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對學習時的焦慮與浮躁?
讀文檔或看代碼時總覺得自己太笨,還與他人比較,心裡想著:聰明人用 1/10 的時間就可以理解的東西,為什麼我卻花費了大把時間還不能理解。有時還會自責:為什麼沒學好英語,為什麼這些知識以前沒有學會,這讓我有焦慮感。
或許是因為沒按照輕重緩急安排好工作上的事,沒想好具體怎樣做之前就急於開始,這算是浮躁吧。
這是心態沒有擺正嗎?用哪種心態面對這樣的焦慮感呢?如何避免浮躁呢?
對現在的自己不滿意?試試以下三步:接受,計劃,改變。
一、接受你自己。
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合理性,任何人也都有他獨特的價值。不論現在的自己究竟有多麼差勁,也不論現在的你多麼令自己不滿意,接受他,無條件,不帶任何內疚的接受他,這就是現階段最真實的自己,從你出生到現在,在家庭、學校、社會三個環境中熏染,在你努力、懈怠,奮取、懶惰相互作用下的自己。清楚的認識真實的自己,勇敢的接受這樣的自己,你才能很好的給自己找一個起點,從這個起點開始,輕裝上陣,踏實前進。
二、計劃你自己。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經由步驟一,你看清了現在的自己,了解到了自己的不足,知道自己想要到達的地方。就可以在現實自己的基礎上制定可行性計劃,來改造自己了。比如,英語沒學好,這種思維是極其危險的。沒學好是一個很籠統的概念,這隻會增加你的自責、自卑等負面情緒,卻很少推動你馬上動手去彌補這方面的不足。可行的做法是,先問問自己為什麼要學習英語(即你學英語要做什麼用),你學英語要達到怎樣的程度(即實現前述用途要達到的標準),我現在的英語(聽,說,讀,寫,譯等能力)在什麼水平上,從現在這個水平到目標水平需要做哪幾方面的學習,將這些學習分配在每天的學習中。這樣,學習的動力有了,目標有了,起點有了,每一天的任務也有了。學好英語很難,每天背10單詞應該沒那麼難吧?讀一段話沒那麼難吧?聽一段句子沒那麼難吧?老子《道德經》說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三、改變你自己
每當面對難題時,你常常會想,當初自己積極些,現在就不會這麼被動,遺憾的是,作為普通人,誰也回不到過去,抽那時不努力的自己一個耳光。所以,接受這個暫時讓你不滿意的自己,同時擔負起來改變他的責任。就像你所說的,別人1/10的時間就能掌握,自己卻不行。自己怎麼這麼笨?就算自己笨好了,你有什麼辦法?回爐重造么?別天真了。上帝永遠是公平的,他為你關上一扇門的同時,在別的地方給你開了一扇窗。不要試圖對抗上帝,要學著另闢蹊徑。不要盯著自己的弱點耿耿於懷,要學著發揮自己的優勢。如果上帝給你的聰明不夠多,很可能他覺得與其給你無法駕馭的聰明讓你自討苦吃,倒不如給你更多的勤奮來的仁慈一些。(三國中的楊修下場可好不到哪兒去,是吧。阿甘倒也是人生的另一種精彩吧?)《中庸》「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雖然我沒有你的聰明,但我有屬於我的堅持。火影裡面,相比各種稟賦聰穎的血繼限界,我挺喜歡李洛克這種踏實派的,畢竟含著金鑰匙出生的人太少,我們這種普通人還是走努力這條路靠譜一些,高幹文里的主人公閑暇時候YY一下,權當娛樂就好。
如果,你真的下定決心接受自己了,別忘了記錄自己,再不堪的自己,畢竟也是曾經,將來的某一天,回首往事,看到自己一路走來的艱辛和改變,你會更加珍惜。
如果,你真的下定決心計劃自己了,別忘了丟棄自己,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你越早放棄現在的安逸,就越早收穫全新的自己。
如果,你真的下定決心改變自己了,別忘了鼓勵自己,奮取的路往往是孤獨的,如果你都不信任自己,還能指望誰。
推薦兩本書:《誰動了我的乳酪》我看了三遍,才開始慢慢有所體悟。
《把信送給加西亞》
推薦閱讀:
※心裡苦,沒有人可以訴說是怎樣的體驗?
※為什麼聽不進去別人的意見?
※男友學醫的,最近期末,壓力特別大有點抑鬱症的感覺,每天很焦慮,我們是異地戀,我該怎麼做來幫助他呢?
※我覺得自己每天都在浪費時間,拖延症厲害,執行力差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