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碼單反是暴利產品嗎?為什麼中國沒有自己的數碼單反?


作者:高相森
鏈接:中國為何不研製單反相機? - 高相森的回答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為父輩傳承從小就搞攝影的我,以及後來有段研究國產光學可以說說。
收藏的相機也很多了花在器材上收藏相機上的錢也不少了,甚至國產中及其稀少的紅旗20也摸過拍過幾次。

先說一點說國產數碼化以及做不出cmos,或是cmos技術落後的可以閉嘴了,早在17年前我們就已經領先全世界了
在1999年的時候世界上沒有任何廠家能製造出全畫幅感測器的時候我們就已經製造出千萬級別像素的中畫幅感測器了,是杭州超意攝影技術有限公司的,超意EB-67,直接在市場上發售,售價10W左右,十分具有性價比,其他國家的數碼後背都在50W左右還沒有這個先進,現在二手3000左右。

成像面積在36×48 mm,CCD有效面積為37mm ×28mm,儘管只比135全畫幅大了一點點,要知道這可是99年啊,當時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家廠家能製造出如此規格的CCD,當時數碼相機的CCD只有可憐的黃豆大小,就算是伊士曼柯達,和飛思,以及以色列的賽天使都望塵莫及,而且感光度,快門速度,42位真彩色,遠遠不是日本能夠仰望的,要知道當時佳能尼康還在為幾百萬像素的APS規格CCD頭疼不已,更不用說千萬像素級別的中畫幅或是135全畫幅了。

直到一年後康泰時的那塊飛利浦坑爹CCD才達到全畫幅的629萬像素,而且有著致命的缺陷,直接把康泰時搞倒閉,把賓得辛辛苦苦做出來的全畫幅一體旗艦直接搞死搞的賓得元氣大傷,一直不出全畫幅。佳能也是在整整三年後才推出第一款成熟的千萬級像素全畫幅1DS。

當時這個產品一發售的時候,簡直在國內外攝影界就是一顆炸雷,因為他們不相信一個落後貧窮的國家,一個發展中國家,一個剛剛在幾年前才解決溫飽的國家,能製造出這樣世界頂尖的東西。
當時卡爾蔡司的總裁霍夫曼以及佳能的總裁以及尼康中國地區技術顧問親自去杭州展會上試了這款數碼後背,並想花重金購買CCD技術,當時超意一口回絕,因為這是中國數碼領域第一次傲然立於世界之林,把所有製造CDD尖端技術引以為傲的發達國家打得體無完膚。當時國內外各大影像雜誌雜誌周刊幾乎對這款產品都有報道,各大商業攝影機構,影樓,一時間各大訂單紛紛而至,還出口國外很多台。

而後超意公司沒有滿足已取得的成績數個月後又研製出後續產品EB67II型號(600w像素的普通款 1160的標準版),相比從前更加專業31*31的CCD,1160萬像素是目前世界上面陣型數字機背中像素水平較高的數字機背之一,遠超柯達DCS 465 、輕便飛思等的600萬像素。可高速連拍 。一般數碼相機的一大缺點是拍攝速度很慢 , 拍攝一幅需數秒甚至數十秒以後才可進行第二幅的拍攝 ( 其它幾款專業數碼相機如柯達 DCS465 是 8s , 祿萊DCP104是 10s ,輕便飛思也是數秒), 而 EB67II 數碼機背由於配置有高達數百兆的緩衝內存 ,即使在最大解析度模式下 ,也可達到極快的連拍速度 , 當按下相機快門後 , 以 0. 3s 時間 , EB67 機背就將拍攝的圖像輸入到電腦 , 立馬顯示在電腦屏幕上 ,一次可連續拍攝 36 張 , 存檔後可繼續拍攝 。 拍完後馬上就可對拍攝的畫面進行觀察比較 , 不滿意可刪掉重拍 。

之後超意又再度發力研製了EB67III一舉登上巔峰,EB67III型號這時的技術指標在今天來看都不為過時,1/8000~64s的曝光速度,1600W像素世界上任何廠家都望塵莫及的高像素,以及最低40的感光度。未壓縮70M , 36 位真彩色。還能在大畫幅上自動拼接合成4000W像素的圖像。
以上將日美以及歐洲遠遠地甩在了身後。
之後超意又推出了賓得67數碼化的改裝後背。
但是最後這家公司,因為資金問題終究消失,被日本逐漸趕上超越。

說完了國產的輝煌再說說國產的黑暗。

國產相機在數碼化不是那麼全面的時代還是有一番天地,但是後來逐漸連光圈都電磁化的時代,就已經嚴重的落伍,後來變賣國有資產有事雪上加霜,國產單反的一大攔路虎就是AF系統,在70年代日本相機就已經全面AF化,在80年代佳能研製出超聲波,而中國連機身和鏡頭最原始的機械馬達都沒法做好,90年代的時候嘗試過一批受限於技術和加工精度,經常出現拉風箱跑焦,不好使,齒輪磨損快的問題,一度沒有攻破這個難題,而這時候日本絕大多數已經是更上一層樓的推力大,安靜,快速,準確的超聲波馬達了,機械馬達早已淘汰。 直到今天國內一些光學廠才勉強能製造出最古老的一代機械馬達,例如永諾。而另外就是微型馬達微動馬達的問題,機身的全自動化非常依靠這個東西,國產單反很多還停留在手動上弦這種原始上,而日本因為精加工的發達,能把馬達做到非常小又非常精準,力矩大,所以能安裝到本來就很緊湊的機身上一個按動快門的電信號,就能控制前後快門帘和反光板的準確快速運動,配合伺服模塊就能協調各個動作例如光圈桿的耦合,對焦的分離和鎖定,這也是國產沒法做到的精加工在今天也非常糟糕,很粗糙,個頭還很大。
記得許多年前海鷗出了一款限定版的雙反要4000多當時父親買了,結果對焦和拍出來的不準後來發現是反光板角度問題,去換了個新的結果還是這毛病,氣不過,就這還是限定版呢?最基本的質量問題都成這樣了,沒有質檢嗎?才最後怎麼著?自己用膠重新粘的反光板。要知道那個時代4000多
能賣非常好的進口機器了。最後父親說了一句「哎,沒辦法,只是一下吧,再怎麼說也是國產的呢」。或許當時父親的口氣是無奈。 但我覺得是我一生中聽到過最諷刺的話。
另外賓得佳能理光之類的都和中國合資過出過傻瓜相機,以及單反和鏡頭均有在中國的生產線,當年那麼好的時機沒有把握住,偷師學藝都來不及呢,明明技術都供上來了,都懶得拿只想著那點蠅頭小利,甚至不惜出賣國有資產。去看看現在鳳凰海鷗官網首頁上都是什麼吧,就明白為什麼做不好相機了,今天那個領導來考察,明天又是什麼廠內乒乓球比賽的,趁早都黃了吧,唯一能拿的出手的顯微鏡也別做了,技術也開始被同類日本產品拉開距離了。
當年父親的國產相機的熱愛到無奈與絕望,曾經學過無數封信給鳳凰之類的,提出技術意見,改進,甚至是自製的圖紙和各種光學專利,為的就是國產能有一片天,但都石沉大海,沓無音信,估計是連拆都沒拆開看吧。 最後國內一盤散沙被日本逐個擊破是必然的。 當鳳凰宣布停止生產相機產品的那天,父親的臉上只有憤怒,那天他喝了很多酒,說不出話來。
另外光學這東西都說是要積累,其實並不完全正確,很多光學大廠也是有幾年就突飛猛進成為世界一流廠商的,因為鏡頭結構就是那麼幾個雙高斯,天塞,柯克,只不過早期技術限制沒法製造的更精密,現在都能10組以上20片以上的鏡片來用來矯正色差,色散,衍射,畸變等一系列問題,但核心結構沒有變還是那幾樣,所以只要用心設計,不說用好鏡片,即使是稍微差一點的鏡片也可以做到很好的素質。
至於測光影像處理電子晶元這塊對於國內卻不是大問題。
最後上圖片曾經我們國產的驕傲 超意EB67


相機其實還好,高端攝像機才是被日本壟斷了?再加上高端錄音設備,要真全面抵制日貨,全砸了,影視業得大半歇業了


有很多東西並不是做不出來,而是沒錢賺,不會有人去做。
單反這東西有技術含量,但是還沒到整個中國做不出來的程度(其實中國也是有單反的,只是沒數碼單反而已)。
只是在民用技術上,成本是很重要的事情,國產廠商現在去介入這個市場,成本控制和市場認可度都不是日本廠商的對手,很難搶到市場份額。而且現在的相機市場尤其是單反市場不斷的萎縮,更不會有人有動力去做了。這個問題下面有很多很好的答案,題主可以參考。
中國為何不研製單反相機? - 單反相機


不是微利嗎??中國在自動對焦技術出現以前有機械單反,自動對焦技術出現以後就屎了,跟不上了。


我又得說CPU是不值錢的硅和鋁了。你要是覺得單反是不值錢的硅,鋁鎂,塑料構成,你倒是造出來看看?
沒有核心技術和人才,沒有強大的製造能力,成就不了這些東西。指著原料談成本是耍流氓,廣告不要錢?售後不要錢?
國人沒有潛心做事的傳統,哪裡立馬掙錢去哪裡,趕明兒就產能過剩死了。技術積累更別提,尼康做了幾十年軍用光學儀器(可恨),59年就開始做單反了。國內廠商想做?核心原件人家不賣,自個兒玩攝像頭吧。
真要是暴利,廠商日子沒那麼難過了,股價早天上去了,也不會退出競爭不玩破產了。手機,dc,單電圍剿,日子恐怕沒那麼好。


不僅中國,美國也沒有像樣的單反.


幾十年前是可以仿製出來的,那是因為江青愛拍照,老相機就是幾個機械光學結構,抄抄仿仿偷偷買買也能弄出來,現在?光學鍍膜你可以?非球面鏡你可以?螢石你可以?cmos你造的出來?光刻機你有沒有?對焦模塊從哪裡來?晶元有沒有?鏡頭群造幾個我看看?相機不是cpu,找個代工貼個牌子弄出來偷偷塞點錢給某兔兔買點跑分就可以混的過去的,也不是ui,買個安卓改改圖標就叫國產,照片放在面前,是個人看一眼,高下立判。
暴利?你覺得成本就是那點塑料金屬玻璃?付出多少研發成本你算進去了嗎?幾十年的光學積累不是情懷就可以的。
還有就是不要試圖拿愛國主義來證明中國人就一定要比外國人強,有些差距就是明擺著的,不承認不是對待問題的正確態度。


又見拿材料成本說事的


看跟誰比了,我以前在英國的同事在某航天機成像設備生產公司,我和他聊起日本單反產業的時候對方很不屑的說,日本人在英國賣一年數碼相機掙的錢,他們賣給日本的探月飛行器一塊CCD就全賺回來了,呵呵


樓上某不知名答主以中國沒有單反品牌為由,無腦媚日,我真是呵呵。


照部分人的說法,微軟、adobe的成本就是那點電費,那才叫暴利


如果單算材料成本,確實是暴利。但是,這世界所有的東西都不僅僅只是能算成本就好了,比如cpu的成本你不能拿同等沙子材料的成本來算一樣。

我列兩個沒有辦法簡單用材料成本去堆積的點:
1. 感光板,CMOS板相對CCD要好一點,損壞率更低,但仍然是一個比較高的成本。尤其是大感光板,製造過程中的有效成片率是非常低的,它不是那麼簡單的倍率級別的損耗率,而是指數級別。如果你不算損耗率,只算成片率下的成本,確實暴利,就好像,有人拿了2塊錢,買彩票中了500萬,你不算那些不中的,只算這張買彩票的價格,2塊錢換500萬,確實暴利。
2.圖像演算法,一張圖像,不僅僅是從原始的電子信息轉化為色彩信息而已。比如,不同的感光板,是有不同的成像缺陷,這種缺陷不是損壞,而是感光板天然的特性。於是,對應的電子信息不是直接轉化為色彩信息,而是加上很多處理,這也是相機中的cpu的作用,這也是一種調校,需要廠商積累非常多的經驗和技術成本才能做到。一般上,一個廠商需要為不同的相機配置不一樣的調校技術,所以,相機廠商都會有一個龐大的技術團隊需要養活,他們不直接參与相機的生產,但是,他們的工資卻非常高,畢竟,這些都是非常專業的光學,電子學人士。如果你忽略技術成本,只算直接生產過程的成本,確實暴利。

我們沒有辦法簡單的去指責單反就是暴利。我們先來假設單反的利潤非常高,但是,在市場經濟里,如果它真的暴利的可怕,自然而然的,就會出現很多廠商去做。不要以為那些核心技術都被幾家日系廠商霸佔,事實上,技術一定要掌握在人的手裡,才能發揮作用,而人是活的。這麼久了,都沒有什麼其它系的單反大發展,我們完全可以去斷定,單反的利潤,可能真沒有那麼高。


首先為什麼中國能有自己的單反?單反本來就是一樣很高端難度很高的東西。
光學,cmos,處理器,演算法,每一樣都是短板。即沒辦法和日本打價格戰,也沒有德國情懷。而且相機不像汽車這樣的大件商品你打稅高,無數種辦法走私進來。沒有國產單反成長的土壤。


就說鏡頭吧,其實高性能的光學鏡片美國和中國當然是能做出來的,但是單反鏡頭需要的不是高性能,而是以低成本做出可以接受的性能,這一點上日本人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


自拍神器才是


我又想起來那個為什麽中國沒有自己完全獨創的操作系統的問題了..
我的看法是,單反的「入行難度」太高,在一個沒有單反設計核心技術的國度,妄圖另起爐灶,也許耗費超量資源可以實現,但是並沒有意義,差距太大。
另外補充一點與問題不太相關的:中國還是有國產單反鏡頭的。


其實中國挺累的,中國人在各個方面都想擁有自己世界級的產品


很簡單,因為你用10000塊買一台微單需要幾分鐘,你用1000000000塊去搞核心單反技術都不一定行,哪個性價比高?所以先把錢花在重要的軍工導彈武器上再說吧,何況還有多少是被浪費的錢,所以並沒有必要去研究單反核心技術,至少現階段沒有。
所以不是暴利就要去擁有他


大學上攝影課 別人都買了,自己也逼著買了一個,結果去問都好貴 最後只好買了一個佳能的70D,在別人的忽悠下,為了拍的照片好一點就沒要原配的那個18-135的鏡頭,換成了18-200的鏡頭,一言難盡啊花了寶寶1W多,傷心死了,結果回到寢室我室友來了句他光鏡頭就15000多................暴力啊


奢侈品(服飾)是暴利產品嗎?為什麼中國沒有真正出名的奢侈品品牌?


推薦閱讀:

徠卡 M-system 不使用自動對焦而是堅持旁軸的原因是什麼?
近年來網路時常曝光明星大腕出軌的照片,所以想問問成為一名狗仔隊門檻高么?收入如何?
相機如何手動選擇對焦點。?
能把計算器、諾基亞手機、相機、ATM 機等刷成安卓或 Windows 系統嗎?

TAG:設計 | 攝影師 | 單反相機 | 相機 | 暴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