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與《美麗新世界》哪個描述的世界更可怕?


《美麗新世界》更可怕。

《1984》講述的是人們活在「老大哥」的監管和控制之中,是悲戚的、恐懼的、無力掙扎的活著。

而《美麗新世界》講的,則是在物質條件滿足下人性的泯滅和希望的喪失。所謂哀莫大於心死,所謂殺人誅心,尤為可怖。

如果說《1984》是國家機器將人民銬上集權的枷鎖。

那麼《美麗新世界》就是人們自願走進快樂的牢籠,且形成道德,反制那些「破壞者」。

但最可怕的是,作為預言小說,《美麗新世界》比《1984》更具有實現的可能性,那麼,即將到來的真實一定比留存在書里的虛構更可怕。


《1984》里的集權社會構架,在今天看來幾乎不可能,但是《美麗新世界》的「娛樂至死」傾向,在今天正變得愈發明顯。


今年的英國脫歐公投(包括之前的蘇格蘭公投),英國年輕人加入isis,政治泛娛樂化真的在產生效用,人們開心的被媒體操控,開心的投著不負責任的選票,開心的去當恐怖分子……


包括我們現在熟悉的網約車系統,我問過每一個載我的網約車司機,我反覆確認一點,做這個工作有哪怕一點主動性么?就是也許用什麼方法我就可以多賺一點,所有給我的反饋都是不可能,一切全靠網約車系統的派單。要知道,當年北京一個計程車司機,靠自己的分析和計算,每月能收入幾萬(2000年初吧),後來還被請到MBA講課。那時候是收入不均,但你願意多賺,願意用心,就能在行業里出挑。但在現行的強大系統下,司機不過是不能用機器替代的「機器」而已。


不管是《1984》還是《美麗新世界》,所擔憂的都是人類自我喪失的問題,只不過《1984》所說的是外力強制下人格的喪失,而《美麗新世界》強調的則是娛樂至死時代人類自覺的走向愚蠢。

ps:不知道為什麼這個答案又被頂了起來,也聽到很多反對意見,包括一位知友長篇大論發來一長串……我只是個讀者,不是什麼研究學者,這是我的觀點,看看就好。
關於誰比誰可怕的問題,說白了,快樂的豬和生不如死的人你選哪個?我不反對這樣去比較,但我反對以個人為視角去定義這種可怕,我們既然選擇讀1984和美麗新世界這樣的書籍,多少還是願意站在人類這個層面去思考問題的,那麼有些朋友說「把你放在什麼什麼里看你怎麼怎麼樣」這種話,我也無意辯駁,就這麼著吧


《1984》是個臆想世界,用戶對該版本耐受性太低,群眾最易於發動起來。

《美麗新世界》是個局部世界,該版本是平庸者的樂園,而理想主義者、宗教信徒並不會在這個版本里徹底消失。因此它比《1984》可怕些,但還不是最可怕的。

《我們》是個什麼樣的世界呢?理性至上,專業主義,極端效率,以科學之名行傾軋之實,自由而無用的人或事物,再無存身之地。

一個待在地獄裡,你總是有反抗的權利;一個是待在俗世里,卓爾不群者尚有夢想的自由;一個是待在天堂里,美矣至矣盡矣,所有人都不能贊一辭。

哪個更可怕呢?


《1984》中的世界:

《1984》這本小說會被國家封禁,每個人都表示自己從來都沒讀過,並且認為誰讀就是反對國家反對黨,但其實每個人都偷偷的讀過,並且讀的時候,能夠體會到對世界的厭惡感。

《美麗新世界》中的世界:

《美麗新世界》這本書會被擺在顯眼的地方,但從來都沒人讀過。另外,厭惡感是什麼?


前者代表人物周小平,後者代表人物郭小四。

乓一道就是大鍋撅起瑪麗蘇集大成者團團那兔小fin紅。

鄭智娛樂化的時候挺韓庚挺少佐挺曲婉婷牆VPN發動聖戰,娛樂鄭智化的時候就得扒趙薇扒楊冪扒遍港台歐美娛樂圈了。

奧威爾和赫胥黎哪想得到他們兩本觀點截然相反的腦洞預言,居然被同時實現了。


《美麗新世界》更可怕

是因為這部小說里隱喻的未來正在進行,並永遠不會停止

Part1:big brother

《1984》永遠不會被封殺,因為這種水平的統治能力只能存在於小說之中,沒有科技支撐的反烏托邦,終究是要回歸到封建王朝的循環之中,對現有的統治階級構不成任何威脅。

更何況,世界仍然存在三個國家,我不相信三家的統治階級可以聯合起來,互相達成默契,互相不發展科技,這是不可能的,要知道現代社會已經證明了科技發展能夠帶來多麼巨大的紅利。

所以《1984》描繪的圖景,差不多就是一個劣化的低技術田園社會,類似於強化版本的蘇聯,但是蘇聯已經用自己的慘痛教訓教育過我們,這種技術水平還無法支撐如此高壓的統治。

Part2:Fordship

《美麗新世界》的弱點在於它的溫和,作為一個政治寓言式的小說,即使精美如《動物莊園》,缺少了放大矛盾的衝突點,也同樣難逃被小眾冷落的命運,從此只存在於尖尖的象牙塔里,《1984》近年來被人熟知,正是因為他在於矛盾激烈程度上的放大,與《V字仇殺隊》或《飢餓遊戲》式的簡單反烏托邦作品一起,滿足了普通大眾對於「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粗淺表達需要。

《1984》中的壓迫、洗腦,簡單暴力,粗暴而有效,卻並沒有太高的智商,形同2000年來專制君主一直在使用的一套,相比於現代化溫水煮青蛙式的「使人異化」,它更容易被大眾所警惕,所引起共鳴,但是正是因為其相對無腦,統治階級是斷然不會輕易使用這種社會模式的,《1984》式的警察社會相較與其他社會模式具有太大的不確定性因素,容錯率很低。

但是這種作品卻受普通大眾的偏愛,原因在於在現代社會中,對藝術性的要求早已讓位給了娛樂性,我們需要更劇烈的衝突來刺激自己,這恰恰與《美麗新世界》對未來的預測,如出一轍。

這是一項不可逆的趨勢,令人絕望。

——————————————————————————————————————————————

但我並不同意先來的高票評論里的那種擔憂,就好像被剝奪了所謂精神自由,就無法活下去。

《美麗新世界》式的未來,到底到底是人類的幸福,還是人類的痛苦?

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的是,《美麗新世界》這部小說的偉大之處在於。

如果說《1984》抓住了政治權力的劣根性,《美麗新世界》就是抓住了【人】這種生物的劣根性,並讓所謂的高貴靈魂無話可說。

生活不如意嗎,不如來一顆嗦麻吧?(而且未來將不僅僅是嗦麻)


對個人而言,1984更可怕,因為生存條件更加嚴酷。
對人類文明來說,美麗新世界更可怕,因為直接通過生物手段取消了人類的思考能力,1984還有希望,美麗新世界完全沒有希望。


看視角了。
作為旁觀者,特別是衣食無憂、文化程度比較高、有理想有志向的旁觀者,大概會覺得《美麗新世界》更可怕一些。
作為參與者,那完全不用說,《1984》可怕得多。
一個是無法反抗,一個是不想反抗,在第三人稱看來當然第二個要可悲可憐的多了,但設身處地的話……


對人類個體而言,1984。
對文明而言,美麗新世界。

1984中肉眼可見的高壓統治,思維控制與恐懼在社會中蔓延。很少有人敢於反抗,但是「反抗」的信念早就被種下了。

但是發展仍然會繼續,也仍然在繼續。

美麗新世界則麻煩的多,這是人類的天堂,卻是文明的地獄。

宗教里的天堂是什麼樣子的?沒人知道。
然而美麗新世界是切實存在的天堂,只有快樂,沒有痛苦。

這是人類中的大部分個體窮其一生所追求的東西,只是一個突兀的進入這個天堂的人需要一段時間去適應。

在這裡只有兩種人會去反抗,追求信仰的人,追求真理的人。他們心中有一些事情比快樂與幸福更有分量。

人類進入了天堂,文明卻走入終結。

PS.美麗新世界的設定其實沒有那麼灰暗,最後福帝說「有一個島上居住著世界中最後一批追尋真理的人,自己選擇管理這個世界,為此不得不放棄自己所愛的真理」。

可見書中描述的更像是一個被科學家統治的社會,估計是這群人實在是煩透了各種民科和技術恐懼症患者,直接讓它們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別再來打擾自己的研究了...


《美麗新世界》

《1984》利用監視,欺騙,篡改,精神高壓來控制自己的黨員,用生活的艱辛來控制無產階級。
《美麗新世界》利用人們的慾望,對毒品的依賴,對所謂幸福的沉醉,以及睡眠教育,先天條件的改造,社會成員的分級來維持穩定。
人們對恐懼尚能反抗,對慾望卻只有貪杯。
所以溫斯頓還能找到短暫的密友,即使最後他們出賣了彼此。
但是亥姆霍茲呢?
他是一個天生的詩人,睡眠教育也沒能完全扼殺他吟誦的天性。他希望描述孤獨的狀態,但又尋找著聽眾。
伯納德並不是一個完美的聽眾。他對獨立的希望來自他的自卑,當他利用約翰獲得了讚賞時,他立馬喪失了思考者的性質,陶醉在成功里。
所以亥姆霍茲在美麗新世界裡並沒有能夠交流的人,或許福帝才是最理解他的那個。直到他遇見了約翰。
約翰給他帶來了莎士比亞,上帝與信仰。這時候亥姆霍茲才找到真正合適的抒情方式,他的獨立思想更加成熟,所以他能勸說一開始對冰島抵觸的伯納德接受流放。
可幫助亥姆霍茲的關鍵人物,還是那個外來的野蠻人。
在美麗新世界裡,沒有思想,沒有孤獨,只有性,毒品,和團結舞。即使是亥姆霍茲這樣的天才詩人,也無法完成真正的蛻變。
在《美麗新世界》里沒有知己,沒有交流,沒有志同道合,只有無邊無際的性交和梭麻。性交讓人感到愉悅,梭麻讓人忘記煩惱。
而《1984》里,或許還能找到同盟。至少人還能憤怒,悲哀,感動,至少人還是獨特的,而不是一群只會傻笑的多生子。
昆德拉在一部作品中描寫過一個場景,一群人手拉著手,唱著歌,臉上洋溢著笑容,一邊跳舞一邊飛升。
也許有人認為這很美好,但是他們舞姿僵硬,歌詞單調,笑容痴呆。他們是被設置好的程序,沿著既定的軌跡走向歡樂的天堂。這讓我不寒而慄。
《美麗新世界》結尾,即使約翰想去地獄,想受苦,想贖罪,他還是沒有擋住梭麻,擋住肉慾。在美麗新世界裡,他避無可避。
而在《1984》里,有人看著無產階級者,說出了「希望就在他們之間」。
《1984》里人還能稱之為細胞,而《美麗新世界》里的人,只是一個個零件。
我寧願一個灰暗壓抑的極權國度,也不要一個虛偽麻木的牧歌田園。


『美麗新世界』顯然更可怕。
我們在掙脫並逃離『1984』,但投向的卻是『美麗新世界』。


《1984》
說句拉仇恨的:
回答《美麗新世界》,都是為賦新詞強說愁。
小時候的餃子好吃,現在比餃子好吃的多到數不清,吃貨依然能找到自己的摯愛,美麗新世界裡,美食依然是美食,雖然未必是餃子,也未必是一年吃一次


說美麗新世界的都是開了上帝視角,同樣屌絲身份,硬要親身選一個,都會老老實實滾入美麗新世界,個別腦子一熱進了1984的,分分鐘重做人


《1984》→《規訓與懲罰》

《美麗新世界》→《消費社會》

沒毛病。


看你怎麼定義可怕了。對於個體來說我覺得是1984更可怕。1984里思想依舊存在卻被最大程度的壓抑著,而美麗新世界裡思想已經成為了社會秩序的附庸,如果不看書中的特殊個體,大家活得都挺好的。但對於人類文明而言,美麗新世界更可怕,因為那個社會的實質是反智的,是思想的徹底消除,是人類的機械化和動物化。


美麗新世界,更可怕

1984還可能改變,

而美麗新世界根本不可能

------------------------------------------------------

偏個題

不過呢。。。我是很欣賞美麗新世界的人類的繁殖方式的

當然,條件反射訓練的那段,減少氧氣供應什麼的不算。。。

人造子宮,應當是我最期待的幾項技術之一。當然我不是學生物的,不太懂其中的難點。


最可怕的是美麗新世界娛樂至死與1984結合了起來的某反烏托邦作品。

天特帝


《1984》是現實,只不過不是自由派腦海中臆想的那種「事實」。資本主義體系下,所謂「國際分工」下游的勞動者的活地獄,難道有誰還沒看夠么?在老大哥不止一個的時候,自由派卻是可以為此沾沾自喜的,民主和自由嘛。雖然這輩子他們都理解不了什麼叫從經濟民主到政治民主,也顯然無所謂什麼勞動者的幸福。

喬治·奧威爾身為社會主義的擁護者,為何寫出了《1984》這樣的反烏小說? - 基爾港水兵的回答

《美麗新世界》是空想,不過是一個正常人不幸闖入了主子和幾種型號的家畜共同的古怪生活之後的不幸遭遇。而且這些家畜居然還是人型的存在,那這畫面就太驚悚了。一個正常人的San值會因此狂降有什麼奇怪?對了,連其中的高種姓「精英」也大多只是嗑藥磕到不能自已的蠢貨,也屬於家畜。而有了反抗意識的高種姓也不幸被流放被圈養了起來,只能說是一群知道自己算是奴隸卻也無力反抗的可憐人。而他們也只能在荒島上開開清談會自怨自艾一下了。畢竟無力組織起來,也無力解放別人的他們是也是永遠無法解放自己的。所以我覺得完全不用提什麼階級固化嘛,因為裡面唯一可稱為階級對立的也只有那批有覺悟的高種姓和我主福特的代理人的對抗罷了。而這極少數人和極少數人的對抗看起來有什麼意思呢?何況在巨大的資源差距下,這些不參與勞動不構成生產力的奴隸連反抗的機會都完全沒有了,說是變樣的家畜他們也是不會有異議的,說是沒有階級也不為過。

言歸正傳,哪個更可怕?當然是《美麗新世界》嘍,一個靜止的世界才真的讓人毛骨悚然。人對家畜的支配權,直到人類滅亡以後才會消失。有的人有時為這種情況替家畜感到絕望,但大家都會笑話他的「迂」。而人對人的支配權呢?右派居然也是用起相同的理由嘲笑起了左派的「迂」。《1984》不算可怕,因為它的故事差不多是向來就有的,把它奉為聖經的人,大概也算是找到屬於自己的舒麻了吧。


現實更可怕,洗腦都是自我洗腦的。互聯網公司做一下數據分析,改一下推送和搜索熱度排名……嘖嘖,人民群眾如同木偶一樣就開始行動了~

比科幻小說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

啥?不信——你看看白左們~再看看國內的小粉紅!


不在其中的人一定會覺得《美麗新世界》更可怕》 ,而在其中的一定會更討厭《1984》中的社會。

因為政府和人民的不滿往往產生於價值觀差異帶來的利益糾紛

美麗新世界中的社會是已經同化並滿足了成員的價值觀,所以對其中之人不會產生排斥和威脅。如果你不滿說明你是個外人。


《1984》是老大哥要求你做個智障。

《美麗新世界》是你自覺成為一個智障。

《1984》常被右派視為極左社會狀態的描述,而《美麗新世界》又何嘗不是左派所恐懼的?


推薦閱讀:

劉慈欣為什麼4年多沒出新作了?
如何評價《三體》中的史強?
《三體》小說里有哪些金句?
如果陸地是均勻的小島,世界會是什麼樣子?
為什麼具有較高級別科技水平的三體文明沒有發展成星艦文明,卻奢望地球?

TAG:科幻小說 | 1984書籍 | 美麗新世界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