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男閑暇之餘看看心理書會怎樣?

不黑,就是想知道如果用理性思維去考慮感性問題會怎樣。


你想反了,心理學是純理性的,而絕大部分程序員卻是不夠理性的(其他行業也一樣),學習心理學對編程,生活,學習,工作都會有很大的好處。

比如你的燈亮著嗎一書的作者就是軟體開發大師,他還寫過程序開發心理學,成為技術領導等著作。

樓主在學習文科知識的同時,如果能多多關注周圍真實的世界,稍微深入思考一下,必會得到諸般好處。


心理學也是科學的分類,正規心理學的書都是理性思考的。
那些只感性不理性思維的書或者簡單往人身上貼標籤類的書都是打著心理學旗號的鬼扯。

下面幾本書簡單容易受歡迎。挑一本看就是。
心理學 (豆瓣)
心理學與生活 (豆瓣)
社會心理學 (豆瓣)
真有興趣的話,根據入門書介紹的心理學大師,找各派的經典書目來看就是。

看心理學的書還是有一定作用的。
因為很多自己以前認為不合理的感性思維,其實都有合理的解釋。會嘗試去理解和寬容。
很多看過心理學仍然無法解釋的感性思維,自己也會盡量去理性的分析和解釋。
當然某些情況下也可以使用一些心理學技巧去跟人更好的打交道。


本科時上了幾門心理學(主要是認知心理學),都是理性的啊,各種解剖、儀器、假設、模型、實驗、病例、統計數據分析等等。前年還買了些教科書自己補了一下發展心理學和變態心理學。
--
更新:會怎樣?對於人及其他動物在這方面有進一步的了解。對於一些心理現象能知道相關的學說,有更廣更深的認識。當然不排除一些知識是可以應用在工作上,例如在IT層面,認知心理學的一些知識可以應用在人機界面設計上,或是一些模型可以應用在遊戲中的人工智慧中。


你看了就會發現心理學是純理性的。初期是實驗-&>統計-&>假設-&>驗證-&>推廣的過程,深了之後變成生物學。

有什麼用?心理學我個人覺得最大的用途就是讓你更容易理解女/男友(如果你有的話)的思維方式以大幅減少吵架,或者理解你為什麼沒有女/男友(如果沒有)然後好對症下藥。其次是讓你容易理解教育孩子時候常見的問題。再其次是相對更容易理解他人的想法,以便容易和人交流。三條按順序排列。

對於編程嘛,我覺得沒有什麼鳥用。但你不覺得上邊那三條都非常重要嗎?


非常有用!

前面很多人都說了,其實樓主說反了,心理學是一門嚴謹科學,以生理結構為基礎,以實驗為方法,結合了生物學,統計學什麼的理性學科。
反觀編程,我們在日常工作中常常遇到諸如:
」卧槽,為什麼它出了BUG「
」卧槽,為什麼我什麼都沒改就好了「
」我要高端!大氣!上檔次!「
」不要問我為什麼,PHP是最好的語言「
這一類充滿了神秘主義和主觀色彩的台詞。

所以一個優秀的程序員應該從心理學中學習到科學的實驗方法,了解用戶的需求,洞察自己的思維,基於科學去編程,你的編程之路會更加通暢,平坦,沒有BUG。

總的來說,心理學分為三類(偽):文藝心理學、普通心理學、其他心理學

文藝心理學,比如

看過了這本書之後,無論和富有文藝氣息的PM妹子還是腦洞大開的運營妹子聊天都會有很多新鮮的話題。很多文藝青年都會談及這本書,但是據我觀察,完整看過的人並不多,畢竟這本外國的《夢的解析》並不如我國的《周公解夢》通俗易懂。

弗洛伊德提出了意識與潛意識,潛意識是盲目的,原始的,不可控的,但卻影響著意識的表現,就像甲方的需求一樣。你看,當你了解到這個知識點以後,是不是對甲方的不可理喻就變成了理解。

再比如人有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是與生俱來的,決定了行為的動機;自我處於我和外部世界之間,控制與調節」我「;而超我是道德化的自我,指導自我的表現。所以本我就是Model,自我是Controller,超我是View,」我「是一個MVC的我。

弗洛伊德老師是一個泛性論者,簡單的說就是,一切行為的動機都是性衝動,所以你看無論是微信,陌陌,甚至Uber,你會發現幾乎任何一款成功的APP最後都走向了約炮的方向,或者至少兼具了約炮的功能,這和弗洛伊德老師的理論不約而同。

然後普通心理學,看起來大概是這樣的:

裡面的內容是這樣的:

是不是和想像中很不一樣。這一部分屬於認知心理學,討論的是我們從看到或者聽到信息,到進入腦海,再到記憶和反饋的整個過程。對應編程就是IO,緩存和處理。

我們人類的緩存其實並不大,米勒提出短時記憶容量一般為7個單位,大腦會把輸入的信息加工為組塊,比如我們可以輕易的記住一句一絕古詩,但是對於外國人可能只能記住七個音節,這就是因為已有知識構成不同導致的信息加工處理方式不同。在編程中,我們也需要這樣的」組塊「式,或者叫做」組件式「,當然,一部分是為了復用,另外也是為了便於記憶和維護,一個幾百行的函數明顯超出了」組塊「可維護的範疇,所以必要進行拆分。

記憶其實不是孤立的,我們把接受到的概念和已知概念進行類比,然後存儲並建立聯繫。它可能是數組或者是鏈表或者是其他更加複雜的結構,我們在編程中很多時候用到的數據結構和演算法都是來自於人的心理活動,比如最樸素的演算法,我們叫做「貪心演算法」,但是理性告訴我們,很多時候一味的貪心並不能得到最好的結果。

比如NP完全問題,或者深度優先,或者廣度優先,但除了遍歷外,我們無法通過更高效的演算法得到最優解。這就像人生,我們很容易驗證一件事,但是很多時候要得到答案卻需要加倍的付出。俗話說的好:造謠一張嘴,闢謠跑斷腿。

作為和精神分析並立的另一大流派,行為主義認為人的行為都是後天習得,是建立在刺激-反應基礎上的。我們可以通過刺激來得到反應,也可以通過反應來推測刺激。而格式塔認為整體並不是部分的簡單組合,如果說行為主義表達的是刺激驅動,那麼格式塔表達的就是動機驅動,格式塔學說也最終促進了三大學派的人本主義發展。類比來看,行為主義提倡的是函數式編程,而人本主義則是力挺面向對象式編程。

另外諸如顏色對於情緒的影響,人的注意力集中時間,動機和意志,這些被營銷人和產品經理常掛在嘴邊的概念,在《普通心理學》裡面基本都能找到對應的科學依據以及試驗方法。比如百度搜索頁曾經做過眼動分析,這也是心理學實驗中應用過的方法。ABtest如果遵循心理學實驗原理,能夠更有理有據的得到實驗結果。

至於其他心理學:

呵呵...好好學,可以用來追妹子...

胡亂寫了一些,並沒有條理。
@Vicky Zhao 來review一下有沒有專業硬傷

看在我為了拍這幾張照片徒步從豫園步行到了圖書大廈的份上,題主給個讚唄!


要看你看哪種心理學的書,一種是純理性,也就是理論派,不斷通過實驗推理分析,他的指導思想是現代科學的理論,一種是人本主義,關注人的情感,從感性這面入手,大部分厲害的心理治療師就是這種,通過人與人的交流與鏈接來達到治療的目的


赫伯特·西蒙(Herbert A. Simon 1916.6.15-2001.2.9),又名司馬賀,美國著名經濟學家、社會學家、心理學家、計算機科學家,被譽為「人工智慧」、「認知科學」之父,美國芝加哥大學政治學博士及學士,後長期在卡耐基梅隆大學教授。1975年獲得圖靈獎(計算機界最高獎),1978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司馬賀作為認知科學與人工智慧的創始人之一,在計算機科學與心理學的結合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使認知心理學和計算機科學相結合產生了人工智慧這一新學科。與A.紐威爾等提出的「物理符號系統」假設從信息加工的觀點研究人類思維,推動了人工智慧的發展。


這是最近我姐送我看的心理學書 沒辦法一次看完 心裡受到的刺激太大了


這還用問?不僅要看心理學,還要哲學,邏輯學。
看四十本經典心理學你運用起來人生很不一樣的


看看弗洛伊德的《夢的解析》,可以當作了解心理學導入,不喜歡看書的話,推薦看哈佛Professor.Tal Happiness


謝邀,想問一下問主唸的心理學不是BSc 而是BA 的?
心理學從不滲有感性啊。


你這個問題讓我有點尷尬……

我每天中午晚上睡覺前半小時都在讀書,文史哲、心理學、文學、邏輯學、經濟學、工業設計、法學甚至產品汪那些掛在嘴邊的書我都看,JD購物車常年保持幾十本待購書籍,到現在我都不記得買過多少書看了……

想看書就看嘛,看閑書很難給人帶來直接的收益的,在我看來讀書就是打發時間,和打球、健身、看電影、吃吃吃等等活動都一樣


跟職業無關的:
心理學能讓你更懂自己。

跟IT男有關的:
作為純理性的IT男應該都會喜歡心理學,不過妹子們喜歡不喜歡就不一定了。。。


心理學是理科,計算機是工科。
另,認知心理學有位奠基人(大概是這個詞,好久沒看相關的書)是計算機專業導師,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


其實看心理學還不如看哲學類的書,效果會更好一些


心理學在大部分學校都是理科。
而且,如今心理學的發展越來越傾向於技術流和純理性分析。
所以,題主還是首先要提高姿勢水平。


作為一個讀過心理學研究僧的人表示,現代的心理學可能跟樓主想的不大一樣。
首先,心理學還是蠻歡迎IT男的,設計個實驗任務,就得開發個簡單的交互界面,不過很多實驗室的主力工具是Matlab,(國外實驗室)窮點的用Python。
其次,心理學要學懂,門檻越來越高了。比如搞人工語言研究的人,就需要去折騰人工神經網路;搞fMRI的,除了神經解剖的知識,還得去折騰信號處理和數學演算法。
最後,很多心理學的結論都是基於統計解釋的,如果統計基礎不紮實,理解的結論都可能是錯的。最近幾年開始風風火火的貝葉斯心理學家六幾年就開始搞了。而且樓主可能不知道,心理學家對統計還有貢獻的,比如元分析和kappa係數都是心理學出身的人搞的。

說了這麼多,然而並沒有什麼卵用,還是找不到工作

擼演算法書去了。。


社會工程學是甚,題主可以了解一下


然並卵


推薦認知心理學


推薦閱讀:

無線電愛好者是個什麼樣的群體?對於他們而言這個愛好的樂趣點在哪?
入職 IT 這個行業的大部分人都是因為興趣嗎?
如何強化 Wi-Fi 信號?

TAG:心理學 | 信息技術IT | 理性感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