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怎樣的編劇思維讓《行屍走肉》連拍七季,並且收視率依舊可觀?

原問題:是怎樣的編劇思維讓《行屍走肉》連拍五季,並且收視率依舊可觀?

因為第七季即將完結且有續訂,所以修改問題。


第一次在知乎寫長回答,打算談談災難片(殭屍片)中的人類社會結構,(預警:) 以夾帶私貨為主

======================================================

首先, 作為the walking dead的小粉絲,支持我看了五季的原因有很多,上面也大多說到了,比如將人類倫理放在極端情況下考量: Rick殺死Shane,Lori和Shane通姦,Carrol殺死病人,Carrol殺死麗茲,Rick殺死或放過各種可殺可不殺的人,救或不救各種可救可不救的人...

可以明顯的看到,故事開始Rick的道德標準基本上是正常社會中的道德標準(特別是他還有警察的身份)。不過隨著故事進行,對他的刺激越來越多,Rick的道德標準也越來越下滑,但也沒有到達完全無道德的地步。基本上來說,隨著一次次艱難的選擇,Rick心裡的標準也越來越明晰,在兩難情境中也越來越少猶豫。

災難中對人類倫理的想像自然是十分吸引人的,但在我看來,更吸引人的莫過於對人類社會結構的想像。

借用福山書中的觀點:政治秩序的起源 (豆瓣)
正常的社會中,不論是什麼樣的政體,總有一定的政治秩序。當這種政治秩序因為某種原因(戰爭、自然災害、內部矛盾...)而崩潰時,政治會衰退到更基本的形態。
照理來說,當社會像《The Walking Dead》中一樣完全崩潰時,人類社會理應回歸所謂「自然狀態」,既一切統治秩序出現前的初始狀態。對於「自然狀態」,有三種著名的說法:

霍布斯,洛克,盧梭三者的「自然狀態」和「社會契約」有何區別

霍布斯的「自然狀態」可以簡單的概括為由於自然資源匱乏而導致人與人之間的一種戰爭狀態。在此前提下,霍布斯提出的「社會契約」就可以很好理解了,即霍布斯將自然狀態的描述過於糟糕以及霍布斯對於秩序的渴望有關,可以簡單概括為個人放棄管理自己的權利,賦予某一擁有強大力量者(即利維坦),並承認他的一切行為。由此可見,霍布斯的「社會契約」還沒有脫離神學影響,而且具有專制的特點。

洛克的「自然狀態」,是一種自由和平等的狀態,人們自覺的依據自然法來決定他們的行動和處分他們的財產和人身,自然狀態的標誌是沒有共同的裁判者。洛克將作為理性規則的自然法引入了自然狀態之中,並且賦予每一個遵守自然法的人以自執行的權力,一定意義上洛克的自然狀態已經披上了文明的外衣,儘管還遠不夠完備。

盧梭對於人類「自然狀態」的認識主要反映在他的另一部著作即《論社會不平等的起源》中。盧梭看來,在真正的自然狀態中,人在叢林里健康、自由而平等的生活著。但是隨著文明不知不覺發生以後,自然狀態的美好日益遭到破壞。盧梭同時承認美好的「自然狀態」已經不可能通過從文明社會的簡單後退實現,而必須重新設計社會社會制度。盧梭在這裡是美化了「自然狀態」。

但福山的書中指出,所謂「自然狀態」如果存在,則最接近以血緣關係為紐帶的部落社會,因為所謂部落的社會結構,在人類從靈長類分化出來之前可能便已經存在。
通常而言,社會在大災變之後,總傾向於退回以血緣為本位的部落社會,這也是人類初期部落制時期的政治秩序。在危險的時候,家庭是一切組織的根本,而家庭自然延伸出的親戚關係,則自然成為人們團結到一起的紐帶。
比如在中國曆朝歷代的後期,中央政權無力掌控局勢的時候,就總會出現以家族為依託的地方勢力割據一方,這些軍閥往往大量任用自己的親族,而非像中央政權一樣選賢舉能,可以說是一種部落化的政權。另外,在一些偏遠的鄉村,同姓之人統治於族長之下,也可視為部落制的一種形式。

但在各種美劇(和電影)中,災難的降臨往往非常快速,而且伴隨著額外的自然環境的改變(如殭屍),使得失序後的社會不一定退回到部落制的形態,而是呈現出各種各樣形態,有著豐富的可能性,而這是非常吸引我的地方。

  • 為了不顯得更加跑題,趕緊從 《The Walking Dead》開始

在殭屍潮爆發的初期,美國政府沒有出現任何戲份,估計很快就棄療了。無怪,北美大平原上,的確沒有什麼可以阻擋殭屍大軍的進攻。況且,所有人身上都附帶病毒,所以理論上需要所有的正常(非正常)死亡都處於監控之下才可能防禦。而現代的政府所依賴的如電視,網路,無線電等種種控制手段,在災難中都極易受到打擊。
這種形式天然決定了倖存者們不可能組成特別大的團體,不但部落行不通,城邦之類的自治城鎮也不可能,至於美國各級政府的巨大上層建築,自然也只有崩潰。

下面就分別說說劇中出現的幾個小團體

  • Rick一行人——自由人的聯合

典型的家族小團體,以Rick,Lori,Shane三個好基(pin)友(tou)為中心,吸納其他幾個小家庭組成。至於決策形式,可以說是典型的民主集中制,XD,前期Shane來集中,後期Rick來集中,在Rick殺掉Shane之後,短暫的變為Rick的獨裁製,後來在監獄被總督攻陷後,基本上又回到原樣。

Rick的團體從某種意義上說是自由主義的,團結眾人的可以說是一種相同的道德觀,而離開則是自由的,Rick從未試圖阻止成員離開。這也是為什麼這個團隊是主角團隊,從某種意義上,這個團隊最能體現美國的建國精神。團隊根據相同的道德觀吸收新成員(Rick的三個問題),也根據價值觀來淘汰成員(火拚Shane,放逐Carrol...)

這樣靈活的組成方式,使得團隊得以幾度分裂又幾度重聚,分裂使得團隊避免了火拚,重聚又一再證明了角色們在某些價值觀上達成了統一,使得這個團體具備了特殊的凝聚力。

在監獄被總督攻陷之前,在各方面都像是一個頗為自由的小社會,吸納並養活了大量的人口,為成群的兒童提供教育。而且可以看出,Rick等元老組成委員會完成大事的決策,但並非事無巨細,並且他們並沒有謀求更高級的待遇(階級並沒有產生)。而勞動的分配基本上是能者多勞,並未出現任何強制勞動的情況。總的來說,監獄後期實現了劇中人類所創造的最佳政治模式。

  • Governor總督的小鎮——負責制政府

假想一下,如果作為一個總督小鎮生活的倖存者,不開上帝視角,那Governor的統治可以說是非常完美的。鎮上有相對富足的生活(可以開party),雖然這些資源來自於巧取豪奪外部的倖存者,但Governor一直保守著秘密,並未讓鎮中的倖存者知曉。
不錯,這是一個以鄰為壑的政權,並且數次依賴仇外的情緒達成團結。但不得不說總督在這個失序的世界中恢復了政府,可能還稱得上是負責制政府。不論總督對Rick等外面的倖存者如何壕無人性地殺掠,顯而易見的是,他保護鎮子里的人口,並非為了利用他們的勞動而進一步提高自己和跟班們的生活水平,而是實實在在為了鎮子里的人有更安穩的生活。從這一點上,他的政府是負責制的,而不是專制的。不談實現的手段,Governor前期所維護的鎮子,甚至是比監獄更加美好的存在。

如果非要說缺點,雖然劇中沒有表現,但可以想見,總督的鎮子中,加入和脫離可能並不是完全自由的,雖然可能有一定程度的自主,但一定面臨著相當大的阻力(甚至報復)。

  • Joe的法制團伙——法律

在《The Walking Dead》第四季中,Daryl與Beth走散之後,遇到並加入了Joe的團伙。Joe的團伙可以說在崩壞的世界中部分地恢復了法律。法律的內容非常簡單:1.最先說claim的人佔有資源。不論是什麼資源(食品、床...)都適用這條規則,甚至Daryl射死的獵物也這樣被別人強佔;2.說謊的人可以被大家隨意處罰。說是隨意處罰,但基本上是活活打死。

這兩個規定可謂是簡單明了,概念非常明確以至於可以視為兩個法律條文。而「法律」不禁止的事情,在這個小團體里都是合法的,人與人之前也互不干擾,各過各的。
在一定程度上,這種規定非常適合Joe和Daryl這樣個體戰鬥能力非常強,又不願意甘居人下的大老爺們兒。使得若干強力的男人有可能結成一個互惠的生活團體而不至於火拚,簡單而高效。

唯一的缺陷,雖然這是一個有法制的小團體,但還稱不上法治。法治要求有獨立自主、客觀公正的執法機關,但這個團體中,Joe一人可以說對於第二條「說謊」的法律具有解釋權。這使得Joe一定程度上稱為統治者,最後甚至想利用這條法律殺掉Daryl。

  • 女警Dawn的合作社——經濟秩序

以女警察Dawn為首的幾個前警察帶領一些倖存者駐守在亞特拉大的一家醫院,他們阻塞了樓梯,只留一個出入口,使得這一地方基本上不可能被殭屍攻陷。可以說,他們的基地具有劇中最好的防禦條件(雖然沒有什麼物產)。

醫院的運作帶有強烈的經濟算計:每個人消耗的資源都被記下,由其勞動進行補償。可以視為創造了一種信用貨幣。在這種交換機制甚至有一定市場性,能提供稀缺服務的醫生過著相對富足的生活,在能源稀缺的情況下還可以聽音響;而拖地搞清潔的Noah則生活的比較悲催,地位也比較低下。
由經濟利益的計算出發,醫院的人會在外面抓捕(並致傷)倖存者,然後通過救治他們並強迫他們提供服務加以補償。如果倖存者受傷過重,需要消耗太多的藥品,醫院則會放棄救治。同樣像Noah一樣的叛逃者會被盡全力捉捕回來。可以說,在Dawn等人眼裡,倖存者代表著勞動力,其背後有且只有經濟價值。

醫院的另一個特點就是突出的階級性。Dawn和其他幾個男女警察穿著警服,負責外出搜索資源,其他人身著病號服,在內部完成一些勞動。男警察時常欺凌弱小,如推搡老人,強迫婦女提供性服務,Dawn對此基本上也視而不見,並且認為只有這樣才能維護自己的領導。

總的來說,醫院是劇中出現的最複雜最高級的社會結構,至於好壞,則仁者見仁了。Beth和Carrol是絕不會願意生活在一個階級社會的,而Noah在出逃體驗了一圈之後,最後還是選擇留下,這也直接導致了Beth的死亡。

  • 食人族Gary——完全的失序

食人族可以說是Rick一行人的反面,在各個路口設下標牌吸引倖存者們前往終點站,然後搶劫、殺人、腌制,敲骨吸髓的獵殺倖存者。有趣的是,這幫人一開始真的是在終點站做慈善的,但之後被一夥不知感恩的壞人綁架關押作為性奴,終於逆襲之後幹上了壞人們的生意。

食人一族可以說代表了秩序崩潰的極端情況,這夥人把自己和其他倖存者視為兩個物種,並可以做到毫無顧忌、好無底線的利用他人。這已經超出人與人的關係了,更像是人與家畜的關係。從這個角度上來說,食人族說得上是代表了霍布斯的「自然狀態」:人人對人人的戰爭,只不過食人族內部出於策略、血緣的關係,免於相互之間的戰爭。

未加考證的引用以下史料:

公元304年,慕容鮮卑大掠中原,搶劫了無數財富,還擄掠了數萬名漢族少女。回師途中一路上大肆姦淫,同時把這些漢族少女充作軍糧,宰殺烹食。走到河北易水時,吃得只剩下八千名少女了,慕容鮮卑一時吃不掉,又不想放掉,於是將八千名少女全部淹死,易水為之斷流。

說是未加考證,應該多半是假,不過大概是那個意思。
戰亂年代游牧民族(甚至漢人軍隊)擄掠人口和食人的情況,應該並不鮮見。

  • 《The Road》末日危途 The Road(2009)——「他人即是地獄」

這裡不得不提另一部電影 《The Road》,故事的背景是人類遭遇了一場不知道什麼災難,可能是小行星撞擊帶來的火山爆發,地球被灰塵籠罩,光合作用停止,動植物死亡。
基本上可以說,這部電影中的情況比殭屍潮更為危險,畢竟人們不能像Herschel一樣開農場,也不能像Daryl一樣用松鼠和兔子解決自己大部分口糧了。
於是《The Road》中最大的威脅來自極度緊缺的資源和無底線的人與人的相互傷害,真正稱得上「他人即是地獄」。劇中父子倆竭盡全力躲避他人,也曾經碰到了食人的團伙,這裡的食人族同樣囚禁奴隸,不過一次只是截取一部分肢體,保證食物的新鮮(而不是像Gary他們一樣腌制)。而大量不食人的倖存者,恐怕友善的也是極少的。

  • 《Revolution》末世 末世 第一季 (豆瓣)——從聯邦政府到軍閥割據

最後還想提一下這部美劇,中文譯作《末世》,看名字就有點山寨。這部劇基本上只有故事背景值得一看,其對白質量和情節設計,基本上和國產電視劇接軌了。看到第二季的時候終於堅持不下去了,怎麼看都對這個世界框架感到惋惜——這麼好的想法居然拍成這樣。

書櫃正傳,故事是說有一天人類社會突然沒電了,既所有跟電力相關的東西都不好使了(雖然後面他們揭示這是因為什麼納米病毒...不過這也太...)。總的來說,在揭示謎底之前,還是很fancy的想像:失去電力,美國政府失去所依賴的電視、網路、媒體、無線電,再也無法控制廣袤的國土,無法指揮遙遠的軍隊,於是政府崩潰,軍閥出現,美國大地上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國家(估計還有不一樣的國體),互相征伐,槍械和彈藥無法再生(女主用弓箭),所以軍火就成了最重要的資源。這可以說是用一個技術因素的變換重構了整個人類政治結構,非常有創意,只可以沒有好好開發,故事也基本上停留在軍事專制的門羅共和國。

最後放一張地圖:

=========================================================
不寫什麼總結的話了,有類似的例子歡迎提醒!
總的來說,喜歡看災難片就是因為迷戀這種新奇的想像力 XD


這只是一篇個人感受,不是什麼大作影評,希望要轉載的童鞋告知一聲,註明出處就行了,萬分感謝。
==================================================================
我一直不明白,為什麼《行屍走肉》沒能得到艾美的青睞,在我眼中這是一部相當優秀的劇集。其對人性的刻畫完全不亞於《絕命毒師》,甚至比肩最近我相當喜歡的《冰血暴》《真探》和《昭雪》。
還好收視率讓它仍舊堅挺,這場饗宴還在繼續。
除了感官的刺激,到底是什麼讓它能夠這麼火爆?最近出籠的《喪屍國度》之流也同樣血腥,為什麼我就看不下去呢(《血族》Bug太多,其他我覺得還行)?
我發現,這在這一片腐敗腥臭的血海之中,編劇深挖人性本質的筆觸,才是《行屍走肉》最引人入勝、不忍棄劇的關鍵所在。
第四季總督被幹掉之前,很多人都大呼過癮,尤其是第八集進入了一個小高潮,無論是謝赫爾的斬首,還是總督的團滅,都引爆了觀眾的各種小宇宙。然而從第九集開始,整個劇的節奏明顯開始放緩,打殭屍、人與人內鬥不再成為焦點,而是每集兩三個人物,開始深挖他們的內心。此時也是演員大飆演技的爆發期。

行屍走肉,這個成語的意思是指徒有形體,而沒有靈魂的人,庸庸碌碌的活著。放在這裡真的是再合適不過,它不僅僅指的是那些走路的屍體the walking dead,更是在這場毀滅性的災難後活下來的那群人中,那些拋棄了人性,拋棄了靈魂的人。雖然他們活著,也不過是徒有形體的行屍走肉罷了。這也是Lori一直在教給他兒子的東西,Carl是在災難後成長起來的一代,他人性的塑造面臨著畸形扭曲的現實,很多人罵她是劇中第一婊砸,殊不知,能夠在這樣的環境中仍然保持著善良與寬恕,是多麼難能可貴的品質,她不希望自己的兒子成為活著的行屍走肉。

回到第四季第九集後,先是Rick幾乎死掉,此時Carl從起初覺得自己長大了無敵了到漸漸了解到自己的弱小無助,這種心理的變化才是Carl開始成長的標誌,也讓這個一直在走過場的熊孩子角色散發出獨特的光輝,我原來總覺得這個倒霉孩子真煩,又逞能又不聽話怎麼不被喪屍咬啊,這集之後真是大大改觀。Carl的成長讓他懂了尊重,學會了理解,從一個青春期叛逆的傻逼變成了成熟面對這個殘酷世界的「活下來的人」。

Rick從一個英明的領袖變成了一個莫名其妙的深井冰,又沒來頭地成為了農夫山泉有點甜。一路看下來,好像這個角色總是有那麼一點踩不到節奏。我想這就是主演的悲劇,要高大全要偉光正,可人物就非會顯得常呆板,所以編劇加了深井冰的橋段。但九集後對Rick的關注彷彿也有了新的策略,他開始顯露出他脆弱的一面,對兒子的無可奈何、對領導失責的反思、「帶著兒女活下去」這種單純的信念才是他支撐的唯一原因。所以到他狂暴後咬碎壞人的脖子、開膛破肚傷害Carl的人時,刺激之餘又有一種溫暖,一種可靠的安全感,在這個安全蕩然無存的世界,Rick才找到了最恰當的位置。

不得不說,Michonne那個片段是我最感動的地方,也是這個演員簡直是把那種感情飆到了極致,不得艾美簡直不可思議。她聽到屋內有動靜,於是從窗戶看了看,當看見是Rick兩父子的時候,她啞然失聲,情感在一瞬間爆發,那是她人性的希望,是她活著的證明。說實話我看得眼淚都在打轉。Michonne是這個小隊中經歷最悲慘的人,她兒子死了,丈夫和兄弟變成了行屍,被她拉著當保護傘。一度成為了靈魂淪喪的一員,雖然她冷酷、堅韌且一身好武功,但這些永遠只是她內心中絕望與孤獨的掩飾。我一度以為她是拉拉,深愛著Andrea,其實她對Andrea那麼執著,只是因為當她深陷絕望之中時,是Andrea拉了她一把,表面上獨立冷峻的Michonne,其實是最脆弱的。與Rick父子團聚前編劇鋪墊了她的過去,也讓這次團聚顯得彌足珍貴。

=================================================================
監獄離散後,編劇對於人物分組也做了巧妙的安排,上面說到的Rick三人小隊,旨在營造一種家的歸屬,讓Carl學會成長,也讓Michonne遠離孤獨。而弩哥和Beth的兩人小隊,則是為了讓弩哥的形象更加立體。弩哥是個人見人愛的角色,人氣也非常高,這主要是一二季的積累,她對索妹的不拋棄不放棄、他獨來獨往的孤狼性格、他射得一手好弩、他講義氣懂感情、他對Rick幾乎就是言聽計從……前面還好,到了第四季還是這樣的個性就顯得有些捉襟見肘了,是不是這個角色太扁平了?
於是在離散時期,編劇用了好幾集來講他和Beth的荒野求生,這時你會看到一個有那麼些不可愛的弩哥,他孤僻、自私、流里流氣、貪婪、邋遢……儼然一個小市民老村夫的形象。全是優點的人令人恐怖,所以弩哥也要有缺點,這與他的成長環境有關,但編劇沒有置這些缺點不顧,安排了Beth在他身邊,質疑他、指摘他、鼓勵他。她們醉酒、賭博、殺喪屍……最後一把火燒掉了那座小屋,結束了弩哥在幼年成長過程中經歷的種種不痛快,讓這個角色有了全新的面貌。

有時間再更新其他角色……

=====================吃了香菇水餃的分割線============================
10/31更
看到有評論說「神煩來不來就講人性」「看個電視劇都能看出人性來」「就是看個刺激何必裝逼」……之類的評論。我不是一個喜歡和別人爭執的人,個人覺得各花入各眼,你喜歡看無腦飆血漿,我喜歡看飆血漿之餘還有點其他的什麼。我不會諷刺你層次低,也希望你尊重我的觀影感受,你可以不說話,但你沒必要罵人。
我喜歡思考喜歡腦補,這讓我覺得的這部劇不是看了就完了,或許還能學到什麼。

另外有人說怎麼能拿《絕命毒師》來比,不在一個量級上之類的話。在我的認識中,《絕命毒師》確實是一部相當優秀的劇集,如果有時間我也想寫點關於它的感受。但我覺得人性的表達各有各的方法各有各的邏輯,《BB》在於角色內心的轉變帶來各個人物的痛苦,史鐵生說人有「孤獨」「痛苦」「恐懼」的三重生命體驗,《BB》更加著力於痛苦,而《TWD》更加著力於恐懼。孰優孰劣,一言兩語怎麼能分得清楚。
其實要看人性,看更加形而上的描寫,推薦大家去看《冰血暴》和《昭雪》,尤其是後者,雖然冷門,卻將宗教哲學的命題貫穿始終,讓角色在孤獨、痛苦和恐懼中徘徊。相對而言《BB》算是一部主打寫實的電視劇,但依舊不能免俗,為了收視率它也有很多誇張的情節,例如溶屍、紅磷毒氣、炸雞叔炸死後還走出來等,也是強化觀眾感官刺激的手筆。
==================================================================

所以,我覺得之所以《行屍走肉》能夠拍五季(當然我希望它一直拍下去),並非只是因為血腥暴力帶來的感官刺激。更是描繪了一幅末日的殘酷圖景給我們,讓劇中人物從迷惘彷徨中走出來,逐漸領悟人性的可貴,當他們自己身處亂世時,能不能審視他們的靈魂,能不能真正的活著,而不是成為一具行屍走肉而已。
這樣看來喪屍不過是個噱頭,末日不過是個借口。眼下我們的世界也同樣充斥著戰爭、恐怖襲擊、毒品、兇殺、瘟疫、欺騙……行屍走肉只不過是將這些罪惡單純化具體化,我們身處期間,對鏡自視,那個能被我們稱之為「人」的尊嚴還在嗎?


行屍不吃行屍,人卻殺人。行屍因醜陋而噁心,人因噁心而醜陋。


不同意高票答案哦,我覺得《行屍》跟《絕命毒師》在編劇上差距還是挺大的。

《毒師》是個現象,只有那群人聚在一起才會產生那樣的火花,就像扮演麥克的Jonathan Banks在劇終聯誼會上哽咽著說的那樣,「This is about as good as it gets.」

《行屍》編劇水平只能算中上,而且波動比較大,在一二季出現過大面積失控,導致AMC一怒之下炒掉了所有編劇。第二季最臭名昭著的一句台詞就是「Let"s talk」,一群角色在農場排列組合talk,劇情卻毫無進展,著名嘴炮Dale大爺就是那季成名的,那季的日常就是Dale找Rick談10分鐘,Dale找Shane談十分鐘,Dale找Lori談十分鐘,Dale教Glenn修車並談話十分鐘,然後一集完。關了屏幕你吸一口泡麵竟然忘了剛才看的是啥劇。這個情況在Angela Kang和Glen Mazzara加入編劇團隊後才有所改觀,在某種程度上這兩個人挽救了當時劇集的頹勢。我認為《行屍》得不到艾美青睞也屬正常,畢竟艾美獎中Walter White和Don Draper這樣的高手雲集,而《行屍》唯一達到艾美獎水準的恐怕只有Greg Nicotero的道具服裝和特效化妝部門

不過《行屍》編劇有一個拿手好戲是其他劇集望塵莫及的,那就是營造小高潮。行屍從第二季開始小高潮不斷,話題性極強,與《冰火》並駕齊驅,隨便都能想出來幾個,比如索菲亞之死,弩哥吃松鼠,"Look at the flowers",Beth之死等等,而且與《冰火》不同,大部分都是原創的。這些高光時刻彌補了編劇的輸出不穩定,在恐怖劇集大部分不靠譜的大環境下,能保持這樣的水準已經很難得了。

《行屍》的成功主要還是因為市面上存在對恐怖劇集的需求,而長久以來又缺乏類似題材的劇集,或者說類似題材劇集在製作水準上無法與《行屍》抗衡

近十年來,美國觀眾見多識廣,傳統節目除了《超級碗》普遍收視下滑,從在劇集中加入恐怖血腥元素,到大量製作恐怖血腥劇集,極端類節目收視越來越高,逐漸進入主流。再加上極客文化的興起,這些都給《行屍》之類的劇集提供了生存空間。而反觀《行屍》以前的劇集,能稱得上恐怖劇集的很少(《恐怖大師》和《恐懼之源》為單元劇,各集質量參差不齊),殭屍劇集就更少了(《死亡片場》雖然精彩,但為短劇),而且都沒有大紅大紫。至於同期同題材的《殭屍之地》和《殭屍國度》,更是因為經費等原因在製作水準上無法與《行屍》抗衡。

而且《行屍》不僅僅滿足了觀眾想看殺殭屍的基本需求,作為一個劇集它還在不斷進化。通過劇中殭屍的腐爛程度,角色的心理活動,人物的社會關係,讓你明顯地感受到時間在流逝,末世在變化。彷彿你在和劇中人物一起求生,一起成長,一起面對很多問題,我覺得這就是誠意。我們都知道"行屍走肉"說的是其實劇中的活人,這部劇講的其實是人性,這又滿足了有更深需求的觀眾。所以我很慶幸《行屍》沒有讓殭屍跑步,沒有讓殭屍變異,那是一條不歸路,因為觀眾永遠得不到滿足,永遠想要更黑更硬,前車之鑒就是《生化危機》系列。


行屍走肉最大的主題是『毀滅後的重建』,影片最牛逼之處在於它把這種毀滅後的重建放大到了極致,即整個現有人類社會文明的毀滅、失序後新的社會文明、秩序的重建。在現有的人類文明秩序被毀滅與新的文明與秩序產生髮展的過程中,在新文明與舊文明的強烈衝突對抗中,引導人們重新反思認識我們現有的人類社會文明,重新反思認識人類的人性。黑格爾說「人死於習慣」,這種毀滅與重建的振聾發聵的宏大之聲無疑會讓沉溺習慣於當前文明秩序世界中的人們猛然驚醒,然後去重新認識我們的世界我們的人生。
這一宏大背景主題的設置讓整個影片變得宏大與壯闊起來,讓整個影片的內容可以苑囿整個人類文明發展的方方面面,從對人類社會文明反思認識的角度影片可以涵蓋對整個人類文明——歷史,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的解構與重建,從人性反思認識的角度可以涵蓋的對人類各方面倫理髮展的解構與重建。事實上影片也確實這樣做了。
影片目前已從第一季拍攝到第六季,無不努力試圖從橫向和縱向的角度對以上內容的方方面面進行全面的解讀。
第一季,主要是當前人類社會文明毀滅過程的形象展示,通過大規模,大城市大量行屍等宏觀影像進行全方位的展示,這種巨變初時是如此劇烈、迅速,彷彿能聽見人類文明的巨塔轟然倒塌的聲音。這種顛覆,這種慌亂初時會讓觀影者感到些許壓抑與不適~~~~(未完待續)


因為你看著看著會發現,真正可怕的不是行屍,是人


———————————————————————

2015.03.14更新,有輕微劇透

這部劇前四季我都一集不落地看完了,曾經無比期待第五季的更新。可是第五季一開始看到鮑勃的腳放在烤架上的時候,我果斷棄劇了。

可能是前面看的太投入,或者這片子人物刻畫太生動,潛意識裡我已經把這個團隊里的每個人當成自己的戰友,親人或者戀人。想想看,你的戰友,或者親人,或者戀人,被一群人類,放在砧板上剁一剁,然後有說有笑地放在烤架上烤著吃掉,你目睹這個過程,什麼感覺?這是人啊,吃掉了,就沒有了。我可以忍受隊友被人幹掉,被殭屍吃掉,但被一群人類當牲口一樣吃掉,不能忍。之前四季各種描寫人性黑,這裡算是登峰造極了。反正我是看不下去了,太揪心。


抖個機靈。鄉村愛情故事都拍到第九季了。
南方公園都拍了21季了。

行屍走肉算是比較火的喪屍電視劇(雖然我看了一集就看不下去給關了),我認為拍這麼多季是為了榨取這個IP的剩餘價值,連遊戲版都出了好多季了。


大讚每次Rick考慮要不要take people in 的時候問的三個經典問題:
1/How many walkers have you killed?
2/How many people have you killed?
3/Why?

簡直可以和「你是誰」「你從哪裡來」「你到哪裡去」這三個終極哲學問題媲美。


行屍走肉是我第一部接觸得很深入的美劇。看完以後直接不能看其它劇了,畢竟美劇坑太大,進去以後就出不來,太耽誤時間了。
來進入正題。
行屍走肉最吸引人的特點是它的虛擬環境——末世,喪屍的世界。可行屍走肉最迷人的特點恰恰是它的真實性,人性的真實。所能帶給我們的想像和體驗都無比的豐富。
第一點是噱頭,第二點絕對要靠真本事,所以行劇里拿錢最多的一個是特效化妝師,另一個肯定是編劇。
幾乎每個看行劇的人都把自己帶入了其中的一個角色,跟著角色一路行來,他們如此的理解這個角色的各種思維和特性。這種上帝視角(共性)和某一個獨特角色(個性)的視角的糅合無疑給觀眾帶來了極好的觀影體驗,觀眾像了解自己一樣了解某一個或幾個角色(主角團隊),而劇情發展和設計又像真實世界一樣給觀眾和角色各種意外,衝突,矛盾。所以,小高潮不斷湧來。

整部劇幾乎不帶價值觀。編劇站在中立的角度對主角團隊可能遇到的情況和主角行動的各種後果進行設計。所有的價值判斷留給觀眾。
縱觀看來,行屍走肉整體情節並不強,但是給人的想像太豐富。許多觀眾糾結於自己如果遇到末世這種情況應該如何去做,是失掉底線殺殺殺,是寧可死去都不能丟掉原則,是不斷蛻化適應世界,還是自身不斷變強改變世界,有無奈,有不甘,但最終又再一次打滿雞血的復活。

也許是我們的世界太平淡無奇。所以渴望混亂暴力甚至血腥。所以我們喜歡行屍走肉。可最後他喵的看完劇暮然回首,我們居然生活在和行屍走肉一樣的一個世界,人心難測。

所以你說編劇的手法高明不高明。


1,對人性描畫的深刻。喪屍世界,危險的往往不是walker,而是為了爭奪生存資源而鬥爭的人。行屍走肉呈現出來的人性,不是刻板的。舉個栗子,衡跨
第三季和第四季的反派總督,你能理解到他的善惡變化,任何一個行為都是符合邏輯與走向的。但同時,善與惡又刻畫的非常分明,即便總督在決戰之前有被洗白的劇集,在發動第二次監獄大戰砍下赫謝爾頭的那刻,惡也表現的淋漓盡致。

2,每個角色都有著成長和變化,而這些變化都有著劇情支撐,不是看不到緣由的。前期瑞克可以善良仁慈到重返天台救有著明顯性格缺陷的莫爾(駑男他哥),隨著末世的發展,已經能毫不猶豫的虐殺食人族團隊;而前期受虐的家庭主婦卡羅爾,慢慢成長為了拯救團隊的黑馬。每個人物都有著自己的故事和亮點。

3,細節刻畫的非常完美,基本上沒有無疾而終的角色。比如之前的摩根回歸,sam被宰(第四季流放卡羅爾時那對情侶中的男人)養老院團隊(全滅,但劇情被刪減了)…
甚至第一季中分別接下來會遇到的營地家庭團隊…(估計很多人都沒印象了)

4,源於漫畫,高於漫畫。行屍走肉根據漫畫改編,主線基本吻合,但是方向上有了很多改動,形象更加豐滿。漫畫黨根本沒有「劇透」必要。漫畫里肖恩很早救掛了,卻拖到了第二季。找索菲亞用了大半季以喪屍方式驚訝結局出場,而漫畫里至今還活著。漫畫里至今尚存的狙神成了「摸鳥女」安卓利亞提前掛了…電視劇能在漫畫已有的框架下改編的更加精彩,編劇的實力不可小視。

5,每個配角都有著主角展現,從而都各有所愛,吸引了一票粉絲,從而…你永遠不知道下個掛的是誰!猜不到的才是有吸引力的。

6,台詞非常經典,偶爾一句就能觸動內心引發思考與共鳴,與劇情非常貼切,沒有一絲雞湯味。相信看過的人都有被震撼過,就不偏主觀的舉例了。

以上。

【微信公眾號liujingchenglaw,偶爾會推送些知乎秒刪的文章,歡迎關注。】


在漫畫《行屍走肉》的基礎上改編。 個人認為漫畫《行屍走肉》的劇情挺好。美劇《行屍走肉》對漫畫雖然在劇情上有改動,但是沒有太失敗的地方,自然不會差。


樓上都講得蠻詳盡了,我再補充幾點。
1,不按常理出牌,沒有絕對的主角,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個要死的是誰。
2,故事有很強的代入感。《行屍走肉》中,瑞克團隊相比起劇中其他團隊,凝聚力是非常強的,隊中人物各個優秀,而且此團隊為故事主線,在心理上,觀眾很願意融入其中。一旦融入,便很容易被情節帶動。
3,故事走暖心路線,充滿正能量。我們拿一部同題材的《殭屍國度》來對比,《殭屍國度》給我的感覺就是一個字:冷。劇中的人有互動,但是冷,交流的眼神很少有溫度,團隊很散,人道主義不濃。以至於我一想到這部劇,心中便覺壓抑。而對於《行屍走肉》來說,瑞克團隊讓我們更多的看到了人性的溫暖,他們頻繁持久的眼神交流,溫暖柔和的話語,親昵鼓勵的動作,在殘酷冷漠的喪屍世界中,成為一大亮點,為本劇增添了不少暖色調,迎合觀眾追求安全尋求慰藉的心理。


這部美劇的關鍵不是殭屍,殭屍只不過是出來滅掉幾個隊友,然後讓團隊添加些新鮮血液讓故事變的更加精彩的道具,這部美劇主要反映的是人性,當你處在這種沒有規則的環境里,你是選擇保留人性還是拋棄人性?選擇才是核心。


借用一下某天看到的一個笑談,TWD的別名叫"the talking people" 。說回來,後啟示錄類的多少都刻畫了人類在這種大背景下的心理反應,其實就是個人性的試驗場,把美好的和醜惡的人性都借著這個背景放大了來看,多少是帶著希臘悲劇的意味,而悲劇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你看,也是一種警世吧。
TWD算是把以上和劇情場面和zombie文化(這都算喜聞樂見了)結合的比較好的混合威士忌當然收歡迎,但是還有類似單品麥芽類的譬如《the road》(電影和小說都看過了),甚至短小精悍的催淚彈《CARGO》。


最吸引我的不僅僅是人與行屍之間的撕逼,各種重口味鏡頭,而是隨著劇情發展,作為觀眾你能夠明顯感受到主人公在成長,在逐漸的由不完美變成一個合格的領袖,合格的丈夫,合格的父親。


如果你真正看過,就不會問出這樣的問題


之所以能拍這麼多,是因為漫畫一直都很火,每季出來收視都超好。

前兩季是巔峰,之所以是巔峰,跟喪屍題材有關係,但另一個因素是末日情愫,前兩季把末日逃亡的感覺渲染的非常棒,算是對流行的喪屍文化一次總結提高,代入感也很強。

但我個人認為到了第三季之後,故事節奏就慢到讓人受不了,一集下來除了殺幾個喪屍,幾乎不會有什麼劇情發展。再到後來,這一波人實在發展不出這麼動人的故事,就增加人物吧,於是新人物加了一撥有一撥,照這樣下去,真的可以拍一百季。
收視率依然高,一個是慣性收看,一個是其他喪屍劇很難超越它(其實幾年前有一部英國喪屍劇《死亡片場》很不錯,5集,只是沒有熱起來,有興趣的童鞋可以去看看)。

所以,我認為,行屍走肉有一個極其美妙的開頭,但後續發展由於故事本身的設定(只能一直逃一直逃),節奏拖拖拉拉滴滴洒洒,之所以沒有讓觀眾審美疲勞,是因為幾個主線人物的刻畫相當牛逼,各有各象,層次豐富,而且不斷變化。


還有,神煩有些人總愛把某劇或某電影上升到「人性『高度,看個電視劇而已,能打動你的是故事和人物,而不是神馬對」人性的刻畫「這種虛妄的東西。


因此,同意樓上那位匿名的朋友,行屍走肉是優秀的美劇,肯定會火好幾年,但個人以為,不屬於最好的美劇那一撥(絕命毒師,廣告狂人,國土安全,真探,權力遊戲等等)。


不知道為什麼現在知乎的問題都這麼具有攻擊性
我發一個網址 @詹小蝸
不知是不是答主為了寫稿搞的高級釣魚問題呀,現在抄襲真的很可怕


行屍走肉連拍第五季 收視率依舊可觀的編輯思維

詹小蝸關於這部劇集的核心內容說的很好,我補充點外圍因素

1、題材一點都不「老套」:本劇首播的2010年,市面上末世類、喪屍類的劇集幾乎沒有,現在一股腦出來的幾乎都是跟風之作

2、AMC的助推效應:AMC本身劇集的製作上就非常用心
然後還有廣告狂人 、絕命毒師兩部艾美獎級別的劇集樹立的口碑的加成作用

3、美漫亞文化的興盛:Walking Dead收視逆天其實也就是這兩年,現在就是美漫的時代

4、競爭對手的疲軟:老實講,2010年之後開發的新劇上的了檯面的不多 扛到現在的就更少了
簽名兩個劇集是我現在追劇時間少 唯二兩個 新出第一時間必看的


第一次知乎回答,獻給矯正了我三觀的《行屍走肉》

當時剛剛高考完,心焦,不知道考得怎麼樣,每天很暴躁。那個暑假,我想就看美劇消磨時間吧,行屍走肉很火,我就從第一集看到了最新更新的。

看後內心的掙扎真的平靜了。我想說,行屍走肉玩的不是刺激,而是對人性的考察,當災難來臨,人的本性就會暴露無遺,你是自暴自棄?還是頑強抗爭?是不擇手段活下去?還是既拯救自己也拯救別人?這部劇幾乎都涉及到了,而每次劇中的核心人物們幾乎都能做出恰當的選擇,為了愛、為了希望,怎麼艱難也會挺過去,更不會喪失心性,這就是我那段時間一直需要的,一種無畏的向上精神,不管成績如何,請在上大學後繼續努力,不管人生遇到什麼,請保持你心底最善良的一面。

在那個人生的轉折點,善與惡的徘徊中,把我拽回了溫暖光明的世界。


,一開始看這部劇是沖喪屍來的,後來是奔著人去的。bug少,情節設計合理,人性深度什麼的就不說了,但我覺得它一直靠這個不行啊,這樣會把劇情拖得更慢,甚至臃腫,感覺脫離了主線任務啊,劇情沒有突破啊有木有。好想知道喪屍出現的原因啊,到底有沒解藥啊,防禦基地什麼的在哪裡啊?怎麼感覺一直在做支線任務。。。。我當然知道這部劇要表達什麼,但是不要把喪屍這個題材放的太低了,希望能把喪屍放到主線上啦。


推薦閱讀:

怎樣寫出荒誕卻又令人捧腹的故事?
三幕式,英雄旅程等方法是事後諸葛亮還是創作法寶?
如何以「我們於2016年相戀,在2006年分手」為開頭寫一個故事?
梁邊妖有哪些編劇作品?
電影、遊戲里被主角隨手幹掉的守衛、保鏢、小弟,他們的人生是怎樣的?罪應至死嗎?

TAG:編劇 | 行屍走肉美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