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向語言(Motherese)對嬰幼兒的發展有怎樣的影響?
由此問題引出:父母跟1~3歲嬰幼兒說話時,模仿小孩那種幼稚腔調到底好不好?
簡單一搜,外文文獻滿新的,包括兒向語言與孤獨症的相關性。國內相關研究發表的期刊似乎比較邊緣。不知國內有團隊在做這方面研究嗎?
關於兒向語,綜合各方面的資料來看,對嬰幼兒的發展有如下影響:
1、兒向語的使用,有助於建立完善的「母嬰連接」。讓嬰兒在不具備辭彙發音能力之前,通過「哭叫、呼喊、嚅囁」等音調、音色、力度、節奏變化,向母親傳遞身體的信息。(嬰幼兒通過母親的兒向語習得最初的表達方式,如果母親採用標準發音,孩子的發聲器官決定了無法重複表述!這個很關鍵。)
2、在嬰幼兒的依賴期, 能夠及時表達身體感受、情緒變化及情感需求的嬰兒,無疑具備生理層面的優勢。兒向語言充當了交流的工具。這是嬰幼兒生存的必須。
3、兒向語有「音調高、音節重複、節奏化」的特點。這基於嬰幼兒高頻敏感的聽覺特徵,重複的音節也有助於嬰幼兒強化語言習得記憶。這些都有助於嬰幼兒語言的習得。
4、母親通過motherese言語通嬰兒之間構成的互動,可以激勵嬰兒注意音調、輪廓、音色、節奏和情緒認知的聯繫。
5、促進嬰兒大腦灰質發育。幫助嬰兒建立社會身份和自我認知。
先想到這些。後續再補充完善。
原則:在3歲之內,嬰幼兒語言習得爆發期之前,父母和孩子使用兒向語溝通交流沒有問題。後續必須果斷改為標準的語言交流方式。
--------------------------------------引用資料,比較枯燥------------------------------
在兒童語言習得理論中,以布魯納(J.Brunner)、貝茨(E.Bates)等為代表的社會交往說學者認為,語言習得除了需要先天能力和認知發展,更需要在交往中發揮語言的實際交際功能。該學說特別重視兒童與成人的交往,認為兒童和成人語言交際的互動活動對兒童的語言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兒童習得語言的整個過程都是處在一定語言環境(language environment)下。父母的兒向語言(baby talk)在兒童語言習得初期是最重要的言語輸入形式,是兒童母語習得所處的語言環境中非常重要的因素。
兒向語言的特點
成人對兒童說的話與成人之間的對話存在很明顯的差異,我們把這種特定的語言命名為兒向語言。一提到兒向語言,我們想到的是父母對兒童化言語以及特殊辭彙的模仿,如「is ooo my tweetie-pie?」和「pottie」(Jean Berko Gleason,2005)。我們同嬰兒和幼童說話時,往往自覺或者不自覺地對自己的語言進行調整和改變,使自己的語言與兒童的語言趨同,以利於和兒童進行交流。筆者認為,兒向語言正是對「言語適應理論」的一種體現。
兒向語言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它在音韻上特徵,如音調多變、音調相對較高、重音顯得很誇張等等。有學者發現,在很多不同的兒向語言中,特殊的音韻模式是兒向語言的普遍性特徵(Fernald,1992)。除了音韻上的特點,兒向語還具有句子較簡短,出現辭彙較少,總體信息量較小等特點。成人用兒向語和嬰兒交流具有一定的科學依據。由於嬰兒的感知能力有限,他們並不會對所有周圍的事物給予積極的反應,而是有選擇地關注特徵比較明顯的事物,兒向語中的高音調、重音等特點對嬰兒較有吸引力。不少學者對此做過一些心理實驗,結果證明與普通的成人之間的語言相比,兒童偏向於傾聽兒向語言。
兒向語言的作用和具體案例
兒向語言的特點決定了它對兒童語言習得的重大影響。下文將對兒向語言的具體作用做一個探討,並輔以CHILDES(國際兒童語料庫數據儲存和分析系統)中的相關語料進行佐證。
(一)鼓勵、激發兒童參與「對話」
兒向語言在父母與兒童交際過程中起著鼓勵兒童語言行為的作用。Snow發現母親在與嬰兒進行互動時一個主要的目的就是激發他們與自己「對話」(Snow,1977)。在兒童前語言階段,雖然他們大多還不能理解語言,也不能產出言語,但他們在和父母的互動過程中卻可以通過自己的眼神和其他的行為參與到「對話」中。來自於父母的言語刺激和交流,能夠引起兒童的注意,激發他們的行為,在一定程度上有助於兒童感知運動系統的發展,對兒童的語言習得也頗為有益。相關案例如下所示:
Case1(選自Soderstrom語料庫).
Target child 0;6.29 (6個月29天)
Mother:you wanna have some foodies?
Child:ubuh(babbling)
Mother:nguh(babbling)
Mother:let』s see
Mother:how (a) bout
Mother:oh, that looks yum
在該案例中,目標嬰兒年齡為6個月29天,還處於前語言階段。對話中,母親用兒向語言跟孩子進行交流,像「foodies」、「yum」就是兒向語言的典型辭彙。母親通過詢問、評價等方式鼓勵孩子進入對話,期待它的反應。對於母親的詢問,目標嬰兒做出「ubuh」發聲上的反應,母親進而同樣用非語言的發聲給予回應。可見,母親的兒向語對於激發嬰兒參與「對話」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Case 2(選自Higginson語料庫)
Target child 1;6(1歲6個月)
Mother:what『s this?
Child: duck
Act:the child takes the duck from her mother.
Mother:duck.That"s good.
Act:the child reaches for the rabbit
Child: the bunny.
Mother:bunny and duck.Huh!
該案例中,目標嬰兒在具體的語境下已經能夠獨立地、有意義地說出一個詞,比如它自覺而準確地說出「duck」、「bunny」。這要歸功於父母的兒向語的刺激,如果沒有特定的交際情景,沒有母親對孩子言語的鼓勵,以及像「duck. that"s good.」這樣的正面的評價,兒童對語言的某種心理假設就得不到驗證,他們語言發展的進程也會大大減緩。
(二)加速兒童語言習得進程
兒向語言一些特質為兒童語言發展提供了一個自然、便捷、高效的實踐學說語言的環境。一些父母在和孩子的交流過程中,會不斷糾正孩子一些發音上的錯誤,啟發、鼓勵孩子運用語言知識和語法機制。以下為相關案例:
Case 3(選自Warren語料庫)
Target child 3;1(3歲1個月)
Mother:what are these?
Child: ah!
Child: choo-choo twains (trains)
Mother:choo-choo trains
Father:below
Child: what bebo (below)
Father:below
Father:say below
該案例中,目標嬰兒和父母都有互動,無論母親還是父親都努力糾正孩子的讀音,如對以上「trains」和「below」讀音的糾正,這也是幫助兒童語言發展的一個方面。
在兒向語言的交際情景中,很多父母積極地對孩子已經習得的單詞進行擴充,如擴充成片語或者句子。這樣一來,兒童的語言輸入更加豐富,他們能接觸到的語法結構和形式也就更多,有助於加快兒童語言習得。哈佛大學心理學及社會關係學教授Roger Brown提供的語料庫中,有個叫Eve的幼童,在1歲10個月的時候就已經習得「give sb. sth.」的雙賓結構。她自主地說出了「go give dolly bottle」這樣的表達,把「dolly」當成了「人」的角色,是對該雙賓結構用法的創新。Eve在語言上的進步與來自父母兒向語的信息輸入密不可分。
兒向語對特殊群體語言教育的啟示
兒向語對兒童語言發展的種種益處不禁讓筆者思考,是否可以將其應用於其他群體的語言教育,提供符合他們心智基礎的語言環境,以達到提高這些群體語言運用能力的效果。失語症患者和弱智兒童作為語言能力欠缺(受損)的群體,其感知系統上的障礙如同嬰兒在該機制上的不成熟,他們在語言輸入上也需要對應的、合適的語言信息,以幫助他們語言能力和表達能力的恢復。兒向語言的特點正好符合這兩類人群。在失語症治療方案中,有一種以交流能力為導向的方法。筆者認為如果用兒向語跟失語症患者交流,應對他們言語理解和生成上的困難,會比較適應他們的語言能力現狀,不至於加重他們語言理解和產出上的負擔。弱智兒童比一般正常兒童在感知能力、思維能力等方面都要弱些,記憶上也有缺陷,如何增強他們的語言運用能力,使他們能順暢地和外界交流是全社會應關注的問題。如果我們能有意識地用兒向語和他們交流以適應他們認知、心智方面的滯後狀態,將有助於提高他們的語言水平。
父母與嬰兒的互動交際有助於嬰兒的語言發展,在這過程中,大多父母往往採用兒向語言和自己的孩子交流。兒向語言因其自身的一些特點恰好適應幼童的認知能力與心智狀態,有助於兒童對語言的理解和生成。可以說,兒向語言在激發兒童語言行為,加速兒童語言習得進程方面發揮著重大作用。因此,在兒童語言習得初期,我們要儘可能用兒向語與兒童交流,以促進兒童語言發展。同時,筆者認為,兒向語在提高特殊群體的語言水平方面也具有重大的指導作用。該假設在今後的臨床實踐中,需要我們進一步驗證。
近期寫的一篇文章《吃飯飯、拉臭臭,這類兒語究竟是好是壞?能不能說?》,發表在我的微信公眾號(奶爸de自我修養)上。轉到這兒!
摘要:此問題學術界尚未達成共識,現有的實驗方法存在固有缺陷。就目前來說,穩妥的做法是折中,具體參見本文最後一節。
===============================================
想必大家生活中都經常聽到大人對小孩子說「吃飯飯」、「拉臭臭」之類的兒語。英文稱之為baby talk。
奶爸我最近看到兩篇短文講這個事情。兩篇文章都援引了國外的研究成果。我截個標題給大家看看。
第一篇來自新華每日電訊,認為不能對小孩說兒語。
第二篇來自生命時報,認為需要對小孩說兒語。
奶爸我就不明白了,這到底是能說還是不能說啊?於是我花了些時間研究此問題。
閑話少說,正文開始!
1 什麼是兒語?
成人在跟小孩說話的時候,會採取與成人之間說話不一樣的方式。這種不一樣的說話方式就稱為兒語,英文稱為 baby talk 或者 infant-directed speech。
並非只有中國人說兒語,世界上多數民族都會使用兒語。儘管語言不同,但具有一些共同的特點:
音調高。
語速慢。
多用短句。
重複的發音。中文體現為疊音,例如「吃飯飯」、「睡覺覺」。
賦予某種事物一個特殊的名稱。例如「拉臭臭」、「洗香香」。
減少詞之間的連音和滑音。
兒語這種說話方式到底是怎麼來的,目前尚無定論。科研工作者們對其進行了一些研究,但卻分成了截然不同的兩派。一派認為其很好,一派認為其很糟。
2 兒語支持派的觀點
支持派認為全世界多數民族都有說兒語的現象,證明兒語是人類進化的必然結果。
兒語源自父母模仿幼兒的說話方式,因此幼兒更容易理解,進而有利於幼兒語言能力的開發。
在一些實驗中,兒語中的一些特點展現出能更好地向幼兒傳遞信息的效果。比如更高的音調更容易引起幼兒的注意,短句和重複發音更容易被幼兒掌握。
綜上,兒語支持派的核心觀點——兒語源自父母對寶寶說話方式的模仿,使用兒語和寶寶交流有助於寶寶學習語言。
3 兒語反對派的觀點
反對派首先認為寶寶的說話方式不是生來如此,而是因為父母說兒語,所以幼兒才學會。反對派也不認為兒語是人類進化的必然結果,因為世界上還是能找出一些民族是沒有兒語現象的。
在一些實驗中,研究人員發現寶寶的語言學習能力非常強,即使父母不說兒語,寶寶也能夠分辨出相似音節。因此,反對派否認了支持派所認定的兒語和語言學習之間的正向聯繫。
同時,反對派認為兒語對寶寶的大腦刺激不夠,進而推崇與寶寶正常交談,使用複雜句式。
另外一個經常提到的觀點是,小時候用兒語,逐漸長大後總得切換成正常語言。在切換的時候,對寶寶來說是兩套語言系統,這會令他們困擾,並阻礙語言能力的開發。
4 當下應該聽誰的
奶爸看完兩種對立觀點的資料,確實分不清誰優誰劣。
在我看來,這與目前人類對大腦的認知還十分淺薄有密切關係。正是因為不清楚大腦的具體工作方式,所以兩派的實驗都是間接的實驗,進而做出的推論。
同時考慮到人的特殊性,兩派的間接實驗都存在兩個缺陷:
樣本數不夠大;
無法固定影響結果的其他因子。
所以呢,這個事要想知道確切的結論,我們可能還得等上幾十年。
那麼好了,具體到當下,我們應該怎麼辦呢?兒語說還是不說呢?
這個時候就得拿出育兒領域的聖經了——《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奶爸我翻遍全書,書中對兒語的好壞沒有明確站邊,但是有多處建議。這也符合當下此問題在科學領域沒有定論的現狀。下面我們來看看書中是怎麼說的:
『在所有聲音中,嬰兒更喜歡人類的聲音。母親的聲音是他最喜歡的……通常來說,嬰兒喜歡音調較高的女性聲音——事實上大部分成年人會本能地意識到這一點,甚至在沒有意識到的情況下就會用這種音調對嬰兒說話。』
『2個月前後,你會開始聽到孩子發出唧唧咕咕聲,而且會重複一些母音。來吧,模仿他的兒語,同時在4~6個月期間的交談中加入一些簡單的詞和句子。這期間很容易養成用兒語的習慣,但你應該有意識地在交流中加入更多的成人用語,最後逐步淘汰兒語。你還應該從孩子的嬰兒期開始為他讀書,即使你覺得他根本不理解你在講什麼。』
『1歲多以後……你還會發現自己不再用那麼多兒語,也不再像唱歌那樣吊高嗓子來吸引他的注意。現在要盡量放慢語速,吐字要清楚,盡量用簡單的字詞和短句子。教他物體和身體部位的正確名稱,比如說「腳趾」的時候就不要再用「小豬腳」這樣的可愛代號。為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語言模式,可以幫助他減少學說話過程中的混亂。』
綜上,美國兒科學會的意見基本上是一個結合了兩派觀點的折中。總結起來有以下幾點:
0~3個月,可以使用兒語。
4~6個月,逐漸增加成人語言,減少兒語。
1歲多以後,不再使用兒語。
就目前來看,各位爸媽按照美國兒科學會的建議來操作,是最為穩妥的。
=====================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奶爸de自我修養
不愛雞湯,只有乾貨!
謝邀,嘗試回答一下:
一、兒向語言
兒向語言是一種專門說給嬰幼兒聽的語言,是對嬰幼兒語言的重複、擴充和評價,是嬰幼兒能理解或經解釋能夠理解的規範的語言形式。兒向語言要求成人在了解嬰幼兒當前語言水平和認知能力的基礎上,以略高於其水平的語法、語義和語言內容與其進行交談。兒向語言是一種動態的話語,隨著嬰幼兒年齡的增長,語言能力的提高,兒向語言在內容和形式上都會隨之改變,而且與嬰幼兒言語發展水平相比帶有「略前性」。它可帶動嬰幼兒言語從低級向高級水平的發展,語言表達從字到詞到句子,語言的理解、表達能力不斷得到提高。
但對廣大家長而言,兒向語言意見不大:
1.兒向語言在中國研究較少,沒有使用教材,有一定的專業性,暫時難以推廣應用。
2.使用時間短。幼兒一般在1周歲左右才會說話,3周歲以後進入幼兒園,開始使用規範化語言,適合使用時間為2周歲前。
3.當前家長普遍使用的簡化口語已適用。嬰幼兒聽話,除了語言外,還會從表情、語氣、手勢、肢體動作等方面會意。嬰幼兒聽話的能力強於說話的能力,簡化口語已能滿足與嬰幼兒溝通、交流的需要,且不影響嬰幼兒的語言發育。
4.家長精力有限,嬰幼兒各方面發育不可偏廢。嬰幼兒除了語言發育外,還有體格發育、運動能力、精細動作、認知發育、社交能力和情感發育等方面要兼顧,除了親自與嬰幼兒交流外,也要經常創造條件讓嬰幼兒與其它兒童和成人交流,讓嬰幼兒在玩中學、在生活中學,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達成全面發展的目標。
總之,個人覺得兒向語言的使用對象為有語言障礙的幼兒,或部分有語言「提前教育」需求的家長,是個小眾市場,不適合大多數的家長。
二、父母跟1~3歲嬰幼兒說話時,模仿小孩那種幼稚腔調到底好不好?
不好。父母與孩子交流的語言,常用的有兒化語言、簡化口語和規範化語言。使用兒化語言,有利於孩子獲得被尊重的感覺,培養其自信,更容易與其交流。但缺點也很明顯,常用兒化語言和孩子說話,意味著孩子必須建立兩套語言符號系統,將拖延孩子過渡到說完整話的時間。孩子的語言潛力難以發揮,對幼兒語言和智力的發展有較大影響。
現在學習英語,已從以往的學單詞改為學句型了,單一的記憶單詞沒有意義。講完整的句子,儘管幼兒有時明白不了,但能喚起他的聯想,激發學習興趣,從而發揮潛在的語言能力。想想看,如果對話都要用兒化語言,那講睡前故事還有什麼意義呢?
至於我個人,從沒給孩子起小名,從小就直接叫學名,也不故意對孩子講簡單的話,尤其是使用疊字,孩子發音不準也不較正,時間到了自然解決了。
個別人、個別時間跟孩子講兒化語言不在此列。
推薦閱讀:
※你聽過的最精妙絕倫的諷刺是什麼?
※男女之間的聲音差別真的只是音高上的嗎?
※《卑鄙的我》中的 minions 說的是什麼語言?
※為什麼「天」讀作「tian」,發明它的人是怎麼想的?為什麼人生下來的哭聲是「wawawa」不是「hahaha」?
※有關聲音最有特色的描寫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