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歲該如何教孩子畫畫?

塗鴉這件事,幾乎沒有孩子不喜歡。同時,它也對孩子的身心發展有著重要影響有哪些你知道么?


剛剛在專欄寫的文章,也當做回答,在這裡分享給更多的寶媽。其實教孩子畫畫的前提,是先要讓寶寶產生對畫畫的過程產生興趣,希望下面這些圖片可以啟發到你。

《寶寶特輯》:巧用寶寶的雙手

「畫」個小鳥,天天來說「早早早」

動物園的小動物聽到鳥兒的叫聲,漸漸醒了:

大象帶著小象出來散步了:

孔雀也開了屏:

怎麼樣?有沒有覺得so easy!跟著我左手右手一個慢動作,就可以輕鬆完成一幅畫作,還能度過美妙的親子時光!說完寶寶,還有寶媽呢,下面繼續放送廚房的主婦特輯。

《寶媽特輯》巧用廚房的工具:

看洗碗刷的正確用法

你們洗了那麼多年的碗,一定不知道用它畫畫如此簡單吧!

常用來吃西餐的叉子:

當然也不能放過廚房裡的食物:

一邊吃,一邊畫,豈不美哉!

不會畫西瓜的,可以拿半個土豆來畫:

繼續看土豆的妙用:

哈哈,這些是不是很有趣!快趁著周末和寶寶一起動手試試看吧。

注意要用兒童專用丙烯顏料,無毒環保。如果覺得對你有幫助,也歡迎幫我點個贊!關注我哈:)


喜歡畫畫是孩子的天性,但現在卻有越來越多的孩子不喜歡畫畫了。問題不在孩子身上,而在父母身上,沒有做好正確的引導。想讓孩子喜歡畫畫,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不要教孩子畫成人的畫。

比如簡筆畫, 時下各種各樣的簡筆畫非常流行,很多爸爸媽媽都熱衷學習或搜集這種畫,好教給自己的孩子。

比如上面那張圖,乍一看,很簡單很可愛,好像是為了孩子畫的畫,但實際上那不是孩子的畫,而是成人的畫。

因為兩三歲的孩子連像大人那樣握筆都做不到,更無法控制筆去畫出想畫的線條。下面這樣的畫才是真正符合兩歲孩子的畫。

任何脫離孩子當前年齡的繪畫能力畫出來的畫,都屬於成人畫。

教孩子畫成人的畫,會出現什麼樣的後果呢?

繪畫需要以下五種基本能力:動手能力、眼睛的協調能力、語言能力、情感和熱情、社會能力。通過繪畫,這五種能力得以進一步地發展。但是,教孩子畫成人的畫,卻會逐漸阻礙這些能力的發展。

首先,談談動手能力。繪畫是按照自己的意願自由地運用手的活動。如果教孩子畫成人的畫,孩子就無法通過手的自由運動感受自己給外面的世界帶來的變化。舉例來說,孩子無法感知通過什麼樣的手的運動,畫出什麼樣的線條,同時也就失去了動手的願望。

最嚴重的,是語言能力的發展遭到沉重的打擊。語言被稱作是第二信號系統。像杯子、碗這樣的具體事務,即使現在不在眼前,我們也可以通過語言想像他們的樣子。因此,當聽到「媽媽在做飯」這句話時,我們就會在大腦中想像這一情景,並把它畫出來。語言的作用就是讓腦海中能夠浮現不在眼前的事物。

因此,一旦教了成人的畫,孩子就不在依賴作為第二信號系統的語言,而是按照成人教授的來畫畫,這樣一來,孩子的繪畫方式就被改變成否定語言作用,即否定想像能力的繪畫方式了,這種通過語言想像,在腦海中重現形象的重要能力不通過訓練是無法養成的。反過來講,繪畫也是在訓練和提高語言的能力。

教孩子畫成人的畫,就像是過早地給孩子戴上了有色眼鏡,孩子因此變得不能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不能用自己的語言去說,無法概況自己的想法。這樣的孩子,由於畫不出自己的畫,只能複製成人教授過的東西,在成長的過程中始終無法體會自由表達的喜悅,因此,無法畫出有創造性的作品,也就容易變成不喜歡畫畫的孩子。

即使能夠把熱門的漫畫或卡通模仿得一模一樣,也不過是技術熟練而已,那裡並不存在孩子自身的真實感受。能把自己的感動、自己發現的真實世界活靈活現地畫出來,這才是掌握了人類真實生活與發展的本能。

——————————————————————————————

再講一個我家雪球畫畫的親身經歷。

雪球自從18個月大,拿到babycolor的畫筆之後,就喜歡上了畫畫。不到一個月,雪球就畫完了一本塗鴉本。於是,我趕緊從京東下單買了一堆塗鴉本回來。

剛拿到babycolor蠟筆,正在畫畫的雪球


半個月後的一天晚上,我陪雪球一起畫畫的時候,卻發現雪球有點不對勁,畫了兩筆之後就不想畫了。無論我怎麼說,小傢伙就是不願意再多畫一筆。

雪球的畫(畫了2筆之後,不願意再畫了)


我翻了下塗鴉本,竟然看到這樣一副畫——一個丑的不能再丑的小人,我一下子明白了雪球為什麼突然不喜歡畫畫了。

球爸手把手教雪球畫的畫


我指著這幅畫問雪球:「這是誰畫的呀?」

雪球看到畫,低聲嘟噥了聲:「爸爸。」

於是我又拿著畫找到球爸:「這個小人是你畫的嗎?」

球爸看到畫,很得意:"是啊,她又不會畫,我握著她的手,手把手教她畫的。"

我又氣又急:「都是你乾的好事,你看雪球都不喜歡畫畫了,以後千萬別教她畫畫了。」

……

儘管球爸對我的話有些半信半疑,但見到雪球確實變得不喜歡畫畫了,便也答應了我的要求。


接下來有將近一個月的時間,雪球都沒有畫畫,我也沒有主動跟雪球提畫畫的事情。

當我覺得雪球已經差不多淡忘那件事情的時候,我拿了兩本塗鴉本出來,我一本,雪球一本,我和雪球一起畫畫。雪球畫什麼,我就畫什麼,她畫點點,我就畫點點,她畫圈圈,我就畫圈圈,她畫一條線,我也畫一條線……她看到我畫得和她一樣,興緻也越來越高起來。

雪球的畫 兩歲兩個月


從此,每次我都會和她一起畫畫。同時,我也交代了家裡的其他人,如果和雪球一起畫畫,一定要和雪球畫得一樣。

慢慢地,雪球又開始喜歡畫畫了。

為什麼球爸教雪球畫畫,反而會讓雪球不喜歡畫畫了呢?

其實想想也很簡單,因為一歲多的寶寶連握筆都握不好,更無法控制筆去畫出想畫的線條。

球爸的畫,雖然非常醜陋,但對雪球這個不到2歲的孩子來說,卻是極好。可以看到球爸教雪球畫的那副畫,除了那個小人和「爸爸」兩個字,整個畫面背景非常乾淨,沒有其它線條,說明當時雪球自己沒有畫一筆。因為她畫不出球爸那樣的畫,所以她不敢下筆。

晚上我陪她畫畫的時候,她畫了幾筆,發現自己畫不出球爸那樣「好」的畫,所以她感到很沮喪,失去了畫畫的興趣,不想畫畫。

要想讓她重新喜歡上畫畫也很簡單,就是我前面提到的做法——陪伴著她,和她一起畫出屬於她這個年齡的畫。

——————————————————————————————————————————

那麼,我們到底該如何教孩子畫畫呢?

其實很簡單,任何成人的畫都不要教給孩子。如果想畫給孩子看的話,是兩歲的孩子就找兩歲孩子畫的樣子,是三歲孩子就找三歲孩子畫的樣子給孩子看。

比如,上面提到的球爸教雪球畫小人讓雪球討厭畫畫,我就是用這種方法,讓雪球重新喜歡上畫畫的。

如果想讓孩子接受繪畫技術培訓,鳥居昭美建議要等到孩子九歲以後。他認為在孩子九歲之前教畫畫,是拔苗助長,反而會毀掉孩子的天資。具體的解釋,鳥居昭美都寫在他的書中了,感興趣的爸爸媽媽可以買回來細細閱讀。

最後,貼兩張我和雪球一起畫的畫,大家可以先猜猜看,哪張是我的畫的,哪張是雪球畫的。

答案是第一張是我畫的,第二張是雪球畫的。仔細看看就會發現,我畫的那張,線條比較拘謹,很多圈圈看起來都是差不多的。而雪球的畫線條流暢舒展,千變萬化。

P.S. 我希望雪球喜歡畫畫,但從來沒有期望過她長大後成為一個畫家或藝術家,只是希望她可以通過畫畫表達她的內心想法,享受畫畫過程中帶給她的巨大快樂,僅此而已!

----------------------------------------------------------------------------------------------------

微信公眾號:雪球媽媽 ( snowballmom )

我是2歲小女孩雪球的媽媽,當媽2年來,積攢了一肚子的育兒經驗和教訓,無人分享。建立這個微信公眾號,是希望將我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分享給每一位爸爸媽媽。

歡迎大家和我交流育兒生活中的問題。(*^__^*)


關於兒童繪畫--是強制介入地教還是潛移默化地教?

最近,在各種渠道,都出現了非常多關於孩子應該如何學繪畫的方法論。我總結了一下,可以歸納為以下幾種觀點:

1 6歲前,最好的繪畫教育方式是不教,任其發展,以保護孩子與生俱來的創造力和想像力。

2 孩子在不同時期有不同時期的繪畫語言:3歲前的塗鴉期,5歲前的圖式期,9歲前的想像期,9歲後的寫實期。應該尊重不同階段孩子的自然狀態,不可拔苗助長。如果孩子的繪畫超出了年齡的特點,那一般都是老師直接參与的太多了。

3 現今的很多小作坊培訓班都是扼殺孩子天性的示範畫、簡筆畫教學方法。教9歲前的小孩子素描、繪畫考級,都是兒童繪畫教育的亂象。長期下去會嚴重阻礙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性。

4 兒童藝術教育的正確方法,應該是讓孩子觀察、接觸、運用綜合材料和創意素材,讓孩子沉浸在藝術家和好的藝術作品中。要結合藝術家作品的再創作、多種手工藝的體驗、高大上藝術辭彙的引入、藝術聖地遊學的組織,給予孩子藝術修養的整體提升。

這些觀點的爭執點,我想了一想,應該是:外力介入兒童繪畫教育的方式和程度問題。

---------------------------------------

1

6歲前,最好的繪畫教育方式是不教,任其發展,以保護孩子與生俱來的創造力和想像力。

不教?人有五感,五感接觸的一切就是學習和接受的過程。孩子從小接觸的環境、聽到的語言、看的書、兒童節目、家裡的陳設、父母的衣裝……哪一項都在影響著孩子的創造力和想像力,根本就不存在不教的可能。最多,只能說不刻意地教和按照家長的規劃潛移默化地教。

比如下圖這張,是含仔5歲時,對著小黃人玩偶畫的。很多家長都有小時候畫美少女戰士的經歷吧,就像現在的小女孩都會畫迪斯尼公主一樣。你不教,一樣會有其他的東西來代替你教。除非你能為孩子營造一個世外桃源。

所以不能說教與不教的問題,而是應該說怎樣教的問題。怎樣教,自然要研究兒童到底是怎樣的存在,於是有了第2條的觀點。

---------------------------------------

2

孩子在不同時期有不同時期的繪畫語言,3歲前的塗鴉期,5歲前的圖式期,9歲前的想像期,9歲後的寫實期。應該尊重不同階段孩子的自然狀態,不可拔苗助長。如果孩子的繪畫超出了年齡的特點,那一般都是老師直接參与的太多了。

先除開天賦異稟的孩子,這個不同時期的研究,是很多研究者得出的結論,也是經過很多人驗證的。含仔也基本符合這個規律。

這是3歲時他的自畫像、颶風和顏料塗鴉,顏料塗鴉是將近四歲時凃的,他說是畫的蜘蛛俠大戰伏地魔。這一階段,符合塗鴉期的特點。

下圖分別是3歲、4歲、五歲時畫的,她說是畫的媽媽,到5歲時,有一定的觀察力和表現力,著重強調了媽媽是戴著眼鏡的。

所以,這個階段劃分的觀點,應該是很科學的。至於後一句「繪畫超出了年齡階段的特點,一般是老師直接參与的太多了。」這一點,在含仔身上有個有趣的現象,關於老師參與多少的問題。

這是含仔六歲時畫的小人。他非常喜歡畫這樣的小人,喜歡用這樣簡單的小人畫出各種不同的動態。

突然有一天,他從幼兒園回來,非常開心地畫了二天下圖這樣的小人。我問他:你畫的小人跟以前不一樣了。他說:這是老師教我們畫的。我非常清楚他們幼兒園老師教繪畫的形式,就是在白板上用黑筆畫簡筆畫,然後小朋友在下面照著畫。

但是過了二天後,他又繼續畫回了他的大肚子小人。從此後再沒畫過上圖那樣的小人。

但是在畫紙左上角畫上四分之一太陽,含仔幾乎在幼兒園拿回來的每幅畫上都有,也在家裡的繪畫上,保持了相當長的時間。直到我問他:你見過天上的太陽變成這樣么?他想了一想,說好像沒有,我看到的太陽都是圓的。後來,就再沒有見過他在畫紙左上角看見四分之一太陽。

所以,老師對於孩子的畫面最終的結果,以及家長對於上過繪畫班後期待孩子拿出來的結果,對於孩子最終完成的繪畫作品,影響還是非常大的。

關於老師參與度的問題,我估計會出現以下二種情況:

(1):如果小朋友在老師的參與下創作了自己不喜歡或完全沒有能力達到的繪畫作品,可能會出現回到家之後以前怎麼畫還是怎麼畫,或是不再喜歡畫畫的情況。

(2):如果在繪畫班中,老師完全不參與創作(包括提供范畫,直接完善孩子的畫),大多數小朋友都不能拿出一幅完整的畫。因為小朋友根本就沒有畫一幅完整的和形象的畫的概念,越小的小朋友越拿不出。但是家長,肯定是不能接受這個成果的,因為在大多數家長心中,這代表孩子根本沒有學到東西。

但當家長看到繪畫班孩子畫出來的作品都像流水線產品的時候,第3種觀點就出現了。

---------------------------------------

3

現今的很多小作坊培訓班都是扼殺孩子天性的示範畫、簡筆畫教學方法。教9歲前的小孩子素描、繪畫考級,都是兒童繪畫教育的亂象。長期下去會嚴重阻礙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性。

示範畫、簡筆畫、素描、考級,確實有局限性,但是扼殺孩子天性,個人覺得太悲觀了。因為不是每個孩子學畫畫都是為了當藝術家的,也不是每個不這麼教的孩子最後都能成為藝術家的。

繪畫存在考級,實際上是把繪畫作為一種技能來看待,但這並不是抹殺藝術,畫家在很多歷史時期,本就是工匠。考級,應該看做繪畫除了稱為藝術之外的另一種目的,而不是對立存在。

這是含仔照著繪本上的挖土機畫的,繪本不是什麼很有名的畫家的作品,就是那種小孩子上學用的教材上的圖畫,其實也就是簡筆畫。

如果一些家長和孩子學繪畫的目的,就是為了能信手拈來地畫出一些又簡單又形象的物體,那示範畫和簡筆畫未嘗不是一種好的選擇。

至於那些對於貼滿亮晶晶各種色彩,畫著大黑邊線作品嗤之以鼻的人,也大可不必全盤否定,認為這樣的作品毫無審美感覺俗氣。審美是個很主觀的東西,如果小孩子覺得過程很開心結果很歡喜,這樣的方式也就不是一件毫無價值的事情。

不過,大家還是期待著一種更高大上更接近藝術的兒童繪畫教育方式,於是第4種觀點就應運而生了。

---------------------------------------

4

兒童藝術教育的正確方法,應該是讓孩子觀察、接觸、運用綜合材料和創意素材,讓孩子沉浸在藝術家和好的藝術作品中。要結合藝術家作品的再創作、多種手工藝的體驗、高大上藝術辭彙的引入、藝術聖地遊學的組織,給予孩子藝術修養的整體提升。

首先,不存在所謂正確和錯誤。這種現在正流行的藝術教育方法,進步當然是有進步的。材料和媒介的花樣多了,孩子有了更多的新鮮感,引入了藝術家和藝術史,孩子的知識面拓寬了。運用了多種創意材料和創意想法,更注重過程,會出現一些隨機的結果,讓最終的成果不那麼千篇一律,確實給孩子提供了多重創意體驗。

看起來,確實是孩子在主導自己的創意和畫面。但教師的參與,並不見得少了。試想一下,如果教師並不准備好材料和材料可能預知的結果,孩子自己能想到用這種材料和創意么。上升到了藝術高度的事情,總會讓現在的家長更覺得高深、專業以及付出數量可觀的價格。

這種兒童藝術教育方法的流行,與家長整體藝術素質的提升有很大關係。但我認為,這樣的課程,本質上是一個拓寬眼界和思路的創意課程,而不是繪畫課程,提供的更多的是當下的一種有趣的藝術體驗,但並不能在短期內產生什麼突飛猛進的效果,至於以後會有多大的效果,誰知道呢,這不是才流行起來么。

不過有一件事情是明確了的,不教顯然是不可能成立的。介入當然是要介入,要用更藝術的教育方式去介入。不應該籠統地說教與不教,而應該說是選擇人教還是環境教,是強制介入地教還是潛移默化地教。

但歸根結底,還是從事兒童藝術教育的從業人員的藝術素質和審美要提高。示範畫被詬病,本質上不就是因為畫示範畫的人本身也並沒有什麼審美么。所以大家只好拿出藝術史和大藝術家來體驗,但是體驗歸體驗,最終,不還是需要真正懂繪畫有審美的人手把手地教么。不然你以為繪畫真的那麼好學?

×


以上就是我對於兒童繪畫教育的一點理解。很多混沌,很多矛盾,很多無解,因為未來,誰也不知道。大家隨便看看就好。

至於我和含仔一起做這些手工和創意的目的,可以總結為:運用藝術教育的形式,達到藝術之外的目的。只是我碰巧擅長視覺和創意這件事情,所以把這件事情和其他的事情聯繫在了一起。

我沒有送他進繪畫班,也沒有手把手教他畫畫,因為我讓他繪畫的目的並不是畫一幅完整的畫,掌握一種繪畫的技能,或是成為一名藝術家。只是培養他用繪畫的方式記錄下他喜歡的事情,因為這有助於理清思路。記錄就好了,畫的好不好並不是我關注的事情。

我們做的手工,很多都是為了讓他更理解某一個繪本故事,以提升閱讀能力。或者是為了給他解釋某一個光靠語言解釋不清楚的科學問題,以培養他的形象思維能力。

很多的廢材、紙張、自然材料的手工,是為了讓他觀察身邊的一切,知道一件事情的多種可能性,知道很多事情並不是孤立存在的,要用聯繫的思路和有洞察力的眼光去看待問題。

也許以上文字有很多理想化的成分,但是畢竟,我們還是通過這些事情,讓很多原本會很無聊的時光,變得有了那麼點意義。

×

微信公眾號:含媽

微信個人號:jianmoyuanbaby

- 20170918.251 -


這是一篇可以讀給小朋友聽的回答。

伸出你的左手

你看到了什麼?

有人看到了小狗、長耳朵狗還有大黑熊。

你學會寫數字5啦!

再多寫幾個?

你看,那冒著煙的是一輛小火車嗎?

你覺得數字5還可以畫成什麼呢?

一個土耳其人?怒沖沖的人?還是一把輪椅?

拿起你新買的三角板,

畫一個三角形,

哦,你還可以畫——

一艘帆船、一隻狐狸、一棵聖誕樹、一把雨傘……

這是一個牛奶盒。

給它添上幾筆,

它就變身成了——

小雞?公雞?母雞?還是從非洲來的珍珠雞?

掉落在地上的樹葉

撿起來幫它變個身吧!

塗上顏色,

看,你可以自己創造一片森林了!

在TA塗鴉的時候,

和TA一起找到天馬行空的翅膀吧。

以上內容均為原創,轉載請與我們聯繫。

(文中圖片均來自《我來畫》)


塗鴉這件事,幾乎沒有孩子不喜歡。同時,它也對孩子的身心發展有著重要影響。所以,下文中的一些小提醒,父母們有必要了解下。

經常可以聽到很多母親在討論自己孩子:「孩子在家很喜歡亂塗亂畫,若沒人管她,她自己能坐在那裡畫上好幾個小時。於是,我就想帶孩子去上美術課,課堂上,老師在上面示範,別的小孩都跟著一步步地做,只有我們家小孩,拿上筆,要麼根本不聽指揮,自己亂塗亂畫;要麼就盯著老師老,自己不動手,急得我恨不能抓著他的手畫了兩筆。」

當問及孩子多大時媽媽回答不禁讓我們一顫:「3歲半。」

在大人看來,孩子畫的東西無非就是一些點、線或圓,但對孩子來說,不同的點、線、圓都代表著不同的形象、有著不同的意義。

如果問孩子他畫的是什麼,可能他會告訴你這是媽媽,那是爸爸……而這麼早就將孩子送入美術班,無疑於揠苗助長,其實質就是扼殺了孩子的繪畫想像和創造過程。

繪畫之於孩子意義重大。可以說,每個孩子都是天生的小畫家,畫畫的過程對他們來說就是創造的過程,是鍛煉手部肌肉的過程,是手眼協調的過程,是智力發育、表達情感的過程,甚至是與人交往的過程。

一歲的孩子畫出來的一歲孩子的所思所想,兩歲孩子的畫帶有兩歲孩子的視角,表達的是兩歲孩子獨特的看法和觀點……每個「小畫家」不是在畫他看到的世界,而是在用畫呈現他看到和感受到的世界。

因此,繪畫應該成為父母了解孩子、認識孩子的一種方式、一個通道,而不應只關注於是否畫出一個東西、學到了哪種技法等。

父母要戒除用成人的觀點來看待孩子的畫畫和孩子的作品,否則,父母不僅會錯失了解、認識孩子的機會,而且還可能會扼殺孩子的繪畫天賦和想像力。

關於孩子繪畫的那些事,父母有必要知道如下幾點:

1.孩子的畫是用來「聽」而不是用來「看」的

父母最好不要在孩子專心致志地塗塗畫畫時干涉或打算甚至詢問,不妨等孩子畫完之後或孩子畫煩了停下來再問孩子,「這是什麼呀」,聽聽孩子怎麼說,對於大一些的孩子(4歲以上的孩子),父母可再問問:「他們在做什麼呀」,通過傾聽孩子對所畫內容的描述,來探究孩子的感受。

2.孩子的畫不是教出來的,是孩子的創造和表達

生活中經常見到這樣的情景,一個孩子興緻勃勃地舉著自己的畫讓媽媽分享,得到的卻是媽媽的打擊,「這都是些什麼呀,亂七八糟的。」一次兩次之後,孩子不僅對繪畫失去興趣,還可能因此變得不自信。

一位媽媽這樣說:「都說孩子是天生會畫畫,可是我家孩子,每次讓他畫畫,他總是說,『我不會。』拿著筆遲遲不敢下手。

再催他,他就一副要哭的樣子。」通過溝通發現,這位媽媽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指導孩子畫畫了,比如,自己先給孩子畫一個蘋果,然後讓孩子照著畫出來,甚至還手把手地教孩子畫。

等孩子大一些,媽媽會給孩子出命題,如「今天咱們畫根香蕉吧。」導致孩子拿著筆就發憷。

說來很可惜,孩子從來沒有按照自己的想法畫過畫,自然地,他對畫畫也就沒有興趣,也不知道該如何去畫。

仔細觀察會發現,一兩歲的孩子拿上筆就能畫,確切地說很果斷、行雲流水,這是因為他們沒有被限制住,那時的父母對待孩子繪畫的態度是,沒有過多期望,而是給他一支筆,讓他隨意畫。

而不管孩子畫得如何,我們大都保持鼓勵和欣賞的態度,對孩子說:「畫得真棒/真有意思/真美呀……」相反,孩子越大,父母的要求越多,「貓怎麼長得一點兒也不像呀,頭應該是這樣畫的,腳應該怎麼怎麼畫……」可以想見,孩子對繪畫的熱情會直線下降。

3.5歲之前不要教孩子畫畫,9歲之後再系統教授孩子繪畫的技法

所謂畫畫,其實是作畫者按照自己的意願自由地運用手的一項活動,這項活動可以從動手能力、手眼協調能力、語言和情感的表達、社會能力等幾方面鍛煉孩子。而越是早地干預孩子畫畫,即越是早地將成人的想法強加給了孩子。

而通過分析不同年齡段孩子繪畫的形象表達方式,研究者發現:5歲之前最好不要限制孩子的自由繪畫。5歲以後,可以尋找比較好的兒童繪畫班,尤其是那種限定少、更多自由的創意班,帶孩子多去體驗各種色彩、工具,接觸不同作品等。

如果可能最好等9歲之後,再系統地教授孩子繪畫的技法。這是由孩子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發展決定的,過早地教孩子畫畫反而會妨礙孩子創造能力的發展。

9歲之前的孩子,畫的是「自己對事物的感受」,所以,不管他畫得怎麼樣,父母要做的不是評價一番或提出建議,而是多傾聽、多讚揚,這樣孩子才會對繪畫產生興趣並逐漸樂於通過圖畫來表達自己。

9歲之後的孩子,才會真正追求「畫得像」,即追求寫實,這個時候若孩子仍對繪畫充滿興趣,可對孩子做進一步的系統繪畫技能訓練。

當然,每個孩子都有個體差異。如果父母仍然不知道如何判斷,該如何引導、支持孩子的畫畫興趣,那麼可以了解下,對照看看,自己的孩子究竟處於哪一個繪畫階段:

塗鴉期1~3歲

仔細對比孩子的塗鴉過程,細心的父母會發現,這個時期的孩子畫畫更多的是手的運動。從一歲左右以肩為軸帶動肩和手臂的運動,到一歲半左右以手肘為軸心做的左右往返運動(畫出來的圖形是半圓的弧線),到兩歲左右的以手腕為軸心的運動(這時孩子能畫出連續的圓圈了)。這個階段,父母只需給孩子提供環境,讓他自由發揮即好。

到兩歲半左右,孩子的繪畫能力有一大進步,即,孩子的手指功能進一步分化和有力量,孩子能用指尖來抓握筆,而且隨著孩子眼睛追隨手的運動能力的增強,孩子有意控制線條的能力增強了,也就是說孩子能畫有始有終的線段了,這不啻為一個里程碑式的變化。

如果說之前孩子的畫是單純的圓圈和線條的話,那麼這之後他的畫開始向形象、自然過渡了。

孩子的畫也開始有了內容,並被賦予了特殊意義。這時,如果耐心傾聽,孩子會告訴你他畫了什麼,而且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時間問,孩子表述的內容會大相徑庭。有的父母會很吃驚,甚至認為孩子在撒謊,殊不知,孩子接觸的事物越多、想像力越豐富,越能更好地對畫面進行解釋和演繹,而且越是多地表達自己,孩子的用詞會越加精準。

象徵期和符號表現期3~5歲

所謂象徵期兒童畫,就是用符號來表現事物的兒童繪畫作品,用一些象徵性符號(如,圓形、三角、方形)等表現對象。

如果說三歲之前,孩子畫畫,是先「豪邁」而隨意地畫出來,然後再賦予畫面意義,那麼,三歲之後,孩子畫畫之前會有一定的指向性,即事先有一定的想法了。可能在大人看來,同樣是畫圓,沒有什麼區別,但對孩子卻不同,它不再能單純地是一項「手先行」的運動了,而變成了有象徵意義的、「用來表達的」畫。孩子所畫的內容是動態、有故事情節的,這就更要求父母耐心傾聽了哦。

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表述出來的內容比畫面更豐富,父母會比較著急,比如看到孩子畫的人物只有頭時,會忍不住指責孩子,「為什麼沒有手和腳啊?」並積極地指導孩子加上,千萬不要這麼做。

其實,孩子繪畫的過程是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拿人物畫來說,三歲左右的寶寶所畫人物是典型的頭部人像,只有一個頭;三歲半左右,人物畫像變成為頭足像,即直接在頭部加上腳;四歲到五歲,寶寶的人物像有了身軀和手;五歲到六歲階段的寶寶,他們所畫的人物開始穿上了衣服,並對服飾有了進一步的修飾。當然,孩子也越來越重視細節,人物的表情動作也越來越豐富。

圖式期5-9歲

對於這個階段的孩子,有的父母反映自己能關在屋子裡畫上兩三個小時不厭煩,而且他們的畫相比四歲之前要複雜得多。

這是因為,隨著經驗的增多,這個階段的孩子有了自己的繪畫圖式,即以一定的平面結構、一定的造型、一定的色彩來反映多維空間,來表達他認識或想像的世界、他眼中的自己與他人之間的關係等,他們的畫有了自己獨特的特點,因此這個孩子的畫也叫做「主觀感覺表現期」。

這個階段孩子繪畫的一大變化就是出現了基線——所有的事物都被有序定放在了一條線上,這與孩子對空間關係的認識能力有關,但又由於孩子對時間的理解還不是很到位,因此一幅畫中可能會同時呈現過去、現在、將來發生的事。

這個階段也是孩子想像力和創造力爆發的時期,再加上孩子心理發展的自我中心性和泛靈傾向,因此這個階段孩子的畫往往是現實與想像交織,過去與現在交融,誇張、充滿想像……難怪連繪畫大師畢加索都說孩子的畫難以習得和模仿呢。

細心的父母可將孩子的畫作收藏起來,因為每一幅都是難得的「想像力大師」之作。

視覺寫實期9-15歲

很多父母問:「怎麼判斷自己的孩子是否有繪畫天賦?」9歲之前不宜作為衡量的標準,而應該在9-15歲這個年齡段來判斷,若是這個時期的孩子仍然十分喜歡繪畫,那麼父母可以斷定孩子在這方面是有天賦的了。

這個階段的孩子繪畫有一大轉折——孩子追求「畫得真實」。如果說之前的兒童畫大都是隨「心」所做的話,孩子畫的是自己的內心,並不太關心畫得好壞;現在的他們,則會帶著批判的眼光看自己的畫,他們開始關注眼睛所看到的真實世界,並試圖想要將它們畫在紙上。

視覺寫實期的孩子表現作品的方式也更多樣化,如會通過色彩、明暗、線條等多種方面來展現內容,自然地,孩子對技藝的追求變得迫在眉睫了。

可引導孩子接觸不同繪畫風格的作品,如參觀美術展和欣賞大師作品集,培養孩子的審美能力,另一方面,父母可考慮提高孩子的繪畫能力,如進行專門的色彩、素描等訓練。


女兒,五歲,很喜歡畫畫,沒參加過學習班,全憑興趣。


作為靠畫畫謀生的爸爸,如何忍住,不去打攪孩子的創作,最難。

一點經驗:少說「這裡應該怎麼畫」,「它應該是什麼顏色的」,「這個像那個不像」

另外不管自己繪畫或好或爛,拿起筆跟孩子一起畫。

以上。


從一個美術老師的角度認真回答問題,同行多多指教,家長可以參考。
答主喜歡畫畫,大學讀美術專業。從大學兼職教小朋友畫畫。題主說的0到6歲孩子。
按照年齡來分享
我見過的最小的喜歡畫畫的孩子3歲半。喜歡畫畫塗鴉,一個姐姐的女兒。小朋友更多的是喜歡畫,想畫,但畫不出來,每次陪她,都是我畫,她拍手稱讚,不建議小孩子拿筆,骨頭太軟。
培養興趣最重要,三歲孩子的色彩感很強。
建議,手指畫顏料,陪孩子畫。共同創作,讓她又有興趣又有存在感。
5至6歲的孩子,是我個人覺得開始學畫畫的年紀。家長能做的,首先是不打擾,不加干涉。每個孩子想像力都是不同的。不要去破壞想像力,去呵護他們吧。
第二,學會讚美,多些鼓勵。我指有效鼓勵,具體做法,不一味稱讚你真棒,畫的真好看。具體指出,畫的某朵花顏色很好看,某個小鳥畫的很認真。
第三,啟發式教學。我帶小學的美術課程,上課風格是一個懶的冒泡的老師,講課之前會告訴學生,老師今天想畫一個什麼什麼,但是,老師不太會畫,你們能幫我嘛,然後開啟笨蛋老師模式,一問一答,創設故事情景,讓學生多想,想像的事情留給學生,我所做的就是啟發他們去想。完成他們所想。ps,課堂氛圍會很好,學生學到的最多,這個方法是我上課最快樂輕鬆的。
答主去年一年帶了一到五,五個年級,所有備課都太過陳舊,我都自己重寫的備課,並且看了所有優秀課,做了所有課件,工作量超多。
不談奉獻,只談敬業。
我眼裡我的學生都是最棒的!

一年級期末抽考有道模擬題,花兒的顏色為什麼大多數是鮮艷的?
拿到這道題我整個人都是蒙的
心裡無數吐槽
課上,我一個學生的回答讓我心裡一顫


她說,那是為了迎接春天


孩子畫畫不用教,教了反而阻礙想像力發展,(看小王子),初學畫畫的大人也一樣,不用教,培養興趣和想像力最關鍵啦,化成四不像都沒關係,畫完讓他說說是什麼,為什麼是這樣,耐心聽著,鼓勵表揚,一年後發現依然有興趣有天賦再去報班兒


談談畫畫對孩子的影響

當孩子拿起鉛筆、油畫棒甚至是樹枝在塗鴉時,是否想過孩子的興趣愛好,是否意識到孩子是用自己的表達方式表達內心世界的想法,表達自己的情感的。您千萬別以為這是孩子無意識的舉動。也千萬別阻止他們的這種行為,因為這正是孩子愛美的表現。

在畫畫中,他們可以想像出蘋果房子,會飛的小孩,比狼還大的母雞,可以讓小朋友在月亮上盪鞦韆,玩得十分開心。所以,畫畫發展了孩子的創造能力。

在畫畫時,他們必須同時使用左右兩隻小手協同活動。所以,畫畫對磨練孩子主管形象思維的大腦右半球起著重要作用,使大腦兩個半球的轉動更協調、更好。

首先,孩子畫畫能煅煉孩子的感知能力。

父母可以指導孩子研究不同的畫畫方法,讓孩子真正能夠感到身邊的美,同時,孩子會越來越細地觀察身邊的事物,孩子的感覺就會越來越敏感,這種感知能力也會越來越強,也就越來越聰明起來。

其次,學畫畫能夠鍛煉孩子的動手能力。

我們知道孩子玩玩具對孩子智力有很大幫助,作為能親手在自己的一張大畫紙上作畫或能夠親自一手工製作對於一個孩子來講是多麼的重要,這對發掘孩子潛在的天資和和無限的智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再次,畫畫能培養孩子的創造力和想像力。

愛畫畫的孩子要比不愛畫的孩子想像力要豐富得多,因為在美術中永遠有新的課題、新的內容、新的方法,永遠需要我們去嘗試,去體驗,眾不同的表現方法——這種創造性的思維習慣,應該從小養成。讓一種優秀思維在不知不覺中變成自己意識,才算真的具有創造性。愛畫畫的孩子在追求創新的同時也在讓自己的優秀的思維在不知不覺中地變成自己的意識,在他的思維空間領域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而且畫畫還可以培養孩子獨立思考與獨立工作的能力。孩子繪畫時需要自己準備繪畫工具、尋找繪畫素材,繪畫過程中的構思、構圖、造型、塗色、修整……從始至終所有的全過程,(無論是動手還是動腦)都是完完全全獨立完成而且永遠不能和其他人一樣。

總之,畫畫發展了孩子敏銳的觀察力和良好的記憶力,豐富了孩子想像力和創造力,給孩子帶來喜悅,使孩子心靈手巧。不管你的孩子將來學習哪個專業,從事哪一項工作,都可以通過美術來啟迪和開發他的智力,使他心靈手巧,使他勇於想像,勇於創造。我們大人應該利用孩子們這一特定年齡的愛好,去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的審美情感,並傳授一定的觀察方法和表現方法,啟發孩子們的形象思維的活動。


小孩子學習畫畫有以下這些好處:

1.觀察力;

2.想像力(包括聯想力) ;

3.模仿力;

4.動手能力;

5.記憶力;

6.耐心(坐得住);

7.審美能力(這要大人的引導)。

應該鼓勵與支持孩子的畫畫熱情,讓他們在畫畫中得到快樂,並且在這過程中變得聰明起來,各種能力也得到一定的提高。


教孩子的小娟博士:要不要給四歲的孩子報畫畫班?這篇文章分析了孩子學齡前學畫畫經常遇到的一些問題,以及家長指導的必要性,也許對你會有幫助。


0-2歲這個時期是孩子對世界的一個感知、接觸和探索時期。兩歲的時候,孩子剛開始握筆,有的還握的不是很好。並且,這個時期的孩子只是感觸色彩,感受線條,還不能用畫畫去表達自己。孩子大部分表現為會到處去畫,興趣很濃厚,拿著筆去探索世間各種各樣的東西。

3-6歲之間基本上是一個比較敏感的時期,就是通過繪畫表達想法。大部分的表現就是孩子好像在講故事似的,會在一張紙上天馬行空的畫各種各樣的東西。一般來說,三歲到六歲是孩子繪畫最珍貴的時期,也是在繪畫能力提高速度最快的時期。

  • 關於怎麼教孩子畫畫?

說到教,我一直不主張畫一個範例的樣子讓孩子照著去畫,或者教孩子類似畫素描的那種技巧,這並不適合孩子的心理和生理髮展。

  • 關於如何引導孩子畫畫?

我覺得家長的「教」更多的應該是一種引導、讚賞、鼓勵,讓孩子有更多的興趣。比如現在我們的課程設計,像3-4歲的課程,不是說讓孩子畫一個具體的大老虎什麼的,不是這種具像的東西,而是你用一種引導的方式,更多的就是讓孩子把自己的想像和想法表達出來

其實我覺得藝術教育和知識教育相比較起來,藝術教育遇到的最大的問題就是解決個性化的問題。很多人能畫兩下畫就去教孩子了:老師畫一個大機器人,全班同學都畫這個大機器人,然後孩子們還帶著崇拜感看老師的畫,慢慢就變成教育的一種方式了。其實,會畫畫,還要懂得教育才能真正的教孩子的。

  • 關於如何陪孩子畫畫?

3-10歲的孩子畫畫時,建議家長陪同。可陪孩子畫畫可能也會有一個問題:孩子經常會讓家長給他畫一個什麼,如果孩子總是覺得大人畫的比他畫的好,他就不願意再畫了,這該怎麼解決呢?

這裡我想分享一個故事。我有個學生的爸爸是個動漫師,他來找我,他說:「蘇老師,我兒子在三四歲的時候畫的特別棒,現在快五歲了,他怎麼就不畫畫了?我現在特苦惱,每次一畫畫兒就說,爸爸你畫。他自己就不動筆,一動筆就隨便亂塗一氣。」

我問爸爸:「你在家裡是不是天天給孩子畫畫?」

他說:「那是兒子小的時候,我老出差。我一回來,就想陪陪兒子,兒子最愛乾的事情就是畫畫,我就陪他畫畫。他說,爸爸,你給我畫一個金箍棒。然後我不但給他畫了金箍棒,我連孫悟空也給他畫了。」

我說:「這就是問題的所在,你畫的東西肯定畫的特別像,特別好。那孩子覺得,我再畫也畫不過爸爸,慢慢的你幫他畫著畫著,他就不畫了。」

現在很多家長也是,孩子說:「媽媽你幫我畫個什麼。」然後你幫他唰唰一畫,孩子一看,怎麼也比我畫的好。慢慢的,他就失去了畫畫的興趣了,就不畫了。

  • 關於如何引導孩子用畫畫來表達?

畫畫是孩子個性想法的表達,而所有的孩子都喜歡故事,讓他們畫繪本能夠讓他們表達自己的想法,因為紙上呈現的故事,也是他們自己編寫的。

之前,我一直通過欣賞繪本里的圖畫來培養孩子的美感和審美能力,通過講繪本故事來培養孩子的美德。後來,我在陪女兒畫畫的時候受到啟發,原來讓孩子自己畫繪本能夠激發他們表達內心想法的慾望。

當你讓孩子編故事並把故事畫出來,這個過程其實也鍛煉了他的寫作能力。而且,慢慢隨著孩子的成長,他就有要求了,要把它畫成什麼樣,這個時候他就是編輯、導演、作者、畫者。故事畫出來,他要做封面,就開始剪、貼、折騰,他又開始變成設計師了。

所以整個這個繪本產生的過程,是一個非常享受的、表達自我的一個過程,它能鍛煉孩子的表達能力、繪畫能力,創造力,邏輯思維等各方面的能力。

---------------我是分隔線----------------------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有娃(ID:youwa3000)

每天5條短音頻提供育兒指導,每周1本經典育兒書解讀。有娃,幫你成長為更好的父母。

http://weixin.qq.com/q/02aZv_BXC_bUT10000M076 (二維碼自動識別)


幼小的孩子畫畫,是孩子觀察力和思維的體現,他會一邊畫,一邊編故事,一邊做動作,全部的情緒都調動起來了。成人不能用像不像來評價,將會破壞孩子的興趣和想像力。而孩子十歲以後,隨著空間思維能力的發展,他會在乎自己的畫像不像,這時,建議可以開始學點素描基礎知識。


繪畫是孩子天性的表現,是打開兒童心靈之窗的大門。建議:家長注意保護、開發、引導兒童閱讀、聽覺和視覺的重要能力。在沒有作畫主題要求時,要尊重兒童作畫的自身狀態,不要以成人的想法修改兒童的作品,為兒童自由的表達提供一個良好的平台。在目的上,由於與用作研究的繪畫不同,兒童畫不需要孩子們打草稿,主要以開啟兒童的天性為主。如果孩子的畫太多不知道如何保存,可以下載手機軟體童畫秀秀,這是一個專業的兒童繪畫拍攝、存儲和分享的交流平台,可以獲得諸多的兒童繪畫資訊。
點擊下載.童畫秀秀


也許你也曾感覺到孩子成長到某一個階段時,總喜歡到處塗鴉亂畫。白牆上、地板上、昂貴的衣服上...你可能正為他的「搗亂」生氣抓狂,卻沒有發覺,這其實預示著孩子開始進入了繪畫敏感期


一位教育家曾經這樣描述繪畫敏感期的重要性:如果一個孩子在6歲之前沒有握過畫筆,那麼這個孩子的繪畫天賦很可能就會泯滅。

而繪畫敏感期從什麼時候開始?有什麼樣的特徵?以下引用了美國兒科學會關於這方面的一些總結:

不足1歲:嘗試握著畫筆,去自由塗鴉,畫圈圈。

1歲以後:亂塗畫面積變大,不止於畫紙、牆壁、地板。只要在自己能夠到的地方,無不被「傷害」。

2歲後:繪畫還是以簡單抽象的符號系統為主,可能是一條不規則的線段,繞來繞去的麻線團,甚至是一個個點點。

3歲之後:不會再用拳頭握著蠟筆,而是像大人一樣,用正確的姿勢握筆,同時還可以畫出方形、圓形。也開始畫小人,可以表現出五官和四肢。

4歲以後:不再滿足對事物輪廓的宏觀表現,開始關注細節。

5~7歲:孩子開始熱衷藝術創作,也開始通過繪畫來表達自己對生活、對自然、對周圍發生的事情的真實感受。想嘗試更多創作手法,享受新奇創作材料。


如何應對孩子的[繪畫敏感期]?

最重要的一條就是:不要設限。

因為往往當父母對孩子畫畫這件事鄭重其事認真起來時,也同時會踏入另一個誤區:過分追求孩子畫得「像」。

而在這點上,孫儷娘娘就曾在微博上曬過兒子等等的一幅畫作,引起了大家的一番熱議:


在評論中,大家是這樣猜想這幅畫的——

……那到底等等畫的是什麼呢?聽聽娘娘怎麼說。


原來,等等畫的是一塊石頭!你猜對了嗎?

當然,這裡不是討論畫的水平怎麼樣,而是同樣作為家長,娘娘的態度是什麼。

她聽取了兒子「是塊石頭」的想法。說明在等等創作的過程中,娘娘並沒有阻擾或者過多給出建議來干涉。


而即使畫得不像,但能感覺到,等等繪畫的過程是自由的,也是帶來快樂的~

放手讓孩子去畫,

「獨創性」比「畫得像」重要的多。

野獸派創始人 馬蒂斯 說:


「我們必須畢生像孩子那樣看世界,因為喪失了這種視覺能力,就意味著喪失每一個獨創性的表現,畫家必須有那種精神上的單純素樸。」

孩子的獨創性體現在哪裡?就是他們毫無成見的看世界的方式:月亮可以是一張笑臉,雲朵可以是羊群或者棉花糖,獅子可以比媽媽還親切和藹,哪怕畫畫的最初期,他們拿著剛剛完成的大作,可能就是一個圓、一個正方形、幾個細長條組成,也會很興奮很有成就感地告訴你:「這是我畫的媽媽!」......他們看到的從來不是物品本身,而是創造性的看到更多。

他們也是天然的變形大師,會把不相干的東西攪在一起:魚游到天上,樹長在屋頂,牛或狗有了翅膀..... 畫中充滿了看似不合邏輯的構思、隨意安排的構圖、不合比例的造型、以及主觀想像的色彩。

畢加索說:我花了一輩子學習怎樣像孩子那樣畫畫。

這告訴我們什麼?——藝術活動是一種靠直覺與本能的活動,理性往往是它的敵人。比起「畫得像」,這些天然充滿想像力的獨特視角才更為可貴。

而父母的自以為的標準、學校老師的教科書式的標準,都在擾亂了孩子依靠直覺進行繪畫的思考與表達,標準干擾了孩子繪畫創作的自由。

如果你有疑問:

我並不期望孩子成為一個畫家,

畫畫還重要嗎?

答案是,一樣重要。

因為除了發現繪畫天賦,更重要的是,對寶寶的智力開發上,也會有不可多得的受益。


? 記憶能力的提高

孩子們將自己在感受外物時儲存在腦海里的記憶翻找出來,然後以「稚嫩」「天真」的方式抽象地表達出來。甚至有心理學家認為,孩子們在5歲以前的創作性是最高的,幾乎能等同於繪畫大師。他們的繪畫內容並不是虛無的,是對現實的一種記憶恢復,只是表現方式不是我們成人慣有的接受方式而已。

? 想像和觀察能力的提高

當您的孩子樂滋滋地指著自己畫中的「小古怪」說這是超級~,那是無敵~時,不要用滿帶不信任的眼神打擊他。雖然畫面有些混亂、形狀有些離譜,可你有沒有發現,這些日常生活中我們因常見而不屑一顧的事物,是以怎樣的角色或姿態出現在他感知的世界裡呢?

其實這就是孩子觀察能力的表現,加上他們不受拘束的想像,注意並聯想很多大人已經無法「看到」的細節,他們的內心世界有時候比大人的還敏感細膩呢。

? 情緒的及時宣洩

著名教育家迪斯特·韋赫指出:「畫1小時畫獲得的東西,比看9小時獲得的東西還多。」 孩子有著天性的童趣和強烈的表現欲,他們的喜怒哀樂躍然紙上。在他們還不能用豐富的語言來表達內心世界時候,通過手腦結合的方式——繪畫便產生了。也就是說,其實每一幅畫都是孩子真實內心思想的寫照,是孩子情緒的外在表現。並且研究所得:如果孩子的塗鴉中線條生硬、混雜、重疊,顏色暗淡,這些說明此刻他或許正有不良情緒。相反,如果孩子的塗鴉線條柔和、豐富,顏色明快,則表示孩子的情緒是健康的,心情也不錯。

? 繪畫使左右大腦一起「開工」

在日常生活中,動手能力主要開發的是人的左半腦,思考畫什麼,怎麼畫,以及對手部運動的控制,這些都會促進左腦的智力開發。

在繪畫的時候,孩子無意間培養了對顏色、形狀、空間位置的判斷認知能力,這些對右腦智力的開發很有益處。

所以說,繪畫可以同時活動左右大腦。在不斷繪畫創作的過程中,孩子們會不斷打破原有的思維和定式。當接受到外界的新鮮事物時,靈感一觸即發,左右大腦同時「開工」。


精闢。和小孩紙一塊畫。給小孩紙灌輸畫畫並不難的思想。棒棒的。


1,陪著孩子一起畫,要有耐心!
2,培養良好的色彩搭配.色彩搭配好看了,基本上線條不好看都沒關係!
3,其他都沒關係,任由孩子自由塗鴉
4,最後一點也是最重要的,告訴孩子,畫畫並不難!


[圖片未上傳成功]

這是我畫的,ps.我是一個從來沒有上過美術培養,沒有老師知道頂多看過基本美術書的人!

[圖片未上傳成功]

同事家三周歲的小寶貝畫的線稿,我塗的顏色!


塗鴉這種興趣剛好可以用我的產品塗塗樂來培養。


培養孩子的想像力,創造力,但前提是孩子自身必須感興趣。
AR 塗塗樂是一套神奇塗鴉畫冊 ,空白的頁面留給寶寶充分想像創作空間 ,在過程中,家長加入完成親子互動 寶貝塗色完成,通過手機 或者平板..下載app實現4D效果.. 使寶寶的創作變成4D給予寶貝最大的成就感, 塗塗樂真正的價值是培養孩子不同的思維方式,除了繪畫的具體技巧外,還鍛煉孩子的認知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好奇心,靈活性,隱喻的思維方式和審美觀等等,開發孩子的右腦,其中有很多都是在常規課堂上缺失的!微信號xiaofanfanecho
科技讓學習更有趣,現在的孩子最好的方式是在遊戲中學習,拒絕枯燥,塗塗樂能辦到!


我認為還是要先看一下孩子的興趣吧~如果敢興趣的話 就去培養。最重要的還是去引導畫畫的思維不要用畫畫的方式去束縛。很多小孩子就是被這種方式上的束縛壓著思維。學習畫畫可以開發智力。可以先教孩子從自己所看到的畫起,然後再讓孩子自己講解自己的畫。不要從什麼小花 小草什麼想像畫。要是孩子有這方面的好的現象還可 以讓還孩子看西方大師的畫。可能孩子看不懂但是好的東西影響的思維方式。小孩子的思維能力是我們想像不到的強大。這些是我自己的方式。可以試試的


推薦閱讀:

一個畫什麼什麼不像的人如何快速找到畫畫的感覺?
想提高工業設計手繪水平靠自己每天悶頭畫畫有用嗎?
用自動鉛筆畫畫能畫出多美的圖?
二十歲,零畫畫基礎,一直喜歡油畫,如何自學?(喜歡色彩 抽象 主要想畫抽象和以後可以畫服裝類的)?
怎樣去學習插畫?

TAG:早教 | 兒童教育 | 繪畫 | 畫畫入門 | 親子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