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欣賞莫奈的畫?
最近打算去K11看莫奈的畫展,不知該如何欣賞大師真跡?看之前是否需要準備什麼?比如先在網上查詢莫奈相關的資料?
謝邀。
先說兩件事。
其一:此回答會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長。
其二:利益相關先說清。我剛出版了這本書莫奈和他的眼睛 (豆瓣),所以會有大量直接摘引原文。
第一部分,算是奉送的:如何看西洋畫——不滿意的可以直接跳第二部分。
我知道,我知道,你一定會說:如何看畫還要講嗎?我們長眼睛的!——問題是,舉個例子吧,你如果不學點漢字,《西遊記》也看不懂對吧?莫奈那一代人,已經不是單純的」我畫你猜「了。他們的想法,得把之前的畫理清楚,你才能看明白。
好了,開始。
許多人有個錯覺,認為西方畫比中國畫寫實,其實兩相比較,早期大家都差不多。
比如下面這幅埃及畫,慣例是下半身側對觀眾、上半身正對觀眾、腦袋側對觀眾——這是擰麻花啊。但他們習以為常,因為那時候,文盲太多啦,畫重在表意思,法老看著高興就好,不跟你較真。
相對的,時代相去不遠,龐貝城的畫,就逼真多了。有肌肉,有線條,有色彩,有透視,肌肉塊壘之間還隱約有明暗,所以顯得有體積感。
但到中世紀,歐洲畫有些又回去了。看這幅中世紀壁畫,怎麼看怎麼不像活人。但他們其實也不在乎:你們大概看明白這是什麼,就行;顏色嘛,看著華麗就好——實際上,中世紀教會一度很奢靡,跟拜占庭和波斯那邊學了,愛怎麼構圖怎麼構圖,顏色怎麼貴怎麼往上抹;像不像,才不管呢!
相比而言,唐宋之間的中國畫,其實很是業界良心。你看人物也可以畫得很逼真。
花鳥也可以畫得很逼真——宋朝院畫,就是以逼真為要務的。
甚至亭台樓閣也很逼真。《清明上河圖》就不提了,看看宋朝郭忠恕這幅好了:
但之後,時代變了。
教科書都會說,佛羅倫薩的喬託大爺,是文藝復興時的畫聖。你光看這幅,不一定覺得他多聖;但對比一下他前面的:喬大爺最了得的是,他至少畫的是群人——你覺得這場景是現實生活里可以發生的呀。看人的胳膊、遠近,透視法就出來了。
15世紀初,喬大爺的繼承人,兩個同時代大宗師:一個是不到三十就死了的馬薩喬,一個是教會的好朋友安傑利柯。這二位這透視法打的多妙,看著活像立體的。
看官們切記:這是文藝復興時、14世紀末15世紀初的義大利,確切說是佛羅倫薩。義大利人搞地中海商業,有錢,也捨得花錢,雇得起名畫家,畫各類宗教系人體。
同時間,北方在做什麼呢?德國、荷蘭、比利時那片兒,出了這位:楊-凡艾克。這位先生髮明了油畫,而且創了這麼個畫風,影響深遠。看下面這幅,就是當時的結婚照。看後面的鏡子吊燈,畫得多麼細膩,這就是北方畫家的態度。
如果說,那時義大利畫家主要受雇於教會和貴族,擅長畫人體、構圖和些世上沒有的美麗事物,那北方畫家主要就靠富豪市民階層供著,畫些穿衣服的、金屬、皮毛、小飾品。
再說直白點:
義大利人,負責給你畫些美美的東西;北方人,負責給你拍照。
後來到15世紀末,義大利出了波提切利,這維納斯畫得多美——雖然那脖子歪得沒邊了,但人說了,這叫做理想美啊。
而德國出了丟勒,還是寫實為主,看這小兔子畫得:纖毫畢現。
義大利那邊,技法其實也在一直修正。比如之前佛羅倫薩大師保羅-烏切洛,畫這幅戰役圖裡,就是短縮法,看個場面人雖然多,但很立體吧?
羅馬也沒閑著,曼泰尼亞先生就是羅馬學的藝,畫的肌肉線條、構圖、透視、陰影,很逼真啊。
要畫理想的人體美,好啊,就出了佩魯濟諾先生,看下面這畫:圓潤完美,無可挑剔。
而佩魯濟諾先生的徒弟,就是不朽的拉斐爾。他這輩子37歲,已經創出了人間沒有的美。拉斐爾自己都說了,他沒有模特,他的美存在於心中。
而構圖和素描的天神,就是米開朗琪羅了。
達芬奇名氣太大,眾所周知;其實論作品宏大度,米開朗琪羅的西斯廷可以壓他;論純粹美麗和構圖線條,拉斐爾也不輸他。但達芬奇有個極了不起的手段:《蒙娜麗莎》雖然被說爛了,但仔細看:這阿姨既有理想圓潤之美,光影又很真實。對比之前的畫,結合得如此自然的,他真也是第一個。當然也可以注意下:《蒙娜麗莎》的背景,就不像凡艾克畫婚紗照那樣曲盡周折、連鏡子里的倒影都有了。
所以義大利的巔峰,就是16世紀初了:米開朗琪羅最好的雕塑和壁畫、達芬奇和拉斐爾的最好作品,雲集在16世紀前二十年里。
當然,那會兒威尼斯還有一派。剛才說的羅馬肌肉專家曼泰尼亞先生,跟威尼斯的大師貝里尼沾親;貝里尼受了倆徒弟名震天下,一個是喬爾喬內,一個是提香。
喬爾喬內這幅畫過於有名不提,妙在哪裡呢?這幅畫之前,義大利人畫畫,人體和風景常是隔離的;但喬爾喬內把風景和人結合了。
提香則更進一步:他老人家用色彩用到登峰造極了。
當時,北方人民在幹嘛呢?
如前所述,北方畫家主要負責拍照,畫得要多逼真有多逼真。他們畫花兒,畫靜物,賣給老百姓和富豪回家掛著。他們還畫風俗畫。老勃魯蓋爾就畫了個《農民的婚禮》。
當然也有人想出點妖,比如博斯先生。你們畫美,畫純善是吧,我來畫個地獄。
到17世紀,大家畫美麗的東西都膩了,也確實該畫點不美的、真實的東西了。
這時卡拉瓦喬就來了。這位脾氣暴躁,喜歡少男,捅過人,最後被人追殺了,天下皆知;他主要赫赫有名的是兩點。其一:打光,明暗對比(eclair-obscure)到他這裡達到里程碑;其二,這人不愛天真無邪的美,覺得真實比美重要。
這種思想,被北方來羅馬和威尼斯學藝的魯本斯汲取了。魯本斯富貴一世,主要負責畫各類大畫:裡面布滿了肉慾、華麗、戲劇性場面,看著跟歌劇一樣熱鬧。宏偉繁複、激情洋溢,這玩意就是巴洛克了。順便,魯本斯打草稿時都是直接使顏料上去:重視色彩,想直接看效果。
比魯本斯略晚,另一位法國人來羅馬學藝,學了全然不同的玩意。這位叫尼古拉-普桑的先生,也覺得畫畫該像舞台似的,但色彩對比不能誇張,線條要明細,構圖要端正,要嚴謹。他一直呆在羅馬,中間回了段法國,當時擔當宮廷畫師,有資格用真人模特擺舞台看造型。順便,他也是那時極罕見的,作畫時風景與人體一起考慮,經常把風景還重於人體的一位。
雖然魯本斯和普桑彼此不一定叫板,但他倆後來被引申出了風格對比:
魯本斯=色彩+狂野+感性美。普桑=線條+端正+理性美。
這是後話。
同時間,北方在幹嘛呢?荷蘭獨立了,畫家靠賣畫給市民階層為生了。那是荷蘭的黃金時期,但畫家都很窮。因為尼德蘭是世俗社會,所以畫家面向新貴階級、地主大眾,問題也就來了:訂金約等於沒有,哪怕豐厚一些,通常只夠買材料;酬金須得提交完作品之後才拿得到,而且容易被挑三揀四。面向市民階層的荷蘭三大宗匠:
哈爾斯因為一句「你畫得不像」就得全額退押金,一度十年沒有訂單,被麵包商逼到破產。
倫勃朗36歲之前殷富,36歲畫了《夜巡》丟了名聲,到49歲因為複雜的訴訟問題被破產,晚年為了鑽法律空子,還得給情人和兒子打工。
維美爾到死時還欠著債沒還。
其中高下,很分明了。
但這個年代,荷蘭大師們還是把他們的東西發揮到了極致。哈爾斯成為史上最好的肖像畫家之一(當然,同一世紀凡代克和委拉斯凱茲也堪稱傑出,這裡不提了)。
維美爾把光影細節畫到了通神的地步。
倫勃朗則乾脆就是神。
18世紀啦。因為路易十四和他的孫子們肯砸錢,法國成了歐洲藝術中心。路易十四陽剛雄壯之後,就是他孫子們的婉約細膩。於是出了華托和布歇這些洛可可風。
米開朗琪羅那時代,義大利人都不愛畫風景。米聖人說過,人體才是藝術之精華,風景畫是留給沒天分的人畫的。但18世紀,貴族們需要點裝飾消遣,好。
18世紀的洛可可細膩到了極致後,就有了新古典主義。那就是大家都認識的大衛了。所謂新古典,就是跟普桑似的:向羅馬肌肉英雄致敬,畫得質樸有力,史詩一樣。
然後是19世紀初,大衛的徒弟安格爾把新古典主義提到了至高無上的地步,成為法國官方主流。
當然有人出來叫板啦,那就是浪漫主義。這裡可以這麼歸納:
你看見一幅畫,是古代或帝國(特指拿破崙時期)題材,有裸女或英雄姿態,有道德教化意圖,有政治內涵,素描精確,構圖勻整、色彩不刺眼?好,新古典主義。
你看見一幅畫,色彩華麗、性情張揚、場面激情、歷史題材、有異域風情、表達了人性的脆弱或主觀感受、雄渾揮灑、更重視色彩?好,浪漫主義。
19世紀中,有一波畫家愛好玩風景畫。在英國,那是透納和康斯特布爾。
康斯特布爾是簡樸派,喜歡畫眼前所見的東西,拒絕墨守陳規。
而透納則對光影風濤這些飄忽的東西,大有興趣。
同時,法國這邊,有所謂巴比松畫派,一窩非王室畫家,喜歡聚集在巴比松村畫野景兒。最有名的是柯羅:這位先生五十歲之後才成熟,但畫風極妙,尤其擅長畫風,畫風裡擺盪的毛茸茸植物。
於是這麼著,到了1860年代了。
重新小結一下1860年代之前:
文藝復興時,義大利主要給教會和老爺們畫美麗人體;北方畫家主要負責逼真的肖像畫、風景畫——就是拍照——賣給各階層。
義大利派里,羅馬和佛羅倫薩重人體,威尼斯重色彩;北方畫家重材質和細部。
卡拉瓦喬進化了光影,魯本斯開了巴洛克=重色彩重感情,普桑開了古典主義=重線條重端正。
到19世紀初,新古典主義承普桑一派,是為主流:重線條重構圖;浪漫主義一派承巴洛克,重感受重色彩,狂野恣肆。
新古典主義發展為學院派,是官方主流。
巴比松畫派和現實主義畫派則追求質樸的描繪風景,屬於在野黨。
好,進入印象派。
第二部分:克勞德-莫奈和印象派。
克勞德-莫奈1840年生在巴黎,五歲時搬到勒阿弗爾,那地方在諾曼底,法國北邊靠海。順便:莫泊桑寫過《我的叔叔于勒》,故事就在那裡。他家家境平常:爸爸開雜貨鋪,很市儈;姑姑倒是個藝術愛好者。
十一歲上他進藝術學校,但不算個循規蹈矩的學生;那時他已經善於觀察描繪,完成些漫畫來逗趣;老爹貪財,把漫畫放雜貨鋪里賣,價售十至二十法郎不等。如是1857年,十七歲的莫奈還算是個當地小漫畫家呢。當然,那年也是他人生轉折點:他認識了在諾曼底畫海景和天空的歐仁-布丹。很多年後,莫奈如是說:
「我會變成一個畫家,是因為歐仁-布丹讓我這麼做。」
而布丹是個不規矩的:筆觸略粗疏,很快,抓住瞬間印象的那種套路。
因為布丹,莫奈學會了許多許多野外寫生、觀察光線、描繪動態事物的技法,還被布丹灌輸了一招「在現場根據所見完成畫作」的習慣,這對此後的印象派影響深遠。二十歲那年被布丹介紹去巴黎求學時,莫奈已畫過些諾曼底海景畫,成了個離經叛道的藝術青年。
他不滿足於19世紀60年代學院派的線條至上原則,不滿足於在畫室里循規蹈矩按格式完成作品。他夥同著同學雷諾阿、西斯萊和巴齊耶自立小組,野外寫生,「當場描繪自己的所見」。
1863年,比莫奈大一點的馬奈,學威尼斯畫派,又解構之,搞出了《草地上的午餐》,被輿論大肆抨擊。
莫奈名正言順站到馬奈那一方。兩年之後,他以海景畫成名,又一年後,他描繪模特卡米耶——後來成為他的妻子——的肖像畫獲得作家左拉讚譽,被評論家卡斯塔亞里認定是「自然主義畫家」,莫奈時年二十六歲。
以上這是莫奈二十六歲的作品。注意他對光影的把握,筆有點粗,但非常快。他希望描繪一個當場所見的印象,而不是塗塗抹抹的玩意。
之後的三年,他依然窮困。他在巴黎畫海景,畫河流,畫浴場;他受荷蘭畫家容坎德提議,去了荷蘭,畫贊丹鎮的風貌;用他自己的話說,「容坎德給我的眼睛上了課」。
可以說,1870年之前的莫奈,主要想描繪的就是強光下的事物,他想抓住真實的場景,為此不惜犧牲畫的細膩度。
時光跨入19世紀70年代後,他結婚了,也成熟了。當他在1872年畫出故鄉
勒阿弗爾海岸《印象-日出》後,就成了那一代人的代表:
莫奈不喜歡學院派新古典主義的線條至上,而喜歡色彩。
他喜歡康斯特布爾那樣忠誠於自己眼睛的風景畫,也喜歡透納的光影。
他喜歡柯羅那樣捕捉風的能力,「抓住瞬間的細節」。風濤、水光,搖動的這一切,他都想畫。
他不喜歡既定的「理想的美」,而喜歡急速畫下自己眼睛看到的一切。
就好比,大家都不愛畫張佳瑋,但莫奈覺得,張佳瑋也可以畫,但不能今天畫完明天畫,畫個一年半載。張佳瑋站陽光下,好,就趁那時的陽光,把模樣、光影都畫下來。蘿蔔快了不洗泥,說不定把張佳瑋畫得面目模糊?沒關係,當時陽光照你嘴上,你就這模樣!
這種畫法,張佳瑋自己肯定不樂意:你是畫我呢還是畫陽光呢?但張佳瑋忽略了:當時他跟陽光是一起扎在莫奈眼睛裡的。
1874年,他與他好友們聯合展畫——史稱印象派第一次聯展——他們的創新理所當然被嘲笑了,莫奈被作為靶子中心,那一派人被嘲笑為「印象派」。就像「歌特」、「野獸派」一樣,「印象派」最初是句罵人話。而那年,莫奈正歡欣於自己的發明:買條船,自己坐在船尾,順河漂流作畫。偶爾畫他的老婆。這就是他的旅行。
注意上面這幅畫里,多種色彩筆觸的堆疊。莫奈畫綠色,不是純綠色,而是許多不同顏色的雜合——這就是印象派的色彩理論。你要用眼睛看整體,而不是局部。
之後的五年,他和他的朋友們繼續竭力對抗輿論,但不成功。大眾要花很長時間,才能從「盯著畫不放」的老習慣,進化到「退後幾步,看畫的色彩和整體氣氛」。
而他還是在畫煙霧之類,比如畫聖拉扎爾火車站:
1879年莫奈一度用大量冷色調描繪雪景,粗疏的史學家會認為那是他描繪新風格,但細心些的人會注意到:那年他妻子卡米耶病重逝世,他已經窮到連暖色調顏料(當時更昂貴)都買不起了。
如果莫奈也在1879年死去,那他就是個商業上不太成功的、善於勾勒動態的、對色彩極其敏感的印象派畫家。但這,還不是全部。
19世紀80年代,莫奈喜歡在諾曼底旅行。偉大短篇小說家莫泊桑說他看見過莫奈出外狩獵,帶著自己的兒子們,背著畫板跑,偶爾看見中意的雲,就立刻停下,當場描繪著色。1886年,他四十六歲,一個重大轉折:他的畫商丟朗-呂厄,在美國找到了銷路,莫奈開始有錢了。他終於能夠在吉維尼村買地居住了。1888年,他開始創造著名的麥垛聯畫:他指望在不同季節、天氣、光照之下,塑造一個麥垛的無數形象。這促成了19世紀90年代,他的魯昂大教堂聯畫。
而在19世紀90年代,莫奈旅行少了。他在吉維尼建起了那傳奇的日式花園,設置了日式拱橋和睡蓮池,然後不斷描繪這一切。當然,他偶爾還去倫敦和威尼斯作畫,但他多少有些老了。1914年他七十四歲,他的眼睛開始背叛他。
所以,這一年他開始準備的」大型裝飾畫「讓世界震驚。他準備了一年多,在1915年秋天開始,畫到1922年4月,完成了最後的傳奇巨作,他的大睡蓮壁畫,他希望「讓人們產生在睡眠無邊無際的幻覺,像個開滿鮮花的水族館」。他做到了。雖然那時,他繪畫幾乎已分不清色彩,只能靠顏料管上標的字母來辨別顏色。
做結論了。
莫奈和印象派的畫,不是亂塗抹。他們都是學過正經畫畫,然後有創新思想的人。
他們不喜歡新古典派的即定的構圖、捏造的美麗。
他們也不喜歡學院派那種高雅的主題。
莫奈欣賞柯羅,欣賞康斯特布爾,欣賞特納,欣賞那些非主流但真實的畫家。
他們想描繪」眼睛看到的東西「,想描繪最平凡的主題。
莫奈作畫很快,筆觸很粗。
用色彩的間雜、快而密的筆觸,描繪光線的變化、水流、霧氣、池塘這些流動的東西,截取那一瞬間,最真實的東西。
莫奈晚年,越來越傾向於描繪他的感受;他所看到的東西給予他的感官感受,他要用色彩表達出來。
所以,看他的畫,別鼻子貼著畫死看;退後一點,看全體,感受他試圖給你的那種整體感,那種質感和印象。
他試圖讓草地、山巒、谷堆、教堂、池子、陽光、空氣都成為一個整體。他試圖用色彩、光線和質感,給予你一整個完整的、呼之欲出的濃烈體驗。所以1895年,批評家布勞內爾寫到:
「莫奈的藝術,已經成為了自然本身。」
謝謝觀看……我第一次遇到貼圖比寫字更辛苦的情況。
.
多圖殺貓,前方高能預警!爪機黨注意!這不是演習!這不是演習!!!
原博地址:顧爺的微博 | 小顧聊繪畫
.
這個應該是很早以前的問題了吧,才看到。我只看了第一名的答案,也沒往下看,說實話,大哥,你這是把十年前的吉林出版社的那本莫奈傳記給縮減了一下,而且那本書寫的就像明星自傳是的,對印象派了解寫得非常少,基本就是八卦和當時的心態,對繪畫來說毫無價值。歷史上的每一位大師都是把繪畫送到了一個更高的境界,所以他們才被計入歷史名冊。在印象派之前的那些古典繪畫,哪怕是當時最先鋒的德拉克洛瓦的浪漫主義也是用明度塑造型體為主,安格爾的新古典主義更不用說了。莫奈他們是用科學的顏色視覺規律把他們眼中的感受表達了出來,當然後期的西涅克和修拉把這些顏色更加科學話了,什麼是科學的視覺規律,就是條件色,在印象派之前的畫家他們用的是固有色繪畫,就是人們腦中常識里的顏色繪畫,紅的,綠的,都是考黑白灰表現的,主要是用明度把型體表達出來。但隨著當時科學的進步,人們已經知道顏色更科學話,那你想想如果一朵玫瑰花是紅的,那他應該是紅的往紫里偏,還是往橙色偏,或者就是大紅色。莫奈這些大神們開創了條件色就解決了這些,條件色就是這個物體的固有色受到光和環境色的影響會產生變化,這也就是畫面中的綠色草地里為什麼會出現藍色和紅色以及紫色,這是更符合視覺科學的感覺,這裡不僅是條件色的功勞還有色相對比。而古典繪畫則是完全把綠色單純的加黑白來塑造物體,這在現在看來完全是錯誤的,可以說是不懂繪畫的。古典大師們牛逼是構圖和型體塑造。莫奈他們是讓繪畫里的色彩第一次科學了,當然他們也還遵循傳統繪畫的三大理論,只是把他們上升到更高的層次了,不在是用簡單的明暗塑造物體,用真正的顏色塑造型體,其實這裡要是有人見過原作的話,真的會被感動,我在看陽光下的草垛時都他媽瘋了,這裡面的顏色太極致了,已經是人類眼睛的極限了,完全是用真實的顏色變化把一個物體塑造和古典大師們一樣的厚重感,很多的細微變化只能用冷暖來推。當然印象派里也不是都莫奈這樣重色彩的,也有德加那種重型體的。我說的這些你可能看不懂,但是請理解真實的印象派,更重要的是印象派影響了很多大師不斷的開創,真正把繪畫從照相機的魔爪下救了出來。那些視覺規律解釋起來夠我寫篇論文的了,你還不一定願意看,你就記住他們發明了條件色,所以才有了畫面里為啥那些不可能的顏色出現。
另外補充一下,上面有位大哥說印象派發現了空氣透視理論,對不起,這個理論是達芬奇老人家發明的,請大家們不要隨意一回答,這些看官哪天出去泡妞碰上美院的妹子,挖墳的時間都沒有了
謝邀
其實看畫跟吃飯是一個道理
喜歡自然能品出其中滋味
不必刻意 感動總在不經意間
請距離作品7米看。
阿蘭·德波頓在《旅行的藝術》中「藝術」這部分講到:「如果我們喜歡某個畫家的作品,那可能是因為,我們認為他選擇了我們認為對於一片景色來說最有價值的特徵。」
把流派、風格、表現手法先放到一邊,除去藝術觀念、技術水平、藝術品味等這些對於一般人來說過於複雜的鑒賞技巧,我們僅僅來感受莫奈的畫作給我們的感覺。
今天我們先來感受莫奈的這一面:一生只畫一個女人。
卡米耶和愛麗絲,一個與莫奈伉儷情深,卻沒能分享他的成功與名望,一個與莫奈是半路夫妻,卻與大師共用半世安逸……她們,誰更幸福呢?
印象派大師莫奈:一生只畫一個女人
文| 亞太日報特約記者 劉莉莉
也許每個女人都問過自己這樣一個問題:坐在自行車上笑,和坐在寶馬車裡哭,你會選擇哪一個?
這就好比,法國印象派繪畫大師莫奈的兩任妻子卡米耶和愛麗絲……對於莫奈來說,卡米耶是上帝賜給他的一道光芒,是他畫框中唯一的女主角,她陪伴畫家度過最難熬的日子,卻沒能活到丈夫功成名就的那一天。
而當卡米耶離去,莫奈不再畫人物,轉而寄情自然風景時,愛麗絲無怨無悔地料理家務、洗手做羹湯,終於換來百年後在大師身邊長眠。
卡米耶和愛麗絲,一個與莫奈伉儷情深,卻沒能分享他的成功與名望,一個與莫奈是半路夫妻,卻與大師共享半世安逸……她們,誰更幸福呢?
大師畫布上唯一的女主角
一直以為,一個女人的終極榮耀,便是擁有大批愛慕者。然而,了解莫奈和卡米耶的故事才知道,女人真正的幸運是什麼,那是一個傑出男人,弱水三千,只取她這一瓢飲,輪迴三世,只傾心她一人。
莫奈畫作《草地上的午餐》
1865年,25歲的莫奈和18歲的卡米耶在巴黎塞納河邊相遇,莫奈正在創作《草地上的午餐》,卡米耶是他的模特。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才子佳人,很快墜入愛河。
當時,莫奈不過是個初出茅廬的小畫家,出身也並不高貴,但他的家人死活看不上模特卡米耶。莫奈的父親為了逼迫他們分手,中斷了兒子的經濟來源,這使得莫奈和卡米耶的生活很快陷入窘境,他們自己種土豆,舉債度日,甚至於,由於買不起畫布,莫奈只得刮掉舊作上的油彩,再重新作畫。
不過,對於莫奈和卡米耶來說,真心相愛,苦日子也能過出甜滋味。莫奈對卡米耶一往情深,卡米耶也給予畫家強烈的創作靈感。在莫奈的畫布上,卡米耶是唯一的女主角。
莫奈畫作《綠衣女子》
《綠衣女子》,是莫奈僅用四天就完成了的佳作。畫上,卡米耶一襲綠衣,站在一個角落裡,隨意擺了一個動作,和描繪貴族男女的作品相比,這幅畫因為卡米耶的清新、脫俗而富有革新意味,受到了如潮好評;
莫奈畫作《花園中的女人們》
與其說,《花園中的女人們》描繪了四位婉麗的淑女,不如說,畫上只有卡米耶一人,因為四位女子全部是由卡米耶充當模特,她換上不同的衣裙,擺出不同的姿勢,宛如花園裡一道最美的風景……由於畫作體積巨大,莫奈在花園裡挖了一道長溝,給畫布安上滑輪,這樣畫上半部時,就可以把下半部放下去。
……
很多年後,莫奈被譽為繪畫史上擁有劃時代意義的大師,這是因為,與所謂的權威藝術家不同,他走出了工作室,擁抱大自然,摒棄寫實主義,努力抓住光線、感覺和稍縱即逝的瞬間……在整個過程中,他始終追隨著一個美麗精靈的身影,這個精靈,就是卡米耶。
在攝影界,有一句話,如果你愛她,就會把她拍得很美,這不僅是基於相互間的熟悉和信任,還在於拍照時,你忘卻所有,拋棄雜念,將這段特定的時間,用來捕捉愛人最靚麗的一瞬。
相比而言,為心愛的人畫像,是更深層次的情感交流。與攝影的「咔嚓」一剎不同,畫家與模特有足夠的時間享受這獨特的二人世界,她的一呼一吸,一顰一笑,都映入眼中,凝結成畫布上的條條線線,最終化為畫師的一縷心塵。
留住妻子最後的容顏
1867年,卡米耶生下了她與莫奈的大兒子。三年後,他們的愛情終於感動了莫奈的家人,那一年,莫奈30歲,卡米耶23歲,兒子3歲,他們終於正式結為夫妻。
婚後,一家人來到海濱城市特魯維爾度假。這座小城,被法國女作家杜拉斯描述成,「一離開,就有陽光亡失之感」,想必,這是卡米耶一生中最快樂的日子,也是莫奈暫時拋下生活憂愁瑣碎、專心繪畫的時光。在這多姿多彩的小城,他為她創作了《特魯維爾沙灘上的卡米耶》。
莫奈畫作《日出·印象》
幸福的日子總是短暫的。莫奈和卡米耶搬到了巴黎近郊的阿爾讓特伊,柴米油鹽成為了不可迴避的現實。而在當時,莫奈的創作技法遭到業界的排斥,他的《日出》,被一個記者諷刺為「對美與真實的否定,只能給人一種印象」……於是,莫奈便將這幅畫命名為《日出·印象》。
庸人就是庸人,無法預測未來的流行趨勢,自然也就無法預知,這幅被斥為「隨意、凌亂、隱隱約約、模模糊糊」的《日出·印象》,有朝一日會成為國寶級的不朽傑作,而那句「只能給人一種印象」的諷刺語,竟會成為繪畫史上一個偉大流派的命名。
然而,正是這種謾罵和嘲諷,令莫奈陷入窘困,也摧毀了卡米耶的健康。1878年,卡米耶生下第二個孩子後,罹患了盆腔癌,病入膏肓,每天只能卧病在床。莫奈在給作家左拉的信中寫道:「家中無法生火,妻子又在病中,昨天我跑了一天也沒借到錢。」
世間終歸沒有那麼多奇蹟,上帝沒能憐憫因愛而生、為愛所累的卡米耶,1879年9月5日,她走到了生命的盡頭,年僅32歲。這個女子,一生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將愛,毫無保留、無怨無悔地奉獻給丈夫,她太過於痴情,以至於忘卻了自己,生前沒有一件首飾。入殮時,莫奈從當鋪贖回一枚像章,戴在了愛妻的胸前。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一生中,總要遭遇親人離開,有人痛不欲生,有人頹然逃避,而莫奈所做的,是要留住妻子最後的容顏。
莫奈為卡米耶繪下的最後一幅畫像描繪了她臨終時的模樣
在卡米耶的病床前,莫奈端詳著那張憔悴的年輕面孔,尋找死神帶來的痕迹,竟然看到了藍色、黃色和灰色出現了微妙的變化,於是提起畫筆,為愛妻繪下最後一幅畫像《臨終的卡米耶》。
畫中,那個穿著洋裝、撐著陽傘的美麗女人已經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面如死灰、形同枯槁的病婦。原來,在生死面前,再感天動地的愛情,再嬌美無暇的容顏,也無異於一縷青煙,轉瞬間,隨風而逝。
畫中的、身邊的女人,都得到永生
有人說,愛麗絲是個「小三兒」。
愛麗絲的第一任丈夫名叫埃內斯特·奧舍德,是個富商,也是莫奈的資助人。然而,正是在莫奈事業處於低谷、生活陷入窘迫之際,奧舍德也破了產,甚至拋家棄子,消失了蹤影。
法國印象派繪畫大師莫奈
在那段艱難的時期,莫奈擔負起照顧奧舍德妻子愛麗絲以及6個孩子的責任。兩家人搬到一起居住,同甘共苦,也是從那時起,人們對莫奈和愛麗絲的關係,產生了諸多猜疑。
莫奈和愛麗絲會成為情人,並非不可能,畢竟當時,卡米耶卧病在床,愛麗絲與丈夫已經疏離,而莫奈承受著巨大的生活壓力,需要關心與寬慰……
不過,凡事又何必刨根問底呢?畢竟,俗雅只是一線之隔,善惡本是一念之間,莫奈與愛麗絲之間,到底是同甘共苦,還是趁虛而入,亦或是患難見真情,真的那麼重要嗎?重要的是,緣分讓他們相互陪伴、扶助,度過了最難熬的一段時光。
莫奈與第二任妻子愛麗絲
卡米耶去世後,莫奈和他兩個孩子的生活起居,自然交由愛麗絲照顧。1883年,莫奈和兩個兒子,以及愛麗絲和她的六個孩子,搬到了塞納河畔一個名叫吉維尼的小鎮上,從此再也沒有離開過。也正是在那一時期,莫奈的繪畫技法獲得了業界的認可,他在巴黎重新舉辦了畫展。
接踵而來的,是名與利,是仰慕與追捧,是驕傲與榮光……然而這一切,都因為缺少卡米耶,而黯然失色。莫奈的作品中,不再有人物,完全寄情于山水,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是「不思量,自難忘」式的悼亡妻,也是伯牙絕弦式的酬知己。
1892年,莫奈在52歲那年,終於與愛麗絲結婚。與當初和卡米耶結合不同,莫奈與愛麗絲的婚姻,似乎更多的是出於責任,聞不到多少愛情的味道。
在生活上,莫奈是個吹毛求疵的人,每天要準時開飯,房間內要有充足的光線……而愛麗絲無疑是個十全十美的賢內助,將家裡的一切打理得井井有條,讓辛苦半生的大師,終於有了一個溫暖的歸宿。
莫奈畫作《紅圍巾:莫奈夫人畫像》
莫奈在他人生最後的數十年里,每天要做的事情,就是畫被視為卡米耶化身的睡蓮,並守著那幅花了十年時間完成的《紅圍巾:莫奈夫人畫像》……而愛麗絲,成為他身邊最不可或缺,卻也是最容易忽略的存在。
有人說,這不公平,愛麗絲體貼入微,到頭來,竟沒資格登上丈夫的畫布,得不到一個妻子應得的尊重與愛;也有人說,這很公平,卡米耶辛苦一生,結下的碩果,打下的江山,被愛麗絲獨享了……
其實,也沒什麼可猜測的,畢竟,生活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子非魚,焉知魚之痛與樂?這就好比,貧賤夫妻百事哀,坐在自行車後的卡米耶,一定不會天天都在笑,而魚翅熊掌難兼得,坐在寶馬車裡的愛麗絲,也不一定非得大哭一場。
1911年,愛麗絲去世,莫奈又獨自生活了15年,然後永久地陪伴在了第二任妻子的身邊。莫奈的一生,見證了繪畫史上一個時代的開啟和興隆,而無論是他畫中的還是身邊的女人,也同樣得到了永生。
?提前一小時排隊
?租個導覽
靜止永恆代替光影再現,永恆存在的愉悅感動
一、作品背景
1872年11月13日早上7點35分。莫奈作品《日出·印象》在這個時候創作完成。將在下月的巴黎莫奈博物館展覽中展出。一名新聞記者諷刺莫奈的畫是"對美與真實的否定, 只能給人一種印象"。莫奈於是就給這幅畫起了個題目——《日出·印象》
在十九世紀的法國,一些藝術家已經厭倦了新古典主義的條條框框,陳舊的題材,宏大的場面,理性的構圖,完美的人體,這一切新古典主義的核心傳統都已經成爲束縛,這些藝術家渴望衝破羈絆,盡情地抒寫眼前的世界,抒發內心的嚮往。1874年4月15日在巴黎市中心的一間工作室裏舉辦了一個名爲「無名畫家展覽會」的畫展,這批青年藝術家中就有克洛德·莫奈。這個畫展沒有引起很大影響,參觀的人很少,幷且遭到了人們的批評和嘲諷。因爲這幅畫無論從題材,構圖,色彩,各方面都不符合當時的標準,簡直是一團糟。就像是孩子幼稚的塗鴉,信手幾筆,毫不負責任。有個記者借用莫奈的《日出·印象》的標題,譏諷這個畫展的畫家都是「印象派」。在這裡「印象」可是個貶義詞,充分表現了當時人們對這幅畫的輕視與嘲笑。他們在批評這幅畫的草率,膚淺,粗糙。可以說一無是處。也許是這幅畫已經超越了當時整個時代的鑒賞力。
《日出·印象》摒棄當時盛行的主流畫風,當時最受畫廊歡迎的是新古典主義風格,法國農民工作。莫奈認爲那是脫離現代的作品,工作室作品,繪畫應表達最直接的感受捕捉當下場景。
二、印象派誕生的原因
1.根本原因 工業時代的來臨 新古典主義受到挑戰
工業革命,物質文明發展超速,田園詩美學壽終正寢,機械文明造成新生態環境中新的審美觀念與價值。莫奈在畫《日出·印象》前大量描繪了河邊城市的工業場景,新風景畫,後果就是畫的滯銷。其實我覺得這些畫也是十分有價值的,甚至超過了《日出·印象》,日出的這幅畫只是因爲第一次作爲印象派流派畫展的代表,其實是更弱化了思辨性。莫奈從畫工業景象轉變爲稍柔和的風景畫是因爲人們更喜歡傳統風景畫,當然,莫奈的思想不至於如此淺薄,亦步亦趨去畫「傳統」風景畫。他對色彩有著天生的敏銳,似乎他生來就有開創印象派的使命。也許在他眼裏,色彩從具體物體上提煉在眼前是一種天生的能力。
首先是法國Eugène Delacroix浪漫主義畫派的典型代表。他繼承和發展了文藝復興以來歐洲各藝術流派,包括威尼斯畫派、荷蘭畫派、P.P.魯本斯和J.康斯特布爾等藝術家的成就和傳統,幷影響了以後的藝術家,特別是印象主義畫家。接著庫爾貝抗議既有程式發揚現實主義。
巴比松畫派和庫爾貝反思拉斐爾學院派理想之美。
馬內爲代表的畫家研究戶外與室內光影,揭穿了古典主義明暗關係、立體規則在猛烈陽光下的不實。馬內發起了色彩革命——戶外物體具有調和明亮混合色,幷質疑透視學解剖學的信條。新的理論不僅關係戶外色彩,也關係到處理運動中的形象。
2.材料 錫管顔料的誕生 新顔料合成顔料的發明
1841年,美國肖像畫家蘭德發明了第一種可以擠壓的錫管顔料,促使顔料生産從此成爲一門工業,畫家們因此可以走出畫室去捕捉即時的光影和色彩,印象派由此機緣産生,沒有管裝顔料,就不可能有畢沙羅、梵高和塞尚。
新顔料的發明主要因爲染料,傳統顔料顯得黯沉。
3.攝影術的發明
便於攜帶的照相機和快拍的出現和印象主義繪畫興起在同一年代,照相機幫助人們發現了偶然的景象和意外角度的魅力。
攝影使再現變得過於簡單,不再需要繪畫去做記錄的工具。繪畫的此功能性受到打擊。
十九世紀的攝影術對藝術家地位的打擊不亞於廢除宗教圖像一事。
三、《日出·印象》的影響和後續
如按康定斯基的藝術再現史、表現史、發現自身、終結本我論,莫奈的影響在於是再現與表現的過渡,他打破了原有的繪畫理念,後面的藝術史才會如此飛速地進行自我反思,現代藝術得以開創。
印象主義突破了此前學院派的保守思想,19世紀後半葉占據西方畫壇統治地位的官方藝術,從而爲掀開西方現代繪畫史新的一頁,作出了重要貢獻。爲後人留下了寶貴的藝術財富。儘管後來的野獸派、立體派、超現實主義等藝術流派都從印象派那裏汲取過營養。還要提及的是印象派的念、技法基於現實觀察提出,熱衷於描寫光與色,甚至將其神秘化,從而出現了不顧及現實物象的傾向。莫奈曾說過:作畫裏,要忘掉你眼前是哪一種物體,想到的只是一小方蘭色、一小塊長方形的粉紅色、一絲黃色。因此,就出現了畫家的創作中的注意力,不是集中於要表現的景物上,而是放到了景物周圍的空間環境、光綫、煙霧、氣流所産生的效果上,或只是局限於表達在一定條件下,景物著光給畫家留下的瞬間印象上。因此,就有可能導致只抓住了細微的變化,而失去瞭解對全域的把握;只反映了微妙的色彩層次,而忽略了景物形體的後果和全域。
他發現幷發揚藝術的形式上的自由,這種自由原來就有,只是在古典、學院中被技法所綁架,從安格爾後,其實新古典主義已奄奄一息,浪漫主義現實主義等都有所改變,但沒有印象派如此直接徹底。
二十世紀最偉大的變革之一《日出·印象》的誕生,幾個世紀來作爲神聖藝術工廠的畫室崩塌了。藝術湧向表像的世界在畫布上集聚起不可抑制的光的洪流。在這熱情、迷醉、劃時代的淘金熱中,古典主義莊重晦暗的宗教廢除了,情慾代替了冷靜。
對自然美的「酒神」式的祭祀隱藏著深刻的危機。印象主義冒犯了古典主義世襲的貴族式的審美尺度,但由於迎合了物質享樂主義很快被資産階級沙龍接受從而喪失革命性。印象主義是帶著香檳和肥肉乘著火車到自然去的,他們是魯莽的不速之客而不是園丁。印象主義由於過度的感官享受和縱情狂歡耗盡精力,常處於最敏感的狀態而疲乏不堪。印象主義被現代主義推翻是必然的,因爲它只是一場過渡。印象主義的魅力在於色彩,一開始被昏暗的古典主義培養起來的視覺習慣認爲是主觀的,其客觀性可參考彩色攝影的興起。
四、《日出·印象》畫面分析
1.構圖
整體是一條水平綫分割了海天,水佔二分之一多一點,太陽居三分之二位置,垂直綫分布在左邊,整體給人平靜規矩的感覺。然而這幅畫的背後偏偏不似畫面上的靜謐觀念也是強調別具一格,然而光看畫面卻隱藏著四平八穩,也許是莫奈風格、決新革命繪畫的堅毅。右下角較空白。畫面上一改當時學院派的嚴謹、規範及對構圖的講究,他只熱愛自然,取法自然,他根本不買學院派任何理論的帳,在他的這幅畫裏沒有任何詳細的綫條和造型。你無法歸納什麽構圖方式,因爲他摒棄了透視法、物體遠近,是一種追求純感官的畫法。從日本彩色版畫借鑒的不對稱構圖,俯瞰的構圖角度簡化到只有彩色綫條與色彩的空間
2. 色調和色彩使用方式
《日出·印象》的黑白版本中太陽基本消失。太陽本身沒有光,只是憑色彩的映襯,才製造出這樣的效果。印象派繪畫是以牛頓的彩虹色系原理作爲色彩運用基礎,先在調色盤調配顔色後再畫在畫布上,色彩的彩度與亮度會因此降低,於是畫家利用光學原理以觀者視網膜爲調色盤如紅與黃混合成橙色使顔色更加鮮艶符合印象派畫家對色彩的光感捕捉強調。
同一色相的不同色調在幷置時會産生跳躍效果。
莫奈認爲對自然的一切描繪都必須「在現場」完成,這種看法下「母題」始終在變化畫家希望抓住一個具有特點的側面就沒有時間去調配顔料,必須疾筆把顔色直接塗在畫布,考慮畫面的整體效果較少顧及細枝末節。莫納相信光綫和空氣的效果比題材、明確的造型重要。莫奈只遵循自己的敏感性將實際感受、光綫色影的組合帶給讀者。印象主義在追求冒險的新母題新配色的幫手有日本彩色版畫。印象主義不再在調色板上調和顔色,而是把顔色一點一點一道一道地塗在畫布,造成閃爍的光影反射。
橙、黃、紅、白、青與紫、藍、黑的用色,冷暖對比強烈。用顔色去製造畫面前後關係指引觀看者注意畫家想讓你關注的重點,最抓人眼球的是水上的光影和日出的太陽。
水面藍、紫調白。青上泛灰由右至左變暗,藍紫色越往上越濃郁,集中在畫面中間偏上。飽和度最高的是和太陽有關的如日出的倒影。
3. 點綫面的使用方式
不加修飾的點綫面,十分直觀。
太陽是點,天、水是總體的面,煙囪、工廠是綫組成的。
強調的是「光」和「色」的重疊和變化,畫面裏以點和麵爲主,綫爲輔。
4. 筆觸
在《日出》中天空應該是一次次一筆筆接近水平地塗抹,方向向右上方傾斜,左邊由下往上延伸,使畫面左上方有種曲面感,使天空、水面、工廠、煙霧被空氣中畫家主觀的色彩聯結成一個向內閉合交融循環的空間。
旋渦狀的散凃筆法畫煙囪,斑狀和短綫畫水面的光斑、漣漪。
略長的點就會産生方向性,因而産生生動感。
5. 畫面節奏——莊嚴的快板
絕對是小快板,轉瞬即逝。又帶有一種輝煌感,這種輝煌不同於巴洛克式的細膩,顯得更爲大膽,猶如肖邦的《輝煌大圓舞曲》,但又沒那麽整齊,可能更像波爾卡捷克民間舞蹈舞曲。波爾卡舞曲大致分爲急速、徐緩和瑪祖卡節奏等三種類型,一般爲二拍子,三部曲式,節奏活潑跳躍,在第二拍的後半拍上常作稍微停頓的裝飾性處理。《日出》大約屬 急速、瑪祖卡節奏,帶一點裝飾。
畫面中綫與綫,色彩與色彩,空間與空間,光和影與經驗結合組織者能量的節奏。當形式完善時藝術就是精美的;而偉大則是由於題材所涉及的內在範圍與分量,儘管處理的方式不那麽精美。
注意力首先是被具有向上方向的物質對象吸引:最初的印象是從下向上的運動。這一說明幷不意味著觀賞者明確意識到垂直的節奏。如果停下來分析的話會發現,最初的幷占據統治地位的印象是由節奏所構成的模式決定的。興趣儘管保留在所出現的模式上,眼睛也在做橫跨繪畫的運動。當視覺指向相對的下部角落,落在確定的團塊,而不是垂直模式時就將注意力放在水平處理的團塊重力上,這時出現了中止、抑制、強調性停頓。
此作品不可避免對自然的節奏有依賴性,這是表現的條件。審美節奏與知覺有關。
節奏是性質中的理性,又有可能産生新異性,《日出》就是遵循著某種畫家的秩序前提下再創造騷動,比如畫面中的水面上的光點就像樂曲中的裝飾音。
6. 造型特點就是沒有造型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無法把場面一覽無遺,在任何瞬間我們都只能把目光集中在一處——其餘地方在我們看來就像亂七八糟的形狀。我們也許知道它們是什麽,但是我們沒有看見它們,莫奈想記錄的是他能保證的一瞬間的感覺、色彩。如果詳細畫出每一個細節畫面就會沉悶無生氣。15世紀由於自然主義和透視法,畫面形象都顯得生硬和呆板,萊奧納爾多發明了「漸隱法」。但印象主義發現萊奧納爾多用來造型的陰影在陽光和露天下幷不存在他們不得不將輪廓弄得前所未有的模糊不清。他們知道眼睛的神奇只要給它恰當的暗示它就能給你組成它其他的整體形狀。日本彩色版畫啓發印象派反思繪畫未必要將場面中每一形象整體或有關部分表現出來。
綜上,《日出》處於藝術史承古典啓現代的重要位置,表現轉瞬即逝的光影,表達的確是影響深遠的現代感。可以說印象派使繪畫色彩更明快、更歡樂,更討新興資産階級的喜愛,更輕鬆愉悅,因爲它從不教誨、明快絢麗,當然也有弊端,現代主義來臨的時刻也是糞便進入博物館的時代。新的自由來了,藝術平民化了,藝術全民化了,藝術即將標榜「無門檻」「人人都是藝術家」,我們無法抵擋藝術從印象派開始越來越無限制越來越多元,鑒於本人學識有限,關於現代當下的藝術方向問題暫不在此討論。
其實,在我看來,藝術的欣賞更重要的是感受作品帶給你的感受。
我第一次看到莫奈的畫是小學時候學校門口賣的印有莫奈畫作的筆記本。我至今清楚的記得那個封面是亞嘉杜的罌粟花田,以及當時第一眼看到那幅畫時帶給我的強烈的吸引力。我那時並不知莫奈是誰,也不知這畫的是什麼花,只是小小年紀的我被一幅畫所展現出的靜謐與神秘感深深折服,於是毫不猶豫買下當時在我看來十分昂貴的筆記本,並一直放在抽屜里捨不得用。
很久之後,我看到了莫奈的日出,同樣,當時我並不知道這幅畫是莫奈所作,只是看到的第一眼覺得一下子抓住了我的心,非常喜歡,於是作為電腦的桌面背景,且從未更換過。
我想,這就是所謂的喜歡一幅畫,並不需要什麼理由或者對作者本人過於深刻的了解。藝術最重要的價值終歸在於觸動人心而非學術上的研討吧。
當然,在此之後去到不同的地方和美術館再次看到莫奈的真跡,對大師作品的敬畏那就都是後話了。
哪有那麼複雜的文藝理論,莫奈之前都是室內光,暗部黝黑的顏色,沉默無趣,莫奈開始就畫人眯起眼睛看的自然了,愜意舒服真實。用眼睛看就行了啊淺顯的不能再淺顯,你要說高更的看不懂還情有可原
解析度比較低,保真度卻很高
如果近視可以脫下眼鏡看,有散光更好
題主平常畫畫不?
畫畫的話可以試試不事先調色,不修改遮蓋筆觸,不求不留痕迹,整塊純色往紙上鋪的感覺。在這種情況下還要可以適當誇張但不過分地表達出光和影,形和色的關係。
普通人,稍微有點技巧的話,可以慢慢練習到一幅畫像一副照片。莫奈的一幅畫就像一幅畫,是光影搖曳生色有氛圍有感情的畫。隔了這麼多年也能讓你感覺到當時的光和景色,強烈的要從畫里跳出來一樣。
如何欣賞?
用眼睛看。
不必牽扯什麼人文什麼歷史。不會因為你處在什麼歷史你的作品就會更加美。
欣賞不了梵高的人,不一定欣賞不了莫奈。
從14歲看畫冊時候,就被莫奈的作品震驚到。後來接觸畫畫,也臨摹過不少。大多作品的基調給我清新溫柔的感覺,光影的處理真是微妙。
當然排除掉「睡蓮」這種激昂一些的。
而我就是喜歡那種清新的。大片天空大片陽光大片雲朵大片花園。
買了莫奈展的門票,過兩天看了回來補充感受
摘掉眼鏡看。
咦,裸眼3D?有些還是GIF!
首先就是禁止拍照,尤其是禁止使用閃光燈,降低油畫的壽命。
其次人對於畫家本身的了解,比如莫奈是屬於印象派,印象派推崇室外採光畫,不在與學院派為伍,不在於室內話靜物,人體。
莫奈的成名作,日出·印象 印象派取名於此,當時的評論家和人們根本不能接受,有人說像是野獸畫得一般, 他只是幾筆的描繪處他對日出的色彩印象。
以及他為其妻子畫的一些畫,稻草堆等等,由於太多就不列舉了。
還有他晚年居住在維尼鎮,得了白內障還依舊堅持畫睡蓮一系列作品。
總結的話,要欣賞他對藝術的追求,對美的理解。 他對顏色的偏執。印象派注重光影,很少使用黑色,最重的也不過是褐色。莫奈的畫會讓你感受到色彩的魅力,生活的美好。
看一幅畫,不是追求這幅畫的題材,技法,而是你自己對這幅畫的感受,不要怕說錯,一千個人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從心出發才最重要。
我也很喜歡莫奈的畫。
他最出名的就是光影的表現嘛,所以很有意境,你彷彿可以感受到那裡的光,風。並且他對人物的刻畫很有意思。特別是多人的作品,可以感覺到他們的表裡不一,各自的心思情緒。並且人物之間息息相關,又暗潮湧動。
以此猜想,莫奈當年總是坐在角落默默觀察吧。
一個不會畫畫的人,說「欣賞」就是附庸風雅。俗稱「裝13」。
你要去讀藝術史!了解時代背景!排名第一答案是調侃,不是做學問。你要去看大量的畫作!至少是進口的銅版紙印刷品!不是網上瞎傳的色彩失真的低質圖片!
你要去畫畫!!
早年看作畫的心情,明快,新鮮,他是成年學畫的。是真心熱愛和享受。
晚年就參考他功成名就和白內障視野。
他喜歡他的莊園,喜歡它在少見的天氣里影子和實物重疊的模樣。
搬新居那幅天空純白的是一種明亮熾烈的開心。 欣賞他的畫,懷著平和的愛自然的明亮而溫婉的心態,以微醺的精神狀態去看。 想像自己有點白內障,對光敏感。
想像自己是躺在他莊園的一顆水草。搖曳在暮色或晴空下。均勻呼吸,無憂無慮。
光感,視角,朦朧感,神秘色彩。
我去看了莫奈的展,只說一句,展館很小,你要站遠了看莫奈的畫,不然你根本不知道畫的是啥。離畫作3米以外,定點觀察展廳里所有畫作,才能感受到光影與色彩,前提是你足夠高。
推薦閱讀:
※如何成為一名原型師?
※存在典型的日式配色么?
※我的畫真的很醜很幼稚嗎?
※求繪畫科普(藝普)書?
※一個半路出家的設計師,要怎麼學習手繪、繪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