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秒速5厘米》有沒有高級一點的解釋?

我到現在看了四遍電影,一遍小說,理解出來的東西總是組不成系統。。還需要大神幫我啊 比如 關於為什麼要說火箭發射的事情? 貴樹的工作里有一種讓他感覺通向其他世界的道路?

啊啊啊作為一個知乎菜鳥竟然有這麼多人回答我的問題好開心(′?ω?`)
謝謝大家的精彩回答


I always thought the 5 cm/s is a reference to the speed at which cherry blossoms fall to earth.
我一直以為秒速五厘米只是在說櫻花飄落的速度


Today I was curious what the average speed of a human at it』s life is. Didn』t even think of the anime at this time.

今天偶然間,我查了一下普通人一生的平均速度


Found out the average distance a human travels in a life is 120.000 km. While the average time to travel this distance is 76 years (average age - baby time - unable to move time)

我發現一個普通人,一生平均會步行十二萬公里。我突然想到了這部動畫。如果我們一生中有76年在行走的話


Guess what,12.000.000.000 cm / (76*365,25*24*60*60)s = 5.0033 cm/s

那麼 十二萬公里 / 76年 = 5.0033厘米/秒


Now his whole 「at what speed must I live to be able to see her again?」 stuff starts to make sense」

「我要以什麼樣的速度生活才能再次和她相遇?」
也許這就是答案。

——————————————————————————————————————
這是在YouTube上看到的網友留言。也許並沒什麼意義,但是挺溫暖的。

最後,十二萬公里似乎也不是胡扯
A Lean Journey: 115,000 Miles in Your Lifetime


《秒速五厘米》的片子我反反覆復看過很多遍,但從沒看過其小說。剛剛偶然得知A站有過一篇基於其小說的評論,原作者 @堅定的錫兵,原文見《《秒速五厘米》再沒有那樣美好的年代……已修復》評論區143樓。

——開始引用的分割線——

《秒速五厘米》是一個現代(或者不妨直接說,資本主義社會)的異化故事。

新海誠在《秒速五厘米》集中地表現主人公的情感世界。這麼做固然取得了很好的藝術效果,但社會背景基本抽離掉了。其實通過小說版本,就能很清楚地看到,勞動異化絕對是主人公情感障礙的一個重要誘因。主人遠野貴樹從東京某名牌大學畢業後,成為了一名程序員。這樣的一名高素質知識型人才,每天乾的是什麼活呢?

「手頭有為了完成項目而指定的流程圖,必要的工作時間能夠機械的通過所費勞動時間計算出來,就像在勻速行駛的車列中,只要按照交通標識的指引向前開就行了。不需要打方向盤或加速,什麼都不用想就能完成。也沒有必要和任何人交談。」

原來編程這種腦力勞動也已經被碎片化,變得和工廠勞動一樣枯燥、單調、機械。同事間關係又如何呢?

「哪個小組都沒有在結束工作之後一起去喝上一杯的習慣,連午飯都是各自坐在位置上吃著便利店的便當,離開公司時甚至不會互相打招呼,就連開會時最低限度的必要溝通也是通過公司郵件進行的。寬敞的辦公室總是充斥著敲擊鍵盤的聲音。每層明明有一百多人,但人的氣息卻很稀薄。」

交流被限制在最低限度。以至於女同事水野(後來發展為同居關係)跟他搭話,主人公居然好半天才認出來。聊了兩個小時之後,主人公—— 「一個人走在書店的書架間,他覺得喉嚨有些累得發麻。這樣說來,自己已經很久沒有和誰說那麼久的話了。」

當然,主人公埋頭工作還是獲得了豐厚的回報。然而——

「他的生活並不用花太多錢,而且沒有時間去花,他的存摺上漸漸積攢起了一筆數目大到令他吃驚的存款。……這真不可思議,明明沒有什麼想買的東西,卻存了這麼多錢。」

可見,有效需求不足,有時候未必是單純的工資不足。勞動過程壓縮了人的生活空間,摧毀了人對生活的熱情,使人的需求也退化為僅僅足以維持生存的地步。資本費盡心機,多快好省地創造出使用價值,卻發現面對的是一群已經被折磨得無欲無求的消費者!這樣工作了五年,主人公已經到了極限:

「他呆在家裡的時間越來越少,一回家就蒙頭大睡。就算是這樣他還是睡眠不足,身體總是綿軟無力容易上火,每天早晨擠電車時會有強烈的噁心感。」

到最後,神形俱毀的主人公決定辭職。有意思的是,公司里的人一反常態地流露出了依依不捨之意。不僅是同事、課長「都為他的辭職感到惋惜,打算當晚為他設宴送行」,甚至是之前主人公曾經得罪過的一個組長,也「來到他的座位邊,看著地面喃喃說道『抱歉了』」。可見,處境相似、遭遇相近的勞動者之間那種天然的感情,是無論如何不可能消滅的。

有人評論新海誠說,如果說《星之聲》是長度的距離,《雲之彼端,約定之地》是一個世界和另一個世界的距離。那麼《秒速五厘米》則是心的距離。這部電影的副標題也是"A.chain.of.short.stories.about.their.distance"。人類心靈間的距離是怎麼拉開的呢?

我認為,勞動異化是一個重要因素。資本對人的控制已經從肉體發展到精神,在人與人之間製造著冷漠、對立、隔膜。溝通能力退化,甚至造成了感情生活的障礙,阻礙了勞動力的再生產。

——引用完成的分割線——

以我的理解來說,對object的解構,不能局限於其本身,而遲早得要追溯到object誕生的環境之中,進而藉助其它工具對其誕生環境進行再解構。(在上文中,「其它工具」就是馬克思的異化理論。)工具的意義也就凸顯出來了。

無論新海誠等創作者有意無意,日本動漫作為其文化工業流水線上的產品,必然帶上日本社會的某個層面的某種角度的投影,這就為再解構提供了切入點。題主問「有沒有高級一點的解釋」,問「貴樹的工作里有一種讓他感覺通向其他世界的道路?」——僅僅反覆觀看《秒速五厘米》的話,是很難得出靠譜的回答的。藉助工具的力量,說不定就能別開生面。

我被封的楊愛紅零號機(白)也曾用類似的工具干過類似的事兒:《如何評價《樂園追放》這部作品? - 楊愛紅的回答》。

祝題主能找到更多的答案。


沒有更高級的解釋。但有解釋。

A chain of short stories about their distance。小說版的尾頁上如是寫到。

代入感。大至整個平凡的故事與人物,小至斑駁的樹陰,電車駛過的隆隆作響,球場邊貴樹疲倦的姿態,花苗的自白......這樣撲面而來的熟悉在秒速五厘米中不勝枚舉。記憶被極強的代入感所扯動,誰也不知道順著影片的繩索,觀眾們觸摸到了遙遠的什麼。

美好。讓櫻花不停地紛飛吧,讓夢中的異星球的星空更加璀璨吧,讓兩個相互依賴的孩子更加相信吧,讓花苗對貴樹的暗戀更加澄凈吧。童話依然暢銷世界,並非只對於無可救藥的小清新。又有幾個人的心已經像熟透的果子般只需冷藏呢?

難忘的是,整個片子所有殘忍的地方,也都是美好的地方。

距離。『我們會上同一所中學,將來也會一直在一起。不知怎麼,我總這樣覺得。』在時間和空間攜手並進後,當初這樣想著的貴樹,接住的是命運的大劈叉。 『不是一想到就能坐電車見面的距離』讓貴樹終於千里迢迢地見到明裡時,竟然覺得『阻隔在我們之間的是龐然而巨大的人生,和漫長的時間』。於是痛苦的網展開。

此後十五年,有了總在編輯和刪除簡訊的貴樹,有了總在看著遙遠的什麼的貴樹,有了總做著看不清臉的少女的夢的貴樹,有了衛星般一昧前進,進行著無法想像的孤獨之旅的貴樹。他的心總在攪動回憶,總在孤獨、無奈、麻木及自責中,隱隱作痛。

花苗以一個外來者的視角,碰觸過他不斷堆積悲傷的生活,發現他的眼睛並沒有在看自己。
水野試圖投身他的生活,可即使互發了一千條簡訊,心與心的距離也不能接近一厘米。

貴樹幾乎病態的孤獨,不斷製造著嘆息。

然而殘酷的網收攏,是在小時候的場景重現的時候,是在明裡和貴樹擦肩而過的時候,是在貴樹和明裡同時想到對方的時候。

就好像把你養了多年的寵物殺死給你看,殘酷竟是這樣的不留情面。代入感就更加作祟,你早在潛移默化里,認為自己和明裡∕貴樹∕花苗如此相似,於是把回憶翻箱倒櫃.......


至此,開頭那句話應更正成 A chain of short stories about our distance。一部好的作品應有的,無論國別和年代的穿透力,已經在《秒速五厘米》中得到了體現。


《秒速五厘米》已經看了五十多遍。
知乎首答。


ps:建議題主不要看小說版,比動漫差太多不說,毀三觀。


首先別看小說,其次把新海誠的片子都看一遍,最後談一次你愛她她開始喜歡你後來不喜歡最後分手的異地戀,然後孤獨的活到30歲,你就全明白了。
————————————補充————————
新海誠的片子充滿了愛而不得,時間,距離,都是愛的殺手,他的大部分片子都是這樣的主題,但是最真實細膩的,我覺得還是秒。所以要理解秒,需要還原那種經歷。

有人覺得看不懂,是因為沒有多看幾遍動畫,特別是第三部放歌那段,多年回憶一幕幕閃回,看得人心酸。明裡寫信寫到睡著,郵箱收不到信,花苗看著飛機離開(是不是很像飛船離開?)明裡畢業,和其他男生走在一起……哎,貴樹想盡辦法回到東京……面對的,只是堅持一段感情的孤獨,終於,在他堅持不下去的時候,和明裡擦身而過……


櫻花抄,兩人不得不分開,男主和女主承諾看櫻花
太空人,男主成為獨自一人,和飛船一樣在無際的宇宙中前進,但不知前方有什麼
秒速五厘米,男女主心與心的距離早已不是「五厘米」的距離。不知不覺中已經煙消雲散。

如果還有高級一點,那就是
為什麼在Java項目裡面寫PHP?


就是告訴我們異地戀要不得。十隊九散。
喜歡一個人,還是朝夕陪伴吧。


我平時挺喜歡寫詩歌和歌詞,不過因為對編曲什麼的幾乎不懂,就只能借用一下別的歌的曲子,自己只是填個詞而已,基本上就是自娛自樂。

以前寫過一首歌詞,用的陳奕迅的愛情轉移的曲調,然後一個妹子唱了出來,我就想做成視頻MV,在尋找剪輯素材時,意外地看到了秒速5厘米。然後又意外地發現,我在歌詞中描述的東西,和這部電影相似度百分之八十以上!雖然一些細節略有區別,不過故事的開始以及結局,幾乎完全一樣,尤其是歌詞後半部分,剪輯MV時契合度幾乎百分之百,根本不用費心思選取鏡頭,只要順著電影場景的順序來截取,完全就是同一個故事。

我寫這首歌之前,並沒有看過秒速五厘米……一切都是巧合!

視頻鏈接:【飛隅視界】秒速五厘米MV--《愛情轉移》翻唱_綜合_動畫_bilibili_嗶哩嗶哩

歌詞如下:

小溪澗青梅酸牙 採擷幾枝野花

偷偷插你發稍再折條竹馬

陀螺轉悠時匆忙風箏斷線山崖

追逐幾條小路哭花了臉頰

在田邊牽手小跑 就是遠走天涯

並肩談笑天真的世界不大

盛夏池塘捉青蛙 看遍西山晚霞

初秋小雨故意淋濕了頭髮

寫下冬天的秘密 埋進雪地等春來融化

南雁北歸時候料想會發芽

夜夜都小心澆灌 也害怕提前被挖

懵懂無知時代不懂的浮誇

思念是黑夜裡的小船尋找遠方燈塔

希冀陽光碟機散這漫天霧紗

祈求了蝴蝶傳達 也許會迷失在海涯

屋後桃花落 此去經年恰離家 看窗外風沙

晚班錯過了地鐵 路過拐角小街

天橋霓虹閃爍著午夜請帖

手機鈴撥動心弦 肩膀忍住冷顫

沉默良久說了句好久不見

原來你從未走遠 住在城市一畔

只是人海繁華從不曾遇見

相約的咖啡小店 再見人滿為患

指尖輕觸卻感受不到餘溫

焰火下粉紅笑顏 迷亂了夜空星的醉眼

並肩公園散步心漸行漸遠

熾熱的烈焰紅唇 撫平了心臟悸動

驀然間明白懷念只是曾經

看繽紛霓虹在這城市比晚霞更動人

飛蛾撲火卑微焚燒成灰塵

數不清時間年輪 歲月悄悄將你封存

湖面很平靜 就像年少的赤忱 聊過往天真

寫下冬天的秘密 埋進雪地等春來融化

南雁北歸時候料想會發芽

夜夜都小心澆灌 也害怕提前被挖

懵懂無知時代不懂的浮誇

思念是黑夜裡的小船尋找遠方燈塔

希冀陽光碟機散這漫天霧紗

祈求了蝴蝶傳達 也許會迷失在海涯

屋後桃花落 此去經年恰離家 看窗外風沙

揮手說再見 就像平淡的晚安 再也不相見


大家見笑了!


其實秒速五厘米講的是每個人都有過的那段青澀感情吧。每個人都在學生時代會有對異性的好感,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兩個人之間的距離是會愈來愈近還是越來越遙遠。這是新海誠在秒五里所講述的故事。現實中每個人也同樣有自己的初戀,但若因為升學,畢業這類事情還分隔開來,你還會記得他(她)么。就像電影中最後兩人在鐵道口的邂逅,轉身想要互相回望對方時一列電車飛馳而過,等其開過時伊人已逝,只留櫻花飄散。這列火車其實就像是十幾年來兩人逐漸產生的隔閡與距離,兩人的未來與人生已經走上了個字的分叉。就算沒有那列火車,兩人都確認了彼此,我想他們也不可能在一起了。滄桑已經沖淡了他們兩顆心之間的感情,只剩下青春時留下的青澀回憶。這種感情已經不是對另一方的情愫,而是對過去美好的感慨了


程序員是找不到女朋友的,以及日本的空氣密度真是稠得嚇人


你要啥高級的.新海誠所有作品不都是三個字"異地戀"么.
火箭發射還是講 異地戀 啊.地球在這裡,火箭在那裡,和 星之聲 的七光年一個調調啊.


雖然男主在片尾看似釋懷的笑了,然而整部作品的主題曲卻叫做One more time, one more chance.


最後的那首歌 就是完美的詮釋


這才是生活啊

不要總是想從一部作品中挖掘出什麼高貴的,美好的,超出平常的含義。
?秒速五厘米?這部作品,看上去就像是描述一個普通人的生活,所以讓人嘆息生活不如人願,與初戀的分手,在最後回眸想確認似曾相識的人是否是那個她卻發現列車過後只剩空蕩的街道。這些表達的 不可得 就如同生活中的求而不得。

然後你就會覺得帶入感好強,真是一部好作品。

火箭?只是想寫火箭罷了。


這樣看一部作品 多輕鬆。


秒速五厘米,是櫻花 每秒鐘下落的速度。

這部電影是多年前一個小孩兒推薦給我的,他敏感而略帶落寞的氣質和這部影片主題暗合。不論是形體上的,坐標上的,心靈上的,靈魂上的,近的,遠的……都在講一個孤獨和距離的故事。

影片由三個二十分鐘左右的片段組成:櫻花抄 太空人 秒速五厘米。劇情不過是從少年時代開始長達十三年兩個人之間的猜疑等待、明暗進退,直到最終的錯過。

張愛玲說,孤獨的人有自己的泥沼。這部片子的兩個人一直陷在命運、性格、際遇帶給他們的泥沼里,揮之不去,無處排遣。

這樣的片段處處皆是。

風雪中永遠開不到站的火車,獨自一人坐在空蕩的車廂里,立起大衣的風雪帽低頭小聲啜泣的貴樹,車窗上一片片飄落又慢慢融化成一條條水印的雪花。

深夜還在窗前工作,幾片心形、粉紅的櫻花花瓣飄落在鍵盤上,貴樹停下來凝視,想起小時候和明裡(女主)關於櫻花的對話。即使他們的靈魂再靠近,近到只是櫻花飄落一秒鐘的那五厘米,真正橫亘在他們面前的,仍然是巨大的人生和渺茫的時光。

這時候手機鈴聲響起,貴樹拿起電話,看見來電顯示明裡的名字,然而並不接聽,只聽見空響的接通的鈴音在長長的空寂的走廊上空反覆回蕩,直至消失。鏡頭從陰暗轉向虛無再到第二天的晴空燦爛,只有當事人自己知道怎麼蜷曲在床上把全部苦澀和絕望用一晚又一晚的時間化成無聲而又洶湧的眼淚。

片尾曲依然是好聽,延續言葉之庭中清淡如水的一貫風格,尤其放在劇情中。

……

最後說說影片的導演新海誠,觀眾們看到你的名字,花錢買票、耗費時間,來到影院,你卻給我們端上來這一大鍋醞釀已久的抑鬱和酸楚給我們品嘗,但是看得懂的觀眾總會看懂,每個人都只能陪你走一段路,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


若只是排遣寂寞 是誰都可以 但是我不願意


我覺得《秒速五厘米》的主題從來都不是「愛情」,而是生而為人無法擺脫的永恆的「孤獨」、「放逐」、「追尋」。先佔坑,考完試後細答。


不在同一個世界,足以解釋一切。
從小學到高中到大學,到步入社會,我們身邊的朋友一直在換著。很多很好很好的朋友為什麼慢慢的就疏遠了,甚至於斷了聯繫了呢?並不是我們薄情。生活告訴我們,過去的人和事已經是另一個世界了。過去只能是過去。


相濡以沫,不若相忘於江湖。


覺得整部片子里這句話概括了所有

「我們清楚的明白了今後也不可能一直在一起 在我們面前的是前所未有巨大無比的人生 茫茫的時間 無情地橫在我們的面前」


第一遍沒感覺,第二遍哭了。


推薦閱讀:

你寫過哪些奇詭的都市故事?
古龍逝世31周年之日,你有什麼想說的?
「茶淫橘虐」中的「橘虐」是什麼意思?
為什麼林黛玉是突破封建束縛 不是不懂人情世故?

TAG:電影 | 文學 | 秒速5厘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