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五大電影公司各有什麼特點?


·
五大電影公司?哪五大?先假定是好萊塢黃金時代(Hollywood"s Golden Age)的五大製片廠好了:

米高梅(MGM)——Dreamland
米高梅名字是Metro. Goldwyn. Mayer,三個單詞中,真正決定米高梅風格的,是最後一個人Louis. B. Mayer。這個猶太商人不僅是米高梅的創始人,而且還創立了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

Louis B. Mayer

Mayer想要把電影這門生意變得優雅有格調(如同好萊塢電影一樣,他本身很俗氣),於是MGM的影片大部分都呈現出一切理想化的虛幻夢想世界,時不時略帶傷感的招數非常奏效。即便在中國,民國時期,老上海電影院門口就專門有人賣手絹供女觀眾抹淚,直到現在,女文青仍然對那些含有三屜饅頭(Sentimental)的電影評價較高。Mayer時代米高梅電影有《賓虛》(Ben Hur)、《綠野仙蹤》(The Wizard of Oz)和《魂斷藍橋》等。

《綠野仙蹤》(關於這部影片導演 Mervyn LeRoy,可參見下文『華納兄弟公司』一節 )

二十世紀福克斯(20th Century Fox)——Realism
當然,福克斯也拍理想夢幻,也拍歌舞片,甚至還拍攝歌舞片的子類型「滑冰片」。再次不得不提傳奇製片人達利爾·占努克(Darryl. F. Zanuck),此公原是華納的首席製片人,1933年從華納出走之後成立了二十世紀公司(20th Century ),1935年20世紀公司兼并了福克斯,成立二十世紀福克斯公司,從此現實主義就成為福克斯的標籤。,

Darryl Zanuck

當年沒有電視,電影承擔了社會批判功能,這一點便是福克斯同其他片場最大的區別——Social Conscience。各種大導演在各種類型片中注入了現實主義的色彩。西部片大師John Ford最牛的兩部『非西部片』——《怒火之花》和《青山翠谷》都是Zanuck製作的。當然不能不提的是從德國烏法公司來到福克斯的大師 F. W. Murnau ,他在《日出》中的攝影機運動在今天看來仍然令人印象深刻。除了Ford和Murnau之外,Henry King也是福克斯的頭牌導演,代表作是西部片Jesse James。

《怒火之花》Grape of Wrath,1940

雷電華(RKO)——Fred Astaire
對現在的影迷來說,第一次見到RKO這三個字母,沒準兒是在奧森·威爾斯《公民凱恩》的片頭,看到一個天線滴滴嘟嘟響一陣。但對老好萊塢的觀眾來說,歌舞片之王Fred Astaire (後轉投MGM門下)是RKO當之無愧的頭號明星。

Fred Astaire

當年Astaire 剛進 RKO 參加過一次試鏡,結果報告上寫道,「Can"t act. Slightly bald. Also dances.(不太會演。有些禿頭。倒是能跳舞。)」誰曾想,就是這個『倒是能跳舞』傢伙成了日後的歌舞片之王。當年29歲的製片人大衛·塞爾茲尼克簽下這個日後的舞王,也簽下了另一個女演員Ginger Rogers。在30年代,Astaire Rogers這一對組合幾乎成了歌舞片的代名詞,為RKO賺足鈔票,其中代表作有《柳暗花明》、《禮帽》和《歡樂時光》。

Ginger Rogers Fred Astaire

1950年代,雷電華是五大製片廠第一個垮掉的,不的不讓人感嘆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1948年,富二代Howard Hughes(對,就是電影《飛行家》的原型)開始執掌雷電華長達7年,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影史學者貝蒂·拉斯基將Hughes與RKO關係描述為『一場按部就班為時七年的強姦』(systematic seven-years rape.)詳見RKO Pictures

1955年,Hughes用2500萬美元把RKO賣給了通用輪胎公司(對,General Tire,你沒看錯)。

1957年,通用輪胎公司關閉了雷電華製片廠,製作期間的三部影片永遠無法完成。皮之不存,毛將附焉,發行部門很快也關門了,剩餘影片的發行業務交由環球等公司代理。

1959年,最後一部雷電華出品的電影,Samuel Fuller執導的《Verboten!》,由哥倫比亞公司發行。自1928年10月誕生,名列五大公司之一的雷電華影業(RKO Pictures)『激蕩三十年』之後正式落幕。

1988年之後一年,某個小型獨立電影公司以超級低價買下RKO Pictures這個名頭,以及雷電華部分影片的重製版權,並用這個名頭製作一些低成本的小電影。
http://www.rko.com/

華納兄弟(Warner Bros.)——Gangster Film
華納家四兄弟是俄國移民後裔,老爹在街頭修皮鞋起家。早期是五大片廠中的小老弟,不過他們有自知之明,所以沒玩Mayer那種大手筆。比如說默片時代他們的一線大明星是下圖這位:

別看錯了,明星是左邊的Rin-Tin-Tin,一條一戰老兵從法國帶回來的德國牧羊犬。當他們發現這條狗的電影賣錢之後,他們讓它享受其他片廠明星一樣的待遇——連著不停拍。終於,連著製作26部Rin-Tin-Tin電影之後,我們的小狗狗干不動了,13歲英年早逝。華納兄弟也找到了新的賺錢機器——有聲片。從1927年的《爵士歌王》開始,華納兄弟連著製作10年歌舞片。最終,他們發現這種對攝影布景和演員要求較高的類型不太適合他們。於是他們回到紐約街頭,把當時街上正在發生的事拍到電影里。沒錯,他們開始拍黑幫片的時候,禁酒令還沒結束。這種頗為現實主義的做法,恐怕很大一部分原因要歸於樓上的達利爾·占努克,當時,正是他在掌管華納公司的製片部門。另一方面,黑幫槍戰時的噠噠噠機槍聲特別適合用有聲片這種視聽語言來表現暴力。此後,華納變成為黑幫片(Gangster Film)專業戶。代表作《地獄之門》(The Doorway to Hell)、《小凱薩》(編劇Darryl Zanuck)、《國家公敵》(製片人Darryl Zanuck)——你看,可以說黑幫片這個類型完全由華納兄弟片廠奠定。

《小凱撒》(Little Caesar, 1931的照明風格明顯受到德國表現主義的影響。

黑幫片明星愛德華·羅賓斯,詹姆斯·卡格尼和冷麵硬漢 亨弗萊·鮑嘉 成為華納兄弟公司的台柱子。不過,片廠里最賣座的頂樑柱是格里菲斯的徒弟,好萊塢『神奇四瞎』&<注&>之一——Raoul Walsh。

Raoul Walsh(長得就一副華納電影范兒)

這個老東西用一隻眼睛拍出了《呼嘯的二十年代》和《白熱》等一堆大片。順便提一句,也是他在50年代發現西班牙沙漠可以拍西部片,為通心粉西部片時代找好了外景地。(詳見:什麼是義大利通心粉式電影?)

最後,還有一個不能不提的大導演就是 Mervyn LeRoy。

這位爺,不僅拍過黑幫片經典《小凱撒》,還有一部不為中國觀眾熟知的傑作《亡命者》(I Am a Fugitive From a Chain Gang),直接抨擊當時南部的勞教苦役制度。不論什麼時候看,都讓人動容,當時觀眾反應更是強烈。之後便有廢除美國刑法中的強制苦役制度,不能說與影片全無關係。而且,影片的開放式結尾,實景拍攝和社會批判意識,不免叫人聯想到十幾年後的義大利的新現實主義電影。在與此相反的歌舞片中,同樣能發現他在電影語言上的探索,在影史經典《1933年淘金女郎》(Gold Diggers of 1933)中,他實踐出一條重要規律『Dance is designed for camera』(舞蹈場面是為攝影機而設計)。說白了就是:好看,比跳得好更重要。

派拉蒙(Paramount)—— ×××
抱歉,我才疏學淺,目前還真沒想到派拉蒙有啥特點,懇請各位知友幫忙想想!如果非要俺說派拉蒙的特點,那就是『有錢』。

派拉蒙創始人(每個人都能寫本書……)

作為好萊塢資格最老,規模最大的製片廠,派拉蒙1914年拍出第一部好萊塢電影(在好萊塢製作的劇情長片),資金雄厚。所以能首先搞『垂直整合』(電影製片、發行和放映全覆蓋)當然有錢。有錢,就啥玩意兒都搞。歌舞片西部片家庭情節劇神經喜劇什麼賺錢就弄啥,不管弄什麼片子都是最火的,比如Marx Brothers系列電影;誰出名就挖誰,比如當年因爵士歌王大紅大紫的Bing Crosby、廣播界的喜劇明星Bob Hope,所以很多歐洲大導演也都來到派拉蒙,可能是當年歐洲導演最多的好萊塢製片廠,比如喜劇片大師劉別謙 Lubitsch 、馬琳·黛德麗的靈魂真身 Josef Von Sternberg 、以及第一次在有聲片中恢復攝影機運動的魯本·馬莫里安。

Marx Brothers代表作《鴨羹》Duck Soup, 1933

也是因為有錢,樹大招風,1948年,聯邦最高法院宣判派拉蒙案,判定『垂直整合』就是壟斷,拆分派拉蒙。一下挖掉製片廠制度的根基,從此好萊塢黃金時代宣告結束。50年代年輕人反抗保守主義,美國中產階級郊區化,再加上電視崛起,好萊塢受到沉重打擊,一路下坡,直到60年代末新好萊塢一代才重新開始崛起。

當然,這就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注&>『神奇四瞎』:『神奇四俠』的諧音,是對四位好萊塢大導演的戲稱,他們都因為各種原因有一隻眼睛瞎掉。

從左至右分別是,拉烏·沃爾什(Raoul Walsh)、弗里茲·朗(Fritz Lang)、約翰·福特(John Ford)、尼古拉斯·雷(Nicholas Ray),很多人覺得還應該算上安德烈·迪·托斯(Andre De Toth)。以上文字全憑記憶,如有錯誤歡迎指正。
·


Martin君對五大定義有誤。

好萊塢的製片廠是從八大→到六大→再到現在模糊定義上的五大。而雷電華和米高梅早已先後破產退出了主流製片廠行列。
前八大是:米高梅,派拉蒙,索尼-哥倫比亞(當時還沒被索尼收購),華納兄弟,環球影業(也就是現在LA的環球製片廠,環球製片廠不等於好萊塢),20世紀Fox,迪士尼和聯美。
除八大外,還有另外一些迷你大鱷,如夢工廠(斯氏老頭的公司,近年來搶掉迪士尼的很多風頭),獅門,皮克斯等。

繼續說八大→六大,這一輪被刷出去的兩家是米高梅(被索尼收購)和雷電華RKO.
其次製片廠的特點分別是:

華納:全球壟斷性的全能媒體公司,擁有互聯網、影視、雜誌等領域的大哥聲譽。

迪士尼:特點是極度低產、難出經典,並以不斷賣倉庫里的老片子賣錢。後來衛星電視因為迪士尼出價過高不買賬,迪士尼的放映渠道被斷掉,於是一怒之下買下了ABC電視網。另外一特點是在全球擁有自己的主題公園,在幾年一發行的經典片放映速度來看,主題公園的收入幫他們緩和了不少衝擊。

20世紀Fox:50年代好萊塢的著名大亨Howard Hughes就是這家製片廠曾經的老闆+導演。1985年此廠轉手給澳洲報業巨攀默多克,之後整家公司大部分業務就直奔「笑柄」而去。當然,它的電影製作體系還是異常成熟的。從01年起至今,Fox代理著大多數獨立片商的海外發行商,其中包括米高梅聯藝(米高梅聯藝≠米高梅)。

派拉蒙:是六大片商中僅有的兩家不擁有自己的電視網的,另一家是索尼哥倫比亞。05年派拉蒙以16億美元收購了夢工廠。這家公司被預言若干年後會被環球或索尼合併。

環球:98年收購了寶麗金,成為全球最大的音樂公司,同時還收購了美國有線電視網USA Networks。04年與NBC合併為NBC環球,成為全美最大的媒體集團之一,旗下包括所有影視產業。此公司的特點在於屢次面臨破產都屢次被複活。

索尼-哥倫比亞:哥倫比亞公司跟我們生活里常見的SONY電子品牌其實在同一位老闆手裡。哥倫比亞除了發展電影業務,還有許多強大的娛樂業務。特點在於在電影行業不景氣的幾年、若放在其他公司可能已經垮掉的境況,哥倫比亞能用自己其他方面的盈利拉緩公司的虧損。這也是哥倫比亞能穩居主流的一大原因。

米高梅:聯藝是米高梅的子公司,80年豪華大片《天之門》把聯藝徹底拖破產,公司主體米高梅也搖搖欲墜若干年。後04年索尼哥倫比亞收購米高梅,米高梅專門負責一些小型的影片製作,近年來也不乏好片,一開始哥倫比亞負責著米高梅的發行,直到後來米高梅也重振實力能夠自己發行一些獨立影片。06年阿湯哥與其製片人與米高梅簽約,獲得米高梅管理權,他們的電影由米高梅發行。08年米高梅的海外發行權賣給了20世紀Fox.


雖然題主問的是五大,但是為了儘可能詳細,找了七大的資料。

迪士尼——旗下擁有皮克斯、漫威和盧卡斯,所以也就擁有了《玩具總動員》、《復仇者聯盟》和一大堆的超級英雄以及整個《星球大戰》的財富。除此之外,迪士尼自己還擁有《加勒比海盜》系列、《木偶》系列和《小熊維尼》系列。雖然迪士尼本家的動畫這幾年的發展沒有皮克斯或者是藍天工作室這麼耀眼,但是今年的一部《無敵破壞王》還是讓人們看到了這家公司的實力和水準。
在未來的幾年內,迪士尼還是會依靠著「婦聯及其成員」在票房上狂收暴攬,用《加勒比海盜》的續集讓粉絲們尖叫。《木偶》和《小熊維尼》雖然是低幼動畫,但在孩子中間還是擁有不俗的影響力。皮克斯自己運作的也不錯,無論是《怪獸大學》還是那部有可能的《玩具總動員4》都是今後的熱門。當然,盧卡斯帶來的《星戰》,這是要做成經典的電影項目,得從長計議。最後,迪士尼自然廠牌,還是會不緊不慢地按照自己的節奏發行生態學紀錄片——看來,迪士尼將會成為下一個十年的好萊塢領跑者。

二十世紀福克斯(福斯)——偉大的二十世紀福斯算得上是最有錢的製片公司,先不說十幾年前和派拉蒙聯合攝製的《泰坦尼克》,單就是一部《阿凡達》就能讓二十世紀福斯笑逐顏開了。更何況《阿凡達》還有好幾部續集。除了這部燒錢和掙錢的大戶外,該公司旗下還有《異形》(《普羅米修斯》)、《神奇四俠》、《X戰警》、《死侍》、《虎膽龍威》、《猩球崛起》、《冰河世紀》、《里約大冒險》、《鼠來寶》等等等等極有票房潛力的影片系列。
到了2013年,二十世紀福斯將會從派拉蒙手中得到夢工廠動畫的發行權,這樣一來,《馴龍高手》、《史萊克》、《功夫熊貓》和《馬達加斯加》這些市場大熱的動畫都會集體遷徙到二十世紀福斯的門下。雖然看上去這麼熱鬧和紛繁,但是這其中有很多影片實際已經走到了末路。《冰河世紀》已經不再好笑了,《馬達加斯加》也開始令人厭煩了,《鼠來寶》的票房和口碑也已經開始滑坡——如何才能讓這些曾經的熱門影片重新煥發生機,可能是二十世紀福斯的當務之急。

索尼——如果不看索尼旗下的索尼經典之類的小廠牌,只看索尼這個商業片製片商,你就能發現,這個廠牌就是個悶聲發大財的主。今年的《黑衣人3》、《大破天幕危機》、《蜘蛛俠4》都讓索尼賺了不少錢。更可怕的是,這些影片都是續集,而且續集的後續的影片也已經被提上了日程。雖然《生化危機》和《惡靈騎士》的口碑一般,但是這兩個系列已經運作得如此之風生水起了,索尼可能也不想放棄。加上索尼在技術上的領先地位,什麼《美食從天降》、《藍精靈》之類的動畫和真人+動畫的電影,也是索尼的利潤增長點。
其實,擁有《蜘蛛俠》和《007》,索尼公司已經差不多拿到了全年的利潤點了。加上《青蜂俠》、《龍虎少年隊》、《藍精靈》等等哥倫比亞公司的遺產,索尼公司一年的基本上就有了保障。如果這些電影拍完了,令人厭煩了,索尼走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怎麼辦?很簡單,把哥倫比亞在70、80年代的那些電影拿出來翻拍一遍,自然會有大批的觀眾來買單的,2014年,索尼要上映翻拍的《機械戰警》,如果操作得當,再出現一套系列電影,也不足為奇。

派拉蒙——隨著夢工廠動畫的「易主」,派拉蒙在動畫上的優勢就被咔嚓一下剪掉了一大塊。不過,這對於不靠動畫主導市場的派拉蒙來說,算不上傷筋動骨的損失,畢竟這家100歲的製片公司旗下還有《變形金剛》、《星際迷航》、《靈動:鬼影實錄》、《碟中諜》、《奪寶奇兵》和《特種部隊》這樣的種子選手存在。而且,《神探傑克》和《傑克?萊恩》這兩部尚未上映的影片也很有可能被派拉蒙運作成《碟中諜》那樣的系列電影。
和二十世紀福斯一樣,派拉蒙旗下的系列影片雖然多,但是有很多也已經走到了死胡同之中,比如一直在重複自己的《靈動:鬼影實錄》、已經快了無新意的《奪寶奇兵》和前作並不出出色的《特種部隊》都很可能會在接下來的幾年內走到系列的盡頭。所以,我們才對《神探傑克》和《傑克?萊恩》抱有厚望,誰不希望能在銀幕上再次看到一部能和《碟中諜》、《諜影重重》比肩的動作片呢?

華納——迪士尼有漫威,華納有DC;迪士尼有《加勒比海盜》,華納有《霍比特人》;迪士尼有《星戰》,華納有《大偵探福爾摩斯》——簡而言之,華納是一個在方方面面都能和迪士尼PK的製片公司。而且,在R級喜劇和恐怖片上,華納還有兩個金字招牌:《宿醉》和《死神來了》。如果說華納還有什麼看家寶的話,那麼《華納巨星總動員》系列,應該也能拿得出手。只不過,DC漫畫這幾年的運作不算好,除了《蝙蝠俠》一枝獨大之外,正義者聯盟的其他成員的電影,都幾乎處在停滯的狀態。
而且,在諾蘭的影響下,今後的DC漫畫電影或多或少的都會往「黑暗風格」上靠攏,這也決定了DC的影片和漫威的影片不能被放在一個數量級上被比較。《霍比特人1》口碑折戟,但是票房未必會壞,因為粉絲的力量是無窮的,而且傑克遜還有後面兩部翻身;《福爾摩斯》和《宿醉》在今後的時間裡,肯定會成為華納重點開發的對象,因為口碑形成,粉絲固定,這就是票房的保障。

環球——已經有100年歷史的環球是一家劍走偏鋒的小廠,尤其以拍攝恐怖片而聞名,所以環球旗下最大的遺產,除了「伯恩的遺產」之外,就是一群由木乃伊、隱形人、狼人、吸血鬼組成的怪獸軍團。其實,環球公司在任何類型片方面,都有看家貨:青春歌舞片有《舞出我人生》、動作片有《諜影重重》和《速度與激情》、動畫更是有《卑鄙的我》,科幻冒險片還有靜待重啟的《侏羅紀公園》——如果環球的資金實力能在雄厚一些,這些電影一定會是熱門中的熱門,可是現在的環球,做的都只是小本買賣。
不消說,環球的100歲生日過的挺尷尬,因為沒有與100年相匹配的大片上市,沒有一個同等規模的「慶生照片」。在未來,環球還是會繼續把《諜影重重》給拍好,《速度與激情》也是一個金字招牌,也不能玩砸了。此外,《卑鄙的我》和裡面的膠囊人,也有不少的粉絲,這塊也不能放棄——最重要的是,那些妖魔鬼怪的電影,真的應該重啟了,看看冒牌吸血鬼的《暮色》賺了那麼多錢,環球真是守著金礦勒緊褲腰帶。

獅門——獅門公司這幾年發展迅猛,一部《暮色》就足以讓其他的幾家大電影公司目瞪口呆。雖然被影評人口誅筆伐,但是粉絲的效應卻不可小覷,這套「越爛越賺錢」的電影讓獅門賺得盆滿缽益,更是讓青少年電影成為了好萊塢的下一個金礦。目前,整個《暮色》系列已經結束,而獅門又恰當地推出了接班人《飢餓遊戲》。加之其他的電影公司的跟進,看來,青少年電影的旋風還要在好萊塢吹一陣子了。
其他方面,獅門旗下的《敢死隊》、泰勒?派瑞的《黑瘋婆子》系列,《德州電鋸殺人狂》系列都是能讓獅門電影公司打開局面的潛力之作。一方面鑒定地走青少年電影的道路,另一方面用極有個性又不合時宜的重口味影片探索新的市場和票房的可能性,獅門電影公司可謂是「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互掐」的典範。在收購了頂峰之後,獅門的財務一度面臨困境,但是只要這些電影運作得當,獅門成為好萊塢新晉的大型製片公司的那一天,還是可以期待的。


以上資料全部引自時光網
原地址:http://news.mtime.com/pix/2012/12/24/325239.html


派拉蒙是維亞康母的,20世紀福克斯是新聞集團的,華納兄弟是時代華納的,環球是通用的,哥倫比亞是索尼的,作為五大之一的雷電華50年代就不拍戲了,米高梅則是幾經轉手最後沒賣出去只能申請破產。總結之,沒有大靠山,在好萊塢是混不下去的


轉載與&<外國電影史&>鄭亞玲 / 胡濱

三、四十年代的好萊塢電影企業共有5個大公司和3個小公司,面五大公司的確割據稱雄,各有特色:


1.派拉蒙公司,在阿爾道夫·楚克曲領導下,於本世紀10年代就建立了「一攬子租片」的方法,並在20年代控制了全國1000多家影院。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個導演和作家的公司,它擁有象思斯特·劉別謙、馮·斯登堡、比萊懷爾德、西席·地密爾和里奧·哈萊等眾多著名的電影製作者。由於該公司僱用了大量的歐洲導演,因此影片也稍具一定的歐洲味道。

2.米高梅公司,在路易斯·梅育和歐文。薩爾堡的控制下,雖然它的年產量和首輪影院等相對低於派拉蒙公司,但它卻以明星公司而著稱;格列塔·嘉寶、襲蒂·嘉倫、克拉克蓋博、李昂耐爾·巴里摩和米奇·尼龍等等大明星都在這家公司。米高梅公司的影片講究浪漫、熱鬧和表面的光彩,耗資巨大、氣派豪華,《飄》便是這家公司的突出標志。


3.華納兄弟公司,比較前兩個公司顯得有些財力不足,但卻不自覺地獲得了「真實」的好名聲(時常在戶外拍攝)。還有那個有聲電影的「發明」,也為他們贏得了聲譽。這家公司最拿手的是強盜片和音樂片。


4.20世紀福斯公司,由於有著名的導演約翰·福特、亨利·金等;有著名的明星亨利·方達、約翰韋恩,以及小童星秀蘭·鄧波等,因此,他們最具特色的是西部片、喜劇片和音樂歌舞片。


5.雷電華公司,具有一定的冒險精神,霍華德·霍克斯和威廉惠勒等在這個公司,而他們最重要和最令人難忘的影片則是由奧遜威爾斯拍攝的《公民凱恩》。以上是五大公司。


而環球公司、哥倫比亞公司和聯藝公司3個小公司,雖然年產量並不算少,也有一些成功的影片,但是相對而言就不那麼具有風格化了。大、小公司之間的區別還在於大公司各自擁有自己發行權和放映網絡,是一個垂直系統,而小公司則不同於他們,完全需要依附於大公司。8個公司每年要生產五百部左右的影片,所謂來自好萊塢這個小村莊的電影帝國,就是由這八個電影公司所組成和控制的電影帝國。


先來張圖鎮樓,好萊塢現有的六大電影公司的組織架構,從中可以清楚的看出總體上講現有的好萊塢六大在業務形式上基本沒有區別,大同小異,因為好萊塢的傳統是換股東不換品牌,作為世界電影產業的先驅者,從大製片廠時代過來的八大經過美國政府的分拆重組,這些年又經過重新的併購,基本上每個大廠都有如下幾種業務

1.電影製作發行部門,投資大風險大,是影視行業的開創者,各大片廠用來打品牌的龍頭部門。

2.電視製作發行部門,電影的二次發行及電視劇綜藝產品的製作發行,有別於傳統認知的是,各大片廠電視製作發行的利潤基本已經超過電影的製作發行,是最賺錢的部門。

3.家庭娛樂產品發行部門,DVD和藍光碟的發行,也包括數字下載等,這塊的利潤也超過電影發行,因為有太多的人不願走進電影院而是等著電視和光碟。

4.衍生品授權部門,好萊塢從來不買斷版權,而只是授權合作,所以可以在環球影城裡看到哈利波特,看到變形金剛。

5.國際製作發行部門,基本負責把好萊塢的影視產品發行到海外去和製作發行本土影視作品,最佳範例就是卧虎藏龍的製作和發行。

要說各自的特點么,還是有些的

1.迪士尼和NBC環球是擁有主題樂園。

2.索尼沒有電視網。

3.派拉蒙的規模是六大里最小的。

4.漫威是迪士尼的,DC是華納兄弟的,華納還有Harry Potter,變形金剛是派拉蒙的。

學習好萊塢,不僅是學習他們先進的管理模式,更是要學習好萊塢的進取精神,以及為商業和藝術都提供一個機制健全的產業平台。


最開始的時候,好萊塢八大影業公司主要包括:華納兄弟公司、米高梅電影公司、派拉蒙影業公司、哥倫比亞影業公司、環球影片公司、聯美電影公司、20世紀福克斯電影公司、迪士尼電影公司。

但是聯美在1981年被米高梅公司的老闆K.克科里安出資買下,併入米高梅公司,改稱米高梅—聯美娛樂公司,而2005年索尼吞併了米高梅。

因此現在在好萊塢中能稱得上大電影公司的只有六家,包括華納兄弟、派拉蒙影業、20世紀福克斯影業、索尼/哥倫比亞影業、迪士尼影業和環球影業。每年電影業的絕大部分收入,都由這六大電影公司收穫。

接下來先聊聊這六大公司:

  • 華納兄弟電影公司

華納兄弟電影公司1923年由H.B.華納和J.華納兩兄弟建立。他們第一部叫座的影片是公映於1918年的《我在德國的四年》,影片票房達到了驚人的150萬美元。於是斥資25000美元,買下好萊塢的日落大道5842號的地皮,華納兄弟電影製片廠就此開張了。

幫助他們在好萊塢站住腳的,是一隻叫「零丁丁」的狗,這位狗明星是一個參加過一戰的美國士兵從法國帶回來的。第一部「零丁丁」電影是公映於1924年的《從地獄河來的人》。華納兄弟影業都是當年美國票房最大份額的擁有者,一般都能搶佔當年票房市場15%-18%的份額。

(一)特點:

1.美國精神:從一無所有到金錢和地位俱全的發展過程被形象稱為「夢」。「美國夢」是被美國人普遍信仰的信念,美國夢電影佔據了美國電影乃至世界電影的核心力量。華納兄弟電影在發展過程中也一直傳承著美國的社會文化基調和美國精神。

2.商業化、娛樂化:華納電影以電影受眾的需求為前提,商業化、娛樂化是華納電影的主旋律,也是華納電影有著良好的經濟社會效益的根本所在。

3.國際傳播:華納電影在國際上有著堅實的品牌地位,在國際上的傳播有著良好的受眾市場和市場份額。

(二)代表作品

《哈利波特》系列、《盜夢空間》、《超人歸來》、《黑客帝國》系列、《貧民窟的百萬富翁》。

《蝙蝠俠》始終是華納的名牌系列,在1995年和1997年又陸續出了續集《永遠的蝙蝠俠》和《蝙蝠俠和羅賓》,一時之間,蝙蝠俠簡直成了華納科幻片形象的代言人。

(三)華納兄弟影業公司標識:標有WB字樣的盾牌(片頭的顏色隨影片的基調而不同 )

  • 派拉蒙影業(Paramount)

派拉蒙影片公司成立於1914年,它是W.W.霍金森的影片發行放映企業,為向阿道夫·朱科爾名演員劇團、傑西·拉斯基影片公司和其他製片人的影片提供銷路而建立。

作為電影業的老牌巨頭,派拉蒙以群星環繞雪山的標誌為人所熟知,事實上,用高山來比喻派拉蒙在電影業的地位也是非常恰當的,在創立的最初三十年,這家公司以眾多的明星,高質量的影片和遍布全美的連鎖影院,一直坐在好萊塢霸主的寶座上。

2005年合併了夢工廠之後,派拉蒙解決了公司在影片開發上已經陷於疲軟境地的問題,2007年,發行了《史萊克3》和《變形金剛》這些超級賣座片的派拉蒙一舉成為好萊塢票房收入最高的大公司。

(一)特點:肉體只是軀殼,精神是永久的。這是它所發行影片的主旋律。

1.英雄主義:1995年梅爾·吉布森的《勇敢的心》是派拉蒙對英雄主義描述的極致

2.高科技技術:《碟中諜Ⅰ》(1996年)、《變臉》(1997年)、《天地大衝撞》和《拯救大兵雷恩》(1998年)

3.擁有一個部門專門發行低成本電影:派拉蒙期望在日益激烈的低成本電影市場中吸引更多觀眾,將這個專門發行低成本電影的部門命名為派拉蒙優勢。「優勢」計劃每年向市場推出8至10部低成本電影,包括喜劇、驚竦片或者其他影片。

(二)代表作

《教父》、《變形金剛》系列、《奪寶奇兵》、《忍者神龜》系列、《星際迷航》系列、《特種部隊》系列、《碟中諜》系列

《阿甘正傳》:藉助湯姆·漢克斯扮演的阿甘,展現了美國50年代到90年代的歷史,說出了美國人的精神。

(三)派拉蒙標識:雄山

派拉蒙的雄山標識最初不過是W.W.赫德金森與佐科爾會面時的塗鴉之作,雄山的原型是他小時候生活過的猶他州的本·羅蒙德山。派拉蒙的雄山是好萊塢電影公司標識中歷史最為悠久的。最初的標識共有24顆星,象徵派拉蒙當時的24名簽約明星,現在的星數為22顆。此外,最初的繪景也被電腦合成的山峰和星星所取代。

  • 20世紀福克斯影業(20th Century Fox)

成立於1935年5月,由默片時代的大公司福克斯電影公司和20世紀影片公司合併而成。

1981年大石油商M.戴維斯買下了這家公司。後被併購於默多克的新聞集團之下,由於竊聽醜聞事件,新聞集團分拆為新聞集團和二十一世紀福克斯,現隸屬於二十一世紀福克斯集團,是好萊塢主流的製片廠之一,代表作為《泰坦尼克號》(1997)。

(一)特點

現實主義:當年沒有電視,電影承擔了社會批判功能,這一點便是福克斯同其他片場最大的區別——Social Conscience。各種大導演在各種類型片中注入了現實主義的色彩。

(二)代表作

《長袍》(1953年):第一部寬銀幕故事片,不僅是該公司成立以來最賺錢的影片,也是電影從默片進入有聲片以來在技術上的一次突破

《海神號遇險記》(1972年):開創了泛濫於70年代的災難片樣式。

《真實的謊言》(1994年):這部近乎完美的動作片讓人們大呼過癮,《生死時速》(1995年)讓觀者從頭至尾在緊張中度過。

《泰坦尼克號》、《星球大戰》系列、《X戰警》系列、《捲土重來》、《虎膽龍威》系列、

《後天》

(三)20世紀福克斯公司標識:探照燈加公司名稱

  • 索尼/哥倫比亞影業(Sony/Columbia)

哥倫比亞三星電影集團公司是索尼影視娛樂有限公司旗下的影片銷售公司,哥倫比亞電影公司在1924年成立。

哥倫比亞電影集團公司以其八十年的積聚成為好萊塢最主要的製片廠之一,其片庫擁有5,000多部經典影片,其中包括12部「奧斯卡最佳影片獎」得主。

2005年,索尼影視娛樂有限公司以48億美金收購好萊塢另外一家主要的電影公司-米高梅電影公司,進一步確立了哥倫比亞電影集團公司在好萊塢乃至全球電影娛樂行業領先的地位。

(一)特點:從「娛樂技術供應商」升級為「娛樂產品製造商」:娛樂版塊為電子板塊提供產品內容,電子板塊為影視娛樂板塊提供技術支持。

(二)代表作

《驚情四百年》(1992年):藉助吸血鬼這一恐怖的道具,講述愛情真善美的關係,引人深思。

《理智和情感》(1995年):使得名著重拍成為風尚。

《蜘蛛俠》系列、《精靈鼠小弟》、《霹靂天使》、《達芬奇密碼》、 首部007系列電影 《007大戰皇家賭場》、《當幸福來敲門》

近年來,公司連續投資拍攝並發行了二十多部華語電影,包括廣受好評的《卧虎藏龍》、《大腕》和《功夫》,為中國電影進入世界電影主流市場作出了頗有成效的努力。

(三)哥倫比亞標識:手持火炬的女人

「手持火炬的女人」這個標識是1924年設計的,當前使用的「火炬女郎」標識是1993年由邁克爾·迪斯設計的,他受索尼影視娛樂有限公司的委託,讓「火炬女郎」的形象回歸經典。女模的真正身份卻是路易斯安那州的一名家庭主婦和壁畫家詹妮·約瑟夫。迪斯並沒有直接採用詹妮的面部,而是利用電腦生成的特徵創造了一張「合成臉」。

  • 迪士尼影業(Buena Vista)

沃爾特·迪斯尼(Walt Disney)1928年3月誕生了一個世人皆知的形象--米老鼠。沃爾特·迪斯尼電影公司是沃爾特·迪斯尼影視娛樂(the Walt Disney Studio Entertainment)旗下子公司,最早於1983年創立。

迪斯尼電影公司的動畫電影製作部分包括迪斯尼卡通工作室(DieneyToon Studios)及新近收購的皮克斯工作室。

從90年代開始,迪斯尼的動畫形象已不是單純的米老鼠和唐老鴨等老面孔,而是樹立了許多嶄新的動畫形象,迪斯尼以每年一部大製作的速度推齣動畫電影,並多次問鼎奧斯卡。

(一)特色

1.美國動畫代名詞:一提起美國動畫片就與迪尼斯聯繫起來,似乎迪斯尼天生就是美國動畫的代名詞。迪斯尼出品的動畫電影都是票房上的領先者,同時迪斯尼也是幾乎所有動畫新技術的開創者。

2.促進迪士尼產業鏈的發展:迪士尼整個產業鏈中,迪士尼影視娛樂是核心產業鏈,是整個產業鏈發展的核心動力,促進互動產品、消費產品、公園度假等其他業務產業鏈的發展。通過電影票房收入,帶動迪士尼媒體網路電影錄像帶的發行收入,而主題公園新添的角色吸引遊客營收,以及授權玩具的收入。

(二)代表作

《小姐與流氓》(1955年):第一部寬熒幕動畫片

《幻想曲》:第一部使用動畫攝製機拍攝的動畫片

《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影史第一部動畫電影

唐老鴨主演的《 Commando Duck 》短片:戰爭主題的宣傳短片,將軍人於戰場的心境與慘況以幽默形式表達出來,在當時很受歡迎。

唐老鴨在《 The Spirit Of 43 》中化身為納稅與否掙扎的國民,短片大力傳達「每個人都有義務為戰爭出份力」的價值觀,於當時確實提高許多美國人的納稅意願。

《仙履奇緣》(《灰姑娘》):這部電影也將面臨危機的迪士尼公司,從赤字中解救出來,使迪士尼迎向了黃金時期。

音樂劇《小美人魚》:,被視為迪士尼文藝復興的開端,象徵著全新世代的傳承。音樂與劇情的連結,而不採用以往樂曲與劇本分開創作的形式。

《玩具總動員》:1995 年迪斯尼與皮克斯工作室合作,製作影史第 一 部全電腦動畫長片

《海底總動員》《怪獸電力公司》《超人總動員》:皮克斯動畫的時代來臨

《加勒比海盜》:真人電影

《冰雪奇緣》:原創動畫不能亡,讓粉絲憶起迪士尼的美好

  • 環球影業(Universal)

環球影片公司,又稱環球影業,是全球最大的電影、電視製片廠之一。環球影片也是好萊塢最悠久的公司之一,並在公司創始階段成為好萊塢實力最強的電影公司。

由於創始人卡爾·萊默爾只用自有資金經營公司,而且旗下也沒有強有力的連鎖影院,到20年代,環球影片公司開始衰落。七十年代,環球重回好萊塢的頂級公司行列,2010年,米高梅公司破產,環球影片回歸好萊塢頭把交椅。

(一)特色:

1.環球旅遊城:環球影城是環球影業公司在很早的電視拍攝過程中製作的一個專用的拍攝場景,而現在則開發為一個旅遊景點,作為環球影業公司的一個附帶業務。

2.電影製作:環球影業公司的主業是電影製作,在電影拍攝方面,環球影業擁有自己核心的團隊,並且在逐漸成長。

3.另闢蹊徑小電影,大利潤

4.進軍網路:環球影業公司將斥資6億美元收購女性互聯網門戶網站公司iVillage,iVillage被稱為「女性的互聯網」,旗下包括Astrology、GardenW eb 和針對青春期女孩的gURL等網站。

(二)代表作品

《速度與激情》系列、《侏羅紀世界》、《星際傳奇》系列、《神偷奶爸》系列、《寂靜嶺》系列、《邁阿密風雲》、《諜影重重》系列

———————————————————————————————————————————

接下來說說兩個曾經的八大

  • 米高梅 Metro-Goldwyn-Mayer (MGM):

曾經的好萊塢五大電影公司之一,米高梅的座右銘是「為藝術而藝術」。

拍攝了電影史上最出色的影片之一——《亂世佳人》

創造出歷久不衰的銀幕經典——007

塑造了不朽的卡通形象——貓和老鼠

發起成立了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並推出了學院獎(即奧斯卡)

這個公司的雄獅標誌一度被當成了美國的象徵,它旗下巨星雲集,曾創造每周推出一部電影的神話。這個公司的大號叫米高梅。

2005年4月8日,索尼公司以近50億美元的價格將米高梅買下,從此,好萊塢八大公司中的最後一個獨立製片公司消失了。如今,米高梅與哥倫比亞公司同屬索尼旗下,開始了新的征程。

然而,它擁有的170座奧斯卡金像仍在訴說著它曾經的輝煌。

(一)代表作

《貓和老鼠》(1940年,七次獲奧斯卡最佳短片獎,是動畫史上無可超越的巔峰)

007系列之《明日帝國》(1997年)

《雨人》(1988年,獲61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等4項大獎)

《神經錯亂》(1987年,獲60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等3項獎)

《廣播電視網》(1976年,獲49屆奧斯卡最佳男、女主角等4項獎)

《日瓦格醫生》(1965年,獲38屆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等4項獎)

《西部開拓史》(1963年,獲36屆奧斯卡最佳原始劇本等3項獎)

《青樓艷妓》(1960年,伊麗莎白·泰勒因此片首次成為奧斯卡影后)

《琪琪》(1958年,又名《金粉世界》,獲31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9項獎)

《一個美國人在巴黎》(1951年,獲24屆奧斯卡最佳影片等6項獎)

《費城故事》(1940年,詹姆斯·斯圖爾特憑此片成為奧斯卡影帝)

《亂世佳人》(1939年,費·雯麗憑此片首次成為奧斯卡影后)

《再見,奇普斯先生》(1939年,獲第12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

《綠野仙蹤》(1939年)

《雙城記》(1935年)

《茶花女》(1934年)

《大飯店》(1932年)

《人猿泰山》(1932年)

《機器戰警》(1985年/2014年)

(二)米高梅影業公司標識:雄獅利奧

共有5頭獅子扮演「利奧」這個角色:

最初的獅子名叫「斯拉特斯」,「統領」米高梅1924年至1928年的無聲影片。

第2頭獅子名叫「傑基」,是米高梅「雄獅軍團」中第一個被觀眾聽到怒吼聲的成員。由於仍處在默片時代,當雄獅利奧的標識在大銀幕上出現時,相關人員會用留聲機播放傑基的咆哮。

第3頭獅子名叫「坦納」,可能也是知名度最高的。(當時傑基仍然出現在米高梅的黑白片中)

第4頭獅子沒有名字,鬃毛非常濃密,但被使用的時間也非常短暫。

第5頭獅子就是自1957年以來一直延續至今的真正意義上的利奧。

  • 聯美電影公司

1919年由C.卓別林、D.范朋克、M.壁克馥、D.W.格里菲斯出資創建。目的是為了擺脫大電影公司的束縛和剝削,爭取更多的創作自由和更大的利潤。

聯美是最早採用美國在60年代盛行的製片和發行方式的大公司。這種經營方式及導演具有的相對獨立性,使聯美公司得以在攝製娛樂片外,還拍攝、發行了一些具有一定影響和一定藝術成就的影片。

聯美公司在紐約成立時只是個小公司,20年代到30年代中,逐步發展成為美國電影業的8大公司之一。

1981年被米高梅公司的老闆K.克科里安出資買下,併入米高梅公司,改稱米高梅—聯美娛樂公司。

代表作:

C.卓別林的《淘金記》(1925)、《摩登時代》(1936)、《大獨裁者》(1940)、《舞台生涯》(1952)

D.W.格里菲斯的《被摧殘的花朵》(1919)、《走向東方》(1920)以及《疤面人》(1932)、《桃色公寓》(1960)、《西區故事》(1961)

以上資料整理於網路,圖侵刪。


特點說不上 但我只知道迪士尼的電影個個都值得去電影院看


此回答純吐槽向,不具嚴謹性。

題主問的「五大」可能是「上古」時期的了,我只能吐槽下現在六大(自認為是BV、Fox、WB、Uni、Sony、Par)中的兩大了。

一、人畜無害迪斯尼(或者說老少咸宜?)

也許迪斯尼自己也有「一旦接受了這個設定......」的想法,以動畫起家的迪士尼,其發行的電影大多數都是無黃無毒無暴力的合家歡電影。進入新世紀以來,R級電影還是寥寥可數。以下就是這十七年來迪斯尼旗下博偉電影公司發行的為數不多的R級電影:

天才一族(韋斯安德森作品哦)

強盜美眉

第25小時

浪男隊

天地無限

大宅驚魂

毒家新聞

最後一導

水中生活

導購女郎

卡薩諾瓦

啟示(梅爾吉布森導演)

萬鱷巨獸

聖安娜奇蹟

新天師斗殭屍

危機解密

除了韋斯安德森和梅爾吉布森的作品,大多數是些知名度不高票房更低的平庸之輩。比較隔壁的R級X戰警和泰迪熊瘋狂吸金,迪斯尼也許是明白自己確實不擅長暴力美學和屎尿屁,越來越少地發行R級電影。然而就是從14年再沒發行過R級電影,轉而將漫威和星戰收編後,迪斯尼的票房收入持續增高,15年的年內發行電影總票房達到61.77億美元,16年更是達到72.64億。

二、R級大廠福克斯

看到PG大廠迪斯尼多年統治票房榜,老狐狸都快氣瘋了,似乎已走火入魔。自從前年《王牌特工》小賺,去年《死侍》暴紅後,關於福克斯總能看到這樣的新聞:

《金剛狼3》或成R級電影 福斯因《死侍》大賣而轉變製作風格

《銃夢》定檔2018年暑期 多部福斯影片檔期調整 《鐵血戰士》將為R級

死侍amp;電索加盟《X特工隊》擔任影片主要角色 將延續R級製作模式

被《死侍》啟發?《牌皇》或變R級 主演錢老闆透露《牌皇》將迎來大洗牌

今年福克斯的《金剛狼3》和《異形:契約》就已佔了福克斯票房收入的大頭了,再加上下半年的《王牌特工2》,全年R級電影票房說不定能佔到總票房的50%以上,想想畫面也是挺美挺醉人的。

再想到今後一大堆X戰警電影、鐵血戰士、銃夢等都可能拍成R級的,我就更醉了......


看好華納兄弟


傳聞派拉蒙是黑幫公司


推薦閱讀:

好萊塢電影的商業計劃書是怎樣的?
有哪些好萊塢電影借鑒了日本電影?
小羅伯特·唐尼為什麼片酬極高?
《冰河世紀》一直尋找橡果的那隻老鼠在影片中的作用是什麼?
好萊塢電影中出現過哪些喪心病狂的日本品牌植入廣告?

TAG:好萊塢Hollywood | 電影史 | 好萊塢電影 | 電影製片廠studi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