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讓你拍一部和抑鬱症(或躁鬱症)有關的紀錄片,你會怎麼拍?
cctv很久前曾播放過,比較寫實,我老婆這樣的外行看了也能有簡單直觀的認識。
紀錄片還是以寫實為主的好,煽情潤色一旦加入那多數拍出來的是導演認知範圍內的抑鬱症了。
就比如某愛情片導演拍完急診室相關作品後自我評價「看著很專業」真的只好感嘆,專業你妹啊
嗯,我有過這類想法。為的是記錄下我(們)經歷過什麼、抗爭的過程、帶給我(們)的毀滅或成長。這很重要。
路線1,從較有普遍性的病例中選能代表某個群體的病友來講述。
從有狀態-確診-乖乖治療/不治療惡化後還需要治療-心得。患者自述體驗經歷為主,親屬朋友來兩句。加採訪醫生。
路線2,描述這群人會有什麼感受,他們怎麼看這個世界和這個病。徵集病友們的一段講述自己經歷和體驗、得失、對病的看法的視頻/語音。搜集病友們的攝影、畫作等等等等作品加進去剪輯而來。
路線3,拍攝精神病院里的病友的日常(包括治療等等)…有點好奇他們在裡面日子過得怎樣
這樣子…更新2016.3.30
(因為是按自己的情況來寫的所以很多東西沒辦法表達出來=A=,然後鑒於是偽紀錄片也不能全部照生活來,所以對我還是蠻難的qwq,盡量填掉這個坑,我要去看下紀錄片的形式)
第一人稱的偽紀錄片,倒不如說是自我敘述。
開頭:簡單的八音盒旋律伴隨著童年以及各種獲得的榮譽等等,絕不出現負面事件。最後一幕鎖定在蔚藍的天空。
開始:開頭最後一幕的天空瞬間變為黑白並下著雨,伴隨著八音盒壞掉的聲音。
隨後畫面出來一句話:嗯?
鏡頭切到醫院的心理諮詢室里,醫生:「你的情況blablabla」,第一人稱點頭。
鏡頭切到第一視角,睜眼——揉眼——拿起手機——放下手機——從床上坐起來——望望窗外(伴隨著鳥鳴和小孩子的嬉鬧聲)——穿好衣服洗漱——對著鏡子練習微笑——一聲苦笑。特寫給日曆,星期一。
切到學校,首先是同學A的視角(閑談什麼的)——同學B(看書學習)——主人公(黑白,模糊),這裡要給主人公的學慣用具特寫,筆整齊的只有黑色以及藍色。
課堂,第一視角,黑白模糊,第三視角,表現的和其他人沒有區別。第一視角頻繁的看時間。
課下,同學C搭話,主人公回答得很好。
放學,主人公第一視角——收拾好東西——一個人默默走出教室。
畫面出來一句——一個月後。
鏡頭切到第一視角,睜眼——揉眼——拿起手機(特寫到時間上)——放下手機——再次閉眼——睜開——盯著天花板許久——望望窗外(這次是汽車的鳴笛以及類似耳鳴的聲音)——穿好衣服洗漱——盯著鏡子中的自己——一聲「嘖」。特寫同樣給日曆,星期一。
第一視角——插上電腦的電源——開機——打開QQ——打開空間(完整的看完)——打開B站——去餐廳拿了做好的午飯——打開某視頻——邊看邊吃(途中會有笑聲)——腦洞又沒了。
虛無。
你好吵。
殺了你。
閉嘴。
我,為什麼會有這種念頭呢。
虛無。
我不建議跟拍患者,這樣做對片子中的患者和觀眾中的患者都會產生消極影響,我會選擇第三者的角度。
要拍的話,我有個小小的要求,我要參演。
什麼?不讓我拍?打你打你打你!
唉,好悲傷,不讓我拍,感覺自己好沒用,刀子呢?
趁導演不注意,偷偷吃了兩顆碳酸鋰。
如果可以,自然是,一種以第一人稱拍下來。主要有自述,腦內,思考,所見,里世界(精分的感覺),對周邊人,有些還需要特效的幫助。這麼一想,也許做成動畫會好一些。也許是遊戲也不錯
是我拍的話 大概這樣
第一 抑鬱症的形成 包括先天大腦缺陷和後天惡劣環境 放出兩個病人作為例子(演員也可)在生活中遭受欺凌或者冷暴力 少量暴力行為 出現輕微抑鬱
第二 放治療過程 從這開始分兩條線穿插 以兩個病人為例一個是求醫問葯 得到良好治療 包括治療原理 過程 常見藥物 另一個是沒能得到良好治療 被自己忽視或是身邊人忽視 最終病情惡化
第三 上面分支的結果 得到治療的病情好轉 但是少數時間需要服藥維持 另一個在病情惡化後自殺 放上葬禮時周圍人依然不理解病人的心理狀態 隨後放出死亡數據
第四 結尾 再放出一個青少年 遭受欺凌或冷暴力後回家和家長說 還有一個男人事業受挫後與妻子說 一個女人事業受挫後與丈夫說 問觀眾要怎麼辦 全篇結束
其中想表達的重點有
第一 校園欺凌對孩子身心傷害都很重 不是小孩子打鬧 冷暴力也是暴力 不是非得打進醫院
第二 如果意識到抑鬱症 要儘早治療 尋求正規途徑 不要忽視 抑鬱症不是心情不好 是會出人命的病
第三 抑鬱症沒有治癒 只能說好轉 一旦出現什麼變故就會複發 還有再度提醒人們不要忽視抑鬱症
第四 重視身邊人 抑鬱症可能出現在任何人身上 不限年齡 性別
要求是記錄片 那麼可以選用真實的事件 符合上述情節的不少見 全文不需要配樂 只要背景音講解就好
從大鼠拍起,大眾最迫切需要理解的是
1 抑鬱症不是人類特權
2 生活事件是抑鬱症的誘因而不是病因
3 抑鬱症需要藥物治療
把同樣的事件,分抑鬱症患者的感受,和普通人的感受呈現出來。先是慢節奏細緻的將混亂壓抑的世界呈現一遍,再快速的過其他人的世界。
如果直接跟拍「患者」可能難度很大,需要長時間的磨合,同時考慮到個人隱私,能夠通過畫面和聲音傳達的信息有限。這一部分可能會用一些空鏡頭來呼應比較好?
更傾向於圍繞「患者」的生存空間進行探訪,拍攝與之發生連接的各種人事?那可能是走近科學風格或者BBC風格看心情(逃
前段時間想過寫一本小說,講的是一個人得了抑鬱症,在人群中不停地掩飾自己,終於有人發現了這個秘密,想拯救他,在這過程中漸漸明白有些事無可奈何,兩人漸行漸遠,最後那人絕望的死去。
最近有一部電影《一念無明》,講的就是身患躁鬱症的兒子與父親和解以及對抗心理疾病的故事。拍的很好,很真,只是太痛苦了,觀影后比較壓抑。
一個人坐在房間鏡頭不動沒有聲音不知道從何開始也不知道從何結束
以抑鬱症患者的角度
自拍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