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練習句讀?
題主本科中文,大三在讀,考研方向是古典文獻學。請問如何練習句讀?
首先,句讀不等於標點。
根據題主的問題描述,我覺得其實可以將這個問題置換成「如何練習給(豎排繁體形式的)古文標點」的問題。
由於不知道題主的本科院校中文系實力、題主自身的古文水平以及題主能把給出的這段例證材料標點到什麼程度,答主下面給出的這些建議或有大而無當之嫌,請您姑妄聽之。
首先放一個我自己給這段材料標點的結果:
【先王之不能廢羽聲而成八音也,猶饔人不能舍醯醢鹽梅而濟五味也。《五子之歌》必錄於《夏書》,《黍離》之詠不刪於王國,皆此物此志也。今諸君子之言具在,音節雖殊,皆與唐人相上下:淡以永者,昭文之鼓琴也;熛以揚者,師曠之清徵也;鏗鏘感動者,趙簡子之鈞天也;噌吰、鏜鞈者,周景王之無射、魏獻子之歌鐘也。羽聲而近中聲,不戾乎變《風》、變《雅》,即尼父復出刪《詩》,亦將取焉,而安得以木客之悲吟、幽獨君之冥語,漫比而訾斥之哉!左太沖云:「山水有清音,何必絲與竹。」夫清音未有不諧乎絲竹者也。山月高寒,木葉欲脫,吾將手此一編,爇水沉,烹蒙茁,正容盥手而誦之,必當山鳴谷應,潛虯舞而哀猿啼也。】
我個人認為這個結果可以在該題拿到18+的分數,如果題主能做到和我差不多或比我更好的程度,下面這些就不用看了。
如果您不能,那麼建議您用這種方式提高古文標點能力:
(以下三個步驟按照古文水平由低到高、準備時間由長到短的順序排列,請題主根據實際情況自行選擇。)
步驟一:從根本上彌補文言短板。
具體方法:從頭到尾認認真真地閱讀完一套「古代漢語」課程教材並做完配套練習(題主身為大三中文生應該已上過這門課,可根據自己的文言水平決定是否要回頭複習),教材我推薦王力先生的四卷本或郭錫良先生的兩卷本,當然也可以用你本科院校自己的教材或你目標院校(中山?)這門課的教材,只要它們編得不是太離譜就行。
步驟二:有針對性地進行古文標點練習。
經查考可知你作為例證的這段材料出於清人朱鶴齡《愚庵小集》卷八《寒山集序》(節選),那麼你可以尋找一些和《寒山集序》同水平的材料來作針對性的標點練習。而與這篇文章的水平最相近的,肯定就是同一作者(朱鶴齡)寫的同一文體(序)的文章。
朱鶴齡的《愚庵小集》卷七、卷八除《寒山集序》外還收錄了三十七篇序。
你需要做的是,挑出其中的一篇序,用未經標點的文本自己標點一次,再與較為權威的標點版本做對比。對你和TA標點得不一樣的地方,通過思考、詢問(問老師、問學霸同學、問知乎網友etc.)等方式,搞明白為什麼TA對你錯(當然,也有一定概率是兩可,還有更低的概率是你對了),總結起來。
然後將這個過程重複三十六次,必有成效。
你可以這樣獲得未經標點的《愚庵小集》文本:
查詢「中國基本古籍庫」。(如果你們學校買了這個庫)
自己去翻影印版文淵閣《四庫全書》中的《愚庵小集》。(你們學校圖書館應該有)
你可以這樣獲得較為權威的《愚庵小集》標點版本:
【《愚庵小集》,清·朱鶴齡撰,虞思征點校,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6月】
查查你們學校圖書館有沒有這本書,如果沒有,你可以選擇自己掏錢買一本(壕的方式),或者換另一個你們學校圖書館有文集標點本的清代學者的文章來做標點練習(經濟適用的方式)。
同理,無論哪段古文標點材料讓你覺得有難度,你都可以先查它的出處,再順藤摸瓜多找些它的同水平材料來做標點練習。
步驟三:掌握一些具體的標點技巧。
1、注意句式
古人行文有一定的「法」,或者說有一定的句式。如果能把握住這些基本句式,可以說標點已經成功了一半。
我們還是以這篇《寒山集序》為例。
①【先王之不能廢羽聲而成八音也,猶饔人不能舍醯醢鹽梅而濟五味也。】
→這是一個「A句,猶B句」的句式。其中A句和B句的每個成分都是一一對應的(字數則不一定完全一樣),先王對饔人,廢對舍,羽聲對醯醢鹽梅,成對濟,八音對五味。
古書中類似的表達:人性之無分於善與不善也,猶水之無分於東西也。——《孟子·告子上》
②【淡以永者,昭文之鼓琴也;熛以揚者,師曠之清徵也;鏗鏘感動者,趙簡子之鈞天也;噌吰、鏜鞈者,周景王之無射、魏獻子之歌鐘也。】
→這是一組排比句,而且每個單句都是「某某者,某某也」的句式。
古書中類似的表達: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戰國策·齊策一·鄒忌諷齊王納諫》
……
我們如果熟悉這些句式,標點時就不容易犯錯——怎樣熟悉起來?還是回到前兩個步驟,多讀多練。
2、注意虛詞
《寒山集序》(節選)中出現了「者」、「也」、「焉」、「哉」等句尾虛詞,看到它們,我們就應該意識到其後面的內容應該另起一句(或一小句,如果你在這裡加的是逗號的話)了。
也出現了「夫」這個句首發語虛詞,看到它,我們應該意識到其前面的內容句意已經完成了。所以「左太沖云:『山水有清音,何必絲與竹。』」與「清音未有不諧乎絲竹者也」應該分成兩句話。
3、注意邏輯
我們在這段話里看到「左太沖雲」,知道後面是左太沖這個人說的話,那麼他的話應該到哪裡打住呢?為什麼「山水有清音,何必絲與竹」是他說的,「清音未有不諧乎絲竹者也」就不是他說的呢?
很簡單,因為這兩句話前後矛盾。一個說山水有清音所以不需要絲竹,另一個說清音也要與絲竹相配合。
所以離左太沖近的那個觀點是他自己說的話,後面那個則是本文作者(朱鶴齡)的看法。
當然如果你知道左太沖就是左思,「山水有清音,何必絲與竹」(原文「非必絲與竹,山水有清音」)出自他的《招隱詩》其一,那怎麼都能標點對。但是一般標點材料總會涉及一些生僻的知識點,這種情況下只能按照邏輯判斷。
PS:「左太沖雲」後的詩句非左思原句(應該是因為朱鶴齡記錯了),理論上不應該直接引用,但不加冒號引號又容易被閱卷者誤會對「左太沖雲」所領的內容理解不清。所以這種情況下還是不要想太多,直接無腦冒號引號吧。
4、注意標點符號的規範用法
嚴格意義上講屬於「現代漢語」課程的內容,但在古文標點過程中也十分重要。如果在這方面薄弱,建議回去溫習現漢教材和《新華字典》後附的標點符號使用規範。
我認為應該注意的幾個地方:
①可斷可不斷之處,注意長句和短句的結合。避免一逗到底,也避免處處句號(那是已經過氣很多年的「銀鐲體」啊_(:з」∠)_)。適當使用分號、冒號等其他標點符號。
②句尾語氣不夠強烈的地方避免用嘆號、問號,盡量用句號代替。
比如:「左太沖云:『山水有清音,何必絲與竹。』」這句也可以改成「左太沖云:『山水有清音,何必絲與竹?』」但我個人認為還是用句號會更合適一些。
③冒號、引號和與引文相關的標點符號要用對。
比如【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論語·鄉黨》)和【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的用法都是可以的(當然前者更好),但【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就不對了,而【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也不太妥當。
④如果能確定材料中出現了書名、文章篇名,請給它加上書名號。
如此例中的《五子之歌》和《黍離》,分別是《尚書》和《詩經》中的篇目,加上書名號可以向閱卷者展示你的背景知識;而《風》、《雅》、《詩》的書名號應該不加亦可,我這裡加上是個人習慣。
祝題主考研順利,一戰功成。
練習句讀很簡單,個人體會,有三個要訣:一曰結構,二曰詞性,三曰語感。
文言句子結構是有規律的,結合上下文各個詞語的詞性(動詞名詞虛詞),很容易就能斷得七七八八。特別是虛詞,所謂之乎者也,幾乎必定是斷句之處。有某些不好斷的地方,要反覆讀誦。斷得對的句讀,讀起來抑揚頓挫,斷得不對的就會讀得結結巴巴。如果讀得不爽的就說明斷句有問題。
以下是我的斷句結果(網上有正確的文字出處,我對比了一下,我這裡有兩處還是斷得跟原文不對,不過我認為不影響意思就堅持我這種斷法。鏈接過幾天再放)
先王之不能廢羽聲而成八音也,猶饔人不能舍醯醯鹽梅而濟五味也。
五子之歌必錄於夏書,
黍離之詠不刪於王國,
皆此物此志也。
今諸君子之言具在,音節雖殊,皆與唐人相上下。
澹以永者,昭文之鼓琴也,
熛以揚者,師曠之清徽也。
鏗鏘感動者,趙簡子鈞天也。
噌吰鏜鞳者,周景王之無射,魏獻子之歌鐘也。
羽聲而近中聲,不戾乎變風變雅,
即尼父復出,刪詩亦將取焉,
而安得以木客之悲吟,
幽獨君子之冥語,
漫比而訾斥之哉!
左太沖雲,山水有清音,何必絲與竹?
夫清音未有,不諧乎絲竹者也。
山月高寒,木葉欲脫,
吾將手此一編,爇水沉,烹蒙茁,
正容盥手而誦之。
必當山鳴谷應,潛蚪舞而哀猿鳴也。
題主你好,中山考研真題在官網只能找到近三年的,你搜集到其他年份的真題了么?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