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有人對此有不同意見么?
個人覺得這不是一個必然的結果,而是一種嚮往。身邊遇到不少不是這樣的。


初三畢業黨看著這句古文相當親切,不過題主你就不能把整句話找出來看看么。。。

這是孔子在自述一生...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孔聖人他十五歲就有志於學習啊;三十歲就自立於禮有木有,說話做事都符合禮儀;四十歲的時候懂得了各種知識,他就能不受迷惑了;五十歲的時候居然看懂了自然的規律、法則;六十歲的時候別人跟他隨便扯幾句,他很不科學地用不著怎麼想都能明白;七十歲的時候,我們的孔夫子就隨心所欲,不管咋樣,都不會超出規矩、法度有木有!

孔子想告訴我們啥?
學習使人終生受益。
(到老了還能拿來炫耀 大霧)

這是聖人養成計劃,跟我們這些人三十歲立不立,四十歲能不能不惑有什麼關係么?


子曰: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是說他自己 謝謝 別人怎麼樣孔老爺子不關心


一:原文沒有全部引出來,題主是伸手黨無疑。
二:孔子說的是自己,也是他自己一生的回顧總結。
三: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 孔子這段話可謂把修身次第境界完整點明。

四:謬誤在於看這段話時關注年齡。好像年齡一到便能開悟。這段話的關鍵在於:志於學,而立,不惑...不逾矩。

你這個問題不是好問題。你沒有思考,乃至於最簡單的求證。


孔子是在說他自己。

但是,一般開始有志向大概還真是十四五的樣子,且不管合不合實際,但會有股子勁兒往這使。
另外,孔子說的志於學不是高考,不是公務員,勉強算是副縣考正縣吧,這是開玩笑的。

三十而立,我今年恰好的樣子。這立,不是牛逼了。

後面的沒體驗過。

四十不惑。沒經歷過也見過了。

五十知天命。身體衰退很明顯了,人生基本近尾聲,生活還得繼續。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才能「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
表面上是孔子的夫子自道,其實,是看人、判斷人的簡單標準。

十五歲,再沒有志向,就完蛋了。(志於學)

三十歲,仍然一事無成,就完蛋了。(而立)

四十歲,還在搞七捻三,摸不著路,就完蛋了。(不惑)

五十歲,還以為自己命長的很,有無限光陰可以揮霍,就完蛋了。(知天命)

六十歲,不能心平氣和,叫人逢迎拍馬就得意洋洋,罵兩句就火大,就完蛋了。(耳順)

七十歲,還想幹壞事,像某個人一樣,利用權勢,掀淘天大禍,就完蛋了。(從心所欲不逾矩)

-----------------------------------------------------------------------------------------

原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


最近我剛剛開始看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裡面就簡單的講了講孔子的哲學。裡面說的三十而立不是說,成家立業。說的是懂得了禮法,行立都有了規範。先佔一個地簡單說一下,等我有心情了,再好好寫一寫。

補充一下答案,具體說一下「立」。孔子除去這一句話,還說過「立於禮」、「不知禮,無以立也」。孔子所說的「三十而立」說的不是大眾的情況,是說的他自己。也可以說,孔子到現在才具體知道,也許僅僅知道道德的價值。至於後面的所謂超道德價值也和道家的所謂「道」有本質區別。但是我個人還是覺得最後殊途同歸,都是達到「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規」。道家追求的是與混沌的整體達到神秘的合一。具體的,我也說不出來,這個聖人最後都是一種感覺。不能具體評價。

最後說一句,所謂孔孟之道。只是自古而來的說法,其實孟子是孔子的第一個反對者,從對於「禮」來說。具體說來,還是得回頭看看《四書》。馮友蘭說,孟子代表儒家理想主義。

不說了,超出本人水平之外了,再說就誤導別人了。


十有五而志於學,是說你給監考的十五塊錢等於沒給,該看書還得看書;

三十而立,給監考的三十塊錢你 可以站起來看別人答案;

四十而不惑,給監考的四十塊錢,就不會有難題了;

五十而知天命,交五十塊錢 就能提前知道考試內容;

六十而耳順,六十塊錢能讓監考的在考場上貼你耳朵邊兒告訴你答案;

七十而從 心所欲,不逾矩,就是告訴你交七十塊錢,你隨便幹啥只要不過分,不來考都讓你過。


這幾句算是孔子對自己生命歷程的回顧,也是孔子對自己一生學問修養的各個時期思想境界的總結!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這和聖人不聖人無關,這講的是精神境界的不同階段

而立就是確立正確的判斷標準,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
不惑就是更進一步,在有明確判斷標準的情況,對任何事物都知道如何去應對,自然不會茫然
知天命就更進一步,在知道如何去做的基礎上,認識到了事物的客觀規律。
耳順再更進一步,在充分認識到客觀規律的基礎上,對人事物的行為和現象都能從容應對
最後達到和客觀規律保持同步,自然就會從心所欲,而不會違背客觀規律。

耳順和不惑的區別是,不惑雖然知道什麼是對的,但不表示願意接受,不表示內心不會波動,比如明知道分手才是正確的做法,但內心還是會波瀾起伏,而耳順,就是當自己認識到必須分手才行的情況,就會從容分手,內心不會出現抵觸情緒,這不是自私,這是明知不可為,故而不為。

這是人生境界的次第標準,一步一步來達成,當然大部分人一輩子到死可能都沒確立正確的判斷標準,也就是正確的三觀,更達不到不惑的境界。

這沒有什麼因人而異的問題,只要是人,在認識事物和自己的行為標準上,必然是如此一步一步的達成,先有1,才能有2.這也不說達成了就是聖人,達成了也就是個明白人。當然絕大不人其實都是糊塗的。只不過糊塗人不願意承認自己是糊塗的,所以就會各種曲解,比如高曉松在魯豫有約上說的那段話,蛋扯的很漂亮,但無論多漂亮都是扯淡。


十五從軍征,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專城居。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不逾矩,八十始得歸。


因為很多人都想讓一切都有標準答案,這樣心裡才踏實, 所以知乎里遍地都是問我該學什麼我該買什麼, 連自己喜歡啥有啥需求都不知道就亂嚷嚷. 誰信了這句話誰的一輩子也就只能這樣了,歡迎變成標準答案


這是孔子說的自己,從一個凡夫到聖人的心路歷程。如果有孔子的天分和勤奮才能攀登這聖人的金字塔,很多人連志於學都做不到,後面的只能呵呵了。


因為激素水平變化,在你最愛吃肉的年齡,怎麼會大愛菠菜呢。

孔子這段話的核心是:歲月是把殺豬刀。


最近恰巧在讀南懷瑾老先生的論語別裁,可以用南老先生書中的話來回答下這個問題:
這段話被編排在《論語》的《為政》篇里,為政並非講述孔子如何進行政治活動,而是闡述其個人的政治理念。

這一段話其實是孔子的自我報告,為什麼孔子在談到為政,要作自我報告呢?孔子是七十二歲死的。他用簡單幾句話,報告了自己一生的經歷,艱苦奮鬥的精神。他的身世很可憐,父親去世的時候,他還有一個半殘廢的哥哥和一個姐姐,對家庭,他要挑起這擔子來,他的責任很重。他說十五歲的時候,立志作學問,經過十五年,根據他豐富的經驗,以及人生的磨鍊,到了三十歲而「立」。立就是不動,作人做事處世的道理不變了,確定了,這個人生非走這個路子不可。但是這時候還有懷疑,還有搖擺的現象,「四十而不惑」,到了四十歲,才不懷疑,但這是對形而下的學問人生而言。還要再加十年,到了五十歲,才「五十而知天命」。天命是哲學的宇宙來源,這是形而上的思想本體範圍。到了「六十而耳順」,這裡問題又來了,孔子在六十以前耳朵有什麼問題不順,耳腔發炎嗎?這句很難解釋,可能在當時漏刻了文字。可能是「六十而」下面有一個句讀。如果照舊,「耳順」的道理就是說,自十五歲開始作人處世,學問修養,到了六十歲,好話壞話儘管人家去說,自己都聽得進去而毫不動心,不生氣,你罵我,我也聽得進去,心裡平靜。注意!心裡平靜不是死氣沉沉,是很活潑,很明確是非善惡,對好的人覺得可愛,對壞的人,更覺得要幫助改成好人,要這樣平靜,這個學問是很難的。然後再加十年,才「從心所欲」。西方的文化就是自由,但下面有一句很重要的 話:「不逾矩」。我們上街去看看,這家包子做得好,就拿來吃,「從心所欲」嘛!行嗎?要「不逾矩」。人與人之間要有一個範圍。「從心所欲」——自由而不能超過這個範圍,所以「不逾矩」,同時這句話也通於形而上的道理。講到這裡,我們要研究孔子為什麼把幾十年所經歷作人、做事、做學問的經驗,要放在《為政》篇里。這經驗太重要了,本來為政就是須要人生的經驗。

這一段話是南懷瑾老先生對這孔子自我描述的一種個人見解。讀論語斷章取義,單獨令出來去理解是不怎麼合適的,建議可以讀讀南懷瑾的原文


我來寫一個。
15=願,發願。
30=業,世間責任。
40=道,實相,正法。
50=空,因果,輪迴。
60=悲,眾生苦,無我。
70=慈,愛,救度,智慧。
阿彌陀佛


三十,規範自己,立志
四十,為完成志向,經歷種種,看的更明白
五十,知道自己想要什麼,要什麼樣的心意


原文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且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這句話出自論語「為政第二」。
正如前面答者所說的,這是孔子的自述,也映照自己。孔子活到七十三歲,所以這句話套在他身上是能活用也是一個鮮明例子
這句可以說是千古名言,至今沿用。由年歲來描述個體成熟的不同階段以及狀態,從而出現了各種的解說。例如所「志」和學。「立」究竟是什麼意思?是事業有成還是道德有得?「不惑」幹什麼?「耳順」何解?「知天命」等等。本人才疏學淺,望求與各知友探討。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
「志」志者,心之所之也。拆解上面是「士」下為「心」,「士」子曰:推十合一為士。終於十,從一從十。簡單理解是推十為一,這是一種能力的體現。
合著理解,大概是十五歲我從心底對學問發起追求而去學習。
「三十而立」
在這裡可以延伸開來,「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這裡的三十而立,立的可以說是禮,是指人從六歲開始習禮,到三十歲才算完全熟練掌握,但後人註解多不局限於學禮,而指人格成熟,這也可以是一種解釋。
「四十而不惑」
這個比較容易理解,當志向,禮。都具備在身心的時候。經過十年的磨鍊,可以到達另外一個境界,不再迷惑。
「五十而知天命」
這算是比較難理解的「知天命」可以解釋自己到五十歲,對於自己的一生,算是有了一個瞭解和認同。一方面明確了自己的有限性(也就是五十才知曉)另一方面也確立了自己的可能性。不再是青年時代的「獨上高樓,望斷天涯路」的前路茫茫,也不再是「天下事捨我其誰」那種不自量力的空洞抱負,也可以說是對自己命運的認同
「六十而耳順」
人體感知的部位「耳朵」
這句很有趣,有人問「六十而耳順」孔子在六十歲之前有什麼聽不順的呢,這裡很難理解。
如果照著理解「耳順」的道理就是說,自十五歲開始作人處世,學問修養,到了六十歲,好話壞話儘管人家去說,自己都聽得進去毫不動心,不生氣。明辨是非善惡。對好的人覺得可愛,對壞的人,更覺得要幫助變為好人。要這樣平靜,的確的不容易的。也可以理解為接受各樣的批評。這也見仁見智,沒有太大局限性。
「七十而從心所欲」
這也是現代人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從心所欲。每個人都希望。
反觀當時,經過了十五歲的志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順。這確實是達到一種境界,而當達到這種境界的時候,從心所欲對你來說不是難事了,可以想做就做自己喜歡的事。這並不難理解,可是前提就來了。就是剩下一句。
「不踰矩」
就是自由行走而不超過這個規矩,也就是方於圓都在心中,行為規範都修正律己以後,自然做事便不會超過這個規範,卻也不會不合乎禮了。

這就是句子的理解,讀起來意味深長,包含了人生,卻有有一種標桿的意味,並且難以攀登。我們也可以好好品味,從而這也屬於個人修養,卻並非各人能做到,這才有聖賢於個人的區別。

第一次回答,純抓機黨手打。
望指出錯處,共同進步。


身邊也有50到60歲的忘年交 問過我理財的事兒


總體感覺 他們的可塑性 學習力 基本趨零了

縱有千般妙計 奈何墨守成規

因此也只能說說注意身體 保持健康 其他也只能默然了


40歲開始也許是你我最後拼搏的十年

這之後如果良性循環。善

否則


因此 想改變 想積累 就立刻行動吧

人生五十載 去世婉如夢幻 蓋天下之內 豈有長生不滅者

這是織田信長50歲時 桶峽間合戰前的怒吼

那個年代還能給他雄霸京畿的機會

現在的你我 力爭朝夕吧。

也許夕陽西下 就在眼前了

也許與問題無關 突然的感嘆而已


曾仕強教授在百家講壇,易經的奧秘中曾講說,這幾句的話的另一種意思:」在人的十五歲時候決定學習的方向,三十歲的時候確定一生的原則,四十歲的時候對人生的目標不在動搖,五十歲的時候明白命運是自己造就的,六十歲的時候廣泛聽取多種意見,這樣到七十歲的時候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去做就絕對不會做出逾矩的事情。
在十五歲的時候就明白了讀書明理是自己的出路,三十歲的時候立下了自己一生的志願,四十歲的時候依然按照自己的志願走下去沒有疑惑,五十歲的時候就大概知道自己這一生的成就,畢竟自己都五十了現在來講都要退休了,人到五十就知道了自己這一生的成就,畢竟歲數大也翻不起什麼風浪來了。
我跟贊同曾教授理解的這個意思,聽他這樣一說,瞬間感覺自己浪費了好多時間
這句話就孔子對自己一生的總結


推薦閱讀:

難過到極點是什麼感受?
如何開闊自己的眼界和見識,增加豐富的人生閱歷?

TAG:人生 | 孔子 | 古文 | 論語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