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社會普遍對不「孝」的人恨之入骨,卻對虐待兒童的人寬容?

為什麼在這個社會很容易被扣上不孝罵名,即使別人沒了解事情的全部。然而對那些虐待兒童的人寬容,說他是教育孩子,都是為他好。

曾經被父母虐待的兒童人們不責備施暴者,如今他長大不能原諒父母兒時的對待,選擇不孝,卻被萬人仇視唾罵。
-------------------------------------------------------------------------------------------------------
知乎另外一個問題講述孩子被暴力過後造成的創傷:被父母暴力對待過的中國孩子也會在成年後出現大規模的心理創傷嗎? - 心理學 都是血淋淋的事實,請不要為這種父母洗地,問題針對的是這種父母的孩子,被親戚罵他們的孩子不孝恨之入骨,而當他們的孩子被父母虐待的時候卻選擇性失明。聲明除此之外不在討論範圍,請不要一進來就意淫別人花父母錢不孝不聽父母話,父母有恩不報不孝此類的廢話。


因為擁有話語權的是成年人,而每一個成年人都會成為老人、且不會再次成為兒童。
所以成年人營造對「不孝」恨之入骨得社會道德可以切實地保障自身利益,營造對「虐待兒童」恨之入骨的社會道德則對自身的實際利益沒有任何幫助、只是為他人做嫁衣(甚至可能給自己虐待自己的孩子造成障礙)。
這就是超越了生物本能、可以思考的「人類」,沒什麼好奇怪的。


兒童無法反抗,也無法對社會造成實質性破壞;但成人卻有千萬種可能危及到極權統治和既得利益。再者,多數中國被虐待兒童,會形成懦弱不反抗逆來順受的人格,這正是《商君書》中對於極權政府馴化底層的終極目標。一個不會反抗,逆來順受,懦弱,不敢嚮往人的尊嚴的底層,正是集權政府最喜歡的奴隸摹本。So,一本萬利的事,還不用政府出面當壞人,坐收漁利,何樂不為?管制?立法?You kid me。


儒家思想的長期洗腦就和營銷組織一樣,古代父母有權打死孩子,生下來溺死賣兒賣女更是平常,人權講的人人平等是從西方革命傳過來的,我們本土文化里沒有這些,一直都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讓臣死,父讓子死,那麼多人崇洋媚外是有原因的,畢竟推翻封建政府也是靠一幫崇洋媚外的人實現的。好的保留糟粕去掉也不是一朝一夕的。

如果讓所有人去聽營銷組織的講課會有多少人像被儒家思想洗腦一樣?長期不停的給人灌輸一種思想真的很可怕,儒家之所以盛行是因為它加強了君主集中制適應統治者的愚民政策拍對了統治者的馬屁,但是今天我們仍然再遭受到這種愚昧思想殘留的毒害,就是因為愚民最好管理。


記得以前微博上有個營銷號問了一個問題:
你的父母曾經有沒有因為一些莫名其妙的原因打你?

上萬的評論,熱評里提到的理由千奇百怪,但人們描述這些事情的語氣很不以為然,當作笑話似的輕描淡寫的說了出來,我作為旁觀者卻覺得很害怕。


印象比較深的是一個人說自己小時候害怕進鬼屋,父親覺得他太膽小就揍了一頓,很多人點贊,也很多人回復「哈哈哈哈哈」,對此我真的很不理解,這種任性而為的暴力真的就可以讓它成為童年中不值一提的回憶嗎?即便子女不介意,也應該由社會中的其他人來指出這是種錯誤行為吧,起碼不能讓父母認為這種出於善意的暴力是正確的。


因為他們很現實,在嘲笑一個成年人和一個未成年人之間選擇的話,顯然前者有可能賞一頓老拳,而後者只能在嘴巴上討點便宜。


虐待兒童可能一輩子都遇不上。
自己的孩子不孝順自己?
後半輩子吃土么?
一個低福利政府和一個無能的父母製造出的奇特想法。


因為孩子強硬地還不夠徹底。
我父母怎麼對我,我就怎麼對他們。誰敢在我面前說三道四,我打掉你一顆門牙,說到做到。那就沒有親戚說你「不孝」了。
請記住,對走國人而言:
1.有禮貌的「您說我要怎麼做才滿意」地尊敬態度,走國人對你的標準永遠極高,你永遠也聽不到一句「做得好」;
2.固執地對他們不理不睬,他們至少不對你橫加干涉;
3.強硬地先揍他一頓然後放話「你tm再說我打死你」,會有人開始反過來尊敬你;
4.霸道地「你們這幾千萬人可能是我討厭的類型,所以我毀掉你們」,你的頭像可以上某長街大城門。
看我另一個回答:看到未成年弟弟被父親打,作為成年姐姐能做什麼? - 知乎

你發沒發現:在走國。對孩子很好的父母,要麼屬於思想西化開放,家庭關係現代;要麼就是那些天天被孩子打的父母。

「父母被孩子打」這種新聞。別人看到的是「道德缺失」,我看到的是這種父母反而對孩子百依百順的詭異對比,特別是和「禍害父母孝順孩」的對比。


原文鏈接:虐待風波過後,全真書院毫髮無損

要說金庸世界裡的第一大書院,非全真書院莫屬。

江湖上到處都是全真書院的廣告:

全真書院,傳承近百年的武學聖地。

創始人為江湖五絕之首:王重陽先生。

全真書院是道家玄門及名門正宗武學彙集和弘揚之地。如今,本院致力於青少年的修身教育、學歷教育、心理教育和才藝教育,以實現青少年的優秀人生為己任,獲得廣大家庭和社會的一致好評。

目前,全真書院已經得到政府綜治、教育行政部門高度支持,獲批掛牌終南山陽光學校。按照九年一貫制學籍教育管理,並招收部分中學階段學員……

不過他們也不是隨隨便便就收學生的,大書院當然有自己的規矩:

  • 學生家裡須得一心向善,要為書院背後的道觀交香火錢(學費高昂);
  • 學生要能獨立學習生活(封閉教學,家長不能隨便見孩子);
  • 學生要能吃苦,家長不能拖後腿(學生的抱怨都是假的,得聽老師的解釋)。

具體要求還有很多,但依然架不住望子成龍的家長努力把孩子往這裡塞。

這一天,終南山腳下來了兩個人:郭靖和楊過。

郭靖對全真書院的廣告深信不疑。全真書院號稱有「全真七子」作為導師坐鎮,而郭靖跟其中的馬鈺道長學過兩年《內功基礎》,受用終身。

「全真書院錯不了。」郭靖心想。

楊過是郭靖結義兄弟楊康的兒子,楊康不在了,忠厚的郭靖對楊過視如己出。但是妻子黃蓉防著楊過,大師傅柯鎮惡嫌棄楊過。

郭靖很焦急:多一口人吃飯不叫事兒,可是眼下蓉兒丐幫事務繁多,自己馬上還要組織眾英雄抵抗蒙古兵,二人教芙兒和大小武都馬馬虎虎,真心顧不上過兒。孩子的學習全給耽誤了,怎麼對得起楊兄弟?

郭靖想到了全真書院。

他知道這家書院不好進,但好歹自己跟導師們有交情,見面打個招呼,給楊過插個班應該沒什麼問題。

然而郭靖並不清楚全真書院目前的真實情況。

全真七子是掛名,動不動就閉關搞研究。實際的教學和管理,都由下一代「志」字輩全真弟子負責。

教導主任趙志敬其實知道郭靖,很不願意他上山來。

畢竟郭靖過來塞個學生,看在導師們的面子上,書院決計不能收他學費。今天郭大俠來塞個學生,明天什麼張大俠李大俠都這麼來一出,書院還辦不辦了?

趙志敬假裝不認識郭靖,不讓他見丘處機等導師。看郭靖要硬闖,還使出了名門正派最擅長的手段:

「擺開天罡北斗陣!」

郭靖畢竟是郭靖,稍微顯了顯本領,還是闖過北斗陣,見到了丘處機和馬鈺他們。

導師們責怪趙志敬,趙志敬只能編瞎話解釋:這只是個入學小測試。

「郭大俠您有所不知:以前考試考學生,現在學校招生主要考家長。」

丘處機院長很給郭靖面子,當著他的面讓教導主任趙志敬直接負責輔導楊過。

郭靖感激不盡:總算能對楊康兄弟有個交代了!

想到楊康,郭靖忽然一轉念:楊康好像就是跟著丘處機院長學的吧……哎,一定是他自己沒好好學!

郭伯伯要走了,楊過覺得很無助。郭靖勸他好好在書院讀書,學成了便接他回桃花島。

可楊過不知道,這輩子,他再也沒有機會回桃花島了。

趙老師的教學方式很不人道,可以說是 相 當 變 態

其實剛上山的時候,趙志敬就曾把楊過綁起來關進一間小黑屋,讓老學員鹿清篤看著。

這叫『森田療法』,是針對剛進入書院、有抵觸情緒的孩子而設立的心理治療室,要把孩子隔離治療一段時間,令其情緒變得冷靜。」趙志敬說。

後來,楊過似乎真的冷(ren)靜(ming)了。

趙志敬開始讓楊過背全真教的國學經典:

大道初修通九竅 九竅原在尾閭穴
先從湧泉腳底沖 湧泉衝過漸至膝
膝過徐徐至尾閭 泥丸頂上迴旋急
秘語師傳悟本初 來時無餘去無蹤
歷年塵垢揩磨凈 遍體靈明耀太虛
修真活記有何憑 心死群情今不生
精氣充盈功行具 靈光照耀滿神京
金鎖關穿下鵲橋 重樓十二降宮室

趙志敬本來對楊過這個免費學生就不忿,常常找借口打他:

「背那麼快乾嘛!」

「背那麼慢幹嘛!」

「語氣不對!」

「表情不對!」

……

趙志敬用過掌、戒尺,特別不爽的時候還用過「龍鞭」(一根小拇指粗細的鋼筋)。

但最歹毒的辦法,是讓學生們互相打,名曰「門下弟子大較武功」。

楊過一直跟趙志敬讀書寫字,沒學到半點兒真功夫,在比武活動里都是挨打的份兒,還要被各科老師責罵「偷懶、貪玩、不用功」。

體罰、餓飯、被嘲諷……楊過懵了:郭伯伯為什麼要把我送到這裡來?為什麼要這樣對我!

他決定逃跑。

趁著一次「門徒比試」的混亂,楊過溜之大吉。

全真書院發動了所有的教師和學員找他、堵他——這小子知道太多書院的內幕,絕對不能放他走!

楊過被逼到一個峭壁邊。

他一咬牙:跳下去,可能死;但抓回去,生不如死。

他得救了。

逃出書院的楊過,跟媒體爆了許多料:

「他們小黑屋關人!」

「虐待學員!體罰!不教正經東西!」

「我進到這裡來就再也沒見過我家長了!」

「全真書院的德育小冊子里,明確寫著『三不許』:不許頂撞老師、不許打架、不許與異性說話。可是老師侮辱我,一些老學員們打我,老師們還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後來我們知道,還有禽獸教師尹志平把人姑娘給睡了。)

全真書院當然也沒閑著:

他們主動邀請家長來參觀,不過家長看到的只是學生們端坐讀書和整齊劃一的打拳踢腿。

學堂有規定,家長和書院的孩子們沒可能私下接觸,老師們也都盯著呢。

媒體帶著楊過的話過來採訪書院(還找到了全真書院鄰居孫婆婆做旁證),新聞發言人尹志平這樣回應:

「這孩子頑劣無比,欺師滅祖,大壞門規。武林中人講究的是敬重師長,敝教責罰於他,想來也是應該的。」

言下之意是:這麼沒規矩的孩子,他的話你們也信?

終南山來了一批「家長」,在書院門口掛起橫幅:

「全真書院堅持住,我們家長支持你!」

「不造謠、不傳謠、不信謠,用拳頭事實說話,做真實的人!」

後來,目擊證人孫婆婆離奇死去。

楊過衣衫不整地見到了郭靖,遭到郭靖「小畜生、小雜種」一頓亂罵。

全真書院則香火繚繞、聲譽更盛,還與蒙古國有學術交流的跡象。

趙志敬、尹志平等教師出席各種會議,被奉為上賓。

跟往常一樣,風波漸漸平息,好像從來沒發生過。

唯有知道箇中奧妙的人,在江湖中留下這樣幾句話:

(「不賺孩子的錢賺誰的呢。」)

「再窮不能窮教育。」

(「沒背景的妖精都死了,有背景的妖精活得好好的。」)

「公道自在人心。」

— END —

熊太行

人際關係洞察家,得到 App《關係攻略》專欄作者,《西遊記》深度研究者。前雜誌主編。原創自媒體「就叫熊太行也行」創始人

貓頭木有鷹:

熊太行的好基友,大學同系師弟。戲劇與表演愛好者。「就叫熊太行也行」常駐作者。

? 轉載請聯繫本人獲取授權,公號請搜索「就叫熊太行也行」,豆瓣、知乎、微博請搜索「熊太行」


我不知道您舉的豆瓣的例子普遍性幾何,我只知道在我身邊,不尊重父母的孩子比虐待孩子的父母多太多了,沒錯,根本不是「孝」,是連尊重都不算,看網路流行語也知道,說孩子「他還是個孩子啊」很流行,老人呢?——「老而不死是為賊」。當然,如果給孩子報興趣班之類的一切不符合孩子願望的行為都算虐待,他們說的好像沒毛病。
凡求自由則要歐美式父母,伸手要錢則求中國式父母,這個現象在中國比你說的現象普遍多了。這大概就是很多子女覺得父母「虐待」自己的思想根源吧。
今天答題嘲諷父母的人將來跟兒女吵架的時候未必有今日之心胸,不養兒不知父母恩,你別說,這話有點兒道理……


中國儒家文化思想里有一個很重要的觀點:子女是父母的私產,父母有權決定子女的生死。
忠孝是儒家成為國家統治工具的必要條件,至少漢武之後,儒家必須提倡忠孝,孝順孝順,有孝才有順。


1.道德。「百善孝為先」,「父母在,不遠遊」……乃至「孩子是母親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都在敘述著父母(也就是老人)的重要位置。反觀小孩,更多的是「棍棒底下出孝子」,「打是情,罵是愛,不打不罵是毒害」等等。
2.利益。老人因為年輕時的努力,多數是有那麼一點經濟的,比如幾萬元,更比如一套房。死後的資產基本屬於後人。如果對其不好,老人把資產獻給國家,或者是以房養老等,得不償失,不如對老人好這些十多年,畢竟一般而言需要人照顧的老人還能活十多年已經很不易了。而小孩呢,現在投資周期太長,少則10多年,多則三十年。還會出現啃老的存在。
3.法律。對老人以及對小孩的虐待、遺棄均過輕。雖然判刑一致,但老人至少還有養老院、朋友幫忙等其他退路。小孩沒有,他有的只是父母。想想小蘇麗的案例吧。
4.標籤。(想了好久,選擇了這個詞,如果有更好的歡迎指出。)老人哭鬧。人們會標籤化地認為是不是被打了,被怎麼樣了。小孩哭鬧,特別是嬰兒哭鬧,多數標籤化地認為是餓了,渴了,拉大小便了等。大一點的小孩可能是不聽話,有什麼要求父母未滿足等。

暫時想到這麼多。。。。


當一個男人與一個女人好上的時候,這就為生命埋下了伏筆。
當一顆精子擠進一顆卵子的時候,生命就開始蘊孕。
而這個男人與這個女人從一開始就做錯的一件事是什麼呢?
他們把這個生命視作他們愛的結晶。
從一開始他們就沒把這個生命作為獨立的個體對待和尊重。

這個生命毫無選擇,被動地被生出來,被動地接受父母的一切習氣、毛病、偏見。

還是那句話,孩子從來不需要教育,需要教育的是父母。

在這個生命學會了驅使和索求後,自我意識也隨之萌芽。
此後他們的不服從就被視作不聽話。

他們不僅要接受家庭的束縛,亦要接受社會的束縛。

日積月累,周邊的偏見與成人千奇百怪的陋習,外加大而無當的知識,和合而成一個獨立的個體,並擁有著對人、對物異於常人的判斷。
那麼這個我從何而來呢?

直到此時,很多父母還未轉換狀態。唯有怨天尤人,我怎麼生了這麼個鬼呀!瞧瞧人家隔壁老王的兒子咋樣咋樣…… ……

因為人的我執,父母不願甚至從未意識到自身的狀態本就存在問題。何況他們朝秦暮楚、混亂無章的教育法。

這就足矣造就無數個悲劇。

後來的教育都是在以毒攻毒,用造作阻止造作,終歸是造作。

多少父母,多少孩子同樣痛苦著。 他們迷茫,卻無處安放。

然而這一切依舊生滅相續,輪迴不息。
人兒追逐著,他們還未懂得什麼是人,卻在想著名人,聖人……


大致看了一眼,都是在打倒孔家店,有點意思。孔二爺講究的是父慈子孝,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一套的意思是:君臣父子都恪守自己的本分,你們反對傳統文化里的糟粕無所謂,不過你們能不能先看看書?起碼知道別人說什麼再反對啊,你們這樣是不過是反對自己立起來的稻草人靶子而已。
至於本問題,其實是,話語權在成年人手裡,不在兒童手裡,而成人在可預期的時間裡會變成老人,知乎的話說,這叫利益相關啊。


信息傳播的角度答一發。純粹現學現賣。

因為功利現實目光短淺

敬老,源於文字系統成熟前,人們學習技能、了解歷史的途徑,大多是由經驗豐富、記憶力強大的老人傳授的。老人是與信息緊緊相連的,所以地位很高。尊師,也是這個道理。

就像,古登堡印刷革命之前,抄書人的地位也很高。11世紀,聖米歇爾山修道院,有個僧侶叫弗洛蒙。他在完成了一份長久的抄書任務之後,自戀地在結語中寫了幾行詩:

熟練書寫的手萬歲!讀者,如果你想知道抄書人的名字,請記住,他就是弗洛蒙!他滿懷熱情,從頭至尾地抄寫了這本書。他所傳達的意義無比重要。他完成了多少這樣白紙黑字的作品!

不過後來,古登堡把自己家榨葡萄酒的機器改造成印刷機之後,抄書人就呵呵了,圖書館,才是最重要。

再後來,電報、電話誕生,我就覺得發電報的小哥當時一定很受歡迎,就像在八十年代的中國,有大哥大的男孩子一樣酷。

現在,互聯網時代來了,KOL被人追捧,因為信息大爆炸,你最愛的那個KOL和你感興趣的領域重疊部分最大,他會幫助你篩選信息,也是和信息有關係的。

有了知識等於有了一切,我們需要獲得信息,從古至今都是如此。所有我們需要照顧好這些信息的載體。而老人,是最早誕生的移動式信息載體,愛護愛護很有必要。

而,小孩子,是什麼?_?

我們目光短淺,看不到任何兒童可以為自己帶來的物質上的實際利益,就以為兒童是個沒必要呵護的群體。

就像在文字系統成熟前,也沒人會想到,現在地鐵中握著手機的少年,手指輕輕一動就可以看到滄海桑田幾千年。


掌握話語權的人一定會老,也一定不會再回到童年。


中國傳統里宣傳的孝道不都是這樣么?


在這個題目下的各種白左文風的回答以外,我可能要唱一個反調。
我罵過孩子,也打過孩子屁股,如果這算是虐待的話,我就承認了吧。
孝順父母和愛自己的孩子都是應該的,天經地義。
但是,父母基本上是有理智,有成熟的三觀,有是非判斷的人。他們對我有養育之情,他們有自己的房子、有自己的棺材本兒,他們是完全行為能力人,即使作惡,自然有各種法律管制,不需要我為其承擔責任。
但孩子不一樣,我愛他,養育他,我也認為他不需要因為我養育他而有還情的原罪。
但是,孩子是無行為能力人,他的價值觀和行為習慣需要成年人來糾正養成,而且,作為有過養育孩子經驗的父母你們可以回憶一下,是否敦敦教導、苦口婆心的講道理對於小孩子完全奏效?
孩子從出生到成人,從只有滿足自身生理要求的動物性到完成進入社會知道遵守秩序和是非道德社會人,需要父母不斷地如修剪小樹般地剪去各種不良行為,才能生長成材。
特別是,作為監護人,孩子如果因為行為不端而而闖出禍端,父母必定需要負責並承擔後果。
老人會越來越弱,孩子會越來越強,哪個的行為有更大的風險,利弊分明。


農耕時代的殘毒。

那時社會財富的獲取,傳承,分配,都靠權威,血統。

家族中長者即是權威,話語權當然圍繞既得利益團體建立了。

而且分的過程里,還有很多不公平。

為了避免起義,就用社會道德來限制咯。

農耕社會評價人的人品,都是"父母且不顧,何言子與妻",因為人的主要生活資料的來源,是父母,子與妻是財產,"妻子如衣服"么。

商業文明社會評價人的人品,看他對自己的伴侶如何。這是這個人一生最重要最久的合作夥伴,是每個人契約精神的最好體現。因為財富來源靠創新,創新需要反抗精神,所以反抗父母,反抗權威,那都是一個人的榮耀特質。

慢慢就會發生變化了。

天天說要以孝不孝來論人品的,他們一般對子女的功利性目的很強,也擔憂子女的親密度,所以才不認為子女對父母的感情原本應該是天然的,所以才希望社會輿論加以限制。


因為要求孝順的人和虐待兒童的人,是一伙人。


所謂媳婦熬成婆嘛,不過,除了我們不再會變成小孩之外,掌握話語權的人們也許是刻意的漠視孩子的權利其實還是有更加深層的動機的。

在不是很遠的幾百甚至是幾十年前,兒童夭折率其實還是是相當高的——我指的是疾病意外死亡加上故意拋棄致死甚至直接殺死的概率。我們其實經常可以從老一輩口中聽到他們很淡然的談起那些沒有資格活下來的兄弟姐妹。

一個國家或者社會其科技可以承載的人口數量是有一個適宜區間的,一旦人口超過這個區間上限,孩子就會變成一種可以一種可有可無的資源,甚至是負擔。計劃生育的真正普及運用,在人類歷史長河裡看來,還是一個離我們很近的事件,在此之前,那些多餘的卻不得不需要面對的的孩子,從經濟的角度來考量,「過度」的給予投資其實是不必要的非理性的行為。

至於對孩子的尊重平等——一個殺嬰可以被諒解甚至默許為常規控制人口手段的社會,我想這也許是一種奢望吧。

所以,我很能理解過去的人們一些普遍的兒童觀念。

當然,這不代表我會認可他們的所作所為。


推薦閱讀:

怎樣挑選幼兒園,能避開「虐童老師」這類不合格教育者?

TAG:日常心理分析 | 社會心理 | 父母 | 家庭暴力 | 虐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