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改革開放受到了哪些外部因素什麼影響?
看曉說,高曉松說改革開放成功的因素包括了大量華僑的投資和日本的援助,所以由有此問。
謝邀。這題有點讓人不知從何說起。
中國的改革開放首先是自身發展的需要,同時世界也需要中國改革開放。理由很簡單:更大範圍內的資源組合會有利於各方。但是這種組合的實現,又是在各方的利益之爭中來實現的。這中間會產生難以盡數的矛盾,但這種矛盾的處理,總體朝向是合理。
對於中國而言,如果閉關鎖國,除了保護落後外,就是自吹自擂。你可以這樣設想,假使中國有這樣一個縣,交通工具,只有雞公車(一種手推獨輪車,改革開放之前,農村常見)外,其他一切生產工具都非常落後,將其劃為一個另類特區,封閉起來,哪怕外界再發達,也斷絕一切往來。天天在那裡深情地唱「男耕女織」歌自娛,那麼,幾十年間也不會什麼變化。
改革和開放是一對雙胞胎。沒有開放的改革是非常有限的,甚至可能是盲目的,而沒有改革的開放,也只能讓自己陷入被動的境地。例如,你還在搞計劃經濟,國門又打開了,人家一進來,三下五除二,一下子就把你攻陷了。
打個比喻說,中國和世界,好比兩個流態不同的水塘,中間插著眾多隔板,取下一些隔板,有時還取取放放,但這兩個水塘的水,畢竟就相互作用了,起先,是流態強的攪動流態弱的,然後是流態弱的強了,又會作用原來流態強的,然後便是交融程度越來越大,甚至難分彼此,還各得其利。
2001年年底,中國加入WTO,開放力度加大,最主要的特徵便是:逐利的資本,伴隨著各種先進的生產技術,大規模地進入了中國,與中國低廉的勞動力取得了一個結合,然後以具有性價比優勢的產品進入了西方市場,包括新興經濟體,並帶來了中國經濟長足的進步,並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世界經濟實力的格局。現在,情況有些改變,中國在許多方面不再成為國外投資的首選地,中國立即就感覺到了外需不足的寒意。如果極端地想一下,當今中國如果不再有外需,經濟將遭遇多方面的塌陷。
當然,在這一進程中出現了不少問題,諸如說人家掙得多,我們掙得少,各種利益關係被打破後貧富差距的擴大等等,也難以勝計。有些屬於必要的代價,有些就是我們自己本事不夠,有些就是因為既得利益者,要利用遠未改革到位的舊體制中的資源,來謀求更大利益。但所有這些,都不能成為重返閉關鎖國的理由。
30多年前,是短缺經濟下的票證時代,是所有的人都遭遇身份控制的時代,是一句話說錯了就可能進入監獄的時代,是一個儘管貧困卻否認貧困,說別看我們生活幸福,還要想到世界還有三分之二的人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的時代。正是這些,成為了中國改革開放的理由。
同樣,中國的改革開放,又使自己成了世界需要的大市場。不要認為,西方國家就能控制跨國公司,就能控制資本的逐利性,西方國家其所以成為發達國家,恰恰就在於他們有一套讓公權在什麼範圍止步的規則。只要在中國有利可圖,所有的跨國公司,大量的資本就會進入或隨時準備進入。如果有更好的選擇,也會隨時抽離。這就是最本質的外部因素。
至於說「改革開放成功的因素包括了大量華僑的投資和日本的援助」,有一定道理。其中,前者的作用大於後者。
關於華僑,我只查到了以下數字。從1978底至2005年底,我國累計吸收外資約6224億美元,其中華商或華商主導的投資約達4170億美元(這個數字應該還包括了港澳台胞),約佔總投資總額的67%,見人民網--404頁面,到2011年底,2011年底,中國累計實際利用外資1.2萬億美金,見中國吸引外國直接投資穩居全球第二 將繼續採取措施。這兩個數字用的口徑有所不同,也許是同一內容或有很大重疊。即使按早前的4170億美元算,在1.2萬億美元中,也佔有很大比例。
至於日本,確實有援助,這中間有日本因戰爭給中國帶來損害以示修好的因素,也有日本經濟自身的考量。主要是貸款,屬於低息長期貸款,見三十年來日本對中國貸款援助32000億元。按美元算,也就300億美元,其中無償部分約佔4%。由於初始貸款部分發生在中國改革開放之初,1978年,中國的外匯儲備只有1.67億美元,1979年獲得日本首筆貸款是500億日元,按當時匯率是2.2億美元,屬雪中送炭。不能因為日本曾對中國犯下過極大的戰爭罪行,就不認賬。談兩個問題,拋磚引玉:
1. 中國的改革開放從清末開始、延續至今。
2. 外部因素中,基礎性的是政治交流,其次是商貿交流,再次是技術交流。
1. 中國的改革開放從清末開始、延續至今。從洋務運動算,這個過程延續了150餘年。中間有高潮,有中斷,有過彎路,但現在看來,發展方向其實是很清楚的:工業化、城市化、用西方技術改造農業中國。
下圖是中國從1820年以來的城市化率。從中可以看出,中國城市化率從1820年的6.5%到2011年的47.5%,41個百分點,中間經過近200年。期間經歷清末的戰亂(中英、中日、八國聯軍),軍閥戰爭,一戰,二戰,內戰,公有制,文**革,最近一輪改革開放,可謂國難反覆,命途多舛。
(數據來源:中國近代城市化率及分期研究,作者李蓓蓓,徐峰)
國家統計局:中國城市化率歷年統計數據(1949 - 2009)
對比之下,我們來看美國的城市化數據,如下圖。1820年,美國城市化率7.2%,與中國相當。但是它在1920年時就已達到我們目前的城市化水平,51.2%。從數據上說,超過50%的城市化率,我們落後美國近100年。天曉得怎麼落後這麼多!
所謂的改革開放,字面理解是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為什麼需要改革開放?最直接的原因是感覺到自己落後。改革開放的深層次含義,我的理解是:中國的工業化城市化過程,中國追趕西方的過程。這個過程從清朝延續至今,可能還將延續幾十上百年。
2. 影響中國這近200年改革開放的因素,基礎性的是政治因素,其次是商貿因素,再次是技術因素。
政治因素其實質是世界格局的變化,國家力量對比的變化。清末西方的強勢侵入,二戰時日本的入侵,建國後的倒向蘇聯,直到78年後重新開放,這些影響中國內外環境的大事件,都是在世界格局變化背景之下產生的結果。中國不是被隔絕在一個外星孤島上,它的發展隨國際環境的脈搏起伏。說中國這近200年改革開放的外部因素,國際環境背景,是戰爭還是和平,是敵對還是友好,這是第一位的。
商貿因素最直接的是中國引進外國貨物,外資公司進入中國。東印度公司、可口可樂、大眾、寶潔、微軟、蘋果,到現在大多數世界500強,都已進入中國。外資公司對中國人思想觀念、做事方式的改變,是不可忽視的。拿快消品來說,正是學習可口可樂寶潔這些教父級公司的先進運營方式,中國才可能出一批哇哈哈、蒙牛這樣的企業。現在知乎上大多數人的極客思維,可能也要拜美國矽谷公司所賜。
技術因素從洋務運動造輪船大炮就已開始,到後來電燈電話,再到現在的計算機互聯網技術。中國跟著西方背後跑了200年,還在跑,不能停。騰訊的微信可能在移動互聯網領域創造奇蹟,成為一個中國領先西方的創新。四下一望,周圍的東西除了瓷杯,幾乎都是西方的創造,中國出一個真正領先西方的東西,不容易。
以上權作拋磚引玉,有誤之處望不吝指出。
我基本贊成華僑日本甚至美國提供的無償或或低息援助是中國改革開放基本成功的重要外部影響因素之一。
經濟學中無論是哈羅多瑪模型,還是經濟起飛五階段論,還是索羅模型都在強調資本積累以及資本深度對一國經濟起步的重要性。可以說,經濟起步階段的難度遠比維持經濟增長速度大,而中國緣於在全世界有眾多華僑,並且這些華僑心繫祖國(儒家意識的維繫),他們願意且有能力回國進行投資(華僑在中南壓就如同東方的猶太人,香港、美國的華僑已經站穩了腳,並且湧現了許多商界知名人物),在他們回國投資同時,帶來了許多先進管理經驗以及思想,這就讓資本積累這個大難題解決了一部分。同時為什麼中國富起來的是沿海地區呢?就是因為這些地區不是華僑聚集地,就是毗鄰港澳台,但又由於這些地區的人家族、地區意識濃厚,不願意投資除家鄉外的任何地區而導致中國發展中後期地域不平衡等問題,所以中國政府有錢後,以西部大開發的戰略由政府牽頭進行資本積累以及深化,以期改善這種狀況。但由於政府投資的無效率天性,造成資本利用率低下,沒有改革開放初期的繁榮景象,不過這是後話了。
同時不可不提冷戰結束,中日關係在那時急速回暖,日本提供的那筆巨額低息或無息貸款也解決了中國燃眉之急,個人認為日本提供的貸款是有報恩之心的(中國等幾個東亞南亞國家免除了他們戰爭賠款使得日本戰後經濟快速恢復)。同時日本也向中國出入了一些人才與理念等軟資本,大大緩解中國知識技術落後的窘境。
以上兩點一同解決了中國經濟起步資本積聚以及資本深化的問題。如果根據經濟史理論來說,沒有華僑與日本援助,中國改革開放的確不可能成功。
與中國同期或後者模仿中國改革開放的國家不可勝數,越南、蒙古、甚至朝鮮都是例子,但全世界只有中國成功了(注意是只有)。究其意識形態有社會主義有資本主義,可見這不是影響因素。最重要的是中國有大批華僑同時這些華僑受儒家影響深重。這個資本全世界除以色列外再也沒有(所以以色列經濟軍事發展極其迅速)。並且除以色列外,沒有任何其他國家再以如此低息貸款向改革開放國家提供巨額資金以及人才。可以說這兩個因素對改革開放的確有極其重要影響。
同時外部因素還有,冷戰結束,世界格局穩定,人權意識解放等。但這些因素在我看來遠沒有上述兩點重要。
還有最後一點,我個人認為華僑在改革開放初期回中國投資,並不能純以經濟人假說看待。他們有逐利私心嗎?一定是有的,但這不是主要動機(否則當時美國、港澳台等地區發展前景比中國好得多,中國又剛結束文革,誰知道回國會不會被炒家),主要的是由儒家宗族思想維繫的報國之心。
謝謝邀請。
如果要談外部要素的話,我想最重要的兩個是第二次產業轉移和貿易全球化。
歐美髮達國家(主要是美國)在1950和60年代向東亞很多發展中國家和地區轉移了大量的產業。到1980年代,這些國家和地區的產業也逐步開始升級,人力成本已經使得舊產業逐漸無利可圖,因此舊有產業開始向外轉移。這可以稱為第二次產業轉移。改革開放時,恰好遇到這個時機,因此出現大規模的港資、日資、台資來華投資。
冷戰結束以後,世界貿易體系逐漸融合成為一體,歐美髮達國家開始推行貿易全球化。他們為了自己的產業發展,通過各種媒體、NGO和國際金融機構,推行降低關稅、減少政府干涉和自由貿易的方針。這極大地刺激了國際貿易。因此,也就刺激了出口加工產業擴張到史無前例的規模。
這兩個要素,使得改革開放獲得了巨大成功。《大逃港》作者:偷渡之路慘烈 兩邊收入差100倍
鄧是知道這個事,才知道,再不改,人就沒了。
中美關係改善。
對外開放說白了是對美開放,冷戰時期主要的兩大貿易系統,一個是以美國為中心的,另一個是以蘇聯為中心的。
49年末,毛澤東到達蘇聯,次年初,中蘇簽署《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緊接著朝鮮戰爭爆發,中美徹底決裂,中國進入蘇聯貿易體系。
60年,中蘇關係惡化,蘇聯專家撤出,中國徹底完成對外封閉,僅存的對外貿易也許是對廣大亞非拉的輸血,當然還有對奇葩的阿爾巴尼亞。
同時期,在美國貿易體系內西歐、日本、以至後來的亞洲四小龍,先後完成經濟起飛;蘇聯貿易體系內東歐、朝鮮、古巴的經濟情況雖然不及前者,但也遠好於中國。順便提一下,70年代前,大胖治下的朝鮮經濟一直優於軍事獨裁的韓國。
當時中國一直幻想成為第三世界老大,與美蘇爭奪第三世界國家,我們的優勢是——經濟上看只有我們自己也是第三世界的一員。
69年,中蘇爆發珍寶島衝突,同年,尼克松放寬對華的貿易限制,72年,尼克松訪華,79年中美建交,同年鄧小平訪美,緊接著中越戰爭爆發,中美進入蜜月期。
蜜月一直延續到89年,美國和歐洲停止了與中國的部分投資、貿易活動,包括至今還在糾結的對華武器禁售。再不改革開放都逃到香港去了。。。
「發達國家的經濟分工第一波次是製造業轉移至日本,然後是日本向四小龍轉移,再然後日本和四小龍向東南亞轉移.而中國改革開放初期的資本積累,恰好是在上世紀60與70年代的完成積累與騰飛的.即使大陸在60與70年代不搞文革,想像後來80年代那樣吸引外國資本尤其是以華人為主要力量的資本家來大陸投資,即使那些華人有這個心也沒有這個力量.也就是說,80年代改革後來自華人世界佔中國吸收外資額一度達70%以上的華人資本在80年代前還只是小樹苗.另一方面,中國走向全面改革是在鄧公南巡之後,鄧公南巡前後是個轉折點,這個轉折點是在經濟發展到一定規模後在基於中國經濟發展問題與矛盾的基本分析後做出的國策調整.之前中國的經濟是適度利用外資,均衡國內國外企業發展,外匯儲備保持適度規模.之後,經濟以出口導向為中心,經濟成績以獲得多少外匯為考核,於是就出現了我們很多人今天不滿的各種情況.」
摘自《即使沒有文革,中國經濟也不會提前進入第二世界》
中蘇交惡是對外開放的政治基礎
這個影響首先在於毛澤東走共產主義這個大前提作用下的影響。這是個不可避免的錯誤。
和平與發展是主流,這個世界不會在爆發全面戰爭了。
中國的改革開放受到了哪些外部因素什麼影響
1、國際政治環境:中蘇,中美、美蘇
2、全球經濟一體化
3、信息化浪潮
還有整個國際形勢的轉好,美國張開懷抱擁抱中國,中國完全被納入國際世界。
推薦閱讀:
※為什麼說計劃經濟會造成浪費?
※有哪些一度輝煌但最終衰落的城市曾經錯失轉型的好機會?是如何錯失的?
※中國最需要改革的稅是什麼?
TAG: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