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古代送別詩許多發生在傍晚?
「黃昏」、「月」、「落日」是送別詩的常見意象,但是按照常理應當是早上送別,好讓客人或遊子白天趕路,那麼古代為什麼很多送別詩卻發生在傍晚呢?
舉例如: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李白《送友人》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王維《山中送別 》
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柳永《雨霖鈴》
長江一帆遠,落日五湖春。——劉長卿《餞別王十一南遊》
猿啼客散暮江頭,人自傷心水自流。——劉長卿《重送裴郎中貶吉州》
其他還有王勃的《江亭月夜送別二首》等
謝邀。
早起早睡當然好,但是,走夜路的情況也是很多的。既然有晚發,自然就會有傍晚送別,就會有詩。晚發有如下情況:
1,【主動型】特意趕夜路。
夜路好處都有啥?畝產可以一千八。很多夜路完全是主動選擇的結果,此類型又分為順風、晚潮、睡覺、涼快、時間、名利等亞型。
俗話說,順風好行船,若是風向好,夜路也是值得的,何況有月光照路,有星辰可以指明方向。總之夜發水路,是很經常的事情:
夜來三渚風,晨過臨淮島。(陶翰《早過臨淮》)
晚潮給力:
秋江待晚潮,客歸旆旌搖。(羅隱《秋江》)
晚發水路是很舒服的,到哪裡不是睡覺:
何處不眠人,月明西楚客。(張祜《晚下彭澤》)
貪圖涼快的:
向野聊中飯,乘涼探暮程。離懷不可說,已迫峽猿聲。(李頻《南遊湘漢寄友人》)
當然,有時為了趕時間,風浪大也沒辦法:
京口附商客,海門正狂風。憂心不敢住,夜發驚浪中。(戴叔倫《撫州對事後送外生宋垓歸饒州覲侍呈上姊夫》)
爭名逐利的:
商山名利路,夜亦有人行。(王貞白《商山》)
客舟貪利涉,闇里渡湘川。(孟浩然《夜渡湘水》)
2,【禮節型】重視餞行,傍晚、甚至中夜啟程。
在古代,旅具是落後的,路程是艱苦的,別離是長期的,餞行是重要的。就要分別很久了,好基友多說兩句話,誰曰不宜:
語別在中夜,登車離故鄉。(馬戴《早發故園》)
餞行是冗長的,祖席、飲宴、賦詩……一套流程下來,不折騰到晚上怎麼行:
鞍馬軍城外,笙歌祖帳前。乘潮發湓口,帶雪別廬山。暮景牽行色,春寒散醉顏。共嗟炎瘴地,盡室得生還。(白居易《潯陽宴別》)
八月初長夜,千山第一程。款顏唯有夢,怨泣卻無聲。祖席諸賓散,空郊匹馬行。自憐非達識,局促為浮名。(韓偓《離家》)
羸馬出郭門,餞飲曉連夕。願君似醉腸,莫謾生憂戚。(姚合《送王求》)
3,【爭分奪秒型】計算時間,以過關卡,或者其它目的地。
關卡審查是嚴格的,效率是低下的。相信一般人都不會輕易去和國家制度較勁。或者夕發朝至,爭取一早過關:
暝驅羸馬頻看堠,曉聽鳴雞欲度關。(元稹《華岳寺》)
或者晚發出城,便可以信馬游韁:
半酣走馬別,別後鎖邊城。日落月未上,鳥棲人獨行。(馬戴《夕發邠寧寄從弟》)
也許不算是晚發,出關後即分別,各奔前程,也有送別詩:
出關愁暮一沾裳,滿野蓬生古戰場。(盧綸《與從弟瑾同下第後出關言別》)
4,【被動型】軍情緊急、事務緊急、遭貶黜限時離境等。
不解釋,你懂的:
嚴程無休隙,日夜涉風水(宋之問《自洪府舟行直書其事》)
半夜軍書至,匈奴寇六城。(李益《夜發軍中》)
草草理夜裝,涉江又登陸。望路殊未窮,指期今已促。(權德輿《奉使宜春夜渡新淦江陸路至黃檗館路上遇風雨作》)
5,【串門型】還有一種,就不是遠行,朋友相聚玩了一天,打著燈籠回家沒問題,自然寫首詩,晚間作別:
其說這句「黃昏、月、落日是送別詩的常見意象」已經足以說明問題了。對的氣氛,才有對的詩。對古人來說,離別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而黃昏、月色、落日恰好可以加重這一氣氛,最後就顯得黃昏送別詩特別多了。這其實是一種藝術真實,而不是現實真實。就現實而言,假如做一個二十四小時送別案例的分布圖,我相信,從早上三五點一直到晚上九十點,每個時間段大概都有大量的送別案例。然而,詩人似乎對其他時間段的送別視而不見,其實這就類似一個男子有很多戀愛,結果只有初戀時時浮現腦海一樣。藝術家對於題材的選擇並不是公平和隨機的,相反經常扎堆(比如唐人有大量的閨情和邊塞詩),就像詠物一樣,龍到處被頌揚,豬就享受不到這個待遇。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大概是最有名的贈別詩了吧,時間是在早晨。
古代交通不便、通訊落後,故而十分重視離別。而詩人一般有著自己的送別情調。往往是長亭相送,酒宴踐行,以表祝福與惜別。於席中飲酒作詩,壯志言情,不知不覺中,便已黃昏落日。此時借酒相送,方顯依依惜別之情。正當時,「黃昏」「月」「落日」濃稠了離愁別緒,詩人便引了詩情到這送別中。
而有關於趕路的問題,雖不知古人是否以夜行為常態,但晚上也是可以趕路的。借杜牧《山行》答: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如上面幾位知友的回答一樣,送別詩中的時序發生在各個時間段的都有,不過題主的確抓住了一個問題,那就是黃昏時分的送別詩往往特別動人。
這個問題,錢鍾書先生在《管錐編》第一卷「毛詩正義六十則」中第二十九則《君子於役——暝色起愁》中有過討論,雖然錢先生是從閨怨的角度來論《君子於役》的,但其所言的「暝色起愁」,或可資理解為何很多送別詩發生在黃昏。現轉述錢先生的觀點如下,希望能幫到題主。
首先,錢先生指出行路未必如勞作一樣朝出暮返:君子於役,初非一端。擊鼓南行,零雨西悲;六轡馳驅,四牡騑驒;王事靡盬,僕夫況瘁。勞人草草,行道遲遲,豈能如澤耕畟耜之朝出暮返乎?而示始不晝動夜息也。
同時,錢先生又舉《詩經》的例子,說明黃昏可行路,亦可燕饗:
《齊風·載驅》曰:「魯道有盪,齊子發夕」,固刺「宵行」;而《小雅·頍弁》曰:「樂酒今夕,君子維宴」,《湛露》曰:「厭厭夜飲,不醉無歸」,又美「卜夕」。
隨後,錢先生引許瑤光的一首七絕,引出觀點:
雞棲於桀下牛羊,饑渴縈懷對夕陽。已啟唐人閨怨句,最難消遣是昏黃。
其樞機,正在於「最難消遣是昏黃」一句,錢先生又舉白居易《閨婦》與司馬相如《長門賦》為佐證,用以說明「日夕足添閨思」,前者云:
斜憑綉床愁不動,紅綃帶緩綠鬟低。遼陽春盡無消息,夜合花開日又西。
後者云:
日黃昏而望絕兮,悵獨託於空堂。
那麼,為什麼黃昏能夠叫人平添惆悵呢?錢先生先舉呂溫《藥師如來繡像贊》用以說明:
觸慮成端,沿情多緒。黃昏望絕,見偶語而生疑;清旭意新,聞疾行而誤喜。
然後,錢先生自己補充道:
蓋死別生離,傷逝懷遠,皆於昏黃時分,觸緒紛來,所謂「最難消遣」。
之後,錢先生補充了不少作者「夫子自道」式解釋選擇黃昏作為抒情時序的例子:
韓偓《夕陽》:「花前灑淚臨寒食,醉里回頭問夕陽;不管相思人老盡,朝朝容易下西牆!」
趙德鄰《清平樂》:「斷送一生憔悴,只消幾個黃昏!」
孟浩然《秋登蘭山寄張五》云:「愁因薄暮起」,皇甫冉《歸渡洛水》云:「暝色起春愁」。
增訂版中,錢先生又補充了三則材料:
李白《菩薩蠻》:「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柳永《鳳凰閣》:「這滋味、黃昏又惡」;晏幾道《兩同心》:「惡滋味,最是黃昏。」此類詞句皆言「暝色起愁」耳。
要之,黃昏這一時段,相較一天其他時間,更容易引起人的愁緒,那麼,送別詩寫到黃昏傍晚,格外動人,也就理所應當了。
因為傍晚時分,夕陽西下,正是暝色起愁的好時候。
曾經寫過相關的體會:
自幼喜歡落日,兒時我身手矯捷,幾下功夫便登得上屋頂,看著彩雲一點兒一點兒映紅了天,日夜交融,不僅美的令人震撼,而且在這空曠遼遠的安靜處,自帶一股凄楚哀涼的味兒。那時尚不懂這「愁」滋味來於何處,大抵是少年不識哀愁,為賦新詞,只得借著落日暈染罷。後來才發覺,這哀愁古今中外,原是一直都有的。
最明顯大抵是看了44次落日的小王子,「你知道當一個人情緒低落的時候,他會格外喜歡看落日。」可見所謂暝色起愁之情,本就是一種共情。古往今來詩詞佳篇,更是不少以夕陽作為意,最早《詩經》中「君子於役」是如此,其後夕陽的意蘊被拓寬,有「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恬靜壯麗,亦有「沉思往事立殘陽」的凄婉纏綿,且不用說那夕陽西下,斷腸走天涯的人兒了。然而,不管情志有多少變化,都離不開一個「愁」字。
然而為何逢夕陽便愁呢?或許只有這句可給予所有解答了罷,李商隱曰: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夕陽即將墜入西山之時,萬丈霞光簇擁了整個天空,花草樹木,也如被雕琢上色了一般,在這綺美絢麗的變化之中,難免不令人浮想聯翩吧?然這好景將至,天色漸暗,美好的時光如此短暫,怎能不讓人追憶起往日種種,孤獨之人、羈旅之客,又怎能不感懷傷情呢?
但李商隱的本意,也並非是讓人只感到哀愁的。縱然美好總是留不住,看著夕陽西下,那夕陽美如綢緞,卻並不能似綢緞般的帶走它,哀愁自是有的。但又何不放手,珍惜眼前所能遇見的現世的美好呢?「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每一次落日都會等到懂她的人,於她的美,也唯有珍惜。
正如林夕在歌詞最後寫的:好風景多的是,夕陽平常事,然而每天眼見的,永遠不相似。
就像我們周末和朋友出去玩時一樣,日落西山了一般都各自歸家了。
其他答案有道理,我補充一條。詩作為文學作品是可虛構的,傍晚可寫的意象比較多,落日黃昏很符合離彆氣氛,來個太陽高照就會很奇怪,而且在大多人寫傍晚離別的情況下作者可能受影響。
夕發朝至,票價不足千元
約了一炮之後,你還是要走。
推薦閱讀:
※你認為最感人的一句詩或詞是什麼?
※《石壕吏》中杜甫本人為什麼不會被當作青壯年被「捉」走?
※李白的政治能力到底如何?有什麼證據能證明?
※為什麼唐詩集好多都要叫唐詩三百首?
※詩仙、詩聖、詩鬼、詩佛,這些類似的稱號是什麼人頒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