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如何看待日本動畫?

當我無意今天又看到千與千尋的票房,才知道千與千尋在美國票房才500多萬美元。

作為一個美國奧斯卡長篇動畫,顯然其品質、價值觀是得到認可的,可是明顯感受到是存在分歧的,

為什麼這種精神文化,千與千尋式的人文情懷在美國人民卻不是很受用呢?

美國人對東方文化,日本的這種精神文化是怎樣一種態度。

他們與我們存在一種怎樣的價值觀差異?


【第一次更新圖在最後】
【第二次更新圖請參考這篇文章:知乎專欄】

【多圖預警】

【以下圖片都是LZ自己拍的,謝絕轉載,誰要是直接轉我就和你拼了】

在美國,日漫很火的…
和總人口相比,我不知道。我只從自己看到的回答--漫展多,每場漫展參加人數多,漫畫書屋不算少,Amazon和Ebay上都有各種手辦可以買。我去過的不下二十個圖書館都有漫畫專櫃,其中80%是翻譯成英語的日本漫畫。

答主在洛杉磯,隨便貼一下家附近漫畫書店的圖

各大城市都有漫展,對不只是聖地亞哥和紐約才有。
我沒做深入研究,但在波士頓時去過Boston anime(漫展),來洛杉磯之後每年至少有兩次的大型漫展(先佔坑,回去再查名字)

其特點就是包下了各種超大會場(一個會場不夠,一般還要包下周邊酒店),連續展出三天,包含各種講座、邀請各種名聲優、各種cosplay大賽,販賣各種周邊…

以下是洛杉磯漫展圖
註:擺拍的其實大部分都是路人,不是專業的coser。 這邊漫展幾乎人人都cos個什麼再來參加,像是一種約定俗成的事情,不是為了模仿,全圖自己開心,穿普通服裝來的反而很少。2014年去漫展,身邊調查兵團一團一團的路過……

這不是手辦,是等身大小的超大型手辦:)

除了貴就是貴

這是去年E3期間最終幻想系列交響音樂會

這是另外一個在LA的漫展上的小型初音演唱會
初音有在這邊辦過正規的那種演唱會…門票太貴根本買不起

這是Pasadena的粉筆塗鴉大賽,隨便走走都能看到各種日漫人物

這是公立圖書館的漫畫專櫃。基本都是日漫,這些是引進了翻譯成英語的。
答主自己看的XXXHolic, Tsubasa,櫻蘭高校男公關部…等等都是英文版的。

另一家圖書館

知名度最高的毋庸置疑是龍珠。我很多對動漫沒興趣的美國小夥伴都表示過喜歡龍珠。


其次高的是寵物小精靈。估計是任天堂各種掌機遊戲帶來的效應。去3DS玩家聚會,本來想找幾個人聯機打怪物獵人,到了之後發現大家都在玩寵物小精靈-_-

火影忍者也不錯,每家圖書館都有。也有引進的翻譯成英文的《火影忍者究極風暴》系列,知名度不低。


海賊…也是火,但貌似看到的頻率沒有那麼高(聽說在日本和中國基本是第一大漫的待遇?)手辦多,各種船的模型也都有賣。


《美少女戰士》雖然沒在圖書館看到過,手辦倒是很多,知名度也高。可能確實是越早期出的知名度越高,現在引進的新番沒有那麼火了…


除了《巨人》。巨人剛出的那一年真是現象級的火,所有人都在瘋狂cosplay調查兵團,手辦和資料書全部引進,漫展上各種同人和本子(對這邊也有)到處都是"Levi" "Erin"的討論…

-----我是更新線----
2014年Boston Anime的圖


總的來說,日本動漫在美國現在處在一個低潮期,並在可見的將來會持續下滑。

日本動漫在美國的黃金時代是世紀之交的2000年左右。就90後到95後這一代人而言(像答主自己),其實中國和美國的青少年間流行的東西是很接近的,像Game Boy,數碼寶貝,神奇寶貝,龍珠,GBA等在美國也是現象級的存在。龍珠和神奇寶貝是這個年代的兩個標杆,在美國的流行程度絕不低於現在的變形金剛和婦聯。其他的比如美少女戰士(sailor moon),新世紀福音戰士,灌籃高手(Slam Dunk),數碼寶貝等也是一干強力的二線選手。在這個黃金年代之前,日本動畫還被叫做"Japanimation", 這一波強勢的日本文化入侵讓日語發音的「Anime」深入人心。配合動畫一起井噴的還有日本的遊戲產業,任天堂,世嘉等大廠佔領了本土遊戲產業羸弱的美國。在前年上映的反應美國青少年成長的電影《boyhood》里就有出現game boy sp 遊戲機。

和中國類似,在2000年左右的時候,一個動漫可以火除了優良的內容,最重要的原因是可以在電視台上以配音形式播出。幾乎所有動漫觀眾都是在電視上首先接觸了動漫,才慢慢開始入坑,再開始看配字幕的動漫。這個時候動漫的引進對於美國是填補了一種產業空白,那就是介於兒童和成人之間的青少年影視作品。在今天這個產業空白已經被美國本土的《飢餓遊戲》《婦聯》等PG-13電影填補。但在二十年前,那些好萊塢的動作片都血漿亂飛,而迪斯尼的動畫片還處在會說話的動物階段。日本動漫相較於米老鼠唐老鴨 思考的問題更加深刻;死亡,犯罪等情節更是讓美國青少年眼前一亮,讓他們有一種「沒有被糊弄」的感覺。在這個年代,4KIDS Entertainment手握神奇寶貝和遊戲王這兩部人氣動漫,無疑是動漫美國產業的巨頭。

但這種繁榮在一開始就是脆弱的。由於電視是除了錄像帶唯一的動漫收看方式,這種被動式的接受模式讓4KIDS這樣的中間商擁有了過大的權力。今天造成日本動漫在美國人氣下滑的那些原因,像審查機制,從最初就存在於業內了。美國影視市場是一個極端排斥外來文化的市場,對於一部非英語作品來說,不配音就等於小眾。這點和國內大學生看字幕的熟練程度天差地別。動漫在美國一開始的定位就出了問題,美國發行商認為動漫的受眾就是兒童,所以全年齡PG分級是絕對不能觸碰的紅線。和中國不一樣,美國的審查是發行公司的自我審查,為的是討好美國思想觀念守舊的父母。在這種情況下,神奇寶貝和龍珠憑藉良好的配音水準艱難地站了起來,但隨後的海賊王和火影忍者的配音和審查渣到慘不忍睹。

圖:被Cartoon Network變成棒棒糖的香煙,這個梗我可以玩十年

這種審查嚴重到發行公司會讓後期死掉的角色從整個系列裡消失,因為死亡這個話題對於美國青少年來說太沉重了。以至於同一個動漫美版和日版天差地別。在鐵杆動漫迷的抵制和大眾的不理解中,主流動漫在美國的流行就慢慢停止了。

適合青少年的美國本土影視作品在2001年蜘蛛俠上映後越來越多。再加上火影和海賊這兩部日本國民級作品在美國的引進(改編)失敗,日本動漫退出美國青少年(准)主流文化不可避免。動漫在美國終究也只是曇花一現罷了。現在的美國人人都知道神奇寶貝,皮卡丘,龍珠的悟空,但晚於這些動漫的作品就只屬於亞文化了。龍珠曾經的人氣之高甚至催生出了美國版的真人電影,神奇寶貝GO的發布也會讓美國青少年大學生激動,算是那個黃金時代的餘波把。

現在日本動漫在美國還是有一波鐵杆影迷的,他們大多數都是80 90後,童年裡接受了動漫的熏陶。在當下的美國,看日本動漫實在是太容易了,相比於需要租盤子的十年前,現在點點電腦就可以看幾乎所有正版新番。但盛世不在。在黃金時段播出動漫就能火的年代已經過去了。網路的存在讓大家越來越主動地尋找自己要看的內容,而不再有很多機會接觸陌生的東西。在美國的動漫發行也變得越來越不走心,大多數番甚至都不會給個英語翻譯的名字,而直接用日語羅馬音標註,這就是擺明了「想看看 不看拉倒」。 在當下的美國普通人眼裡,對日本動漫的固有印象已經變成了 「變態,戀幼,亞洲文化好難懂」,文化的AT力場再次被豎了起來。像SAO,進擊的巨人等大作的影響力出不了宅圈。加上動漫本身的疲軟,這種頹勢在可見的將來沒法挽回。

對於日本文化,中國人終究是更容易接受的。文化的差異讓不美國化的日本動漫在美國只能屬於小眾。海賊王和火影忍者的失敗讓本就在大眾文化邊緣走鋼絲的日本動漫跌入谷底,再也沒法再美國市場爬起來了。當然兩部作品的失敗是表象,動漫的核心問題在於其在美國弱勢的亞文化地位,和美國同定位競爭者的湧現。動漫的主流化和小眾化一直都是有爭議的話題。「主流」是一種屬性,其實更是一種具體的創作準則,是從兒童到老人的最大公約數。「主流」的音樂,美術,影視作品勢必要閹割掉很多特點來滿足主流的胃口。小眾化也有其坐井觀天的缺點。當今日本動漫同質化大行其道,是因為他們所要迎合的本土觀眾太單一,口味不夠多變。我其實是期待美國市場對單一的日本動漫產業造成影響,讓動漫更加多元的。

當然,這個重任將來或許會降落在中國市場身上。

相關回答
觀看日語配音,英文字幕的日本動漫是種怎樣的體驗? - 羅一覺的回答


獲得美國奧斯卡終生成就獎的宮崎駿,他的動畫電影在美國:
2006年到2008年,美國每年的日本動畫電影票房基本為100萬美元,甚至更低。
2009年兩部突出表現的電影,分別為《懸崖上的金魚公主》(崖上的波兒),和《Eva: 1.0 You Are (Not) Alone》,分別賺取1510萬美元和10.8萬美元
不過,在美國動畫電影面前,這兩者都黯然失色。皮克斯動畫電影票房為2.93億美元。
2010年,日本動畫電影的美國票房在100萬美元以下。
除了無知亞洲人和11區死宅,會認為日本動畫稱霸全球,那全部是錯覺。


美國近年來,最火最人氣最暢銷,是降世神通第二部故事《降世神通:科拉傳奇》(The Legend of Korra),美國尼克頻道和尼克網路播出的電視系列節目,第二部總共出四季,人氣稱霸了美國、歐洲以及俄國。

但是The Legend of Korra該作在亞洲是小眾向的小眾,在11區根本是空氣。


美國動畫的本土市場很大很完善,擁有迪斯尼(皮克斯)、夢工廠、藍天工作室、華納等大片廠,能進美國院線的動畫已經很牛了!除了日本別國基本想都不用想。

美國普通觀眾的觀影習慣是裸看裸聽,也就是無字幕的,一旦是別國原音再配字幕,票房要損失不少。不知道《千與千尋》迪斯尼有沒有配音,如果沒有非常可以理解。

其實迪斯尼的發行策略很對,在2002年獲奧斯卡獎後再進院線,雖然上映的影院不多,但放映周期很長。另外題主數據有誤,事實上據 Mojo 票房網統計,美國本土票房1000萬以上。
Movie TitleStudioLifetime Gross/TheatersOpening/TheatersRelease
Spirited Away BV $10,055,859714 $449,83926 9/20/2002

Domestic Summary
Release Dates:September 20, 2002(limited)
March 28, 2003(wide)
Limited Opening Weekend: $449,839(#18 rank, 26 theaters, $17,301 average)
Wide Opening Weekend: $1,765,491(#15 rank, 711 theaters, $2,483 average)
% of Total Gross: 17.6%
Widest Release: 714 theaters
Close Date: September 4, 2003
In Release: 294 days / 42 weeks

美國動畫觀眾總體還是偏低齡,日本劇場版動畫普遍年齡層要比美國的高一些,這可能也是票房不佳的一個原因,畢竟更文藝些深奧些。美國喜好日本動漫的人和當今中國動漫愛好者沒什麼兩樣,最多可以接觸到更多正版產品,有專門的美版《Shonen Jump》雜誌,書店裡有 Manga (日本漫畫)專區,每當出了新一期連載有英化組負責翻譯與擴散,情報往往比漢化組的快,漫展 cosplay 的既有美國超級英雄,也有日本人氣動漫角色。

總體屬於亞文化,拼不過漫威、DC 兩大超級英雄系列以及暮光系列、飢餓遊戲系列粉絲。(現在你知道普通美國人智商了吧……)不過想想郭敬明還有各類言情小說粉絲,似乎也沒什麼好笑的不是。


感覺能明白想問什麼,但是例子舉得不好。千與千尋恰恰是宮崎駿考慮了歐美口味做出的作品,還是高達的例子比較好。
原因我不懂,不過歐美好像比較喜歡討論自然討論人性積極面主題的作品


日漫在美國的角色連湊數都算不上。很簡單,最常見得幾個兒童頻道裡面,像Cartoon channel, Nickelodeon, Nick Jr, Disney, PBS Kid等等,一年到頭基本上是看不到日漫的(很簡單,去這幾個頻道的網頁上看看節目表,就一目了然)。日漫存在的地方,除了老美comic book store裡面有那麼幾排架子,就只能在日本拉麵館門口的架子上看到了

另外一個來源你可以看各個日漫的wiki頁面,裡面的其他地區上映情況之類的就一目了然了。海賊王就沒有在美國的信息,機器貓直到2014年才在disney XD播放,還是垃圾時間。其他很多大作根本就沒有在美國播出的信息。所以所謂風靡歐美,至少後者是可以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的


美國有一個非常可觀的喜歡日本動漫文化的群體。雖不是主流,但算是小眾裡面最大眾的了,尤其年輕人。Geek群體多少都會看日本動漫。


為了求贊是時候放出這張圖了!

同學攝於我們學校的漫展日

在美國,島國動漫可以再戰100年!

——————————

反對@羅一覺
現在日本動漫在美國本土學生中極為普遍。(去個圖書館自習室總能看到三五個看日漫的黑哥哥和白人妹子)
有次final周在圖書館自習,前面兩個童鞋蹲在不同的地方看一拳……
包括一些神似里番的東西,美國本土學生都有看。
附校車站見聞:

(答主美東某250老校master在讀)


歐美票房好不好不是完全看宣傳的么 宣傳好騙到人去電影院看就是勝利
討論這個的時候不是應該拿出宮崎駿的歷代作品的北美票房走在比
在拿出日本動畫劇場版的其他作品的北美票房如新EVA 涼宮都有北美票房
自己覺得宮崎駿的電影雖然是面向世界的 能得很多獎 但不受歐美電影愛好者喜歡 歐美就喜歡沒有內涵的爆米花電影 能接受的水平大概就是總動員那水平
而且歐美電影愛好者和動漫愛好者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這個是日本國外動漫迷的日式動漫喜好(TOP100) 主要都是歐美那邊的喜好(個人一看過十分能代表歐美喜好)裡面也有宮崎駿的作品而且還不低
http://www.bilibili.tv/video/av387862/
這又一立正歐美動漫迷和電影迷是有很大區別的
可以得出結論 受眾不同 和沒什麼宣傳 是票房不佳的主要原因


老美的日系宅比你想像中要多很多
不僅老美,歐洲、加拿大都是。

至於千與千尋我不清楚,但是我不覺得它能夠代表日本動畫,首先它是電影,其次我個人也不喜歡,但是我是個資深的宅,反而許多喜歡千與千尋的說到動畫也就只記得包括它在內的幾部而已。


紐約上映的時候


看看路上多少人在玩pokemon go就知道了…
------分割線----------
pkm go 剛出來的時候身邊還是好多中國人在玩的……現在貌似只剩美國同學們還在堅持玩了……(有些因為升級太慢而棄了,有些是因為開掛被封了)
真的不知道是誰更有情懷……


雖然不像國內這樣普及,但現在日本動漫在美國越來越流行了,身邊就有很多美國人是日漫飯,火影海賊家教……很多。宮崎駿應該還算挺有名的…唉,說實話美國人就是迪士尼腦殘粉


去過洛杉磯,BestBuy 里整整好幾排全是日本動畫。


因為時差兩年才在美國上映,而且上映的院線非常少,這是由於發行方迪士尼的謹慎,畢竟當時對大部分美國人而言,宮崎駿還是一個陌生的名字。另外,宮崎駿在美國還是非常受歡迎的,千與千尋式的人文情懷在美國人民同樣很受用。可以參考全球影響最大的IMDB,IMDB是歐美觀眾為主,電影top 250,排名最高的動畫電影就是千與千尋,在電影榜單上40位左右,宮崎駿在IMDB top 250 裡面佔據6部電影,數量僅次希區柯克和斯坦利*庫布里克。


日本動漫在歐美已經是青少年主流文化了。亞文化時代應該是90-21世紀初。日本動漫在美國的流行程度總體不如其在歐洲(尤其是德國和西班牙)的流行程度,主要是美國自己的動漫產業高度成熟。


差異很大,只從我接觸到的Gamer來看,多數沒什麼興趣,部分人甚至很反感。


日本動漫在美國很好


我感覺歐美對火影海賊神奇寶貝死亡筆記這種番還是接受度很高的,普通年輕人就算不宅基本都知道。(死亡筆記應該還被寫成音樂劇了?)這種邪道叛逆型的對於全世界青年都差不多,忍者之類的東方元素也很討喜。
深入的宅可以欣賞傲嬌病嬌三無等等屬性,但妹控蘿莉控就遭到嚴重反感了。雖然在東亞戀幼也被主流文化不恥,但日本對「小」偏愛和整個東亞對萌的理解和推崇確實與西方文化相容度很低。


—— 那麼回到原來的話題。在藍光的消息出來的同時,《金魚公主》在全美公映也引起了廣泛的關注,而且票房成績還進入十強。看來為了打入美國市場鈴木先生投入了不少精力啊,在美國的上映態勢非常強勁。對於這個成績,鈴木先生是怎麼看的?
鈴木:這個吧······ 《金魚公主》這部作品如果在美國上映說不定能賣座 —— 這是當初就考慮過的事。在此之前的《千與千尋的神隱》也好,《哈爾的移動城堡》也好,都是非常日式的作品,所以我覺得在美國上映有點勉強。不過這部《金魚公主》之前已經在世界各地很多地方上映過了,特別是在法國、義大利、德國,還有亞洲各國反響都不錯。只是要進入美國市場實在是太難了,如果能進去,用《金魚公主》來一決勝負想來也不錯。後來我委託斯皮爾伯格的製片人——凱西(凱瑟琳)·肯尼迪。我跟她打交道也有十多年了吧,她幫我拿到了我們之前從未拿到的銀幕數······ 我記得是九百二十七塊吧?就是想賭一把,從結果看,打進美國市場果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就進入票房前十名這個成績來看,鈴木先生給多少分?
鈴木:按照當初的計劃,只有五十分吧。
—— 啊,只有這麼少嗎?
鈴木:我其實是想拿第一的。這個想法我跟凱西也討論過,她告訴我九百二十七塊銀幕很難達到這樣的成績,至少要拿到兩千塊銀幕才行。
—— 原來如此。
鈴木:首映的周末票房在三點五億日元左右,這要是放在日本,按照這個節奏推算的話,差不多能達到一百億左右。但是在美國這就算首周一周的票房了,我這才知道日本與美國票房計算的不同之處。
—— 但是成效不是很顯著嗎?評價不是也很高嗎?
鈴木:托你的福,大家都讚不絕口。東部、西部進展得還算順利。但是到了美國的中部地區推行就受到了很大的阻礙。這裡有很多一言難盡的理由,我只說一個,那就是——美國已經不算是個英語通用的國家了,這一點影響很大,因為很多人都聽不懂英語啊。所以他們的大眾娛樂電影,都必須做成即使聽不懂台詞也能看得懂的電影。就這個標準而言,《金魚公主》是不符合標準的,因為當中有很多聽了台詞才覺得有趣的部分。如果聽不懂的話結果可想而知。即使同是電影,性質也完全不同。他們做電影考慮的是如何只通過畫面就能做出有趣的東西。
(以上來自《吉卜力的風》上海譯文出版社)


推薦閱讀:

西方恐怖片為何熱衷於以木偶作為恐怖的符號?
比爾.柯林頓政績如何?
美國反疫苗運動存在嗎?
將基督信仰寫入獨立宣言的美國,為何美國反同性戀婚姻的《聯邦婚姻保護法》會被判違憲?
如何客觀評價《原央視女主持嫁美國後遭虐待》的新聞?

TAG:動畫 | 皮克斯PixarAnimationStudios | 美國 | 宮崎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