要真的深入到社會中去,要對社會的現狀和發展積极參与,要和他人共同努力。若只是簡簡單單地說「匹夫有責」,每個人都會覺得這份任務其他人會去完成,而與自己的關係都不大。
青少年是社會的未來,是世界的希望。只有每個青少年都能夠真的把讓世界變得很好的責任,作為己任,世界才能變得很好。
就好比如扎克伯格,他把公司的股份全部捐贈給慈善,用來讓世界變得更好,同時Facebook的技術發展方向,也是為了使世界更加美好,讓下一代人擁有更幸福的生活。
現在全社會所大力提倡的「可持續發展」,其實就是一種為了全社會考慮的想法。若是我們亂砍亂伐、污染環境,那麼下一代就相當於生活在一個垃圾場里。
就像電影《機器人總動員》中描寫的,地球已經完全無法生存,甚至連植物都無法存活,只留下機器人瓦力--一個用來壓縮垃圾的小機器人生活在這裡。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不要覺得自己微不足道,事實上每個人都是這個社會重要的組成部分。哪怕只是種一盆花,少用一次性筷子,買菜自帶塑料袋,少點外賣……如果可能影響到身邊的朋友、同事、親人就更好了。這些小事累積在一起,集腋成裘,就會給社會、環境產生巨大的積極影響。

再次,哲學與人生。
哲學聽起來是一門高深莫測,玄之又玄的學科,可實際上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人生脫離哲學,是沒有意義的人生;哲學脫離人生,是想入非非的哲學。
可是曾經的哲學思想真的還能夠指導現在的人生嘛?曾經的哲學和現在的哲學是一樣的內容和含義嗎?隨著時代的變換,人生在有所改變,那麼哲學也會隨之發生變化嗎?對此,我們要隨時保持懷疑的態度,這就已經是對於人生與哲學的貢獻。
真有價值的東西,即便有千百人懷疑,也會永遠是有價值的;而那些能夠僅僅因為有人懷疑就消失殆盡的,一定不會有真正的永恆的價值。
除了哲學與人生的關係,對於哲學概念,我們又應該如何看待呢?
有幾個抽象的概念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詳,「拜金主義」、「享樂主義」,「自由主義」,他們到底是什麼意思?他們在任何時代都是相同的含義嗎?為什麼談XX主義的人那麼多,為什麼研究實際問題的人那麼少?答案是,因為他們在避難就易,他們在投機取巧。
談主義,只需要紙上談兵,對著一個抽象虛無的概念指手畫腳,侃侃而談。可若要研究透某一個具體的情況,就沒有那麼容易了,這需要親自取證、研究、測量、比較、計算、記錄、思考、總結等等事必躬親的一些列實際工作。所以脫離實際,只是去單純談概念,自然就輕鬆許多。
可是只對「主義」高談闊論自然是不行的,因為社會在進步,「主義」的概念也在發生改變。每一個人都生活在社會這個大環境中,社會是人以及人所創造的所有附屬的總和。人在不斷地改變,社會就會隨之不斷地改變。反過來看,社會變化了,自然也會影響到生活在其中的每一個人。
近十年,隨著計算機的普及和網路的發展,電子商務平台發展的日新月異,網路購物在網路上如雨後春筍般快速興起,這是人對社會的影響。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選擇網路購物,而非去實體店購物,因為這樣可以有更多的選擇,可以在任意方便的時間來挑選自己需要的產品,不需要出門擠車大汗淋漓,下單後快遞就會直接送到家裡,這就是社會對於每一個人的影響。
你能說網購就是享樂主義嗎?因為這個人懶惰,沒有換衣出門,沒有走的滿頭大汗,只是呆在家裡東東手指就搞定了家裡的米面糧油衣帽鞋包。當然不能,他說不定就只是抽出時間網購,以留出白天的大塊時間用於陪伴家人,用於打掃房間。這樣看來,他不僅沒有享樂主義,反而是充分利用了時間,讓自己的能力最大化。

最後,來講一講生活態度的問題。
很多人的生活態度就是「過一天算一天」和混吃等死。埋於80歲,死於30歲。對於未來沒有期待與憧憬,只想享受當下就足夠,就像那句話說的,你如果努力不一定會成功,但如果不努力的話,生活其實會很輕鬆哦。
現在的問題是,我們該如何定義有意思的生活和沒意思的生活呢?胡適先生給出的答案是:生活的原因,就是生活的意思。
凡是說不出做這件事的原因的,都是沒有意思的生活,是糊塗的生活。
凡是說得出做這件事的原因的,都可以說是有意思的生活,有質量的生活。
那麼,我們該如何走出沒意思的生活,去擁有有意思的生活呢?
有的人不滿足於現在的生活,或者社會。於是投機取巧、巧取豪奪,只顧自己的利益,不管他人,販賣假藥假疫苗、電信詐騙,殺人劫財,以求快速獲得大量金錢;或者索性跳出這個社會,隱居山林、出國移民,儘可能遠離轉基因食物,遠離現在的教育體制與貪污受賄。可是這樣做真的正確嗎?真的就是最好的選擇嗎?
當我們恨其不幸,怒其不爭之時,其實我們分明還有第三種選擇,那就是讓我們來親自做點什麼,比如去做志願者支教,讓更多貧困的孩子接觸到大山外面的世界,開闊他們的眼界,就可能會讓一個孩子不必生活在「放羊-掙錢-娶媳婦-生孩子-放羊」的無限循環之中;比如身體力行地去撿垃圾、種一盆花,讓我們重歸青山綠水,為環保貢獻一份力量,霧霾就會少一點;我們努力學習文化知識,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讓更多人獲得工作機會,而不是靠自己吃糠咽菜來施捨給某一個貧困者錢財。
我們不是要以損害自身利益的方式,讓其他人收益。而是我們應該用更加聰明的方式,讓更多人受益。
事實上,任何人做的任何一件事,都會對這個社會、這個世界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就像「蝴蝶效應」說的,亞馬遜雨林一隻蝴蝶翅膀偶爾振動,也許兩周後就會引起美國得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你會對當時你周圍的人產生影響,更會對以後的某個人或者某件事產生影響,整個世界都可能會因為一個人的一件小事而改變。
當我們處於沒意思的生活,甚至是困苦難捱的生活時,我們又該如何做?
中國人對於痛苦,往往用「樂天」,「安命」,「知足」,「安貧」等種種催眠葯來自我欺騙,事實上越是只安慰於自己的內心,越不能夠正確看待實際的情況,就越沒能力應付外面的實際問題。安於困苦的生活,不求生活享受的提高;安於」不識不知「,不注意如何切實提高生活的質量。見人富貴,說他是投胎小能手;說自己窮,是出生的時候抓了一把破牌,命該如此。
與之相對應的是西方,他們覺得貧窮是一種罪惡,所以要工業革命、提高技術;生病也是一種罪惡,所以要學習藥理,注意衛生,鍛煉身體,發明疫苗。
一邊是自暴自棄的不思不慮和知足,一邊是繼續不斷的尋求真理和不知足。
很多人把麻將作為中國的國粹,甚至去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那麼麻將到底帶給我們什麼?更高的學識,更好的生活條件,更大的世面,還是高人一等的自信?事實上,麻將是我們這種好閑愛盪、不愛惜光陰的「精神文明「的中華民族的專利品。只有咱們這種不長進的民族以」閑「為幸福,以」消閑「為急務,男人以打麻將為消閑,女人以打麻將為家常,老太婆以打麻將為下半生的大事業。
現在有一個很火的詞--「斜杠青年」,就是說這個人除了一個本職的工作身份外,還有多重身份。比如一個人的名片上寫著:某某公司的人力經理。但他在實際中,可能不僅僅是某某公司的人力經理,他可能還是插畫家/作家/舞蹈老師/淘寶店主/翻譯。這種斜杠身份不僅要求他在業餘時間要更加嚴格的要求自己,更是體現出他積極的人生態度。他需要自己不停地輸入和輸出,才可能在現在日新月異的社會中保持競爭力,需要花費更多時間在斜杠身份的方面,而不是靠玩遊戲刷微博打麻將來打發時間。

讀完這本《容忍與自由》,只覺邏輯清晰,條理分明。這篇文章,就是學習了胡適先生的這種風格,層層遞進,有理有據,緩緩展開。不急不緩,沒有高談闊論,反而舉的都是生活中的例子,聯繫實際,而不是空中樓閣。
書中的很多觀點,儘管是胡適先生在甚至100年前提出的,但完全能夠適應現在的實際情況:比如女子要不要讀書、要不要工作;現在的很多人,思想彷彿有個框架,只能夠在框架內思考問題,胡適先生在解放思想、個性解放方面講出了自己所意識到的問題,也給予了自己的意見,對於每個人的成長、思想都有指導意義;與其一直麻木地活在眼前的苟且之中,不如腳踏實地去研究到底該如何才能到達詩與遠方。
這是一本看似溫和的短篇集,一篇篇演講稿娓娓道來,段子手胡適甚至經常穿插幾句自嘲、幾個段子。
可是內容實質卻是振聾發聵,又直指要害。不容你的躲避、含糊。把一切自我欺騙都血淋淋地揭開,毫不猶豫地進行分析和治療。抽筋剝骨,刮骨療毒,但卻長痛不如短痛,懸崖勒馬立地成佛。
渾渾噩噩地生活,意義在哪裡?目的又在哪裡?人活這一生,總要清醒、有意義地活,不然連母親十月懷胎地痛苦都對不起。
最後,希望大家都能有更多的包容與容忍,唯有這樣,才能反而擁有更多的自由。
你們就說,100年前就有這麼通透先進想法的人牛不牛逼吧?!


麻將打的好。


樹本無心結子,我也無恩於你。但是你既然來了,我不能不養你教你,那是我對人道的義務,並不是待你的恩誼……我要你做一個堂堂的人,不要你做我的孝順兒子! ——胡適《我的兒子》


中國白話文的倡導者,最重要的是他還成功了。還有一點就是倡導平民的文學。
我覺得不是評價他多牛逼,應該是去思考他對後世做出的貢獻。早期胡適寫了白話詩《嘗試集》,雖然很爛而且沒擺脫古文的用法,但是絲毫不影響他在文學史上特別是在語言上為後世做的貢獻。


新文化運動領導者,開風氣之先,解放人的思維,如果說這一點利在千秋的話,胡適最大的功勞,還是體現在功在當下,就任駐美大使期間,不遺餘力的發揮自己的影響力,奔走呼號,演講,並最終成功避免美日聯手,日本氣急敗壞偷襲珍珠港,美國被拖入太平洋戰爭,結局大家都知道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胡適一個人,趕跑了日本侵略者!此可謂胡最牛逼的事情了吧


我來找個茬。
貌似大家沒有人說出點乾貨來,說來說去都是些虛名(什麼公認啥的不嚴謹的字樣就算了吧),還有類似於雞湯的思想。
我覺得嘛,牛逼的人應該於當時或未來有點用處。
所以看完諸位所言,還是不知胡適先生牛逼之處。


文化賣國以換取32個名譽博士


推薦閱讀:

你有哪些如胡適所說「功不唐捐」的經歷?
魯迅和胡適誰對中國影響更大?
什麼時候中國會出現魯迅、胡適這種民國大師?

TAG:文學 | 胡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