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內向的人真的不適合做銷售工作嗎?
我是個性格內向的人,平時喜歡獨來獨往,不喜歡與人交流,也不擅長在同事圈中遊刃有餘的談天說地,互開玩笑。
我做了兩年的影樓銷售工作,工作成績一直不瘟不火,知道銷售能力是當下社會每個人必備技能,很想鍛煉自己,但是一直沒有多大突破,內心很掙扎,期間一直懷疑自己是不是選錯了職業,特別想問,性格偏內向的人是不是真的不適合做銷售工作,我是不是應該改行了?
1、不止一次聽過行業大咖在面對「性格內向的人是否適合做銷售」時,他們的回答是一致的:適合呀,內向的人更有耐性,更喜歡傾聽和理解客戶,所以這樣的性格在面對客戶時,不需要推銷,你只需要聽他說,為他解答疑問、滿足他的需求就行了。
我第一次聽到這樣的言論,是在《職來職往》欄目,新東方的大客戶銷售總監唐寧這樣對求職者說的。
尤其這個的行業大咖,說出這樣的話,在他們看來可能是隨口一說,且很勵志,但對於聽者來說,可能就帶有極大的誤導性了。
上一次聽到類似的言論,是在赤兔的一個在線公開課上,也是一個在銷售領域做得非常成功的女性,現創業任CEO,課程結束後有人問她同樣的問題,「內向的人是否適合做銷售」,她的回答同樣如此。於是,一大波內向性格的人開始相信自己,我原來也可以成為頂尖銷售呀!
不僅如此,知乎上的很多牛逼的銷售,在看到這個問題時,他們90%的可能會告訴你,「當然可以,銷售就那幾招,可以學嘛!」
但是,我本人實名反對以上所有觀點!
2、上次在赤兔上作為一個聽眾在參加公開課時,別的聽眾提了上述問題,我也積极參与互動,給他們的回答是「是否適合做銷售,與性格沒有關係。」但實際上,這話我只說了上半句,沒有說下半句,否則我說了別人就會以為我是來踢館的,因為說了之後很明顯與身為CEO的講課老師觀點相左嘛。實際上這句話說完整應該是這樣的:
「是否適合做銷售,與性格沒有關係。但做得好的銷售,往往是外向型性格的。」
不排除內向人做銷售並且業績也不錯的可能性,但相比較而言,外向型的性格成為優秀銷售員的可能性更大一些。但是,這絕對不意味著所有外向的人都適合做銷售。這是兩個概念。
高級營銷調研主管戴維·邁耶和人力資源諮詢公司CEO赫伯特·格林於2007年5月在《哈佛商業評論》上發表了一篇名為《是什麼造就了優秀銷售員》的文章。他們通過長達7年的實地研究,最終發現,頂尖銷售人員必須要具備兩個特質:同理心和自我驅動力。
如果你是內向性格,但只要具備同理心和自我驅動力,你就會成為一名優秀的銷售。如果非得從性格角度來分析的話,往往外向的人更容易同時具備這兩項特質(注意:我說的是「同時具備」)。從我們以往的諮詢案例來看,內向的人往往只具備同理心,卻不具備自我驅動力。
4、有沒有內向人成為優秀銷售的案例呢?答案是:有!雖然比例比較小,但依然存在。我們今年上半年遇到一個客戶,典型的內向人,銷售業績很棒,經常做到前三。但是,她再也不想做銷售,因為她覺得與客戶成為朋友很容易,而成交則需要付出巨大的勇氣,她始終無法邁過「和朋友談錢」這一關。但對於自我驅動力強的人來說,就不存在這個問題,他們的快感就來自於成交,而不是與客戶交朋友。
5、為什麼銷售大咖認為做銷售很容易,並且人人都可以做呢?因為他們壓根就沒搞懂本能行為與模仿行為之間的關係。
我一直深信蓋洛普的優勢理論:只有當這份工作充分發揮你的優勢的時候,你才能夠達成比別人更好的表現,因為優勢意味著始終如一的思維方式以及持續優秀的能力表現。對於優秀銷售人員,通常具備的能力之一是「取悅」,也就是短時間內快速與陌生人建立友好關係的能力。
優勢的一個特殊表現就是:這是你的本能行為模式,你天生就會這樣干,即使沒有人教你。我身邊就有具備「取悅」優勢的朋友,他們無論見到什麼人,總能不假思索、脫口而出說一些話,並且令聽者感覺愉悅。因為這是他們的本能行為模式,沒有經過後天訓練和培養就獲得,所以他們也就會想當然地認為別人也會具備和我一樣的能力吧?再換個例子:吃飯是每個人的天生本能,假如有一天你聽說有人不會吃飯時,你會不會覺得很驚訝?你壓根就不願意去相信:天哪,原來還有人不會吃飯,難道這不是天生就應該具備的本能嗎?優勢就和吃飯一樣,完全是天生的本能。對於具備這項優勢的人來說,在他們眼中這可能算不上優勢,就和吃飯的能力一樣,是人人都具備的。但對於不具備這項優勢的人來說,他們真的無法理解,為什麼我始終無法學會和所有人都搞好關係?
所以,對於那些銷售大咖們來說,他們誤以為這是一項人人都具備的能力,只要經過後天培養,人人都可具備。但實際上,這種優勢是受大腦神經思維控制的,是天生的,根本就無法模仿。
6、觀察每一個銷售團隊,你會發現,真正業績好的人只有少數幾個,大多數人業績其實都不怎麼樣。即使經過培訓,有些人業績提升了,但要想保持在一個穩定優秀的水平,則極為困難,或者受偶然因素的影響比較大。假如銷售的能力真的可以通過努力就獲得,那人人都可以做銷售了。
什麼?人人都可以做銷售?別在這秀上限好不好?對,說你呢,秀上限的傢伙!
「優勢就和吃飯一樣,完全是天生的本能。」——原來優勢是天生的,那努力、學習還有什麼用?
這個問題問得很好。我的另外一篇專欄文章還在按照興趣選工作?大神們永遠不會告訴你,真相其實是…… 有這樣一段話:
知識的3種層次:
一個人身上的能力由三部分構成:
1)、技能:開展一件事情具體的方法和步驟
2)、知識:認知一件事情的系統理論及依據
3)、才幹:始終如一的思維方式,持續優秀的能力表現70%的人在靠技能吃飯:他們只會做一些你交給他們的事情,更偏重於執行,或做一件些瑣碎的、但附加價值不高的基層工作。比如電話銷售人員,經過系統化培訓,成天用同樣的模式向客戶打電話,「喂,請問有銀行貸款您需要嗎?」只懂得銷售技能的銷售員,是平庸的銷售員。
25%的人在靠知識吃飯:他們不僅知道這件事怎麼干,還知道如何從更高的層面,思考問題背後的邏輯,知道如何系統性完成一件事,這其中會發生什麼樣的問題,如何預防與優化。比如,優秀的銷售人員會深入研究什麼樣的客戶成交幾率大,在什麼時間段打電話才最有效率,開場白應該怎麼說才最能打動對方。懂得知識的銷售員,是優秀的銷售員。
5%的人在靠才幹吃飯:他們天生就是這樣的思維模式或行動方式,每天都在以這樣的方式在工作或生活。比如,上述優秀的銷售人員,他們還需要動一番腦筋去研究如何打動對方,而天生具備銷售優勢的人,壓根不需要研究,他們一張口就知道如何取得對方的好感,並且,這完全是本能的無意識表現。而發揮天賦的銷售員,才是頂尖的銷售員。
一個人身上的優勢由才幹、知識和技能3部分組成,其中才幹佔到了80%以上的比重,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回到題主的問題:原來優勢是天生的,那努力、學習還有什麼用?結合前文所說的知識的3種層次,我們可以知道,你努力學習得到的只是知識和技能,但學不到優勢(因為它是天生的)。具備了優勢之後,再在優勢的基礎上通過後天努力,補充知識和技能,就會將你的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實現個人價值的最大化。
假如優勢是一把劍,那麼努力學習就好比一塊磨刀石,會讓這把劍越磨越鋒利,所向披糜!
既然這一切都來源於大腦,來源於我們的選擇,其實,如果要做出改變也並不是不可能。每當我們做一件事情,我們都會這個事情作出相對應的相應的註解,這個註解將影響到我們的將來,在未來做出相應的事情的時候,這個註解就會影響到我們。
舉個例子,我們家的大姐,她說她做菜不好吃,即使她做了十幾年,她依然這樣說。二姐煮的菜很好吃,她說只要多煮幾次都會煮好的。一開始她煮的也不怎麼樣,有時候放的鹽多了,有時候火大了。下次注意點就好了。
可以發現她們區別在於,對於這件事的註解,大姐一開始就認為她做的不好而已。用了一個否定的陳述句。二姐不一樣,她只是覺得那次做的不好吃,只是因為自己某個地方做的不夠好,要麼放的鹽少,要麼火太大。下次注意點就可以了。她是以帶有探索精神的疑問句來看待。
其實可以訓練自己,讓自己往這方面去改變,自然可以從這個惡性循環中走出來。
比如那位銷售員可以讓自己對銷售行為作出相應的注釋,她的內心之所以受到折磨糾結,是因為她覺得自己做的事情是占別人便宜的,而她應該,是一個奉獻型的人,她做的事情,只有在為別人服務的時候,她才能夠,感到愉悅。
她要改變也並不是很難,只要能認識到她做的這個事情。為的不是自己獲得好處為,而是幫助客戶成功。那麼她的心魔就會消失。
你這說的是改變同理心泛濫的問題,或許你的方法有一定的借鑒意義。但對於絕大多數非優秀的銷售人員而言,他們面臨的不是同理心泛濫問題,而是壓根就不具備同理心,缺乏自我驅動力。另外,銷售與做菜不一樣。做菜是一種固定的行為,只要把這個行為標準化、流程化,你就可以做出味道差不多的飯菜出來。最典型的就是麥當勞和肯德基,他們是沒有大廚的,一切按照標準化流程來操作。但銷售的過程能否標準化呢?不能。如果你認真看過我的文章誤入銷售歧途?頂尖銷售必備的2個特質 一文的話,就知道裡面有這樣一個觀點:
同理心弱的銷售員「會儘力瞄準目標,然後沿著自己的銷售路線前進;但如果他瞄準的客戶沒有採取預期中行動,銷售就會失敗。」相反,同理心強的銷售員會「覺察到客戶的反應,並能根據這些反應做出調整。他不會受預定的銷售路線束縛,而是根據自己與客戶之間的實際互動情況來進行銷售。體會到了客戶的感受之後,他就能夠改變銷售節奏,做到進退自如,並且做出具有創造性的調整,從而鎖定目標並完成銷售。」
做菜的時候鹽放多了,下回可以少放,這種行為是可以標準化的。但遇到什麼樣的客戶、怎樣識別這個客戶(個性、特質、價值觀、性格、興趣等)、如何根據當時的情況來說出與客戶打招呼的第一句話、如何巧妙化解客戶各種方式的拒絕、如何在後續的銷售中跟進,是完全由銷售人員隨機應變而做出來的行為,沒有標準化模式可言。
同是內向人,卻是在銷售工作上找到了自信,而且,我可以拍著胸脯說:內向者更適合做銷售。
內向的人分為兩種,一種是不敢和別人說話,一種是不願和別人說話。我想絕大部分人是第一種,第二種應該也不會在意這個問題,因為他們不會去思考需不需要通過做銷售讓自己話多起來。
我以前一直是第一種,說白了就是自卑到極點的那種。上學時不敢和老師或者長輩說話,跟女生說話也非常靦腆,沒有多少朋友,也不願意去主動接觸別人。
還有一個很要命的性格特徵就是,太在意別人的看法。
上公交會老覺得周圍人都盯著自己看,生怕自己穿著不得體,所以從來不敢穿過於時尚的衣服。一到人多的地方就感覺不自在,老是感覺身邊的人都在看著自己,說話也不敢大聲,做事非常小心。
其實,都是自己自作多情,全世界的人都很忙,沒多少時間來關注一個無關緊要的我的。
離開學校,走上社會後,我意識到了這樣的性格給我帶來的極大苦楚。我在工作中屢屢受挫,換了幾個工作下來也不認識幾個人,我決心改變自己。
我想去嘗試自己最不敢嘗試的銷售工作,以圖通過這樣來改變自己,我認為改變自己的第一步就是練出一副好口才。
然而第一份銷售的工作,結局非常尷尬。
這是一份市場拓展工作,一個月幾乎大半時間都在出差,去服裝店洽談品牌加盟,拿貨的事情。三個月下來,我幾乎把半個江蘇省都玩遍了,卻沒有談下一單業務,為什麼?因為我都不敢進店門,三個月下來也沒進多少家店,回到公司就是捏造一些數據,草草了事。然後又繼續出來,又繼續不敢,時間都用去旅遊了。
最後,我離開了。
我之後的兩年沒有再找銷售類的工作,覺得自己不再適合做這個崗位,開始做電商運營,在這份工作上我發現了自己的一大優勢,也想通了一件事。
優勢是洞察力,想通的事是了解自己比練習口才更重要。
我很善於察覺別人的心理,我對細節的關注遠遠超越身邊的人,因為我不擅於表達,所以上天給我開了另一扇窗,就是察覺力,所以上帝真的是公平的。
從那時起,我能很容易站在別人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能夠很敏銳的觀察到別人的一些細微之處。尤其是在工作中,這樣的特徵讓我很受用,我會很容易的站在客戶的立場去思考,會去復盤客戶的瀏覽習慣,瀏覽路徑,所以在這個基礎上作出的活動效果大多不錯。
這個工作與我性格的天然契合,給了我一些自信。所以,也慢慢的開始說更多話,敢說更多話了。
15年夏天,來了北京,那時的北京o2o風潮很甚,我想進入互聯網這個行業卻又沒有專業背景,所以只能從銷售做起,有機會再轉向其他崗位。
這次做銷售讓我重新認識了內向的性格特徵,也極大的建立起了我的自信。
相比起身邊的同事,我的話依然不多,跟客戶聊天我也沒有他們那樣口若懸河,能夠聊很多。當然,銷售行業都有很多的話術,但我並不喜歡那樣的套路。
我不喜歡把自己當成一個銷售機器,更不願意把我的溝通對象變成一隻待宰的羔羊一樣去對待,我希望,我是去幫他解決問題的。
我相信,人都是有感情的動物,用心去溝通,勝過一切的套路。而這是我擅長的。
大多數時候,我在跟客戶聊天時,客戶說的話都比我多,我只是盡量站在他的角度去思考,他會顧慮什麼。我會去幫他復盤他日常業務中需要思考的一些問題,這對客戶來說很重要。
除此以外,客戶生活中遇到的一些煩惱,我也更能感同身受,儘管不太會說話,但是我的表情讓客戶覺得我表現的很真實,這對他們來說是加分項。
另一方面,我真的不會表達,客戶的許多問題我都不知道如何能夠回答得更好,我只是坦然地表現出我稚嫩的一面,不懂就是不懂,還有就是儘可能多讓人看到我的真誠。
幸運的是,我遇到的大多數客戶都是很不錯的,他們願意去接受一個不太會說話的銷售員。
最後,我拿到了銷售冠軍。
但這不重要,重要的是透過這個工作我發現了內向者其實更適合做銷售。
許多人都認為銷售最重要的技能是口才,其實不是,銷售最重要的技能是洞察力,其次才是口才。
先說口才,我曾一直以為那種一張嘴就停不下來的叫做口才,不,那不是,那種人說的大部分話都是廢話,溝通效率極低。
而外向的銷售員經常容易犯這個毛病,和他們聊天時他們通常會無意識的停不下自己的嘴,這是他們獲取能量方式。就是通過周圍的人的贊同,周圍人形成的氛圍才能找到自己的存在感。
外向者不是一個善於孤獨自己的人,他們甚至於很害怕孤獨,很害怕一個人待著,他們更習慣通過和別人溝通來獲取信息,獲取知識。
當然,這樣的方式並沒什麼錯。
但是,如果因為這樣的性格表露出來的滔滔不絕來界定口才那就太狹隘了。
一個人口才好的表現是,讓別人願意向你傾訴。注意,是讓別人向你傾訴,不是你不停的向別人傾訴。所以當我們遇到那種一說話就停不下來的人,其實是很尷尬的,不想聽卻又打不斷,那是一種窒息的感覺。
而要讓別人向你傾訴,就必須具備洞察力,善於察言觀色。
這是內向者的優勢,內向的人喜歡一個人獨處,他們會通過身邊的細節,環境給予自己能量,而不需要社交場合才證明自己的存在感,所以對自己的觀察比他人會更多。他們更能敏銳的察覺到自己的內心變化,而將這點推己及人的時候,也會更善於觀察周圍的一切,就是一種絕對優勢。
因為對於內向者而言,你在意的,往往都是許多人在意的,這是人性,人性是相通的。
你可能覺得你這樣思考很正常,但是時間久了你會發現,人和人的差別真的很大,尤其是換位思考能力的能力,真的不是人人都能做得到的。
有了這樣的洞察力,你在很多事情上的進步都會比別人更快,你唯一需要在意的,就是如何從不敢說轉變成不願說。
我現在離開了銷售的崗位,我知道自己更擅長的不是銷售,但我不會懼怕做銷售。我現在仍然是一個內向的人,喜歡一個人呆著,但我只是話不多,不是不敢說話的那個人了。
性格的內向和外向只是在做業務時業務技巧的發展方向不同罷了,不影響做業務的質量,
第一、缺乏行業專業知識。第二個是不能滿足客戶需求。
「到底什麼性格適合從事銷售行業?」「才能做好銷售?」。
這個似專業非專業的問題,被眾多關註銷售的有心人和職業人惦念著,你隨意搜索一下互聯網,就會發現關於這個問題的討論不會少。其實,問題倒不是關鍵,關鍵的是大家給的都是命題式問話,存在著一種傾向性,那就是「性格決定著銷售」。
性格真的是決定了銷售嗎?
性格決定不了銷售
確實,一談到銷售人們便想到那些喋喋不休、咄咄逼人的形象;而企業,也多會想到聘用那些性格外向、膽大臉糙的人來做銷售工作。大家都把銷售人員和那些形容詞化為了完全等號。認為銷售人員要主動與各類各樣且陌生的人物打交道,一定需要外向性格。反之,那些性格內向的人則不適合從事銷售工作,認為「銷售」則與他們無關。
我想這是有歷史淵源的。在中國早期銷售職業的發展階段,無論是銷售人員還是銷售訓練者、管理者都缺乏深度和專業,而肩負特定歷史使命的那代人不得以要選擇「捷徑、速成」,因為市場要求他們必須做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於是看起來可以「成功」的銷售人都是那些嘴上功夫不錯、性格外向、能夠走街串巷的人。這個概念也就一代代傳了下來。事實上,這都是誤解。假使按照總設計師鄧老的偉大指示,就是要「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但是怎麼能定式為「只有那部分人才能富起來」呢?這種想法必須打住!
放眼世界我們可以看到外向性格中有超級銷售人員,但在內向性格中也有超級銷售人員。比如,美國十大銷售高手之一的喬·坎多爾弗便是典型的內向性格,他形容自己是「囁囁嚅嚅,見人低頭不敢高聲說話」,但他同樣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還有更多頂尖級的銷售高手,也未必儘是完全的外向性格。在日本,一家公司對其100多名銷售人員進行調查,發現銷售成績好壞,取決於銷售意願而不是性格內向與外向,銷售成績差的往往是缺乏進取精神的人。性格決定不了銷售,只是不同的性格會形成不同的銷售風格而已。而這各種不同的風格會因為我們的主觀意識被認定為「適合或者不適合」。
性格決定銷售風格
那麼,我們就來探討一下人的性格區分以及所形成的銷售風格。
眾所周知,人的性格分為外向性與內向性。但還不能忽略,即使同一類性格的人思維角度也是有別的,就是這個人比較關注事物還是看重人際關係,即「對事還是對人」。科學的方法是將外向性與內向性做縱坐標,將對事還是對人為橫坐標。
於是就形成了四個象限的性格——外向性而重事物的人謂之「力量型」 性格; 外向性而重人際的人謂之「活潑型」 性格;內向性而重人際的人謂之「平和型」 性格; 內向性而重事物的人謂之「分析型」 性格。這些性格的基本特徵為:
「力量型」性格,一般企圖心強烈,喜歡冒險,個性積極,競爭力強,凡事喜歡掌控全局發號施令,不喜歡維持現狀,但行動力強,目標一經確立便會全力以赴。他們的缺點是專斷,不易妥協,故較容易與人發生爭執摩擦。
「活潑型」 性格,熱情洋溢,口才流暢,重視形象,擅於人際關係的建立,好交朋友,富有同情心,樂觀精神。缺點是過於樂觀,往往無法估計細節。他們情感外露、好表現,善於尋找工作樂趣。還是要注意他們的情緒化和防止細節失誤。
「平和型」 性格,屬於行事穩健,不會誇張強調平實的人,性情平和對人不喜歡製造麻煩,不興風作浪,溫和善良,在別人眼中常讓人誤以為是懶散不積極,但只要決心投入,絕對是「路遙知馬力」的最佳典型。對其要多給予關注想方設法挖掘他們內在的潛力。
「分析型」 性格,傳統而保守,分析力強,精確度高是最佳的品質保證者,喜歡把細節條例化,個性拘謹含蓄,謹守分寸忠於職責,但會讓人覺得「吹毛求疵」。他們清晰分析道理說服別人很有一套,處事客觀合理,只是有時會鑽在牛角尖里拔不出來。
那麼,幾種性格會形成和表現出什麼樣的銷售風格呢?
「力量型」 性格的銷售人員,是我們早期最容易成長起來的人,因為是他們用實際行動開墾出了第一片「荒地」。他們沒有過多的「想法」,沒有因為「忽悠」荒廢時機,他們有的就是行動力。所以,他們也是我們現在常以為最「適合」做銷售的人。
他們的風格為較強勢,行動力快、自動自發,且越挫越勇能夠自我調節。會有較強的影響力。在銷售時通常開門見山、言直口快,是明顯的單向式推銷、缺乏雙向交流。但是總能把握現場,控制局面。在工作中能夠表現的精力充沛、積極向上,而且自律性強。在團隊中要強,總想超越別人,也更願意挑戰自己,他們是典型的「不成功,便成仁」。
因為屬於關注事物型所以較追求事物結果,顯得功利性強。他們具有強烈的「把產品賣出去」的願望。他們的感覺是:非達成這筆交易不可,若是銷售沒有結果,就會覺得沒有成就感,做其他事情(如開會、吃飯、休息)都會覺得心不安。所以在工作中相當勤奮,哪天加班加點幹活不會有半點怨言,只要事情有結果,只要可以完成目標。
但是,他們不喜歡去搞太多的「戰略性」「藝術性」,比如請個客布個局或者等待大機會再去成交,他們可受不了那個「折磨」,他們最喜歡的就是快速成交、一次性Sale。他們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能創造「驚人的奇蹟」。他們在銷售中是「促成和成交」的高手。形容他們的關鍵詞有:拚命型、成交型、實幹型。
「活潑型」 性格的銷售人員是那種看上去絕對很美的銷售人選,尤其在面試時,他們的魅力你絕對無可抵擋。其實客戶也是如此,很喜歡和這樣的銷售人員面談。說他們是「忽悠」型,不知是否有貶義之嫌,但他們確實有忽悠的天賦。
他們比較注意外在形象、環境,注意過程的美化,喜歡和客戶製造些氣氛,喜歡饒些彎子搞點藝術性,是典型的「買賣不成,情誼在」。在他們的眼中沒有陌生人,而且總會尋找到銷售工作中的樂趣。他們總是會很快獲得客戶青睞,擁有不錯的客情關係,應酬式、關係型銷售是他們最喜歡的銷售方式。
他們經常可以發現一些巧妙的銷售技巧,可惜總不會去鞏固和發揚,因為他們還會隨時隨地的發現。這緣於他們的另一個特長:即時性強,隨機性強。有時候他們會忘記自己剛才說了什麼。所以計劃對他們而言彷彿是沒必要的,故而不喜歡做計劃和準備工作。好象對他們來說,結果不是最重要的,他們常陶醉與過程之中,而忘記追求目標。
因此即使允下目標,也是很難完全兌現。因為重人際,所以客戶還是比較多的,而高質量的客戶比例不多。常常是談了半天還沒有開始銷售,銷售了很久也沒有去締結,銷售就這樣常停留在表面。因為他們總是不願強迫客戶,不會急於促成客戶和目標,對於他們來說只要和客戶的關係熱烈,那就已經覺得非常有成就感了。
他們缺乏引導顧客完成推銷、達成交易的那種內在渴望,成交彷彿是他們的「弱項」。所以過程總感覺不錯,而結果通常令主管們失望。「喜歡銷售,不見業績」,通常說的就是他們。在銷售中他們是「會議營銷和前期開發客戶」的高手。形容他們的關鍵詞有:勤奮型、銷售型、美干型。
「平和型」 性格的銷售人員是那種看上去絕對不是很美的銷售人選,通常是在面試時就被忽略,所以筆者愛稱呼他們為「花生族」,外在看不出什麼,要看就看內在吧。無論是內部開會還是和客戶交流,他們的話都比較少。
主管要是問他有沒有信心之類的話,通常是遭冷場。所以在主管那裡常被認為是個很難激發起來的人,誤以為是不爭氣的那類人。無論外面環境發生了什麼變化,你都不會看見他有多大的改變,因為他們沒有意願也沒能力把自己的變化馬上表現出來。由於行動力不是那麼的強,所以客戶也就比較少。如果有,那麼客戶都是比較優質。
他們採用的特別銷售方式是「養客戶」——慢慢的培養經營客戶,他們有的就是耐性,是典型的「將心比心,以誠換心」。他們絕不會去誇大產品的好處,喜歡實話實說。不會想得太大,但是路要知馬力,只要他們還願意或者說客戶還願意和他們保持聯繫,那麼感情通常不錯。
因為他們是那種最可以信賴的銷售人員,又重人際又不張揚,為人為事低調、實實在在。同時也是一位非常好的聆聽者,別嫌棄他們不是很會說,甚至表現的還略顯笨拙,以為他們根本不是銷售的料。可能你錯了,他們和客戶在一起的時候通常是客戶在說,是客戶在「銷售」。
他們任何時候都表現的從容,同時較能承受壓力。他們愛思考,但通常想的都是自己哪裡需要改進。他們在銷售中是「跟進客戶和經營客戶」的高手。形容他們的關鍵詞有:忠實型、潤物型、誠干型。
「分析型」 性格的銷售人員是屬於真正「用心工作」的人,可惜的就是讓別人看不出來,因為他們不愛說多餘的「廢話」,也就沒去表現出來,但是他們確實很用心。如果說力量型的人屬於外在行動力強的人,那麼分析型銷售人員則是內在行動力強悍的人,他們是手腳沒動心早就活動起來了,美曰「思考致富」。
也就是典型的「精確營銷,用智慧贏得尊敬」。看上去是屬於比較「拽」的銷售人員,一般客戶是進不了他們的眼帘,會明顯的挑剔客戶。(當然一般客戶也看不上眼他們)。他們專心致志的去整理思路設計策略分析問題,與其說他們行得「懶惰」不如說他們想得「周密」。他們不願意「花心」,認為不是客戶的他們是不會去花時間嘗試的,不會到處「獻殷勤」。
對他們來說猜客戶心思、分析銷售問題是一種享受,他們認為這才是工作,東奔西走他們倒覺得那是「瞎干」。因為是要「精營」客戶所以成交時間會比較長,你別等得不耐煩。當然有時候也會把簡單的客戶和事情搞得複雜起來。
他們對於解決客戶疑義可是個行家,思維邏輯性強,且較有說服力。在工作中的表現就是整天愛寫寫記記,看起來很認真的樣子,但是他寫什麼你不能看,通常也看不懂。他們屬於謀定後動的人,講求計劃性。善於分析事物,但是好爭論,怕就怕鑽進牛角尖擰起勁來。他們目標感強,而且創造力強,是屬於內在強勢者。
他們極愛思考,但想的都是客戶那裡有什麼狀況可以突破。在銷售中他們是「戰略分析和異議處理」的高手。形容他們的關鍵詞有:老練型、計謀型、精幹型。
市場,不會排斥性格
一旦了解以上四種性格及所形成的不同銷售風格,我想你不會再用「適不適合做銷售」的語句來形容了。因為大家各有千秋、各樹一幟,雖然風格特異,卻是沒有好與壞,對與錯。尤其是作為專業人的管理者,倒是認為我們沒有那個「資格」去評論喜不喜歡,而是應該把這個評判權交給客戶。
從市場角度來說,客戶的形形色色也決定了銷售人員需要風格各異。事實上,沒有哪一類銷售人員可以通吃,因為客戶的性格和需求風格也是不同的。
有的客戶認為銷售人員就得能言會道,你都不會表達,他們認為你哪裡有資格為其服務,會認為你要麼是心中有愧,要麼是專業不夠。所以這類客戶更習慣和「活潑型」風格的銷售人員在一起。
而在有些客戶眼裡,「活潑型」卻恰恰是「走江湖」的代表形象,你越能說他們就越懷疑,越想:你看,慌圓的多專業啊。他們則看那些「和平型」風格的銷售人員的表現比較塌實,看起來是那麼的「穩重、儒雅」;而有些客戶則覺得,銷售人員就要自信實幹肯吃苦,所以他們欣賞的是「力量型」風格的銷售人員,就算有些熱情過頭、催促過度,客戶則認為是對自己的珍視。
反而對於那些「分析型」風格的冷靜,反倒覺得是一種漠視;而對於有些客戶,那可受不了「力量型」風格的銷售人員,他們會覺得那樣太功利性、太強人所難,缺乏安全感;而對於「分析型」的銷售人員的冷靜式比較適合他們的胃口,他們需要這樣感覺上去「有素養的」「專業的」銷售人員,則認為這樣是對他們的尊重。
可以看到,適應壓力喜歡挑戰的人會和「力量型」風格的銷售人員義氣相投;習慣從容不迫的人則與「和平型」的銷售人員相處甚好;注重氣氛感染的人會與「活潑型」風格的銷售人員更投緣更有感覺;喜歡求是循理的人則與「分析型」風格的銷售人員更能進入境界。
總之,行銷事業的成敗不決定於性格,而取決於我們的意願,性格只是導致銷售風格的不同。
我來分析你說的話!
你說你內向,喜歡獨來獨往!但是現在又做銷售!你既然知道你內向,又何必做銷售,要知道,銷售就是打交道的行業!那你選擇做銷售,意味著自己並不想內向!我這樣說不知道對不對!
很多人蹉跎時間,就是對自己規劃不清楚!要做成一件事情,就是專心!做就是做,不做就是不做!
假如你明確自己不是銷售的料,就去找技術活或者不需要打交道的行業做!
如果做了2年銷售,你是憤怒自己失敗的,證明你想銷售行業出成績類型的人!
顯然,你不是!所以,換個職業吧!人生失敗的最大原因,就是選擇錯誤。不懂選擇的原因就是看不清楚自己!在家好好想想吧!如果你是憤怒自己不行,我可以給你好的建議!因為我是過來人,曾經也是一個垃圾,但是我被別人感動,認清楚了自己
銷售能力=知識+心態*技能,你性格內向不是關鍵,關鍵是性格內向的人心態更多消極、悲觀、自我、自卑,你如果不是這樣的,至於逐步改善溝通技巧就行,否則不適合做銷售,因為心態很難改變
謝謝各位大神賜教,本來我還在糾結自己適不適合做銷售,現在我的想法是,沒有適不適合這一說,
本來我覺得我的性格適合做技術,但是要想出人頭地,必須完善自己的性格,原因自己性格不足,並且還有點自卑心理,我現在適合做什麼重要嗎,不重要,一個農民適合做清潔工,那他就去做清潔工嗎,不是的,現在最重要的是改變自己,建立自信,不斷完善自己,恰好我覺得做銷售是最好的途徑。那我為什麼還要放棄呢。
從自己一年的工作經驗來看,覺得自己雖然還有很多不足,但是也成長了很多。這不是一直在進步嗎,加油!銷售的路上我會越走越遠!
希望和朋友們多多交流!
首先 我是一名銷售人員,在我看來 內向的人不一定就干不好銷售 ,只不過內向的人在工作中會吃力一些
銷售人員主要就是要能說會道,思維邏輯要清晰
我做銷售之前 我的性格屬於慢熱型的 在不斷的鍛煉下 性格這些都是可以不斷改變的
最後 選擇大於努力 選擇一份自己真正熱愛的工作很重要
希望對你有幫助
做不做銷售跟性格有關係,但是沒有特別大的關係。
主要還跟你的興趣有關係。如果你對銷售特別有興趣,那麼不管你是內向型還是外向型,都可以把它做好。
現在沒有做好,說明還沒有找到方法而已,或者說思維比較局限。
我相對來說,也稍微有點偏內向,之前那心理學培訓,沒有說業績並不太理想,怎麼學習怎麼改變,都沒有什麼特別大的用,看了好多好多的書籍,還是沒有特別大的提高。
做了兩年之後,我就離職了,去找新的突破口,然後呢又開始找銷售。找了幾個都感覺,不如意,還是不是我想要的。
後來,我接觸到營銷,才發現,我對營銷策劃還是比較感興趣,我原來喜歡的是營銷,後來一直就學的這個營銷策劃方面。
銷售就是成交這個環節,就是跟人面對面溝通成交,交錢。
而營銷是從一個高的層面,包括從它的定價,如何讓銷售變得更加容易特別這個方面來進行。
樓主不妨去外邊多看看人家的廣告,多去了解了解競爭對手的策略。
找到適合你自己銷售的這種方法,比如說你的客戶群體在哪裡,他們需要你為什麼需要你的東西,為什麼要跟你購買,你要源源不斷的去給他們貢獻價值,建立信任。
目前有採用哪些銷售的方法?哪些方法比較有效,哪些方法效果不大?還有哪些方法還沒有使用,你的競爭對手,他們用什麼樣的方法,去模仿複製,加以組合創新。不同行業對銷售素質的要求會有所區別,而且可能差異性非常大,但是最綜合的核心競爭力應該是:1、平地起高樓的能力,在看似什麼也沒有的情況下把前景勾勒出來,並讓各種資源、人圍繞這個前景主動的動起來,完成甚至超標完成你當初勾勒的前景。2、擁抱變化的能力,能預判行業、業務、競爭的變化,主動挑起變化,面對被動變化也能出各種解決方案、操作進程。能在忙的時候低頭思考, 不斷學習,一直保持在行業知識的稍稍領先度。 3、成熟健壯的心靈內核,面對看不懂、看不慣的迷茫,有一顆溫潤強壯的內心,能理解不同層次、不同價值觀人的差異性,少judge,多理解。4、保持一個令自己喜歡的內在自我,不是為了錢、為了業績什麼事都可以做,時間越久,錢賺到了,自己也更喜歡自己。
講真,銷售的目的是幹嘛?賺錢好么。看你對賺錢的慾望大不大。給你一千萬,讓你裸奔去做地推,願不願意?不願意啊,給他一個億。。。跟內向有毛的關係
你好!我基本上和你的性格一樣,不知道可不可以加個微信
然而不給機會…
越是內向,越要做銷售。
內向的性格也分很多種,主要的是看你是哪類的,安靜的或者一些內向的性格可以做出超越大多數人的成就。要知道這個問題,或者從事銷售行業的可以關注我的新浪博客:commerced
是需要鍛煉自己的。。
職業改變性格,銷售有挑戰性
適合是肯定適合,因為你按照很多銷售書籍和公司培訓的指導總能做出一些成績。
但我個人認為天才型的銷售是李雲龍那種性格的銷售。靈活變通打法多樣不拘小節。我面臨的處境和你的差不多,我也是性格比較內向,做了兩年的銷售不溫不火的,但是我還是有心去做好它,只是覺得很難做到,目前我還是選擇銷售,因為我覺得自己還有很多東西沒有學到。
我也想考慮換工作,但是你要考慮你以後的發展方向,盲目的換工作只會讓你更迷茫,不如停下來思考一下再前進,如果認真的考慮過自己對銷售沒興趣而且沒信心做好的話,那麼你可以考慮放棄了。
推薦閱讀:
※領導喜歡堅持己見還是逆來順受的員工?
※不與自己父母分享自己的生活就是對不起他們嗎?
※金融碩士女生一直想做投行,發現內資券商 IBD 和自己想像差距較大,想要轉變職業規劃怎麼辦?
※嚮往自由職業,本質是對現實生活中重重困難的逃避心理嗎?
※當自己在一個集體中處於絕對弱勢的情況下,怎麼才能專註自己的事,不去和他人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