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生育(一胎化)提高了人口質量嗎?

經濟學利用 Quantity-Quality Tradeoff 理論來討論家庭中孩子數量和質量之間的關係。
經濟學是否有相關的實證研究,討論中國計劃生育政策是否真的有助於提高我國的人口質量。
如果有,那麼主要的研究成果是什麼?
如果沒有,那麼進行相關實證研究的難點在哪裡?


恰好聽說本科老師和師兄關於這個題目的研究被《經濟學季刊》接受,欽佩之餘,分享一下他們的成果:1980年時,在城市地區,強制一胎政策使孩子接受教育的長度延長了0.3年

研究方法是斷點回歸。這是什麼意思呢?文章用很多筆墨討論了「一胎化」強制政策的開端:主要是1979年末-1980年初。一方面是胡蘿蔔:發獨生子女光榮證,給優待;另一方面是大棒:罰款、影響工作等等。既然如此,往後推9個月,大家應該可以在1980年10月前後,看到生育率的急劇下降。用2005年的普查數據把圖畫出來,事實確實如此:1980年10月處有個斷點。

圖1 獨生子女率在斷點前後的跳躍

因此,如果其它影響教育程度的因素,在1980年前後沒有明顯變化,通過比較1980年10月前後出生的孩子教育程度的差異,就可以得到強制一胎政策對教育的影響。文章檢驗了健康狀況等變數,發現跳躍不明顯。此外,文章還對數據做了很多處理,比如去掉時間趨勢和季節性,等等。同時,由於政策實施力度不同,作者只選取了部分省份[1]城市地區非流動人口的數據。

圖2 受教育年限的變化

結果顯示:1980年時,在城市地區,強制性一胎政策使獨生子女家庭比例提高了5%左右,教育年限提高了0.3年。為了排除其它干擾因素——如大學擴招——可能造成的影響,文章用相同省份的少數民族普查數據,以及強制性一胎政策並未嚴格執行的省份的漢族人口數據做了安慰劑檢驗,發現受教育年限在斷點附近幾乎沒有「跳躍」。因此,可以排除擴招等干擾因素。

這裡有一點需要注意:這個0.3年是從多胎到一胎的總效應。如果只考慮少生一個的效應,結果比這個小。此外,分性別、分地區的回歸顯示:考慮只有男/女孩的家庭,強制一胎只會顯著提高男孩家庭中孩子的教育年限,不會顯著提高女孩家庭的教育年限。這反映了重男輕女的問題;此外,考慮不同的省份,強制一胎只會顯著提高不發達省份的教育年限,對發達省份的影響不顯著。

總之,1980年前後,強制一胎政策確實提高了部分省份城市地區孩子的教育年限,但起作用的範圍有局限。至於0.3這個數字算不算大,就交給知友自己去判斷了[2]。此外,強制一胎政策只是計劃生育的一個側面。這一國策當然還有很多其它影響,也期待各位知友補充。最後,原文章對這一結果還做了很多很多檢驗——考慮生育恢復期、變換等寬,等等,有興趣請參見原文。

[1] 此處選取的標準是郭志剛(2003)的研究中,實行或基本實行了「一胎化」政策的省份。

[2] 這方面的研究,知乎上有一個很好的總結,來自 @鄒健:計劃生育及其意外後果 ——來自經濟學研究的證據。他的文章的第2小節,是對這個問題更全面的回答。

參考文獻:郭志剛等. "從政策生育率看中國生育政策的多樣性." 《人口研究》 5 (2003): 1-10.

秦雪征, 楊汝岱和庄晨. "計劃生育對子女教育水平的影響:來自中國的微觀證據." 已接受,《經濟學季刊》.


計劃生育必然是惡法。
但不可否認,母親一輩,很多阿姨嬸嬸都覺得」TMD終於被解放了」。
文化程度略高的母親輩,反對計生的聲浪並不大,因為她們可以合法地不用非得給婆家延續一個帶把的後代了。她們還有很多事要做,不想綁在三個四個五個孩子身上。
並且,比較開明的母親,大部分都對「女兒成為家庭無可替代的中心」感到舒心。
反對聲浪最大的,是奶奶一輩的人。
比如朋友奶奶生了三個女兒五個兒子,夭折了一男一女。
在爺爺收入頗為不錯情況下,大姑姑嫁得早,二姑姑儘管聰明,但小學畢業就輟學了,因為要照顧下面四個弟弟。幾個弟弟都非常尊敬姐姐,因為姊代母職嘛。
這還是個比較高階的知識分子家庭。
六個子女分散成小家庭後,朋友她爹收入遠不如爺爺,但是因為只有一個獨女,全家的生活水平反而提高了。
朋友她娘家裡是四男一女,為了保護兄弟,作為唯一的女孩,她娘一個人去上山下鄉了,留下了伴隨終身的關節炎。
她娘一致認為,自己女兒不必再為兄弟做任何犧牲,這樣很好。
沒錯,雖然是惡法,但相當一部分人的素質確實被提高了。

當然,計劃生育必然是惡法。儘管它確實讓一部分獨生女受益匪淺。
它最邪惡的地方在於——挨結紮的女性,被引產的是女性,受傷害的依然是女性。
憑什麼不去扎住男人?!

憑什麼不去扎住那些朝著「多子多福」蠢蠢欲動的小jj?


PS:跑題了……………………
其實本來也不是為了回答這個問題,只是是看不慣奶爸的地圖炮。
至少我娘一輩有不少女性,是真心認為計劃生育對提高自己人生質量,以及提高自己的女兒素養有好處的。
這算是壞事在一!部!分!人!身上反而出現了好結果么?
我沒說是全部女性,女性里肯定有想生不能生而受損害的。但是計生歪打正著,保護了那部分不想生的。
但是男性絕大部分是反對。至少我認識的幾個70末年獨生女的爹,在醫院剛看到女兒時都深深地嘆了口氣……

扎了男性輸卵管當然是一句氣話,但是怎麼沒人跳出來罵那些非要精子著床的丈夫冷血無情自私呢?
一個男人跳出來地圖炮那些受益的獨生女「冷血無情自私不愛母親」,是不是太想當然了?


計生能否提高人口質量,只要對兒童投入的教育資源有效,肯定能提升人口質量。實際上提高人口質量必須「計生」,或者說,想要優生優育,通常需要一定程度克制生育慾望。以往粗暴的計生方式對不對,則另當別論。

在自然界中,具有一定的淘汰率。所以大部分的動物,尤其是雄性,它們的生育欲,都要高過它們可以良好撫養的數量,目的就在於應對淘汰和篩選。(達爾文有過類似的論斷,講一個地區的物種數量總是超過可生存數量)比如一隻野貓,它在最多可以餵飽一個孩子時,依然要一胎生四個(當然這和它的主觀意志無關)。因為生了四個,即使平均每個孩子的存活率低了,但是殘酷的自然會替它們篩選最優質的後代。這還是雌性。大部分的雄性的天性是,即使根本不養孩子,也要四處交配。這是因為,生物繁殖,在乎的不是某個孩子的生存質量,在乎的是自己的總的基因遺傳率和遺傳質量。

想想我們人類,是否也是如此?是否常聽到人們說,生X個孩子比X個更保險?是不是越難以支付較高養育成本的人,越是寄希望於多生孩子,好能更大概率「碰巧」
出一個聰明、孝順、有出息的,來帶飛自己家庭?為什麼?因為,為了應對淘汰率(對人類來說,不僅限於死亡率,還有提升或降低階級的概率),寄希望於數量。
然而數量上升了,被淘汰的人又增多了。

===================================
以下為反駁其它答案的原文:
家庭父權和國家父權,就是屎味的咖喱,和咖喱味的屎。
沒錯,計劃生育確實手段殘忍、粗暴,傷害了很多女性。別人反計生,我一般也理解。但是某些男性假借維護女性來反計生,達到維護自己生育欲的目的,就很無恥了。你們憑什麼默認女人不喜歡少生?又是誰告訴你們,多生很多孩子,多帶很多孩子就對身體好了?

我小時候,我媽媽和我說過很多次,她就想生一個孩子,然後把一切都給她。但是生了一個女兒就不生,在那時候是被世所不容的。正是計劃生育給了她這個機會,誰都不能對她只生一個孩子說個不字。我姨,農村婦女,生了三個女兒,要不是因為窮,還要追加直到生了兒子不可。身體就是在生第三個的時候垮掉的。現在身體不好,還要幫忙三個女兒帶孩子(每人兩個一共6個外孫、外孫女)。我姨也和我說過,她覺得就一個孩子最好了,孩子多了是一生負累。

很遺憾,以我的了解,大部分女人在完全遵從內心的情況下,生育欲就是1-2個,和計劃生育的數量相適應。開放二胎後,網路上的調查,也是男性大部分想生,而女性大部分不想生。我不否認也有很多女性喜歡多生,但是默認絕大部分女人都想多生,暴露了某些人根本是站在自己的立場,而非女性立場。

在沒有計劃生育的時候,早就有家庭父權和社會輿論對女性的生育自主強加干涉,否認這一點,是無恥的。你的車已被小偷偷走開了十幾年,十幾年後小偷被強盜搶劫,然後跑來義憤填膺的對你說強盜無恥的搶你的車?

還有,流女嬰的鍋,應該家庭父權來背。計生可沒叫你流女嬰。
在計生特別嚴格的80年代,男女比例並未失調。男女比例失調後,一胎的男女比例也是正常的,二三四五胎時才依次遞增。
實際上,在男嬰和女嬰之間,就政策而言,計生優先保護女嬰。有些地區的農村單女戶(當然這種基本沒有)和雙女戶不僅不用罰款,而且可以中考加分。而雙男是處罰的。農村頭胎生女,可以二胎,很多人理解為安撫農村喜歡追加男孩的心理,確實是如此,但是也側面保護了一胎的女嬰不被流掉。
自己重男輕女,有傳宗接代思想,為了生兒子把女嬰流產,好意思怪到計生頭上?


首先亮答案,是的,毫無疑問是的。
關鍵詞:【平民教育貴族化】

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生理需求的優先順序是最高的。對育兒這項長期消費來說,吃飽,穿暖,看病永遠優先於教育。那麼對於社會整體資源配置來說,兩個小孩顯然比一個小孩佔用更多的資源用於吃喝拉撒。反過來說,一胎社會有更多「富餘」的資源用於教育、娛樂等高級需求。 直觀地舉個例子,如果生兩個,類似校車這種高等教育資源的普及速度必然會比現在慢上許多年。
加上是中國是個「萬般下品,唯有讀書」的變態國度,富餘資源流入教育的比重可想而知。

ps,曾經知乎上看到過一個觀點,計劃生育使過多的中國家庭過早進入了「貴族教育」階段。
這是有道理的,因為從微觀角度講,夫婦兩個,同樣的剩餘產出,配置在一個孩子身上和兩個孩子身上,所形成的教育模式是截然不同的。對很多城市家庭來說,一個孩子上完學,都還有能力再給她學個鋼琴啥的。但是兩個孩子你試試?
也就是說,原本不屬於平民家庭孩子必備的,諸如藝術類高等競爭力,因為計劃生育帶來的「額外」家庭資源盈餘,過早也過廣地進入到普通家庭。平民家庭,不合理地加入到貴族化教育大軍中來。
這個惡果也是顯而易見,生的起,養不起的原因之一就在於此-—因為當下子代競爭標準已經被超前拔高。原本可以養育第二個子女的資源被消耗在實用性很低的「才藝」培養上(功利角度講,所謂才藝培養投入,其實是人際內部摩擦的無效損耗)。
在此標準沒有實質性降低前,生育兩個及以上的子女,都意味著他們相較同齡人培養投入相對不足,因而在成長的各個階段的競爭中落敗的可能性更加大(同等其他情況下)。
加上現代社會強大的轉移支付能力,某些情況下會放大贏者通吃效應。一個優勢兒女,可能比兩個劣勢兒女給家庭帶來更多的回報。
這意味著多生育家庭既要面對多生多養的生活壓力,其子女還要面臨更大的同輩競爭壓力。高投入,高風險,低產出,是多生育家庭的必然寫照。因此,少生甚至不生在個體層面上是非常理性的決策。 這就是工業化國家無一倖免全部陷入低生育陷阱的內在邏輯之一
但是,個體理性常常導致群體的非理性。因為社會發展歸根到底是不同代季的傳承,個體少生,群體總量必然凋零。即便一百個大人的產出都投給最後一個小孩,培養出才藝全能型的完美人格。但等他長大,沒人婚配時,社會一樣滅亡。
所以,計劃生育必然提高了人口素質,但這種提高是屬於超前消費,現在已經到了還貸的時候了。


知乎又崩盤了么,好多觀點發不上來。

可惜太多男人自以為反對計生是在為女人說話,其實在意的不過是自己多有子嗣的權力罷了,他們就是不願意承認並不是每個女人都想生育,而計劃生育歪打正著的保護了這個權力,以及是的,計生至少提高了獨生子女家庭女孩子的素質,她們擁有了更好的資源。

很高興目前評論區還沒有出現像惡魔的奶爸一樣給我貼標籤說我「自私短視狹隘」的評論,但是為了防止可能的噴子,還是要強調一句,我沒有反對「計生在農村基層執行的血腥又粗暴」,也沒有反對「計生損害了想要多生的男女的利益」,以上兩點我都承認是對的。
我只不過是客觀陳述了計生副產品帶來的好處,看問題要一分為二,允許不同觀點存在,不要一杆子都打死,不是么。

最後更新一次睡覺了:
不好的方面,
1.高危產婦引產,單方面強制女性上環結紮確實是計生的兩大敗筆。
2.計生確實侵犯了想要多生的家庭的權力。
好的方面,
1.計生把不想多生的女性從生育機器中解放了出來,客觀促進了女性獨立,男女平等
2.更促進了獨生子女家庭中女孩的素質提高

說被流掉的女嬰,這個問題的根源在重男輕女,而不是計劃生育。這壓根就是兩碼事。把這鍋甩給計生委,計生委說,「我不背」。

文明評論,拒絕人身攻擊謝謝。


那個高贊的果然是大v。。。
本來對計生也沒什麼好看法,結果一群和問題關鍵不大的答案,人家題主清清楚楚地擺明問的是計量經濟學相關性的問題,結果成了一個爭議政策批鬥會,還弄成了最高贊,知乎已經不是原來的知乎啦。
評論區有人意見分歧,就上升道德,還弄成了關注可評論,呵呵噠。。。


沒有回答問題,僅就 @惡魔的奶爸Sam 裡面說的部分內容給個個人的例子吧。

聲明:個人是贊同計劃生育是殘害人權的行為,強行違背人權在我這種自由主義者看來怎麼都是不對的。所以以下我並沒有為計劃生育辯解,只不過任何政策都有獲益人群,奶爸說母輩是受害者,但其實並不是所有母輩都這麼覺得的。只能說:部分(或者說絕大部分?我沒有數據無法確認這個比例)母輩是覺得自己是受害者。

作者:惡魔的奶爸Sam
鏈接:計劃生育提高了人口質量嗎? - 惡魔的奶爸Sam 的回答

建議回家跟你們的母輩好好交流交流,聽聽強制墮胎,強制上環,非法拘禁之類的故事

答主本人是江蘇一個三線城市下面的小縣城出身,不過奶爸說要看基層,我家不是農村的可能也不能算基層吧……我家那邊在80-90年之間計劃生育管的特別嚴,嚴到什麼程度呢,就是我後來去外地上高中見到學校一些宿遷啊沭陽那邊的同學才知道原來不是每家都只能生一個孩子的啊這種程度……


—————然後以下說的都是答主個人觀察到的事實現象,不代表答主觀點!不代表答主的邏輯!———————

然後我從小到高中,我接觸過的母親沒有誰跟我說計劃生育不好的,我媽作為一個墮過胎上過環的母親的典型代表,從小是怎麼跟我說計劃生育的呢?她跟我講:幸好後來只養了你一個,不然我們家後來條件差了(其實本來也談不上多好,但後來不是下崗潮什麼的嘛就更差了),為了養活兩個孩子我得多受多少罪啊……

然後我家那邊因為醫院是可以偷偷查B超的,所以有個人家媳婦打了八次胎終於生了個男孩,這個事兒總被我家那邊的婆婆媽媽說:幸好有計劃生育,不然她豈不是一樣可能生下八個女兒才生齣兒子?一輩子照顧九個孩子?(在我們那邊可能殺女嬰不是太多,所以爺爺奶奶輩的話一家生五六個孩子才生齣兒子的家庭還不算太少)那不就會像誰家奶奶那樣,一輩子圍著孩子轉都被抽幹了啊……哎呀太可怕了……(不過我當年知道這個事兒的時候的想法是:打了八次還能懷上好厲害……)

然後我十幾歲的時候小縣城因為經濟發展附近幾個農村的人大量流入來工作,我走在路上過馬路還經常聽到人說,怎麼咱們計劃生育了這麼多年還這麼多人,哎呀要是沒有計劃生育該多可怕啊……

然後還有一個挺奇怪的事兒,我上高中之前,身邊長輩沒有人說過計劃生育不好,甚至可以說幾乎人人都說好(尤其是媽媽和外婆類,都會跟我講要不是計劃生育不得逼著我(女兒)一直生一直生啊,但奶奶類一般都說,恩要響應國家號召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兒,但常常並不太開心),但出去上高中,上大學,認識了很多非獨生子女家庭,才漸漸聽到大家說計劃生育不好的……我簡直不知道怎麼解釋這個現象……是受害者已成受害者就會為制度辯護?斯德哥爾摩綜合症?還是因為那一代人太容易被政策洗腦覺得政策都是對的?


看過一圈能不能得出結論,部分年輕男性在同理心方面殘缺的令人髮指。2233
計劃生育客觀上對於提高女性人口質量起到了積極作用。客觀上促進了男女平等,比如我家,在面對既當又立的外家就可以說他們是操蛋。人人指責他們而不是我母親。正常三觀的人都覺得女兒沒那個義務給他們的兒孫奉獻到死(特么古代都沒有這麼乾的)

對於中下層來說對於孩子的教育上升了兩個等級不止。

至於奶爸的答案,跑題就算了,還偏頗不知道有沒有表達過對於宗族制的憤怒呢2233
實際上計劃生育對於兩性結構沒有太大觸動,中國男女比例一直就這樣。這還有所改變呢?
我說提到殺女嬰的時候怎麼沒見這麼多關注。然後馬上就會有人找各種理由:自古以來啊,農業社會啊。
男人如果真是因為男女比例找不到老婆,那隻能說,你給傳統背鍋。傳統就是底層男性炮灰光棍兒都是正常的。


越窮越生,靠人多去多佔點政府補貼。像我老家:現在村裡的小學裡都是一群不認真讀書的外來民工子女。村裡的孩子越來越少,都送去鎮上讀書。那些外來民工,久的已經在村裡十多年了。大的孩子已經初中畢業進廠打工夏天在大排檔喝酒鬧事摟妹子了。所以計劃生育只對高素質人口有效,在整個大陸來說,然並卵。


個人認為正相反,對人口質量的降低作用更大。
原因是計劃生育政策其實更多的對遵紀守法有相對體面的社會地位的城鎮居民起了作用。
農村是可以二胎的,無視計生偷摸超生的也大有人在。
對少數民族也沒有計生政策。
私貨:個人認為現在應該反過來對農業人口進行強制一胎化了。既能加速城鎮化也能加速農業規模化。


計劃生育很大程度上緩解了:
1. 教育資源不夠分,爹媽生了沒老師教
2. 爹媽不夠分,有爹媽生沒爹媽教
的兩大難題。
所以,計劃生育提高了人口質量。

最後,真特么神奇,這個問題都能有女權來嗶嗶?我真是服了you,這世界一切皆女權好了吧。


私以為拿現在的獨生子女和非獨子女比較本身就是不公平的,現在的非獨子女能受到良好的教育是因為他們同樣享受到了獨生子女政策的紅利。很多人還喜歡拿獨生子女自私說事,我就想問你們見到推來推找各種借口不贍養父母的案例還少嗎?


不是嫌人多,而是嫌漢人多,給漢人計生的宣傳口號總結三個字「為你好」,讓少民多生的口號也是三個字還是「為你好」

漢族生孩子就是增加人口負擔拉低人口素質,少民生孩子就是民族和諧tg共榮。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

統治階級也不是靠請客吃飯

最明顯的例子:這世界上所有的政府部門都是盡量多罰錢少給錢,只有計生漢族委員會,寧可花錢人流結紮也不等孩子生下來罰錢。【說不定有專門的漢族結紮專項撥款?漢族人流專項資金?】反正少民生一百個也不會被人流結紮把

計生罰款的時候可不在乎你家是不是缺孩子的學費

ps:懟洗地的

原來中國崛起不是靠人民群眾的努力,而是是靠政府扒房牽牛做人流啊。

另外政府不是計生少民執行不利,而是鼓勵生育好不好,需要我給你找幾個給少民補貼的規定嗎?

嫌漢人多就嫌漢人多,何必洗地說是嫌人多呢

滿清給蒙古減丁也是預防土地沙化的良策嘍

官方論調:過去五千年只有五胡滿蒙的漢族計生政策才是偉光正

其他時期都是漢族沙文主義封建壓迫少數民族,阻礙民族融合,危害各族共榮


反對奶爸。雖然確實說對了某些狹隘想法。

也不排除這樣心懷怨氣的而感激計劃生育的:

"計劃生育讓我爸只有我一個女兒,就讓他絕後吧~他還能找誰生?小學時代我就找去他小三家門前罵死,他現在還能做什麼?"

但窮人們為什麼看起來就總是惡行惡狀,不夠優雅?吃相為什麼要這麼難看?慢慢地吃安靜一點地吃不行啊?

女生們明明是反對計劃生育,為什麼居然還要為計劃生育一點點的蠅頭小利發聲?

太過焦慮,太過心急,以至於無法從容。

-------以上為第二更-------
---------以下為第三更,偏題-------
其實對於"絕後"這個字眼很討厭。只生了女兒=絕後?

以上真實言論舉例,說讓自己父親"絕後"的女生,出此怨言的時刻,已經不只是自損八百了,自己算是誰呢?盛怒之下,卻是自傷。

作為獨生女,我爸給我命名時用到了家中這一輩份的派字,雖然是傳承,雖然我爸也儘力用了另一個字去中和了,但因為派字男性色彩強烈,只看名字總有時候被誤認為男生。況且曾經也確實百度出來某位消防英雄(男)。我本以為這樣便算是例外"開恩"了,輩份派字什麼時候輪得到女生了?

後來有一個高中同學,也是獨女,三年高中每次期中期末考試全部都是年級第一,因此得"大伯"許諾,"如果將來真的有出息,就把你的名字記入族譜吧。"嗯,她的名字之中也是有嵌入輩份派字的,與她堂哥一看便是一家人。至此知道即使名字取了派字,也未必進族譜。

歷來,女兒不入本家族譜,只有嫁人後乃得外姓族譜記載"XX氏",真是活生生被抹殺存在感,或者換句話說,未婚不嫁人等於不存在,已婚不生兒子等於"沒有留後"的"有罪"。而計劃生育極大打斷了"傳宗接代"的延續,同時部分地削弱女性的生育價值,算不算好處?會不會也促進女性去發展其他價值,因此提高人口質量?

曾經讀到錢鍾書說只要一個女兒圓圓的原因:不忍讓女兒受到任何來自弟妹比較的委屈。印象深刻。

反觀自己,計劃生育這樣"反人類"的政策,卻讓我能夠完完全全地拋開重男輕女等等傳統的陰影,讓我堅信父親對我的愛,比起我抱怨外公外婆偏心舅伯的母親,我覺得非常幸福。計劃生育免去了很大部分對我父母愛我的考驗,這便是我的私心了。

-----------以下是第一次回答--------
關於女生們說的計劃生育給了自己很多好處等,奶爸評價她們完全無視了母親們受到的種種非人對待,並作此結論:

"年輕一代女性在這方面的言論,極度的短視狹隘自私和冷血,有點不可思議,令人作嘔" 很難相信奶爸居然這麼說話。

很簡單的一句反駁就是:為什麼只有女生如此" 短視狹隘自私和冷血",而男生卻沒有跳起來爭相表明自己也是好處獲得者?

遭受了計劃生育各種痛苦的母親們,莫非全都生的女兒?(嗯,生了男孩子就沒受苦了,是吧?這個回答真棒,生男孩的媽媽們才不會受苦,生女兒的才會啊。都是因為生了你們這些女兒才受苦,你們居然還感謝天地感謝計劃生育?一群吃血饅頭的女人!)

萬一啊!
萬一,受苦的母親們也有生下男孩的話,男孩有因此表示感謝計劃生育給自己帶來了更多資源和好處嗎?為什麼不感謝呢?還是男孩也感謝了,只是沒有這麼用力這麼無恥?

男孩子們覺悟都比較高,以母親的苦難為恥所以愧疚而沉默?還是男生因此獲得的好處並不明顯?

或者男生們,因為太多母親只生了自己一個,間接導致自己娶不到老婆,所以反而受害了?

簡直各種呵呵噠。

固然年輕人短視無知,不理解母親遭受的痛苦甚至是罪惡,但是如果因為罪惡而得到好處的兒女,都不站出來發聲,母親們的苦難還真的是喂狗了。

另外退一步來說,即使作證的人身有污點,難道就能因此否認證據么?

當然,如果因為表明了自己是個吃血饅頭的人,而被劃入"素質太差,拉低平均值"的行列,那估計就連當污點證人的資格都沒有了。

-----第一次更新--------
也同樣反對計劃生育。

確實強制少生的另外一種意思是,理論上也可強制多生。正反兩面都是強盜。

客觀分析好處是好處,但這也並不代表我就很支持這個政策。在我還是中學時代,嗯,我就默默地想,我要生兩個,最好一男一女哈。不過如今還是覺得先找到孩子她/他爸吧,嚶嚶嚶嚶~


計劃生育導致了一個問題是,家境中上,素質較高的人口減少。極端貧困的,素質低下的人口依然龐大。


毫不疑問,肯定提高了。
這個提高不僅僅是那些專家、教授、研究員。
而是農民的建築隊都能畫像樣的圖紙。或者找設計室設計的圖紙,建築隊能看懂。
農村出來的小姑娘能使用了數控車床,這個你能想像嗎?
如遇她有兩個弟弟,她只有帶孩子,小學輟學後嫁人的命。


根據實際執行的結果來看,不能
1 經濟較發達地區的人生育意願本來就比較低,並且這些地方往往計生執行得比較嚴格,於是一些教育條件較好的家庭紛紛只有一個孩子
2 經濟較不發達地區的生育意願反而會比較高,而計生委在那些地方往往採取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方式,交了罰款就允許超生,結果同樣是生二胎,計生環境下這個家庭還少了一筆款(計生罰款),對孩子的成長和教育還不如無計生環境下有理。生育率特別高的家庭則往往是重男輕女思想特別嚴重,或者家長奉行「存錢不如存人,只要一個孩子將來運氣好飛黃騰達了就你帶著全家脫貧致富」的錯誤思想
3 長遠來看,計生造成人口結構急劇老齡化,年輕勞動力不足,國家就有可能不得不大量引進移民,現在國際上哪些地方生育率較高,有大量移民願意當廉價勞動力的呢?


呵呵。
計生的兩大要點:少生和優生,無能的官僚們只是部分做到了前一個。如果他們能做到後一個的話,至少先天性遺傳病的患者不會增長。
當然,如果要做到優生的話,那就順便搞個家長資格考試吧,免得熊家長帶出熊孩子。
對了,不及格就要強制避孕,及格以上的話分越高生育配額越多,這一定很不錯。
想咋評就咋評吧,諸君,我喜歡撕逼。


長期來看,計劃生育和人口素質的關聯性不是很大,因為影響人口素質的因素實在太多了。

如果單純看入學率,1985年中國4.1%兒童未入小學,32.6%小學畢業生不上中學,60.6%中學畢業生不上高中。

1993年,小學和中學降為3.2%,18.2%。高中含技校技工學校等,升學率高於60%。

但是和計劃生育的關聯呢?教育投資逐年增加也很重要,但是經費的增加也和經濟發展有關。

控制人口增長並不是必然能提高人口素質以及促進經濟發展,影響因素太多例如意識形態世界形勢之類。

但是不控制人口的話,如果國家發展出現問題,導致大量人口無法得到妥當的安置,根據歷史慣例,必然會導致政權不穩定,中國人民的對內戰鬥力比印度人民強一萬倍。這可能才是計劃生育的根本原因吧,畢竟建國後波折那麼多,在當時的環境下,有多少人有信心中國能這麼快發展到如今勞動力短缺的地步呢?


國內如果沒有計劃生育,今天80,90後的農村妹子基本上讀完小學二三年級就會被家人送到黑心工廠當童工賺錢給弟弟交學費。城市的也別高興,90年代的下
崗潮就憑你家那點家底多兩個弟弟妹妹,就按照你目前的消費今天學鋼琴明天新東方,過個兩天星巴克玩自拍,這樣的消費X3 你父母早就在外賣血賣器官。
現在批判計劃生育無非三類人:
一類國內權貴階級
常年依靠國內廉價勞動力壓榨百姓獲得巨額財富,如今奴隸價格越來越高,房子又不好賣,自己又沒本事拓展海外市場,一想到國內還有一幫玩互聯網的跟自己操
蛋,國外又在搞什麼工業智能化,這要不給他補充個上億廉價勞動力給自己出苦力那咱們這錢上誰家賺去?孩子在歐美的學費總不能真靠全額獎學金吧。最悲催的是
作為一個個各自領域的大哥,出門車來人送,台上風光無限。一回到自己五萬一平的別墅裡面的就一個女兒在那寫作業,一想到電視里古代豪門家族的威風,這清明
節都沒臉回鄉下老家燒紙錢。

第二類就是不食人間煙火的小清新,他們沒有經歷過中國80,90年代因為人口重壓下的社
會動蕩和經濟崩盤,對中國農村社會存在著一種田園式幻想,認為民風淳樸、秩序井然,在計劃生育「迫害」下民不聊生,對中國社會底層的基本國情缺少起碼的常
識。為了反體制而彰顯自己民主人權的聖母之光。實際是too young too
simple。套路嘛你懂得,三句話不離生育權為天賦人權不可侵犯。但是真正的人權是什麼?是一個孩子從搖籃到墳墓的幸福生活,如果做父母的以及社會的發
展階段無法承載如此龐大的人口,請問這種做愛後的荷爾蒙宣洩就是天賦人權?? 請不要將不帶套的打炮讓一個無辜的小生命去承載你那虛偽的人權。

第三類鳳凰男女,這裡並非指代通過自身努力從農村走出的男孩子,這當中優秀之人大有人在。這裡特指擁有高等學歷皮囊,骨子裡卻是一堆男尊女卑、多子多福等落後的農耕社會思想的人
為什麼不批判滋生這樣思想的農耕人群,因為他們本身就是這樣思想的受害者,而且他們也不會將這樣的思想傳播到鄉村以外的地方,隨著社會的進步他們也會轉變
思想。但是鳳凰男女不一樣,他們試圖掌握話語權,將其包裝成中華傳統美德甚至國學,將自己的落後的思想強加於現代文明社會,尤其是婚戀階段的對方家庭。這
點我就不多贅述了,知乎里滿滿的女孩子的血淚控訴。他們這樣的人跟IS之間僅僅隔了一把AK47。

計劃生育其實完整口號是 《計劃生育 優生優育》。目的是讓當時貧困的家庭能夠集中力量培養新一代的中國人,其實我們今天能在知乎上亂噴的人士皆是這場運動的受益人,這一代年輕人比起我們的父輩,祖輩一代已經在知識文化水平上有了質的飛躍。而如今很多人噴計劃生育故意選擇性無視優生優育的初衷,妖魔化計劃生育其背後目的他們自己心裡清楚。(在計劃經濟思維早已退出歷史舞台的今天,所謂的中國計劃生育政策今天應當重新改名為優生優育政策以還原其本來的面目)

房子不好賣了嘛,土地財政也玩不下去。不慫恿那幫大傻蛋去生二胎這麼多庫存房不能真炸了吧。但是趙老爺呀!這房子都這價錢了,您讓我再多生幾個兒子去接您的盤,送您去美利堅養老,盧瑟我雖然窮但是也不傻呀。

有人說計劃生育帶來男女比例失衡更是胡說八道。TG讓你做B超了?還是村幹部拉你家女嬰去打胎?中國的男女比例自古就是處於失衡狀態,殺女嬰是中國社會的傳統
因為在農耕經濟中只有男性才是生產力,在很多地方至今稱女孩子叫賠錢貨。只要撫養不起女孩子就在生下沒幾天弄死(不服氣的自己去百度古代殺女嬰的各種手
段,保證小清新們三天吃不下飯)。有人說那古代男女比例失衡我咋沒看見呢?請自行查找清末傳教士描述太平軍,捻軍,義和團的回憶錄。很多資料都將這些人描
述成性饑渴下的暴民,金城武在《投名狀》中那句經典台詞:進舒城,搶糧搶錢搶娘們!並非隨口而出,而是當時真實的寫照。

以下是給偽數據帝們的中國國情科普時間:首先佔中國社會總人口50%~80%的中國農村社會(80年代至今)從來就沒有實行過一孩制一孩制僅僅存在於城鎮戶口
兩個孩子是起步,三個以上大有人在(真心跪求各位高貴的知乎衙內們,如果不嫌農民髒的話隨機去鄉下轉轉,你們這樣何不食肉糜還在那秀優越感,一方面看不起
農村人另一方面又在那給農民爭取所謂人權,擺出一副憂國憂民的樣子,這樣真的很好嗎??)。第二在在中國鄉村有兩個實權機構一個是鄉政府,另一個呢就是基
層派出所。這兩個機構在政績考核上有一個重大利益衝突點,那就是人口普查,一方面派出所要準確的戶籍數據,黑戶越多基層派出所後面被扣的屎盆子就會越多,
但是鄉政府不一樣,計劃生育可是鄉長調縣裡的重大考核指標。對於農村人口的數據則能瞞則瞞能少報就少報,基層民警在做人口普查的時候遇到的最大障礙往往不
是超生戶而是當地鄉政府的人員。直到2009年第六次人口普查(重點清點黑戶)國內的基層民警才真正了解自己轄區內的人口數據。

在說下人口老齡化的問題,很多人上來就把屎盆子就扣計劃生育頭上。大意就是目前的人口繼續發展下去我們的養老金就不夠養老了。我要說的是 今天養老金就已經巨額虧空 今天養老金就已經巨額虧空 今天養老金就已經巨額虧空,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前我國還沒有進入人口老齡化,為什麼就已經大規模虧空?本質就是交養老保險的那點中產階級實在是養不起體制內大量不交養老保險和農業社會交一點意思意思的
農業人口了,2016年2月15日全國範圍內體制內人員開始繳納社保,為什麼?也是這個原因。根本不是什麼下一代人養不起上一代人的問題,而是交社保的主
力——中產階級實在是養不起不交或少交社保的其他階級群體。

比起中國社會老齡化,很多人忽視了未來社會另一個關鍵矛盾——階級固化。隨著中國社會資本產業的分工逐步細化明確。底層民眾通過大鍋飯形式的高考、公考打破社會階層隔閡的機會越來越小。很多社會底層的人拚命的生殖,來自於對概率的自信,比如:隔壁老王家生了那麼多孩子,最後某某孩子現在在城裡干包工頭髮財了,城裡的獨生大學生還找不到工作呢。兒孫自有兒孫福,管他什麼教育培養的,我多生幾個說不定哪個就發財了

這種中國福彩式的育兒思維在農村社會非常普遍,生的越多,中彩的概率就越大。這也是滋生目前流行在農村社會讀書無用論的根本所在。但是實際情況呢,隨著中國社會資本社會的發展和階級逐步形成他們的夢想正逐步破碎,因為中國社會的上層正在門第化
從政講究根正苗紅,玩金融的看家庭背景。縣城以下逐步由黨的領導轉向幾大家族勢力說的算。而鄉村一級早已淪為家族勢力的地盤。為什麼上層階級急於拋棄計劃
生育,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在很多大佬在掌握了大量政治權力和社會財富出現了無人接班的尷尬場面。他們急於恢復古代名門望族的傳統,在如今大量的影視劇和文宣
系統中我們已經看到了這樣的造勢場面。

社會門第化的幾個顯著特點:1.學區房名義下用資本對優質基礎教育進行壟斷,雖然高考一張卷,但是失去優質教育資源的貧民子弟在高考中獲勝的概率則大為減弱。2.素質教育名義下的推薦制,無論高考還是研究生考試,推薦制正在壯大美其名曰更看重綜合素質,實際就是古代舉孝廉的現代翻版。3.社會職場尤其是體制內晉陞家庭背景作用明顯,很多人說公考是公平的,考編製也是公平的。可是然後呢?一輩子待在底層崗位?還是40歲左右感嘆朝中無人莫做官?4.影視劇主題的貴族化,國內的影視劇的幕後往往是金主價值觀的展現,如今的電視劇的劇情都是不是皇宮貴族就是民國大家的家族史,就連抗日神劇這種題材也從李雲龍的神勇轉向了富家少爺的千秋家國夢。說好的無產階級革命覺悟呢?說好的地主階級的消極抗戰呢?其實這一切是給現在的小朋友從小就灌輸一種思想,這個世界原本就是屬於上層貴族的
等到有一天官富二代正式接班的時候,看了十幾年《羋月傳》、《甄嬛傳》等宮廷戲的00後屌絲們也就習慣了大少爺、少奶奶的稱呼,等長大後在被二代們指著鼻
子罵的時候,就會條件反射地說出「奴才該死,是奴才沒有伺候好老太爺」,而忘記了工人階級才是國家的主人(為什麼我自己都會笑呢?)。


充說明:很多噴我的人士主要論點是80,90年代很多強制引產的人倫慘劇。這點是事實,在那個年代還有很多踐踏人權的慘案,所以我的主張是計劃生育必須建
立在保障人權基礎之上(實際TG在2001年孫志剛案之後這類慘案基本消失,個人也是對於過去不人道的計生手段也是強烈反對,所以一直主張通過加強優生優
育宣傳,尤其是財政撥款上面加強對於農村教育的投入,建立失獨家庭的國家養老機制,讓老百姓因為優生優育獲得實質利益上的好處和養老上國家保障)。我們如今是要客觀公正結合國情地看待計劃生育,而不是為噴而噴,我很清楚在知乎這樣的小清新佔主流的地方,反計劃生育是一種政治正確,但是作為計劃生育的受益者我們不能忘本,中國的富裕僅僅才十幾年

那些說中國富裕是靠人口勞動力換來的,根本沒有計劃生育必要的人,你們應當跟你們的父母輩談談,在90年代那個下崗潮時代有哪個家庭能預料到2000年之後的經濟騰飛,多少家庭吃了上頓沒下頓。我看著小時候救我命的叔叔因為下崗想不開就從樓上跳了下來,不是有豐富的勞動力就一定就有廣闊的市場等著你去創業發財,就一定會有滿世界的工作來等著你來挑,他們之間沒有必然的因果關係。我們周邊的人口大國印度、孟加拉、印尼還有著十幾億的人口過著畜生般的生活。加入全球產業鏈的分工,是一套系統工程需要良好的基礎設施建設、高效率的中央政府、完善的基礎教育體系和太平的社會治安。這一切的努力需要千千萬萬個普通人用雙手和大腦去努力才能換得,別忘了科學技術才是第一生產力,那些安利人口才是生產力的傢伙們明天會不會宣稱杜蕾斯是美帝的陰謀?日本AV文化才是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方向?一個簡單的遊戲道理,主力英雄技術不行屯再多的兵也是送人頭。

作為一個80後經歷過80~90年代那種人口膨脹和經濟崩盤下的饑寒交迫似乎已經離自己太過遙遠,這種幾乎從朝鮮到韓國的生活對於不同
年代的人是無法想像的,我並不指望有多少人相信那個年代80多個小學生跟牲口一樣擠在一個狹小昏暗的屋子裡,下課吃個速食麵都是一件奢侈的事情。誰家父親
開個破吉普都能引來女同學羨慕的眼光,而明天誰家的媽媽下崗後去做小姐才換來兒子下學期的學費。歷史的車輪剛剛從我們的身上碾過一回,不能因為你們說那時我們沒有看見就狂熱地掛上了倒擋。


推薦閱讀:

法國是全球數一數二愛罷工的國家嗎?為什麼?哪些因素保證了他們罷工行動的安全?
美國的個稅設置存在「婚姻懲罰」嗎?
在勞動經濟學的研究中,能力一般用什麼代理變數來研究?
很多智商高的人情商低嗎?為什麼?
提高最低工資標準是否會損害貧困者的利益?

TAG:計劃生育 | 中國教育 | 計量經濟學 | 勞動經濟學 | 人口經濟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