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莎士比亞的文學地位這麼高?
朋友裡面也有喜歡讀簡愛一類的著作的,貌似身邊沒什麼人在讀莎士比亞的
劇作家以及戲劇文學在文學史里從來都不是主流的討論範疇,即使是莎翁也是如此。
大概因為戲劇本身的民間特性緣故,戲劇文學總是被視為難進「經典文學」殿堂。此外,那些劇本不是讓觀眾直接閱讀,而像是給演員準備的所謂「台本」,這更是製造了戲劇文學與大眾之間的鴻溝。
鑒於資料限制,我們根本無法想像,古希臘時期的戲劇或近代文藝復興時期的戲劇一旦進入劇場演出,它到底會是個什麼樣子。但我們很清楚的是,莎翁憑藉其高超而獨特的台詞
寫作技巧,成為歷代文豪模仿的對象,成為各種現代風格流派追溯的鼻祖,成為研究英語世界文學特徵不可繞過的焦點性文本。
來看看莎翁和現代人的聯繫。
我們今天說「現當代文學」,「如今的文學界」,「當今文壇」怎麼怎麼著,一定有一個東西脫不開干係,就是自二十世紀以來每年授予一次的諾貝爾文學獎。在今天,普通人提到文學,大多想到的都是諾獎;普通人會去閱讀文學、購買文學書籍,也大多傾向於選擇「諾獎獲獎作家」(包括莫言)。如果我們仔細看一下獲獎作家名單,會發現諾獎鮮有頒發給劇作家的情況(比起長篇小說家或詩人)。
梅特林克
皮蘭德婁
霍普特曼
尤金·奧尼爾
蕭伯納
貝克特
達里奧·福
哈羅德·品特
這些劇作家或多或少都與他們所處的時代主題、社會志趣與時髦的東西有關聯,換句話說,他們都引領了一種潮流,才能因此進入諾獎的範疇。比如好萊塢根據蕭伯納的劇作拍了電影《窈窕淑女》(沒錯,就是奧黛麗·赫本主演的那部)
消費,既是現代戲劇的特徵,亦是它的局限。而文學評定向來是反消費、反商業的。
但這個局限對莎士比亞(1564-1616)無效。如果諾獎從文藝復興開始頒發,那麼按照20世紀的標準,莎翁起碼要獲獎10次以上。我們上文說過,莎翁的文學技巧完全碾壓了他作為戲劇文學作家的低下身份。這些技巧一旦經過放大,最終將導致各式各樣的風格以及主義的出現,以供後世人去摹仿學習。換句話說,文學風格的所有「主義」,都可以追溯到莎劇。也因此,古往今來的劇作家裡,唯有莎士比亞能長期佔據文學史(而不僅僅是戲劇史)頂尖高手的席位。我們探討莎翁,也必須澄清是把他視為文學大師,還是僅僅視為一個為劇場演出提供一度創作文本的宮廷劇作家,一個戲子優伶。
也正是因為莎翁,戲劇和文學才有跨界互文的可能。從身份的角度看,我們可以視今天的劇作家為「文人」,「作家」,而不再像是在說草台戲班子、「下九流」;從創作的角度看,寫作一齣戲劇,一定會追溯並回到某種文學母題和文化母題——就像莎翁自己畢生踐行的那樣。
讓我們看看四大悲劇所對應的(西方)文化母題
《哈姆雷特》原罪
《李爾王》寬恕
《麥克白》審判
《奧賽羅》謊言
莎翁他老人家之於本熊有什麼意義呢?
本熊閱讀莎劇的感受是,讀起來很爽快,語言很有閱讀性,故事一波三折,衝突性很強。這幾個要點,能做到其中一點的即是戲劇大師,能同時做到的鳳毛麟角。我很欣賞我國古代那種章回體小說的筆法,「欲知後續如何,請聽下回分解」,有懸念有期待,引人入勝。莎翁的換幕換場也能製造出「下回分解」的那種停頓感。閱讀莎翁,堪比閱讀阿加莎·克里斯蒂(1890-1976)、儒勒·凡爾納(1828-1905)或歐·亨利(1862-1910)的通俗文學。
如果你感到莎劇晦澀難懂,大概是因為,莎翁並不是按照「生活化」或「寫實」的方式塑造人物角色的。莎劇的特點是詩化處理過的,一個人物的獨白能寫出半頁紙,但這種「詩化台詞」卻與文學「詩」大相徑庭:戲劇是有行動性的,人物說出這些台詞,是為了實現某種明確的人物行動性。林兆華導演排演《哈姆雷特》,讓哈姆雷特在說那段著名的獨白「生存與毀滅」時與舞台上的電風扇(幽靈)打架,德國塔利亞劇院(盧克·帕西瓦爾)的《哈姆雷特》設置了一胖一瘦兩位哈姆雷特,兩個人互相對吼「生存還是毀滅」。
莎翁不僅僅是一個詩人,而且他為後世的戲劇工作者提供了這些想像力豐富的視覺場面呈現的潛質。人物的台詞是可以被演員說出來的,而不是詩詞朗誦。也就是說:
「日常生活人物+詩化台詞=莎劇人物台詞」
僅僅寫出前者,你是優秀的劇作家,僅僅寫出後者,你是優秀的詩人或文學家,兩個加在一起,你就是莎士比亞。
我們來試著理解一下莎士比亞那種極具藝術魔性的台詞:
(《羅密歐與朱麗葉》朱麗葉台詞,朱生豪譯)
朱麗葉:只有你的名字才是我的仇敵;
你即使不姓蒙太古,仍然是這樣的一個你。姓不姓蒙太古又有什麼關係呢?
它又不是手,又不是腳,又不是手臂,又不是臉,又不是身體上任何其他的部分。
啊!
換一個姓名吧!
姓名本來是沒有意義的;
我們叫做玫瑰的這一種花,要是換了個名字,它的香味還是同樣的芬芳;
羅密歐要是換了別的名字,他的可愛的完美也決不會有絲毫改變。
羅密歐,拋棄了你的名字吧;我願意把我整個的心靈,賠償你這一個身外的空名。
這裡朱麗葉到底想對深夜前來幽會的愛人羅密歐表達什麼?
原文這裡的戲劇情境是,羅密歐所在的蒙太古家,與朱麗葉的家族是仇敵,但朱麗葉又很愛羅密歐,因此她渴望羅密歐乾脆改姓,這樣兩個人的愛情就不至於被捲入家族仇恨當中。
要是按現在網路用語說就是:
「親,我討厭你的昵稱。
本來你網名叫啥,關我P事。
昵稱又不是你那根大屌,也不是你那張小鮮肉的臉蛋。
但你還是換個別的昵稱唄。
其實昵稱這玩意兒挺沒勁。
花店裡賣這花那花的,不都是為了花香嗎。
你換個昵稱,頭像還是帥到掉渣。
換個昵稱吧,你換了我就把我小心臟送給你,和你一起秀恩愛。么么噠。」
然後我們再看看羅密歐是怎麼回應的:
那麼我就聽你的話, 你只要叫我愛,我就重新受洗,重新命名;從今以後,永遠不再叫羅密歐了。
換成網路用語就是:
「全聽你的媳婦兒,你都么么噠了,我現在就改頭換面重新做人。
以後再不叫自己羅密歐了。」
朱麗葉作為有知識有文化的貴族少女,對自己的網戀男友用了如此肉麻而直白的說話方式,羅密歐作為有知識有文化的貴族青年,像個妻管嚴的丈夫似的討好迎合。瓊瑤阿姨聽見了估計也得噗通跪倒。
這就是莎士比亞的功力。你們想看什麼,他就給你們炮製什麼。要多兇殘有多兇殘,要多肉麻就有多肉麻,要多悲情有多悲情。所以,雖然莎翁的人物台詞(再加上翻譯的問題)與今天的人有一定隔閡,不像我們今天普通人說話,但莎劇人物言語的邏輯卻是普世的、全人類都能理解的。
按照今天的說法就是,莎翁明明有當宮廷詩人的才華,卻非要混劇組,和一幫地痞流氓混跡在一起(如同《仲夏夜之夢》里蠢驢波頓的生態處境),還不小心混成了戲劇大師。他本來能享受榮華富貴,卻做了最艱苦的工作。正因為這種經歷,他深諳各種階層身份的說話方式,從王侯將相到瘋子乞丐,他的詩化台詞都展現出了這些人物生動而睿智的說話邏輯。
從這個角度說,莎翁至少做了兩件事:「高雅藝術走向民間」以及「民俗故事的文學化」。
如今的普通觀眾,不需要藉助任何立體的戲劇演出,就能看懂莎翁的劇作到底在講什麼。不要覺得這一點很簡單。我在上文說過20世紀的劇作家憑藉發達的大眾媒介卻依然鮮有染指諾獎。如果莎翁能穿越到20世紀,那麼他將是諾獎文學獎里的愛因斯坦。
而關於莎翁劇作的戲劇演出幾百年來更是數不勝數,吸引了一大幫文學愛好者進入劇場,了解戲劇藝術。莎士比亞甚至成為了各國戲劇藝術家相互溝通的橋樑通道,因為他的故事的確是普世的、打通過去與未來的,每個人都能理解的。所以大家排演莎翁的劇作,也是一種特殊的文化溝通。
我不是莎翁專家,也不是英語專業學生,即便因為碩士所學專業緣故,已經通讀了莎士比亞幾乎所有知名的劇作,卻根本無法對莎翁那超乎想像的語言辭藻之華麗做出任何相匹配的描述。我只能告訴你們,僅僅憑藉他那驚為天人的人物台詞寫作方式,那種人物之間激烈的對峙或衝突,就夠他載入文學史冊喝幾壺了,上一個能做到這點的人還在古希臘(索福克勒斯)呢。
我們時常提起一種叫做「英國文學」(包括愛爾蘭作家)的東西。那麼,有莎士比亞和沒有莎士比亞的英國文學,完全是差了好幾檔。英語專業的知友肯定比我更清楚這一點,如果一個英語小白拿莎翁的劇作去學英語,肯定是在找死。
在英國文學史里,莎士比亞可以自己一檔,喬伊斯(1882-1941)一檔,其他人統統一檔——包括題主提到的《簡愛》作者夏洛蒂·勃朗特(1816-1855)。鑒於許多答主已經強調了莎士比亞驚人的辭彙量和造詞能力,這種能力對講究字詞精簡的漢語世界來說是不可思議的(《康熙字典》一共才收錄4萬多漢字),我這個外行人就不再贅述了。
這裡我要稍微解釋一下,我對女作家沒有偏見。封建時代的貴族女性受教育程度普遍相對低下,傑出的女作家其實少之又少,願意吃苦混戲班子的女知識分子就更少了,而且紅顏薄命,以至於大多數被評為「華麗」、「細膩」、「靈動」的文學作品,根本不是女作家寫出來,而多是像莎士比亞和曹雪芹這樣有一定貴族意識、生活有些拮据的糙老爺們寫出來的。
至於像當代多麗絲·萊辛(1919-2013)、耶利內克(1946-)、赫塔·米勒(1953-)這樣思維複雜、文筆精緻的精英女作家(皆獲過諾獎),能直面人類的普世意識或普世倫理,這在古代社會是十分罕見的。
說到這裡,如果僅僅從性別批評實踐的角度去評價莎士比亞,那很顯然莎士比亞筆下的人物對性別理論以及學者來說是一個大寶庫:你們能想像到的性別倒置、搞基、拉拉、腐女、亂倫、戀母等等橋段,在莎翁的劇作里都有體現。
此外,莎翁的劇作已經精鍊到幾乎看不出時代感或所謂的社會責任感。比如你通讀《哈穆雷特》,也讀不出什麼丹麥的王權政治特性。哈姆雷特的故事放在唐宋元明清也一樣成立(沒錯就是《趙氏孤兒》)——莎士比亞當然不是公知,今天的人閱讀莎翁劇作卻也能讀出「中產階級性」、「都市感」、「身份焦慮」等等公共話題。這大概是另一位文學大師列夫·托爾斯泰(1828-1910)激烈批評莎士比亞的原因。
莎士比亞固然不像那些俄國文學家喜歡搞一稿社會運動,他當然也不太可能是個無神論者,因此莎翁的作品在社會性上就比較弱。
當然,儘管如此,草台戲班的劇作家莎士比亞依然可以完爆同為英國文學家的文藝青年勃朗特出幾條街,就像八旗子弟出身的劇作家老舍(1899-1966)的文學成就也可以萬爆寫文藝青年蕭紅(1911-1942)出幾條街一樣(1968年的諾獎因為老舍已經自殺,不得已頒給了川端康成)。
在中國談論文學有一個危險,就是一部作品的出名大熱,總會和這部作品作者的某種標籤有牽扯。也就是說,作品熱往往不是作品內容之熱,而是標籤本身的大熱。除了《簡愛》當年在中國大熱以外,《鋼鐵是怎樣練成的》的大熱也是這個原理。其實《簡愛》在英國歷史文化里的分量,估計也就和小仲馬(1824-1895)寫的《茶花女》在法國歷史文化里的分量差不多。
莎翁的文學成就,我就吹捧到這裡。
其實最讓本熊匪夷所思的是,莎士比亞不僅是一個頂尖的文學高手,而且還是一個演員、導演(自己導自己的劇本)、宮廷劇團合作人。尤其是最後一個身份,當時的宮廷劇團合伙人類似於今天中影集團大股東韓xx。
可以想像莎翁時常帶著他的戲班子被召入宮面見國王,為宮廷皇族演齣戲劇「建xx大業」,而且很可能要自負盈虧。據記載,莎翁那套戲班子的稱號是「國王供奉劇團」,他本人亦被任命為御前侍從並時常在宮廷中做演出。
如果同樣面見過聖上,陪聖上喝酒吃肉抽大麻的唐朝詩人李白(701-762)能有莎翁一半的生存能力,也就不會落得個窮困潦倒的晚年了。當然,這是題外話,和莎翁作為文學家的才華根本無關。但如果我們論通才,能和莎士比亞比一比的估計也就同一時期的達芬奇(1452-1519)——開玩笑地說,這足以證明文藝復興是個天才比蝗蟲還多的人類黃金時代。
下面我再從戲劇敘事學的角度,列舉一些莎士比亞所擅長的戲劇形式或技巧。這些形式和技巧在莎翁那裡都是開創式的,或多或少深刻影響了後世戲劇文學的風格走向。
1.戲中戲
義大利劇作家皮蘭德婁(1867-1936)因為「戲中戲」的設計而獲得了1934年諾獎文學獎,「 他果敢而靈巧地復興了戲劇藝術和舞台藝術 」,這是諾獎給皮蘭德婁的評價。莎士比亞要是聽說估計得呵呵。當然,皮蘭德婁並不避諱這種跨越幾百年的師承關係,皮大爺有一部劇作就叫做《亨利四世》——與莎士比亞的一部劇作重名,顯然有向莎士比亞致敬之意。
《仲夏夜之夢》當中的「戲中戲」《最可悲的戲劇》佔據了《仲夏夜之夢》第五幕高潮部分的最重點場次。另外還有比較經典的例子是《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為自己的殺父仇人、親叔叔克勞狄斯王演出的一場戲中戲「捕鼠器」,以檢驗克勞狄斯王觀劇時的心理反應(《捕鼠器》後來被阿加莎·克里斯蒂借鑒為其一部作品名稱)。
2.雙線敘事、多主角
《冰與火之歌》讓馬丁大爺的所謂「POV視角」(Point of View)火了一把,其實POV不過是一個特別基本的敘事學技法,不是馬丁大爺首創的(更不是昆汀·塔倫蒂諾發明的)。莎士比亞的幾乎每一部劇作都有兩條平行發展的故事,而且你讀完會發現這兩個故事往往就是一個故事的「官方版」和「山寨版」/「民間版」。
一部是正戲,一部是作者自己設置的吐槽情節,用來對正戲進行吐槽,兩條線索交叉推進情節,莎翁著實將這種敘事技巧玩得特別溜。
2.浪漫主義、英雄主義與理想主義
席勒(1759-1805)作為浪漫主義文學和德國狂飆突進運動的主將,受到同時代的哲學家黑格爾(1770-1831)的吹捧,他能名留青史主要在於理論與創作的融會貫通,這種跨界人才在文學史和理論史都很稀有。但我們學戲劇的都知道席勒的劇作《陰謀與愛情》抄襲了莎士比亞的哪齣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19世紀浪漫主義文學那種樣板戲式的革命激情和悲情主題,早在莎士比亞的悲劇里都能找到,而且已經被莎士比亞寫到極致了。席勒對此並不避諱,以他的閱讀能力,他不可能沒看過文藝復興大文豪莎士比亞的劇作。
浪漫主義絕不僅僅是一種文學主題,而且對敘事學來說,正因為浪漫主義美學的介入,文學才和一種被稱為「意識形態」的東西開始同質化。
3.四角戀、性別倒置、身份錯位
這個就不多說了。《仲夏夜之夢》作為戲劇太出名,這個劇本在當代最出名的劇場版本,大概要數英國戲劇大師彼得·布魯克排演的那一版《仲夏夜之夢》,一下子讓彼得·布魯克從英倫地區的名導變成了世界級的名導。
4.狂歡
莎士比亞的戲劇都有一股狂歡或嘉年華的氣質,故事裡時常會發生一些怪誕的事件,或出現某個極具怪誕精神的人物角色,攪亂故事的發展走向。除了本身就在隱喻狂歡的悲喜劇《第十二夜》,還有的典型例子包括《李爾王》里的李爾王與瘋子一起發瘋,《哈姆雷特》里的奧菲利亞公主等等。
俄國文學理論家巴赫金(1895-1985)提出「狂歡化」理論與怪誕現實主義,而據我注意,不少學者已經開始將怪誕現實主義的文學淵源追溯到莎士比亞。這裡的狂歡或「狂歡化」是達到一種「眾聲喧嘩」藝術效果的意思,按照巴赫金本人的概念說就是「復調小說」。
莎翁的劇作具備所有復調小說的元素。
5.魔幻
同樣是寫喜劇、悲喜劇,擅長魔幻元素的莎士比亞就完爆寫實派的莫里哀(1622-1673)幾條街。莫里哀同樣是傑出的文藝復興劇作家,卻一點也不擅長魔幻元素。顯然莎士比亞比莫里哀多讀了不少的民間寓言和童話故事,才能在故事裡信手拈來一個怪力亂神的情節橋段。我們今天在文學閱讀中迷戀的那些精靈、女巫、夢境與夢魘、魔法與奇蹟、魔幻驚悚等等元素,在莎翁的劇作里都有。
因此作為英國人的托爾金寫出《魔戒》、J.K.羅琳寫出《哈利波特》我一點都不奇怪。早在幾百年前,莎翁已經把這種魔幻敘事發揮到極致了。
6.象徵主義與神秘主義
通常美學史會把象徵主義藝術的出現歸為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現代主義文藝思潮,然而莎士比亞卻很通曉象徵主義的原理,莎翁使用了技巧複雜的隱喻(metaphor),人物台詞也時常一語雙關,有的配角神神秘秘、神經兮兮,看似瘋癲,卻講出了一個無比正確的真理。這種敘事Style直到意識流文學和荒誕派戲劇時期才被作為一種經典的技巧徹底確立下來。
7.歷史劇
亨利四世、理查三世、科利奧蘭納斯(大將軍寇流蘭)等等……如果說莎翁的歷史劇不僅僅是在講王侯將相,而可以視為是在嘗試把一種戲劇事件歷史化,使觀眾從戲劇敘事當中獲得情感共鳴的同時還能對歷史與人性進行深度思考,那麼那位鼓吹「把戲劇事件歷史化」和「間離效果」的布萊希特估計得哭暈在廁所。
8.社會批判
沒錯,按照我們教科書的說法,莎翁「抨擊了封建社會君主政治的黑暗」,「歌頌了勞苦大眾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云云,這個說法本身沒錯,從這個角度看,莎翁勉強可以歸類到「現實主義」裡頭,但這卻是莎士比亞戲劇眾多寫作技巧當中最不重要的板塊。難道你能說《奧賽羅》是在批判摩爾人、《威尼斯商人》是在批判威尼斯商人嗎?
因為社會批判更像是劇場藝術之於觀眾的使命,而不是文學之於閱讀者的使命;是劇作家莎士比亞的使命,而不是詩人莎士比亞的使命。
-------------------------
「當我們生下地來的時候,我們因為來到了這個全是些傻瓜的廣大的舞台之上,所以禁不住放聲大哭。」——李爾王
最後,放一個好萊塢動畫版《哈姆雷特》的海報。
因為在他之前,英國本土英語文學的通俗程度和貧瘠程度簡直被大陸上的所有天主教文化圈內的國家所恥笑(喬叟也算是個半通俗的作家)。
而莎士比亞用一種漫不經心的通俗文學創作形式給了全歐洲一記暴擊:原來英國人寫好東西不一定要用法語或者拉丁語,原來英語這門「粗俗的」日耳曼人和諾曼人的語言可以寫出如此偉大和優美的東西。而且人家還是以通俗劇本的形式寫出來的(那時英國的戲劇和現在的電影通俗程度一致)。
想像一下唐朝之前中國人只會用漢語寫志怪小說和武俠傳奇,唐朝突然出了個李白,用民歌的體裁寫了一堆諸如蜀道難,將進酒之類的篇章,還用漢語轉寫了整部穿越了的格薩爾王傳。你會怎樣看李白?
從此英語文學站起來了。
每天都在研究他所以來跟他表個白吧。
1. 細節精微。我經常會在反覆讀劇本時感嘆,這麼小的點他都注意到了!比如羅馬共和國到帝制的轉折,護民官的位置從開始時很強再到蘇拉之後被架空,他在科里奧蘭納斯和裘里斯凱撒里的表現是不一樣的。還有屋大維和安東尼安排戰術時,屋大維要做隊形的右翼,為什麼是右翼呢,因為右翼是最薄弱的部分,這和古代左手拿盾牌的隊列有關,可見《伯羅奔尼撒戰爭史》第五卷:
Garry Wills在Rome and Rhetoric一書里也說:
since infantrymen
were covered by the shields held in the left hand
of the men to their right—all but the men who had
no one to their right. Undisciplined troops would
drift rightward, trying to protect themselves from
attack on their right.
這裡他表現了屋大維雖然年少,才十八歲,但是卻對自己的軍事能力極有信心,為他未來打敗安東尼整飭羅馬秩序埋下伏筆。這些點沒有仔細研究過希臘羅馬是很容易被忽略的。
作品裡的前後照應更是很誇張,用脂硯齋評曹雪芹說,草蛇灰線,伏延千里來形容他不為過。
2. 美。這個其實不用多說了,試著去讀或者背誦十四行詩或者朱麗葉讚美羅密歐那段(give me my Romeo, and when I shall die, take him and cut him out in little stars...),最甜蜜的話都被莎士比亞說盡了。
3. 廣。古今中外,我真的覺得找不到還有誰能像他一樣,在悲劇、喜劇、問題劇、歷史劇、詩歌等諸多體裁有這麼多的作品,涉及的面很廣,羅馬希臘,拿帝國當賭注的愛情或者是小鎮青年的愛情,最狡詐的陰謀和最撕心裂肺的痛苦,沉思者與調笑者,丹麥蘇格蘭英格蘭,或者就是憑空想出來個理想國(暴風雨),他的心裡裝著整個世界。而且不僅產量大且質量非常高。
4. 真實。沒有一個劇作家,從古希臘到他同時代的本瓊生的作品還像他這樣全世界範圍每天都在上演。他的人物都會讓你覺得很真實,甚至會同情他們,哪怕他們是惡人或者無能之人,如麥克白或者理查二世。而他刻畫的「好人」也不一定就是完美,如哈姆雷特里的奧菲莉亞,也幫著他爹從哈姆雷特嘴裡套話。他基本沒有非黑即白,試圖去改寫或者給我們教導,他在最大程度上臨摹了世界本來的樣子(這一點我導師經常說)。他的很多作品是開放式結尾,這樣就給闡釋和不同的理解給了充分的空間,餘韻悠長。給下等人說的話他就會用粗話說,也不會去遮掩,各種笑料在現場看非常有感覺,而驚心動魄處他的魔力又讓全場人都倒吸一口冷氣,戲劇張力能讓人身臨其境。
時間比較緊就說這些吧~~
莎翁對文學及英語文化的貢獻顯而易見,一般少有爭論。但我也想指出,他的「高地位」多多少少有一些歷史因素。莎士比亞在自己的年代相當紅火之外,後幾個世紀的文學家對他的讚美也幫助推進了他的「大家」形象。
在十七世紀,莎士比亞也就是數個劇作家之中的一個,與 Ben Jonson、Christopher Marlowe 處於同一階梯,也受過評論家們的批評。
十八世紀時,文學名人 Samuel Johnson 和 Alexander Pope 給了莎翁不少讚美之詞,即使他們仍舊認為莎的作品有「瑕疵」(這一部分是因為時代變遷,莎翁的風格並不完全符合當時的政治文化和文學品味)。同時,隨著印刷科技日益發展,他的劇本得以成書,流傳開來。
十九世紀浪漫時期,興起了「復古」潮,許多詩人和寫手將莎士比亞比作「英國的天才」,掰正了許多十八世紀對他的異議,由此更加鞏固了莎的地位。注意,十八十九世紀時,英國劇場被全面審查,除了莎劇以外幾乎不上演其他劇,也鮮有新劇誕生,造就了一個以莎翁為中心的文學傳統/準則——即便十八世紀的莎劇已跟原版大不相同。比如,在一版《李爾王》的結局裡,公主和國王都沒死,原來的悲劇變成了大團圓。
文學市場(包括學術與大眾)多多少少鞏固了一個作者的文學地位。經過這兩百多年的研究,後人是不大可能放棄繼續研究莎士比亞的。直到二十世紀,著名文學家艾略特、托爾斯泰等仍舊在為莎士比亞續命。現在,即使很少人會去讀莎士比亞原版,我們仍舊難免會碰到「小說版」哈姆雷特、埃及豔后,BBC改編電影、本地劇場的「現代化」莎士比亞。這也許跟柯南道爾(福爾摩斯)在偵探小說中的地位有異曲同工之妙吧。許多好作品,要是讀者不多,不足以再版,往往曇花一現,最終被遺忘在歷史的洪流里。我其實也只讀過他的幾個悲劇,個人一點淺見。
莎士比亞的作品主要是劇本和詩,這兩種文體都不是平常人喜歡讀的。其實不止莎士比亞,西方文學的幾大淵源和里程碑,包括荷馬史詩、聖經、但丁的神曲等,對於現代普通讀者來說都是難以接近的。
但是作品的文學地位如何,並不由現代讀者是否愛讀決定,而要把它放到歷史中去看。在那個時代之前,沒有人像莎士比亞一般,能夠如此深刻的認識到人的自身,洞察到人類的心靈是如何深邃且複雜多變。這些見識可能只有思考得最為深刻的哲學家才能從理論上指出來,但是莎士比亞憑藉他的天才就能從生活中把握它,並生動的描述出來。他對於人類心靈的許多新發現,足夠後世的心理學家一直忙活到現在。 從在這方面他以一人之力就推動了好幾個階段。而在他之前沒有人能做到這一點。
「人如其文」這句話可能最不適宜用來描述莎士比亞,據說他的生活平淡無奇,和其他很多大作家相比也無半點個性,為人謙和。但是莎翁的想像力似乎遠遠超越了他的生活,他能塑造出一些最為瘋狂的人,但自己卻無比淡定。這種強烈的反差可能也從側面印證了他的天才。
另外,莎士比亞還是修辭大師,據說當時一般作者的作品中辭彙在4000~5000,而莎翁有15000之多。他運用語言的能力高超,對於英語文學的影響甚大。
總之,很少有之後的西方作家不直接或間接的受他影響。他就是公認的西方經典。
1066年諾曼底公爵威廉(William, Duke of Normandy)征服英國,成為英王威廉一世(也稱William the Conquer)。此後300年的時間裡,統治階級使用法語,英語是下層人民用的語言,那時候溫飽還解決不好,誰有心情搞文學創作啊,所以英語文學作品幾乎沒有。後來有個叫傑弗里喬叟(Geoffrey Chauser,1342/1343-1400)的傢伙寫了個《坎特伯雷故事集》開了個好頭,描寫了當時英國社會的人民生活,人民追求真善美啊,很正能量,喬叟被譽為「詩歌之父」,英語地位也明顯提高了。再後來,又過了一百多年,文藝復興了。莎士比亞的戲劇創作使英國文學到達了整個歐洲人文主義文學的頂峰,而且文學形式也有了創新(除抒情詩,增加了戲劇)。莎士比亞開劇院,寫劇本,上到王公貴族,下到平民百姓都在看戲啊。於是莎士比亞和他的劇火了,英語語言便傳播開來,得到了更廣泛的使用。文學作品為語言帶來了鮮活的力量。
總之莎士比亞的作品為英語語言創造了巨大活力。此外,在文學上也地位也非常高。
上課了…有時間再補充吧…
---------------------分割線-----------------------
關於文學上的地位嘛,真是一言難盡啊。理論性的東西我就不說了,畢竟沒有做過太深的研究,就講講自己的體會吧。
莎士比亞的戲劇裡面可是深刻反映了人類的愛恨情愁。
舉個栗子。哈姆雷特就是一個形象生動的人物。父親死去,母親改嫁,叔父繼位,莎士比亞在劇中描寫出人物在事件發生後複雜、矛盾的心理和內心衝突。還記得那句最經典的To be,or not to be嗎?到底是懦弱死去以擺脫塵世紛爭,還是勇敢活著直面險惡人生?小哈真的好糾結好糾結噢。在現實生活中,人類也無不是一種複雜的生物啊。糾結的天秤座不就是一個很明顯的栗子嘛!莎士比亞用戲劇表達了對人類許多重大問題的思考。
感興趣的話可以看看1990年版的哈姆雷特!
莎士比亞的另一個突出的貢獻就是154首十四行詩啦!
一聽到詩歌就覺得好美好美!好高大上好高大上!
最廣為流傳的就是sonnet 18
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
Rough winds do shake the darling buds of May,
And summer"s lease hath all too short a date:
Sometime too hot the eye of heaven shines,
And often is his gold complexion dimm"d;
And every fair from fair sometime declines,
By chance or nature"s changing course untrimm"d
But thy eternal summer shall not fade
Nor lose possession of that fair thou owest;
Nor shall Death brag thou wander"st in his shade,
When in eternal lines to time thou growest:
So long as men can breathe or eyes can see,
So long lives this and this gives life to thee.
我能否將你比作夏天?
你比夏天更美麗溫婉。
狂風將五月的蓓蕾凋殘,
夏日的勾留何其短暫。
休戀那麗日當空,
轉眼會雲霧迷濛。
休嘆那百花飄零,
催折於無常的天命。
唯有你永恆的夏日常新,
你的美貌亦毫髮無損。
死神也無緣將你幽禁,
你在我永恆的詩中長存。
只要世間尚有人吟誦我的詩篇,
這詩就將不朽,永葆你的芳顏。
我對這首詩的感受就是,讀起來特別朗朗上口,韻律優美。而且莎士比亞創作了自己的詩韻(又是一種創新咯)。內容上的美體會不多就不詳說了。
---------------------------------------------------
以上均為個人理解,如有不對,歡迎指正~
莎士比亞作為英國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劇作家、詩人,歐洲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文學的集大成者。莎士比亞的作品從生活真實出發,深刻地反映了時代風貌和社會本質。他認為,戲劇「彷彿要給自然照一面鏡子:給德行看一看自己的面貌,給荒唐看一看自己的姿態,給時代和社會看一看自己的形象和印記」。莎士比亞的戲劇大都取材於舊有劇本、小說、編年史或民間傳說,但在改寫中注入了自己的思想,給舊題材賦予新穎、豐富、深刻的內容。在藝術表現上,他繼承古代希臘羅馬、中世紀英國和文藝復興時期歐洲戲劇的三大傳統並加以發展,從內容到形式進行了創造性革新。他的戲劇突破悲劇、喜劇界限,努力反映生活的本來面目,深入探索人物內心奧秘,從而能夠塑造出眾多性格複雜多樣、形象真實生動的人物典型,描繪了廣闊的 、五光十色的社會生活圖景,並以其博大、深刻、富於詩意和哲理著稱。莎士比亞的戲劇是為當時英國的舞台和觀眾寫作的大眾化的戲劇。17世紀始,莎士比亞戲劇傳入德、法、意、俄、北歐諸國,然後漸及美國乃至世界各地,對各國戲劇發展產生了巨大、深遠的影響,並已成為世界文化發展、交流的重要紐帶和靈感源泉。
莎士比亞在所有的文學人物中首屈一指,這看來是無容置辯的。莎士比亞創造辭彙的天賦是無與倫比的,他的話常被引用。近四百年來他的作品一直給讀者和評論家帶來了許多歡樂。莎士比亞的作品接受住了時間的考驗。據統計,莎士比亞用詞高達兩萬個以上。它廣泛採用民間語言,注意吸收外來辭彙,還大量運用比喻、隱喻、雙關語,可謂集當時英語之大成。莎劇中許多語句已成為現代英語中的成語、典故和格言。
雖然莎士比亞用英文寫作,但是他是一位真正聞名世界的人物。雖然英語不完全是一種世界語言,但是它比任何其它語言都更接近世界語言。而且莎士比亞的作品被譯成許多種文學,許多國家都讀他的著作,上演他的戲劇。世世代代的戲劇家都研究他的作品,企圖獲得他的文學氣質。他的戲劇中放射出的強烈的人文主義思想光芒,以及卓越而大膽的藝術技巧,其意義早已超出了他的時代和國家的範圍。他對文學界造成如此大的影響,難怪著名的戲劇家本·瓊斯說:「他不只屬於一個時代而屬於全世紀。」在他的故居,已豎起了近200多個國家的國旗,每一面都代表一個國家翻譯了他的作品。對莎士比亞的研究也成了一門學問,叫做「莎學」。
好像沒人提到這一點,就來亂講一下。
莎士比亞在英國的地位不僅在於其對文學的貢獻,也在於他在英語這門語言上的巨大貢獻。
文藝復興時期英國社會階層固化。平民並不系統學習語言,也沒有語法的概念,自成一套交流體系。語言作為貴族的特權,使得貴族與平民雖在一個國家卻無法交流。所以當時的英語還是很狹隘的範疇。
莎士比亞的作品中既有貴族也有平民,他們各自使用自己的交流方式。其作品的廣泛傳播使當時的貴族和平民得以了解彼此的語言。英國語言逐漸打破了階層限制,很大程度地實現了融合和發展。
簡單說,沒有莎士比亞就沒有今天的英語。所以他在英國人心中的地位是相當高的。
ps 莎士比亞的身份一直是個謎,部分因為他對貴族和平民的語言都如此了解,在那個年代幾乎是不可能的。
pps 聽一位讀語言學的美國朋友講的,如有錯誤還望指正。
么么噠發一篇自己寫的文章:福斯塔夫即劇作者的分身 (十五言的) 福斯塔夫即劇作者的分身(豆瓣的)
先說一下自己閱讀莎士比亞作品的感受,莎士比亞所在的屬於中世紀後期(1564年4月23日-1616年4月23日)。他的生辰是不詳的,根據我閱讀的《莎士比亞》那本書來看,此書作者伯吉斯是寫《發條橙》的那位作家。包括莎士比亞的真實身份和其經歷的記載,很少有明確的史實來給個明確的說法,不過那個年代全靠紙筆記載了。當時英語作為印歐語系下的一支,受到法語的影響,有一些拼法和語句的組成十分奇怪。根據那本書中的觀點,直到約翰遜博士出了詞典,才將英語的表達給規範下來。當時有人把「then」 寫成「thenne」,把「only」寫成「ondelyche」。時常閱讀到的人們歌頌莎士比亞的文章,就是大讚其詞藻了,同時他也極大地豐富了英文辭彙。莎士比亞的劇作如此多,並且到現在英國的大學裡開設有莎士比亞研究的專門課程,甚至有一所大學有莎士比亞學院,其在英國的地位,不言自明。那麼回到當時那個語言表達混亂的年代,一個人的作品被大幅地傳播和表演,這也恰恰證明了其在英國文學發展至少是戲劇發展和語言發展上的重要地位。當閱讀莎士比亞作品的時候,可以明顯地感受到他的五步抑揚格中的押韻。這樣也給翻譯帶來了一定的障礙。
以上是鄙人對莎士比亞的淺顯看法,下文是過去投稿的一篇文章,感謝閱讀。
第一家倫敦環球劇院的素描,圖片來自Getty
Totus mundus agit histrionem.(全世界是一個舞台。)這句短短的拉丁文被印在第一座建立在倫敦的環球劇院旌旗上,直到1613年付之一炬(伯吉斯《莎士比亞》)。莎士比亞破朔迷離的一生充滿著情色和傳奇色彩的軼事,流傳廣泛,版本不一。與此話如出一轍的是,在眾說紛紜的撰述中,莎士比亞本人也具有推翻他嚴肅形象的多面人生,這點可以從他被世人異化的名字中被推敲,有Shagspeare(做愛的長槍),Shakescene(震撼的場景),Shakebag(搖晃的錢包),Shagbeard(亂糟糟的鬍鬚),Shagnasty(亂搞下流)......在各個版本的莎士比亞故事中,那個遭人妒恨、討人歡欣和揮灑著慾望的詩人和劇作家,把自己的故事凝結成了一個個獨一無二的名字。從某種程度來說他與《亨利四世》中那位結合了異端、邪惡和縱慾特質的福斯塔夫,別無二致。荒誕不經的戲劇與現實相互照應,莎士比亞的筆掉入了歷史的轍痕里,筆尖清晰地指向了個人靈魂的分身。
(Edward von Drützner,1896年的油畫作品《持著酒壺和酒杯的福斯塔夫》)
歷史上,莎士比亞作品中的福斯塔夫爵士自有其原型,莎士比亞在構築歷史劇本恢弘的敘事時借鑒了霍林斯赫德(Raphael Holinshed)的《編年史》,並非完全的架空式創作。在亨利五世統治下被活活燒死的羅拉德教派殉道者科伯姆勛爵據說便是這一人物的原型,這個說法在《莎士比亞》、《亨利四世》的前言和維基百科上都有提及。鑒於遭到其後人的反對,抗議將祖先殉道者的形象便形成無賴般的胖丑角,將這劇本中的文學形象視為一種污衊,這一角色的名字便被更為福斯塔夫。BBC電視劇《亨利四世》(上)里,福斯塔夫鬍子拉碴、不乾不淨、咂嘴吐舌又喜歡摟抱和享用風塵女子,更無所謂花費哈爾錢財,這樣一副無法遮掩的世俗與Shagspeare、Shakescene、Shagbag、Shagbeard這些有記載的莎士比亞姓氏變異體含義,卻有異曲同工之處。讓人不禁唏噓,也難怪當年科伯姆勛爵的後代會反對用真實的姓名了。
在《亨利四世》上篇中,福斯塔夫爵士攛掇著哈爾搶劫、縱酒,不務正業地徜徉在酒館中,口無遮攔而有大言不慚地說道「等你哪天當了國王,我也要當叛徒」(《亨利四世》第二場,第二幕)。對其貪財好色又遊手好閒的刻畫,加重了他「惡之花」似的邪惡形象,可巧舌如簧的丑角又必定帶來一番嘩眾取寵的鬧劇。可無論如何,他是遊樂的哈爾的寵臣,是紅極一時的太監,追隨這位太監的還有皮多、巴道夫和蓋茲希爾。哈爾於他而言如同一位仁慈寬恕的恩主,替他的放肆買賬。即便父親對哈爾王子不再寄託過多希望,轉而認為叛黨之子潘西身上彰顯了自己青年時的特質。哈爾在當紅辣子雞福斯塔夫的陪同下也渾渾噩噩地度過了一段荒謬的時期,對於危如累卵的局勢,王子倒不著急。這個如同那位贊助和支持莎士比亞事業的南安普頓伯爵。英國作家伯吉斯在《莎士比亞》一書的第八章「恩主」中提到,南安普頓伯爵在十二歲時便步入了大學生活,十六歲獲得了碩士學位。這位少年得志的伯爵無心打理家業和娶妻生子,並沒有就此安耽於安排好的生活(有一說是家裡人為他安排婚事)。原牛津大學的語言學教授也是第一部意英字典的編纂者約翰·弗洛里奧是南安普頓伯爵的秘書。如同之後繼位的亨利五世,就是《亨利四世》中的哈爾王子,得天獨厚的社會地位優勢已經形成。歷史中,莎士比亞得到了南安普頓的幫助,劇本中,福斯塔夫贏得了哈爾王子的垂青。
(1618年畫作《南安普頓伯爵》, 作者Daniel Mytens, 收藏於倫敦國家肖像館畫廊)
伯吉斯揣測,大約就在莎士比亞創作《亨利四世》時,他與南安普頓伯爵的友誼想必是終於結束了。被這位伯爵勾引的女王的侍女弗農小姐,此時已有七個月的身孕。伯爵像個男子漢,悄悄把她帶到巴黎結婚;但是回來時,女王狠狠地懲罰了他們,將這對伯爵夫婦雙雙投入了監獄(並不是之後因叛亂被送入監獄那次)。據說因為女王喜歡福斯塔夫,莎士比亞才又提筆創作了《溫莎的風流娘兒們》,讓福斯塔夫墮入情網。即便是處置了現實中的「亨利王子」也無法阻擋女王對於他的喜愛。也說不清楚莎士比亞在南安普頓伯爵感情糾紛中充當了怎樣的角色。至此,南安普頓伯爵亨利·賴奧斯里與市井詩人、劇作家莎士比亞之間的情誼作罷。也像是哈爾王子成為國王后,對於福斯塔夫的拋棄,完成了在第二場第二幕散文式的長詩獨白里,哈爾在最後一句的許諾-「洗心革面」。而後,南安普頓伯爵也追隨埃塞克斯而去,後因叛亂被捕入獄。
(英國作家羅伯特·格林,截圖來自Britannica.com)
在莎士比亞的筆下,這位盛氣凌人福斯塔夫也不懼憚在搶劫時大罵「啊,婊子養的寄生蟲,養尊處優的壞東西!......」(《亨利四世》(上)第三場,第五幕)對於莎士比亞生平的諸多推測中,未見到這樣的描述,又或者這些字眼被埋入了歷史的轍痕。在傳統道德戲劇和性格戲劇尚屬學院派主流的背景下,莎士比亞創作出了這樣的一劇目,避免了宗教題材的涉入(戲劇發展的初始階段與宗教、法術有段淵源),對於強調宗教精神的那個年代,不失為一種革新,而福斯塔夫這一人物形象就是對早期戲劇的調侃。在同時代,接近這種福斯塔夫精神的人便有莎士比亞的學院派對手-羅伯特·格林。同時持有牛津和劍橋碩士文憑的格林卻大跌眼鏡地踏上了拋棄妻子、與妓女姘居、混跡於酒館的路。本文首段中列出的「Shakescene」這一詞,也被視為在暗指莎士比亞技藝不精卻在模仿克里斯朵夫·馬龍一事,是格林自己創造的一個單詞。對莎士比亞的攻擊和窮困潦倒後向人乞討金錢的情狀,不由地使人聯想到了福斯塔夫。
莎士比亞的生平與其創作的作品相互纏繞,劇本創作彷彿是那個時代的一面鏡子,映照出那個文學圈子裡不同的場景。世界是舞台,或許不曾有過創作者。屏幕里和屏幕外,舞台上和舞台下,是演員在參考另一個演員的劇本,觀劇是為了精進觀看者的演技。
注釋:
南安普頓伯爵:亨利·賴奧思利(Henry Wriothesley),第三代南安普頓伯爵(Earl of Southampton),伊麗莎白一世的寵臣,後因埃塞克斯伯爵謀反而被殃及,被判終身監禁,詹姆斯一世繼位後獲釋。他是很多詩人、劇作家的贊助人。
羅伯特·格林(Robert Greene,1558-1592),曾名噪一時的英國作家,從事劇本、詩歌、散文創作。在劍橋大學拿到本科和碩士學位後,又進入牛津拿到碩士學位。在劍橋念碩士期間,在全校的129名學城中排名第29。他的文學創作根植於古典主義文學。在其作品中,人們相信他有嚴重地攻擊莎士比亞的嫌疑。
閱讀參考:
1. 安東尼·伯吉斯,2015。《莎士比亞》,譯者,劉國雲。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 威廉·莎士比亞,2007。英文主編Jonathan Bate和 Eric Rasmussen,中文主編辜正坤,譯者張順赴。《亨利四世》(上),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3. 威廉·莎士比亞,2013。譯者,朱生豪。《亨利四世前篇》。中國青年出版社。
莎士比亞幾個方面比較值得讀:第一個是人性的表現力上,當我們看到布魯托斯愛凱撒更愛羅馬不甘於被強權奴役的精神的時候,當我們看到克里奧蘭納斯那種貴族精神,看到麥克白被虛幻的野心和慾望毀滅時候,我們才會更加深刻的理解西方那種自由,高貴等精神的核心是什麼。第二個是大段的內心獨白,個人內心那些慾望,衝突,徘徊以及義無反顧,第三個就是文采,富有激情而華麗甚至粗野而赤裸。
因為他不囿於一代,而照臨萬世。
「莎士比亞之前,沒有人。」
哈羅德布魯姆
四大悲劇和四大喜劇簡直是言情小說愛情電影的鼻祖,什麼女扮男裝,四角錯愛在莎士比亞的作品裡都有很多,復仇這一類的也是。在故事情節創作方面也很是厲害,記得我之前看過一部電影,不羈的天空,看完以後才看了莎翁的亨利四世,結果發現有些情節設定一模一樣,才發展原來這部電影的編劇之一就是莎士比亞。其實後來還有很多小說電影里都用了莎士比亞的情節,只是沒讀過莎士比亞就不會知道,很多那些現在看起來狗血或者極其巧合的橋段或者設計也來自於莎士比亞。至於莎士比亞文學作品的內涵,我想也是非常豐富的,例如麥克白,李爾王,哈姆雷特,其中都有太多的東西可解讀,經典中的經典。我個人很喜歡的麥克白中的一句話,人生就如同痴人說夢,充滿著喧囂與騷動,卻沒有任何意義。也是福克納的的第一句。奧斯卡獎電影鳥人里也借用小丑之口反覆說著這一句話…類似的例子太多了。
高二學生,莎翁的擁躉。初中畢業後開始讀莎翁。不過他的作品我也沒有全部看過,看過四大悲劇、《仲夏夜之夢》、《暴風雨》等等,還有十四行詩。專業理論什麼的不太懂畢竟還是naive,分析淺顯的幾點?大佬們隨意看看就好_(??ω?? 」∠)_
一、名氣&口碑
作品的名氣固然重要,我剛開始在書店看到書確實是懷有裝13的心態。「莎士比亞耶,逼格賊高的耶(*′﹃`*)」「買來看看?」就買了。葉公好龍的事情多了去了,但拜讀之後是真喜歡。
二、文筆
既然是戲劇劇本,可能體現不出太多的文學實力(相比小說散文等等),戲劇相對於小說可能也沒有過高的觀賞性,但是莎翁的劇作還是能讓人肅然起敬。「不愧是莎士比亞爺爺啊。」會這樣想。什麼「To be or not to be,this is a question.」啦,「No matter how long night,the arrival of daylight association.」(我有一段時間的個簽)啦,都有深刻的含義,中文譯句都爛大街了,可見其影響之深。還有朱生豪先生的翻譯棒棒的!|?ω?`)
三、立意&主旨
主旨是作品之魂,莎翁的作品中,《麥克白》雖寫舊時之事,但有著深刻的現實意義,他是借古喻今,針砭時弊,向人們展示個人慾望的無限膨脹和畸形發展必然導致罪惡、導致毀滅。(源自搜狗百科)《威尼斯商人》看似是抨擊高利`貸者,實則是諷刺種族歧視,排擠外族人(劇中反派)。莎翁之作,大都是反對殘暴等惡行,歌頌人的美德,立意頗高,這些是人類世界亘古不變的主題,所以十六世紀的作品,直到二十一世紀仍獲讚譽無數,經久不衰。
PS.翻出本仙女的歷史必修三…(●°u°●)
莎翁的作品思想促進了文藝復興,是當時歐洲的人們想看到的。(無敵帥氣暴擊!!)
四、客觀分析
現在也許覺得沒什麼,但是客觀想想四百多年前在歐洲混沌的中世紀能有這樣開明的思想,寫出這樣的作品來,也挺令人佩服的啦!
以上!一個放暑假的高中生(莎翁的小迷妹)的拙作(*′﹃`*)個人見解 表達自己最真實的感受 淺顯得很 幼稚得很 不喜勿噴啦 有錯誤歡迎指出!!!
謝謝!(??????) ?
推薦你看看《西方正典》。可以說,現代意義上的文學自莎士比亞始,後世作家要麼模仿,要麼顛覆,除此以外沒有第三種。
反對一下最高票回答關於戲劇地位的解釋,莎翁的創作以戲劇和詩歌為主。在大概15世紀之前歐洲文學的主要形式就是三大類:史詩,戲劇,小說(Roman)。詩和戲劇都是上層階級推崇的文學形式,而小說則長期被視作不入流的下層文學。戲劇和詩歌的這種首「高貴性」先就為莎翁成為文學大家爭奪先機,那個年代一個寫小說的很難出名。
平心而論我也認為小說的可讀性遠遠高於戲劇,莎翁的全集我也收藏拜讀過,個人認為他最突出的優點是:語言優美。看他的戲劇和詩歌時讀者可能會覺得不如小說引人入勝,但絕對會時不時被句子驚艷一下。所以我暗搓搓的給他去了個外號:莎金句。另外他創作了很多經典人物形象,像吝嗇鬼夏洛克,以及大名鼎鼎的哈姆雷特,這個據稱是文學史上最經典的人物形象。
他另一個突出貢獻是創作了大量英語辭彙,為現代英語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在去上課的路上憑記憶寫的,沒有資料考證,歡迎指正。
從戲劇的發展史來看,莎士比亞在戲劇史上的地位,就好比第一步蒙太奇電影在電影史的地位。旁白在莎翁的劇本里得到一個顛覆性的重塑。以前,旁白是寫給上帝聽的,但是莎翁的戲劇里,旁白是寫給觀眾聽的。就這一點,就很難磨去他的光輝。
人性的醜惡美,都被老莎揭了個底朝天。17世紀前,在對人性的廣度、深度、精確度的描述上,莎翁秒殺人類有文字以來的所有寫手。單獨任何一個劇本,甚至單獨拿出十四行詩,都不能成就莎翁蓋世的文聲,但38部劇本、兩部敘事長詩、十四行詩集聚在一起,莎士比亞就成了巔峰。莎翁是人類史上的文學珠峰,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我的英語水平不怎麼樣,最近在逐字逐句扣莎士比亞,每個作品至少讀三遍,到第三遍的時候大聲讀出來很有吃肉的感覺,大口啃烤羊腿那種,唇齒留香。
他的十四行詩真的是無人能及, 修辭美麗的動人,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