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評價1985年中國鋼筆書法大賽的特等獎獲獎者任平,顧仲安等人的字?當時的時代意義何在?
圖轉自百度硬筆吧。
長文多圖。簡評一下。
1985年是一個百家爭鳴的硬筆書法時代,100多萬參賽帖子,青年組,老年組出了若干特等獎。其中任平篆隸行書,顧仲安的歐柳楷書,劉惠浦的鍾繇小楷,仇寅的褚遂良楷書,張秀的黃庭堅楷書都是令人印象深刻的。
任平的行書,古典奔放而又有歷史文化底蘊,總體是歐陽詢的行楷+陸維釗篆隸合體。結構氣勢恢宏,能把大篆里的甲骨文,鐘鼎文應用古典隸書的筆法中。非篆非隸非楷的,清代揚州八怪之一鄭板橋的「板橋體」算其中之一,現代書法家陸維釗的「螺扁」也算是其中之一,任平的老師就是陸維釗。
顧仲安的楷書,在一張高難度的信箋紙上書寫而成。其涉獵之廣,博採眾家之長,結構處理,筆劃移植,無不精到!你既可以看到智,褚,歐,柳,顏,趙等古代楷家的精華,又可以看到現代書法家任政的神韻,顧仲安的小楷徐伯清(張大千弟子)曾指導過,據說顧的國畫老師是任政的老師。
評價書法,我一般會從書者臨摹古代法帖的專心程度和自創風格來評價。所以會事先看各種名家法帖,儲備他們的典型筆劃和結構。像王獻之的小楷,鍾繇不封口的小楷,智永的左傾結構和側鋒起筆,歐陽詢的豎彎鉤,虞世南的戈勾,褚遂良的長橫和豎勾,柳公權的突出的橫折,顏真卿的中鋒肥豎,米芾多變的橫折……都是令人記憶深刻的。
-------------------------------------------------------------------------------------------
《金陵十三衩》,張藝謀導演,任平題字。這種古典奔放,恢弘悲壯字體叫做篆隸,任平師從中國美院的陸維釗書法家。清朝書法家沈曾植也推崇篆隸,認為隸書參合一些篆書筆法,有一種奔放的感覺。張藝謀對任平的字評價是:有一種文化在裡面。
任平教授的篆隸《山不在高》
陸維釗篆書
陸維釗篆隸
怎麼才能寫出篆隸,首先要懂隸書,篆書,中國古典文學,才有資格寫出這種字。僅憑藉篆隸的難度,任平拿獎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1985年,任平拿的是行書特等獎,既然是行書,我們先看任平的楷書是什麼樣式。
左:1987年楷書。右:1985年特等獎行書。
左邊1987年《鋼筆書法精選》和1985年任平老師的書寫年份相近。撇劃的深入,長橫的起筆,筆法厚重,寬扁的結構透露著濃濃的古典隸味。結構端莊秀麗,風格奔放而又含蓄,頗得歐陽詢的行書神韻。這行書奔放?到底奔放在哪裡?就是每個字的左下角,那種傾斜度和回筆很有這種感覺。豪放派蘇軾,黃庭堅也寫這種行書和楷書。
說到歐陽詢的行書。如下:
所以,要看懂任平的特等獎行書作品,需要把奔放型的字體拿來好好研究。篆隸,歐陽詢,柳公權,古典漢隸,古典行隸,蘇黃米蔡的行書等等都要拿來好好看一下才行。任平差不多把古代豪放派的書法學了個遍,包括篆書,隸書的奔放豪邁風格也引入到他的行書里。一般人練習標準楷書,現代行書是很難看懂任平老師裡面透露出來的深厚文化古韻。
任平老師是書法教育界的大師級人物。浙江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當年參賽,是杭州大學(今浙江大學)的副教授。擅長行,楷,隸,對篆書,草書都有研究,也出了很多專註。書法比賽特等獎也拿了三次。
----------------------------------------------------------------------------------------------------
顧仲安,特等獎專業戶。拿了4次全國特等獎,82年就已經拿特等獎了。
大家看到的這個是顧仲安1983年的毛筆小楷。橫劃比較平直,歐味道嚴謹,柳味寬直。
為了讓大家能夠看清顧仲安毛筆小楷,我拍攝了一個高清的,同時對比了一下我的手指頭,可以看到1983年顧仲安27歲的毛筆小楷都能寫成這樣,這功底已經不是一般人可以比的了,所以1985年特等獎,顧仲安是順便拿的。
左邊:1986年《鋼筆書法精品選》,右邊1985年特等獎作品。
顧老師的特點是既能向中心收斂,又能放得開,收放自如。有的人寫字,全篇都是一個味。要麼一扁到底,要麼一高到底,要麼一歪到底的,很乏味。
而顧老師卻能寫出很多變化,每一個字都能讓你覺得十分有味道。這是因為顧老師大量練習了古代智永、歐陽詢、褚遂良、柳公權、顏真卿、趙孟頫等各大楷家的法帖。吸收各大楷家的精華,所以有些字,你看著看著,會找到古代某個書法家的影子,這就是顧仲安特別厲害的地方。更讓人著迷的是,顧仲安能把毛筆楷書的運筆特點應用到硬筆書法中,使得顧仲安的楷書每一筆、每一划都十分耐看。隨便一個橫劃,折劃,捺劃、點劃都讓你能看上半天。
來說1985年的作品。
首先,這種紙很難寫。由於這種信箋紙很有油滑,雖有彈性,但質地脆,因此紙沒寫破的時候,筆劃是很細膩,一旦寫破,又會造成浸墨,導致筆劃粗細不均勻,一般人在這種紙上寫,要麼一粗到底,要麼一細到底。但是,顧仲安卻能利用這種紙張的特點,所有的輕力微起筆,中間自然過渡,末尾重力收筆。這就是典型的毛筆字的寫法,而顧仲安很好的處理在這種光滑的紙張上。
再說滑,這種紙
顧仲安1985年比賽用的紙薄、脆、滑。因此一些力道比較重,停留時間比較長的筆劃,比如橫的收筆、勾劃、捺尾、長點等容易壞紙,浸墨。如:
可見顧仲安的功底多深厚,寫個楷書能把紙寫穿勾破。但又不至於破得難看,導致粗細不均。
顧仲安的毛筆「人」
任政的「人」
智永的「人」
「人」字頭左右遊刃有餘,一道撇劃竟然有三處轉彎,個人覺得人字頭這種一撇,一捺的組合,算是顧仲安最精妙的處理。看了下古代楷家很少有這樣寫人字的,因為很累。但是看了任政的楷書和標準行楷,我就知道顧仲安是吸收了任平的一些筆法。
智永《千字文》
顧仲安毛筆中楷
濃濃的智永千字文里的寶蓋頭寫法,橫折鉤,側鋒起筆,重筆壓場,向右輕起,又重筆回勾。當然了,這種寫法任政楷書和行書里也見得很多。
中豎左右平分結構,又有柳公權的神韻。
豎彎鉤,忍不住想起歐陽詢啊。
這完全就是柳公權的橫折嘛,故意秀關節骨。折畫的轉折又能把橫末豎初銜接得當,就像關節一樣,雖然折了,但筋仍在。
公字向柳體致敬。
我在想是不是柳公權穿越參加了1985年的書法比賽。
這個橫劃和折劃讓我想起了褚遂良。上騙左,下偏右,橫折還不露骨。大家可以翻一下特等獎1985年的仇寅的楷書,長橫,橫折,豎勾褚味十足!
唯字右側,四個橫劃都不一樣!很耐看。
順便欣賞一下顧仲安其他毛筆功底。
顧仲安的橫豎交叉處理,一般豎上比較高,下比較深。這得足夠自信才寫得出。
這種彎是不是很熟悉,任政的行楷里有這種筆法。
毛筆公字和柳體的公對比,神韻相似。
這完全是任政書法家的起筆落筆方式啊!輕落重手,顧仲安完全把任政書法家的楷書和行楷領悟到硬筆楷書中了。
任政楷書,大家注意起筆的豎劃和橫劃之間的連接。
再看看任政的行楷,有人說這和標準印刷行楷一樣啊,廢話,印刷行楷就是任政寫的字模。
最後我想來說一下這種楷書側鋒起筆的「歪豎」的來源——那就是唐代大書法家褚遂良。我在上文說過了,褚遂良的橫劃,豎劃,橫折豎是非常有特點的。以豎劃為例:
褚遂良的這種豎劃也深深同樣影響到了點劃:
所以啊,顧仲安很多點劃也寫成了「點豎」。
這種側鋒起筆的豎劃,豎點,褚遂良真的是發揮到了極點,如此優美雋永的筆法用到行書不是更好嗎?現代書法家沈尹默和任政的行楷起筆,都由褚遂良的味道。顧仲安硬是在短豎,點豎上繼承了褚遂良,任政的神韻。
當然了,褚遂良肯定是受了王羲之《蘭亭集序》的一些影響,楷書創新從行書筆法里提取精華,也是一種值得創新做法。
王羲之的豎起筆的三段式彎法。
任政的中楷短豎起筆。
由此不難理解,顧仲安在這種筆法上的處理了。他在左短豎,人字頭,豎點都用到了這種筆法,你要說看了任政,沈尹默,褚遂良,最後一定會看王羲之。確切的說,王羲之的人字頭沒有這種三道彎側鋒起筆,顧仲安,任政都很好的用在了人字頭上。
綜上,顧仲安1985的比賽作品中,在一張質地很脆,表面紙滑的信箋紙寫出了標準楷書的細膩筆法和嚴謹結構——褚遂良的瀟洒+歐陽詢的嚴謹+柳公權的力道+顏真卿的穩重+趙孟頫的寬博。一撇一捺,行雲流水,左右呼應。豎劃功力深厚,不慌不亂,心態穩重。結構上嚴謹而又開放,收放有度,雋永大方!以上僅僅是古典味道。同時顧仲安的書法又能與時俱進,我們看到顧仲安在1985年的楷書中用到了任政起筆。即現代起筆,古代收筆,可謂一絕。當然這些筆法都可以從王羲之的楷書帖,行書帖找到出處。限於篇幅,我不再一一指出。
再看看顧仲安的行楷,起筆別有一番風韻,收尾又有唐宋遺風。由於顧仲安的楷書里含有一些行書的起筆,因此很容易從楷書轉向行書,一樣的雋永秀麗,瀟洒脫俗。
所以,看顧仲安的字體就像看歷史法帖一樣,把從古到今的標準楷書的精髓領略到位,並能展現給大家看。這就是顧仲安的書法耐看,但是非常不好練原因。
為什麼我認為任政的法帖對顧仲安有一定影響。首先,任政是上海工人階級代表的書法家,號稱「業餘派」,而「專業派」就是知識分子代表的沈尹默。不過啊,沈尹默太傲氣,說任政的法帖太俗。導致雙方關係不好,互相鄙視,不接收對方學生。沈尹默文革被打倒後,他的所有出版的法帖都受到了批判。反而工人階級代表的任政受到了很好的推崇,其法帖也備受工農階級喜愛。而且我們現在的印刷行楷就是任政寫的字模。
1974年出版了熱門毛筆法帖《中楷字帖》50萬冊。
1975年顧仲安的書法,19歲。橫勾,折劃很有柳體的味道,橫劃受也能看到任政的影響。顧仲安同樣出生於工人家庭,受到工人階級的任政書法家的影響還是有一些的。後逐步他慢慢練習提升,又有名師指點提拔,終於在1982年拿到全國特等獎,後續幾年陸續拿獎,可見那幾年顧的水平確實出眾。
-------------------------------------------------------------
關於有些噴顧仲安,任政,沈尹默,啟功的「評論家」。他們用的辭彙無非就是「匠氣」,「俗氣」,「獃氣」。至於如何「匠俗呆」,沒有細細的說明。按我的觀點,人家書寫的是標準法帖,是用來練字的。這些人硬是要用「匠俗呆」來反襯自己多麼高深個性,實在是無知。顧仲安的4個特等獎可不是白拿的,集合了所有大家的成就,這不是一般人比得過的。如果練習的法帖自認為很多的話,可以對比下顧仲安的練習量。
評論中涉及到的相關法帖:
任平《金陵十三衩》
任平《陋室銘》
陸維釗
王羲之《蘭亭集序》(馮承素摹本,虞世南臨本,趙孟頫臨本)
歐陽詢《千字文》
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
柳公權《玄秘塔碑》
褚遂良《雁塔聖教序》
智永《千字文》
顏真卿《顏勤禮碑》
王獻之《洛神賦》
任政《二十四孝組詩》
任政《打油詩》
任政《標準印刷行楷字模》
顧仲安《顧仲安書法集·春江花月夜》2015年
《鋼筆書法精品選》1987年
顧仲安《小學生毛筆練字帖》1981年
顧仲安《中國硬筆書法教程》2001年
顧仲安《中國成語毛筆鋼筆行書字帖》
顧仲安《中國成語毛筆鋼筆兩用字帖》1990年
書評於深圳南山。
顧大師早年間的字可是珍貴了。什麼時候看都覺得是一股清風撲面而來,每次看的時候都能體味到現在自己寫字當中的不足和問題。
任大師的字……呵呵,不評價。我承認我看不懂也不喜歡任大師的字,越來越追求怪奇險,是準備走畢加索的路子嗎?
我心中,顧大師遠勝於任大師。個人意見,歡迎拍。
喜歡顧仲安的字 但現在很少他的字帖 而且很少人聽過他
更喜歡顧大師的字
都好啊,古貼味道很濃
都好
時勢造英雄
推薦閱讀:
※請問應該怎麼練字?
※堅持練習楷書大半年了,感覺進入瓶頸,想求教下一步怎麼去練?
※25歲練字算不算晚?如果還能寫的一手好字有什麼好的方法或者好的字帖推薦一下。?
※字寫的難看,怎麼改進?想寫一手好字,怎麼系統練習?
※為什麼每個字都認真寫,但是總體看起來還是不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