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榮耀9怎麼做到不提高iso,不增加曝光時間,光圈一定的情況下提高進光量的?單反都做不到。?
神一樣的軟體優化。榮耀9的內置演算法使得手機在暗光環境下,即使不延長曝光時間也能獲得較多進光量,從而提升圖像質量。也就是說同樣環境下,想要和榮耀9一樣拍攝同樣亮度的照片,普通單鏡頭手機需要更長的快門更高的感光度,而快門變慢的話則會更容易受到手抖的影響,降低成片率,而感光度提升的話則會帶來更多的噪點,讓手機畫質大打折扣,這兩點情況採用黑白+彩色雙攝方案的榮耀9是不會遇到的。榮耀9便是借用雙鏡頭優勢以及軟體演算法解決了這個問題,不用閃光燈,在極低光照度的暗光環境下自動通過pixel-binning演算法增大進光量,將亮度提升1倍,使得夜景更加明亮和真實。
不瀉藥。
題主我不得不說你少見多怪啊……
這個技術早在P9推出黑白雙攝的時候就出來了吧……
這跟軟體優化可沒半毛錢關係。
人家說的是「軟體演算法」和「雙攝優勢」
演算法是合成演算法;
雙攝這是硬體優勢。
到你這就成了「軟體優化」。
其實原因很簡單啊,單反就只有一塊彩色CMOS。
榮耀這個技術跟P9 P10 mate9是一個意思。
無非就是多了一塊黑白CMOS,摘掉拜耳濾鏡不記錄色彩。
因為摘了一層分色濾鏡、自然進光量就比彩色CMOS大了嘛。自然就不需要增大光圈增加ISO延長曝光時間了嘛。
然後再跟彩色CMOS拍下來的照片做一個合成。
根本原理是這個。
別覺得單反就是神就是最專業最厲害的攝影器材。
其實所有的攝影器材在今天看來都是妥協的結果,旁軸有視差,單反體積大,微單耗電快。
就算同為單反,體育機沒有高像素,風光機沒有強對焦。
全家幅體積大,半畫幅高感渣。
順便講講當年一個著名的iPhone秒尼康D3的故事。
當時就看到一幫一知半解的數碼愛好者在那兒冷嘲熱諷。腦子裡只知道「單反」「手機」兩個詞。。。
其實很簡單,手機CMOS小,景深厚,光圈可以做的很大的同時把遠近景物都拍清晰。
而D3全畫幅CMOS景深淺,光圈要很小才可以把前後景物都拍清楚。
結果人家到光線條件不好的博物館裡去手持拍恐龍。
恐龍大啊,從頭到位縱深很深啊,iPhone上去開著最大光圈就能從頭到尾拍清楚。
尼康D3要麼開大光圈虛掉一部分前後景,要麼縮小光圈提高ISO噪點變多。
很正常啊這種場景下大光圈小底子機器就是有優勢啊!
單反從來就不是最牛批全天候全場景的極致相機啊!
總有些一知半解的吃瓜群眾,原理不去鑽研,機制不學習,就看到一個「單反」和「手機」的標籤就開跑,就覺得我日人家大幾萬的專業機器還比不過你手機?
還真就有比不過的時候。
榮耀這個雙攝設計,至少從原理上來講是說得通的。
你單攝手機也好,單反也好,總之就是一塊彩色CMOS嘛!
我在同等條件下,專門搞個黑白色CMOS收集明暗信息,然後合成,那是不是理論上進光量就更大了啊?
當然是啊!
至於有沒有效果,能不能從畫質上秒其他手機甚至單反,那完全是另外一回事。
所以我覺得你們還是要學習一個。
你們非常熟悉手機不如單反那一套,
但連基本原理都沒搞明白,隨便掛個「軟體優化」的說法就出來黑。
too young too simple。
最後,
至於華為的攝像頭跟快閃記憶體有沒有半毛錢關係,
我覺得這是個雙商測試題,
我全力支持P10用戶維護自己合法權益,
給若干客觀公正的快閃記憶體門答案點了贊。
但任何來攝影功能問題下跟我扯快閃記憶體的,
一律拉黑。反對樓上的回答。
首先,對榮耀攝影的硬體描述的解釋,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我不做反駁。
但是下面開始說:
別覺得單反就是神就是最專業最厲害的攝影器材。
其實所有的攝影器材在今天看來都是妥協的結果,旁軸有視差,單反體積大,微單耗電快。
在討論成像效果的時候,扯上體積大、耗電快有什麼意思?我說手機成像沒單反好,你跟我說我手機體積小耗電少(這一點還並不一定),這是在討論一個東西嗎?
然後就引入了一個例子:
順便講講當年一個著名的iPhone秒尼康D3的故事。
說是iphone把全幅單反尼康d3給秒了,注意用詞,是「秒」。
樣張我沒見過,我就從原理上來計算一下這事靠譜不靠譜
首先,全畫幅的感測器面積是856mm2,iphone沒說哪一代,按最大的底來算,1/2.9寸,折算下來面積是34.6mm2
再來算光圈,iphone光圈算1.8,那麼d3的光圈怎麼算,如果都是等效28mm焦距,那麼在全畫幅,f5.6的情況下,前景深2.62m,後景深正無窮,拍一個恐龍怎麼著也夠了吧。
有人可能會質疑這個2.62m景深夠不夠近,原作者:
恐龍大啊,從頭到位縱深很深啊
拍一個很大恐龍,在28mm焦距情況下,3m之外拍不過分吧?
這樣,我們就可以算一算進光量之間的差距。單位面積進光量可以按光圈比的平方算,iphone和d3就是9.7:1,感光器面積之比為1:24.76,那麼總進光量之比即為1:2.55,d3是iphone的2.55倍。
那iphone是怎麼秒d3的呢?d3的發布時間是2007年,iphone4的發布時間是2010年(然而我不覺得iphone4的成像水平很好,我覺得可能是更後代的iphone),那麼即使秒,那也是得益於cmos技術的進步,和大光圈小底子的關係不大吧?
就這個場景,我要是把a7s2拉過來,iphone還有半點勝算嗎?
例子分析完了,再問一個問題:這個例子和樓主的問題有什麼關係?
要說分析手機成像,分析iphone秒d3這件事和榮耀有什麼關係?
是不是想借iphone秒d3這件事來間接的想要暗示榮耀比單反強?
再說回樓主的問題,榮耀宣傳的技術是單反都做不到嗎?
no,是單反沒有必要做
這個技術有什麼問題?因為黑白和彩色是兩個鏡頭,像素也不一樣,鏡頭位置也不一樣,最終拍出的兩個照片的畫面並不完全一致,沒有像素與像素之間一對一的對應關係,所以黑白像素對彩色像素的色彩或噪點的增強靠的是「猜」,也就是介紹上說的「演算法」。
但是這種提升是計算得出的,不確定的,雖然黑白鏡頭增加了進光的信息量,但是這種信息量在經過這種處理後只有很少一部分能用於增強畫質,是不可能做到1+1=2的。
這個技術有點像另一個技術,HDR。
HDR是通過多張不同曝光度的照片疊加處理增強畫面效果的,本質上也是增加信息量,但是HDR由於拍攝時間上的不一致造成了像素無法一一對應,而華為雙攝則是由於攝像頭的不一致造成了像素無法一一對應。
但是HDR不用增加攝像頭,雙攝要增加攝像頭。在大底的情況下,感測器成本很高,而雙攝提升的效果又極為有限,自然沒有必要採用這種方案。
其實,攝影界的金律一直就是「底大一級壓死人」,在同等的技術條件下,如果需要更好地成像效果怎麼辦?
就是增加感測器面積。
半幅不夠上全幅,全幅不夠中畫幅,中畫幅不夠上大畫幅,制約的是成本。
至於在手機上,單像素麵積一直也是成像的保證。dxomark上手機成像的頭兩名是htc u11和google pixel,兩個都是單感測器,1.4um的單像素大小,吊打所有的1-1.25um單攝雙攝,考慮到同時代的感測器都是索尼的imx,高端底的技術水平基本一致,底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是大像素的問題也有,體積太大,模組不好做,即使不加防抖要麼鏡頭突出一大截,要麼機身很厚,加上防抖更是沒法玩。無奈之下各廠商才找別的妥協的辦法。
黑白+彩色雙攝就是其中一種妥協的方式,華為只是砸了很多錢,又拉上萊卡,讓大家有了很牛逼的錯覺而已。
最好理性攻擊華為
高級黑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