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人內心比一般人有更強的動力? 或者說對變得卓越、NB有更強烈的渴求、慾望、企圖心?
比如舒馬赫、喬丹、泰格伍茲,都可以說本身就有對成功的無上渴望,才會願意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去練習。幾乎所有的人都想過更好的生活,都希望成為各自領域的專家,變得很NB! 但是大部分人卻並沒有為自己的慾望(或夢想、企圖.....)去努力,去練習,造成兩者的差別是什麼?
問題1:為什麼人人之間會有這種差別?why?
問題2: 知道這種差別產生的願意後能否通過練習或其他方法改變自己?how?Geoffrey Colvin (《哪來的天才-練習中的平凡與偉大》 作者)在《卓越之道》文章的結尾提到:
對大多數人來說,工作已經夠辛苦了,不能再苦了。上面那些做法實在太難、太苦,他們幾乎不會去做。又苦又難是肯定的。要是卓越那麼容易實現,豈不人人都能做到了?這把我們帶向有關卓越的最深刻問題。儘管專家們了解很多能產生卓越的行為,但他們對這些行為的來源卻知之甚少。一項研究報告的作者認為: 「我們仍不知道是什麼因素促使一些人從事刻意練習。」密歇根大學商學院教授諾爾?蒂希(Noel Tichy)說: 「有些人比別人動力更強,對於這個問題,我答不上來。」事實的關鍵在於,我們並非受制於天賦。我們能實現自己的理想。奇怪的是,人們不太接受這種觀點。他們還是願意相信,只要有天賦,求名求利便輕而易舉。但這種觀點卻悲劇性地限制了人們的成長,因為生活不可避免會遇到障礙,人們在此時會認為自己沒有天賦而放棄。
也許我們不能期望所有人都達到卓越。這樣的要求太高了。但令人振奮和感到解脫的消息是,卓越不是為少數人準備的。每個人都有機會實現卓越。
引自:http://www.fortunechina.com/magazine/c/2006-12/01/content_1938.htm
--------------------------------------------------------------------------------------------------------------------
慾望的來源:愛與恐懼。
1、愛自己,愛父母,愛伴侶,愛孩子,愛朋友…… 愛自己,讓自己過上更好的生活。愛父母、伴侶、孩子,讓父母、伴侶、孩子過上更好的生活。在這點上還有兩個層次:1)愛多深 。愛的深度取決於一個人的成熟,成熟的人會對自己負責,對家人負責,承擔起自己的那份責任。2)什麼是更好的生活。什麼是想要的生活,這是個很困難的話題。如果沒開過車,就不知道真正有車的方便。如果沒有游泳池,就不知道天天游泳和在池邊的那份愜意。要想知道什麼是更好的生活,就需要去開拓自己的眼界,多去嘗試不同的生活。
所以,越成熟的人,經歷的事情越多的人,慾望越強烈。
2、恐懼。生的慾望是最核心的慾望。當生存受到威脅時我們會迸發出巨大的能量。其實,我們的生存一直受到威脅,生存的最高境界是自由。自由地生活,自由地支配時間,自由地和喜歡的人在一起,自由地去喜歡的地方。我們不自由,所以我們的生存沒有質量。想要認清這一點,就要面對現實,不要自我欺騙。這一點很難。比如,我們很容易承認,現在我買不起房子,卻不願承認如果我不努力就一直買不起房子。我們總是寄託希望於房價跌,而不是自己能賺到足夠的錢。
所以,越能直面現實,慾望就會越強烈
這個問題可以借用2句話回答:
1 差別有無數種,但都無外乎內部的和外部的。
人的個體差異,以及時代機遇(即外部環境上的差異)都是足以決定性影響一個人未來生活的。
以我的角度來看,青少年甚至是幼年階段,外部環境因素的pull作用佔主導地位,尤其是很多人獨特的家庭背景帶來的先天性優勢。而一旦步入職業軌道後,就主要比拼的個人的內功修為了,能否最終在一個較長10餘年的職業生涯里始終push自己前進是內部因素所主導的。
顯然,先天性的外部優勢是主觀努力不可改變的,能夠變得只是真正去認識和發掘這種優勢。而個人意願可否強化並改變自我呢,請看後文。
2 優秀是卓越的大敵。
改變自己不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情,但是要看改變到什麼程度。
使人變得優秀的那些習慣與認知,在讓你成為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之後,很可能就成為了通向卓越的巨大阻力。要麼一開始就為卓越而孤獨前行,要麼就是在優秀的成功之門敞開後,毅然決然的放下包袱,重新審視自己向卓越的路線靠攏。
而所謂的不斷磨練or練習的動力,在我看來是源於個體的一套自我認知體系:
1 認知能力上限最高的方面:想清楚自己相比於其他人更適合從事什麼?
2 發自內心的熱情洋溢:想清楚對於所要做的事情是否有足夠的興趣,並不斷產生深刻的理解?
3 找到對自己最有衡量價值的KPI:一種既能真正體現出實體增益又符合特定行業內在規律的標準。
基因決定的,跟有人跑得快,有人跳得高一樣,雖然後天的各種培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修訂甚至扭轉,但是品性這東西確實與生俱來。
自制力
這個問題很好理解:所謂的平等,才是社會安撫人的謊言。
每個人出身的時候重量不同,所帶的基因不同,相貌(社會認可度)不同,成長的環境不同,遇到的機會不同,智商不同。這麼多不同所得出的一個人,你怎麼能要求他們得結果是一樣的呢?一個有著強大內心的人,他的成功絕非偶然,是歷練出來的。整個人類社會根本不存在平等,更不要說男女平等,因為無論從物質還是從社會結構,都不成立。
也可以這樣理解,人類社會的平等其實只是統計學上的一個概念。
有兩個影響因素:
童年經歷
兩性經歷
好問題!
思考這個問題好久了,為了我兒子。
作為工科人,不喜歡羅列複雜的概念,沒價值。
我想從簡單概念出發,說說自己的想法,希望有個共性的結論。大家多指正。
先說例子:
沒人想做拉磨的驢!
可如果這頭驢,拉磨時,思考的是腦中旋律,腳踏的是自創的舞步,研究的是高效拉磨法,是不是會快樂些?
我知道音樂、舞蹈和科技,都需要學習。
問題在於,你也不是驢,對吧?
沒人能囚禁你的思維。
首先,什麼是幸福?
先說結論,幸福是進步。而非達成目標。達成目標的瞬間,會感覺幸福,但不會持久。
用極限的思考方法來說,如果你已是世界首富,財富對你來說,還那麼重要嗎?反正花不完,哈哈。其它目標類同。
我想,你會換個目標,只是為了繼續追逐幸福。
幸福,首先是縱向比較的,如果你比昨日更好,你就幸福。
其次,才是橫向比較的。看著周邊眾人,了解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的目標,形成自己的方法。
有目標,是幸福,或者說內心動力的基礎。
有目標,即使目標是錯誤的,其追求過程中,也會有動力,有幸福感。
先有目標,然後,重視過程。
其次,如何追求目標?
按照工程學的普遍方法,解決問題,先做分解。項目管理中的WBS。
為啥要這麼做?
因為沒有內心動力的重要原因,是挫敗感,是失望,是無自信。
原地打轉,我們不喜歡做。
那麼,爬台階如何?
太累?恐怕不是,否則,為啥有人愛長跑呢?
我估計,台階太高,上不去,是主要問題。
面對懸崖一般的台階,怎麼辦?
分解!
就像攀岩,先到A點,然後B、C,最後終點D。
A-B,台階就不那麼高了。
事實上,A-B這一階段,沒準你過去上過類似的台階。
那你還有恐懼感嗎?
而B-C,沒準別人走過,方法是現成的。
可能我們缺乏的,不是力量,而是望遠鏡。
望遠鏡,讓我們既能看到長遠目標,也能看到實現的途徑。
這望遠鏡,就是知識,來自學習和嘗試的知識。
當你上過很多台階後,自信就有了。
這種自信,不是他人的誇獎可比的。
內心動力,也許就來自於這種自信。
第三 更細節的方法論
思考過為何遊戲會吸引人,讓我們無償投入大量精力和金錢。
即時正向激勵,我想是這個。
打怪,即便沒死,也會掉血,不破防,也會強制扣除一點血。
它表明,你在進步。
我們的老師、領導,
無法那麼關注自己,隨時指出自己的錯誤和進步,尤其是進步,他們精力有限,無法跟遊戲比。
那麼,我們就只能自己關注自己!
比如做錯一道題,
也許,我們該把它解釋為:
1. 發現了一個知識缺陷。
2. 找到了一個錯誤解法。這意味著,假定有10種錯誤解法,恭喜你,這種錯誤解法,你已經知道了,不會再犯,至少你完成了10%的任務。只要遍歷這10種方法,就一定能解決這道題。
在這裡,做會做的題目,是驢拉磨,無聊的簡單重複。錯題,才要恭喜你。
沒錯,盯著自己的錯誤,尤其是盯著自己哪怕微小的進步。
關注點放在這裡,也許是正確的做法。
第四,其它。
本人懷疑毅力是否真的存在?
如果存在,那是哪裡來的?
遺傳?偶得?
總之,不是自己能把握的東西,不用強迫自己。
也許,自信是個更好的詞。
你可以用上述方法,找到自信。
總結:
關注自己的進步,這一點,在其它文獻上似乎沒有見過。
希望能幫到你。
本人並不確信自己說的就全面、準確、有效,
希望能與你討論此事。多謝!
睾丸酮
思路決定出路,大成者往往都是偏執狂,認準一個方向不回頭,而這些做事一貫偏執的人需要強大的內心來承受世俗的壓力,才能支撐他一直走下去。樓主的命題中前後互為因果的關係
興趣
人的先天差異並不大。大多數人沒有真正找到自己想做的事
興趣的差異→動力和自製上的差異-[隨著時間的推移]-→人之間越來越大的差距
- 每個人的動力都不相同。有的人自身想追求卓越,他們習慣性優秀,享受卓越所帶來的掌聲與歡呼;而有的人則是因為缺乏安全感,安全感的極度缺乏像一把鞭子不斷的在鞭策他,讓他產生了「不夠,這還不夠,我應該更優秀!!」這樣的想法;有的人則是為了能讓那些對於他而言重要的人過上好日子,追求卓越的過程同時也一定程度上伴隨財富。總之……每個人的動力都不同。
- 知道了「卓越」與「非卓越」的差別也不見得就會去追求卓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世界是多元的,人也同樣。你不可能讓所有人都去追求卓越,那不現實,也不好玩,大多數人是喜歡過小日子的。工作出色,家庭和睦,閑暇之餘上上知乎,玩玩豆瓣,貢獻自己的小力量讓世界更美好……
1、大部分是環境原因形成的動力,有些事小的時候一些特殊事件造成的心結,也有些祖輩的基因。。。。。: )
2、能。
大家看重的東西不一樣唄
自我實現帶來內心強大的驅動力....享受自我實現中高峰體驗的快感..
我覺得卓越與否,成功與否關鍵在於內心的一種渴望。
我覺得這跟出生和生長的環境有很大的原因。一個是內因,比如窮則思變,窮山惡水出刁民,一個是外因,比如郎朗被父親逼著苦練鋼琴。當然外因也是通過內因起作用,比如時間久了,郎朗也接受了父親的思想,想要在鋼琴上達到一定造詣來回報父親,來證明自己。別人鼓勵我說,「加油!」然後x$*/*@()##$@,於是我有了動力。
從物質的角度來說,機器的動力源自能源,人也是一台機器,人的動力也是能源。再往下推應該是蛋白質、磷酸酶等等的世界,我假定名為「動力蛋白質」吧。人又是複雜的機器,能夠把如上的一句話作為催化劑,促使生成「動力蛋白質」。
- 動力來源於「動力蛋白質」。
- 如何增加「動力蛋白質」,去研究統計有動力的人的心理行為。不知道原理那就模仿、try.
越編越發現自己什麼都不知道,哈哈,真好!
我這種解釋是不是太靜態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