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人、搶劫、開黑店賣人肉包子,在水滸傳中這些人為什麼會被作者塑造為英雄?

這本水滸被譽為四大名著之一的原因是什麼呢?作者為什麼覺得他們是英雄好漢,讀者又為什麼這樣認為呢?這本書的魅力何在,如何欣賞?


謝邀。

問題一個個來。

第一個問題:殺人,搶劫,開黑店賣人肉包子,在水滸傳中這些人為什麼會被作者塑造為英雄?
施耐庵寫《水滸傳》,從來沒說主角們是高大全的道德模範。楔子里就寫清了:這批貨,乃是一百零八魔星,被推倒了石碣,放出來禍亂人間的。
順便說句,施耐庵自己的性格,也是快意恩仇、豪俠颯盪的人物:他參與過張士誠的元末起義軍。
這是個大話題,之後再說。

第二個問題:這本水滸被譽為四大名著的原因是什麼呢?
《水滸》是本極出色的小說。從劇情鋪設、細節描繪、人物、對白、筆力、氣象、結構、語言,都至為出色。若有興趣,可讀金聖嘆給《水滸》的評點,簡直可以拿來當小說寫作教科書。
而且明朝並無」四大名著「這說法,而是」四大奇書「。《水滸》本身,題材奇,文筆奇,更有一股莽莽蒼蒼、浩浩蕩蕩、奇崛颯盪之氣,奇得很,所以千古留名。


第三個問題:作者為什麼覺得他們是英雄好漢,讀者又為什麼這樣認為呢?
重複開頭:施耐庵把這批人寫作魔星,而非英雄——雖然他們彼此間會稱呼英雄好漢。
這裡有個好玩的邏輯。

先舉個別的例子。《紅樓夢》里,賈寶玉是個紈絝子弟,有才情、痴、不世故、有靈秀氣、對姑娘好。曹雪芹一再說這是他的缺點,但實際上,大家都知道,有些明貶暗褒。這裡多少有些自況的意思。
同理,福樓拜寫《包法利夫人》,許多人都覺得他在諷刺包法利夫人這個幻想浪漫風雅的俗女人,但實際上,福樓拜年輕時的確是個浪漫主義者,所以法國人也分析過:焉知福樓拜寫時,是覺得今是而昨非,還是怎麼?

施耐庵自己,曾經參與過起義,沒成功。他是個湖海豪傑之士,性格磊落奇崛,文風揮灑倜儻。《水滸》裡頭這些人,有的好酒,有的疏狂,有些殘忍,有些暴躁,但大體上,他們都不是庸庸碌碌的凡人。魯智深抱打不平最後出家,武松為報仇殺嫂發配,林沖忍耐良久最後草料場辣手殺人,楊志不堪騷擾一刀殺了牛二。這些未必是好人,但至少不是庸人,忍不住那口鳥氣。

實際上,如果你看《伊利亞特》,會發現阿喀琉斯暴躁殘忍、奧德修斯狡猾奸詐,希臘英雄們也都不是高大全形象,而是血肉浮凸的活人。他們甚至未必是好人,但他們是熱血澎湃的人。

我覺得,這就是施耐庵的寫作心境。他何嘗不知道這些人行為做派是錯的,所以,就像曹雪芹要把賈寶玉罵作蠢物、石頭一樣,他也要把這些好漢塑造成魔星。但骨子裡,他對這批人不失欣賞:這批快意恩仇、不甘於庸碌日常生活的傢伙。
中國古代對俠客,一直是這樣矛盾的態度。俠以武犯禁。俠並不是地道的道德模範。要到了近代,才會塑造儒俠形象。但看看《史記:遊俠列傳》里那些,都不能說是太過道德,但有風骨、有氣概,非常人,就是如此了。

第四個問題:這本書的魅力何在,如何欣賞?
這本書的魅力,就在於快意恩仇、洒脫跌宕,在於殺伐決斷、詭譎雄奇,在於莽莽蒼蒼一股走馬揚鞭輕生死重大義的氣概。你讀了,覺得故事很好看,人物很豐滿,就可以了。這不是新聞紀實,拿劇情做道德評判,虛了點兒。


實際上,許多偉大的作品都不是為了導人向善存在的。如果你當道德標準看,就可惜了文本本身了。《伊利亞特》里的英雄嗜血殘忍,莎士比亞戲劇里麥克白是篡位者、奧賽羅暴躁吃醋害死了妻子、李爾王耳根軟結果亡了國;《紅樓夢》里兩位主角一個紈絝浪子一個刻薄姑娘;《西遊記》里猴子也不是什麼善人,唐僧迂腐不堪;堂吉訶德雖然人不錯但說到底是個精神有問題的傢伙;《巨人傳》里都是屎尿屁;《追憶似水年華》就是個有病的人臆想——但這些不妨礙它們是偉大的文本。實際上,大師們,除了某個階段的托爾斯泰和雨果,真的很少有人有願意辛苦寫部宏大文本,專門拿來當道德教化看的。


.
清代張潮在《幽夢影》中評論過:《西遊記》是一部悟書,《金瓶梅》是一部怨書,《水滸傳》是一部怒書。

據說施耐庵參加過元末的農民起義,惜乎沒有成功,所以把一腔憤懣都傾注在自己的作品之中,是「撒著狠」寫書的。所以我們現在看到這部小說,就有些用力過猛,甚至有些殘酷。

總之,了解到這個「怒」字,就掌握了水滸傳的精髓。

另,最近在看金聖嘆批評本的水滸傳,感覺就像是有一位良師益友帶著你讀書一樣,十分有幫助。讀三國推薦毛宗崗批註的版本,讀紅樓夢推薦脂硯齋批註的版本,讀水滸推薦金聖嘆批註的版本,其實西遊記最需要批本,因為裡邊謎語很多,如果哪位知道有好的批本,請不吝賜教,多謝多謝。

最後,推薦讀一讀金聖嘆的《讀水滸之法》,將水滸傳的妙處寫得很透。
.


《水滸傳》第一回不是說啦? 張天師祈禳瘟疫 洪太尉誤走妖魔!!! 108個妖魔啊!
談談水滸傳的看法 ,不同意勿噴!
一直在 鬱悶 那些號稱 前期號稱「忠臣」的將領們 一被宋江俘虜 ,宋江一解綁,說幾句屁話,壓根沒有說服力啊!! 尼瑪,那些人就TM 降啦。。。。。。
這TM就是貪生怕死好么。。。。還跟自己找個台階下。。什麼宋江 替天行道啊,義氣為重啊! 快吐了。。。。。
這TM的就算了 ,問題是他們降了之後 還TM 的 去坑 原隊友 ,坑死他們!柴進 ,朱仝 等等這些人 ,本來小日子過得不錯啊!,硬是被坑死了 上了梁山啊。。。心酸。。

李逵就一 嗜血傻逼 ,吃人殺人 越殺越興奮 ,武松有時候腦子也不對,蜈蚣嶺 為了試刀殺了一個道童,一個道士。。。也是醉了。。。


例子數不甚數!


我感覺 施耐庵 從未有把他們 塑造為英雄 的意思! 前期 殺人放火 後期 招安破敵 維護 腐朽王朝的統治 ,全軍覆滅!下場凄慘。。。更感覺 「好漢」這兩個字的 對他們的諷刺!當然不排除 作者藉助他們反映政府的腐敗。。。。


首先,水滸沒有塑造英雄,塑造高大全的英雄是樣板戲的活。
水滸是「為市井細民寫心」,寫的其實只是正常狀態下會被壓抑的人性,無所謂善惡,忍氣吞聲低調生活的市井百姓,只有在外界環境沒辦法再維持原有的平衡時,人性中壓抑的「匪」的一面就會釋放出來,殺人、搶劫、賣人肉包子,不過是其極端的表現而已。
林沖是最好的例子,生活未被高衙內毀掉前,何嘗不是安份守己的良民,刺配滄州,也還是安然看守大軍草料,直到火燒草料場,夜奔梁山,然後為王倫所迫去交投名狀,開了濫殺無辜的頭,後來幫著晁蓋等人火併王倫,原有的道德觀如何一天天崩潰,而人性的黑暗面一步步釋放出來,就這樣完成了從普通人到強盜的轉變。
當然同樣的境況下,也不是所有的人都會變成強盜,還有一條路是窩囊地死去,比如武大。而水滸所寫的,就是一些平常人未嘗不曾期待卻不敢也無力去實現的另一種人生。


因為中國古代講幾個字「忠」「義」「孝」。
從這幾個字來講,水滸至少佔據了一個「義」,這個「義」是狹義的「義」。非「大義」。
而最終被招安的解決,從統治者來看這部小說告訴你,造反是行不通的,最好還是要被招安的。朝廷才是王道,這其實就是變相的「忠「。
至於其他人。。死道友不死貧道就好。。。不是么?

當然,水滸本質上是一本那個時代最牛B的YY小說,普通人都YY自己有一副強健的身體,可以快意恩仇,可以殺官截糧,最後關鍵還能被招安光宗耀祖。
水滸走的過程,除了受到封建主義思想的限制,結局是招安,如果結局是建立了一個王朝,可能你就看不到這本小說了。


謝@插門胡的小背心 背心姐邀請,不勝榮幸,屁顛屁顛我就來回答了。

首先需要明確的一點是,水滸一百單八將並非個個是英雄。能夠稱得上是英雄的,就應該是林沖、楊志那種,身負一身本事,從不顯山露水,能夠忍辱負重,關鍵時刻一錘定音的人。水滸裡面天罡三十六人多數如此,但地煞七十二人就不一定了。

地煞星多是江湖三教九流。有做小偷的(顧上蚤時遷),有會打算盤的(神運算元蔣敬),有開黑店的(母夜叉孫二娘和他男人張青),殺人搶劫這些事兒,更是不在話下。這些人組成了底層江湖世界:義必須有,但是德可以不要。小說里刻畫他們多是寥寥幾筆,做過什麼歹事,也照常說出。從這個方面來說,地煞星多數不是英雄。

天罡和地煞,就像朝和野的分立與融合。天罡人人有著牛逼的本事,但人少;地煞什麼人都有,但是人多。前者多數是英雄,但只有和後者融合在一起方能起事。


英雄是能力判斷,不是道德判斷。
英代表才華,雄代表膽力。

水滸應該是雙向揭露,既有統治者的腐朽,也有草莽間的黑暗。


好漢,是土匪強盜,不是英雄。

他們敢反抗,就比一般人牛逼了。

你試試,對著官府的人,熱淚盈眶的怒吼一聲,舉起你手中的武器衝上去!?

不敢吧?

所以人家是好漢!


水滸的書名就回答了第一個問題。水滸全名『忠義水滸傳』,講的就是忠、義的故事。跟定老大不動搖、講義氣的人就是一般人認為的英雄豪傑。

其次,水滸是現實社會的反應。朝廷內部的爭權奪利,軍隊里的勾當;造反派里的派系鬥爭、勾心鬥角;官、匪的相互勾結和身份轉換...... 什麼時候讀,都能讀到現實批評的味道。

如何欣賞本書? 企業高管可以學宋江如何帶小弟、除對手,適時跳槽;政府官員可以學高俅欺上瞞下,官場得意;小公務員可以反面學習林沖忍辱負重,和官二代打交道。水滸就是中國人際交往的厚黑學,就算不去害人,為防膝蓋中箭也要讀一讀。


沒說英雄,原著里沒殺過人的叫壯士,殺過人的立馬改口叫好漢(土匪)


作者根本就沒把他們塑造成「英雄」
只是寫他們的故事。。。

「好漢」也並非褒義詞,從書中可以看到,好漢的先決條件是殺人,殺了人就能稱為好漢,就有人給你跪下說「好漢饒命」。。。

被譽為四大名著,是因為其書寫的好,你可以當做厚黑學欣賞,也可以當做成功學欣賞,也可以當做奇談怪事欣賞,也可以帶著批判的眼光去欣賞……沒人逼你學林沖的虛偽,宋江的狡詐。。。


真正從頭至尾看一次水滸傳(不是電視劇也不是電影,而是那本在你小時候讀成水許傳的書)
或許就懂的如何欣賞了,倘若還是不能,就對照看看老金老吳的批註吧。


個人淺見:
1.當讀者處於可以安全觀賞這些恐怖行為的環境和距離,就會轉而形而上的欣賞其中的反抗性、豪爽和快意恩仇。
2.倘若讀者長期處於被壓抑的環境中或是對社會現狀不滿,就會對暴力和恐怖行為及其所代表的反抗性和恣意妄為產生嚮往,近似稱周克華為「爆頭哥」,甚至有人對周克華有種盲目的崇拜。
3.水滸中,很多有暴力、恐怖行為的形象,都有個被逼、反抗的過程,故而對讀者來說,這些暴力和恐怖行為的接受不至於太突兀,且很多所謂英雄其出身也較為低賤,其言行在一定程度上能使當時的受眾(主要是在酒館茶肆中聽水滸故事的底層勞動人民)產生認同感和共情效應,換句話說,受眾理解他們為什麼會做出這些事。
4.突然想到電影中暴力美學的概念:優秀的作品即使表現了暴力和恐怖,但其本質上還是優秀的藝術作品,因為他主要的目的不是為了表現暴力和恐怖,而是為了展現人性和社會問題。
5.水滸傳之所以流傳到現在,不是因為其中展示了暴力、恐怖行為,讓人產生閱讀快感,幫助人宣洩慾望,而在與其對於農民起義這一現象的思考。因此題主的關注面不能只在這些問題上。


水滸的作者,成長於元末亂世,有說法稱他曾經做過張士誠的軍師。元末亂世,本來是人命如草芥的時代,作者身居其中,估計也看到許多強賊山寇,亂世之中稱王稱霸,有感慨所做。
撇開了仁義道德,亂世最後稱王稱霸的豪傑,就是踩著白骨走上去的。殺幾個普通的民眾,有什麼大不了的?據說朱元璋對張士誠特別憤恨,在張士誠的根據地蘇州一帶,屠戮慘重。如果施耐庵真的經歷了這些,胸中悶氣糾結,寫出這種三觀不正的作品來,是他的一種發泄。

順便---------------
這裡怎麼就能扯到左右之爭了?還說什麼李逵?
這不扯淡么?李逵見到不同路的人,是舉起老大斧頭砍去的。網上的左右之爭,是爭嘴皮子,何曾見到那個毛左砍殺過什麼右派?你給我舉出一個例子來?
左罵右,右罵左,都是嘴皮行為。身為右派,有什麼理由就覺得左派的罵,相當於李逵的砍人呢?右派就這麼嬌弱能被毛左罵死?
毛左自己崇敬毛澤東,那是他們自己的價值觀,右派罵毛左,豈不是也相當於李逵掄圓了砍?「偏不准你信」豈不和右派所說的毛左一個德性?


敢殺常人不敢殺之人。敢對抗常人不敢抗之朝廷。


一來原著並沒有把梁山匪幫塑造成英雄,稱之為」好漢「而已。
二來對來出生於平民的傑出人物事迹塑造亦非施耐庵之首創,早他1000多年前,一個叫劉邦的失職警察,帶著屠夫樊噲,乞丐韓信和基層公務員蕭何、曹參的造反故事被人寫了一遍又一遍。


轉一篇評論,覺得寫得極好:

讀《水滸傳》的文本總弄不清一個人物——李逵,不知道他是個好人還是壞人。

說他是好人吧,那黑廝殺人如麻,魯迅先生所說的,江州劫法場排頭砍去殺的都不過是看客;
那黑廝天良泯滅,為了讓逼朱仝上梁山,把朱仝照顧的四歲小衙內從頭劈成兩半;那黑廝衛道偽善,狄太公家請他捉鬼,他明知所謂鬼不過是狄家小姐偷情的障眼,硬把小姐和情郎砍成十幾段,「太公哭道:『師父,留得我女兒也罷。』李逵罵道:『打脊老牛,女兒偷了漢子,兀自要留她!』」打死李鬼,「去鍋里看時,三升米飯早熟了,只沒菜蔬下飯。李逵盛飯來,看著自笑道:『好痴漢!放著好肉在前面,不會!』拔出腰刀,便去李鬼腿上割下兩塊肉來,把些水洗凈了,灶里抓些炭火來便燒。」比太君更厲害……

說他是壞人嗎,那廝嫉惡如仇,聽說強搶民女的是宋江,二話不說就砍倒「替天行道」的大旗;那廝急人所急——雖然往往起反作用,幫柴進打死殷天錫;那廝敢於造反,聽不招安二字,不像宋江此生匍匐在壓迫性社會結構的腳下。那廝還有著一股樸拙、率真的氣息,所以能在各種曲藝、戲曲的舞台上為人喜愛。

經過不斷地解釋文本,筆者最後只能得出這樣一個結論,用好人或者壞人來概括李逵都是不能的。最確切的說法就是,李逵是一個偏執的人。

李逵的世界觀的形成,小說沒有交代。我們自然也不能用天殺星就是如此一筆帶過。但有論者提出,李逵的殺氣是一種貧民階層本能的反抗。他們處在社會的最底層,無數慘痛的經歷告訴他們,既有社會體制是無法惠及他們的,逆來順受也只能苟延殘喘。李逵回家接老娘,留下一錠五十兩銀子,說他大哥從來沒見過這大銀,也就是說李逵家從來拿不出50兩。50兩是多少呢?約合今天10000到15000塊錢。李逵家的貧窮可想而知。

在討論李逵世界觀的合理與否前,我們大致可以歸納出他的一些核心信念:譬如好漢應該造反,都應該上梁山,凡不肯上梁山的,就是梁山的敵人,就要「一鳥斧,砍成兩截便罷」。又如為了賺人上梁山,可以無所不用其極,無辜的小衙內不妨一斧子「頭劈成兩半個」。好漢是要戒女色的,李逵自己沒有性伴侶,也不準別人對女人有興趣。別人冒名宋江搶了民女,李逵罵道「我當初敬你是個不貪色慾的好漢,你原來是酒色之徒」,可見民女不民女倒在其次,關鍵是好漢原來是不能有色慾的。好漢不能有色慾,而百姓也不能有,在性秩序方面,李逵是徹底的不造反派,狄小姐養姦夫,於國法都無妨礙,然而李逵放不過,要斬首砍成十幾段。

反倒是《金瓶梅》在此處顯得非常瀟洒。西門慶的姘婦王六姐和小叔子通姦,被鄰里的幾個少年抓住,綁在街上示眾。少年們抓她也不是為了什麼滅人慾的大計,而是他們想勾搭王六姐不上。示眾便罷了,偏有一個老頭來湊趣,說什麼叔嫂通姦,按律應該絞刑。這老頭偏外號陶扒灰,幾個兒媳婦都被他上了。於是又有路人甲道,您老明習律條,這叔嫂通姦就是絞刑,那公公霸佔兒媳的?下接兩句書評: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可謂金玉良言。

這李逵偏不如此,自己有自己的價值觀,所以別人也得服從他的價值觀。稍有不合,就要殺卻。甚至有時,李逵的價值觀連觀點都談不上,就是一種想法,一個念頭,凡不符合的,也要殺頭。譬如江州劫法場救了宋江,一行逃到白龍神廟,李逵要殺廟祝,理由只有一條,你他娘白天關著廟門幹啥?當然咯,另一方面,對於符合自己價值觀的行為,李逵是支持甚至效忠的,小到聽李鬼扯謊要養活90歲的娘,遂放過他還給了10兩銀子;大到做夢也不敢罵宋江。

因為李逵的偏執,他滿腦子,滿視野完全不存在本應存在的更上位價值觀。我們不必苛求他去理解人權、自由等等今人都沒能理解的概念,但有一句話,李逵所處的時代也存在了,那就是「上天有好生之德」。李逵對此是還不以為意的。

所以我們說李逵無所謂好人壞人,而是個偏執之人。他的偏執在害殺無數無辜百姓後,最終也葬送了他自己。所以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可恨之人也必有可憐之處,那是一定的。

今天的中國,倒是湧現了一批像李逵一樣的人,他們或是落寞的老革命,或是下崗的工人,或是競爭力低下的大學生,凡此種種。我很毫不否認他們的可憐之處,我們從不認為他們沒有發出自己訴求的權利。我們甚至理解,這些毛左之所以是毛左的原因。

其實毛左很不稀罕,中國歷史上早已有之。《儒林外史》里鄒吉甫說「而今人情薄了,這米做出來的酒汁都是薄的。小老還是聽見我死鬼父親說『在洪武爺手裡過日子,各樣都好;二斗米做酒,足有二十斤酒娘子。後來永樂爺掌了江山,不知怎樣的,事事都改變了,二斗米只做得出十五六斤酒來。』」諸位看官,和今日的毛左豈不是一個腔調。

因為中國人的思考大概超不過高考應試做選擇題方法,因為A不行,可以排除,所以就是B了!因為現在社會有各種問題,那麼也就是毛主席時代最好了!

毛左的偏執表現在他們不僅僅自己堅持自己價值觀,更在於他們不允許我們持有不同的價值觀,不允許持有不同價值觀的和他們分享世界。洛陽的廣場上,按照通常的看法,你毛左唱得紅歌,為什麼我右派就不能罵毛澤東是暴君?不行,罵了就要打!說美國好,那叫漢奸;說朝鮮好,那是什麼?

秦暉先生有篇文章,意思是說我們很難找到解決和毛左意見分歧的辦法。譬如正常情況,我們可以說舉手表決,看按照我的辦,還是按照你們毛左的意見辦。可惜,這種民主的解決方案恰恰不為毛左接受,他們的方案就是左轉,就是強化專政。而事實上民主和專制不存在可以調和的餘地,因為全民公決民主政體還是專制政體,這一行為本身就覺有民主意義了。

朋友來了,不多說。但可以預言的是,李逵式的毛左,他們的偏執難免會給社會帶來巨大的破壞,同時最終葬送他們自己。


水滸是有當時的創作背景的,是作者為襯托元末起義的英雄們,他們各有各的缺點,朱元璋就是個要飯的,但他們都是英雄。
這本書要是脫離了那個時代,放大到真實歷史背景中,宋江們就是地痞混混流氓潑皮,都應該被弔死在城樓上。
吹捧成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有政治需求的,看看是不是和明初很相像。


我想從兩個角度回答關於英雄的問題。
第一個從道德觀上看。水滸傳裡面被視為英雄的人是因為他們殺的是壞人,是欺壓老百姓的貪官污吏、土豪劣紳,因此看到這種人被殺、被搶,人們會覺得大快人心,也因為那班人替被欺壓的人伸張了正義,人們會認為他們是英雄。道德與法律不同。他們雖然是違反了法律,但是卻在道德的角度站住了腳。這個可能是讀者會認為裡面的人是英雄的原因。
第二個角度,是當時的社會環境。當時的社會普遍不公,人們不滿朝廷,是「官逼民反」。起義的會被認為是英雄。
其次,怎麼去欣賞這部名著。
樓上的也說了不少,這本書具有文學價值的原因是從文學角度上它寫得好,什麼結構、情節之類的。其次思想內涵上,引述一下老師在課堂上總結的話,是《水滸傳》表現了4種義。是「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義、是「仗義疏財」的義、是「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的義、是「無分貴賤、不問親疏」的義。這些都是良好的社會願望。
欣賞一本書,除了語言技法之外,我想就是思想內涵了。想一下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節,人物為什麼要這樣做,思想內涵就出來了。


很多人回答的時候都要順帶反對一下高大全的角色演繹方式。
我覺得這是不對的。
世間有沒有道德完人?
我覺得有。
而且比小說更高大上。
對於我們這些俗人來說,當然理解不了聖徒的行為。
但絕不可因此就非要在道德完人的形象上弄上點污點。
因為完全沒有必要。
就像小說里總喜歡描寫淫僧,但現實中到底有沒有堅守清規戒律的正派僧人呢?肯定有啊!不能因為我們不能制住自己的慾望,就認定世人都不能。
給他們製造不存在的污點和慾望有什麼意義呢?沒有。尤其沒有必要給真實的歷史人物添加太多不存在的問題。因為他們身上有更精彩和值得玩味的部分。

上面說的是道德完人。不是說完人。世間沒有完人。每個人都有缺點,都有不可解決的問題,都有自己痛苦的事情。
我倒覺得,發現英雄的真實缺點和他痛苦彷徨的部分更有意義,更加有益於我們理解他們、理解歷史和現實,而且體驗更加精彩。

撥高和刻意製造缺點都是不可取的。

回到水滸,我傾向認為水滸並沒有塑造什麼英雄人物,第一它沒有"塑造",第二沒有"塑造英雄",第三它不是為了反對高大全、高大上而刻意"塑造",刻意製造缺點。

作者只不過寫了一堆混漢的故事。

英雄狗雄都是傳說,作者肯定也參照了傳說,但顯然他沒有奔著英雄狗雄去,而是奔著故事去,奔著他感知的社會而去。把故事講好了而已。沒準他身邊本來就有一個李逵。所以他筆下的李逵就是這樣的殘暴而又可笑。

把人物細節寫好,又能忍住不去撥高或抹黑,這是功力,是進步。


四大名著,獨愛水滸,三國重權謀,自《孫子兵法》一脈相傳,寫遍兵戈機詐,是有廟堂之高的政治小說;紅樓才子佳人,貴族生活,並非我熟悉和感興趣的事物,縱然文字流暢,寓意深刻,畢竟隔膜太深;西遊是奇幻、諷刺小說,生動有趣;文筆辛辣,也是寫盡中國人情世故的文人小說。唯水滸有熱血,有兄弟,直面社會底層,有男兒的率性洒脫,有底層的價值標準,有真實的抗爭與打拚,有濃重的市井民風,有我所鍾愛的真性情!那些不加粉飾,飽受垢病的血淋淋的殘忍和粗暴,勾勒出了男性內心深處最原始的慾望,只不過水滸不刻畫情愛和性愛,只刻畫市井階層深層男性慾望在社會活動中赤裸裸的映射。而為了彌補這種不足,摘取水滸一章繁衍出來的《金瓶梅》就專寫性愛,於是水滸和水滸衍生品成為近代中國武俠、情色暢銷小說的前身,是最具有通俗性的成人童話,再沒有哪一種舊小說刻畫市井階層的理想與沉淪、活力與頹廢、真情與虛偽、放縱與壓抑到如此的生動和形象,他所標榜的兄弟、義氣、江湖等文化元素深刻的影響了中國人的心理。在四大名著中是絕無僅有的。


推薦閱讀:

梁山泊中有派系鬥爭嗎?
中國四大名著中哪一部的文學水平最低?
《水滸傳》中鄆哥「卻不咬下他左邊的來」是什麼意思?
水滸傳的小說原名叫什麼?

TAG:道德 | 文學 | 水滸傳書籍 | 文學鑒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