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標點符號背後的故事有什麼?


關於中國大陸簡體中文標點符號,有一些很有意思的特點:

西方的兩大類常見引號形式被吸納,並分別標記不同的語義。美式引號(「…『…』…」)成為中文引語、強調等情況下的引號;而來自歐洲大陸的另一種引號(?…?…?…?)成為書名號。
這是世界上少有的對書籍提供特有標點符號的系統。(當然,浪線書名號就是另一回事了)
而在字元的編碼中,簡體中文引號的編碼與西文彎引號(「…『…』…」)的編碼並未區分開,這導致在很多情況下我們沒法控制引號的 glyph 是中式(全字寬)還是西式(比例寬度)。這也使得,當我們把右單引號(』)用作西文撇號,有時會很沮喪地發現它成了一個全字寬的符號(受中文字體的影響)。


最近翻看了管錫華的《中國古代標點符號發展史》(巴蜀書社,2002),挑一些覺得有趣的:
1. 中國古人到底用不用標點?
胡適批評古人不重標點的事比較出名了,但後來有人反駁說其實甲骨文里就已經有標點了,到南宋已經有「標點」這個說法,古人的標點其實挺完善。但古書多數還是不印標點。常見的解釋是,這是要讀書人自己去加,所謂「句讀」——「標點」的前身。
但劉文典的《三餘札記》裡有這麼一段:

「中國古書罕有標點,初學難得句讀,多以爲苦。近歲始採取歐洲諸國文中通行之標點,施之古書,學者頗稱其便利,而陋儒則疾之如寇讎。」

從最後一句看得出來,把不加標點作爲一種「知識壁壘」的手段,也可以是一種合理的解釋。

2. 馬王堆發現的西漢竹簡上已經有跟現在一模一樣的逗號。

3. 項目符號(bullet)在古書裡應用相當廣泛。

4. 我發現古人用了好多種「重文號」,就是類似現在手寫時用的「々」。這麼好的東西爲什麼不用了呢?上學的時候老師還一再強調不許用。我看到的重文號包括一種沉底的等號,還有一種樣子看上去像斜放的Z,都很有愛。

5. 歸有光的神奇標點系統。
此人寫了一本《評點史記》,採用了自己獨創的評點系統,用一套彩色的符號,不理會斷句,偏要告訴讀者閱讀的節奏,難易度,哪裏是重要的,哪裏不重要——分好的不重要和不好的不重要(!),看上去匪夷所思。下面是他的解釋:

《史記》起頭處來得勇猛者,圈;緩些者,點。然須見得,不得不圈、不得不點處乃得。黃圈點者人難曉,朱圈點者人易曉。朱圈點處總是意句與敘事好處,黃圈點處總是氣脈??


推薦閱讀:

有關於英文標點符號用法的權威規範嗎?
英文破折號(em dash)、連接號(en dash)與連字元(hyphen)的區別及各自用法是什麼?在科技寫作中有何特點?
為什麼中國的文言文沒有標點符號?

TAG:標點符號 | 典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