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理解豐子愷引述的「人們不是為了悲哀而哭泣,乃為了哭泣而悲哀的」這句話?
12-07
選自豐子愷的《從梅花說到藝術》。那時候是作為高中的一篇閱讀理解出現。
一直想不明白 ,現在想想還是無法理解。
鞋邀,我只說說自己的看法
原文是:有人說:人們不是為了悲哀而哭泣,乃為了哭泣而悲哀的。在藝術上也有同樣的情形,人們不是感到了自然的美而表現為繪畫,乃表現了繪畫而感到自然的美。換言之,繪畫不是模仿自然,自然是模仿繪畫的。
所以這句話是為了說明後面那句「人們不是感到了自然的美而表現為繪畫,乃表現了繪畫而感到自然的美」
通常人認為因為看到美的東西而畫畫,但作者偏不這麼想,他認為畫了才感到自然的美。
通常人認為哭泣是因為悲傷,但作者偏不這麼想,他認為人哭了,所以悲哀了。
為什麼要這麼反常規,我想這就是所謂大家的意境吧,超凡脫俗。
有一些人,不是因為開心而發笑,而是覺得笑出來的話,應該會有開心的事情發生吧。 並非世間的美操縱了這些人的創造欲。那人想的可能是,不然我試著自己創造一下吧,說不定是美的呢~
做過一個六級閱讀題,國外有研究證明了這個觀點,越哭越悲傷,不哭的話,就不會那麼悲傷了。
我試過,忍著不哭,很多悲傷都會過去,實在忍不住的時候,哭過之後,心裡會放下。
類似昆德拉的 媚俗
我境界不高,尚處於因為悲傷而哭泣的階段。因為哭泣而悲傷,是不是演員的素養?
推薦閱讀:
※中國知識分子何時能形成這樣的「大國心態」?如何促進此一過程?
※為什麼有相當一部分中國人缺乏教養?
※作為infp/intp,你被什麼作品(故事/藝術作品)感動/催淚過?為什麼?戳中了你心中的哪根弦?
※京劇為何一步一步走向衰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