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壕吏》中杜甫本人為什麼不會被當作青壯年被「捉」走?
明明杜甫也是個人,流亡投宿到別人家,也能被征去打仗,為什麼老翁逾牆走了,老婦還要捨身相救?天明了還可以輕輕鬆鬆與老翁道別。是因為杜甫是詩人么?
原文: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牆走,老婦出門看。
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
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
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
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
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
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
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
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因為當時是公元759年(唐肅宗乾元二年)春,四十八歲的杜甫由左拾遺被貶為華州司功參軍。他正離開洛陽,歷經新安、石壕、潼關,趕往華州任所。一個朝廷官員,如何會被抓?
嗯,ls說得差不多了,再補充一條,杜甫自己寫過他自己是「生常免租稅,名不隸征伐」,士人階層的特權之一。
唐朝的奴婢「律比畜產」,宋朝的奴婢是「僱傭良民」。唐朝的佃農、奴婢是奴,宋朝的佃農、奴婢是人。唐朝的農奴像狗一樣在市場和驢一起被買賣。「奴婢賤人,類同畜產」「買奴婢、馬牛馳騾驢等,依令並立市券。」他們沒有人的自由只是主子的私有財產。「奴婢、部曲身繫於主」、「奴婢既同資財,即合由主處分。」他們沒有翻身的一天,永遠是奴。而宋朝的佃農有人身的自由,「不願開墾者,即許退田別佃。」他們還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地主、商人、將軍、官員。唐宋差距有多大,是畜產與良民,奴與人的差距。
唐與宋更大的差距是人與人的差距,唐朝的印刷術只用於印製佛經而未用於印刷書籍傳播文化知識。所以唐朝文盲多,沒有多少讀書人。宋朝的印刷術廣泛用於傳播知識,推廣文化。所以宋時的中國人讀書更容易。所以文盲相對少。
均田制是一種比較均平的財產制度,大體上實現了耕者有其田,抑制了土地兼并。但農民也因此被束縛在土地上,無法自由遷徙。老百姓要出個遠門,需向戶籍所在地的官方申請「公驗」(類似於通行證),才可以出入關津。我們以為長安城可以來去自由,那是浪漫的想像。守城的門卒若放了沒有「公驗」的人入關,要被罰服一年苦役。
古代徭役製表面上是根據丁戶人口不同,抽調不同數量人等服兵役或雜役,但官戶、形勢戶享有免役特權。如你所見杜甫本人屬官戶,斷不會被捉去服役。古人最怕社會動蕩,一旦動蕩,最先倒霉的肯定是草根老百姓,所以他們自覺的養成忠君愛國的傳統,除非沒有活路,否則絕不會輕易起來反抗不公不義。然而不管他們怎麼忠君怎麼愛國,由於他們是被「三個代表」的弱勢階層,他們的這個簡樸的願望並不會輕易實現,總有神仙要跳起來打架,歷史總會輪迴到征戰不休的時代。社甫張甫李甫……等人總能看到夜有吏捉人的熱鬧場面,於是為了擠進可以圍觀夜捉人的士人階層,才會有「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真理名言。
跑個題,這樣想來,那天杜甫也許挺難過的。
兵荒馬亂的世道,一個人行色匆匆,趕往外地赴任。天色漸晚,一路卻是斷壁殘垣,想找個人家投宿,無奈世道混亂,無人敢於接納。終於,敲了敲門,門開了,開門的是一對老夫妻,善良地讓我進來,還問我有沒有吃飯。聊起近來的戰事,聽說這對老人家的孩子也都上了戰場,不禁為他們安危擔心。
半夜輾轉之際,忽然幾聲犬吠,接著就是梆梆梆的敲門聲…
杜甫不是青壯年,他是中老年人。。。
而且他的身份是官員,軍隊把官員抓去朝廷還不是得要求放回來赴任么。。。
推薦閱讀:
※李白的政治能力到底如何?有什麼證據能證明?
※為什麼唐詩集好多都要叫唐詩三百首?
※詩仙、詩聖、詩鬼、詩佛,這些類似的稱號是什麼人頒發的?
※唐詩宋詞中,有沒有描寫青春的美好,積極探索,無所畏懼這方面的詞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