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原因讓你放棄或者不放棄材料科學與工程?

是什麼原因讓你放棄自己的專業,材料科學與工程,包括無機,有機,高分子,凝聚態等等方向


謝邀,感謝你們的信任。
我不放棄材料的原因,是因為它或者有許多不好,讓我遭受了很多不開心,仍舊讓我更好的理解這個世界。

我這兩天在想我算不算放棄了材料科學與工程,畢竟我離開了實驗室,離開了科研。不是沒有過讀博的念頭,只是覺得現在不行,甚至讀博我想換個專業。但是這實際上並不影響我對材料的熱情,我沒有一刻後悔過選了這個專業,這麼多年,從來沒有。我也無數次的想過高考完了應該選軟體工程,也蠻好的,堅持一下去學農學,大概很爽,可到頭來不過是也蠻好的,我沒有覺得選了材料有什麼不好。

我媽媽前兩天給我發了一張照片,配了四個字,鳥語花開。我們家老誰把養的鳥都搬家裡了,她聽著鳥叫,曬太陽看花。兩盆漢蓮花不錯,濃重的橙色很暖心,日日紅從夏天堅持了下來,還每天竄出骨朵來,老誰種過不下十種發財樹,我每次回家都能發現全新的被叫做發財樹的植物,大浪淘沙現在還有那麼一兩棵活著,綠綠的也算喜人。

你也許覺得我講的這件事情和材料專業毫無關係,但是不是。我和我媽經歷了多少平淡的勾心鬥角,才選了材料。她也曾經每日在我面前鋪墊學醫多好,師範多好,考公務員多好,到頭來,各退一步,我沒去農大,到了材料系。我相信是我過去所有的經歷讓我成了今天的自己,所學的課程,看過的書,做過的實驗,舉手投足每一個細節,或者不全是因為我所學的專業,但放眼望去,學了材料和學了別的怎麼能一樣。

我走在路上,看到松樹的針,卻想起了仿生學的課。那些壓夏威夷果的同學,每天嚷嚷著要是換個專業,學別的何至於天天這麼苦。不知道這一枚枚松針的啟發下,能做出什麼新材料,我會想這個。假如我學了農學,那是不是完全不同的情境?我會盯著松樹想什麼?松針漚了是多好的肥料嗎?還是松樹種植技法三百?

反觀家庭,媽媽和老誰給了我太大的空間自由生長,然後又拘著我,讓我沒有能真正的選最心儀的事情。我後悔嗎?不會。老誰真是個可愛的老帥哥,有一天他突然說,你說要是兩年長一歲就好了,那我現在才二十多,多好。媽媽說,哼,那也一樣,到四十就死了,還想也活到八十嗎?

所謂的選個好專業是為了啥?賺點錢,做喜歡的事情,和愛的人聊聊天,伴著鳥語看看花,一不小心就該死了。

專業如何,想怎麼解讀都好。很明顯在就業市場上材料專業過飽和,找工作非常難。我投了多少簡歷,拿了多少拒信,有多為難,為了那些不必要的難過失去了一個多好的朋友,在今天看來,也不是事兒。

我不知道換個專業今天又會如何,也會累,也會有各種糟心事吧。

喜歡就是喜歡,我不太明白為什麼。材料有啥好的?各種不好,髒亂差,實驗老失敗,失敗了我就給我媽哭訴,我媽說愛迪生也經歷了無數次失敗才發明了燈泡……天哪,文人我真是傷不起,吐個槽能招來一篇作文。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學材料我驕傲,這哪兒說理去。

謝謝閱讀,祝好!
最近在做一些梳理工作,怎麼梳都是梳,如果能梳到合適的題目,我選會的答。
2015年1月15日13:20:35


我給一個另類視角……有機光電材料與器件,算是材料科學與工程的一種吧。

我剛剛碩士畢業,繼續留在了相關領域,準備攻讀博士學位。我留下的理由,除了這個學科本身有意思以外,我一方面覺得想搞學術,一方面想搞教育,那就先這麼走下去吧。先讀個博,看能不能找個教職,不行的話,跑高中當老師去。

這些想法基本是被一位姓蘇的老師帶起來的。我當年高中的時候比較中二,自不量力想考北大,然後莫名其妙撞進北大招生網論壇去了。那個網站當年叫未來北大人社區,當年罈子里有一位老前輩,網名叫su,全名叫蘇少華,是北大的一位老校友。可以說我想往學術路子走這事算是因他而起。

蘇老爺子是個比較理想化的人。他一把年紀了,總在網上寫文章給學生講學習方法,現實里也在輔導他看上的好苗子,盡他所能發熱發光,為教育事業多做事情。他總在說希望最優秀的學生從事基礎學科研究而不是選擇經管類專業(光華躺槍),為中國的科技進步出力。而且他身體不太好,但他說希望能夠活久一點,希望看到諾貝爾獎落在中國,落在北大學生。現在未來北大人社區好像已經報廢好多年了,不過在網上搜,還是能搜到許多當年su寫下的文字。

受su的影響,我總感覺想往教育和科學的路子走。而這兩者一結合……好像我幾乎只剩下走學術路子找教職這個選擇了。我希望能教出最優秀的學生,希望他們擁有過人的理想、勇氣和學識。雖然我很菜雞,但是我覺得我如果用心帶學生的話,他們會有無限的可能性。於是……雖然我很笨,基礎很差,也決定試著走下去。

另外覺得材料這塊好玩,那就接著玩好了。除了實驗失敗和文章被拒的各種痛苦外,看文獻、做實驗、學理論,這種生活其實還挺開心的。最起碼,材料科學這東西,能讓我主動加班,而且加得享受。這點對我這種笨人來說,太重要了,畢竟智商不夠用的情況下還是需要時間的積累才能變得更好啊。

所以對我來說,目前的想法大概就是在這塊沖一衝看以後能不能在學術圈留下一個小位置,如果不能,那就回高中當老師吧。總覺得教書育人這麼個事情特別有意義,所以就把未來想得相對簡單一些。

恐慌肯定是有的,比如我很清楚我現在的理論基礎非常的薄弱,都碩士畢業了,我的理論底子還是不如很多競賽出身的本科生,而且差距不是一點點;除了我自身能力非常一般以外,網上勸退貼一堆我是看到了的,我確實也怕失敗。
還會想萬一讀完博出來照顧不好父母和妻兒怎麼辦呢,畢竟化學和材料這麼個學科的收入前景還是相對比較那啥的,讀個化學博養活自己沒問題,但家人咋辦呢……確實也會擔心。但擔心完了也就過去了,想想現在一線城市的家教工資好像也不低啊,我一個化學博士去比較靠譜的高中教書的話大概也能讓我的父母和妻兒過上體面的生活吧,想到這裡其實也就安心一些了。而且感覺不自己試一試的話,確實不太甘心。 再實在不行了,就走工業界吧,雖然工業界的情況我認知不深,但我這個方向在化學口裡面其實算是跟工業界比較近的,不行就去吧。


在申請PhD的個人陳述里,我寫過這麼一段話:「我相信教育和科學是改變世界最重要的兩種力量,而找教職是這兩者的結合。我有兩個主要的目標。一是我希望通過做科研,在這個世界上留下足跡並為世界作出貢獻。另一方面,我希望以後我的孩子和我的學生,能夠有機會玩科學和享受科學。如果以後我不能成為一個化學家的話,我會到高中當老師。」這大概是我這輩子吹過的最大的牛了。那既然話都說出去了,還是盡量把吹過的牛逼圓一下咯。

也算是所謂的不忘初心吧。從高中時期的不知天高地厚,想在農村地區建一堆學校來讓孩子們有更好的資源;到本科時期迷茫四年,想畢業了以後直接考資格證當老師;再到研究生的時候下定決心沖一把看能不能以後走學術,做研究,帶學生。狀態和想法一變再變,走教育口的打算卻一直沒有變過。而繼續窩在這個專業里,跟我的大方向其實是不矛盾的。

也不知道以後想法會不會有變化,但目前確實想法大概就是這樣。看著辦吧。。。不久後開始讀博,先爭取博士按時畢業。。。

說起來比起有機光電材料這麼個東西而言,大概我在教育口的堅持要更多一些吧(笑


我們專業是個吃力不討好的專業。

我們有很強的物理背景,量子力學,統計物理,固體物理,都是必修課。可是干不過學理論物理的學生。
我們有很強的化學背景,有機無機化學,物理化學,熱力學,固體化學,也是必修課。可是干不過專業化學的學生。
我們有很強的工科背景,汽車製造,壓製成型,各種實踐課程,模擬。可是干不過學機械的學生。
我們學陶瓷,卻不如那些鼓搗古董的人賺錢。

..............
學材料的人都想過一個問題,怎麼什麼都TM得學!我覺得,這個剛好。大學生不是天天覺得自己對專業沒興趣嗎?天天要換專業。那麼材料科學絕對滿足你的要求。

其實前期的基礎是繁瑣了些,後期會越來越專業,與其他學科的交叉就越來越少,慢慢會發現材料的內部的美妙變化,比如電子衍射,倒易球與Ewald球的交叉重疊,感覺很神奇。我始終認為,專業的興趣是建立在學習的深度之上,先懂,再發現樂趣,不是看熱鬧的那種興趣。

至於題主的問題,放棄專業。放棄需要代價,時間精力金錢的投入,說放就放?而且,知難而退也不能說服自己。


就為了這些如畫江山。前方多圖,高能預警。

波利尼西亞螢火蟲

裸露的以及氧化鋁包覆的粒子掃描電鏡(SEM)圖片

Adam Jakus, 喬治亞理工學院

義大利面和肉丸子

色彩鮮艷的義大利面和肉丸子,納米金和硅的掃描顯微鏡掃描圖片。「義大利面」是由一簇電沉積的金納米線構成,它的直徑只有100納米,從基體脫落並且纏繞在一起。而「肉丸子」是納米硅顆粒——直徑為1.5微米,通過超高真空的分子束外延法和金一起生長在碳覆蓋的基體上。這些圖片展示了在納米尺度上物質可以形成各種的結構。

Blythe G. Clark ,桑迪亞國家實驗室以及卡爾斯魯厄研究中心

聖誕老人

納米聖誕老人拿著一包納米管。這是在超疏水納米複合塗料的表面上發現的。通過一些圖像處理來添加色彩從而顯得更加漂亮。

Adam Steele, 伊利諾伊大學

魷魚的吸盤

這裡每一個露著牙齒的魷魚吸盤(紅色部分)提供捕食獵物的咬力。這些吸環包含納米尺度的平行管狀網路,如背景圖所示,它極大地改變了這種結構的宏觀力學性能。

James C Weaver, 加利福尼亞大學,懷俄明州

暗夜巨浪

一種自組裝DEH-PPV-b-PMMA嵌段聚合物聚甲醛(POM)的顯微照片,該聚合物含有60%體積分數的PMMA,180攝氏度條件下製備形成雙折射近晶相然後冷卻到室溫。

Wei-Fang Su, Chun-Lin Lin, 和 Chun-Chih Ho,國立台灣大學

抓牢!

掃面電鏡照片(經PS增色),圖中自組裝鬃毛狀環氧捕獲一個直徑2.5微米的聚苯乙烯(PS)球,這種環氧具有高縱橫比,厚度為250納米。

Boaz Pokroy, 哈佛大學

納米伊甸園

碳納米伊甸園(M. de Volder, S. Tawfick, A.J. Hart)

A. John Hart, 密歇根大學

鄉村風光

有機薄膜晶體管(organic thin-film transistors (OTFT))偏光顯微照片。圖中的OTFT由剛合成的高度結晶4T-TMS有機半導體通過最近發展起來的溶液切削法沉積而成。除了新型OTFTS優異的性能外,這些顯微照片還展示了充滿藝術和美的鄉村風光:交叉極化薄膜的不同部分像極了湖泊,大地,高山和朝霞,而金色的晶體管電極則像是一排籬笆徘徊在湖泊和遠山之間……

Zihong Liu, 斯坦福大學, 美國

地獄

增色的TEM照片,展示壓縮後[111]方向上NiTi微柱的孿晶和應力對比。這種微柱通過FIB研磨,並且使用裝有平沖頭的納米壓痕儀進行壓縮。通過製備並檢測不同直徑的壓縮納米柱,我們可以研究NiTi形狀記憶合金的尺寸效應。

Blythe Gore Clark, 馬普學會金屬研究所, 斯圖加特, 德國

火焰山

Au(001)面濺射單晶的原子力顯微(AFM)照片

Violeta Navarro, 馬德里康普頓斯大學, 西班牙

層巒疊嶂

染色ZnO納米針狀物SEM圖像。這些納米針像是中國畫里的美麗山峰。.

Hui Ying Yang, 南洋理工大學, 新加披

翠玉上的舞者

顯微鏡下的一些污染物(可能是之前使用者留下的單分散聚苯乙烯)恰好聚集在Ta2O5粒子的一角。圖片由itachi S-4700 SEM顯微鏡二次電子成像收集的,使用圖像處理系統彩色化。

Georff Brennecka, 桑迪亞國家實驗室, 美國

竹子

Ni-Mn-Ga熔抽纖維,直徑100μm,具有竹狀結構。(FEG-SEM顯微鏡背散射檢測器成像)。熔抽是一種新型,獨特的方法,用來製備磁性形狀記憶複合物中單晶粒子。

Oliver Gutfleisch, IFW Dresden,金屬材料研究所,德累斯頓,德國

髒兮兮的骰子

自組裝的200微米左右的鎳制骰子,掃描電子顯微鏡的低能二次電子模式下獲得的。骰子通過AdobePhotoshop染色。

Timothy Leong,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巴爾地摩,美國

自然之美

CuInSe2薄膜的掃描電子圖片,薄膜表面上有盤狀Cu2Se和針狀InSe晶體。

Olga Volobujeva, 愛沙尼亞塔林理工大學鑭輝鈷礦梯田

染色照片,展示La0.8Ca0.2CoO3孔洞內形成的多層結構,揭示了材料的斷裂現象。

Siddhartha Pathak,雷克塞爾大學,費城,美國

紅色星球

3—D組合展示兩張掃描隧道顯微(STM)圖片。大地為單層HATNA沉積在Au(111)面,天空為THAP/Au(111)暴露在高背壓二茂鈷中。

Sieu Ha,普林斯頓大學,普林斯頓,美國

向日葵

雙噻吩蒽(Anthradithiophene)分子顯微照片,

Matthew Lloyd,康乃爾大學

「遠古時代」從古典藝術到量子藝術

「遠古時代」是500×500微米的光致發光圖片,是在多孔硅上使用聚焦氦束寫入並隨後在氫氟酸中進行電化學蝕刻得到。由於量子限域效應,可以在蝕刻後的殘留納米硅骨架上觀察到可見光。由此可見,氦束預照射改變硅的局部電阻率以及形成的多孔硅發出的光波段。預射線頻率越高,光致發光的波長也就越長。畫中這個人的橘黃色,臉和鬚髮的黑色均是由高能氦束照射產生。他的左手伸去拿紅色球上的圓規,周圍環繞橙黃色光輝。使用高解析度離子束寫入技術,我們就可以將威廉布萊克的古典藝術轉化為一張精確調節的納米單晶圖片,這就是「量子藝術」。

Ee Jin Teo,新加坡國立大學


納米棒棒糖

這是張側影,展示的是硅納米線盤踞在兩個鎳電極之間。納米線的右端有一個小的納米球,配合後面的納米線,一個活生生的棒棒糖就出來了。該圖使用Hitachi S-4700 FESEM拍攝,樣品與FESEM基本電子束呈85度角。

Sarang Ingole, 亞利桑那州立大學

海洋生物

砷化鎵表面缺陷沿氫化物氣相延伸的圖片。使用Nikon光學顯微鏡Nomarski對比法提取的圖片。

花粉上的日出

TiO2粉體表面SEM圖片。這些粉末隨後通過保形氣-固置換反應轉變為二氧化鈦。明顯的粒狀表面是納米銳鈦礦 。原始的圖片經過編輯以增添顏色和亮度。

Samuel Shian,喬治亞技術研究院


紅瓦

左圖為Mg-Al-Zn合金第二相,圖片由金屬所唐偉提供。右邊為本人照片,系山東科技大學家屬區屋頂。


阡陌孿晶-希望的田野

左圖為Mg-Li合金擠壓後拉伸產生二次孿晶,由我的學生王猛提供。


孿晶瀑布

左圖為Mg-Li合金擠壓後時效處理產生孿晶片TEM圖,由同學李志成教授(金屬所博士)提供。


峰巒起伏

左圖為擠壓鎂合金AM60拉伸後斷口形貌,由本人提供。韌窩(dimple)越多表示材料的塑性、韌性越好,此為韌性斷裂。


珍珠鏈

左圖為擠壓鎂合金AZ80的金屬間化合物或第二相Mg17A12,由本人提供。此為掃描電鏡二次背散射電子相。


稻田

左圖為擠壓鎂合金AM60的顯微組織,由本人提供。


菊花飄香

左圖為鎂合金表面磷酸鹽轉化膜SEM圖,由我的學生蘭自棟提供。


岩石

左圖為氫脆斷口掃描照片,來自於網路。右邊圖片為本人提供,為山東科技大學校內筆架山岩石。


早春

左圖為珠光體顯微照片,白色為基體鐵素體,藍色為滲碳體。此兩張圖片來自網路。


蒲公英

左圖為納米碳管, 來自金屬所科普網-神奇美麗的材料世界

由蒲公英似乎想到了電影《阿凡達》唯美的鏡頭。 我的小孩特別喜歡它,散步時,拾取一根蒲公英,輕輕一吹,種子隨風緩緩飄落,心情無比快樂!


乾裂

左圖為鎂合金AZ31經NaOH溶液處理後表面形貌,由學生蘭自棟提供。化學轉化膜從溶液中拿出來放置一段時間就會出現這類形貌。


蜂巢

左圖為Al合金陽極氧化膜形貌,來自金屬所科普網-神奇美麗的材料世界。輕金屬陽極氧化膜多有類似形貌。


鬱金香

左圖為擠壓鎂合金(含Nb)顯微組織,由同學唐偉(金屬所博士)提供。此類組織在鎂合金中很難觀察到。當我看到時,甚為驚奇,保留此照片7-8年了。


梯田

左圖為位錯繞過第二相粒子-奧羅萬(Orowan)機制 (蔡珣,材料科學基礎-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小草

左圖為Mg-Li合金擠壓變形後位錯線終止於晶界TEM圖,李志成教授提供。


鋼鐵指紋

左圖為鋼中珠光體組織,有網友說更像指紋。


地球

左圖為失敗的氧化鋁片上的鈦酸鋇薄膜照片,由網友蘇力宏提供。中間為原始圖片,由我的女兒(小學6年級)PS過。


來源:新材料在線編譯

全文為複製粘貼,感謝收集這些照片的原帖主。


是是是,實驗失敗很操蛋,還不知道問題出在哪。關鍵不好找工作。

說起來學材料快7年了,高考完選專業我聽的我同學的,可以說完全是…靠緣分。
有想過穿越回去我可能會選金融或者歷史,但也從未向人抱怨過不喜歡自己的專業。
其實學進去了,樂趣還是挺多的。

大學第一次班會,老師就說,國民工業三大基礎就是能源,信息和材料
大三上X射線衍射的時候,老師給我們展示了一個圖,圖意是材料由成分、結構、工藝、性能四個成分組成的,用各種手段表徵。
固體物理,各種晶系,空間群,位錯,晶粒,鑄鍛焊,凝固,相變原理…………
從聲子到晶體,從納米級的原子到工廠里成噸重的鋁帶,從石墨到金剛石……
新能源行業多晶硅,儲能材料;電信行業半導體材料,微電子,感測器;
——以上所有,以及很多未提到的,難道不會影響一個人觀察這個世界的視角嗎?不管是自然界還是社會商業活動中。

但材料確實太基礎了,現在的環境下,我想很少有人為了尋找最優性能像日本的工作者那樣把成分調節到0.01的程度吧,沒動力唄!幹活兒那麼辛苦,配成分,制樣,控制各種條件(工藝),最後做出來檢查性能…是不是很想和師兄抱頭痛哭呢。。。找工作的時候一看高薪行業都是金融、互聯網、諮詢管理。機械化工電力電子車輛工程誰也拼不過,行行行,你們先選,剩下留給我們。更悲催的是材料,女。

所以啊,是去是留都有理由吧。只是希望走之前,能鬆一口氣,說一句愛過。

————————————————————
答題。
我留下了。留下的方式不是繼續讀博,是選了一份相關的工作。
留下的原因嘛。
第一還是覺得前景不錯。政策上十二五規劃,973/863之類的項目;地域上珠三角長三角工業還是很強的,形成產業公地;趨勢上各個研究方向也都如火如荼的(這個個人感覺,身邊小夥伴們打了雞血一樣)
第二不是愛得深沉,只能說喜歡吧。在材料方向還是有一點小理想。
第三沒其他特長,找本專業工作好找一點;


說一說我的經歷:

高中時我很喜歡化學,記得當時化學書上寫著:能源、信息、材料是現代科技的三大支柱。而材料和化學的聯繫非常緊密,於是高考填志願時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材料科學與工程,心想著從此以後學習研究高大上的材料,以後畢業也一定能找到一份好工作,心裡還有點小激動呢。

可是大一剛入學就開設了無機化學這門課,神馬雜化軌道、電子云等概念有點暈,材料這門學科也不是想像中的那樣,我慢慢地意識到:很多你填志願時以為自己感興趣的學科,等你大學學了後卻未必會感興趣。所以很多家長以就業為導向來給孩子選擇專業,現在在我看來還是非常理智的。

大一入學沒多久,學院的領導和老師開座談會和報告,給我們介紹材料科學與工程這門課的學習內容、培養方式和畢業後的就業情況。提到就業情況時,我就覺得有點不對勁了:材料專業在每個行業貌似都是給別人打下手的,例如學金屬材料的去鋼廠給學冶金的打下手,去了汽車廠就是給學機械學車輛的打下手,學無機材料的去了建築工地就是給土木工程建築學專業的打下手...彷彿材料專業沒有特別對口的工作,如果有,那唯一就是讀研繼續深造。

上大二以後,從學長學姐那裡慢慢地知道了材料就業比較坑,材料裡面金屬相對高分子和無機要好點。所以,大三分方向時(金屬、無機、高分子三個方向),我機智地選擇了金屬,天真地以為自己選對了方向。可惜後來鋼廠越來越不景氣,這可是我們金屬材料就業的主要去處。而高分子就業卻比較好,無機就業一直是坑。

材料科學偏理論,材料加工偏應用,這是大學入學後慢慢知道的。所以,考研時我又從材料科學小跨到了材料加工,心裡暗暗竊喜,以後咱就是加工的人了,找工作一定不難。等去年9月找工作時,殘酷的事實又給了我一個打擊。所有招材料的人,都只要焊接。而東大的材料加工是軋鋼,現在鋼鐵廠基本虧損,你軋鋼學得再好不去鋼鐵廠有個bird用。去了鋼鐵廠更坑。你能想像一個碩士畢業的人去鋼廠只能拿著3500的工資嗎?(寶鋼湛江就給碩士開3500),工資還不如it大專生。這還不說,好多鋼廠去了還要倒班(我師兄正在馬鋼倒班,同情他)在一線實習,鐵水一泄漏,你人就沒了。

因為鋼廠太坑,所以我們學金屬的都盡量不去鋼廠,轉而進汽車廠、造船廠等企業,但是人家主要招車輛工程、機械工程的人啊,每次來開招聘會就要一兩個材料的,而我們整個材冶學院幾百人投簡歷,最後當然悲劇。我隱隱地感覺到最終材冶的四五百人都要被鋼廠消化掉。鋼廠也很機智,索性等到11月才來,因為來早了也沒人願意簽。

因為想去的一大批企業接二連三的連簡歷篩選都過不了,後來怒做投霸。
所有不限專業的崗位我都投(銷售、管培生...),當然和本專業相關的技術崗位也繼續

總結:
1.和化學相關的專業都是坑,材料也是坑。材料唯一的出路是讀完博搞科研,本科或者碩士就業都不行。
2.如果你真的想學材料,並且想本科或者碩士後畢業找個好工作,那麼:
(1)請選擇焊接,請認準哈工大。
(2)選擇電子材料,盡量往ic靠,華科有這個方向,研究生的專業叫電子封裝,以後可以去中芯國際這類企業。


當時看到這個問題就直接收藏了,因為還有挺多感觸的,我在中國最好的材料系讀書,本來以為能做點真正工科的東西,能夠真的搞出點什麼新材料,後來發現自己想多了,就保研去了別的系,準備默默的當一個高級打工仔。
我當初選擇材料,就是因為材料是工科,和實際應用比較接近,學工科也比較適合我的性格。但是幾年下來,我發現我們學的東西完全就是理科,數理化一樣沒拉,真正工程的東西可能也就金工實習吧。系裡非常重視科研,各種發paper,各種學科排名都是高的嚇人。但是也就是因為這樣,所以老師們都有點追熱點,很少有做應用的,我曾經去過系裡最偏應用的組,結果學生為了畢業、老師為了兩年一聘,必須做一些和真正研究的內容沒有關係,但是能發論文的工作。據說我們建系三十年也就有幾個真正在工業界出成果的項目。
我是想過在本系讀書,做出個新材料,然後技術創業,走上人生巔峰的。但是後來發現我們領先工業界太遠了,因為需要發高水平的期刊,做的東西必須要新,要有突破性。而這些東西可能工業界要幾十年後才能用上,而且關鍵是讓成果走出實驗室進入工業是個非常吃力不討好的事情,要投入大量的時間、精力去降低成本,去研究怎麼大規模生產,但是卻很難在現有的科研體系中得到認可。
於是我放棄了技術創業的想法,也最終放棄了材料,去做高級打工仔了。
P.S 我最近看到好多人在朋友圈裡轉一篇文章講,材料是產業鏈的基礎,但是只有讓上下游都吃上肉,做材料的才能喝上湯,這可能也是很多人離開材料的原因吧。


填高考志願到交表前一刻把原本第二的材料與原本第一的專業交換,是我過去幾年做的最大的錯誤決定了。


後來出國,拼盡全力想擺脫材料了,卻依舊還是或多或少與其有關聯。畢竟,微觀東西學了本科四年,確切說學來學去就是各種體幾把火,忽然完全切換到宏觀,真心很難。


曾經國內遇見的尷尬有:拿著一堆粉末告訴人這是納米材料結果人家問在哪裡;拿著XRD結果跟人說材料元素那傻逼評審說怎麼這圖你沒做實驗錢就用過。。等等

也遇見過跟文科的說我曾經學材料的,人特么一臉茫然問這是個什麼專業。


更有甚者國外材料專業phd更是被一眾化學物理乃至生物的人來競爭位置。某些學校材料招生更是根本不要材料背景的只要物理和化學的。考慮到他們就業的樣子,可以想像材料是多慘淡。


當我看到一個材料phd畢業最後年薪是人家某別的專業ms的幾分之一時,我承認我是個俗人。


只想說材料是坑,不想立志終身科研的話,早想明白早好。別怪我們沒提醒你。


本人是武漢一所普通一本大學的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材料化學大三的學生,到現在為止學了三年的材料和化學。我想是因為我一開始填志願就是奔著它去的,所以從來就沒有後悔過,更沒有放棄過。
我國現在的材料行業發展的很不行,各個行業都需要材料做為基礎從而發展的。具體而言,鋼鐵,以鋼鐵做為基料的很多行業,都得想,我買哪種材料?貴不貴啊?我看看國外的?哎,這質量怎麼好這麼多?貴一點,怎麼辦呢?我的「導師」是國內最先做彩色不鏽鋼的那一批人,他評價說:路長道遠,各位莫懈怠啊,我那一輩人靠榮譽來成就這個行業,而你們靠的是恥辱感來發揚我國材料。和我初心相同啊,我不想讓我的國家因為材料被外國而壓制。有心人可以了解一下國內的材料發展。


已轉電化學,不造選擇對不對。


答主材料大二,在之前的幾個月里,我一直在問自己:自己究竟是真的出於對材料的熱愛而學材料還是因為高中化學競賽帶來的微不足道的沉沒成本而學材料(潛意識逼迫自己喜歡材料)?最近想通了,是後者,學校里背書式的課程更加確定了這個答案。
那麼將其作為謀生的飯碗呢?當我發現我並不能接受材料科學與工程作為自己的終生職業後,我只好對它說拜拜。
各位材料同行,如果你在放棄與不放棄之間搖擺不定,請每天和我一樣問自己這樣一個問題:自己究竟是不是發自內心喜歡材料科學與工程這個專業?每天都問,有奇效。
退出是為了給材料一個更美好的未來。
材料科學是一個怎樣的專業? - 類秦鋅的回答


有前景+喜歡,未曾放棄


明知道是個坑,而且在裡面呆著不舒服,就沒必要欺騙自己把坑挖深點把自己埋裡面。


蟹妖。 @諟槿年
我只是轉專業。。。
很簡單,我們學校材料專業比較呵呵,而且本人本來就是填志願時拿它湊數放在最後一個的。
其實當時還是覺得材料應該以後很有前景的樣子。
雖然我最差的一門課就是材料化學基礎。(可能是因為自恃中學化學好不怎麼重視)
雖然給我們上課的院裡面的老師講得很不怎麼樣。(有遇到一位很不錯的)
雖然我們院天天沒事就搞一些浪費時間又紅又專的活動。(其實我經常翹掉這些活動)
雖然我們院畢業生的平均工資比較低。(雖然有極少數的幾位神人本科畢業就拿六位數的)
但這些都沒能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這就要講到我的某個室友了。
他是個十分可憐的孩子:在少年時父母雙雙去世,與姐姐相依為命。「所幸」由於民族政策,來到了我們學校學習材料專業。
雖然他抽煙,還會在宿舍里隨意亂扔。
雖然他漢語不好,我們和他交流有障礙。
雖然他不去上課。
雖然他所有課都掛科。
雖然他衛生習慣極差。
雖然他會隨意亂用我們的東西,比如趁我暑假不在時用我的杯子喝芬達後放在那也不洗。
雖然他天天泡網吧,然後沒錢就跟我們借。
雖然他拿到補助金第一件事就是買了台電腦,然後靠吃我們的零食生存。
雖然他白天睡覺,晚上在宿舍玩電腦或者出去包夜。
雖然他有時在宿舍凌晨看視頻時不戴耳機(請腦補在這個環境里睡覺的感受)。
雖然他即使戴耳機會忍不住大聲笑,還同時會吃袋裝膨化食品。
雖然半夜有時會有一個他同族的人(也是我們專業的)在我們都上床後大聲敲門+大聲喧嘩地來找他。
雖然那個人和他一樣抽煙、不上課、所有課都掛,還紋有文身。
但他還是個可憐的孩子,嗯。
每天在宿舍與之朝夕相伴,隨著同情心被消耗殆盡,我產生了一個這樣的想法:我們專業這種人都招!
於是,我堅定地轉了專業。
雖然我還是覺得材料的前景很好,可惜我不想等了。
即使真的材料行業形勢變得一片大好,看我們學校材料專業的尿性,也不像是能分到一杯羹的樣子。同地區的某大學,材料專業很強,還進了2015USNEWS材料科學專業全球大學排名的前50。
匿(只是為了不讓其他認識的人看見)


未曾放棄。想想四把火,僅僅是熱處理就可以將一個材料的性能有翻天覆地的變化,覺得一切是那麼神奇。而且現在大量將計算機技術引入材料學科中進行模擬,重構,讓這個專業看起來也沒有那麼死氣沉沉 反而有一種重煥青春之感。


首先,我承認我放棄了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但我並沒有放棄對物理的愛,我放棄了以它作為職業的機會,但是沒有放棄把它當做為興趣愛好的能力。大一下學期主動決定從材料科學與工程轉專業到工商管理專業,是因為我從初中開始就有從事工商管理方面工作的願望,而且我覺得這和我自己的個人能力特點是想適應的,其次就是對不確定挑戰的偏愛,對運籌帷幄的憧憬。就算一周三次跑北校去補課,上一節課要坐車30分鐘只能聽到三分之二也忍了。。。在這裡不一一細表我們學校的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的種種弊端,這也是我選擇離開的原因之一。但至少選擇職業方向要考慮三個方面吧:1.個人的喜愛程度2.個人的適應程度3.行業的現狀前景。當我發現我並不能接受材料科學與工程作為自己的終生職業後,我只好對它說拜拜。每個行業都有灰色內幕,都有不公壓迫,也許我們最好的辦法就是帶著鐐銬跳舞,然後才去想怎麼瓦解桎梏。 補充一點,我們當時班級三十個人,轉出9人,材料院里前五十轉走接近一半,怎麼說好歹是一個二流985工科院校。。。記憶不清晰了@耳芻你也是轉走的,你怎麼看。


很明顯,這一代人已經不能再用情懷了溫暖了。答主89年的,當年一心想學商,被做了一輩子工程師的老爸軟磨硬泡學了個材料。畢業了就從未從事過本專業,在重工業的不同子領域做商務。前兩天聊在職研究生,老爸說你考個國際貿易吧,讀材料混個文憑有什麼用。想起高中時國際貿易不是他最反對我讀的專業嗎?那時候他一心想讓我學個工科,受了那句著名的未來三大支柱產業材料生物信息技術的蠱惑,讓我學了材料。沒想到畢業之後,這些年在從事本專業的同學,除了極個別倖免的,一片狼藉,哀鴻遍野。有時候想起來他一把年紀了,看著我這些年的求學和工作歷程,會不會也有一絲的遺憾,早知道就不讓我學材料了。他們那代人受過國企下崗的影響,總覺得有個技術工作才不怕社會變革,會更傾向於讓子女學習工業的技術工種。沒想到這些年,傳統工業里的技術員在飛漲的房價,金融IT等行業的飛速發展背景下,不但十年如一日地拿著維持生活保障的最基本工資,而且還一步步被地方政府退城入園,產業升級,被國企里複雜的人事關係壓制,幾無翻身之路。不是我們這一代人不能吃苦,也不是我們這一代人不夠努力,是殘酷的社會現實讓我們不用別人勸就走上了轉行之路。


很高興看到了這樣類似的問題,也很榮幸去認真回答這個問題。目前是一所985院校的准研一新生,鑄造方向,聲明一下,走到現在,純憑個人愛好。一直以來我的人生就是以愛好作為前進動力與方向的,選擇材料,也是我一廂情願,初進材料領域是因為當時看了鄭強教授的一次在川大的演講,所以萌生了要去學材料的念頭,大說是為國家出力,小說則是為了追求自己的人生價值,本科來到了一所西北地區再普通不過的一本院校,學著之前並不感興趣的金屬方向,不得不說,由於自身情況的限制放棄了高分子專業,到現在都是一種遺憾。對於材料,最初是產生了一種排斥感的,我想這主要是由於我對於本科院校的排斥感所引起的吧,至少說,我並不熱愛我曾從事的工作。但或許人總是慢熱的,在經歷了苦與累、歡與笑後,你會發現,在大學最美好的四年間,沒有一個人從始至終的陪你度過你所經歷的一切,唯獨,是那份你曾無視的專業。青春最寶貴的幾年,做實驗甚至比戀愛的時間的更長,在你經歷最困難的時期的時候,它就像是有著生命的朋友一樣陪伴著你,幸福與痛苦,陪你一起走過,面對著這樣的陪伴,為什麼要捨得放棄呢。我身邊的朋友一個又一個的放棄了,面對誘惑,又有哪個人不會因此動心呢,可是,面對你的青春回憶,面對你的夢想旅程,我又怎麼可能輕易放手呢。時光如一把悄然出鞘的利劍,斬斷了你的過往,毀滅了你的回憶,而我,卻在追求材料夢想的孤獨道路上艱難的前行,的確,有困難,有艱險,有淚水,但面對夢想,我還是願意選擇走在追求夢想的道路上。


不放棄的都是沒畢業而且喜歡的,放棄的都是畢業後找不到工作發現前途光明就是自己等不到那一天的。


現在還談不上放棄,畢竟還沒有畢業,所了解的一切都是前輩們的經驗和經歷,學了這麼久,前途還是一片渺茫,車到山前必有路,放不放棄要看它能不能讓我在這個社會中生存下去……


推薦閱讀:

為什麼塑料袋輕輕一碰聲音就很大?
金屬鎢是如何冶煉的?
有哪些氣體存儲方式(力學、材料、化學)?
碳納米管會代替傳統硅材料成為更優質的計算機電子元件材料嗎,現在大規模應用的阻礙是什麼?
人類的哪些科技已經接近瓶頸,很久沒有重大提高了?

TAG:人生 | 放棄 | 材料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材料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