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膽小的人如何變得膽大,不再對未知感到恐懼?


能讓你「戰勝恐懼」的,只有「戰勝恐懼的經驗」。

戰勝一次,下一次就能多幾分信心。如此而已。

作生意,談戀愛,購房置產,履險臨淵,生死交關……,

面對人生的一切的未知事物,都只有這一個辦法。


一個一勞永逸的辦法就是破壞你大腦雙側的杏仁核 ^_____^!

好了,不開玩笑了——人類的恐懼,除了小部分本能屬性的恐懼(比如恐高),大多數都屬於「經驗性」的恐懼,也就是說,這種恐懼是你從生活經驗中「學」來的,通常這種恐懼都可以通過行為療法來克服。比如我個人就曾通過類似「森田療法」的方法克服了蜘蛛恐懼症。

如果你指的是不敢看恐怖片——我的建議是,把聲音關掉!


對未知的恐懼是生存的必要本能.它可能會好的保護你.
所以膽小未必是壞事.
客觀面對未知,用理性平衡膽怯(非理性)就好啦.


想起小時候看到過的一句話:真正的勇敢不是不會害怕,而是就算怕得渾身發抖,也不會退縮。

大概就是這樣的吧。忘記出處了。


對未知的恐懼,源於無知。膽小的根源,在於害怕「失去」,失去機會失去未來甚至失去生命。

  • 增強見識,識人識事識機,提高自己的能力,增強自己的信心,培養大無畏的精神;
  • 明白「失去即獲得」,失去一個機會的同時你也獲得另一個機會;失去一個未來的同時你也獲得另一種未來;失去生命的同時你也獲得了另一種意義上的重生。

我一直覺得恐懼是一件好事情,一直以來都有「傻大膽」之說,沒有說人「傻害怕」的。

同樣是一片黑暗,一個陌生巷子的黑暗和你自己卧室的黑暗會造成不同的恐懼值。

如果你說你在自己的卧室一片黑暗時都特別害怕,那麼我真的覺得你應該練就的不是「膽大」,而是「相信」:相信你所處的是一個熟悉的環境,相信你在其中是佔主導地位,相信這片黑暗只是你熟悉的地方沒有燈光而已。

而陌生巷子的黑暗產生恐懼則是你的大腦拉響了警鈴,此時不感到害怕,我覺得是錯誤的。適當的害怕可以提高人的機敏度,讓人在複雜的環境中保持清醒。

所以,我不認為膽小是一個非常糟糕的毛病,不相信自己的掌控能力才是你最應該注意的問題。

個人拙見,歡迎拍磚。


人唯有恐懼時方能勇敢。
——《冰與火之歌》

yolfilm的答案是最好的答案。


在當警察之前,我甚至都不敢一個人走夜路,晚上睡覺也要開燈,大概是小時候在鄉下的生活經歷吧,你知道鄉村裡那些天黑之後的閑話吧,外面是濃厚的黑暗,大人們在昏黃的等下暗暗的說著各式的異聞。
上班的第一個月,所在的派出所轄區接報一塊荒地有拋屍,凌晨一點和一個值班領導去的,由於我們都不會開車,打車趕到現場,是一片巨大的蘆葦地,現場俯卧一具屍體,男性,腰部有鈍器傷口,死亡時間一小時以內,因為未出現屍僵,我們就是先期保護現場,等法醫。領導說,把衣服扒了,確認身份和傷口。之前我都沒見過死人的,可是沒辦法啊,動手脫衣服,翻面,結果翻面的時候腰部傷口裂開,血噴了出來。然後領導帶報案人到附近走訪去了,讓我看著。想像一下,一個地方學校非公安專業畢業一個月的我,在離家千里之外的地方看著一具鮮活的屍體。半個小時後才有人來,那之間的半個小時粉碎了我以前所有不切實際的恐懼。後來,又經歷了許多,甚至常人更難以接受的情形,都不覺得有什麼,其實沒有所謂的膽大膽小,現實足夠殘酷,何苦讓那些不良情緒再折磨本就不堪的自己。
有一個細節,當時是夏天,但是在那一攤獻血邊守著的我,沒有發現一隻蚊子。


人的安全感分為外在安全感和內在安全感。
外在安全感就是說房子、車子、錢給人帶來的安全感。
而內在安全感則是在你什麼都沒有的情況下相信自己能應付解決當下遇到的問題,並生存下去。

人也可以分為外在控制型的人和內在控制型的人。
外在控制型的人就是說自己的喜怒由朋友、親人和自己接觸到的別人來控制。
而內在控制型的人則能夠自己掌控自己的情緒。

要想提高自己挑戰未知的能力,首先要努力讓自己成為有內在安全感和內在控制型的人。

人類歷史的佼佼者一般都是敢於挑戰未知的人,這樣他們才有了前人沒有的創造。一般人常因為懼怕未知而陷入惰性,對未知的恐懼往往遠遠大於挑戰未知所造成的結果。


勇者並非無懼,只是不受它所制。
==========

因此"變膽大"靠的其實是經驗和技巧,其中首先需要認識到的是,恐懼只是一種情緒反應。

讓人感到恐懼的不是事實本身,而是你對事實的看法,不管是有意識還是下意識地。這個事實讓你聯繫到了曾經的糟糕經驗,或者是據此預想的壞結果。因此恐懼的大部分來源於個體習得的經驗。

比如:走在黑漆漆的夜裡,一個正常的妹子應該不會對"野狗衝上來咬掉小jj"這種事情感到恐懼。

又比如:將6個月以下的嬰兒放在玻璃橋上"嬰兒會淡定如常,而稍大的嬰兒會因為曾經有高度體驗而感到害怕雞動。
==========

因此戰勝恐懼並不是消滅恐懼。

恐懼感是一個基本的保護系統,不應該也不能夠被消滅。
需要的是正視恐懼感並學會與它和平共處,直到不再輕易被恐懼感佔據全部身心,並能保持清醒的應變能力。

這需要一個訓練過程,要不歌里都唱"要學會勇敢"呢?
==========

具體到"對未知的恐懼",想法把未知變為已知吧。不能已知的,就是如何處理焦慮的問題了。


藝高人膽大
實力提高後,自信心自然也會跟著提升


只要有錢就行了。


恐懼總是會在的,怎麼鍛煉,下一次都會在的,但勇氣是可以增加的


因為戀愛,而更勇敢。
切身體會。


站在蹦極的高台,不由自主的就想要往回縮;看著深邃的湖面,會害怕突然有什麼怪獸會鑽出來;走在暗夜的巷子,總在擔心看不見的地方有雙眼睛盯著自己。因為想要保護自己,所以我們對未知的事物時刻保持警惕和戒心。

記得以前參加過一次心理行為訓練——信任背摔,被縛住手腳後,背對在高台下負責接人的戰友們然後挺直摔下。想要做好這個科目唯一的訣竅就是——充分信任那些要接住你的手,只要心存懷疑,身體就會不由自主的掙扎,傷人傷己。

有時候我們不得不面對充滿未知的事物,大學剛畢業感覺整個社會都很危險,剛喜歡上一個人又害怕受傷害。如果這條路不得不走,那請充分信任能給你力量的東西。也許力量來自自己的底氣,也許來自別人的幫助,也許來自對方的真心。等到不偏不倚正中目標的時候你會發現,好像真的沒想像的那麼可怕的。


有一些恐懼是天生的。比如大部分人沒被蛇咬過卻怕蛇,怕兔子的有幾個?


對未知感到恐懼是人類或是動物都會具有的正常心理反應。未知意味著不確定性和危險性的增大,還會埋伏著那些不一定會發生的突發事件,這是恐懼的根源。其實如何克服恐懼呢,不就是減少未知,多挖掘潛能、多學習、多經歷、增加自身各方面能力,當然最重要的是要適當控制自己的想像力。比如,上學的時候,碰上考試,雖然你沒準備好,但是還會想說不定這次會超常發揮,但是當參加了工作以後,你就知道超常發揮這種事情發生的概率微乎其微,你為一次考試準備了多少東西基本上就能得到相應的分數,如果在你超過25歲以後還在想像超常發揮這種事情,那麼你會擁有那麼多的恐懼也就理所應當了。


未知是所有恐懼的來源,所以,不可能對「未知」感到「不恐懼」


這個題目讓我想到了巴菲特的總結,他說他觀察過一些窮孩子,總體來說,這些窮孩子分為兩類:一類是膽小恐懼型的,心懷恐懼,五心不定,就是樹葉掉下來都怕砸到自己的腦袋的。

第二類是挑釁型的,他們大多數喜歡觀察成年人,注意成年人為他們預留的邊界在什麼地方,然後就開始冒犯和挑釁,如果挑釁成功,成年人懲罰他,這就證實餓他們心中的恨意,進而實施第二種挑釁,如果成年人不施以懲罰,他們就會持續的試探,動作越來越誇張和膽大,直至挑釁整個社會的法律邊界。第一類孩子,渾渾噩噩,提心弔膽,終其一生逃不過恐懼的折磨,活到老也是一事無成。第二類的孩子,他們都在監獄度過,就算現在沒去,遲早逃不過。他們的心志模式就是不斷的挑釁,少年時期挑釁規則,成年的時候挑戰法律,這類人一生背負著世道險惡的心理成見,除非自我擺脫,否則無以救贖。

回到題主的問題,什麼是膽大什麼是膽小其實是很難 界定的,但是我們生活在這樣一個商業社會,如何做才是最好的呢?現在的商業時代,必須要介於兩者之間,既不可心懷莫名的恐懼,也不可挑釁冰冷的法律,這可以說是歸結於適合商業社會的第三種類型。

總而言之,既不要活的太憋屈,也不要活的太囂張。你要牢記孫子的子思教導,不偏不倚謂之中,萬古不易謂之庸,除非認識到了禁忌的邊界在哪裡,否則i難以獲得自由,當我們有了自由,何以畏懼!


其實我跟你是一樣的,多年來我一直在尋找怎麼改變自己性格的各種辦法,然而卻有心而力不足。後來我不再去逃避自己,因為看到了一句話,我把它當做了自己的人生格言「人總是想去做任何人,卻從來沒有想過做自己」


推薦閱讀:

有哪些在生活中被認為無所謂但實際會對身體造成很大損害的壞習慣?
2014年你的宣言?
「脾氣差」是種什麼概念?然後「脾氣差,人很好」又是一種什麼概念?

TAG:生活 | 心理調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