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辨繪畫等藝術作品的好壞?

去畫廊美術館什麼的不太會欣賞,如何辨別好壞


如何分辨繪畫等藝術作品的好壞?

相當容易,從且僅從兩點開始,又相當複雜,「藝術鑒賞」本身可以展開很多的話題,甚至可以形成獨立的知識構架體系。

第一點:是否為圖像性強的作品。
:圖像性強的作品相對還是很好理解的,影像視頻,攝影,繪畫等媒介本身具有「敘事性」,無論具象抽象都可以給人直觀感受,從圖像進入藝術鑒賞也是最為常見的方式。然而圖像敘事之複雜,一兩句話也說不清楚,圖像性強的作品在當代藝術作品裡也僅是一小部分而已,但為了方便區分,撇開其他不同的標準,根據個人審美的不同(假定觀眾群體受過良好的教育,有一定豐富的知識結構,允許審美多樣性的可能),可以進行初步直觀地賞析,並在已較為感興趣的圖像領域進行更深入的了解。

Eberhard Havekost, Mobile 1, 2002, Oil on Canvas, 140 x 200cm
舉個例子,不妨帶著問題去欣賞藝術作品:Havekost作為一個當代具象畫家,為什麼還能在圖像越來越不重要的今天佔有一席之地,並對其他具象畫家產生影響(至少在國內有許多畫家受他,以及Tuymans和Borremance等人影響巨大)?我相信,這樣的好奇心最終會驅使你對藝術家有更深入的了解

:如果沒有直觀性強的圖像作為提示,在欣賞其他藝術作品形式,比如裝置藝術,行為藝術時,最基本的原則就是:脈絡性。這需要一定的受教育程度和美學教養(這是與大眾觀念衝突最為嚴重的地方,因為當代諮詢的便利性,我們受到前所未有的視覺衝擊和視覺可能性,每個人的圖像經驗較前人而言都極為豐富,但所謂藝術的發展核心卻需要與大眾保證一定的距離以維持其穩定,才會造成藝術知識普及的斷層,使得其親和力降低),已然假設觀眾有一定質量的前提下,尋找藝術作品的脈絡。無非幾件事:客觀事實,形式類比,以及最重要的創新性。

Huang Yong Ping, Empires, MONUMENTA 2016

黃永砯最近在巴黎大皇宮的項目,在面對如此級別的藝術作品面前,作為客觀證據的圖片根本說明不了問題,如此體量的作品,在不能親自到場的情況下,是很難理解其「客觀存在」的。

前不久看了《Le paradigme de l"art contemporain》的作者Nathalie Heinich的講座,比較同意其對當代藝術家社會位置的看法:「藝術家所作所為,無法一直在探討邊界,並試圖打破在學科,生活,不同社會階層之間的邊界。然而,對於我們(藝術理論工作者)而言,卻是去嘗試為新的東西做出定義,建立規範,這簡直是和藝術家做的相反的事情,但事實上,我們確實就在藝術家們創作的裂縫中工作。」麥克盧漢也人為優秀的藝術家應該是社會「道德的實驗者」,我們便試圖從這些方面去做出最簡單的一些「評價」:
所謂客觀事實,是指知道藝術家的作品的客觀狀態:比如材質,空間關係,「是個什麼」,或者客觀而言,藝術家做了什麼。基本了解之後,則需要對藝術家和相關形式藝術作品等常識有一些了解,拿對中國網民中比較知名的行為藝術家阿布拉莫維奇做例子,無論觀眾在不在展覽現場,通過簡單的圖像和文字資料,我們還是能夠清晰地了解到客觀上做了一些什麼事情,然而再進一步對同樣探討生命和私密空間等宏大主題的藝術家進行了解,最後知曉藝術家是否在此領域有一定的創新性,從而得出一個相對客觀的評價。
其實同樣的道理也可以用到圖像類別的藝術家身上,很多藝術家,光憑其作品外在的圖像表達並不能真正對其了解,也同樣可以依照以上的小方法,搞清楚藝術家畫了個啥,至少了解畫面內容(非具象類作品從內容提取上相對困難一些),類似的畫家們畫了些啥,他在此類具象抽象畫作品中是否有創新?也就是說,看藝術作品,或者看畫,都不能只看一位藝術家。沒有拉斐爾,米開朗基羅,達芬奇之間的小故事,文藝復興三傑的傳奇光芒都會淡弱一些,或許只有更了解達芬奇,才更喜歡拉斐爾,藝術作品,就個人而言,最忌單獨欣賞,無論什麼作品,都應該將其至於當時文化背景和相關流派聯繫之中,才能最顯魅力。

第二點:作品的「互動性」。
「互動性」歸根結底是個很政治的說法,越來越多的作品講究跟觀眾之間的互動,彷彿提高觀眾在展覽中的重要性實則在對藝術作品的權威打上更「確定」的標籤。Thomas Hirschhorn2014年在巴黎東京宮的展覽,將展廳變成了一個民主性極高的自治空間,看似加大了觀眾的參與性,確定其存在對於作品的影響,但從另外一個方面而言,藝術家則是在高昂著頭顱說:你瞧,只要我和展覽館願意,就能讓你們這些愚蠢的觀眾來玩兒這些低級的遊戲。

Thomas Hirschhorn, Flamme éternelle, Palais de Tokyo

因此,在相對前衛的互動藝術灑下的陷阱面前,要注意新穎形式帶來的感官衝擊(當然,很多當代藝術作品如Turell就是在極致地加強觀眾感官),試圖發掘其背後的文化力量,盡量不要被一靠近就發出聲音的具有迷惑性的小玩意兒欺騙。

最後,還是老問題重申,對當代藝術作品的欣賞是需要具備一定素養的,這是個讓大眾拒絕甚至憤怒卻不得不承認的事實,即便在一些發達國家,當代藝術與普通民眾的生活還是有很大差距,可以說這種交流的「一定」不可能性是必然的,也就是說,無論藝術如何發展,個人以為,藝術自治體依然會在一定範圍內「自治」,即便所相交的學科越來越多,邊界上的洞越來越多,看似範圍越來越大,卻實則一直會有界限。
然而恐怕這不是藝術審美的問題,而是「目的」。用比較容易接受的陰謀論說法:這個高度現代化的社會是為了所謂「精英」服務,各種規範也是「精英」制定的,而當代藝術甚至成為一部分人將自己圈在「精英層」的借口,並以此沾沾自喜。它自身與大眾保持距離的存在,使得精英們容許其放肆發展,更是「精英們」的舒適場所。

說了一堆虛頭巴腦的,說句最實誠的。
要我說,看展覽,看作品,最重要的當然是,開心就好。


對於專業的繪畫而言,外行要想分辨好壞的難度約等於讓一理科小白論證一個公式是否成立。

審美的建立需要大量的審美訓練。就和做練習題一樣。
沒經過這些訓練,談不上有什麼分辨力。

謝邀。


1.好不好是檢測商品質量的詞,藝術品只有高低
2.多看書


不是專業相關就不要擅自去評論好壞。觀看藝術作品最基本的是感受。你能從中感受到什麼才是最重要的。


看美術史,大量的看世界名畫,當代名畫。注意是大量的。

腦袋裡有大量的水平高的東西,看見水平低的自然一眼就能看出來。


傳送門

藝術品的「藝術價值」是什麼?它是如何衡量的?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311369?utm_source=com.google.android.apps.docsutm_medium=social


看完一本加德納世界藝術史


從哲學系統里,就沒有好與壞的概念,這兩個字過於偏向,很難定義。

倒是會經常也容易有審美偏向(流行趨勢),拿歷史事件來說,舉世的倫勃朗中年富得流油,晚年幾乎賣不出畫,崇尚學院派(話語權)的巴黎時期,印象派展出被媒體醜化嘲諷,馬蒂斯等人被嘲諷為野獸作畫一般(野獸派這一詞是滿滿的貶低),同時期梵高根本賣不出畫。包括埃弗爾鐵塔,更不用說杜尚及之後了。以及納粹對先鋒藝術抵制也是很有名的事件,這個事件導致的都是一段時間內整個審美的集體偏向(和文革非常像)。

如果提主在北京多年裡不時逛798也能看到目前國內藝術的審美傾向,這點痛過拍賣會會更加直接,最具代表性的是九十年代為代表的政治波普,宋庄一度活躍的四川卡通一排,常玉等藝術家被重新挖掘,最近幾年國學熱之後的天價國畫,這裡面也涉及了濃烈的商業性行為。

所以,若不是去一等美術館或博物館,單獨希望提升審美某種程度來說是一種誤導。舉一個不恰當例子,逛潘家園的多半是作為玩處,而想弄明白的還是得去故宮。


藝術是文明的載體,沒有好壞.


題主要真心想欣賞藝術的話,建議看一下貢布里希的 &<&<藝術的故事&>&>


藝術即是哲學


推薦閱讀:

如何欣賞莫奈的畫?
如何成為一名原型師?
存在典型的日式配色么?
我的畫真的很醜很幼稚嗎?
求繪畫科普(藝普)書?

TAG:設計 | 繪畫 | 美術 | 繪畫欣賞 | 繪畫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