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有哪些厲害的設計為現代人稱奇?

或者結構機構什麼的,有些東西現在看起來覺得還是很先進,很有意義的


謝邀!

那是1991年看《新聞聯播》時候,我注意到了一個新聞: 當時我國江淮流域、安徽等地發生巨大水災, 全國有18個省市區遭受洪澇災害,受災耕地面積1.3億畝,倒塌房屋65萬間,各項經濟損失總和達160億元 。到處一片汪洋。可謂百年一遇的。

但是新聞中,只有整個安徽壽縣縣城人民的生命財產沒有受到損失。當時的最高水位達到了 24.46米,換成別的地方,幾層樓房早就淹了,可壽縣卻能安然無恙。你說奇怪不奇怪?

原因是什麼呢?原來壽縣一直保留的古代城牆起了巨大作用。四方的城牆居然把洪水擋住了, 壽州古城已經像放在汪洋大海中的一個盆 ,壽縣被困五十天,城外洪水滔天,城內正常生活。

到了2003年,壽縣又發洪水。當時的水已經淹過城門。

城外一片汪洋

但是城內居然還是安居樂業,人們古城賓陽門外的洪水中洗衣服。

如果現在城市遇到洪水,恐怕人們就有一種選擇,拋家舍業背井離鄉了。沒想到古代城牆居然起到防洪的作用。

壽縣,古稱壽州。東漢末,袁術在此稱帝,稱作壽春。壽縣古城牆,始建於北宋年間(1068-1077年),明清時曾多次修葺,已歷經900多年。

壽縣這座古城是因戰爭古人建了這座城,因洪水後人保存加固了這座城。壽縣古城牆自明清以來,按照防禦戰爭和防洪的需要,不斷進行整修。至今仍保持著明清兩朝風格。古城牆不僅是中國國內保存最為完好的宋代古城牆,也是世界上保存最為完好的古城防體系。

讓我們來看看這座城牆為什麼能在洪水中屹立不倒。

它的設計巧妙有三處:

一,城牆的石岸

壽縣的古城牆在壁腳處加築了一周高3米、寬8米堤岸,它是明代壽州御史楊瞻創建的護城石堤,又叫泊岸,它的內口與牆根基連為一體,外口則以條石疊砌。護城石堤為整個城牆增加了一道堅固的防線,頂住了洪水對城牆根基的直接衝擊 。

二、古城的設計

1、瓮城

瓮城是保護城門的一個小城。在古代即便敵軍攻破第一道瓮城的城門,還面臨第二道城門。瓮城上的士兵還能射殺進入瓮城的敵人。

在2003年洪水中,瓮城起了防洪的第一道作用。即便有少數量的水能進入瓮城,也能防澇排

壽縣古城瓮城門和城門相互錯開對於防洪也是絕妙之筆。因為一旦瓮城門潰決,洶湧的洪水以超常速度衝擊的是對面足夠堅固的城牆,由於城門錯開,極大地削弱了洪水對二道門的衝擊作用。

特別是北瓮城門朝西、西瓮城門朝北,避免了來自東把河(河水由東向西流)和壽西湖的洪水對瓮城門的直接衝擊。古人思維之精妙,不能不令人讚歎!

四門原都有護門瓮城(現有北門、東門存有瓮城),除南門外,東、北、西3門的瓮城門均與正面城門不在同一中軸線。

2、城內的布局:

壽縣古城的道路布局是以4條大街為主幹道,把古城分成4大區域,每個區域內又以街巷縱橫交錯組成交通網,沿城牆的內環城路為近年所修。4條大街分別是南街、北街、東街和西街,它們是連接4個城門的主要幹道。南、北大街和東、西大街均不在同一軸線上,因道路修整,東、西街漸趨平直,南、北街依然保持原有的轉折。這種布局方式與常見的古城道路布局不同,沒有遵循古制,形成經緯交織的「棋盤式」格局。

其原因是壽縣古城是為軍事防禦而設置的城池,為了軍事防禦需要,防止敵人長驅直入,爭取充分的戰鬥時間,而逐漸形成的道路布局特徵,即「城門不相對,道路不直通」,所以就沒有遵守王城制度。這樣的道路布局方式,一直作為當地建城的標準。南街長680m,北街長1205 m,東街長1005m,西街長1025m,形成南街短,北街長,東西街大致相等的格局,這是因為抗洪防水的需要,壽縣古城的地形是東南高西北低,如果道路是正十字相交,那麼東西道路就要比現在的靠北,在城內積水的情況下,道路將被水淹沒,阻礙交通,從而造成全城交通的癱瘓,所以東西道路南移,這也是歷代建城積累的經驗總結。實際上,東西道路也就成了古城的地形分界線,南街道路較平坦,北街道路則緩坡向下。

三、月壩

那麼古代又是怎麼進行引用水和排水的呢?

城內水系布局主要是在城之四角處設置內城河和在城內不同區域辟有大小不等的蓄水塘。城內地面流水和市民生活廢水,就是採取分區蓄水和涵洞排水相結合的辦法解決的。在近4萬平方千米、周圍有城牆封閉的城內,逢到陰雨天,特別是大雨傾盆的天氣,地面承水量十分可觀。處理不當,往往變成內澇,影響人們正常生活。另外,各大街小巷遍修下水道,使水流向地勢較低的東北角和西北角的內河,這兩個內河通過涵洞與城外相連,在城外水位低的情況下,把城內的水排出去。

在排水的涵洞,針對於外面的洪水倒灌的可能設計了月壩。 涵洞的防水和排水功能是其一大特色.當城外的水位低於城內,涵洞的木塞子是打開的,水就排到了城外。

當城外洪水高於城內的水位,涵洞的木塞子就堵住了涵洞。防止洪水的倒灌。

月壩從整體上保護涵閘,使之與外隔離,避免了內河積水的淹沒,可以隨時進壩啟閉閘門,控流自如。人們還可以根據月壩水面的水位高度,判斷城外洪水的水位。壽縣古城設有東、西月壩分別榮膺了「崇墉障流」、「金湯鞏固」的譽稱。

排水涵洞和月壩的設計,成功解決了城內排水的問題,實現了防和排水的自動化。

有了這些壽縣的古城牆能往外排水,而且可以從地處往高處排。像一個漏斗一樣永遠不會積水。洪水泛濫時,只要關上城門,滴水不入。同時,通過涵口觀察水位,還可以比較城內外水差。人們稱壽縣城為「篩子地」,城裡的雨水流入了內城河,在通過低洼處的兩座涵洞排放到城外去了。涵洞能控制城內積水的排出,而不讓城牆外的圍城大水進入城內,就是科學高度發達的今天,也不得不佩服古代建築者其設計的高明。這座擁有近千年歷史的古城牆,近百年來三次保護著老百姓免遭洪水之害。

我們再談中國古代如何如何時候,在感嘆現代科技給人們帶來日新月異的變化的時,是否想過,在世界上至今能夠防洪的古城恐怕就這一座。在人生命面對洪水的威脅時候,我們真應該對歷史有些敬畏之情了。

當我每次看到現在的城市出現內澇排水不暢而導致交通不便,甚至造成災難的新聞的時候,也看到因為洪水,無數人被迫離開家鄉的時候,我就想起了壽縣古城。即便現在科學技術手段的如此發達,但我們缺少的古人那種精巧而樸實的設計,這種應用實際的智慧恰恰是現代人所不具備的。也許我們會想,要是中國大地上多留幾座這樣的古城該有多好呀。有多少百姓可以避免洪水的侵害。

當然,象安徽的宏村水圳水系統設計也是非常精妙的,這些無一不體現古人的智慧。有時候歷史不僅僅只是書上內容。

文中有關城內的布局的部分文字和圖片引用《壽縣古城牆防水的功能概述》。圖傾刪。


雁魚銅燈

算不上很厲害吧,但是很有設計感,一看到這個問題就想到了它。

這是西漢時期的文物,出土於陝北神木縣,現在收藏於陝西歷史博物館。

整個燈的造型呀,是一隻回首的大雁嘴裡銜著一隻魚。 燈由雁首、雁身、燈罩、燈盤四部分組成,燈罩可以轉動,一來是可以調節燈光照射方向和亮度,二來就是防止蠟燭被風吹滅。

最有設計感的部分就是,大雁的頸部和腹部都是中空的,腹部盛有 你猜我信嘛 ,燈點燃後產生的煙呢就順著大雁頸部進入腹部,被清水所溶。

非常之綠色環保啊,真的忍不住感嘆古人的巧思睿智。

還有一個,青釉提梁倒注壺

這一件啊是耀州窯的精品,也是收藏於陝西歷史博物館,國寶級文物。

提梁裝飾著百鳥之王,鳳凰。壺嘴是一隻母獅和一隻小獅子,百獸之王。壺身的紋飾是百花之王,牡丹。所以呀這件壺也被稱為三王壺。

讓我驚奇的設計就是,這個壺沒有蓋,是從底部的一個小孔注水。在沒有看到下面這張圖之前,我真的想不明白。

這就是倒注壺倒過來的平面圖

壺底部有梅花形的小孔,注水時就把壺倒過來,因壺內有漏柱與水相隔,所以水不會從底部的孔露出來,利用了「連通容器內液面等高」的原理。

感覺做的太精巧了,我之前想買一個仿製的紀念品,無奈陝博裡面賣太貴→_→

又想起來一個,按時間順序的話這個得放最前面,新石器時代半坡人汲水的工具,尖底瓶。

這個大家應該都知道吧,中學的歷史課本上有

這一件瓶因為尖底,放入水中會自然傾倒,當水灌滿時,有的做的好的尖底瓶又會自然直立,達到自動汲水的效果,然後將其取出。它還有雙耳,穿繩之後可用於背挎或者手提。

又有專家提出,尖底瓶的實際使用並不方便,可能不是汲水工具,推測是盛酒器,還有待考證。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就沒有太多設計感了。

葡萄花鳥紋銀香囊

這個也是出土於何家村窖藏,之前見的香囊都是一個布的,這個居然是銀質的

香囊呈圓球形,通體鏤空,以中部水平線分割成兩個半球形,球體之間一側以鉤鏈相勾合,一側以活軸相套合,下部球體內又設兩層銀質的雙軸相連的同心圓機環,內層機環內放著半圓形香盂,外壁、機環、金盂之間,用鉚釘鉚接,可以自由轉動。

無論外壁球體怎樣轉動,由於機環和金盂重力的作用,香盂始終保持重心向下,裡面的香料不致撒落於外。直到16世紀,歐洲航海羅盤才出現一種常平架,和這個香囊的原理一樣,無論怎麼擺動,羅盤總能保持水平狀態,也是現代陀螺儀的基礎。

儘管已經經歷了一千多年,其仍然玲瓏剔透,轉動起來靈活自如,平衡不倒,其設計之科學與巧妙,令現代人嘆絕。

我說的這些可能不是很厲害的,只是我比較喜歡這些小東西,之前有人說的透光鏡,都江堰都很棒的,在陝博也有展示,只是我才疏學淺,講不太清楚

最後給大家看一下陝西歷史博物館裡我最喜歡的一件,萌萌的鎮墓獸哈哈


去年我去成都旅遊。在都江堰,導遊講解時,很多人忙著拍照,我特立獨行聽導遊講,當時驚奇於古人的智慧——都江堰絕對是最高水準的「設計」:用簡單的原理、自然的條件完成一些功能,簡直是「天造地設」的設計!
我自己解釋有些困難,以下文字部分參考百度百科,希望大家一起學習「工業設計/工程設計的真諦」:

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和他的兒子,吸取前人的治水經驗,率領當地人民,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都江堰的整體規劃是將岷江水流分成兩條,其中一條水流引入成都平原,這樣既可以分洪減災,又可以引水灌田、變害為利。主體工程包括魚嘴分水堤、飛沙堰溢洪道和寶瓶口進水口。

先看下整體結構:

1、寶瓶口
首先,李冰父子邀集了許多有治水經驗的農民,對地形和水情作了實地勘察,決心鑿穿玉壘山引水。由於當時還未發明火藥,李冰便以火燒石,使岩石爆裂,終於在玉壘山鑿出了一個寬20公尺,高40公尺,長80公尺的山口。因其形狀酷似瓶口,故取名「寶瓶口」,把開鑿玉壘山分離的石堆叫「離堆」。

之所以要修寶瓶口,是因為只有打通玉壘山,使岷江水能夠暢通流向東邊,才可以減少西邊的江水的流量,使西邊的江水不再泛濫,同時也能解除東邊地區的乾旱,使滔滔江水流入旱區,灌溉那裡的良田。這是治水患的關鍵環節,也是都江堰工程的第一步。

2、分水魚嘴
寶瓶口引水工程完成後,雖然起到了分流和灌溉的作用,但因江東地勢較高,江水難以流入寶瓶口,為了使岷江水能夠順利東流且保持一定的流量,並充分發揮寶瓶口的分洪和灌溉作用,修建者李冰在開鑿完寶瓶口以後,又決定在岷江中修築分水堰,將江水分為兩支:一支順江而下,另一支被迫流入寶瓶口。由於分水堰前端的形狀好像一條魚的頭部,所以被稱為「魚嘴」。

魚嘴的建成將上游奔流的江水一分為二:西邊稱為外江,它沿岷江河雨順流而下;東邊稱為內江,它流入寶瓶口。由於內江窄而深,外江寬而淺,這樣枯水季節水位較低,則60%的江水流入河床低的內江,保證了成都平原的生產生活用水;而當洪水來臨,由於水位較高,於是大部分江水從江面較寬的外江排走,這種自動分配內外江水量的設計就是所謂的「四六分水」。

3、飛沙堰
為了進一步控制流入寶瓶口的水量,起到分洪和減災的作用,防止灌溉區的水量忽大忽小、不能保持穩定的情況,李冰又在魚嘴分水堤的尾部,靠著寶瓶口的地方,修建了分洪用的平水槽和「飛沙堰」溢洪道,以保證內江無災害,溢洪道前修有彎道,江水形成環流,江水超過堰頂時洪水中夾帶的泥石便流入到外江,這樣便不會淤塞內江和寶瓶口水道,故取名「飛沙堰」。

飛沙堰採用竹籠裝卵石的辦法堆築,堰頂做到比較合適的高度,起一種調節水量的作用。當內江水位過高的時候,洪水就經由平水槽漫過飛沙堰流入外江,使得進入寶瓶口的水量不致太大,保障內江灌溉區免遭水災;同時,漫過飛沙堰流入外江的水流產生了游渦,由於離心作用,泥砂甚至是巨石都會被拋過飛沙堰,因此還可以有效地減少泥沙在寶瓶口周圍的沉積。

為了觀測和控制內江水量,李冰又雕刻了三個石樁人像,放於水中,以「枯水不淹足,洪水不過肩」來確定水位。還鑿制石馬置於江心,以此作為每年最小水量時淘灘的標準。

在李冰的組織帶領下,人們克服重重困難,經過八年的努力,終於建成了這一歷史工程——都江堰。

其實只看風景的話也是很美的: (圖片來自網路,攝影師靳衛、王炘)


全景

冬景

果然攝影師拍出來比實景還美。。。


斗拱



秦始皇陵兵馬俑,去過都說好。

成千上萬的俑,通體彩色,細節紋理與真實效果不二,面孔為配對的工匠模樣,所以每兩個都不一樣。那位老爺爺挖出來第一個人頭的時候(一開始幾十分鐘不會褪色),4個人嚇尿了仨。

埋兵馬俑的土,和老爺子直徑幾百米的墳包,都是用糯米水炒過的,微微發白幾千年寸草不生,不過現在為了美觀給墳包上又補了新土中了樹。

還有1:2縮小的馬車(具體名字忘了),馬身上的佩具由兩種熔點相差很大的金屬嵌合而成,這種技術如今的科技暫時無法做到。

馬車頂棚,直徑1.8m青銅頂蓋,邊緣幾mm後中間1cm多一點均勻變化成弧形,上刻圖案。此為一次成型,目前幾乎無法仿製。

寶劍幾千年不生鏽,仍然十分鋒利,原因是表面鍍了一層某種合金,此技術(名字很長記不得了)德國於20世紀初發明並申請了專利。這個是我覺得中國最屌的成就之一。(還有一個是都江堰)

說個現代的,兵馬俑一號坑建築跨度265m,沒有一根支柱,為目前(我去參觀的時候)世界第二。也只有這種水準的建築才有臉蓋在兵馬俑上面,給兵馬俑和參觀兵馬俑的人遮風擋雨。

兵馬俑到底有多大規模多少坑目前並不能準確的知道,目前只開挖了很少很少很少一部分,然後一兩百年之內不會挖完,就算挖完了也會更加出名,所以兵馬俑景區壽命至少一兩百年沒問題。比較欣慰的是整個景區規劃管理得都非常好,非常非常好。

目前大概知道了三四個有人俑的坑,1號開挖了一半左右,其他不敢挖。。因為現在挖出來一個其實就是破壞一個,根本沒法保存表面的顏色。(不過目前正在和德國合作打算用某冷凍技術保存顏色,在粘上去)

除此以外還有鳥獸坑,各種奇珍異寶坑文官坑之類,記不清了。真正的好戲還在幾十年後。

然後網上的圖片都是1號坑拍的,就那麼1%挖出來換各個角度拍上幾百上千張,我也是醉了。

表上網搜,一定要親自去一次西安,尤其是建築/土木/設計相關專業的。

嬴老爺子雖然名聲不怎麼好,但是他當時的技術都是領先世界幾百幾千年的,但是把工匠都殺了。。然後規模是空前絕後的,因為以後人類發展史上不太可能會出現那種獨裁了。

然後吐槽一下外面買兵馬俑模型的,粗糙的不得了,而且還有秦始皇俑。。。這反差也太明顯了吧,能不能好好學學文化課?我覺得以後得要求秦陵小商販至少要有高中(或大學)文化水平,要不然太埋汰人家的墳了。

ps建築土木系的一定一定要去看看他的墳,雖然啥都沒有一般人覺得很沒意思,但是去看看就知道那種居高臨下囊括萬物莊嚴的美感了。


這個日晷下面是個這樣的:

每個檔位都是兩個節氣,一共6個。不同的檔位提供不同的斜率。


感覺ipad那個可以調高度的保護套就帶了這個的影子。老祖宗們好超前的設計!好超前的理念!好超前的天文水平!


沒人寫故宮的角樓嗎?九梁八柱七十二條脊。
以下是傳說

故宮的四個城角,每一個角上有一座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條脊的角樓,建造的可好看了。這四座角摟是紫禁城角樓怎麼蓋的呢?北京有這麼個傳說——

明朝的燕王朱棣在南京做了永樂皇帝以後,因為北京是他做王爺時候的老地方,就想遷都北京,於是就派了親信大臣到北京蓋皇宮。朱棣告訴這個大臣:要在皇宮外牆——紫禁城的四個犄角上,蓋四座樣子特別美麗的角樓,每座角樓要有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條脊。並且說:「你就做這個管工大臣吧,如果修蓋的不好是要殺頭的!」管工大臣領了皇帝的諭旨後,心裡非常發愁,不知如何蓋這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條脊的角樓。

管工大臣到了北京以後,就把八十一家大包工木廠的工頭、木匠們都叫來,跟他們說了皇帝的旨意,限期三個月,叫他們一定要按期蓋成這四座怪樣子的角樓,並且說:「如果蓋不成,皇帝自然要殺我的頭,可是在沒殺我的頭之前,我就先把你們的頭砍了,所以當心你們的腦袋。」工頭和木匠們對這樣的工程都沒把握,只好常常在一塊琢磨法子。

三個月的期限是很短的,一轉眼就是一個月了,工頭和木匠們還沒想出一點頭緒、一點辦法來,他們做了許多樣型,都不合適。這時候,正趕上六七月的三伏天氣,熱得人都喘不上氣來,加上心裡煩悶,工頭和木匠們真是坐也不合適,躺也不合適。有這麼一位木匠師傅,實在呆不住了,就上大街閑遛去了。

走著走著,聽見老遠傳來一片蟈蟈的吵叫聲,接著、又聽見一聲吆喝:「買蟈蟈,聽叫去,睡不著,解悶兒去!」走近一看,是一個老頭兒挑著許多大大小小秫秸編的蟈蟈籠子,在沿街叫賣。其中有一個細秫秸棍插的蟈蟈籠子,精巧得跟畫里的一座樓閣一樣,裡頭裝著幾隻蟈蟈,木匠師傅想:反正是煩心的事,該死的活不了,買個好看的籠子,看著也有趣兒,於是就買下了。

這個木匠提著蟈蟈籠子,回到了工地。大伙兒一看就吵嚷起來了:「人們都心裡怪煩的,你怎麼買一 籠子蟈蟈來,成心吵人是怎麼著?」木匠笑著說:「大家睡不著解個悶兒吧,你們瞧……」他原想說你們瞧這個籠子多麼好看呀!可是他還沒說出嘴來,就覺得這籠子有點特別。他急忙擺著手說:「你們先別吵吵嚷嚷的,讓我數數再說。「他把蟈蟈籠子的梁啊、柱啊、脊呀細細地數了一遍又一遍,大夥被他這一數,也吸引得留了神,靜靜地直著眼睛看著,一點聲音也沒有。

木匠數完了蟈蟈籠子,蹦起來一拍大腿說:「這不正是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條脊么?」大夥一聽都高興了,這個接過籠子數數,那個也接過籠子數數,都說:「真是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條脊的樓閣啊,」

大伙兒受這個籠子的啟發,琢磨出了紫禁城角樓的樣子,燙出紙漿做出樣型,最後修成了到今天還存在的角摟。

以下是百度百科


紫禁城角樓位於北京市。是一座四面凸字形平面組合的多角建築,屋頂有三層,上層是縱橫搭交的歇山頂,由兩坡流水的懸山頂與四面坡的廡殿組合而成,因這種屋頂上有九條主要屋脊,所以稱做九脊殿。中層採用勾連搭的做法,用四面抱廈的歇山頂環拱中心的屋頂,猶如眾星拱月。下層檐為一環半坡頂的腰檐,使上兩層的5個屋頂形成一個複合式的整體。集精巧的建築結構和精湛的建築藝術於一身,充分顯於了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藝術創造力,是我國古代建築的傑作。由於角樓的各部分比例諧調,檐角秀麗,造型玲瓏別緻,成為紫禁城的標誌,使人驚奇,讚歎與敬仰。


*********6月15日更新***********

坐便

在河南省永城市芒碭山樑孝王王后地宮中考古工作者發現了距今2000多年前的坐便廁間,被認為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坐便。腳踏石上精細的花紋.常青樹等圖案美輪美奐,不但起到了裝飾的作用,而且有著防滑的功能。中國漢代習慣稱廁所為廁間,廁間是宮中和居室內必需的生活附屬設施,河南芒碭山樑孝王王后地宮中設有最原始的廁間,被認為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坐便。更加令人稱奇的是坐便的腳踏石上還刻有精細的花紋、長青樹等圖案,線條流暢、細膩,具有相當高超的工藝水平,足以與現代裝飾豪華的坐便相媲美。美崙美奐的紋飾不但起到了裝飾的作用,而且有著防滑的功能。人們常說:觀文明,看廁所!這兩千多年前的坐便也確實是中國古代文明的一個縮影。

馬鐙

有人將馬鐙稱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一個小小的部件合一有如此大的影響力?

馬鐙是一對掛在馬鞍兩邊的腳踏,供騎馬人在上馬時和騎乘時用來踏腳的馬具,馬鐙的作用不僅是幫助人上馬,更主要的是在騎行時支撐騎馬者的雙腳,以便最大限度地發揮騎馬的優勢,同時又能有效地保護騎馬人的安全。最早的馬鐙是單邊的,隨著時間的發展逐漸演化成雙邊,進一步解放騎乘者的雙手,它的出現從某種程度上改變了歷史。正如英國科技史學家懷特指出的:「很少有發明像馬鐙那樣簡單,而又很少有發明具有如此重大的歷史意義。馬鐙把畜力應用在短兵相接之中,讓騎兵與馬結為一體」。


確實,馬鐙發明以後,使戰馬更容易駕馭,使人與馬連接為一體,使騎在馬背上的人解放了雙手,騎兵們可以在飛馳的戰馬上且騎且射,也可以在馬背上左右大幅度擺動,完成左劈右砍的軍事動作。因此,馬鐙在距今1500多年以前,由在中國古代北方地區游牧的鮮卑人發明後,便在歐亞大草原上迅速流傳,使騎兵的戰略地位大大提高,也使世界戰爭史大為改觀。而在此之前,騎兵騎在馬背上飛馳射箭時,必須減速或者下馬拉弓射箭;交戰雙方在馬背上的格鬥中,也不能竭盡全力大幅度擺動,否則會失去平衡而落馬。馬鐙的發明,就使騎兵的雙腳有了強勁的支撐之點。而馬鐙引入歐洲後,更是促進了騎士階級的形成,歐洲人正是踩著這項中國人的發明,步入了騎士時代。
馬鐙又被西方馬文化研究界稱為「中國靴子」,馬鐙包括兩大重要的組成部分,一是由騎者踏腳的部分,即鐙環;二是將馬鐙懸掛在馬鞍兩側的鐙柄或鐙穿。考古發現表明:中國東北方的草原地區,約在公元3世紀中葉到4世紀初的十六國時期,就可能已開始出現馬鐙。這種馬鐙是木芯長直柄包銅皮的掛式馬鐙。其後,這種馬鐙通過高句麗向東傳播,擴散到朝鮮半島和日本,繼而出現了窄踏板金屬馬鐙在歐亞大草原上的廣泛傳播。在中國南方地區,約在公元4世紀也已出現了馬鐙。總之,木芯長直柄馬鐙是東西方各類馬鐙的源頭。最早的馬鐙實物,發現於公元3世紀中葉到4世紀初的中國東北的鮮卑人活動的區域,出土地點在遼寧省西部與內蒙古赤峰相接的北票縣。1965年,考古人員在北票縣北燕貴族馮素弗墓中,出土了一對木芯長直柄包銅皮的馬鐙。這對馬鐙長24.5厘米,寬16.8厘米,是國際上現存時代最早的馬鐙實物。

騎馬陶俑
西晉(公元265年-316年)
高22-24厘米
1958年湖南長沙金盆嶺出土

===========最早的初稿============

榫卯

最近下載了一個APP就叫「榫卯」,把中國的榫卯分解,真是精緻的設計!

拱橋,最好的例子是趙州橋。

中國園林,影響了世界。

牙刷,漢代的。

齒輪

青銅卡尺,王莽時期

飯盒,三國時期

絲綢

中餐

嗯,其實後邊歪了。


雨傘。幾千年來到現在依然沒什麼變化。


當然是雨傘,幾百年現代人也沒有做出突破性的改變。


居然沒有人提三星堆???ヽ(≧Д≦)ノ寫不科學!!!

三星堆的太陽神樹高3,95米。其上葉子,果實等均為一體。這玩意兒是整個青銅鑄造而成的啊,最薄的地方僅幾毫米。作為一個鍋爐專業的學生。。表示全世界也沒這麼牛逼的鑄造技術。。。

還有就是戰國時期的青銅冶煉技術,所鑄造的兵器防腐性能很高(參考2 000年不朽的那個勾踐劍),這種合金的冶煉技術現在依舊達不到。。。


甘肅大地灣仰韶晚期一座帶有水泥地面的原始殿堂中,出土了一組五千年前的陶質量具:主要有泥質槽狀條形盤、夾細砂長柄麻花耳鏟形抄、泥質單環耳箕形抄、泥質帶蓋四把深腹罐等。其中條形盤的容積約為264.3立方厘米;鏟形抄的自然盛穀物容積約為2650.7立方厘米;箕形抄的自然盛穀物容積約為5288.4立方厘米;四把深腹罐的容積約為26082.1立方厘米。由此可以看出,除箕形抄是鏟形抄的二倍外,其餘三件的關係都是以十倍的遞增之數。為了與古代量具名稱相貼切,將在其相應容量的名稱上冠以升、斗、斛之稱謂,即可稱為"條升、抄斗、四把斛"等,顯然這是全世界最早的十進位,而箕形抄容積介於鏟形抄和深腹罐之間,又恰如一元和一角錢幣之間的二角、三角、五角,讓度量更加方便靈活,也更精確

與這些量具一起出土的還有刻度尺,因為沒找到相關照片,就從略了問題來了,這種精確的數量關係,5000年前的古人是如何做到的呢?


越王勾踐劍 - wikipedia.org 的頁面


煎炒烹炸燜熘熬燉 無論哪個想想都很神奇,古人是咋發現這麼多弄熟食物的方法的?


榫卯


贛州的排水系統,從宋代到現在還是杠杠的


一千多年的科舉制度


地動儀,自從遺失了之後再也沒有一樣的了,張衡簡直不能太牛X


渾天儀……美學和科學共同締造出的美妙機器。


推薦閱讀:

為什麼朱元璋的畫像這麼奇形怪狀?
為什麼從小到大每次看到外國的博物館裡收藏的中國文物總是義憤填膺的?
中國現存那麼多古塔,您認為哪座最美?

TAG:設計 | 產品設計 | 文物 | 傢具設計 | 結構工程 |