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會有些人說「不懂政治的人不知道汪兆銘的偉大」?
大陸和台灣官方上一直宣傳的汪漢奸真的是不折不扣的漢奸,還是另有隱情?有人說他是為了使中國在軸心國戰勝時也能苟延殘喘而做出的無奈之舉,這種說法是否正確?
=================================================================
我看有些人對該問題頗有不忿,還請見諒!我問這個問題肯定沒有翻案的想法,另外汪已經蓋棺定論我也翻不了,只是隨便的討論。我認為學術和歷史的研究不應該設立不能觸碰的禁區,只有在學術自由的環境里學術才能進步。如果您不喜歡我的問題,請移步他處,謝謝!
說這話的人懂不懂政治我不知道,但是一定不懂軍事。
汪精衛畢業於日本政法大學速成科,而蔣中正則在日本學習炮兵,毛澤東的軍事能力更不用多說。這三人裡面就汪精衛最不懂軍事,真以為日本能滅亡中國,進而落水附逆,居然還有人把他渲染成為了拯救萬民毅然投降的勇士,這分明是知識結構有缺陷,交友不慎還自己作死的典型好不好。
毛和蔣都知道,一,日本遲早要和美蘇開打,而且是你死我活的決戰,中國堅持到那一天翻盤的可能性很大。二,日本的人力遠遠不足以佔領全中國,更兼中國中西部地形複雜,只要據有川陝,日本就滅不了中國。三,日本戰線越長,補給越困難,持久戰能拖垮日本人。
所以毛委員和蔣委員說啥都不投降,一個占著陝北和華北游擊區,一個占著雲貴川關中和東南,就跟日本人死磕,最後搭上了美國人的順風車,成功翻盤。汪精衛這種白面書生,和平年代從政應該能混的風生水起,可惜生逢亂世,一肚子理想也頂不住飛機大炮,而毛蔣兩個人的身邊聚集了中國一流的軍事家,更不必說這兩人都是血與火里殺出來的,對軍事的理解遠遠超過汪。汪一開始就上了錯誤的道路,走得再艱辛也是咎由自取。謝@燎原(知乎上燎原太多了,抱歉兄弟沒能@中你)
首先,汪精衛是漢奸,這個無疑義,只要「漢奸」這個詞的定義不變,除了在「軸心國戰勝」的平行宇宙,無論哪個政府都會將汪精衛定為此類。漢奸是「通謀敵國」的行為罪,不計較其初衷如何,願景如何。
不過,汪精衛確實又不同於中行說一流,從心態上來講,他大約不是抱著「賣國求榮」的心態去接觸日本人的,而更像是滿懷「慷慨赴死」的悲情去的。事後胡適曾經在日記里感慨道:
「精衛一生吃虧在他以『烈士』出名,終身不免有『烈士』情結,他總覺得『我性命尚不顧,你們還不能相信我嗎?』」
汪精衛在遺囑里也自白:
「銘蓋自毀其人格,置四十年來為國事奮鬥之歷史於不顧,亦以此為歷史所未有之非常時期,計非出此險局危策,不足以延國脈於一線。」
他太過於悲觀主義了,認為日本無論國力還是軍力都遠勝於中國,國府既已節節潰敗,再打下去非亡國不可,與其像蔣中正那樣堅持「一寸河山一寸血」,徒令生靈塗炭,不如犧牲自己,深入虎穴,也許還可以出面組織一個和平政府,使得日本就此停止侵略。
但是顯然,局面並不如汪精衛所預想的那麼輕鬆能應付,他自以為自己去與虎謀皮,可以完璧歸趙,實際上卻掉進了一個陷阱:「近衛三原則」落空了,雲南軍閥爽約了,國民黨又決定永遠開除他的黨籍並一切職務,連刺客都絡繹不絕——到此地步,汪精衛完全是進退無路,騎虎難下,他失去了主張,只能在一干幕僚的慫恿下隨波逐流,直到末路為止。
我傾向於認為,汪精衛的「叛變」可分為兩階段,一階段,是誤判了局勢而冒失犯險;二階段,是走投無路而將就應付。
至於「為了使中國在軸心國戰勝時也能苟延殘喘而做出的無奈之舉」,汪精衛的遺囑里確實有這一層意思,但也不可盡信之。
畢竟,他與蔣從三二〇事件開始就漸同水火,歷次反蔣,他都站在敵對的一方,此次投敵,怎能說內心深處沒有藉此與蔣介石分庭抗禮,再斗一番的打算?又,明知落入了陷阱,為虎作倀,卻還堅持出面當日本人的門面,也算不得很光彩之舉,體諒他的可以認為是「忍辱負重」,反過來也可說是「破罐子破摔」。
但凡為汪精衛洗地的,都特么第一是大部分正史野史都沒認真看的,第二光看了陳碧君早年言論沒看陳碧君反省的,第三是被大東亞共榮圈那套破玩意洗腦的。
還有,如果有可比對象,那就是蘇加諾了。日本攻佔印尼,幹掉了荷蘭人之後之後,面對5500萬人的統治問題,當時印尼面臨蔗糖,手工業品的全面崩潰,他們找到了蘇加諾(蘇加諾實際是日本人救出來的),蘇加諾同意和日本人合作,但是提出兩點意見:- 需要印尼獨立(這符合大東亞共榮圈所謂獨立的理念)
- 不成為日本的僕從國,不參與日本任何侵略行動
印尼方面,日本南方軍16軍司令長官今村均陸軍大將面對這個訴求,是思考了很久的,他的主要目的是希望印尼保持佔領區穩定和持續出產橡膠,石油,以及不至於這個國家崩潰。但佔領之後,如果按照山下奉文在馬來和新加坡的策略,印尼很快就會崩潰。所以他和蘇加諾達成協議,同意這兩點。就此問題,今村均接受了來自大本營和寺內壽一代表的質詢,最後調查組在印尼各地調研發現:印尼人民面帶一種他們在馬來,中國都見不到的表情。
汪精衛為什麼會成為漢奸,而蘇加諾為什麼會成為印尼國父?我想不用再多解釋了。來看一張圖:
這是參加大東亞會議的僕從國代表合影,中間是東條英機,旁邊分別是滿洲國(代表:首相張景惠)、汪偽政府政府(代表:行政院長汪精衛)、泰國(皇室王子汪歪搭雅昆·瓦拉汪)、菲律賓(總統勞威爾)、緬甸(總理巴莫)、自由印度臨時政府(首席代表錢德拉·鮑斯)。
但是這張圖上沒有蘇加諾,什麼叫奸?這張圖上的就是奸!說白了,日本人就是要把這個圈子裡的所有國家變成他們的僕從國,想怎麼樣就怎麼樣!
參考閱讀:山岡庄八——太平洋戰爭史
當年慷慨歌燕市,
曾羨從容做楚囚。
恨不引刀成一快,
終慚不負少年頭。
敬瑭慷慨割燕市,
秦檜從容做楚囚。
引刀斷髮成一快,
不負三桂少年頭。
滿清六萬人(八旗,每旗7500人。)佔了整個中國。就是因為有太多所謂懂政治的人去忍辱負重當漢奸。
然後,日本人沒佔領中國,是因為太多不懂政治的人去做無謂的抵抗……然後……竟然陰差陽錯的……萬般巧合的……日本人沒佔領中國(懂政治的哭啊:你們大日本皇軍明明比滿清人多,裝備好,力量大,形式更好。我們褲子都脫了!)投降了。
然後,區區70年後,又有人問:汪精衛算不算漢奸,如果算,他是不是一個好漢奸,他是不是內心很痛苦,這麼偉大的一個漢奸,卻做漢奸做的大家都不理解他!?為什麼?
為什麼:「大陸和台灣官方上一直宣傳的汪精衛真的是不折不扣的漢奸,還是另有隱情?有人說他是為了使中國在軸心國戰勝時也能苟延殘喘而做出的無奈之舉,這種說法是否正確?」
因為:有可能原來的漢奸又投胎了,70年後又是一條好漢……奸!
就醬。
我來洗:汪精衛的叛變斷絕了蔣介石國民政府投降的可能性(當然,汪精衛還是無庸置疑的漢奸
中華民族面臨亡國滅種之危險,需要的是爭取一個屬於自己的生存空間,這空間只能通過無盡的抗爭來建立,而不是通過給別人當乾兒子祈求來的狗窩,就算祈求來了,絕育手術也在下一瞬間。
何況,在給別人當乾兒子的同時,還對自己的同胞劫掠屠殺幫乾爹置辦口糧,無論其主觀想法為何,其客觀行動就已經是徹頭徹尾的漢奸了。而至於主觀,呵呵呵,我更信皇道樂土~
需要什麼強大的厚臉皮才敢跑出來給這種人洗地,翻案者不要臉若斯!
============補充一點==========
說道翻案者不要臉,還不得不提另外一個辯詞:汪精衛是為了日戰區百姓……
是啊,汪精衛組建了一個由中(han)國(jian)人組成的政府,對中國人可能會好一些?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因為我知道的是,日戰區的井然有序只會降低日軍後方壓力,同時給日軍前方作戰更好的支持。最後結果就是日軍肆虐中華大地的時候更輕鬆如意了,殺起中國軍人和老百姓來底氣更足了~
這!尼!瑪!也!叫!功!績!這!尼!瑪!也!敢!說!要!臉!
真TMD不要臉!
(書面語真TMD無力……)恕我直言,有這種觀點的人見識短淺。他們無非是覺得汪精衛看出來日本強中國弱,「理客中」的認慫好過「狂熱」抵抗。但是!同樣是意識到中國弱,論站隊抱大腿,他比不上凱申同志,論自強不息夾縫中求生存,比不過李德勝。還是不要稱偉大吧。
說這個話的人才是真的不懂政治。
我們都知道政治人物一呼百應,往往手握權柄,生活奢靡。可是這個世界從來就沒有任何東西是只有利潤而沒有風險的,政治人物的風險非常巨大!下面講一個故事
在非洲至今還有一些部落是這樣對待國王的,他們給國王最好的食物,穿最好的衣服,並且匍匐在地,去崇拜他。這一切看起來都很美好,國王沒有什麼實際的工作,唯一的工作就是跟神明溝通,保佑大家風調雨順。這個看似工作的工作其實也不過是個形式。然而部落里的人卻對此非常認真,一旦出現災禍,他們便認為國王是不稱職的!這個時候,他們會問責國王,通常的做法就是把國王殺掉,再推選一位新的國王。
這個故事反映的才是政治的真相!換句話說,政治人物的首要功用就是背黑鍋!!當大家誰都看不清未來局勢而又不得不選擇的時候,就需要政治人物帶領大家去選擇一條看起來還靠譜的路。然後,當此路不通的時候。政治人物就需要來做所有人的替罪羊。因為他們得到了權力,就必須要承擔責任!!
而後世評價政治人物,從來都只是依據其實際的歷史作用,而非其個人意願,來評判的。也即是,無心殺人也是殺人犯。
汪精衛選擇了與日本媾和這條路,而且最終日本無條件,那麼這就證明汪精衛的判斷是錯誤的。那麼他賣國賊的帽子就不能丟掉。當然如果日後有一天,日本真的佔領了中國,那麼說不準汪精衛又會被重新評價。
然後是比較不嚴肅的扯淡時間
//////////////////////////////////////////////////////////////////////////////////////////////////////////////////////////////////////////////
我們都覺得蔣和毛是天縱英明的領導人,一早就認清了局勢。甚至毛主席還寫過大預言《論持久戰》。其實這個呢也很值得推敲一番。舉個例子也許大家會更加明白,比如你買了一支股票,已經傾其所有,身上除了吃喝再無餘財。這個時候突然經濟危機了,你買得股票一路狂跌,一夜之間就損失了百分之九十。那麼請問你是壯士勒腕,兌現再投資呢,還是吃著鹹菜饅頭,咬牙等待著大盤再漲呢?
我覺得,大部分人都會咬著牙等大盤漲,不僅如此,還會特別關注經濟局勢,一旦哪個專家發表了經濟好轉的言論就會記下來,最後形成一個邏輯自洽的理論,用以給自己打氣。
當時的毛蔣大概就是這樣的狀態,他們當然也可以投降,但投降的下場恐怕跟被軟禁的溥儀也差不太多,那就是立刻失去了90%的權力。而且投降其實還不是兌換了現金,而是又買入了一個漲勢尚可卻充滿不確定性的股票。這筆買賣實在不划算!故而堅持到底並為自己堅持到底構建理論來獲得自信就非常合理了。
事實上如果看過中國古時候的檄文,就知道每一場戰爭都有一篇這麼一篇我軍必勝似的華麗文章。當然戰爭的勝負跟文章是否漂亮沒有關係,只是勝利者可以把這篇檄文當作大預言彪炳千古。問題在於,這個世界沒有人是蠢的,沒有人會在認為自己必敗的前提下還跟人開戰的。既然大家都認為自己必勝,那麼也就意味著各自都有勝利的理由。因而很難說勝利真的就是因為所謂的「高瞻遠矚」。相反,倒是「高瞻遠矚」因為勝利而成。
蔣和毛都沒有投降的動力,對於他們而言,放棄抵抗並不能換來更高的權勢相反還會背負罵名,更可能被日本人軟禁。這種投降毫無意義。故而堅持抵抗,實乃順勢而為。而溥儀和汪精衛就不同了!溥儀是被退位,被趕出皇宮的末代皇帝,從皇帝變成平民這種落差是極大的,因此他想要復辟實在正常不過。汪精衛是國民黨元老,「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乃是他的手筆。而此時,早已失勢。不僅失勢還有性命之憂,多次有人試圖暗殺他。他投靠日本,再虧也還有命在,所以投降對他而言也是順勢而為。
其實人類個體的力量真的十分有限,即便是所謂的偉人也絕非全知全能,大家看待世界都不過是盲人摸象。政治人物比普通人站得更高,看得更遠,但依舊離看清一切差得很遠。因此政治人物也擺脫不了自己的局限性,也要順著勢而為。事實上,所有的賣國賊,民族英雄翻開底牌來看,大家都不過是順勢而為。極少有人是逆勢而動的。但英雄和敗類的區別往往就在於你順的勢到底是什麼勢。我們如果假定汪精衛是當時國民政府的一把手,那麼他還會不會賣國呢?這裡我要引用三國魯肅的一段話:
孫權得到曹操準備渡江東侵的消息,與諸位將領商談,將領們都勸孫權迎降曹操,只有魯肅一言不發。孫權起身入廁,魯肅追到屋檐下,孫權知道他想單獨交談的用意,就拉著魯肅的手說:「你想說什麼?」魯肅回答說:「剛才分析大家的意見,他們只想害將軍,不值得與他們共商國家大事。現在像我魯肅這樣的人可以迎降曹操,至於將軍您卻萬萬不可。為什麼這樣說呢?如果我迎降曹操,他會將我送還鄉里,評定一個名位,還可以做一個閑散官署中的辦事官員,乘坐牛車,攜帶隨從,交遊於名師薈萃的名城京師,多年之後經過逐級升遷,我肯定還會做到州郡一級的長官。如果將軍迎接曹操,還有什麼安身立命的處所?希望您早定迎戰大計,不要採納大家的意見。孫權嘆息說:「剛才那些人所持觀點,使我大失所望,現在你闡明了國家大計,正與我的想法相同,這是上天把你賜給我啊!」
當然歷史不能假設,可是魯肅的這段話,汪精衛肯定也是讀過的。我相信他鐵定不會投降,因為如同魯肅所說,「如果將軍迎接曹操,還有什麼安身立命的處所?」
這麼來看,蔣和毛也未見高明,汪和溥也未見卑劣。不過是時勢而已。但是政治是不會同情失敗者的。政治人物就是要背黑鍋的,納粹士兵屠殺猶太人的每顆子彈都是無數德國普通百姓合作生產的,這個國家是整體罪惡的。攻擊猶太人也不是希特勒的專利,事實上歐洲人在二戰前夕就有各個國家把猶太人往德國送的情況,更不要說早年對猶太人的迫害。然而,當希特勒切實的順應大家所想,把一切制度化的時候。一旦失敗他必將被人唾棄,德國人從對他的辱罵中獲得了救贖,而因此不至於成為一個需要被永遠抹殺的民族。這就是政治人物的作用,假如連承擔這一責任的覺悟都沒有,那麼還從什麼政呢?本質上來講,政治人物的政治理念都是方法,最終的目的無不是繁榮昌盛。即便是汪精衛,我也不認為他就真的希望中國就如古埃及一般徹底消失於歷史長河。
然而他和蔣介石先後都選錯了道,最終被歷史所唾棄。這就是政治殘忍的地方,可以把你捧上天,也可以讓你摔成肉泥。回頭來看不過是給別人做嫁衣,那個笑到最後的人往往不見得是最強的,最善的,最高尚的。但那又如何,總要有人成,有人敗吧。若不折騰,不是沒有了半點希望?
我一點也不同情汪精衛,他也確實配不上偉大兩個字。但我不懷疑,當他看到中國強大時依然會含笑九泉。再美好的意願也可能結出惡之果,人受困於自己的眼界和周圍環境,這是每個人都要面對的,不獨汪精衛。若說汪有什麼讓我還比較欽佩,大概就是這種捨我其誰的勇敢了。不是每個人都敢於去在亂世玩兒政治的。既然投身於歷史洪流,自然就有被唾棄的覺悟。
當時的中日力量一對比,打不過就是打不過這誰都能看出來,軍力國力工業化水平都有很大的差距。
但是要跪著生還是站著死,就是個人的選擇了。
要想拼,就是真的得「一寸山河一寸血」,「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
國民黨的幾個大型戰役,幾乎都是以兩倍於敵人的傷亡獲取了慘勝,但這樣為了民族生存光榮的去死,比在敵人的刺刀下祈求活命而不得好。汪精衛說的所謂「曲線救國」就是不想讓中國人付出這種巨大的犧牲。
但是做亡國奴,被倭寇當作豬狗一樣殺戮,被迫放棄自己引以為傲的語言文化文字習慣習俗,對於中華民族來說,還不如冒著巨大的犧牲奮力抵抗。
這種巨大的傷亡,當然沒人願意看到,事實就是這樣。無論是歷史書上「國民黨與日本偷偷簽協議企圖妥協」,還是中共的「敵後游擊避免正面對抗」,都是不希望看到巨大的犧牲。
國民黨有沒有認真抗日,共產黨有沒有在抗日中起到作用,這些都有爭論,不好說。但當時起碼都口徑一直對外抗敵救國。像汪逆這種直接投敵,還想要稱作「救國」的,怎麼都說不過去。因為人家在維護民族尊嚴浴血奮戰,而你在敵人的鐵鏈子下苟活,什麼都不由自己,最後的結果就是尊嚴和生命都沒有。
不論你多麼懂政治,多麼了解汪的主張,當時最好的辦法,就是持久戰,避免正面對抗,消耗他們,牽制他們,這樣長久下去,是一定可以拖垮他們的。
像汪的這種做法,不能救國救民,不能復興文化,不能留存文明,長敵人志氣又分裂國家,是一定要被天下人恥笑唾罵的。
恨tg,以至於洗地洗到汪精衛頭上
這就是純瘋了。
汪精衛最不能被原諒的,是投敵,而這個投敵本身,不僅僅是他從越南繞道跑過去搞偽政府的初衷是啥,更在於跑過去之後的所作所為,就是徹頭徹尾的漢奸行徑。
黨內鬥爭再激烈,再失敗他也有隱居的自由,就算跑過去發現自己想的太玄幻,也有不合作的自由,也有殉國的自由,而他呢?漢奸做了然後留點文字表明自己內心不想做漢奸,做的都是為國為民-----正常腦子過一下,你信?
他就是漢奸,沒有任何疑議。汪先生投日絕對中華一大幸事啊!!
也就多虧了汪先生那種執政能力,偽政府才會如此腐敗,我黨敵後根據地才能如火如荼地發展起來啊!!
差點都要被剿滅了的紅軍啊!
大後方重慶都滲透不進去啊!閻老西兒的山西都發展不起來啊!解放了還被禮送出境啊!人家溥儀做傀儡皇帝都能剿匪啊!
就這麼在淪陷區大張旗鼓地練了八年經驗,還把國軍給拖廢了啊!!
八年啊,你是送了多少經驗才把我人民子弟兵練成遠東第一陸軍的啊!!
那些說國軍才抗日共軍不抗日的,你見過躲山溝溝里蹲八年越打越強的軍隊么,你見過正面抗戰日本兵八年轉眼三年就被小米加步槍給滅了的軍隊么?
沒有我黨抗日敵後根據地,能有今天的新中國么?
你們啊,拿衣服!「敵未退出我國土即言和當以漢奸國賊論」——中華民國國民參政會第二次大會通過,請按定義代入一下判斷
主觀上他想幹什麼我不想猜也猜不準,只需記住客觀上他做了日本人夢寐以求他做的事情
關於汪精衛,正史野史已經說的很多很全面了,基本不存在不為人知的隱情這個因素,因此汪精衛是否是漢奸可從兩個方面來說明:主觀動機和客觀效果。
從主觀動機來講,幾乎沒有人會認為汪精衛是為了個人的榮華富貴,為了一己之私或者個人權勢而賣國,其賣國行徑從他個人主觀來講是一種不得已而為之的苟且行為,我甚至願意相信,如果他的死可以換來中國抗戰的勝利,他仍然會慷慨赴死。
但是從客觀效果來說,他的行為有利於日本侵華,如果不是蔣為最高領袖,如果不是蔣堅決抗戰,如果汪當了最高領袖,那中國是否是二戰戰勝國都未可知,因此他的行為客觀上是誤國害國。
所以汪客觀來說是個賣國賊,雖然他主觀上不想賣國。
往年讀《宮崎市定全集》,《隨筆》兩冊盡載宮崎先生登諸報刊的小文,其中《馮道與汪兆銘》一文,讀完覺得分析甚為有趣,就翻成了中文。如下:
原題:『馮道と汪兆銘』
〔載於『東亜時論』第二巻第二號、一九六○年二月〕
歷史上被批判的惡人很多,類型也各種各樣。中國歷史中,五代時的宰相馮道就是其中一種類型的代表 ——無節操、不知廉恥者。但是,如此簡單地定義馮道真的沒問題嗎?
馮道生於唐末,即唐僖宗中和二年(882),當時黃巢正佔領著首都長安。不過馮道是瀛洲人(今北京附近),遠離內亂的中心,因此不僅沒有遭受戰火,並且還能上學,接受一些初等教育。在他二十六歲時,唐朝滅亡,後梁建立,從此亂世揭開了帷幕。後梁以開封為首都,宣稱自己是唐朝的合法繼承人。離馮道家鄉不遠處,軍閥劉守光以今北京為中心建立獨立王國,自稱燕王。馮道出仕燕王政權,因言語不和被投入獄中。隨後燕帝為後晉的李存勗所滅,馮道便出仕晉王政權。當時,後晉挾黃河之勢與後梁對峙,你死我活的死斗延續多年。當時,後晉的諸將隨意地掠奪平民當做奴隸,經常把捕來的婦女當做禮物送給作為文官的馮道。馮道總是默然地接受,並加以保護,而後送回她們親人的身邊。後晉最終打敗了後梁,平定華北,成為第二代正統王朝 —— 後唐。馮道出入中央,很快成為宰相。隨後,後晉(此是石敬瑭所建後晉,與前文後晉不同)在契丹人的援助下滅亡了後唐,馮道成為後晉的宰相。又很快,契丹入侵,滅亡後晉並佔據了首都開封,馮道又出仕契丹人。隨後後漢政權建立,馮道又成了後漢的宰相。再後,後周建立,馮道又出仕之,於周世宗即位的初年(954)去世,享年七十三歲。史書說他出仕了四朝十君,任宰相二十餘年,其實若是再加上契丹,就有五朝了,如果再算上燕國,他一共在六個王朝,十二個君主手下打過工。
宋朝建立,進入了獨裁君主權威確立的大一統時代,史家對於馮道這種官場的老泥鰍自然不太看得慣,《新五代史》說他是無廉恥者,《舊五代史》也將他貶為不忠之臣。但是話說,宋代是君君臣臣的時代,史家站在這樣的立場上去回顧歷史,對五代那樣的亂世用相同的標準去批評,恐怕未必合適。我倒是覺得應該聽一聽馮道自己的辯解。馮道自己說過,他是「忠於國」,那麼所謂的「忠於國」,是什麼意思呢?
中國的君臣觀念,在漫長的歷史中不斷地加以錘鍊,比日本人想像的要先進得多,也複雜得多。所謂中國的天子,追究到底,是為百姓服務的人。臣下為天子服務,其最終目的也就是服務於百姓。假如皇帝不能擔當起服務百姓的任務,那麼就必須允許臣下拋開皇帝,直接為百姓服務。馮道不言
忠君,而是拋開皇帝直接說「忠於國」,就是這個意思。
實際上,在五代這種亂世,假如抱著忠貞不二的想法,恐怕是幾條命都不夠活的。在這種世道,比起少數君主,作為多數的百姓更為重要。從這點上來說,馮道對百姓可以算是鞠躬盡瘁了。碰上像後唐明宗那樣的明君,馮道就獻上聶夷中所寫的《傷田家》,儘力讓明宗了解民間的疾苦。這首詩是這麼寫的:
二月賣新絲,五月糶新谷。
醫得眼前瘡,剜卻心頭肉。
我願君王心,化作光明燭。
不照綺羅筵,只照逃亡屋。
後晉時代,契丹入侵,相較單純的內亂,更加殘酷的民族爭鬥開始出現。針對契丹軍隊的殘暴行為,中原百姓展開了游擊戰,而反過來,契丹軍隊則加倍殘暴地殺戮平民。馮道忍無可忍,就去拜謁耶律德光。對他說:
「此時佛出世救不得,惟皇帝救得。」
最終契丹人對華北的漢人手下留情,一般都認為這歸功於馮道。
不過,馮道在晚年時還是陰溝里翻了船。後周的明君世宗剛剛即位,山西的軍閥劉崇便來大舉進攻。世宗打算親征邀擊劉崇,馮道罕見的,以強硬的態度諫止此事。周世宗將諫言甩在一邊便出征了,隨後漂亮地擊破敵軍,凱旋而歸。實際上,周世宗那時,舊式軍閥正被慢慢淘汰,新式的軍閥開始勃興。馮道對這位霸氣的青年天子實在是太過喜愛了,因此便不顧身家性命拚命直諫,卻沒有注意到這位青年天子所代表的,正是負荷著新時代的新興勢力即在此年,馮道作為被時代所淘汰的人物離開了人世。
我每每讀《馮道傳》時,就不由地想起汪兆銘來。汪兆銘在日治下的南京成立了國*民*政府,於是,五十多年來作為革命者的輝煌經歷便被貶低得一文不值。TG就別說了,台灣*政權也視其為背叛者,日本人也已經忘了他。但是,如果從他當時的境遇來考慮,誰又有資格去指責他呢?
在日軍不斷入侵,國軍節節敗退時,如果國軍把全中國的人民都帶著逃走的話,自然是沒什麼要談的。但顯然,許多中國百姓沒法逃走,不得不生活於日軍的統治下。此時,誰能站出來,多少代表點這些百姓的權利,做點事情呢?此時,如果沒有一個既受中國百姓的信賴,又與日本人說的上話的人站出來,成為向日本人拜託著「此時佛出世救不得,惟皇帝救得」的馮道,哪恐怕是不行的。舉目望去,能做到這點的,也只有汪兆銘了。
說來,戰爭結束後,蔣*中正的做法是實在是惡劣。絕不追究日本人舊惡的聲明,可謂是堂堂正正,但隨後就開始對汪*偽政權的相關者進行慘無人道的迫害。做出這種事情,就等於自己拋棄了勝利者的榮光。新*中國建立後,TG並未忽視汪*偽政權諸人叛逃政府,成為日軍先導,最終轉成國*民政府的顛覆勢力的事實,所以對於GMD的自由思想向來抱有警戒之心,於是造成了今天這樣的結果。
在有關近衛文磨的某篇文章中,我也用了馮道的事例,不過我絕不是想把近衛公與汪公放在一起比較,他倆是兩碼事,我僅僅是想到了就寫下來而已。另外說來,我每每讀此段歷史,都會覺得北宋的史家甚為公正。《舊五代史》也好,《新五代史》也好,一邊批評著馮道,而另一邊也沒忘記將馮道的長處一一寫下。我根據這些記載,能夠拼接出一個合理地、真真正正的馮道的形象。就這點來說,宋代的史家比當今那些「一邊倒」的歷史學家,可是要好上太多了。
(兩年前翻譯的了,訛誤應該有很多)慷慨賣國志
從容立山頭
引刀值一塊
金陵萬戶侯
會說這種話的人,大概是那種靠和大眾唱反調來顯示自己博學而與眾不同的sb。
再不懂政治,汪兆銘也和偉大毫無關係,他賣國的行徑已然成為事實,並將被永遠的定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要論這幾年買的書中,最喜歡的之一,莫過於汪兆銘先生的《雙照樓詩詞稿》。
是的,我叫他汪兆銘先生。
越讀下去,越被他晚年凄涼的心境所觸動,「心宇將滅萬事休,天涯無處不怨尤;縱有先輩嘗炎涼,諒無後人續春秋!」,1944年,其臨終前所寫的詩更有一腔冤憤之感。我相信在他臨終前,他已經在日本將敗,大廈將傾的預感中,明白了自己在身後將被後人如何評論。而這一切都在他決定出走河內的那一刻,無法挽回。
我相信,汪兆銘先生出走之時,他一定想到的是曲線救國,忍辱負重。我也相信,他的確認為以當時中國之軍力,根本無法抵抗日本強大的軍事攻擊。他願意為了保存名義上的中國,去背上暫時的罵名。
「抗戰年余,創巨痛深,倘猶能以合於正義之和平而結束戰事,則國家之生存獨立可保,即抗戰之目的已達。」
可是,難道他沒有一絲私情,為了與蔣抗爭,也正順了自己忍辱負重的心思,走上了這條路么?我相信,也一定是有的。
但凡有了一絲私情,這便是註定的敗局。有些事情,跨過了就是另一重天地,永遠沒有回頭路。吳清源也正如是。汪兆銘選擇離開去了河內,便再也沒有身後身。
如果他只是個普通人,或是小小官職,放在命運洪流的大時代下,變節之事,閉閉眼也就過了。有時候,一念之差,為了活下去,苟且的足夠低人們能夠諒解,也許命運逼到你沒有另外的選擇。
可是汪兆銘是誰?國民黨元老,刺殺攝政王轟動天下,孫中山遺書起草人,時任國民黨副總裁。他叛國所帶來的影響巨大。而他是否沒有其他選擇?很顯然,他有太多太多的選擇。在我看來,他只是不願多年屈居蔣之後而已。
汪兆銘書生意氣,玩手段之流遠遠爭不過蔣,一次次反蔣卻都失敗而歸。生性懦弱,被陳璧君和周佛海長期鼓動,加上抗日低沉消極,從而走上了叛國的道路。
再去爭辯汪兆銘的意圖是否是曲線救國已經沒有意義,無論是否,大節為重,更何況其為國民黨元老,對大節的要求理應更為苛刻。
「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如果時間能一直停留在他最輝煌的時刻,那該多好。
簡單來說,先生投日之時未曾想到兩點∶
1.日本內部「皇道派」已經被「統制派」清洗殆盡,對美戰爭已成定局。
2.飛碟滲透。
附錄:
非真有道德勇氣者,不能理解汪兆銘之偉大。遊擊戰本質上屬於超限戰,即以平民為對象之戰爭。(如果有可能以敵軍為對手,遊擊何為)戰敗而拒絕停戰,以平民為肉盾繼續戰爭,其邪惡已經相當於恐怖主義。
皇軍豈能與xx講平等,你的明白?xx活埋投奔革命文藝青年,xxx下令收贖金不得活剮肉票。。。 皇軍只有在偶爾軍紀失控時違反戰爭規則,例如南京大屠殺。大多數時間,良民移民皇軍司令部腳下最能保證安全。
xx、xx自始至終為非法戰鬥集團:童子軍、搶劫平民、綁架富人勒索贖金、肉盾、刺殺或謀殺非戰鬥人員,一樣不少。所有xx將領全部構成戰犯,而且罪行遠遠超過利比裏亞前總統泰勒的說。。。
我覺得這個問題還是先搞清楚一下,什麼叫做不懂政治上的人,什麼算得上懂政治的人!
為天地立心
為生民立命
為往聖繼絕學
為萬世開太平
我想請問汪兆銘做到哪一句了
立功立德立言,這三立他又做到哪一條了
富貴不能淫 貧賤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才算大丈夫,連這句話都做不到好意思侮辱偉大這倆字嗎?
推薦閱讀:
※應該怎麼欣賞毛體字?
※為什麼中國人喜歡把大大的婚紗照掛在家裡?這種做法是怎麼流行起來的?
※為什麼國內有一些人喜歡嘲笑國軍?
※張學良怎麼那麼長壽?完全戒毒也沒問題?
※1949年大陸解放後的吸毒者是不是戒毒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