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話西遊的最後,唐僧為什麼不那麼羅嗦了?
12-07
此唐僧非彼唐僧。此悟空也非彼至尊寶。
還是取經,但已是不同時空。
世界線變了。最終結局線里,「師傅說話向來簡潔」,所以不存在變不變。
一種解釋是,變的不是唐僧,而是至尊寶。當至尊寶還是至尊寶的時候,唐僧的教誨就是啰嗦嘮叨,而當至尊寶進化為孫悟空的時候,唐僧的話自然字字珠玉了。
風也未動 幡也未動 是人心自己在動
兩種不同的心態,自然會產生兩種不同的感受。
在悟空還沒有放下塵世,並非一心取西經的時候,唐僧不論說什麼,他都不可能聽得進去,在他看來,都是羅里吧嗦。
而在經歷了這一切之後,悟空終於看透了這是他逃不出的宿命,對人生有了新的認識。在這個時候,唐僧的話對他來說就可謂字字珠璣、一字千金了,當然不會覺得唐僧啰嗦了。
類比我們自己,在青春年少的時候,多少會有段時間的叛逆期,那時候父母說什麼都覺得他們嘮叨,不懂我們。只有在碰壁了、或者同樣為人父母的時候才會懂。
夢境破碎,回到現實。夢境與現實中的特徵都是互置的。
因為最後師徒四人人靠月光寶盒回到了500年前的500年前,那時你我惺惺相惜,那時故事才剛剛開始,那時你我還沒有矛盾,一切都是美好的,悟空沒有殺師傅的念頭,唐僧自然不會話癆教導悟空
因為是佛祖/觀音給他托的夢啊
像由心生
這一世,唐僧得道了。
在前一世,他想普度眾生,想捨身取義,想教化徒弟。對別人諸多評價,說悟空不該傷害花花草草,說觀音姐姐不對,說妖怪應有仁慈之心。縱使他說的再多,無法也對別人產生任何觸動,別人只會覺得他在說教,甚至厭煩他。
這一世,得道的唐僧也許意識到,若不可結緣說再多也是徒勞。話語無法傳達到不在一個頻率的人的心裡,因此他不再評價別人,專心做好自己該做的事——取經。
以前的悟空,作孽多端,唐僧必須苦口婆心的勸,而現在的悟空,一心向佛,唐僧就不需要婆婆媽媽了。這就是一個經常被我們遺忘的道理,我們整天想著順應這個世界,卻忘了這個世界也會因我們而變化,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也是這個道理吧。
不過,作為失去一份真摯愛情的人,我還是想讓上天再給我一次機會,不用一萬年,一輩子就夠了。
變得不是悟空 而是整個世界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